僧伽吒经全文

十种魔,十种魔业,十种舍离魔业,十种魔所摄持~华严经离世间品

发布时间:2024-06-28 03:04:51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作者ooo123整理于2009年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何等为十?所谓:  蕴魔,生诸取故;  烦恼魔,恒杂染故;  业魔,能障礙故;  心魔,起高慢故;  死魔,舍生处故;  天魔,自憍纵故;  善根魔,恒执取故;  三昧魔,久耽味故;  善知识魔,起着心故;  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  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速求远离。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业。何等为十?所谓: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恶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注: 布施却心怀着恶意或轻视; 虽持戒却不戒心,心怀瞋恨; 行菩萨道却舍弃恶性众生,不施救度; 远离懈怠的佛弟子,没有劝进; 轻视怠慢心意不坚定的佛弟子; 讥笑嫌恶愚笨的人)于甚深法心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注: 甚深法指甚深般若波罗蜜即是第一空义或称实相义)不乐听闻诸波罗蜜,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涅槃离欲寂静,是为魔业;(注: 喜欢求取声闻和缘觉两种小乘果 不喜欢投生到人道和恶道或十方世界去解救众生 志向在于小乘涅槃喜好离欲的寂静)于菩萨所起瞋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过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言自说是,余说悉非,是为魔业;乐学世论巧术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非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已得解脱、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速远离,勤求佛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何等为十?所谓:近善知识恭敬供养,舍离魔业;不自尊举,不自赞叹,舍离魔业;于佛深法信解不谤,舍离魔业;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离魔业;勤修妙行恒不放逸,舍离魔业;常求一切菩萨藏法,舍离魔业;恒演说法,心无疲倦,舍离魔业;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起救护想,舍离魔业;信受忆念一切诸佛,神力加持,舍离魔业;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平等无二,舍离魔业。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出离一切魔道。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所摄持。

何等为十?所谓:懈怠心,魔所摄持;志乐狭劣,魔所摄持;(注: 指 志在小乘或天道)于少行生足,魔所摄持;(注: 指修行以少为足例如沉溺于天道幅报和小乘果位)受一非余,魔所摄持;(注: 指只接受一种法门非斥其他法门即排斥并说其他法门的不是)不发大愿,魔所摄持;(注: 指不求无上菩提(即成佛) 和普渡一切众生)乐处寂灭,断除烦恼,魔所摄持;(注: 指 志在小乘涅槃)永断生死,魔所摄持;(注: 指 志在小乘涅槃 )舍菩萨行,魔所摄持;不化众生,魔所摄持;疑谤正法,魔所摄持。是为十。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