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刘嘉诚博士:谈佛法所說的「世间」

发布时间:2024-06-16 03:05:01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刘嘉诚博士:谈佛法所說的「世间」

嘉诚

佛法所 的世间,从最广义而言,可以涵盖欲界、色界、无色界以及依此三界而存在的众生,而本文所要谈 的世间,主要指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经验世界,亦即吾人感官所能认知的人畜共处之世界,它相当于佛经所载须弥山之南阎浮提洲。本文试图从此一吾人所生活的经验世界, 体认佛法所 的世间义。

「世间」一词,有变坏的意思,意指「 动变迁」及「危脆败坏」,这 从器世间或有情世间 看,都包含有这 层意思。

「 动变迁」是从时间的迁 而言,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器世间(经验世界)──昼夜 迭、物换星移,没有一物可以脱 时间迁 变化的轨迹;另方面由五蕴和合组成的有情世间──诸根转熟、 生灭,也无一有情可以 于时间 变的轨迹中。

其次,「危脆败坏」是指存在物的 坚固、败坏而有从空间上消灭的意思。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任何存在物都会毁坏,如《阿含经》 色可变可分,色是磨灭法,因此凡有色法构成之物必趣向 法,必归于坏灭,如器世间的成住坏空、生住 灭,有情世间的生 病死,在时间的迁 中,最后都必归于毁坏而从空间上消散。

在佛法中,「世间」的另一同义词是「世俗」,世俗与世间所包含的共同意义是日常生活、习惯与名言,它所表示的意涵是人们从名相语言中所产生的戏 与分别。此外,世俗的梵语语根是「覆盖」的意思,意指世间众生被无明所覆盖,因此看 到真 。换言之,世俗意谓着由于众生的无明或烦恼之障蔽而使真 能开显。其次,世俗的梵语也有共同转起的意思,月称称之为「互为依事」,也就是缘起的意思。因此,佛法称缘起为世俗有,称世间为缘起世间,即是取世俗的缘起义。

综观世间或世俗的字义,世间 外乎意味着有情的生死 转。从 转中的依正二报而言,无 是有情所依止的器世间或是业报所感的五蕴世间, 者都是 动变迁及危脆败坏的,一 众生在可变可坏的世间中展转 , 得安稳。如进一步探究有情生死 转的原因,正是世俗所包含的字义,亦即有情的 转源于戏 ,由戏 而产生分别,由分别而产生烦恼,因为烦恼的障蔽而使智慧 能彰显,由此而造业受苦, 转于纯大苦聚的世间。

世间意味着有情的生死 转,因而世间也意味着无常、苦聚、有为、生灭、虚妄、杂染……。在佛教的教 中,它约相当于四圣谛的苦、苦集(苦灭道)谛,二谛中的世俗谛,四法印中的诸 无常与诸受皆苦,俱舍五位中的有为法(色、心、心所、 相应 ),中观的缘起幻有、假名与相待,唯 五法中的相、名与分别,一 种子 的取性赖耶,诸转 ,依他起性的杂染分,真常者的在缠如 藏。

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吾人凭借感官经验可以现 一 事物的迁 、变坏、无常、苦聚……等现象,无生命者如是,有生命者(有情或无情)亦如是,过去如是,现在(未 )亦如是,此土如是,彼地亦如是,人人 分种姓、贫富、贵贱亦皆如是。同时,经验告诉我们,世人的无明与恼热总是伴随着世间的因缘共生共转,诸如怨会则憎,爱 则悲, 则诤,对境则取……,几无一事 符合「世俗」所意味的无明障覆与戏 分别。换言之,佛法所 的世间意义与吾人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根据现 及经验法则,吾人可相信佛所教 的世间义是正确而可靠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