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历代古建筑:古遗址,古寺庙、古塔

发布时间:2024-06-26 03:05:03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历代古建筑:古遗址,古寺庙、古塔

本期文章我们将为大家讲述历代古建筑,本文主要讲述的有古代遗址、古代寺庙、古代的古塔,怎么样,是不是很想了解这些知识呢?那就听小编给大家一一道来。

一、古遗址

古代遗址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古人类生活的山岗遗址;二是生产性陶窑遗址;三是墓葬遗址;四是做其他性质使用的山寨遗址。这些遗址都是经过省、市、县各级专业部门考察确认的。共有80多处:山岗遗址60多处,古山寨或古城堡遗址5处,古窑址10多座,已挖掘的古墓葬有10多座。所有这些古遗址,大多数散布在江河水系的丘陵山地上,分别积存有反映不同时代的各项器物,其中以古石器和古陶瓷最多,内涵极为丰富,有远自新石器晚期的,也有近至明清期间的。它为我们研究梅地的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和实物见证。

古遗址

二、古寺庙

据考,古程乡(县)远在南北朝时始有大觉寺。自后各朝均有建筑,比较盛行于唐朝五代时期。所以,在梅地的古寺庙,其佛像的塑造,一般较为丰满慈样,具有盛唐之遗风。自宋至明寺庙较少。人清之后,当政者为了麻痹人民,缓解汉人反清复明的思想,到处兴建关帝庙、财神宫等,让人们去参拜侍佛。在建国后,曾一度因破除迷信而废止。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重视落实“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使宗教活动逐渐恢复,于是各方寺、庵也相应得到倡修或兴建。根据近时有关部门的统计.业已兴修和开展活动的寺庙、斋庵共有260多处,人坛和尚、斋嫲1千多人。梅地的寺庙、庵堂建筑规模大致一般,均不求华堂广殿,多为堂屋式,正堂设神殿,两侧筑附屋作生活起居之用。

古寺庙

在寺庵中供奉释氏佛像者居多,有和尚、斋嫲侍佛。凡寺庙均为佛,家之场所,而斋庵则住斋之所,斋旗出家而不削发(她与别地削发出家的“尼姑”有所不同)。因此,在本地俗名为“斋嫲庵”,他们在诵经侍佛上与和尚大致相似,且常与和尚合作,但各自有庵,并不与和尚同一寺庵。凡上述两者均诵佛经为主,称其主持为“当家人”,在徒子徒孙中同样以常俗辈分称为“公”、“婆”、“伯”、“叔”、“兄弟”、“姐妹”。他们日常诵经事佛,做课,亦应丧家之请,为死者“做斋”(招魂、升天、仙化、超度亡魂),或者替一些善男信女“做寿”、“拜忏”、“化灾”、“祝愿”、“还香”等。凡入寺庙、庵堂之和尚、斋嫲,一般终生不婚嫁,吃素餐,故旧有“出家,脱俗,不涉红尘,无牵无挂”之说。所以,有些人们常常把资助寺庙、庵堂作为“修行”、“主善”、“积德”的一项慈善事业,它往往得到好些华侨、侨眷、侨属的资助。

斋嫲庵

其次,还有居士林佛堂的建筑。居士林是清朝始由外国传人的一种佛门流派,其佛堂内供奉释门诸经,与和尚、斋嫲一样同奉释教;只是在做法上有所不同:他们是业余性的,以做礼拜,诵经为定期活动,凡有愿人该门的男女弟子,平时生活劳作,与凡同俗。但是正式拜佛念经时,都要穿上佛门黑衣服,而有婚、丧大事,均按该门弟子规矩、礼仪办理。其建筑仅有拜堂的设置,较之寺庙、庵堂简单一些。目前全梅居士林弟子已达200多人。

居士林佛堂

在我国古往今来,凡各地客家人中,众多的善男信女,敬仰神佛,心地善良,但他们都不是四大皆空的释徒,其敬仰神佛的旨意是守经据古,积德扬善,指望国泰民安、子孙昌盛。正因为不少人敬仰神佛都以陶情适性为目的,所以,在梅地境内的寺庵、神坛、建筑多在宜于修心养性之名山胜地。这种求实善良的心愿与当时民穷不阜的现实也是相符合的。有些寺庵曾是学子苦读之地,许多寺庵皆有文人学者的题咏和撰写的对联。现梅县城北教溪口的北岩庵,在宋时曾有古成之氏族学子聚读于此,成为兄弟同科三进士、公孙四世二乡贤之书香望族。王寿山的广福寺和祥光寺,旧有神童蔡蒙吉的赞美诗,王利亨曾留山中就读。丘逢甲曾为祥光寺撰写对联。阴那山灵光寺是明后期李二何潜心隐读之所,李后人明朝崇祯为翰林院编修及东宫侍读。还有地处梅城东郊的大东岩(庵),曾经先后留下有才望兼隆、辅佐宋代宰相司马光的蓝奎,清代著名侨领张榕轩,当代人杰叶剑英元帅的履迹。

叶剑英元帅

三、古塔

古塔原创于西域,它是由汉晋时代印度佛教传人我国后,较早地出现于中原地区大寺院内的一种特殊建筑物,为佛教埋藏僧人骸骨的坟墓。如河南登封的少林寺塔林就是出于这种用途的。塔层为1至7级,最高者(顶层)不超过15米。每个塔几乎都有塔铭和佛像雕刻。塔铭的大小不一:有的镶嵌在塔的正面,有的则安装在塔的后壁。塔身造型多样:有四方形的,也有六角形的,有柱体形,有椎体形,有直线形,有抛地线形,有花瓶形,有喇叭形等等。有用巨石雕刻的,也有用砖石层盛的。形态各异,种类繁多。它与客家民间为去世亲人建坟立碑纪念的二次葬形式相似,同样具有慎终追远的含义。

古塔

但是,在南方,尤其在梅地,对于僧人的造化则一般多为人乡随俗,采用以地坟代墓塔的做法,因此埋藏僧人骸骨的(舍利)塔极为少见。梅地客家人建塔,最早的一座,是在五代南汉大宝八年((965)由刘饭所建的千佛铁塔。梅地之塔,多建于明、清两代。各塔的立意,有所不同。在梅地往往把建塔的地址选择在村口山上或溪河的险恶处,有点缀当地山川形胜之俊秀,弥补山川风景缺陷,并兼有“镇恶驱邪”的作用。因此通常被人们看成是“风水塔”或叫“文峰塔”。如水车镇对面的四方塔、隆文镇村口的水口塔和松口韩江岸边的松口塔等等,都是建在村口、溪河之上的。松口塔,在建塔之前,其地水势险恶,又是唯一的梅汕航道,此航道在古时常有沉舟之灾,至明代后期,始由李二何倡议在此建塔。

文峰塔

并把建塔地点选在水潭最深的旋流岸边。在塔建成后2年,碰巧李二何“登科会魁”,故将塔名改为“元魁塔”。李二何亲书联日:“澜向阁前迥,一柱作中流之砒;峰呈天外秀,万年腾奎璧之光。”从这副对联可窥见梅境各地筑塔旨意之一斑。因为该塔筑在深水湾的河岸上,所以,在过去许多远渡南洋的华侨,每每外出,船过塔下,顺水行舟,虽急速远去,而塔影巍巍——它给海外赤子多少回想故乡山水的柔情密意,增添了侨胞爱家、爱乡、爱国之思。由此可知古人建塔用心之良苦。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