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禅悟密法 正气与第三鼻

发布时间:2022-12-22 19:24:11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正气与第三鼻

  修心与调脉

  双管齐下

  自然呼吸与控制吸呼

  宝瓶气

  数内息

  等持专注

  内观法门

  四种息相

  从胸息到腹息

  从腹息到胎息

  中气与邪气

  中鼻所在

  强迫开通

  小结

  参禅虽以调心为主,但既身心是互相缘起的;故若身脉调不好,必亦将影向到心智的开发与成熟。因此以下我们也不得不再论修定与调脉的问题。现首先谈「正气与第三鼻」,凡夫众生大致而言,不管如何地吸来吐去,都只邪气而已,于是乎从何而能有「正气」?又一般众生也都只以两个鼻孔来吸呼而已,未曾听说有「第三鼻」?以下且待我细细道来。

  修心与调脉

  心结不开,脉障不除:首先讲到心对身脉的影向。此心结,最深刻者为邪见,外道以无缘起的中道见故,绝不可能打通真正的中脉,尤其是「心法的中脉」。心结,其次是烦恼的心态,譬如贪心重者与瞋心重者,在气脉的通塞与循行部位,就会有很大的差别。男女因个性、体质的差异,气脉也会不同。心结,又可表现在行为模式上;故一个攀缘好动者与另个习于淡泊宁静的脉相,亦必有别。

  现传说有某些的上师或气功师,能够以他力的加持帮助病患或修道者打通气脉上的障碍!你相信吗?我相信至少在当时会有某些特别的觉受,否则也不可能让那么多人深信着迷。但若心结不开,他力的加持,必只是过眼黄花,脉必很快又闭塞起来。

  甚至有些人,即使因参加过较长时间的禅坐用功,而能使某些气脉稍疏通些。但过一段时间后,脉也又闭塞起来。此亦为若只单纯的修定,未必能开通心结;而心结既不开,脉障即不能真正断除。因此除「正见、正思惟」外,不可能究竟的打通气脉。

  脉障不通,调心困难:其次,论脉对心的影向。很多人一打坐,即碰上「酸痛痲」等问题;其实酸痛痲,不过因气脉不通而有的觉受。进而说「昏沉与散乱」,也跟脉之不调大有关连。

  很多人初学禅坐时,既腰杆能打直,且方法也还用得上。但过一年半载后,反变成腰也打不直、方法更用不上。不是昏沉,便是散乱;甚至昏沉、散乱兼而有之。这未必是愈修愈退步,反是因初用功时,脉障还未显现出来;而待心渐内摄才逼到脉障处,于是为脉障现形故,用功不得力。因此如脉障不除,要以参禅或修观来成就证慧,乃眼高手低而已!

  双管齐下

  所以修行当以身心兼修、双管齐下,才属有效。故道家多批评佛教「修性不修命」;但若身心兼修,各修各的,我还不认为是最高明!必也「在调心的当下,兼具调脉的功能」才是最高明的。因为此不仅方法更单纯,且与原始佛教和禅宗传统更相应也。既身心是互相影向的,且心为本,身为标;则单纯从心法出发,必能兼具调脉的功能。于是虽只数息、参禅,亦必有相应的脉相变化。

  脉相的变化必是有的(除非你一无长进),但你可以不去理它;尤其以心法而言,更不应执着、沉迷。很多人会以为:若打通任督二脉、或奇经八脉,脉就能稳定下来。其实,既身心是互为缘起的;则在心智不断提升的当下,亦必对应其脉相的变化。因此不只是心智的提升将无止尽,必也脉相的变化亦无止尽。而既无止尽,我们反能用「平常心」去看待它。下面我们即介绍兼具修心与调脉功能的方法。

  自然呼吸与控制吸呼

  大致而言,所有调脉的法门,不管是印度的瑜伽、西藏的密宗或中国的道家,皆以「控制呼吸」入手─譬如云何将气尽可能吸入丹田,以形成腹式呼吸?而修心法门者,唯用「自然呼吸」;但在自然呼吸中,亦有其对应的脉相变化。

  变细:一般人的呼吸,不是风相、便是喘相,皆很粗重。但当数息后,渐能从粗妄想到细妄想时,呼吸则渐变细矣!心粗,气亦粗,所谓粗里粗气者。而既粗里粗气,则不能有较深刻的理念也。甚至当一个人刚跑完百米赛跑,气还很喘时;你若迫不及待问他一些稍需专精思考的问题,他便回答不出来。反之,心专气亦细,所谓秉气凝神者。于是虽只修定而不刻意调气,气自渐调已!

  变长:一般人的呼吸,大致是四秒钟一呼吸。但若数息渐久,则或变成六秒、八秒、十秒钟一呼吸。而此呼吸之变长,实与气脉的通调大有关系。

  若气脉已碰着障碍处,则欲再吸入必较费劲也;此譬如皮球若气渐充满时,则欲再打气进去,必需更费力气。其次,若呼吸间的间隔愈久,乃愈有助于脉的疏通渗透也。此譬如我们用手推一重物,若稍推一下即便放手,物必难动也;必用劲久久推之,物始能动。于是乎,为脉碰障碍故,呼吸乃变长也。(变细,亦有为脉障故。)

  变深:若气吸至障碍处,故绝止不行,于是便限制了脉道的加深。反之,若能逐渐疏通脉障,则脉路便能逐渐变长加深。于是乎便从「胸息」,变成「腹息」;从「腹息」,变成「胎息」。

  因此,脉道的加深,是脉障渐除的果而非因。故刻意用「气沈丹田」的腹式呼吸,来调理气脉,便是倒果为因的修法。

  宝瓶气

  在密宗里有「宝瓶气」的修法。其曰:一、刻意将气尽可能吸满,若一次吸不满,再小吸第二次。二、吸满后,即尽可能地任持(即平常所谓的憋气);以任持愈久,必愈有助于气脉的渗透也。三、消渗,消有内消和外消。若有助于脉障的消除,则称为内消;反之,如从皮肤毛细孔等消渗出去,则为外消也。四、张射:在消渗之后,气虽稍减,但不至减太多;于是待任持至不能继续时,则先缓缓吐出。而待吐至压力已抒解时,则用劲快吐而尽。然后再吸满、任持等,周而复始。

  以上不管是吸满、任持、消渗、张射,皆是用意志去控制的,甚至是用意志去坚持的。虽也有助于气脉的疏通渗透,但因作意故,仍不免分心与散气。分心者,为作意亦是另一种妄想;而既有妄想,即成散气。

  故宝瓶气者,虽也有助于脉障的疏通,却与「修定」不相应,尤其与「修慧」不相应。前已再三说到:证悟,唯以无分别智现前故。而作意呼吸者,乃有功用心,何能与无分别智相应?

  数内息

  为欲兼具修心与调脉的功能,故以下乃介绍三种方法。首曰:数内息。以数息而言,一般人多从数「外息」入手,即从看待鼻端呼吸的进出,而数数字也。这乃为初学者,最易入手而已!

  然鼻端之呼吸,既较粗重且高浮;而修定者,乃须使气细微、深沉。故数外息者,虽易入门;却不易成就。于是待数一段时日,气渐深沉后,宜改数内息。

  所谓内息,即呼吸进出绝止之处。当吸气时,气只能吸到某一点而不能更深入!于是此处便似心脏,有伸缩、开翕的觉受。这一点在什么地方呢?这点会随我们气脉的通调而逐渐下降、深沉─即前所谓从胸息而变成腹息、胎息。所以这点确在何处?唯待自己去观待反省,若反观很久,仍不知彼在何处?则殆你的呼吸仍很粗浅,故还是回数外息好了。

  以内息较细故,非得更专心才能数;故数内息者,必将有助于心力的专注。其次,内息较深沉故,心亦较能稳固。再者,数内息也较不易形成控制呼吸的现象。最后,既内息是呼吸绝止处,而绝止处即是脉障所在;故数内息亦将有助于气脉之渗透、通调。

  等持专注

  专注本是所有修定法门的根本原则,但若为某些要领掌握不好;则心虽欲专注,未必能真专注也。以数息为例:数息或单数出息,或单数入息;于是因数与不数,用心专注的程度便有差别。若呼时数、吸时不数;则呼时心较专注,吸时心较散漫。故用心乃呈间隔状或波浪状

  即使我们也知:吸时虽不数,但得将心专注在吸气的过程中;然因不数故,一般人还是易于散漫懈怠而打妄想。当然这不是会把数字挤掉的大妄想,而只是介乎数字与数字间的小妄想;然因妄想不能断绝故,心境终不能提升。所以很多人数息数了好几年,始终不能超越过第四层次。

  因此对治之道,我乃用:呼吸皆数,但数同一个数字。如此庶几能用心平等而近水平状。当然用心呈间隔状、波浪状或水平状,纯靠自己去细心返照才能知。而心若呈水平状,则近于「定」也。

  故「等持」者,即谓此用心平等也。若心能既等持又专注,则非只是修定的方法,亦必有助于脉障的疏通─专注虽非导引,但其实比有心导引更具效果;因为气本自会往脉障处去集中、去疏通。而人之造作妄想反将干扰它。心既能专注,气亦不外散;于是渐盈而为疏通脉障的本钱。

  故等持专注者,即是兼有修定与调脉的功能。但对初学者而言,一、较消耗体力:本来愈专精,当愈省力才是;然初学者心猿意马,于是为克制妄想故,反将会消耗体力。二、若呼吸都数,也会易形成控制呼吸的病态现象。于是如何顺着自然的呼吸而等持专注地去数它,便须细加揣摩才能相应。

  内观法门

\

  内观法门,前已稍介绍过了;但前面偏说调心部份,在此更补充其调脉的功能。所谓「内观」,即既向内去剥舍妄识,也向上去参究真心。故在一切妄念起处,首先得从警觉到妄想的存在而剥舍之。因此就内观法门而言,重点乃在不断地去剥除妄想,而非期待着心已清净。很多人往往以自我暗示的心理,而形成「我心已很安定或清净!」的假相;其实既还有觉有受,心岂能真清净呢?若心真清净,则必连「我是清净」的念头都不生起才是。若真无妄念,则时间只一划而过,而不会有任何觉受。

  于是用内观法门故,能从大妄想剥成小妄想,从粗妄想剥成细妄想,以至近于无妄想。这初即与修定相应,因若能渐除尽妄想,心即定也。事实上,内观虽非「守一」法门,但就去除妄想的效果而言,反比守一的修定法更直接俐落。然为凡夫众生皆习于「有」故,对初习定者乃先介绍守一法门。

  内观法门,其次与观慧和参话头相应。以妄识者,即是种种枝末的问题;故必剥尽枝末,才能寻得根本。故能以内观法门剥舍妄识者,真心自得现前。故曰:内观者,即是参禅法门。至于观慧,且以「四念处」为例说明:所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非要我们去执着不净、苦、无常、无我等相。而是要我们能从常乐我净等的执着中超脱出来,因此四念处的重点亦在剥舍妄识而已!否则乐是一边,苦是一边,皆非中道也。

  内观法门者,乃更与调理气脉相应。因要调理气脉,唯从将气内摄作起。而众生以心向外攀缘故,气皆浮躁;于是愈内层之脉即愈不调也。而内观法门者,因内观故气即内摄,而内摄即有助于气的通调也。又正剥除妄识者,亦即是兼除脉障也。

  所以内观者,即是逆流还灭之道;故与守一的外道定绝不相同。其次,内观者即是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乃可从因和果来探讨;参禅得悟的无分别智,乃是就果而言。而此内观法门的无分别智,则是就因而说。以必用内观法门剥尽分别妄习,才使无分别智的证果现前。至于以调脉而言,用内观法门,能直接摄气入中脉,且是心法的中脉。故更与其它作意导引的调脉法天渊之别。

  四种息相

  以上所介绍数内息、等持专注和内观法门,皆能既调心又调脉。然数内息和等持专注,乃偏于修定的调心;而内观法门者,则兼具调脉、修定与证慧的功效。然不管用何种方法调脉,必待脉渐舒通后,气才能渐渐深沉。于是从气深沉的程度,乃有胸息、腹息、胎息与龟息的差异。

  胸息:如一般成人,乃以胸部的起伏而造成呼吸的进出。

  腹息:如初生的婴儿,呼吸时唯有腹部的起伏。

  胎息:以用全身的毛细孔呼吸故,无有鼻息的觉受。

  龟息:似乌龟冬眠,全止于出入息。

  从胸息到腹息

  很多人皆误以为腹息者,乃为气愈来愈深沉,故能渗透过「横膈膜」,而形成腹息的现象。但若以我禅坐的体验,其实并非如此。它乃是经历过如图所示的管道,才到达小腹的。

  气从鼻端吸入后,首先经过眼眶的上下侧;然后循太阳穴,到耳朵上部。然后从耳朵下循,经过颈左右侧、腋下、到髂骨后,再折向前而到达俗称「丹田」的部位。

  从腹息到胎息

  胎息既是以毛细孔呼吸,那如何才能形成毛细孔呼吸呢?这也跟气脉的通调程度相应尔。脉其实非只单纯地一条,譬如血管从主脉到支脉,从支脉到更微细的脉,从更微细的脉到毛细孔,就如纲状相连。故欲形成毛细孔呼吸者,必从主脉通调到支脉、细脉及毛细孔的脉,才有可能。以下略示其次第与途径:

  图示为身体横断面的前后左右侧。既前已谓:若调理气脉,乃从左右侧之脉先调理起;故将左右侧之脉标示为1。必待1之脉调理好,才调理2之脉。此2之脉,乃有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条。必待2之脉调理好,才调理3之脉。彼3之脉,亦有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条。3然后4,4然后5。5唯有二脉,即通称之前任、后督也。

  在调每组脉(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条,共形成一组。)的过程中;并非四条具下,同时调理;而是有前后参差的差别。每个人因体质的差异,或从左前先始,或从右后先始。于是乎有些人在禅坐时,身体或头部便会不自觉地向某一边倾斜;但这皆只一时的过程,待这组已舒通竟,便又恢复原状。

  在从1至5的脉中,234三组,即是中医所谓的十二正经。每组皆有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条故,共十二条脉。至于1与5,则属奇经范围。若已全打通此五组脉的主脉、支脉、细脉和毛细孔,则能形成胎息也。事实上,胎息是渐渐形成的;且在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取代鼻孔的呼吸。至于胎息能否全取代鼻息?那就全看功夫的程度而已!

  中气与邪气

  所以1之脉因位于左右两侧,故为邪中之邪者;而自234以降,脉才渐趋于中正。至于5,似已中正;但还只于表层之中尔。脉既偏,气乃邪,而心如何能正呢?因此对初学者而言,便仅有邪气而已!其必待将脉渐调于中正,始有正气可言。

  以上必将表层的五组脉疏通后,气才内摄;而内摄后,亦有五组脉。于是再从边邪之1脉疏通起,顺次而2345,以疏通第二层次的脉。然后,更内摄为第三层次的脉。下以图略示:

  这也就说气脉的调里,大致遵照两个原则:一、从左右侧向中央;二、从表层向里层。于是乎以愈向中央、愈向里层故,气便愈趋向于中脉。至于到底要经历多少层次,才能真打通中脉呢?我还是说:真修行,不管是就心法或身脉而言,都是没有底限的。事实上要用调气脉的方法来打通中脉,必是遥遥无期─不如内观的心法直接俐落。

  中鼻所在

  气能从表向里,乃透过渗透与疏通而完成的;故在任督脉中,有些穴位,譬如梵穴、人中、心轮等,乃能与中脉直接相通,此即我所谓的『中鼻』也(密宗之修中脉者,多从此等穴位着手;然我虽知而不用。)为从中鼻吸入故,纯为中正、智慧之气。

  事实上,我们除用两鼻孔呼吸外;全身还有很多气道可呼吸,譬如全身的毛细孔。然毛细孔非中鼻故,进出还非智慧之气。所以凡俗众生,既中鼻不开,中脉不通;故即使满腹经论,犹不能成就真正的智慧。

  所以欲成就真正的智慧,唯有从禅法入手,才能更直接方便的打通中脉。而待觉悟后,再悟后启修,以顺通内外诸脉。故必待内外诸脉皆通后,才能保任住悟时的境界。否则即使在禅堂正用功时,还有一点模样,但下座后多无影无踪去矣!因为下座后,既散盘作务,又分别取舍,故中脉和较内层的脉必很快又闭塞了。

  强迫开通

  除非修到像佛一样,二六时中,皆在定中;否则下座后,身心能不退转者,难矣!但我发现有一妙方可很快疏通,曾开通后又再闭塞的脉(当然再闭塞后的时间,也不能相隔太久。)此妙方便是:一方面闭气,一方面内观。

  此闭气者,首先不以鼻孔呼吸;其次用观想的方法,亦尽可能不用毛细孔呼吸。于是为气不足故,乃类于垂死状态;而人将死时,气是往内摄的。若此更顺乎气内摄的趋势而用内观法门,必能加速打通已闭塞的脉。当然这只能短时间用之,否则谁闭得了那么久的气?气闭了好久,脉犹未通;只好呼吸去也。

  若功夫好者,或可在一口气间打通中脉;而中脉既打通已,乃成定慧两足也。这是真的吗?以下的公案也许可做参考。

  憨山大师的定功:在《憨山大师年谱》中有谓:上座后,垂目矣,即入定也。

  虚云老和尚于云门事变:在云门事变时,红卫兵将以乱棒痛打老和尚;然而一棒未下,他已到兜率天去了。

  金钵锋的故事:当阎王使者,欲摛拿他时;他一看苗头不对,于是霎时又入定去也。

  以上不管时间有多短,或状况有多危急;若欲待调身、调息、调心而入定,皆已远水不救近火。然他们都能逢凶化吉者,似乎都已找到一个开关,故只要这开关一按,即可于定中出入自在。这开关,是什么?在何处?当然非我所知,但以我一些浅显的体验,还宁可信其有!在禅宗里,有些禅师能生死自在,来去自如;在翻个跟斗间,就往生去矣!似乎也有个开关?但究竟是什么,我还不明了!

  小结

  用有为法调脉,有如前所谓的种种层次,是既辛苦又漫长。故不如径用内观法、参禅法直接俐落。先打通心法的中脉,然后顺流而下,从内到外,从本到标,以疏通内外诸脉。

  以我而言,今天种种对气脉的了解,主要还是靠自己坐出来的。而我之所以未曾在气脉的乱云中迷失自己,还是靠我先前已在禅法中得到初步的受用。尔后,虽未刻意调整气脉,而气脉自有它调理的次第与规律。所以这几年来,虽还是辛苦而漫长;但也自觉得比别人庆幸一些。

  总之,虽这一节的主题是调气脉,但我还不主张用任何密宗或道家的方法来调理气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