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什么是四大五蕴?“五蕴皆空”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11-20 03:01:15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什么是四大五蕴?“五蕴皆空”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四大即地、水、火、风。地性坚硬,水性潮湿,火性温暧,风性流动。世间一切的构成都具有此四大,如我们身体的骨节爪齿,是属地大;汗液唾涕,脓血便溺,是属水大;热度温暧,是属火大;呼吸气息,是属风大。

山河大地,以及一切器用物品,也都有此四大元素的作用性。

四大与根身 ─ ─ 根身是我们的身体。佛说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和合而形成的。如果一个人因四大不调而生起大病乃至死亡,则四大和合的因缘便消散,故佛经说:「四大本空」。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蕴」是积聚义,又名五阴。「阴」是障蔽义,能阴复佛性,起诸烦恼。现把五个蕴的意义说明于下:

色 ─ ─ 即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受 ─ ─ 领纳为义,包括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想 ─ ─ 取象构想为义,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作种种想。

行 ─ ─ 起诸造作为义,即由行动去造作善恶业。

识 ─ ─ 了别为义,由心识了别所对的境界。

五蕴与根身 ─ ─根身的总和不出色、受、想、行、识的五蕴,由这五蕴互相结合,才聚成了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到了这些关系散火,身体也就坏了,故佛经又说:「五蕴非有」。

佛经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合,缘散则离」,这就是说五蕴根身缘起而有,因此不可对这五蕴根身起诸执着而造业,因为造业就有苦报。

心经中的“五蕴皆空”指的是什么意思,一般讲五蕴是组成生命的自体,世间有很多的生命在活动,佛教把这些生命分为无情生命和有情生命两种。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心经中的五蕴皆空所表达的意思。

首先《心经》经文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蕴”就是所谓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色蕴”就是物质,物质的世界,包括一切有情众生和一切无情的众生。山河大地属于是无情众生。经上讲所有的这些有情和无情众生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所形成。

“地”是代表坚固的东西。

“水”是代表液体。

“火”是代表温度。

“风”是代表呼吸。

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之说以能生存,就是这个四大要素和合而成的一个假象,我们把这个假象安上一个假名,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一样,实际上自己有没有呢,按照五蕴皆空来讲是没有的,当体就是空,所以色不异空。

“受蕴”在色蕴的境界当中所领受苦乐感受就叫受蕴,这些受用就是因为分别产生的,比如有人看到月亮非常高兴,有人看到月亮就非常的哀伤,月亮自己本身没有发出信息说我今天很高兴,让大家都高兴一下,或者我今天哀伤,就让大家哀伤,这些都没有。月亮是无记的,但不同的人看到月亮就有不同的感受,有苦有乐,有喜有忧,这就是因为人在分别。

一切境界当中,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人事环境都是没有苦乐没有善恶的,是因为自己有分别,所以在境界中虚妄的起了这些分别心,所以就产生的虚妄的感受,而这个感受当体也是空,所以不仅是色不异空,受也不异空。

“想蕴”就是自己的思维,在一切境界相当中会给每个物体设立一个名相,比如说这是电视,那是轿车,就是虚妄的在这些境界相中安立名字,其实想都是名字在这里做主,如果没有名字就想不出来了,想就是依照色的境界和依照受的境界而产生的,那既然色和受皆空,所以想亦是空。

“行蕴”行蕴就是讲我们心念,我们的心念生灭迁流而不停息,行蕴带给我们的也是苦受,不过我们欲界的众生心太粗了没有那么细,所以感受不了这个“行蕴”的苦。无色界众生就能感受到行的苦,他们在深深禅定中就能感受到念头停不住,念头停不住境界相就会不断的生灭也停不下来,什么时候把念头忽然斩断,不在迁流生灭这个境界相也就没有了,这个人就开悟了,就能看到不不生不灭,本自清净的自性。禅宗永嘉大师开悟的时候就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识蕴”识蕴就事一般小乘讲的意识,意识就是分别,在这个境界上去分别一切的法相这个就是识。如果讲八识就是自己所想的和所做的都会留下种子存在自己的八识田中,这个念头之所以能够生起来就是因为有这个念头的种子在,有种子就会产生意,遇到缘就会现形。所以说色、受、想、行、识全是从我们的心性中产生的。

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有情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