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一 4 五趣唯心造

发布时间:2024-11-18 03:04:17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一 4 五趣唯心造

四、五趣唯心造

“由是故有诸趣轮转”。由于每一个人所造的业是不同的,所以才有了诸趣的轮转。趣就是道的意思。六道也叫六趣,所以有六道的轮回。诸趣是指五趣或者六趣,也就是六道。五趣构成了我们生命层次的五种类型,就是众生的五种类型。在五种类型里,把天道和阿修罗道放到一块儿来讲,所以称为五趣。天道的众生比人道的福报要大一些,他的处境在五趣里头就是最好的。其次就是人。三恶道是最差的,一道比一道差,地狱众生的生活处境是最差的啊。

这种六道轮回都是由于造的业力不同而导致的,所以有情的生死轮回主要是缘于我们的心念,因为你心的造作,起心动念然后去造作善恶的业力,所以佛教讲“万法唯心造”,但这个唯心所造跟我们讲的唯心主义不一样。佛教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一般西方哲学讲的唯心,所说的心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精神实体,作为第一性的存在,它具有永恒不变的内涵,是神的代名词。而佛法所讲的心不具有永恒性。另外,西方哲学所讲的这种心,它能生万物,又不被其他的东西所生。而佛教讲的这个“心”就不一样了,这个“心”是因缘而起的。《成唯识论》中说:“眼识九缘生,耳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意识五缘生。”心不是实有的,也是无自性的。佛教为什么不叫唯心也不叫唯物呢?因为我们一般所讲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把“心”跟“物”分开来讲的,两个是绝对不一样的,而佛法里讲“心”跟“物”是一体,不能分开。总之,佛教认为:心不是独立的、客观的存在,不是单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心与物是相互依赖地存在。所以佛教所讲的这个“唯心”跟我们一般西方哲学所讲的“唯心论”是不一样的。

接着佛讲:“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这是在龙宫里讲法。佛说,龙王你看,与会的这些大众以及大海当中种种的这些众生啊,“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形色种类一不一样吗?佛告诉他,听法的除了大菩萨、比丘以外,还有这些鱼、虾、螃蟹、鲨鱼、金鱼等海里的众生,大海当中的众生形色种类千差万别,一不一样呢?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都是由善业和不善业所导致的。从三门来讲,业力造作无非是通过三种途径来造的,哪三种途径呢?身业、语业、意业。打个比方,我们动了一个念头,比如说我想害一个人,我想做一件坏事儿,这算不算造业啊?造了什么业啊?意业。然后我就骂他,就造了什么业啊?口业,也叫语业。我骂他还不行,还不解恨,我就开始动手打他,这是造了什么业啊?身业。这样身语意都造作了。这时候是以意业为先导,如果说你心里没有对他的恶念,你不能付诸语言与行动,所以所有这一切,它的根源都在于众生的心所造下的种种业所导致的。

有生为鱼、虾啊,还有菩萨、比丘,这些都是由于造不同的业所导致的。

意业会不会伤害人呢?比如我心里头对你动恶念,表面上满脸堆笑,你可能不知道。一般来讲这种意业是不容易感觉到的,不过一个修行有成就的人,他的意念经过训练,就可以直接作用到人的身上了。

佛经当中有一个记载,在古印度有一个国王得罪了一个仙人,这个仙人是修外道的,生起了嗔恨心,一怒之下就把国王的城市给毁了。仙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呢?靠的就是意念,因为他用意念下了一场冰雹,就把整个城市给毁灭了,这就是意业所致啊。当然我们佛法当中讲的修行人不可以随意起心动念去伤害别人,伤害别人都会造下恶业啊。国王因为得罪了仙人,仙人逞这一时之快,互相冤冤相报啊。仙人把这个城市给毁了,造下了杀业。由此而见,世界的千差万别都是由于心念的不同而导致的,由于我们心念的不同所以导致了行为的不同,这就导致了世界的种种的差别。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