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发布时间:2024-08-22 03:01:37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曾经有一位资深的慈济志工,不但精进且多做少说。有一次她随团前往海外的据点助缘活动,由于有安排她需在活动中与众分享心得,此事让这位志工深感惶恐,在向上人告假时,她问上人:“我不大会讲,要怎么上台与人分享?”上人安慰她说:“说你所做,做你所说。”并说:“只是很会讲,叫做好听,很会做的人一旦讲出来,那才是受用。”
唐朝法眼文益禅师也是一位非常重视积极实践的禅者。有一次一位学生问他:“什么是人生之道?”法眼禅师直截了当回答:“一愿叫你行,二愿也叫你行。”这就是证严上人常常教诲弟子所强调的一句话:“做就对了。”也是孔子所说:“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用嘴巴讲或靠嘴巴念是很容易的事,要身体力行、多做少说则较困难。因此佛家才说“难行能行”,而没有人说“难念能念”,盖因动口容易动手难。经文如果只是用嘴巴念,会很容易忘记,用手做出来,用脚走出去,才会体会深刻,此谓之“行经”,意即“实践佛法”之意。也就是用积极的态度去力行,用主动的精神去付出,在深入苦难深处,亲手遍布施之际,去体悟生命的真理大纲。这种摄受,才会令人难忘。
生活中的学习也是一门学问。要汇聚并巩固所学的知识令其提升成为智能,就要“学而时习之”。只会学习但不去实践,或只会说不会做,或只会做事而不会领悟道理,这样智能当然难以增长,心灵当然也不会有成长的喜悦。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是告诉我们:学习后再实践,这样学以致用,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证严上人教诲弟子:“做中学,学中做。做中觉,觉中悟”就是劝勉大家要“知行合一”“言行并重”的意思。如能这样,就会懂得“温故知新”的意境了。
慈济人不是佛学的理论家,而是佛法的实践者。在慈济世界里有许许多多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故事,无论它是写出来或说出来,其真正动人的力量是在于“做出来”。现今社会,教条式的言论很多人会讲,但事必躬亲及亲力亲为的以身示教者,则属不易。眼高手低的人常会是说起话来天下无敌,但做起事来却有气无力。多做少说的人则是听佛所说道、行佛所行道。
不做则已,要做就是用心投入,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不说则已,要说就是雅言正语、和言爱语,如此不但自我祝福,也令他人受用。生活中如果能常常学习口吐莲花,并且身行好事,则自己的耳朵常常听自己嘴巴说出来的好话,而自己的身体常常依自己嘴巴说出来的好话再去付诸行动,如此的生活情境与内在心境,当然就会满心欢喜、吉祥如意。
“说一丈不如行一寸”。满腹的经论或满口的爱心,如果不能化为实践,就有如敲锣一样,虽然很大声但不会感动人。读的再多,听的再多,说的再多,但却不去付诸实行,理论呱呱叫,行动不对号,则所言将流于空洞,所学也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次,如此就很难做一个“言出必行”的人。
一个人的品德,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本来就有的,而是不断地透过学习与实践,经过日积月累的熏陶与铸造而逐渐形成的。“坐而言”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阶段,“起而行”才是化理论为实践。唯有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如此“学而时习”,我们才有可能亲身感受“不亦悦乎”。
不过,我们也千万别忘记 ──“路要走出来之前,要先问出来。”还没问清础就冒然地走,这样很容易迷失方向。若要言之有理、行之有道,就要先学习“不耻下问”及“虚心求教”。行有余力之后,再学习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身体力行已属不易,但还要自我警惕,切莫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人会流于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人易落入自我封闭。
生活中,如能时时专心听、用心学,然后再恒心做,则“做我所说,说我所做”,那就是“自觉觉他”的美妙境界了。
一位学生问他:“什么是人生之道?”
“一愿叫你行,二愿也叫你行。
曾经有一位资深的慈济志工,不但精进且多做少说。有一次她随团前往海外的据点助缘活动,由于有安排她需在活动中与众分享心得,此事让这位志工深感惶恐,在向上人告假时,她问上人:“我不大会讲,要怎么上台与人分享?”上人安慰她说:“说你所做,做你所说。”并说:“只是很会讲,叫做好听,很会做的人一旦讲出来,那才是受用。”
唐朝法眼文益禅师也是一位非常重视积极实践的禅者。有一次一位学生问他:“什么是人生之道?”法眼禅师直截了当回答:“一愿叫你行,二愿也叫你行。”这就是证严上人常常教诲弟子所强调的一句话:“做就对了。”也是孔子所说:“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用嘴巴讲或靠嘴巴念是很容易的事,要身体力行、多做少说则较困难。因此佛家才说“难行能行”,而没有人说“难念能念”,盖因动口容易动手难。经文如果只是用嘴巴念,会很容易忘记,用手做出来,用脚走出去,才会体会深刻,此谓之“行经”,意即“实践佛法”之意。也就是用积极的态度去力行,用主动的精神去付出,在深入苦难深处,亲手遍布施之际,去体悟生命的真理大纲。这种摄受,才会令人难忘。
生活中的学习也是一门学问。要汇聚并巩固所学的知识令其提升成为智能,就要“学而时习之”。只会学习但不去实践,或只会说不会做,或只会做事而不会领悟道理,这样智能当然难以增长,心灵当然也不会有成长的喜悦。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就是告诉我们:学习后再实践,这样学以致用,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证严上人教诲弟子:“做中学,学中做。做中觉,觉中悟”就是劝勉大家要“知行合一”“言行并重”的意思。如能这样,就会懂得“温故知新”的意境了。
慈济人不是佛学的理论家,而是佛法的实践者。在慈济世界里有许许多多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故事,无论它是写出来或说出来,其真正动人的力量是在于“做出来”。现今社会,教条式的言论很多人会讲,但事必躬亲及亲力亲为的以身示教者,则属不易。眼高手低的人常会是说起话来天下无敌,但做起事来却有气无力。多做少说的人则是听佛所说道、行佛所行道。
不做则已,要做就是用心投入,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不说则已,要说就是雅言正语、和言爱语,如此不但自我祝福,也令他人受用。生活中如果能常常学习口吐莲花,并且身行好事,则自己的耳朵常常听自己嘴巴说出来的好话,而自己的身体常常依自己嘴巴说出来的好话再去付诸行动,如此的生活情境与内在心境,当然就会满心欢喜、吉祥如意。
“说一丈不如行一寸”。满腹的经论或满口的爱心,如果不能化为实践,就有如敲锣一样,虽然很大声但不会感动人。读的再多,听的再多,说的再多,但却不去付诸实行,理论呱呱叫,行动不对号,则所言将流于空洞,所学也仅仅停留在思想的层次,如此就很难做一个“言出必行”的人。
一个人的品德,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本来就有的,而是不断地透过学习与实践,经过日积月累的熏陶与铸造而逐渐形成的。“坐而言”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阶段,“起而行”才是化理论为实践。唯有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如此“学而时习”,我们才有可能亲身感受“不亦悦乎”。
不过,我们也千万别忘记 ──“路要走出来之前,要先问出来。”还没问清础就冒然地走,这样很容易迷失方向。若要言之有理、行之有道,就要先学习“不耻下问”及“虚心求教”。行有余力之后,再学习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能身体力行已属不易,但还要自我警惕,切莫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人会流于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人易落入自我封闭。
生活中,如能时时专心听、用心学,然后再恒心做,则“做我所说,说我所做”,那就是“自觉觉他”的美妙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