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宽运法师: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发布时间:2024-11-09 03:02:48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宽运法师: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大家欢喜!《普贤菩萨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时间就这样每天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的生命也随之而减少,所以菩贤菩萨劝勉我们当勤精进,把握生命,不要放逸。我们前面说了,学佛应先知苦;知苦才会求断苦、才会想修道。佛教的四谛法是苦、集、灭、道,要想寂灭,就得先修道;要想修道,就得先断集;要想断集,就得先知苦。这是佛教的根本教理。

人生有种种的苦恼,但佛教所讲的不仅是今生今世,而是三世因果。三世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现实人生是非常短暂的,如果说人死如灯灭,一切因果报应就不成立了。但事实上,人不是死了就一了百了,因为每个人会随着各自业力的牵引而六道轮回。三界火宅之中,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若我们今生多做善事,便可能转生三善道;要是作种种恶业,就会堕落三恶道中。如是者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轮转不息,无有了期,所以人不是死后就一切泯灭,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我们要承担业力所带来的果报,我们自己作不了主。这是我们最需要关心的──轮回之苦是真正的大苦。如果只是现世一生受苦,算不了什么,可是此苦是延续不断的、是多生多世、是永无休止的。所以,如果我们想学佛,就首先要发起了生脱死的心。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种法门,全都可以帮助众生了生脱死。当中我们专讲念佛法门,因为它比较简捷容易,所谓「三根普被,利顿全收」,上智下愚都可以摄受。我们可以通过「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超出三界,解脱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离生、老、病、死之苦,得到究竟真实的快乐。如果大家都能以了生脱死为目的来发心,就能与诸佛本怀相呼应。大家都知道《妙法莲华经》是阐述诸佛本怀的经典,所谓「开权显实」、「会三归一」,三乘人最终都能成佛;而念佛法门,凭借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若有众生,至心信乐欲生佛国,乃至发往生之十念,悉得往生。只要众生至心信乐,一念到十念皆能往生极乐,故念佛法门更能显出释迦佛的本怀和阿弥陀佛的慈悲。

我们今天既然知道念佛的目的是为求了生脱死,那么应该怎样来念佛呢?就是要发菩提心;唯有发起真正的菩提心,才能与佛相应。如果发心不够大,只求人天福报,这样便有违诸佛本怀,就无法与诸佛相感应。如果我们单纯为了个人的生死而念佛,也只是和佛的本怀略有相应而已,因为佛的本怀不单是令自己了生死,还要令一切的众生皆了生死。所以我们念佛之时,不能只为自己,还要想及其他的众生;只为自己的话,范围太狭小,不过是自了汉而已。汉传佛教所提倡的是大乘法;大乘法就是要普度众生,所谓「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念佛法门也是大乘法,也是为了普令大众离苦得乐而施设的方便法门。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经过历代祖师大德不断弘化,产生了十宗,其中包括小乘的俱舍宗与成实宗;不过由于中国人喜好大乘,所以此二宗已失传了。现在的大乘有八宗,包括:天台宗、贤首宗即华严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禅宗、密宗、净土宗。净土宗以念佛法门为主,从庐山初祖慧远到现在已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经久不衰,因为它最能迎合一般众生的根器。我们今天打佛七,过去的祖师同样有打佛七;佛七的根据是《阿弥陀经》,经文说众生若能于七天念佛念至一心不乱,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便会前来接引。不过如果所有念佛人都是只为求一己解脱而念佛,相信净土宗将来也会像小乘二宗一样地失传。

我们都知道,念佛法门中有为往生净土而发之三种心: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回向发愿心就是大乘佛法自利利他的心。因此,我们应该以大乘的心来念佛,若用小乘的心来念佛,那念佛的果也只是小乘。如果我们希望将来生到天界,或来世大富大贵,我们所成就的只是人天福报,只能享受人间五欲的快乐;即使到了天界,也会有五衰的现象,并不是究竟的。所以我们要用大乘的心来念佛,将来才会成就大乘的法。而念佛法门随着每个修行人的发心深浅不一,成就也不一样,其中有世间的、也有出世间的成就。因为今天是佛七的第二天,所以我们要发起一个成就大乘的心;唯有如此,我们的发心才能与佛相应。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表面上看来,大小乘的差异不明显,但精神境界却有高低之别。因此,大家都应该注意自己的发心。

刚才说念佛应发菩提心,然而什么是菩提心呢?大乘的心就是菩提心;「菩提」是梵语,翻译成中国话就是「道」,光是知道这个「道」是不够的,因为「知道」只是理论,不过是画饼充饥、空中楼阁;也就是说,把菩提心的理论背到滚瓜烂熟,但却不发心,还是没有用的。那要怎样发起菩提心呢?

即是以至诚恳切的心求解脱,并实实在在地念佛。因此在这短短的七天里,我们不能「终日数他宝,己无半毫分」──终日数他人家里有多少的宝贝,自己却不能得到半分半毫的利益;这样的话,真正的菩提心如何能发起来呢?因为我们内在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如果我们明白念佛是为求了生脱死,那不用法师劝勉,自己内心也会自我要求。老实说,法师讲的只是打岔,只会阻碍我们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但为什么仍要讲呢?就是为了鼓励大家鞭策自己。所以我们应该老实念佛,不要让法师再三叮咛了;其实千言万语,尽在一句「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