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的社会责任--[释了幻]婚姻与佛法
发布时间:2024-11-27 03:04:48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居士的社会责任--[释了幻]婚姻与佛法
特别是佛弟子,更要尽个人的与力量来安定社会,服务群众。不管是慈善福利,或是文化教育事业,皆应参与,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或弘扬佛法,为他人提供精神食粮,为社会除暴安良,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以尽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至于法布施,尽力而为。例如:学校教育,文化事业,以及佛学讲座等弘法活动,无一不是法布施,无一不是尽佛弟子对社会的责任。要以《华严经》“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一己求安乐”之语自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对修桥补路、救灾济贫的善事,皆应积极为之,要以我们有限的物力、智力、体力、心力,不断地修行布施功德,以增长自己的福德资粮。
要养成随时修布施的观念和习惯,布施要随力随心。给贫病急难做布施是大功德;拥护佛法、培养弘法的人才,也有无量功德。
2、融入社会、影响大众
社会生活,凡是人的生活,便不能脱离社会,在家的佛教徒,除了家庭之外,社会生活也是非常重要。为了工作谋生、为了求学深造、为了服务社会,都需要跟社会接触,同时要将自己融入社会,才能被社会大众接受而影响社会。
社会生活可以包括学校、工作、商业、政治和宗教信仰等。不管是那一种社会生活,基本的态度和认识是不能离开礼节、威仪。而基本的礼仪是从衣着仪容的整齐、清洁,乃至言谈举止的礼貌和亲切。必须对上尊敬、对下谦虚、对左右平辈礼让,不论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任何人不可有骄傲心和轻慢心,一律以尊重和礼貌对待。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尊重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
心智的开发与净化。
要在与社会大众相处中,注意心智的开发与净化,事实上,开发心智和净化内心的染污,都不可能凭空得来。无始以来,我们已转生过无数次,由于没有应用启开的法门来净除业障,所以仍停留在凡夫的阶段。同样的,将来不论我们还要再转世多少次,如果不修持,也会一直停留在同样的阶段。因此,不论我们听闻何种法教,都应每天修持,并实际将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修行不会与世俗的事业成就发生冲突的。事实上,修行可以帮助人心灵上的成长,及世俗事业活动上的成就。
经由学佛与禅修,我们学会如何放松自已,保持平静祥和。以这份宁静的心,我们才能知道在繁忙杂乱的生活中如何自处。禅修还有很多益处,经由修行我们可以增长。日常一切事都要仰赖我们的,因此经由禅修和菩提心的培养,他人会感觉到你的改变,而认为你是“众所欢迎的人”。
有些居士,当他们信佛学佛之后,竟与他们的社会关系疏远了、冷淡了、隔阂了,甚至被人视为孤独、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这不是一个居士应有的态度,修道的居士,也是不该如此的。
一个理想的居士,对于名利物欲,固然要冷,对于社会公益,仍当要热。事实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证大果位的人,对于社会的大众,无一不是热烘烘的。这种热,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信佛学佛,是为发菩提心,学佛之后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岂不成了背道而驰?最低限度,一个居士,不该是惹人讨厌的对象。要不然,那就是他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乃至是亏辱了职守!
一个佛教徒的本色,应该是多尽义务,少享权利,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和爱戴。
3、行“四摄法”
学佛居土对社会要行四事,即佛陀教诫的“四摄法”:第一就是要布施,第二就是爱语,第三就是利行,第四就是同事。
大家都能以这四摄事来行持,那么我们这社会绝对会成就,成就什么呢?成就和乐、无争,大家都活得很快乐,
第一就是要布施。
布施,分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对于缺吃少穿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对于怯弱者,给予无畏施,即用种种的方法去消除别人的恐惧,令其无畏。理想的布施工作,最好能三种并重,但一般的人,在现实生活的驱迫之下,对于物质的要求救济,远比对于精神的要求寄托,更为急切,首先使他吃饱了、穿暖了,才能再谈精神的追求。
慈悲也要大雄力。在现代社会中,无畏施的部分表现得并不够,当今社会已养成“不叫强者住手,而要弱者住口”的习性,社会大众普遍自私怯弱,缺乏起码的人道精神。而佛教界大都只注重慈悲某些方面,例如赈灾、济贫。而相对的,佛教的勇猛大雄力则被忽略了。面对世间强者欺压弱者时,很难适时展现大雄力。当众生在恐惧彷徨时,若能施无畏,就算不能帮他解决问题,至少可以让他不孤独。
第二就是爱语。
《无量寿经》曰:“和颜爱语。”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和蔼可亲而与之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第三就是利行。
利行摄是修学佛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学佛居土必须要顾全社会公益、大众利益,对社会利益福利一定要兼顾,若兼顾不到,那么社会就会产生自私。
第四就是同事。
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我们对社会道德,对社会生活要完全健全者,必须要行这四事。
在学校,对师长应尽到礼敬、服从和爱戴的责任;对同学应该尽到谦让、原谅、关怀的责任。彼此的相处,除了向师长、同学学习学问、经验、知识和处世为人的长处之外,要谅解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取长补短。不跟同学计较,不向老师抱怨。有事要诚恳地请教和商量,不做背后的批评或互相间的搬弄是非、说长道短。
在工作的场所,对上级、领导管理阶层,应该体贴、忠诚;对同事应该协助、支持;对属下应该关怀、体恤,使得上下左右,都因为你的关系而同心同德、同甘苦共患难;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生命来看待。虽然是为公家或老板而工作,还是要想到:不论是老板或职员,都是在同一锅中吃同样的饭,不过彼此扮演的角色,所站的方位不同而已。如果能如此想,一定可获得老板的信任及同事、属下们的信赖,自己也必然会感到非常地稳定和愉快。
在商场中,虽然各自都是为利益而有所接触、交涉。于往返交涉中,要以诚信和尊重来应对。自己希望赚钱,更希望他人也得利益,以这种双赢的存心,一定能促使自己在商场中,受到重视与推崇;明明知道如此做会吃亏,而对方也很清楚你是吃亏的,虽然在物质上有所损失,可是在信誉和人格上,却受到对方的肯定和感恩,这种事还是值得做,能吃得起亏,也是一种慈悲的表现。
当然在商言商,做生意不等于做布施,以经商之盈余做布施较实际,不要以经商的资本而行布施。
政治的社会生活——做一个佛教徒也不可能脱离政治的生活和影响。应该参与选举并珍惜投票权,对国家、政府应尽纳税人的义务,和关心政治的责任。其目的是希望建立富强康乐、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也就是我们学佛人的理念,从提升人的品质,而做到建设人间净土。
对自己要负责,对社会要尽责,透过政治管道的运作,而完成建设人间净土的目标。
佛教徒的社会生活,就是从净化人心进而净化社会,所以用佛法来帮助自己,用佛法来关怀社会,并且鼓励社会的大众爱护大众的社会。
1、实行布施、福利群众
社会,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唯有社会安定繁荣,我们才有幸福可言。否则,社会动乱不安,人必忧心彷徨,所以身为社会一份子的我们,绝对有责任安定社会,造福社会,以及服务社会。何况人是不能离群独居的,我们日常生活所需,无论是物质供应,或是精神互助,皆依赖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合作与支持;我们诚应以感恩图报之心,来回馈社会。
夫妻共同参加宗教活动、公益慈善活动,有助于增进共识,提高道德修养。
特别是佛弟子,更要尽个人的与力量来安定社会,服务群众。不管是慈善福利,或是文化教育事业,皆应参与,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或弘扬佛法,为他人提供精神食粮,为社会除暴安良,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以尽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至于法布施,尽力而为。例如:学校教育,文化事业,以及佛学讲座等弘法活动,无一不是法布施,无一不是尽佛弟子对社会的责任。要以《华严经》“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一己求安乐”之语自勉,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对修桥补路、救灾济贫的善事,皆应积极为之,要以我们有限的物力、智力、体力、心力,不断地修行布施功德,以增长自己的福德资粮。
要养成随时修布施的观念和习惯,布施要随力随心。给贫病急难做布施是大功德;拥护佛法、培养弘法的人才,也有无量功德。
2、融入社会、影响大众
社会生活,凡是人的生活,便不能脱离社会,在家的佛教徒,除了家庭之外,社会生活也是非常重要。为了工作谋生、为了求学深造、为了服务社会,都需要跟社会接触,同时要将自己融入社会,才能被社会大众接受而影响社会。
社会生活可以包括学校、工作、商业、政治和宗教信仰等。不管是那一种社会生活,基本的态度和认识是不能离开礼节、威仪。而基本的礼仪是从衣着仪容的整齐、清洁,乃至言谈举止的礼貌和亲切。必须对上尊敬、对下谦虚、对左右平辈礼让,不论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任何人不可有骄傲心和轻慢心,一律以尊重和礼貌对待。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尊重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
心智的开发与净化。
要在与社会大众相处中,注意心智的开发与净化,事实上,开发心智和净化内心的染污,都不可能凭空得来。无始以来,我们已转生过无数次,由于没有应用启开的法门来净除业障,所以仍停留在凡夫的阶段。同样的,将来不论我们还要再转世多少次,如果不修持,也会一直停留在同样的阶段。因此,不论我们听闻何种法教,都应每天修持,并实际将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修行不会与世俗的事业成就发生冲突的。事实上,修行可以帮助人心灵上的成长,及世俗事业活动上的成就。
经由学佛与禅修,我们学会如何放松自已,保持平静祥和。以这份宁静的心,我们才能知道在繁忙杂乱的生活中如何自处。禅修还有很多益处,经由修行我们可以增长。日常一切事都要仰赖我们的,因此经由禅修和菩提心的培养,他人会感觉到你的改变,而认为你是“众所欢迎的人”。
有些居士,当他们信佛学佛之后,竟与他们的社会关系疏远了、冷淡了、隔阂了,甚至被人视为孤独、冷漠、不近情理的怪物了。这不是一个居士应有的态度,修道的居士,也是不该如此的。
一个理想的居士,对于名利物欲,固然要冷,对于社会公益,仍当要热。事实上,在佛教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证大果位的人,对于社会的大众,无一不是热烘烘的。这种热,就是悲心──菩提心的流露。信佛学佛,是为发菩提心,学佛之后的居士,反而放下了菩提心,岂不成了背道而驰?最低限度,一个居士,不该是惹人讨厌的对象。要不然,那就是他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乃至是亏辱了职守!
一个佛教徒的本色,应该是多尽义务,少享权利,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和爱戴。
3、行“四摄法”
学佛居土对社会要行四事,即佛陀教诫的“四摄法”:第一就是要布施,第二就是爱语,第三就是利行,第四就是同事。
大家都能以这四摄事来行持,那么我们这社会绝对会成就,成就什么呢?成就和乐、无争,大家都活得很快乐,
第一就是要布施。
布施,分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对于缺吃少穿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对于怯弱者,给予无畏施,即用种种的方法去消除别人的恐惧,令其无畏。理想的布施工作,最好能三种并重,但一般的人,在现实生活的驱迫之下,对于物质的要求救济,远比对于精神的要求寄托,更为急切,首先使他吃饱了、穿暖了,才能再谈精神的追求。
慈悲也要大雄力。在现代社会中,无畏施的部分表现得并不够,当今社会已养成“不叫强者住手,而要弱者住口”的习性,社会大众普遍自私怯弱,缺乏起码的人道精神。而佛教界大都只注重慈悲某些方面,例如赈灾、济贫。而相对的,佛教的勇猛大雄力则被忽略了。面对世间强者欺压弱者时,很难适时展现大雄力。当众生在恐惧彷徨时,若能施无畏,就算不能帮他解决问题,至少可以让他不孤独。
第二就是爱语。
《无量寿经》曰:“和颜爱语。”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和蔼可亲而与之接近,以达到度化对方的目的
第三就是利行。
利行摄是修学佛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学佛居土必须要顾全社会公益、大众利益,对社会利益福利一定要兼顾,若兼顾不到,那么社会就会产生自私。
第四就是同事。
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我们对社会道德,对社会生活要完全健全者,必须要行这四事。
在学校,对师长应尽到礼敬、服从和爱戴的责任;对同学应该尽到谦让、原谅、关怀的责任。彼此的相处,除了向师长、同学学习学问、经验、知识和处世为人的长处之外,要谅解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取长补短。不跟同学计较,不向老师抱怨。有事要诚恳地请教和商量,不做背后的批评或互相间的搬弄是非、说长道短。
在工作的场所,对上级、领导管理阶层,应该体贴、忠诚;对同事应该协助、支持;对属下应该关怀、体恤,使得上下左右,都因为你的关系而同心同德、同甘苦共患难;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生命来看待。虽然是为公家或老板而工作,还是要想到:不论是老板或职员,都是在同一锅中吃同样的饭,不过彼此扮演的角色,所站的方位不同而已。如果能如此想,一定可获得老板的信任及同事、属下们的信赖,自己也必然会感到非常地稳定和愉快。
在商场中,虽然各自都是为利益而有所接触、交涉。于往返交涉中,要以诚信和尊重来应对。自己希望赚钱,更希望他人也得利益,以这种双赢的存心,一定能促使自己在商场中,受到重视与推崇;明明知道如此做会吃亏,而对方也很清楚你是吃亏的,虽然在物质上有所损失,可是在信誉和人格上,却受到对方的肯定和感恩,这种事还是值得做,能吃得起亏,也是一种慈悲的表现。
当然在商言商,做生意不等于做布施,以经商之盈余做布施较实际,不要以经商的资本而行布施。
政治的社会生活——做一个佛教徒也不可能脱离政治的生活和影响。应该参与选举并珍惜投票权,对国家、政府应尽纳税人的义务,和关心政治的责任。其目的是希望建立富强康乐、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也就是我们学佛人的理念,从提升人的品质,而做到建设人间净土。
对自己要负责,对社会要尽责,透过政治管道的运作,而完成建设人间净土的目标。
佛教徒的社会生活,就是从净化人心进而净化社会,所以用佛法来帮助自己,用佛法来关怀社会,并且鼓励社会的大众爱护大众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