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 第二章 何为力行十善(上)

发布时间:2024-10-20 03:03:45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 第二章 何为力行十善(上)

第二章 何为力行十善(上)

我们要奉行的十善是哪十善呢?第一,不杀生。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这是第一条。第二条,不偷盗。不偷盗,离偷盗,进而施舍。第三条,不邪淫。不邪淫,离邪行,进而保持清净心。这是第三条。第四,不妄语。不妄语,离妄语,进而说真实语,这是第四。第五,不两舌。不两舌,离两舌,进而说无诤语。无诤,就是不与人行口舌之争。第六,不恶口。不恶口,离恶口,进而说柔软语。有没有想过,这个话怎么说才能柔,怎么说才能软,这个柔软不是说话有气无力叫柔软。第七,不绮语。不绮语,离绮语,进而说质直语。质朴的质,再一个直,就正直的直,说质朴语。第八,不贪。不贪,离贪,进而修不净观。第九,不嗔。不嗔,离嗔,进而修慈悲观。第十,不痴。不痴,离痴,离邪见。正邪的邪,看见的见,离邪见,进而修因缘观,这就是完整的十善法。

一、不杀生

包括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刚才讲过了,就不重复了。

二、不偷盗

1、有我罪则深

我们接着来看不偷盗,离偷盗,进而施舍,得富饶果。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偷盗,在前面讲五戒的时候说过,所谓不偷盗,包括一切有主人的东西我们都不能乱动,不能占便宜,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否则即是偷盗。

比如你进别人房间,门是关着的,不管这人是你什么人,哪怕是妻子儿女,你也要敲敲门,同意了才能进去,别以为这人是你的自己人就可以破门而入,告诉你,这也是偷盗的行为,别人不在就算偷盗行为,别人要在的话就是抢劫了,抢劫别人休闲的空间。

以前我有一次监考,在考场上我跟学生们讲:“这是考试哈,大家不要犯盗窃哈”。你偷看也算盗窃,因为考察的是大家的智慧。所谓偷看,就是盗窃别人学习的成果。

所以我们经常要反省自己,有时候一个念头自私自利,就不免犯了盗窃,比如看见家人的钱或东西放在那儿,心里认为自己人,无所谓,顺手拿来放在自己包里,这也是盗窃。这种心理,究其根源,还是放不下自我,不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所以六祖大师有偈言:“有我罪则深,无功复无彼。”一切贪嗔的烦恼都因为这个“我”而生,如果我们真正放下了这个自我,能够随时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在心里不但不会产生这些恶的自私的念头,同时慈悲心也能够升起。

2、软言慰谕的施舍

进而施舍呢,就是说,比如刚才的考场,你不能说他不偷看我的答案,我主动告诉他,这就叫施舍。不!这叫助纣为虐,帮别人懒惰,助长歪风邪气。施舍是你在保证个人生活条件的前提下,适当的帮助别人的行为。

当然,帮助别人要有正确的方式。比如施舍别人钱物等,不能说:喂!拿去,给你的。这样别人也不会生起欢喜心,为什么?因为你的态度不好,众生都是有自尊心的,所谓“不受嗟来之食”嘛。

所以《地藏经》上讲怎样布施呢,说“若能具大慈悲下心含笑,亲手遍布施,或使人施”,然后怎么样,“软言慰谕”。不但要脸带微笑,而且言语要柔软。你想人家都要靠乞讨过日子了,你还不能软言安慰安慰人家吗?

3、施舍与慈悲心

我们为什么要布施别人,一般有两种因素。一种是刻意的,所谓刻意,就是有意要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比如看见别人在乞讨,心里想我不正在培养慈悲吗,得布施布施。第二种,是无意识的,看见别人困难,需要帮助,不自觉的心生慈悯,想去帮助别人。比如看见小朋友摔倒了,去扶他起来。或者看见别人干活吃力,顺手帮一把等,都是内心里慈悲心升起的表现。当然第二种就比第一种更高一些,第一种是培养慈悲,第二种慈悲升起。不管是哪一种,始终都是为了善法升起。

我们布施的行为,仅仅是为了慈悲心的缘故,所以布施的时候不宜计较太多。我们有的人布施的时候,看见某乞丐长得顺眼些,就给多一点。长得不顺眼,就不给,甚至驱赶人家,产生了分别心,这就违背了施舍的初衷。有的乞丐甚至比较富有,无论这个乞丐是否富有,当他向你伸手的那一刹那,他就是乞丐,因为他的心是乞丐,是贫穷不知足的。所以我们都不要在相上去分别人家,布施之后也不要后悔,因为后悔也是烦恼,你帮助别人不是找罪受的。你的一切取之于社会,当然你也得回报社会。施舍时不要有轻视心,施舍后不要有悔恨心和要求回报心。这才是善法。

得富饶果,意思是可以感得富饶的果报。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不偷盗,乐善好施,这样的人别人都肯帮他。所以他就具备了赚钱的能力,赚钱的时运等,总之是赚钱的生命力,能一直保持有财进。这里是说一个人因为具备不偷盗的德行,人人都敬仰、尊重,都希望能亲近,自然所有的善缘都帮助你,这样就感得了富饶的果报。

三、不邪淫

不邪淫,离邪淫,进而保持清净心,得相貌庄严果。

不邪淫就是说要保持正常的男女关系,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但是事实上,这个社会淫荡差不多快成为正常的现象,你看那些家庭破裂的,感情危机的,往往就是我们很多人不能够自身检点,不能够把握自己,容易放纵自己造成的。

离邪淫就是不要去破坏别人的家庭。淫是广义的,不仅仅指两个人之间的行为,还包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过度,过度了都是淫。

以前有一个信徒很爱打扮,我告诉她说要俭朴。她说不对,为什么呢?因为佛菩萨都是那样打扮的。我告诉她,说那是因为佛菩萨的像是人塑的,佛菩萨是无相的,他的像是随众生的心示现的。外表的美只是暂时的,真正的美是内在透露的心灵美。

两个人结婚在一起生活不是为了占有,而是要互相信任理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佛教之所以强调离邪行这一点,是因为这些东西是造成家庭破裂的根源,而家庭的不稳定就会造成社会的很多问题。所以佛法说一个家庭要珍惜这种缘分,除了两个人要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以外,更重要的是不要那么自私,要有社会责任,什么社会责任?就是孝敬好上一代,培养好下一代。即使不说对社会有益,起码不至于到后来给社会增添麻烦。

进而保持清净心,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得当,有度,适可而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作风,生活方式要保持朴素。不要搽脂抹粉,穿金戴银,袒胸露背,要保持自然美。

这个清净心,还有淡漠的习性的意思,身具这样的习性,不但会远离淫欲,同时对其它物质精神上的要求,也会很少。所谓无欲则刚,一个人自己需要的少,自身散发的魅力就大,能量就大。

为什么不邪淫能感得相貌庄严果呢,因为内心是正直的,不邪淫嘛。因为内心庄严的缘故,所以相由心生,自然感得庄严相果。

四、不妄语

第四条:不妄语,离妄语,进而说真实语,得真实信用果。

不妄语,就是不说假话,不说谎话。我们平时不要说假话,要给人留下一个诚实的印象,不要让人觉得:哎,别听他的,那个人鬼话连篇,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那就说明印象极坏。为什么?肯定是你经常骗人,别人对你已经失去信任了。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不妄语很难,为什么?要得罪人。这也是我们遇到的难题,所以佛法说如果动机是善良的,是为了帮助别人,这样的假话也是可以说的。

离妄语,就是说我们说话不要依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处处要以理为先,公平正直。保持好这种公正的心态。

真实语呢,有的时候我觉得只有不说话,才是最真实的语言。可见真实话有时不合时宜,所以说真实语也要善巧方便。这里说“说真实语”,还意味着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的,有修养的人,这样的人说的话就有摄受力,别人都会相信。这是从义理上来讲的。

五、不两舌

第五条:不两舌,离两舌,进而说无诤语。

什么叫两舌呢?就是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别人的融洽,做一个搅局者。

离两舌,除了不挑拨离间,还要处处撮合别人的好事,做个忠厚仁爱的人。

对决定的事发牢骚是属于诤语。不搬弄是非,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破坏众生和平的事,不要会上不说,会下乱说。无诤语就是要解决面和心不和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