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净土法门法师:自私自利破坏一切功德

发布时间:2024-05-23 03:04:21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净土法门法师:自私自利破坏一切功德

1999/5/6 香港 档名:20-14-0506
昨天我们在尖沙咀街道福利会的会所,举办了第一次念佛共修。我原先想像当中是七、八十人参加,出乎意外昨天第一天居然有一百八十多人,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而且每个人念佛都念得非常欢喜;听说昨天晚上还有不少新报名的,今天会有两百多人。由此可知,香港这个地区不是没有念佛人,而是缺乏道场,缺乏人带动。如果香港真正有一个,李木源居士那样热心带动佛法的人,香港佛法的盛况,决不会逊于新加坡。哪裡去找这样一个菩萨?我们在讲席当中讲过多次,求人不如求自己,我们自己肯发心,热心的带动,不要以为自己没有能力、没有财力,没有人支持。李木源居士跟我两个人,大家都知道我们也没有能力,也没有财力,也没有人支持,只是一腔的热心而已。
学佛这麽多年来,我们明白了、清楚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大乘经上常讲的清淨法身,就是指这一桩事实。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一切众生的思想、活动,跟我们息息相关。众生思想错误,做错、说错了,不是他错,是我们自己错了。真正修行人不会怪责别人,他一定是回过头来反省检点、忏悔改进;是我们自己做得不好,我们影响了他。人人能觉悟,人人能回头,诸佛菩萨的清淨国土、极乐世界就现前。我们修行,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不只是这一生,每一位学佛的同修发心受过三皈五戒,佛说过,都是多生多世无量劫来修学善根福德的发心。既然是无量劫累积的善根,为什麽我们没有成就,原因在哪裡?原因实在讲,就是把所有一切的过失推给别人,所以自己修行没有能证果。凡是修行证果的人,一切过失决定不会推给别人,而恰恰相反,一切善事是别人的,一切过失是自己。我们如果把这个观念扭转过来,我们这一生就能够得度。
人生苦短,佛经裡面讲「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些话大家都听得耳熟,但是没有在意。如果我们细细计算一下,就觉得佛这个话说的分量很重,绝对不能够疏忽。百年才三万六千日,十年是三千六百日,你说这个数目字多少。给你三万六千块钱,一天用一块,没多久就花光了。这样才能够真正觉悟到人命无常,人命的短促,怎麽能不爱惜光阴?哪有时间去打妄想?哪有时间去搞是非?出离生死,永脱轮迴,就要在这一段短短时间当中去完成。就算你说长命,你能活到一百岁,三万六千日,你每天睡觉八个小时,就糟蹋了三分之一,一万两千日没有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做些无意义的工作,至少又糟蹋了一半。换句话说,这一生当中,你真正能够使用的时间很短,二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二十分之一的时间,如果真正能够控制掌握住,我们这一生就决定有成就。
年轻的时候没有人教导,不知道这些事情;中年以后接触到佛法,对佛法解得不够透彻,认识不够清楚,也把时间糟蹋掉了;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已经到晚年,所剩的时光无几,这个时候还要随顺习气、随顺烦恼,不知道如理如法的修行,这一生又空过了。这样的机缘,不是每一生每一世都能遇得到,就算你这一生修福,来生得人身,你投胎投到外国去,一生都遇不到佛法,这种可能性太大了。你怎麽可能会知道,来生就能够投生在有佛教的地方,投生在有佛法的家庭,不容易!这个机率,机会比率太少太少了。难怪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这是说这个因缘。无量劫希有难逢的缘分,我们这一生遇到了,遇到了不知道珍惜,你说多麽可惜!哪有时间管别人的閒事?就算做一桩好事,布施供养,那个心还牵念着,我布施的有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你还念念不忘,着相布施。你有没有记住佛在经上讲的话,着相布施是人天福报,不能出三界。
世尊二十二年为众生讲《般若经》,二十二年讲的是什麽?讲的是两个字,教我们「放下」。放下什麽?大家听多了,也听熟了,放下妄想,放下分别,放下执着。我要发考卷用这个题目来考考大家,大家都会答,你们考卷都是满分,都是一百分,可是你做到没有?做一点点好事,念念不忘,做多少坏事,忘得乾乾淨淨,这是《般若经》上讲的智慧吗?我这一生在新加坡遇到一位法师,谈禅法师,我也常常提到这个人,这个人值得我们尊敬。他最大的长处,布施之后就忘记了,他说得很好,各人是各人的因果。谈禅法师的布施手笔很大,每一次供养布施,美金都是几十万、一百多万这麽布施的。他布施出去之后,心裡头乾乾淨淨,绝对不会去过问:我供养你这麽多钱,你做了些什麽事情?他连念头都没有。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布施给你,我的因果,你怎麽去做,你的因果,我是真心付託你做一桩好事,你愿意做,我帮助你做,至于你将来做不做,是你的事情、你的因果,与我不相干」,这个心多清淨。《无量寿经》教我们修「清淨、平等、觉」,我见到这个人了,这个人真做到,是一个出家人、修行人的榜样。
哪有念念不忘?你搞这种布施,你将来还在六道裡面搞有漏的福报。有漏的福报到哪裡去享?你自己冷静去思惟。

你这一生所造的行业,是善多还是恶多?你有没有把握来生再得人身?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得人身的条件是要具足五戒,这五条你是不是真的做到?不杀生、不偷盗;这个偷盗包括漏税,国家要我们缴税,我们想尽方法来逃税,少缴一点;少缴一块钱,偷一块钱,少缴两块钱,偷两块钱,你是偷国家的。偷国家的财物,那个罪比什麽都重,因为你偷一个人的,你将来还债还一个人,你偷这一个国家的,这个国家有多少人,你将来慢慢还。佛在经上把这些事理,跟我们讲得很透彻。偷三宝物,那个罪更重,三宝物是来自十方的,比一个国家范围还大,尽虚空、遍法界所有出家人,你都偷了他一份。佛讲你造五逆罪,佛都有办法救你,偷三宝物,佛不能救。三宝物的来源,是十方善心的信众他们的供养,恭恭敬敬的供养,这种钱好花吗?所以一定要懂得因果,要知道报应,要如理如法的修学,要肩负起因果的责任。你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因果的定律决定逃不过,不能说这个东西信就有、不信就无,你完全想错了。
我们一定要学菩萨,好事是别人的,推给别人,恶事自己负责任。我们自己没有修好,没有做好,让众生受这麽多苦难。过去我们不晓得这个道理,没有人教我们,现在我们学佛,佛是我们的老师,佛是究竟真善知识,每天展开经卷,读一段经就是亲近佛陀,接受佛陀的教诲。我们明白佛陀的用心,依教奉行,做佛的弟子,天天亲近佛陀,天天不离开善知识。起心动念为虚空法界、为一切众生去着想,如何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如何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佛心,这是真心。除此之外,损人利己是极恶之事,最不好的念头,这个道理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透彻。
因为我们在六道轮迴,无量劫来不能够脱离,就是这一个念头坏了。无论你怎麽修行,修得怎麽好,持戒怎麽样的精严,念佛怎麽样念得好,或者是参禅,或者是学密,不管哪一个法门,你学得再好,只要有一个念头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你所有的功德全部都废掉了,彻底破坏了。佛在经上讲「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你晓得贪瞋从哪裡起来的?都是从自私自利裡头起来的。我们要把这一个坚固的执着捨掉、放下,换一个念头,念念为众生,念念为别人。这个念头就是佛菩萨的念头,这一个转变在佛法裡面叫做从根本修,你是真正转过来了,才能成就一切善法。
香港念佛刚刚起步,有这麽好的现象,我就想到怎样保持,如何能叫它相续不断?不但能够转移这个地方的灾难,消灾免难,也能够消除整个世界苦难众生的灾难。能够有多一个人发心,我们就多一分力量;没有这个能力,租借道场。刚才说过,租一天是一天的功德,租十天是十天的功德,这个功德都是不可思议;因为是尽我们自己的心力,这个功德就是圆满的。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