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清净、庄严、淡泊

发布时间:2022-11-27 08:49:51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清净、庄严、淡泊

  文:白云老禅师

  每天你们都会看得到“清净、庄严、淡泊”这六个字,这是千佛山佛研院的院训。“清净”的主题是谈“修行”,首先要知道一个大前提,谈清净总是离不开“学佛求解脱,能够证果位”。这“清净”谁都会念,也很容易解释,但是究竟要怎样去清净?又从何下手?为什么要特别提出清净呢?缘于要修行才能到达清净,可以说清净是修行的一个目标,那么该怎么着手去修?通常教界里有一个误解,以为谈修行就是念经念佛、拜经拜忏或修个什么法门等等,其实修行不只是如此而已,那样做只是自己做不了主,暂时找一个什么做挡箭牌。真正谈修行是谈怎样去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也就是如何调整“身体、言语与意念的行为”,而意念是指思想观念。通常,我们身体的行为难免会有偏差,言语的行为、思想观念也是如此,就因为有偏差,所以才要去修正它,因此修正“身、口、意”的行为才叫做修行。

  另外有一个名词“修养”,其实修养是由修行慢慢累积起来而完成的一种力量,我们说这个人脾气好、修养好,是由修行慢慢累积出来的。举一个例子:在一个公司行号、机关做事,有时人家会挑剔你的不好,这时你就必须忍耐,为什么?因为不忍耐就会被炒鱿鱼,至少你会产生一个依赖心理:担任这份工作有一定的收入,看在收入的份上,我只好忍耐了!在社会上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可是,想不透的是,一旦走进佛门学佛,反而做不到,究竟是为什么?原因在于他会说:我又没有拿你的薪水,我又没有怎么样....好像变成自我意识的自由了。往往许多学佛者,刚出家时,一副诚惶诚恐的,惟恐自己有一点点做错,经过十天半个月就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走在前面的那些人也是这么过的,后来者有样学样,形成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象!

  这就是为什么佛教里特别强调要亲近“善知识”?因善知识能帮助你,指点你的缺失及更严重的“无明迷惑”,让你学佛能得到好处,这是亲近善知识的可贵,绝不是因为那个人的名气大、地位高、有钱,或者每天在电视报纸媒体曝光才是善知识。看看那些知名度高的人,尤其这些年在媒体上的报导几乎都是负面的多,影响所及,弄得社会人心不振,产生所谓的骨牌效应。

  其实学佛也是如此,往往寺院不可能像一个家庭或者像一个单位,成天有人盯着你,人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动物,如果寺里有先出家的,刚开始很谨慎的过日子,时间一久,假使自己有一点点不对,没有人管,下一次就会多错一点,再继续没人管,就有更多的不对,日积月累整个人就变得乱七八糟了!一旦成了习气再去管他,他会感到不耐烦,言语稍一不顺耳,听了就会冒出无名火!其实这种种现象都是身口意不清净导致的,为什么身口意会不清净?因为从来没在修行,一味的任由自己的身口意去行,自我意识的结果不是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所以为什么要以修行来谈清净?就是因为没经过修行就不可能清净!不清净是因为人是带着业来的。

  讲到“业”,我在这里顺便提一下,什么叫做业?翻开佛学辞典说:“善、恶、无记,这种种造作行为叫做业。”猛一看好象是对的,但是讲得不够清楚,其实身口意行为造作完成,任何一个结果都叫做业!正在做的时候,也就是还没有结果之前那不能叫业,务必造作完成,才会有一个结果。譬如你造作的行为是好的,当然就是善业,不好的就是恶业,还有一些弄不清楚的是无记业;这是站在一个佛学的范围之内来谈业。真正的业,我刚刚说过:“凡是任何一个造作行为完成的结果,都叫做业。”譬如读书有学业,从事各行各业各种职务都叫做业,都会有一个完成的结果。所以不要把业只看成佛教里面提到的业,不是害怕就是造成对自己的威胁,说是会得到什么报应....就像有些人常常一旦身体不好、运气不好就会说:“大概我业障太重了!”

  往往遇到这样的人问我:“我是不是因为业太重了,所以才会身体不好,运气不好,什么都不好?”我会反过来问他:“你在好的时候,你认为那是什么?”好的时候也是一种业哩!所以不要把什么都归之于业,尤其都把业摆在不好的那一面,难道不好的称为业,好的就不叫业?!如果你说业重,那你是恶业太重?还是善业太重?佛法一向特别强调,“不可以表相来论问题”,佛法讲求外表跟内在要相呼应,才能去谈论,为什么如此肯定?因为佛法是从相对中去认识,然后怎么去突破,最后显现绝对。通常我们都知道,提到表相与内在,常常有一句这么的话“面恶心善”,说的是表面与内在不一样,也有所谓“笑面虎”的,表面看似很好,但是内在坏透了。

  佛教肯定谈“不可以从相对中去分别选择,而是要从相对中间去认识、突破,显现出绝对”,绝对是什么?不外是“表里都是一样”!经中有一句话:“直心是道场”,什么叫做直心是道场?就是表里一致!如果嘴讲怎么样,内心也这么思考,身口意行为合一,才谈得上是在学佛。尤其身为一个佛弟子,于中国的佛教,是讲究菩萨道并不是声闻乘,基于声闻乘是讲究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菩萨乘除了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外,还可以帮别人化解问题。中国佛教跟原来印度的佛教,最大的差别就在这里。原来印度的佛教,可以说早期佛陀谈“四圣谛”“八正道”,都是停滞在声闻乘,到了后期,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时,现场就有几百个声闻弟子当场离席,那是因为释迦牟尼最早讲的是“四圣谛”“八正道”,而今“四圣谛”变成了“二谛圆融”,“八正道”变成了“六波罗蜜”,再加上要发“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所以那些声闻弟子就离席不听了,因为他们已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但是释迦牟尼佛并不在意,甚至还说以后那些声闻乘弟子会再回来。

  讲到这里,可以发现佛教为什么强调“要从相对中间去认识、了解、发现,然后去突破,最后显现它的绝对”!我们常常不是说要离苦得乐、要出离,其实念这些名相跟我刚刚讲的是完全一样的。做为一个佛弟子,虽然我们是带着业来到这人世间,会有很多问题,但这不是太重要的问题,问题是一旦成为佛弟子,是不是每一天都在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口意!让身体的行为不致形成偏差,言语上怎么样不会造成伤害,思想观念又如何去慢慢提升?如果业的习气总是不肯改,一直让自己停滞在业的范围里,那即使学了一些道理,往往原来业的习气,还是高过于道的千百倍,甚至于自我意识表现业的习气时,还会强调我没有错、我讲的都是对的、我是为大家好……。

  其实不只是佛弟子不可以有这样的行为表现,连世俗的人也不行!因为这样只会造成在社会上处处难行!一个佛弟子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我意识,有这么一句话:“最可怕的不是别人,是自己那个我”。我今天讲这些话,其实不只是指在场的,甚至包含教界其它的佛弟子,所谓的大师、长老、法师、老和尚…这些身份的,也未脱离这个范围,为什么?很简单,就是会常常忘了自己是个出家人,忘了自己是佛弟子,永远把自我摆在前面!以为所学的道就是佛法,其实佛法不是绵密没有空隙的,佛法本来就是一种无定法,空间非常大,也就因为这个原因,一个人如果业的习气太重,自我意识只要有机会,一下子就会冒出来!

  我们谈清净,是清净谁啊?当然是清净自己的那个我,不是去清净别人!我以前常说一个笑话,做一个佛弟子不要去开洗衣店,为什么?洗衣店专洗别人的脏衣服,做为一个佛弟子,是自己要清洗自己穿脏的衣服。想想连释迦牟尼佛都不够资格开洗衣店呢!释迦牟尼佛也有“六不能”,他绝不能说,某某你衣服脏了,拿来我帮你洗!这些都是修行上的关键性问题,要达到清净的境界,如果不从自我的身口意下手,眼睛、耳朵拼命地看别人怎么样、听别人怎么样,有没有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你站在对方的立场,你会怎么样?如果好,你会不会跟他一样好?甚至比他更好?如果不好,是不是自己也犯了同样的毛病呢?或者还比别人严重?我常常说修行就是修理自己,人家一听我讲“修理”,以为就是要打、要骂,但是“修”是修正,“理”是整理,有偏邪的把它修正,散乱的把它整理一番,那不就是修理吗?其实,把佛教的名相,翻成世俗的语言,不也是佛法吗?难道说世俗的语言是世间法,佛教的语言才是佛法吗?!

  譬如我常说“功德回向”,什么叫功德回向?大家都会念:“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法界有情众,皆共成佛道。”你有什么东西给人家?功德回向是自己要有功德,才能把这份功德给予更多人一起分享,才叫做回向。往往谈功德回向,我们都是用佛教的语言,譬如说我念了多少经、我做了什么的好事,以为就有功德,然后去回向西方极乐世界或回向什么地方,但是,你真正有功德吗?须知“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要把你已经具备的修养,表现出来成为一种力量,而且这种力量肯定是饶益性的,没有任何一点点伤害,那才谈得上是功德。这样的功德才够资格回向。所以,将自己的修养发挥成力量,给予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就是功德回向,现在你们不妨闭起眼睛思考一下,你每次的功德回向,是不是符合这种内容?

  就好像很多学佛的人去“忏悔”,一旦做错了什么,会跪在佛前说:“啊!阿弥陀佛!我要忏悔……”好像你就没有错了,就把那些不好的都推给了阿弥陀佛。如果是在三宝殿忏悔,忏悔完了,人一走,是不是就把你的烂摊子交给那三宝佛了,这叫忏悔吗?还搬出经典做为理由:““忏悔得安乐”嘛!我已经忏悔了嘛!”,其实你“忏悔”,一定有不对的地方,你只想把错的交给谁,那就是不懂得忏悔!所谓“忏”是检讨,“悔”是改错,为什么忏悔要跪在佛前?至少你的身口意心念是在很庄严之下,会去认真的检讨自己,然后去修改自己的错误,可见忏悔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其实佛教经典讲八万四千法门,哪一种法门不能化为一种修行的方法?!但如果只是依赖,那永远都不是在学佛。

  学佛是处于任何环境,关系到人与事,都有机会让你修行;譬如人家挑剔你什么,讲一点不好听的,你不要一下子就让那个自我冒出来,先不妨冷静想想:第一个,他讲的是不是事实?第二个,你从中就可以发现,他是误会了?还是你真正错了?第三个呢?你就可以把它当成修行,把偏邪的修正,不好的调整,那就是修行。所以我常说,做一个出家人,如果自己去搞一个小精舍,或者住在山里远离人群,那根本没有修行的机会,反而一天到晚都是在那里妄想杂念。假使生活清苦的,也许会想到高僧传记里提的,那个天神大概会帮我送米饭来,那不是幻想吗?!再不然,“哦!因为在这里修行,感动了护法神,大概就有护法来这里供养我!”这都是怎么形成的?都是受了以前的修行人他们修行故事的影响,可是当他们真正在体会、体验、在承受的时候,你完全不知道。就好像我写《云水悠悠》,大家好羡慕,都想去试试那种生活,可是一旦真正面对那些环境,连三天都待不下去!为什么?现实是现实,看别人很容易,真正自己要去做,谈何容易啊!所以我说修行是要修理自己的我,这个我如果不能达到清净的目标,那你完全只有依赖你的业的习气在那里过日子,最多了不起有善有恶、有好有不好,可是道在哪里?能不能得解脱?问题就很大了!

  所以说修行要清净,不是一个口号、一句语言,而是要从身口意上面踏踏实实地去做,如果还涉及到业,肯定都是不清净;当然我们刚开始需要依赖道,但是道并不是一种所谓的武器或者挡箭牌,而业也不是敌人,不是一个坏的东西,为什么?因为道与业的关系,是要我们从业里去认识了解并发现,最后能突破业显现道!道又怎么显现?当然需要学佛陀的道理方法,然后怎么样去约束自己、要求自己、改变自己,久而久之就可以达到清净!只不过这种清净,还未臻佛法上讲的究竟完整的“究竟清净”,为什么?

  那种境界太高了,高到什么程度?必须是业也不会发生了,当然道也不需要了,那才是“究竟清净”;如果还需要道帮助你去调整你的业、化解你的业,即使能够达到清净,那只是一些不同的点、一些面,绝不是一个结果。但是学佛不是三级跳,一下就可以到什么程度,刚开始还是得一点一点慢慢累积,累积到某一种程度,你的修养就到什么境界,累积得愈高,修养就愈高!要知道,修养是从修行上下工夫,慢慢完成的内涵,这种内涵还要能表现出来,不管是对自己或者是对别人,都绝不会有任何的一点伤害,必须是完全的饶益,能达到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清净。道理上是如此,可是修行人,先不要好高骛远,一下就想“究竟清净”,可没那么容易!但只要你慢慢去行,就好像我们衣服脏了,没关系,洗!洗干净了再穿,千万别说:“我衣服洗干净了就摆在那里,我不要再穿了,因为一穿又脏了....”那就不是修行,修行就像吃饭一样,肚子饿了要吃,吃饱了,慢慢又会饿,这就是所谓的修行。绝不可能说:“我一顿吃饱了,以后就不要再吃了。”不可能的!因为人是带着业来到这个人世的,这些问题永远都跟着你。

  所以,我常说学佛是一辈子的事,尤其是出家,等于判了无期徒刑,绝不是我念了几本经或者我做了什么法门,就自认为开悟了,好像自己就是一位活菩萨。经典常提到:“想从文字上求得佛法,最后是一无是处!”所以,由文字印成的经典只不过是些印刷品,一切得看你在现实中,能不能把这些文字化为道理方法,对你才有帮助。就像《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很多人以为可以什么都不要读了,什么都不要做了,好像他就是六祖惠能大师,只听了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其实想学六祖开悟,就一定能开悟吗?与六祖相比,起码他还少了些行为,第一个他家没有饭吃,第二他要挑柴去卖,你是不是有同六祖一样的环境?就像大家认为学佛就是学释迦牟尼佛,我说如果你想学释迦牟尼佛,那先要做到“八相成道”,但是第一个你就做不到,因为你得去找一个国王,降生为他的太子,你做得到吗?其实那叫做学人不叫学佛!佛是“觉悟”,我们人带着业来,有无明迷惑烦恼,怎么样从中去觉悟,那才叫做学佛!所以要学佛就必须从身、口、意上面着手,于行为上面去打点,这样才有清净的机会。

  其次谈“庄严”,就是谈“功德”,经典上不是常有一句“功德庄严”、“庄严佛净土”,不都是谈“庄严”吗?其实,重点是在于“功德”。讲到功德,我们千万不要只是谈布施、谈供养,那是最大的错误。因为往往有布施、有供养,却不一定能够形成功德,必须功德能形成,才能得到福报。其实得到福报也没什么了不起,最多到天道享受去。如果做一个佛弟子,戒行庄严就够了,你就可以到天道;因为戒行庄严,你就不会造业,不会做错事,至少保持自己的清净,也不会伤害别人,自己也不会受到伤害。

  刚刚说“功德”,“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你的修养能够发挥成为力量,又肯定是饶益性的、利乐性的,没有伤害没有后遗症,是不是这样就能庄严了?但这是一个概念,教界常常有些笑话,譬如看到一个比丘尼,长得很美,不敢说她长得很漂亮,都说她很庄严;再看连插一盆花,也是讲好庄严,简直糟蹋庄严两个字。

  话又说回来,我们人是带着业来到人世间,难免有业的习气。我们常说:“处处是道场,处处都有佛法”,打开始我讲的,人都执于表相,其实在乎表相是很自然的,连释迦牟尼佛也谈表相呢!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都是谈表相吗?那你一定要了解,释迦牟尼佛谈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说从你的修行完成修养,慢慢改变形成的,不是跑到整容医院一点点给它整出来的。在十几年前,因为我是单眼皮,就很多人说去割成双眼皮,眼睛会大一点,照相会好看一点;现在人老了,满脸都是老人斑,是否应该去把这些统统点掉,弄得干净一点?那我就会说,如果把这些都去掉了,就不叫老和尚而叫做老怪物!因为这都在表相上打转,只不过人对表相的分别心并没有罪过,问题在这种分别心生起以后,不要太过于去计较执着它,如果能保持一种“自然性”,至少世间法也这么讲:这个人长得不怎么样,可是他内心很好,有所谓的内在美;那内在美谁看得见?看他的表现不就可以看见?!

\

  常常世俗的一些话,不要只是当成语来念,什么”红颜多薄命”、”蛇蝎美人”,那都是从表面上看,要想看到他的内在,其实不容易了解,所以有时候,有些来参访的在家、出家的佛弟子,见着我说:“人家说老和尚有神通,你知道我现在正在想什么?”我说:“我绝不会告诉你,你在北京的天桥看猴戏。”因为这里头有很多典故;很多人都是拿后人写的祖师大德的故事去问别人,可是我会告诉他:“我不会这样,因为你心里在想什么,跟我有什么关系?”如果我告诉你:“你现在满心都是佛心”,你就欢喜了吗?你就成佛了吗?假使我讲一句教训的话:“你满脑袋瓜里都是妄想杂念”,你会怎么样?!

  从以上可以发现,即使你能将修养表现出一种力量,佛法论“从因到果”,中间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过程中间,还涉及到“因缘”的问题.如果我们把世间法放在一边,只是害怕逃避,拚命地去寻找佛法,我问各位,真能找到佛法吗?世间没有佛法,世间只有世间法,必须知道怎样从中去突破、出离,被绑住了能得解脱,有烦恼能够不烦恼,就是出离,如此一来,“五欲八风”对你而言,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才是真正有修养!可是有修养并不够,修养要能够化成力量,产生能帮助别人的“效益性”才是。

  所以我们不要到《大藏经》里去找佛法,而是要把大藏经当成知识经验,具备这些知识经验后,面对现实的环境,不管人也好、事也好,能够分别你所计较执着的不是“业”而是“道”,要能达到这种程度!但是,这还不是很高的境界,可是能做到这样也就不容易了;因为分别心生起,总是有两端的对立,想从世间法发现它的绝对,把握一个原则就能一下子抓住要领:在人与事这种环境中,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没有什么对不对、是与非,如果还有,都是一种分别的相对法,如果能够突破这种“有”,就可以到达“无”的境界!但是“无”不是没有,你们如果看我的CD、VCD或者DVD,应该可以发现我总强调“无不是没有,无是从有的突破,可是在某一个时刻,可能还有不一定的意思”的法要;所以这原则一定要把握。当然有些经文里说的“无”肯定是指“没有”,那就要看是哪一部经,在哪一品、哪一章?谈的是什么?但是只要涉及到“有”,肯定那个“无”不是“没有”。

  刚刚说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对与错、是与非,那是什么样的境界?就是一个“绝对”的境界!只要还“有”都是“相对”的,是相对的都是世间法。现在我们可以想一想:“烦恼跟菩提是不是相对法呢”?好像是相对,为什么?烦恼是世间法,菩提好像是佛教里的东西,但是我告诉各位,菩提还是世间法不是佛法,这么一讲,烦恼跟菩提都是世间法,那什么才是佛法?这问题就严重了。首先须了解:为什么“烦恼即菩提”?因为烦恼里有菩提!只是你能不能从烦恼中间显现出菩提来?如果只谈“菩提”,肯定是指“觉悟的道路”,或者是“觉”的意思,那还是些文字,一些含意,所以它还是世间法。你要如何从烦恼中显现出菩提?这就需要佛陀的道理方法帮助你!但要知道:如果烦恼消失了,你的菩提也不存在了,为什么?就好像一件衣服脏了,是烦恼,是不是洗干净就是菩提呢?衣服脏了我们说是脏,洗干净了是干净,这都是世间法;要了解:是谁在那里烦恼啊?衣服脏了穿在身上不自在是烦恼,我要去洗也烦恼,是那个“人”在烦恼,不是衣服起烦恼,你穿得再脏它也不会烦恼,你洗得再干净它也不会欢喜,这一切是因为那个“我”去分别!我刚刚不是说过,于业于道的分别中都有我,问题是:“谁”在那里烦恼?“谁”在那里菩提?是谁在那里分别?是你那个“我”!

  所以说在分别心之下,难免会有计较执着,但是要搞清楚,“你计较、执着的是业还是道?”如果是业,是世间法,如果是道,还是世间法,不是佛法,为什么?因为烦恼是需要方法去化解的,方能显现出“不烦恼了”,凭什么不烦恼了?因为搞清楚了、觉悟了!那你说现在不烦恼了,可以抓住一个觉悟不放吗?所以说烦恼没有化解之前,菩提还是存在的!烦恼化解了,菩提也不见了,这一点你们一定要多思考!如果烦恼化解了,认为还有一个菩提,我告诉你,你还是分别心,还是执着与计较,一点都不清净,那就谈不上修养。因为功德的“德”,是从“修养”来说,修养是依于清净的修养完成,才能够谈到功德的显现,一旦有这种功德,那要怎么去显现?就要发挥它的效用,不只是自己得到利益,还能帮助别人得到利益。可是很多人把一部《维摩诘经》搬出来跟我抬杠,《维摩诘经》不是讲“自尚未度而度他者,即是菩萨”?缘于他把那个“度”当成化解问题,其实化解问题不是度,是叫“解脱”!“度”是什么?“出离生死”,“离苦得乐”那才是“度”!这个苦不是一个单独我们讲的“生老病死苦”或“五欲八风苦”,而是讲这个生命“一期生死”的“苦”,完全脱离了,得到了乐,才叫离苦得乐,才叫做“度”!度什么?在人世间假使你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那你就得度了!或者是说,我在人的世间,能够成就“声闻乘”,到达“阿罗汉”;或成为“菩萨”,从“因”到“果”的完成,才叫做“得度”;这个果不是我们一般讲因果问题的果,是讲你在菩提道上,修“解脱之道”,最后怎么样证得结果的果。所以我们对佛教经典里的很多名相,常常混淆不清,尤其谈到“解脱”认为就是死,谈“涅槃”认为就是死,简直叫人发笑。其实一个问题把它化解掉,就是一个解脱,而解脱的最后还有“究竟解脱”呢!究竟解脱是什么?那是连问题都没有了,不需要道理方法帮助你了,只要还有问题都需要道理方法!所以说庄严,庄严什么?表里一致!而且肯定是依教如法。依于佛陀所教、佛陀所谈的道理方法去修养而完成道业,这才是庄严的真谛。

  最后谈“淡泊”,也可以讲“心识”或“心志”,也可以浓缩起来就是一个“愿”字。淡泊就是一种愿,而且是一个愿的完成。什么叫淡泊?是吃苦耐劳,去忍辱或者拼命地压抑自己,承受一切?不是的!用白话来说,“淡”是没有任何的味道,“泊”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不一定是指哪里或一个什么范围,也就是说不论“无明、烦恼、迷惑”、“五欲、八风”,甚至“十恶业”,任何一个范围,如果停滞在那个范围里,你的心志能达到淡然无味的境地,那是要靠“庄严”、“清净”来完成的,所以说“淡泊”是一种愿,是一种“理想”与“目标”,绝不是说我不穿太好的衣服,穿破烂一点,那个不叫做淡泊,也不是所谓粗茶淡饭,因为如果落到营养不良的地步是会生病的,愈来愈严重还会死,这并不是讲怕不怕死,而是你的生命价值,你修养了多少?发挥了多少?谈生命的价值,你来人世短短几十年做了什么?对自己怎么样?对别人怎么样?如果我们给自己立下一个愿,那还得不能搞错方向,就像一般人讲的:“我发愿死了以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不是个很好的愿吗”?但是,如果做不到“庄严”与“清净”,去得了吗?!凭什么去?!发愿之后还要去行,如果做不到的都不叫愿,那叫做“大妄语”。

  尤其对于生死大事,我们常常会发一个愿,以前我在行脚的时候,偶而也会遇到一些出家人化缘,我问他化缘干什么?“我化缘将来要盖一个庙。”我说:“你盖庙干什么啊?”、“我要供养很多的出家人”、“你供养出家人干什么?”、“发扬我们佛教啊!”哦!盖庙供养出家人,发扬佛教,我对他说:“那很不错!那你自己呢?”他一脑袋瓜摆在幻想上面,把盖庙、供养当成愿。后来他就问我:“我该怎么办?”我说:“怎么办,那你有没有师父?”他说当然有,我说:“你师父有没有寺院?”他说有,我说:“你为什么不待在寺院里好好修行办道,尽一份心帮助你师父呢?”他回答我一句很妙的话:“他跟我意见不同!”我就问他,既然意见不同,你为什么要跟他出家呢?他说:“他都是都靠信徒供养哪!”我说:“出家人如果没有信徒供养,怎么活下去?你现在化缘不也是信徒供养吗?”他回答:“我是化缘,不是他们来供养我。”我告诉他:“那你是讨饭!那是乞丐!”尤其很多人都是用一个自我去想,可能都是一些妄想杂念或幻想,我常说真正的愿不是把它摆在遥远的未来,真正的愿只是一个概念融合,而后必须真正脚踏实地去做,一点一滴去行,最后完成你的愿。如果只是摆在一个遥远的未来,就好像有很多出家的、在家的弟子跟我说:“师父!来生我还要跟你出家。”我说:“你这一生都搞不好,还谈来生哩!你来生真有本事跟我出家吗?如果还能找到我跟我出家,来生应该我拜你做师父,因为你的修养比我高!”因为他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因果关系”与“因缘法则”。就像这次过年,有一位大陆新娘,她是浙江人,来这里皈依,第一天皈依后就没有再看到我了,第二天看我下来,就跪在我面前说:“师父!我找你是要向您要一样纪念品结缘。”我就叫人带她到福利社,我说:“那儿挂着很多念珠、手珠,你自己看喜欢哪一串,你就拿那一串当作结缘吧。”她很欢喜,拿了以后拜托我加持,我说:“让我加持是不是念起来就会好一点?”她说:“是啊!”我说:“那我就给你加持了....”她不了解什么叫缘,就把它当成缘,学佛、谈修行,我们一定要了解,清净是在修行上着手,要完成功德才能庄严,最后于你的心志、愿力要有什么样的认识?我说心识要能做得到的,千万不要变成妄语,尤其成了大妄语!真正想普度众生,必须本身要有修养,自己都不能度了,怎么度别人?因为《维摩诘经》讲的“度”字,刚刚跟大家讲过,那是“究竟解脱”,真正能够究竟离苦得乐,那才叫做得度!自己还没有得到究竟解脱之前,自己还没有入涅槃之前,把自己已经有的修养去帮助别人,这叫做菩萨,这几句话是这么解释的。他们把这种引导或者影响,或者我们讲劝告人家,认为这就是度人。佛教谈度,是要能够“了生脱死”的。就好像开一个大巴士,如果你坐在驾驶台,是一个驾驶者,即使一部车你开得动,也会前进、后退,也会拐弯,并不表示你就能够把这一车人送到目的地,为什么?还有路况的问题、交通规则以及意外事件等种种问题,令你意想不到的实在太多了!

  所以,常常有很多人举例,说小乘如骑脚踏车,大乘就是开大巴士,从表相看起来很像,其实有没有想过,骑脚踏车也可以坐两三个人耶!开巴士,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城市公车,就只有司机一个人跑空车,所以我们不能够只看表相,还顾及它实际内容的问题。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大家看这六个字是不是这么简单?我可以告诉你“信佛、学佛、成佛”也靠“清净、庄严、淡泊”,这六个字谁都会念,大概的意思也知道,但是真正要谈到它的知识经验,所谓的道理方法,因果关系与因缘法则,那所涉及的就太多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