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唯识试题
发布时间:2022-06-05 20:54:28作者:僧伽吒经全文一、填空题10分
1、种子来源的学说有三派,一是唯本有派,代表人物是____论师;二是唯新熏派,代表人物是____论师;三是本有新熏合说派,代表人物是____论师。
2、唯识学从印度传入中国分为三个时代,第一是____时代,第二是____时代,第三是____时代。
3、唯识宗最有影响的祖师在印度有光跃古今的兄弟俩,即是____菩萨与____菩萨;在中国有名垂清史的师徒俩,即是____大师和____大师。
二、选择题(在正确的一项打√即可)10分
1、《大乘阿毘达磨经》有颂曰:“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
盘证得”。此颂中“界”字的含义是____。
⑴、世界义⑵、法界义⑶、种子义⑷、熏习义
2、《成唯识论》的翻译方法是____
⑴、直译⑵、糅译⑶、意译⑷、音译
3、唯识学所说的“四种涅槃”中的____,即是佛教中的重要课题—“佛性”
⑴、自性清净涅槃 ⑵、无有住处涅槃 ⑶、有余依涅槃⑷、无余依涅槃
4、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六经十一论,从内容深浅、思想广狭、部头大小等种种要求来看,作为三年时间研究生的课本,最适度的应该是____论
⑴、《瑜伽师地论》 ⑵、《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⑶、《摄大乘论 》 ⑷、《成唯识论》
5、《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的四种真实,____,是大乘初地﹑声闻第四果的境界,即已断烦恼,已了生死。
⑴、世间极成真实⑵、道理极成真实⑶、烦恼障净智所成真实⑷、所知障净智所成真实
6、下列四种惑障,从最初发心至最后成佛,最先断的是____;最后断的是___。
⑴、俱生烦恼障⑵、俱生所知障⑶、分别烦恼障⑷、分别所知障
7、阿赖耶识转染成净后,是舍名不舍体,在下列四位中的____,便能舍去其赖耶之名。
⑴、胜解行位⑵、通达位⑶、修习位⑷、究竞位
8、三藏十二部是属于____
⑴、现量⑵、比量⑶、非量⑷、圣言量
9、唯识熏习义之所熏四义中的____,说明了无为法中之真如法,不能作所熏。
⑴、坚住性⑵、无记性⑶、可熏性⑷、与能熏共和合性
三、名词解释30分
1、赖耶三相
2、心所法
3、四寻思
四、问答题30分
1、说明白八个识各自之所缘境是什么?
2、唯识学所说的二无心定有什么异同?
3、第八识名本识,前七识叫转识。试问前七识为什么叫转识?
五、论述题20分
试论三自性与唯识性
研究生考试唯识试题(答案)
●释智德编辑
一、填空题10分
1、种子来源的学说有三派,一是唯本有派,代表人物是【护月】论师;二是唯新熏派,代表人物是【难陀】论师;三是本有新熏合说派,代表人物是【护法】论师。
2、唯识学从印度传入中国分为三个时代,第一是【地论】时代,第二是【摄论】时代,第三是【识论】时代。
3、唯识宗最有影响的祖师在印度有光跃古今的兄弟俩,即是【无着】菩萨与【世亲】菩萨;在中国有名垂清史的师徒俩,即是【玄奘】大师和【窥基】大师。
二、选择题(在正确的一项打√即可)10分
1、《大乘阿毘达磨经》有颂曰:“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
盘证得”。此颂中“界”字的含义是【⑶】。
⑴、世界义⑵、法界义⑶、种子义⑷、熏习义
2、《成唯识论》的翻译方法是【⑵】
⑴、直译⑵、糅译⑶、意译⑷、音译
3、唯识学所说的“四种涅槃”中的【⑴】,即是佛教中的重要课题—“佛性”
⑴、自性清净涅槃⑵、无有住处涅槃⑶、有余依涅槃⑷、无余依涅槃
4、唯识宗所依经论的六经十一论,从内容深浅、思想广狭、部头大小等种种要求来看,作为三年时间研究生的课本,最适度的应该是【⑷】论
⑴、《瑜伽师地论》⑵、《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⑶、《摄大乘论》⑷、《成唯识论》
5、《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的四种真实【⑶】,____,是大乘初地﹑声闻第四果的境界,即已断烦恼,已了生死。
⑴、世间极成真实⑵、道理极成真实⑶、烦恼障净智所成真实⑷、所知障净智所成真实
6、下列四种惑障,从最初发心至最后成佛,最先断的是【⑶】;最后断的是【⑵】。
⑴、俱生烦恼障⑵、俱生所知障⑶、分别烦恼障⑷、分别所知障
7、阿赖耶识转染成净后,是舍名不舍体,在下列四位中的【⑵】,便能舍去其赖耶之名。
⑴、胜解行位⑵、通达位⑶、修习位⑷、究竞位
8、三藏十二部是属于【⑷】
⑴、现量⑵、比量⑶、非量⑷、圣言量
9、唯识熏习义之所熏四义中的【⑶】,说明了无为法中之真如法,不能作所熏。
⑴、坚住性⑵、无记性⑶、可熏性⑷、与能熏共和合性
三、名词解释30分
1、赖耶三相
答:赖耶三相,即是第八阿赖耶识所具之三种相,即自相、果相、因相,而以自相为体相,其余之二相为义相。
一、?自相:为第八识自体之相。此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称为赖耶三藏),与杂染(诸有漏法)互相为缘,有情执之为自内我。盖因第八识能摄持杂染法之种子,犹如库藏含藏诸物,故称能藏;因第八识为杂染法所薰、所依之场所,犹如库藏为诸物之所依,故称所藏;因第八识恒为第七末那识执为自内我,犹如库藏之坚固执守,故称执藏。故知能藏为因相,所藏为果相,因果二相为末那识所执藏而为赖耶之自相。若离自相,则无因相、果相;若离因相、果相,亦别无自相可言。
二、?果相:亦叫异熟识,为有情总报之果体。即第八阿赖耶识系由过去之善恶业所引生之异熟果;在赖耶三藏中为所藏,在赖耶三位中为“善恶业果位”。
三、?因相:亦叫一切种子识,即万法原因之相。谓第八阿赖耶识能执持一切诸法种子而不散、不失、不坏、不烂,为万法生起之原因、亲因;即是四缘中之因缘,也就是所谓内因外缘之内因,于赖耶三藏中为能藏。
2、心所法
答:“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略称。有三个含义,即是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
一、恒依心起:就是说心所法,不自在,没力量,常常时恒恒时都要依靠心王才能得以生起,自己本身不能独自生起。
二、与心相应:即是说心所与心王相应,此有五种意义,即所依、所缘、行相、时、事皆平等故。”此中,心、心所必托同一根,名所依平等;缘同一境,名所缘平等;于所缘境等行解相,名行相平等;同一刹那现行名时平等;体事同一名事平等。即此等五义平等同一互不相反故,心所法名心相应法,或单名相应法。
三、系属于心:即心所从属于心王,犹如古代封建帝国,大臣必须从属于帝王。
3、四寻思
答:四寻思,亦名四寻思观,是大乘菩萨四加行位中暖顶二位所修的观法。四寻思观若修成就,便引发四如实智观。寻谓寻求,思曰思维,于事于理,先为寻求,次则如理思维,澈底观察,故名寻思。四寻思观是:
一、名寻思观:于一切法之“名”,寻求思维,名名寻思观。
二、事寻思观:事谓宇宙万有因缘所成,有体相用,事实物件现前可得。于此寻思,名事寻思观。
三、自性寻思观:自性者,谓即诸法或名或事所有定义,于此寻思,名自性寻思观。
四、差别寻思观:差别者,谓即诸法或名或事所有互相差别义理,于此寻思,名差别寻思观。
四、问答题30分
1、说明白八个识各自之所缘境是什么?
答:八个识各自之所缘境分别是
一、眼识所缘境是色尘(而不是色法色蕴而是色尘或色境,色法或色蕴还包括声尘、香尘等),如显色的青黄赤白、形色的长短方圆等。
二、耳识所缘境是是声尘,如有情名可意声或不可意声;非有情名可意声或不可意声。
三、鼻识所缘境是香尘,如香臭等。
四、舌识所缘境是味尘,如酸甜苦辣等
五、身识所缘境是触尘,如能造的四大种:地、水、火、风及其所造色地、水、火、风等。
六、意识所缘境是法尘,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如为无为,漏无漏,色心等之一切法。
七、末那识所缘境是第八识见分
八、阿赖耶识所缘境有三类,一是有色根身,二是一切法所熏习的种子,三是有情的依报—器世间。
2、唯识学所说的二无心定有什么异同?
答:二无心定是指外道所修的无想定,果报在无想天。还有就是圣者修的灭尽定,亦名灭受想定。他们相同之处有:
1、二无心定的加行,都是以厌离“想”心所为先,然后正行伏想、灭想,而定成就。
2、二无心定修成就后,都是以他们的定力,灭掉了前六识及其相应心所。
他们不同之处有:
1、二无心定在加行时,无想定但厌“想”心所而得成就,灭尽定不但厌想心所且亦厌受心所而得成就。
2、外道修无想定,是依色界第四静虑而修;圣者修灭尽定,是依三界最高处--非想非非想处天而修。
3、外道的无想定,但灭前六识,唯剩一个末那识顽劣的执着第八阿赖耶识为自内我,极易走火入我执大魔。圣者之灭尽定,不但灭前六识,且亦灭第七末那识,我执已断,轮回已分,生死已了。
由此观之,凡学佛者,不能修习无想定。
3、第八识名本识,前七识叫转识。试问前七识为什么叫转识?
答:有三个缘由:
第一、三性改转故。谓前七识缘境时于善、恶、无记三性境中容易改变转移,有时缘善境,有时缘非善境,有时缘非善非不善境。不如赖耶本识一味的缘无记境。
第二、三受改转故。此说前七识缘境时于苦、乐、舍三受境中容易改变转移,一时缘苦受境,一时缘乐受境,一时缘不苦不乐的舍受境。不如赖耶本识一味的缘不苦不乐的舍受境。
第三、缘境易脱故。此谓前七识缘境时,于境极易间断脱离。如专心看书,勿又被美妙的音乐吸引,再又被极香的茶香吸引。不如赖耶本识一味缘境不易间断,如赖耶执持种子令不散失,除非种子生起现行。
由此三义,前七识该名转识。
五、论述题20分
试论三自性与唯识性
答:三自性,又称三自相。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
(1)遍计所执性: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若加以细别,则有能遍计、所遍计与遍计所执性三重。能遍计,谓意识遍对客观的事物,起实有的计度,即主观的迷情。所遍计,谓被能遍计的意识所周遍计度的客观对象。遍计所执性,谓由能遍计心现于所遍计之上的实有妄境。
(2)依他起性:“他”,指因缘而言。一切有为法都是依因缘而现起的。即心心所法必具因缘、增上缘、等无间缘与所缘缘四缘,色法则须依因缘与增上缘二缘。既是依因缘和合而存在,所以非固定的实有,而是如幻假有的法。然而,虽属假有,但与遍计所执性之仅现于妄情,且体性皆无之状况不同。
(3)圆成实性:圆为圆满,成为成就,实为真实义。指遍满一切处而无缺减,其体不生不灭而无变异,且真实而不虚谬,为一切诸法实体实性的真如法性,亦即所谓依他起的根本体性。
为说明以上三性关系,《摄大乘论》以蛇绳为譬喻,说:如暗中有人怀恐怖之念,见绳而误以为蛇,此蛇现于恐怖之迷情上,系体性都无之法,此喻遍计所执性。绳是因缘假有的,此喻依他起性。绳之体为色、香、味、触等四尘,此喻圆成实性。换言之,遍计所执性如绳上的蛇,只存在于对依他起性的谬见之上,是无实体的。依他起性亦如依四尘所成的绳一样,只是现于圆成实性之上的假相,故观其实体,毕竟是无自性的。
要之,宇宙万有,不论色心依正,不分迷悟染净,皆是由因缘现起的如幻假有的东西。然而,犹如波由水而起,绳依麻而存,此依他起的现象,不可无其实体,此即是圆成实性的真如。
因此,依他起性即现象,圆成实性是实体,现象法虽是差别、无常的、假有的,然而,实体是平等的、常住的、不变的,且是真有的。只因我人被无始以来的我法妄执所蒙蔽,不但不能观照万有的实体,且对那无自性,如幻假有的依他现象,分别计度,执为实法,此即遍计所执性。所以,若藉修行的功力,空我法的妄执,离实有的计度,则能证知万有的如幻假有,依他起性的真相自然显出,而实体的圆成实性也会全然显现。
唯识性,又名唯识实性,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者、虚妄。谓遍计所执。二者、真实。谓圆成实性。为简虚妄,说实性言。复有二性。一者、世俗。谓依他起。二者、胜义。谓圆成实。为简世俗,故说实性。
此中虚妄唯识性,即遍计所执性,是众生之虚妄执着,一切法本是缘生缘灭,毫无“我”义、“实在”义,而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与烦恼相应,颠倒执着一切法为实我实法即成遍计所执,此遍计所执纯是众生妄情所执,无体无用,犹如龟毛免角,情有理无。遍计所执,体用虽无,然是虚妄识之所执,亦名唯识性。修大乘唯识观的菩萨在胜解行地,通达诸法唯识之理,便能遣去。此即《成唯识论》之“于前唯识性(即虚妄唯识性--遍计所执)所遣清净”。亦即是五重唯识观第一重“遣虚存实”观中的“遣虚”。
圆成实性,是真实唯识性,是胜义唯识性,也就是诸法实性、实相,即一切法的共相理体--真如。《般若心经》描绘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够不净,不增不减”。修大乘唯识观的菩萨在通达位时,以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之,犹人饮水冷暖自知。此即是成唯识论所说的“所证清净”与“所得清净”。
依他起性,是世俗唯识性。指缘生缘灭的一切诸法,具有体相用,然是俗智俗境,虚幻不实,假而不真。如金刚经云: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修大乘唯识观的菩萨在通达位时便能断除。此即《成唯识论》所说的“所断清净”。
在这里极需说明一下的是:
1、虚妄唯识性的遍计所执性,是所遣清净,意谓修大乘唯识观的菩萨在通达唯识无境之道理时,能够断除。所遣清净之遣,是除断义、除弃义。即断除遍计所执的错误认识,而得到唯识无境的正知正见。
2、世俗唯识性的依他起性,是所断清净。此中所谓断,是指修大乘唯识观的菩萨,在初地根本无分智亲证真如时,对依他起性的一切法,即俗谛,不起分别,便谓之为断,其实是不起分别时的泯伏。并不是断遍计所执那样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