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道性(上)
发布时间:2022-07-06 15:40:44作者:僧伽吒经全文阿含道性(上)
杨郁文 主讲
张慈田:各位同修,大家午安,今天很高兴请到杨郁文教授来这边做专题演讲。今天讲的题目是(阿含道性),就是要将佛陀所说的法,这个阿含道它到底有什么样的特性,有什么样哲理,把它详细的分析出来,现在我们就请杨教授来讲解。(掌声)
杨郁文:诸位法师、诸位大德:我很少做专题的演讲,因专题的演讲不合乎原始佛教的学习方法,所以我比较喜欢讨论式的,或者是对谈式的。
上一次,我们谈阿含道次第,是站在整个阿含道的学习过程做一个概略的说明。我觉得还有一些要补充的,所以藉着这一次机会,我们来谈阿含道的道性。
道怎么会有道性呢?我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讲,人有人性,我们要做人,要晓得人性,我们要教别人,也要晓得人性。道拟人化,道也有道性。对于道性认识了,我们自己修行有很大的方便;要介绍别人认识道,也有助益。
我把道性分成十七种。事实上,阿含道的特性不只十七种,现在只是把重点挑出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透过道性的认识,你会发现到见道的要求(知[整体性]、[次第性]、[随时性]、[因依性]、[缘起性]、[法性])。你要见道,你要对道性某些成分认识,才可以见道。修道也有修道的要求(依[相应性])、[对治性]、[相须性]、[平等性]、[中道性]),证道那更不用说(证道的要求:得[实践性]、[实证性]、[渐次性],而对于道的肯定(是[同行性]、[必行性]、[可证性]),还是透过道性的认识,这是今天要讲的整个内容。
一、整体性
我们现在就来谈道性的第一项[整体性]。它的内容有八“支”道圣(ariya attangi-ka magga)及三十七菩提“分”法(sattatijsa bodhipakkhiya dhama)。道是苦集灭道,八正道就是道。现在我们说八正道,在原文是圣八正道,它是构成圣人的人格所需要的成分的一套充实方法。而这个支(avga)就是肢,就是我们的肢体。没有四肢的人,是残缺的人,非常的不方便。有四肢,不能好好用,或用来做坏事,有不如没有。凡是健康的人,四肢的功能都维持好好的,四肢才能灵活地配合我们的需要而使用得上来。我们说“支”跟“部分”、“成分”都是一样。我们说,表有许多零件部分坏了,可以替换,可是,虽然科学很发达,真正我们人的四肢能完全替换到跟原来的一样,甚至于更好,还是不可能的。
我们对于道,像八正道是八个成分,这八个成分不是分开来的,不像表一样的八个零件。它是跟我们的身体五脏六腑是一样的,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来,分开就失掉效用,失掉功能,我们的五脏六腑跟四肢配合得非常完美,而我们要了解它不只是有机的组合而已,我们是肉体与精神的结合,特别是人类来谈,有灵性,所以,对于八正道,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八正道是为了说明方便,所以开展的过程有正见乃至于正定,可是不要忘记这八个成分是互相的有机的组合,有灵性的组合。
为了说明方便,再用一个例子来做比方,像钢缆,我们会奇怪,为什么钢缆会用细的钢条捆在一起配成钢缆?这样会强化它的韧度,不容易断。那么,现在我们有八股的钢条,这八股的钢条绕在一起,上面有一个滑轮,这个滑轮怎么样靠都是靠在一点。不过,随着滑轮在移动,所靠的点不一样。同样的,我们在道上行走,随着时机的不同,有时随着有正见,有时要有正志,有时要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不是永远固定在一点,而没有活动的作用。我们现在对于八正道不只是认识八个成分,也要认识到这八个成分有互动的关系,什么时候该提起那一个道来面对当前。
我们另外用三十七菩提分法来说明道的整体性,这菩提分法的“分”就是pakkha,pakkha实际上,就是鸟的双翼。鸟要飞,一定要双翼协调的活动,否则飞不起来。三十七菩提分法也是一样,把三十七种道混合在一起,随着名称的不同,再提示不同的认识方法,不同的修行方法,不同的使用方法。这三十七个有些翻译为品味的“品”,不如“分”字那么好,“分”就是“部分”,离不开整体。没有整体,哪来的部分?所以,认识一个东西,我们可以从整体来看,再又回到整体来观察。同样的,我们对三十七菩提分法仍然要这样来看它。所以,不要把三十七种菩提分把它割裂开来。为了表示这样,所以,你们看表(请参考《新雨月刊》第45期之《阿含学与阿含道》(二))
,可以看出来这三十七菩提分把互相牵连的关系由箭头"→"可代表任何线路的推动,这正是代表三十七菩提分也是有灵性的,也是要整体认识的,它的过程可以分开来研究、来认识,可是真正用在修行,用在生活,那就要整体来活动了。
二、次第性
再来谈第二项[次第性]。有一部有名的经叫“七车经”,以前车子不好,都是木造的,也有铁的部分,可是只是零件而已。所以,车子不能跑远路。那么,车子要走远路的话,不得不在中间有替换的车子,换车,再换车,否则同一辆车达不到目的地。所以,由出发点到某一个地方换另一部车,这样最后就可到达
目的地。像增一阿含三十九卷第十经说道:“戒清净义者能使心清净;心清净义者能使见清净;见清净义者能使无犹豫清净;无犹豫清净义者能使行迹清净;行迹清净义者能使道清净;道清净义者能使知见清净;知见清净义者能入涅槃义。”“戒清净义者能使心清净”是说生活合乎道德规范,必定良心平安,心理稳定,心能清净;“心清净义者能使见清净”,心理维持稳定,会发出我们正确的见解;“见清净义者能使无犹豫清净”,实际上,这里说到的见清净,实际上是相当于对蕴处界根谛的认识,就是见清净,无犹豫清净就是对缘起、四圣谛的认识。对于我们名色,对于我们精神肉体的组合体的种种前因后果都了解的透彻,没有任何的怀疑忧虑,那么,才进一步才能行道清净,这行迹清净应当是行道清净。南传的话是“道、非道清净”,就是能时时刻刻来分别我们是在正道或者是在偏向邪道。能有这样,再进一步才能使行道清净,这里说的是道清净,真正是道清净才会进入涅槃。
那么,这里所说的七清净,实际上是说到戒定慧解脱的次第。非要进入涅槃前,不能越次。一定要顺着一步一步像刚才所说的车子一样,由第一部车子走到第二部车子,后者再换另一部车子,最后才进入涅槃。像中阿含一九六经佛陀说:“我不说一切诸比丘初(即)得究竟智;然渐渐习、学、趣迹,受教、受词,然后,诸比丘得究竟智。”马上即得到究竟智,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要逐渐、逐渐来学习,逐渐、逐渐往最好的目标前往,也要自己学习,也要人家教导,人家督促,最后终于圆满了。究竟智也就是涅槃智。这部经要了解的是巴利文anupubbasikkha,是次第的意思。我们修道、学道,都是按步就班。随着自己的前生,乃至于今生的学习,有一些部分很容易走过,有一些部分很难爬过去。不过,一定是按照道的次序,一步一步往前推进,这也就是苦集灭道的道。苦集灭道的道有时也是道迹,所说的道迹,是前面圣人走过,留下来的脚印。我们对着脚印,一步一步前进,那是最正确的走法,最稳当的走法。
在杂阿含七四九经就说道:“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已;能生正见。正见生已;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我们有既生的智慧,理智名为“前相”,顺着我们的良知引来的良心,就会有惭愧,乃至于不放逸。再来,亲近善士,听闻正法,产生正见,正见就带动正志。这正志,我要特别说明一下,以后的八正道都说是正思惟,不如杂阿含、中阿含经的翻译更为传神。正志是透过种种的、妥善的思考之后来立下行为的目标、行为的模式,这种志,是透过思考的,不是别人指使、命令的。所以,要有正志,一定要有正见,没有正见,哪来有正志?有正志,世俗的正志,就是三不害,不要有贪,不要有嗔,不要有杀,由这个再推动,我们生活上就正语,会说话有分寸;正业,行为按规矩;正命,用正当的手段来谋生,谋求生命、生活,这样就是戒的范围,这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在进行。进一步要正方便,正方便就是正精进,种种的方法便利我们弃恶行善,我们就要了解它,否则的话,心有余、力不足,晓得内心不好,要改,改不掉,明明这是不好的行为还是做下去,为什么?因为没有正方便,没有好好的一套思考或锻炼意志的方法。所以我们要精进,要方便,也就是不要盲从,是要有理智、情感、意志平衡的发展之下,来推动精进,做这个正方便。
正方便的内容包括正精进的成分。所以,我们取包容比较好,又比较正确的翻译。这样的话,现在我们在生活的过程当中,就可以维持四念处分明。维持正念,这个正念或者四念处包罗万象,简单说是正念正知,对于我们的身体的任何活动,我们都明明白白,对于我们内心的任何念头,我们都是掌握得十分清楚,说得详细,也就是身、受、心、法的修行法门。
佛陀在入涅槃前一年内提到一段故事,舍利弗回到故乡,死了,他的侍者把他的衣钵跟骨灰,也就是舍利,带来佛陀这边,阿难看到,就哭了,哭得非常伤心,佛陀就指正阿难尊者:你不能这样。就是舍利弗还在,你不能靠舍利弗,舍利弗不在,舍利弗戒、定、慧的法也在同学们当中流行,也没有消失啊!何况现在舍利弗一走,你就这样难过了,我不久也要离开了,那你怎么办呢?所以,佛陀提到“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异”就是他,我们要自己依靠自己,不能依靠别人。我们要怎样才能依靠自己呢?用“法”来做为依靠,除了这两种以外,没有其他可依靠的。阿难尊者就问:那怎么样法依止?自依止,也要法依止,总之说来是法依止。佛陀说:所谓法依止,就是以身体,身体的任何活动都明明白白,没有离开身体,这样的话,身体有任何错误行为,必定会发现。再来,六根对六境,可意触就有乐受;不可意触就有苦受;而凡有所受,也是正念、正知。苦的时候,大家一直懊恼,一直怨恨;乐的时候,大家一直追求快乐;不苦不乐时候,大家不太清楚,又失掉那段不苦不乐的状态正是好修行。所以,凡有受,任何受,我们都清清楚楚,而六根对六境的时候,任何心的活动、意念,我们都要明白。实际上很难。读过心理学的,有修过精神学的,都知道我们人类九分之八就像冰山一样看不到,在海底;露出来的只有九分之一。而意识到的只有九分之一,而这九分之一里面,又不能维持正念分明。许多内心的冲动会伪装,会变形,浮现到意识来。没有受过精神分析的人,或是在修禅定不纯熟的人,实际上就很难分析我们日常意识到的许多内容。而现在我们所说的不管念头的内容好坏,现在在想什么?在想所有的佛法,包括持戒、修定、开悟的方法,我们都要清清楚楚。
以四念处为首,修七觉支,才能得到三明八解脱,这正是四念处法门为首,而进一步透过七觉支的操作。所谓的念觉支,就是要我们能现念,还能忆念。现念就是现在脑子中的任何活动,或者是眼睛对目标,目标的相能呈现在我们的念头之前,最简单的念头,要正确的维持不怀疑,不欺之下,有时候就很难了。还要忆念,修行的过程有许多方法、步骤,我们先分析当下的内心有什么蠢动,针对当下我们内心的困扰,我们要忆念有那些方法可以对治,选择好的方法就是念觉支。选择好的方法,按照方法一步步来开展也需要念现前,也是要正念分明,然后交给择法觉支,这个方法怎么来修正,有好的心态维持开展,不好的心态马上排除。在这样的心态,达到这样的阶段,我们内心非常的喜悦,有喜的话,身心就轻安了,全身轻飘飘的。我们的内心操作,使我们的精神稳定下来,使我们的精神集中,使我们身体好的一面开始浮现,有身心的轻安,才会有乐、有乐才有定的可能,在苦的当下,绝对没有办法进入禅定。所以,我们透过这样一连串的操作,才会打退五盖。没有五盖,就有五禅支,就进入到初禅。进入初禅不是为了延年益寿,不是为了神通,不是为了感应,只是为了精神集中。精神集中做什么用?是为了在生活过程当中,所碰到的困难,不能解决的,或是已经解决的,但是我们还是认为解决的方法不好,我们就在精神集中的当下来思考,谋求改进。所以,入定之后,要作观。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有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就是所谓的般若,超凡的能力。所谓的超凡,就是驱除烦恼的能力。你所认识的内容,真正有驱除烦恼的,就是超凡,就是有所悟,有所突破。那么,靠这样的智慧,只要对同类的事情有这么样的体会之下,以后就能解决所有同类的事情。从今之后,在生活面对这类的问题,我们就不会忧虑,不会有困难。而用这个正确的方法来生活下去,那么,就是正念、正定,就是念觉支,就是定觉分。有所定,就有所舍。像初禅,没有五盖,没有欲界的诸欲恶善法的心态。第二禅,没有寻思的干扰;第三禅,没有喜爱的干扰;第四禅,没有乐受的干扰,都有舍,所以,像禅定,随禅定的提升,会左右、障碍我们般若开发的条件都一一超越,或者排除,那就是舍觉分。最高的舍是在第四禅,出定在这当下,没有身体的苦受、乐受,没有心情的喜爱、忧受,不过,还有不苦不乐舍受的明明白白,而没有其他主观的成见在。那么,没有任何的干扰之下,甚至任何的主观活动都不起,就能客观的看待事物,解决问题或者是深入法海。
刚才说的七觉分,就是透过四念处为首,四念处变成念觉分而已。不只是发动,还在推动,不只是推动,一步一步都是在正念涵盖下在进行,终以七种成分具备之下,就有觉,就有菩提了。菩提也就是般若,就是有开发智慧,去除烦恼的这种智能的活动产生,那么,才会有真正地正智、正解脱、解脱知见。这样我们也要透过七觉支一步一步的前进,也是要有次第性的,透过八正道,十正行也是一样,都是有次第性,一步一步的。
三、随时性
第三,是[随时性])。随时性,实际上是顺着缘起,刚才的次第性,也是随顺缘起,随顺条件;只是站在空间的架构上来看,有远近的,有脚迹先后次序的,可是我们不要忘记在时间上的把握,我们每一个人不是用一种佛法可以使用一生的,那就相当于医学院的老师教导学生说,只有一帖秘方治万病。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的心在变,我们的内心在反应外界,随着生活的过程,我们的心都在变动,你怎么能使用一种方法来对治或者来顺着或逆着增上?不可能。
杂阿含八二七经就说道:做田的人选择好的时机开始耕田,开始灌溉,开始播种,假使时机用错了,不是不可能收成,是难得收成。所以,这叫做随时性,该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不要失掉机会,把握时机来进行。顺着我们内心的活动,不管是个人独处,大家一起共聚在一起,我们有好的内心,好的行为要维持,我
们都有最好的方法来照顾自己、照顾别人。
杂阿含一二四七经就用另外一个例子,用炼铁来比喻,炼铁就是炼钢,炼铁要铁如火,然后急速的冷却,然后,敲敲打打,杂质才会跳开,铁才变成钢。记得加火的时候,随时要加火,不能加火不够,不能过度,过度的话,就变成铁水了,如火到恰到好处的时候,就不能再加火;拿起来浸水一下,也不能浸水太久,浸水太久等于没有加火一样,所以,好的铁匠会晓得加火加到什么时候不再加火,拿起来,浸水浸到什么时候就要离开水,该敲打的时候,又晓得该敲打。止就是用水来冷却,舍就是什么时候加火、浸水、敲打,而舍弃杂质是随时的。所谓随时就是有最好的时机,这个时机不前不后,太早没有用,过头也没有用。同样的,我们修行的过程一直在开始用精神来集中,这时候加火,你又思索过度,就掉举了。所以,要冷却下来,冷却过度了,心不活动起来,又昏沉睡眠。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一直在加火、冷却、加火、冷却,敲敲打打而有时间性把握,也就是把握因缘,把握时机。
四、因依性
再来,我们看第四项[因依性])。在整个道次第上,整个七觉支的作为上,都是依靠来、依靠去。有许多先前的条件辅助之下,有一个新的成就;新的成就又做为以后成就的条件基础。在杂阿含、中阿含的法法相益,或者法法相因,我把它改为因依性或者因待性。这是让大家了解在做任何的事情上,包括修行的过里,有许多条件一直在往好的目标来达成,而所有的条件有先后的次第,又有左右空间的关系,也有时间的条件,一个结果的产生需靠许多条件的互相依靠。
五、缘起性
第五,[缘起性]。刚才说的,总说都是缘起性,只是我们现在让大家注意到,像中阿含五五经说:缘无明而有行,这就是在说十二支缘起,从大苦聚集,一般凡夫有苦,更产生无明,一直在恶性循环。可是,同样的,圣人身为凡夫的那一段时间里面,也是在一样的跑,以前跑过的路程,可是到某一个时候,对于苦特别的认识,寻找到集苦之因,对苦以及苦之因的认识,肯定苦可灭,然后发现到灭苦的道路,最后,由苦为转机,普通凡夫是像河流的漩涡,越漩越深。不过,旋转的东西也有离心力,会跳出来。圣人是这样藉着离心力,不是往漩涡之中栽进去,而是甩出来,怎样甩? 对苦集灭道的体会。而在这以前,有听过佛法,有听过八正道,都是世俗的心态,当有一天,你真正的体验到苦,以及对苦因的确定,确定苦可灭,而想要求灭苦之道,终于肯定八正道。如中阿含五五经说:“缘老死苦;习苦便有信。”信就是对苦集灭道的确信,也就是四不坏净,也就是须陀洹果位,没有忧郁。对于苦集灭道,对于缘起没有怀疑,超越了,也能有身见断的能力,也有戒禁取断的能力,那么透过这样信,就是正见,正信佛、法、僧、戒。再来,“习信便有正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这正思惟就是正志,就有见贤思齐,也想要成贤成圣,那种正念、正智,然后就开始真正的无漏的戒增上学,护诸根,护戒,然后又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这就是增上信学;见如实、知如真,这就是增上慧学。厌、无欲、解脱,那就是涅槃解脱智学。在阿含里面有一个一个层次的提升,终于达到顶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都是缘起,无明漩涡的漩入也是缘起,有条件,怨不得别人,是自己在走动的。从漩涡甩出来,也是有条件,也不是别人把我们带出来,是自己顺势跳出来的,都要靠自己由世俗的八正道转成出世间的八正道,那就会达成。
六、法性
第六,[法性]。所说的缘起,实际上就是法性,万法所以能存在的根本,也就是法性,法尔如是,像中阿含四三经所说的,“但法自然,持戒者便得不悔。”只要你持戒清净,你不用想,心都非常的轻松,没有后悔。只要你持戒清净,你不用求不悔,不悔自然成熟显现。这是什么?这是法自然,这自然跟自然界的自然不一样,自然界的自然是非人为的自然,人为就不算,现在说的自然是事物所以形成的实态,我们顺着,包括漩入漩涡也是实际的现象,也是有条件;从漩涡转出来,也是有条件,也是实际的现象,也就是法性。“性”就是状态,最真实的,也就是实相。那么,也就是人为不能左右,人的作为不能违反它。以上几种道的性质,就是“见道的要求”,所谓见道,就是须陀洹果位,也就是四不坏净的人,对佛、法、僧、戒有透澈认识的人,他对于道[整体性]、[次第性]、[随时性]、[因依性]、[缘起性]、[法性]都该有某一程度的认识、体会、实证。而从第七开始,下面要谈的,那是“行道的要求”,就是真正在修道过程中,要合乎缘起,合乎修行的要求,对于下面几个性质的了解,我认为是必须的。
七、相应性第七,[相应性]。我们看别译杂阿含二○九经,有一位梵志优陟问佛陀:“瞿昙!你怎么教你的学生?”,佛陀说:“我佛法中,童男、童女共相聚会,欢娱燕会,随意舞戏,是名相应。”这一句话,假使给现在幼稚园的园长听到了,马上打广告:我们这里教幼稚园学生就是这样:给他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合群的习惯,教他唱歌游戏,教他吃营养东西。这是相应。什么样的阶段,用最好的方法来成就对方。佛教的要求就是在这里,不说得很玄,不空谈理想,以实际能成就为准,那就是我们的佛法。
佛陀跟着说:一个老头子在做跟小孩一样的玩耍,这样就不相应。佛陀用这样的比喻给梵志说明,他也是头脑很好的人,马上可以意会到。相应是最要紧的教导与学习。对老师来说,指导学生,同相应的法门;对学生来说,从老师那里得到相应的法门,就是第一要求。这相应有两种,对于坏的,去除的相应;对于好的,更好的发展的相应都包括在内。
我们再看杂阿含二○○经,罗睺罗,佛陀的亲生的儿子,请佛陀给他指导增上法门,就是看看有没有特别的秘方,马上就能解决问题。佛陀问他:“你有没有跟同学们谈过阴法门?”“没有。”佛陀要他去跟人家讨论,教教别人阴法门。佛陀看他根还未熟,再叫他跟人谈处法门。回来,根还没熟。佛陀说:“你还是透过这样的过程,教学相长的过程,你还有缺点,你还没有抓到重心,你还要进一步的思考。”终于,他体会到有情的身心,透过尼陀那法:因缘法),可以认识到种种身心活动的构造的前因后果,然后会发现到缘起性。顺着缘起,有一种到达成就涅槃。所以,我们看罗睺罗最后想到佛陀的一切教法,包括这一次要求他跟同学们的互相的讨论学习目的,都是导引他往涅槃,就是顺趣涅槃、流注涅槃、后住涅槃。佛陀认为他根已够熟,就可以教导增上法门。教导什么?就是一切无常,眼无常,六根无常,六识无常,‥‥‥六六法无常。不晓得大家有什么感受?我真是非常感动,从这一经里面,我们可以体会出好多佛陀的用心,佛法的修行。教学相长,这是第一个要求,可以成就的。你学佛有没有所成就,你自己认为懂,你要介绍给别人。根基相差太多,对方当然是没有办法认识。可是,根基跟你一样的人,你就有办法,把你懂的法让他懂,这样你才有真懂。或者是本来你在学佛的过程,对某一个法门在体会的过程当中,没有想到的,跟人家在谈的当中,对方想到的,问一下,这一问,就启发你的灵感,终又看出以前没有想过的部分。所以,像我最近的几年当中,在教学生的过程当中,特别有好的学生再谈一下,不但说得很高兴,学生发问的时候,也给我很多的助缘。再来,我们要了解佛陀要诀无常,心念无常,飞花落叶无常,这个很简单的事情,怎样透过层层的转折,最后才说出非常浅显的事情?我们要了解,要认识有情,要从阴处界根认识,进一步要透过四圣谛,十二支缘起,来认识身心种种活动的前因后果做为基础,才能真正把握到增上法门,也就是无常法门、苦无常法门、无我法门。不透过缘起,不能把握无常,不透过无常,不能体会苦,连苦都没有正确的感受,不用谈建立起无我的正确概念。我们从二○○经里可看出这样的讯息,值得大家再细心地体会一下。
八、对冶性
第八,[对治性]。刚才我们谈相应,去恶的对治就是相应,增善的相应也是相应。以修七觉支来说,我们可以分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这是比较使心活泼的;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这是使我们的内心安静下来的。念觉支,要正念分明,看看天平哪一边是比较低,比较高,随时调整,天平的两边,
我们可以看出来比较沉下去的比较重,另外一边加重,也会水平,或是比较重的一边,减少一些份量,也能维持水平,道理完全一样。我们修七觉分,也是时时刻刻用正念正知来权衡我们心态的活动,谋求水平的稳定是在清醒的状态,睡着了,也是很稳定不做梦了。昏沉睡眠,好像都没有烦恼,那不算,在清醒的状态下,精神集中的状态下,维持正念正知,维持安定集中,甚至于想办法来处理人生的问题。(1991.8.11.讲于《新雨》台北道场,完稿未经杨教授过目。本文由李冷雪芬整理)
(1991.8.《新雨月刊》第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