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观世音菩萨及化身简介
发布时间:2022-06-05 20:55:01作者:僧伽吒经全文整理现在越来越多的师兄在修行佛法文化,相信也有很多初修的师兄也有许多不懂的地方,例如一叶观音的化身简介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下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叶观音的化身。
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民间据称其生日为阴历二月十九日,成道日为六月十九日,出家日为九月十九日。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其影响更远及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传佛教流传的国度,有着“大半个亚洲的信仰”之誉。如今更随着佛教广泛弘传而传播到了世界各国。
“观音”这个名词,长久以来一直是争论纷纭的题目。高楠顺次郎和陈观胜都曾说玄奘是“观自在”一词的创始者,事实并非如此。高楠教授说,玄奘引进了观自在,“自行存在的凝视者”或“凝视主”这个新译名。陈教授也写道:“中国早期的译者都使用观音或观世音的称号,一直到玄奘才首次使用Avalokites/vara的正确译名观自在(旁观主)。”鸠摩罗什(344~413)在翻译《法华经》和《心经》时,因为使用‘观世音’一词,也是被玄奘批评过的一人,但他早就说过,观世音‘亦名观自在’。
虽然鸠摩罗什将此词译为‘观世音’,然而,《注维摩诘经》卷一曾列举罗什之说,云(大正38·331a):‘世有危难,称名自归,菩萨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也。亦名观世念,亦名观自在也。’依此可知,鸠摩罗什亦承认ava-lokites/vara有‘观自在’或‘观世自在’之义。法云《法华义记》卷八认为观世音之外,别有‘观世间音声、观众生身业、观众生意业’等三名,总名为观世业。其中,娑婆世界以音声为佛事,故只名观世音。
时常有人以为观音是观世音的缩写,原因是为了崇敬唐太宗(627~649在位)而避其名讳‘李世民’,事实亦非如此。太宗于西元626年被立为王位继承人时,他的父亲下令禁止‘世’和‘民’两个字合并使用,但可以依礼分开使用;而且,上述规定也只限于‘官衔、公私文书及人名。’西元650年,过份热心的太宗之子高宗继位,又把‘民部’改称‘户部’;但当西元679年,把‘世尊’代以‘圣尊’、‘世界’代以‘生界’的《最胜陀罗尼经》初译稿,呈献给高宗时,高宗读后说:‘既是圣言,不必避讳。’因此又恢复到原来的名词──世尊和世界。
事实上,‘观音’早于西元185年就出现在支曜所译的《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内,在那同时‘观世音’也被用于一篇‘后汉明帝译’而‘已佚失’的行法的题目上。而且,就像艾美诺教授所告诉我们的:‘Avalokitasvara绝不能分析为包含有“世”的意义在内;loki-ta绝对不是那种意义。假如鸠摩罗什的翻译有“世”这个字,可能是因为avalokita和loka(世)两个字(偶然)相似的缘故。’澄观说︰Avalokita的意思是观,Svara的意思是音。《法华经》〈观音品〉说,菩萨‘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即指观世[?]音也。并无新意。
关于观世音菩萨,《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经》、《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大宝积经》卷八十二及卷一百等处,皆列有此菩萨之名号,然未列本缘等事迹。至《法华经》,始设一品详说此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生之相。即据《妙法莲华经》卷七〈观世音普门品〉所述,若有人称观世音菩萨之名号,则大火不能烧,大水不能漂,夜叉罗刹不能恼,对有怖畏者施无畏,令有贪嗔痴者离之,若求男女者随而令得之;又,受持此菩萨之名号,或对之礼拜供养,其福德与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之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者相等。而且,此菩萨摄化无方,随宜示现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梵王身,乃至紧那罗身、摩侯罗伽身、执金刚身等,对于应得度之众悉皆加以度化。
又,《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叙述观世音菩萨自发愿,云(大正3·185c):“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闇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凡此所说,皆系以此菩萨为救一切厄难,又示现种种身以专事利生之大士。
观世音之种别,除了其本体──圣观音(或正观音)之外,另有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轮、不空罥索、青颈、香王等观音。凡此皆各有不同的仪轨。其他,有救世观音、救苦观音、九面观音、百济观音、梦违观音、船中涌现观音等诸尊。此诸观音之中,有不少系混入后世中国及日本等所兴起之民间信仰,其形像及名称亦纯依作者之意而无经轨之依据。但此诸形像则概以莲花为持物。
在西藏,亦有这样一位名闻遐迩的女神,她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崇拜。这位女神就是度母,又称多罗菩萨,佛教认为她是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女性菩萨,因此,有时经论、典籍又称作多罗观自在菩萨、多罗观音。
二十一位度母有许多不同的身色,括囊有六,即白、红、蓝、黄、绿、黑等六色。白色表度母之身,红色表度母之语,黑蓝色表度母之意,黄色表度母之功德,事业则以绿色作代表。度母是示现为女性菩萨形象的佛,度母的含义是度脱灾难和痛苦。
关于度母的起源,据《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菩萨授记品》载,多罗菩萨由观自在菩萨眼中放大光明而生,故而光照一切众生,如同慈母一般,以怜悯之心救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另外有不少传说,较为通行的说法见于《度母本源记》,是说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每日不辞辛苦,救度大批众生。一日她睁开圣眼观察,发现六道中众生并未减少。于是菩萨不禁悲从中来,流下眼泪。泪珠滴落,化作莲花,从莲花中生出身色各异的21尊度母,纷纷对观世音菩萨立誓,表示要协助她共行救度众生之伟业。于是,观世音与众度母并肩携手,每天救度众生无数,立下无量功德,更加声名显赫。
西藏之观世音信仰亦颇盛行。藏传佛教“三怙主”中的观音像为四臂观音像。四臂观音,藏语称“奇木格”,在藏传佛教寺院壁画、雕塑中常见的四臂观音有两种相状:寂静像和忿怒像。其根本真言: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加持净化六道众生的恶业恶障,走向六成就悉地。至今仍在藏地广为流行。
自古以来观音信仰之盛,造立其形像之风亦告大行,尤其北魏以后,其风益盛,今大同、龙门、驼山等存其遗品颇多。隋唐以后,随着密教之传来,多造立十一面、千手、如意轮诸像。又由于笃信者之感应,而有蛤蜊、马郎妇、水月、鱼篮等诸观音像之流行。此外,有元魏·孙敬德《高王观音经》等疑伪经相继出现,凡此皆可见此一信仰在基层民间之普及化。而《观音持验记》、《观音慈林集》等持验录之出现,亦系此一信仰普及于世之佐证。
正因为观音普遍地受到广泛欢迎,中国民间也就出现了以观音菩萨为题材的小说,最有名的便是一部《观音得道》又名《大香山》的传奇小说。这部小说的内容是,有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爱文才,招了一个文驸马,二公主爱武才,招了一个武驸马,三公主妙善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舍己为人,后来在大香山成了正果。这个故事并不为正统佛教典籍所载,也不被佛教所承认。妙善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唐代道宣律师《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其中提到他曾经听说观音过去是妙善公主。《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13完整记载了这一传说。
或有人问:观世音菩萨何处人,他的道场究在何处?其实观音是古佛再来,不可说他有固定道场,因为他是‘无刹不现身’的。他是阿弥陀的辅弼,他的道场,便是极乐世界。但在这娑婆世界,南印度海边的普陀落伽山,是观世音菩萨的古道场,这如《华严经》等都如此说。梁·贞明年间,日僧慧锷,在中国请了一尊观音像,想带回日本供养。谁知路经舟山群岛(在浙江定海县),却被狂风恶浪阻止了归程。被迫将圣像请上了海中的一个小岛──梅岑,筑一所茅蓬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与此岛有缘,日子久了,朝拜敬仰观音圣像的人多起来,此岛就成为观音菩萨的道场,也就改名为‘普陀山’。此外在西藏拉萨,达赖喇嘛住持的地方,名‘普陀宫’,这因为传说达赖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这可见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并无一定。哪里有虔诚的观音信仰,哪里有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救世精神,那里就是普陀,那里就有观音。
观音菩萨的身像,究竟是男是女,一般人总不免这样的疑问。其实随类现身,当然可以有男相、有女相。不过约大菩萨相说,都是大丈夫相。唐代以前的观音,也总是大丈夫相的。《华严经》也说︰‘勇猛丈夫观自在。’然而观音菩萨的特殊表德,是大慈大悲。约这个意义说,他的应化,一方面是内在的悲心激发;一方面是哪一类的有情苦痛多,菩萨的现身应化就多。观世音在人类中的应化,现女身的较多,这是有两个意义的。(1)女众的苦难,从古代以来,一直多过了男人。(2)女众内心的特性,是慈忍柔和。表现在她们的日常行为中,即是爱。女众的心理,慈爱确实超过了男人。如母亲对于自己儿女的爱,深重殷切,无微不至;父亲对儿女就没有那样深重殷切的了。爱,即在私我的黑影中所表现的慈悲,是慈悲的局限化,不免带点歪曲。慈悲,即爱的无我的扩大。由于女众内在具有了母亲的特性,故以慈悲为特德的观世音菩萨,即多应现女身。扩大为无私的大爱,泛爱广大的人类,一切众生,都如慈母爱自己的儿女一样。所以观世音的应现女身,不但为了女众受的苦痛多,而就是发扬人间的母爱,使广大而无私的,成为菩萨的平等慈悲。所以我们信仰观世音,应如孩子的敬仰母亲一样。能如此的诚切敬仰,如母子的心意感通,自能得观世音菩萨的救护。
观世音──阿缚卢枳帝湿伐罗,在今日印度教中,也是有人知道的,而且还是女性。所以唐宋以来,观音像塑为女相,是有意义与根据的。在海浪滔天生存俄顷的航海生活中,最危险,安全最无把握,即最需要慈悲的救护。所以,观音在海滨一带,信仰最深。如印度的观音道场,在南海;中国方面,江、浙、闽、广、台湾,以及南洋的华侨间,观世音菩萨是唯一的安慰者。中国的普陀山,也在东海中。值得注意的,如台湾(闽广等沿海诸省都有)的天后宫、妈祖庙,都与沿海的民众信仰有关,而且都是现女相的。这些都可看作观音的一种应化,特别是今日台湾所有的天后(妈祖),我们应以观音的精神去充实他、净化他。应以天后──妈祖身而得度者,即现天后妈祖身而为说法。
关于观世音菩萨之形像,因其应化无方,故相状亦颇多,而以二臂之正观音为其本形,余者皆其示现神变自在之力用,有一首、三首、五首,乃至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啰首;有二臂、四臂,乃至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有二目、三目,乃至八万四千清净宝目。其化相有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轮、不空罥索、青颈、香王、阿么[齒*來]等,亦皆有个别之仪轨。又《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举出四面大悲观音、除八难仙观音、播拏目佉观音、大梵身相观音、根本莲华顶观音、广大明王央俱舍观音等。此外,《摩诃止观》卷二上举有六观音,诸尊真言句义抄揭示十五观音,又有二十五观音、三十三观音等;其中,部分并非基于经轨而来,而系至后世混合中国及日本之民俗信仰所产生。
六观音指化导六道众生的六种观音。略如下述︰
(1)大悲观音:主破地狱道三障。此道苦重,故宜用大悲。
(2)大慈观音:主破饿鬼道三障。此道饥渴,故宜用大慈。
(3)师子无畏观音:主破畜生道三障。此道兽王威猛,故宜用无畏。
(4)大光普照观音:主破阿修罗道三障。此道多猜忌嫉疑,故宜用普照。
(5)天人丈夫观音:主破人道三障。谓人道有事理,事伏憍慢,故称天人,理则见佛性,故称丈夫。
(6)大梵深远观音:主破天道三障。谓梵是天主标,主得臣也。
又,日本台密系以化导地狱之圣观音、化饿鬼之千手观音、化畜生之马头观音、化阿修罗之十一面观音、化人道之不空罥索观音,及化天道之如意轮观音等为六观音。东密则除去不空罥索观音,而另加准提观音为六观音。亦有合台密、东密二说,而称之为‘七观音’者。
想必看到这里大家已经完全的清楚一叶观音的化身和简介的资料,这对各位师兄日后的修行都是有所帮助的,祝愿各位师兄早日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