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仪
现在很多人都是在修行佛法的,因为佛法是生活中的佛法,佛法最珍贵的地方,是可以用来彻底地解决烦恼苦迫。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生活中的佛法第一节内容六根律仪。
佛法最珍贵的地方,是可以用来彻底地解决烦恼苦迫。而烦恼苦迫,就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佛法的修学,如果不能融入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并且从中获得实质益处:解决当前的烦恼,并逐渐地减少烦恼,那么,学佛可能只是「情感的寄托,偶像的崇拜」,成为生命中的一项点缀而已,不能发挥其「心灵净化,生命解脱」[1]的特长。假如果真是这样子的学佛,那么,学了也等于没有学。再者,如果佛法的修学方式,与当时社会的主流生活方式脱节,那么,也难以为多数人所接受。不能为多数人接受的佛法,即使再珍贵、再有益处,也会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离开了人们的实践,佛法的益处,佛法的价值与光芒,就隐而不显了,最后,只剩下人们凭吊的古迹,或成为文化的遗迹而已,如何能有「正法久住于世间」的理想?佛教在印度、西域地方的消失,以及在中国明清以后,被隔绝于主流社会之外而衰弱不振[2],多少已有相近似的警讯。所以,佛法是生活中的佛法,离开日常生活,脱离了社会大众的生活,便没有佛法。
我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尽管每个时代,都有其因经济活动型态的改变,而形成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步调,尽管还有各行各业,各色人种不同文化与习俗的差异,但共同的是,六根频繁地接触境界、认识境界,然后从认识境界中,有种种后续的心理与行为发展,佛陀说,这就是我们的「世间」[3]。我们的世间,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忧悲愁戚、烦恼苦迫,都在这里发生,涅槃解脱也在这里完成[4],烦恼与解脱的舞台(领域、范围),是一样的,都是在六根面对六境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说生死(烦恼)即解脱,说世间与涅槃「二际无差别」[5],那应当是指两者的范围(际)是一样的,没有在日常生活的范围外,还有另外一个涅槃的世界。解脱入涅槃,是佛法修学的最后目标(佛陀也是解脱者),解脱既不离日常生活,佛法的修学,当然也不离日常生活。
今日的社会型态,人们普遍地忙碌,多数人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难得有二天以上的常态假期,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佛法的修学,如果只一味地强调要走入深山野外,或者,过度鼓励与一般生活方式不同的隔离式清修,那将会自绝于社会人间,正法久住世间的理想,就岌岌可危了。所以,注重佛陀六根如何面对六境的教说,尝试从经教中,开发可以适应这时代日常生活的佛法修学,也应该是现代佛弟子,修学佛法应有的基本认识吧!
上座禅
在佛陀教说里,日常生活中的佛法修学,应当是什么模样呢?下面举一个尊者舍利弗的例子来探讨:尊者舍利弗,是当时佛弟子中,智慧第一[6]、辩才无碍[7]的大弟子。有一次,他在禅修中进入了「空三昧禅」的禅定,受到佛陀的赞赏,称赞这种禅定是「上座禅」。怎样才能进入这种禅定呢?佛陀说,想要进入这种禅定的比丘(当然也包括其它所有人),当他走在进城的路上,或者进了城托[金+本]乞食、乞食完毕回程的路上,应当时时保持这样的警觉思惟:当我眼见外物时,有没有起贪爱、恋着?如果作这样的观察时,发觉自己起了贪爱、恋着,为了阻断由贪爱、恋着而可能发展的恶不善行,应当即刻寻有效的对治方法,将心念拉离贪爱、恋着,就如同身上所穿的衣服着了火,烧到头上来了,情况紧急,必须想办法立即扑灭一样。如果能够在眼睛看到东西时,都能成功地保持远离贪爱、恋着,那么,内心没有贪爱、恋着的干扰,充满喜悦(法喜),就能以愿意保持这样法喜充满的心情,继续时时刻刻对贪爱保持警觉,如此一来,也就能保持日夜清净的修学了[8]。
乞食,是佛陀时代印度当时许多修行人(不只是佛弟子)的生活方式,推测那是当时社会能普遍接受的习俗[9]。另外,佛陀时代的出家佛弟子,推测大都住在离村落、城市不远的郊区,一来远离村落、城市的愦闹,有利于禅观的修习,二来往返村落、城市乞食,也不至于太远而费时费力。入城乞食,可以说是当时游行佛弟子一天中,与最多人接触的时刻,除了获得食物,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外,还可以利用乞食接触村民的机会,弘扬佛法,利益人群。不过,这也是当时修行人感官接受最多刺激与考验的时刻。经中举眼见物为例,我们可以类推其它耳、鼻、舌、身、意根也一样,在面对境界时,同样要保持离爱念染着。这是注重在六根面对六境的认识发展过程中,警觉于贪爱,阻绝贪爱生起的修学方法。从上面佛陀称赞上座禅的整体意涵来看,与其说佛陀在赞叹「空三昧禅」,不如说是在赞叹进入「空三昧禅」的事前养成功夫:从入城乞食时,就作防护思惟,觉察反省。套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事先所作的心理建设准备。当然,从其原理来看,自然是不限于乞食一事的,而是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时时警觉防护,时时反省有没有贪爱与粘着的生成,如果有,当即时作对治处理的。
台湾现代的出家环境,要保持以乞食维生已经很难,也很少有出家众这样做了,住的地方也不在野外的树林山洞处,禅修通常在寺院的禅堂中进行,而不是树下,这些都不同于经典中所描述的情况,而在家人的生活方式,就更不用说了。纵使生活的细节有诸多的不同,甚至佛陀时代「空三昧禅」禅法的修学细节,或许也已经失传了,但是,人们六根接触六境的反应,还是一样的,时时觉察爱念染着,对治贪爱粘着的原则,是清楚的、适用的。原来,禅法的修学(禅修),是不仅止于禅堂的,离开禅堂,也要有佛法!
六根律仪
六根面对六境的日常生活中,不起贪爱执着,经中也称为「六根律仪」。什么是「律仪」?律仪为梵语sam!varah!的意译,有禁戒、等护两方面的意思[10],亦即经由意念的防护,而不使行为犯戒,虽然有两层含意,但却是更偏重于防护这一层的。经中说,就像多闻圣弟子,当六根面对境界时,对合意的「可念」境界不起欲念,对不合意的「不可念」境界,不起不高兴的「瞋恚」,当然也不会再继续发展出其它种种的想法与行为,因为多闻圣弟子,有能力看清楚这些想法所会引发的祸患--烦恼苦迫,所以能够舍离,这样,就称为律仪。相反的,一般平常人没有能力看清楚这些想法可能引来的祸患,所以不能够舍离,一遇到合意的就起贪爱执着,不合意的就起瞋恚排斥,不单是如此,从贪爱执着、瞋恚排斥延伸,还会继续发展出种种不如法的想法与行为,这就称为「不律仪」[11]。律仪、不律仪,经中是从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认识作用时说的,我们对境界认识作用的完成,称为触,触依六根而来,能继续发展成受与爱,所以也称「触」为「六触入处」,巴利语圣典作「六触处」。经中说「六触入处律仪」,是身、口、意三妙行的基础,其实也就是说,六根律仪(防护)多修习,能够完成(满足)三妙行。六根律仪如何修习呢?其内容与前面说的「律仪」一样:不执着于合意的,也不嫌恶不合意的[12]。
不起爱染、不起瞋心,是「六根律仪」(或者简以「律仪」)的主要内容。但是,其中的关键,在于为何会有合意的、不合意的觉受或想法生起?隐藏在合意不合意背后的,是「我」!也就是我见、我执的无明。我们说,一般人在认识境界的「触」时,无明就作用了,所以称为「无明触」,当认识境界时,如果只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不能看清楚因缘条件,或者不能适切地随顺因缘,那么顺我(合意)时,贪爱就跟着来了,逆我(不合意)时,排斥、不满、怒气(瞋恚)就生起了,然后继续发展成身、口、意行为,来完成与满足这样的贪与瞋。由贪与瞋发动的行为,哪会有什么好行为?只有远离贪与瞋的行为,才能是清净的。清净的行为,就是三妙行,也就是十善行[13],经中说,这是圆满修学四念处的基础[14],其实不只是四念处的修学,其它的修学也一样,可以说也是修学一切佛法的基础。基础的意思,不是说这是简单的,而是说,这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至于怎样才能在六根接触六境时,做到成功的防护,不让贪、瞋生起?为什么我们学佛也好一些时日了,防护成功的机率还是不怎么高?也不用太气馁,经中所说的能够善于防护对治的,是多闻圣弟子的圣者之流,假如我们还未能达到圣者程度,经常失败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从「调伏、断、超越」[15]的「远离」修学过程来看,调伏也算是防护远离的一环。调伏,即是对治与矫正,两者虽然多属事后的补救,但对平常人来说,也许是更迫切需要的。因为平常人防范于未然的能力不足,不能远离贪瞋的情况居多,当贪与瞋生起时,更是不能不加节制地任由泛滥,更需要「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增上」是加强、强化的意思,「方便」是方法,特别指有效的方法、技巧,所以,「增上方便」就是说,应当积极地寻找有效的对治方法。「勤教令灭」可以有两个层面的意涵:一方面,当然是对眼前已经生起贪与瞋的冷却来说,另一方面,是从现在的对治,进入自我调伏的修学,为的是将来能够不再犯的成功防护。所以,事后的矫正,虽然属亡羊补牢,但却也是走向「六根律仪」的一步。
注解
[1]引宏印法师语:「学佛不是:形象的满足;偶像的崇拜;情感的寄托;权威的依赖,学佛是:心灵的净化;生命的解脱;福慧的圆满。」
[2]参考《我之宗教观》〈二、中国的宗教兴衰与儒家〉第四五至五0页,印顺法师着。
[3]「佛告三弥离提: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所以者何?六入处集则触集,如是乃至纯大苦聚集。」《杂阿含第二三0经》
[4]「尔时,阿难告诸比丘……诸尊!谓眼是世间,世间名、世间觉、世间言辞、世间语说,是等悉入世间数。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多闻圣弟子于六入处集、灭、味、患、离如实知,是名圣弟子到世界边,知世间、世间所重、度世间。」《杂阿含第二三四经》
[5]「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中论》(大正三0?三六上)
[6]「世尊告曰:我昔亦有弟子,名舍利弗,智慧之中最为第一……」《增一阿含二四品第三七经》
[7]「尊者舍利弗,与众多比丘,于近处经行,一切皆是大智辩才。」《杂阿含第四四七经》
[8]「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若诸比丘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着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譬如有人火烧头衣,为尽灭故,当起增上方便,勤教令灭。彼比丘亦复如是,当起增上勤欲方便,系念修学。若比丘观察时,若于道路,若聚落中行乞食,若出聚落,于其中间,眼识于色无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是名比丘于行、住、坐、卧,净除乞食,是故此经名清净乞食住。」《杂阿含第二三六经》
[9]「此中国有九十六种外道,皆知今世后世,各有徒众,亦皆乞食,但不持[金+本];亦复求福于路野侧,立福德舍;屋宇、床卧、饮食、供给行路人及出家人、来去客;但所期异耳。」《高僧法显传》(大正五一?八六一上)
[10]参考《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律仪〉第三三0三页下
[11]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律仪、不律仪:云何律仪?云何不律仪?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贪着,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于彼次第随生众多觉想相续;不见过患,复见过患不能除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比丘!是名不律仪。云何律仪?多闻圣弟子,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杂阿含第一一七0经》,另:《杂阿含第二七九经》、《杂阿含第六三六经》亦同。
[12]「萦发目揵连白佛言:云何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佛告目揵连:若眼见适意、可爱念、能长养欲乐、令人缘着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缘、不着、不住。若眼见不适意、不可爱念、顺于苦觉之色,诸比丘见已,不畏、不恶、不嫌、不恚。于彼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着;不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着。内心安住不动,善修解脱,心不懈倦。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如是于六触入修习、多修习,满足三妙行。」《杂阿含第二八一经》
[13]「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三清净,也名三妙行。内容是:身清净──离杀、不与取、淫;语清净──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清净──无贪、无瞋、正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二九一页,印顺法师着。引《增支部》〈十集〉(南传二二下?二一三──二一五)。
[14]「佛告萦发目揵连:有三妙行,修习、多修习,能令四念处满足。」《杂阿含第二八一经》
[15]「若于色调伏欲贪、断欲贪、越欲贪,是名色离。」《杂阿含第四一经》
「调伏贪欲、断贪欲、越贪欲,是名为智。」《杂阿含第七二经》
上面就是六根律仪的介绍了。现在修行佛法的师兄是很多的,初学者若是想要学习佛法的话,最好是能够找人来带领我们,自己学习的话是很难的。
...查看更多
很多的师兄都是知道沙弥律仪的,因为沙弥律仪,是比丘戒之根,是菩萨戒之源,初发心剃除须发出家学佛修行者所必须接受和坚持执行的基本修行标准。不过很多并不是很了解沙弥律仪有什么含义。
梵语沙弥,此云息慈,谓息恶行慈,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亦云勤策,亦云求寂。律仪者,十戒律诸(二十四种)威仪也。沙弥律仪,是比丘戒之根,是菩萨戒之源,初发心剃除须发出家学佛修行者所必须接受和坚持执行的基本修行标准。
佛制出家者,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乃听教参禅。是故沙弥剃落,先受十戒,次则登坛受具。今名为沙弥,而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狂者忽而不学,便拟躐(liè)等,罔意高远,亦可慨矣。因取十戒,略解数语,使蒙学知所向方。好心出家者,切意遵行,慎勿违犯。然后近为比丘戒之阶梯,远为菩萨戒之根本。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庶几成就圣道,不负出家之志矣。若乐广览,自当阅律藏全书。后十戒,出沙弥十戒经。佛敕(chì)舍利弗,为罗睺罗说。
上面就是沙弥律仪的含义介绍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也是不要特别的随意,我们若是去按照佛经的念诵仪轨去念诵佛经的话肯定是非常好的。
...查看更多
很多的修行佛法的师兄都是知道律仪的,‘彼人眼见色已……’等等,是显示根律仪戒。‘彼人’,是指坚持别解脱律仪戒的比丘。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根律仪戒。
‘眼见色已’,是由于有见色能力的眼识而见色已的意思。然而古人说:‘无心故眼不能见色,无眼故心亦不能见色:当(眼)门与所缘(之境)相接的时候,由于以眼净色为依止(而起)的心才能见色’。这种说法好像真的为见的原因论,正如有人(说射箭)说‘我以弓射’一样。是故以眼识见色已便是这里的正确意义。
‘不取于相’,便是对于男女相,净相(可悦相)等而能生起烦恼的一切事相不取着,而止于他真实所见的。
‘不取细相’,便是对于能使烦恼显现而得通名为细相的手、足、微笑、大笑、语、视等种种相不生取着,他仅见其所见的真实部分,犹如住在支提山的大帝须长老一样。
据说:长老从支提山来阿努罗陀补罗乞食,有一位良家妇女和她的丈夫争吵了以后,装饰得像天女一样美丽,早晨从阿努罗陀补罗城内出来向她的娘家走去,在中途碰见了长老,生颠倒心,向他大笑。当时长老想:‘这是什么’?于是向她一看(看见了她的笑口的牙齿),便对她的牙骨部分作不净想,证得阿罗汉果。
于是他说:看见了她的齿骨,随念于以前所修的不净之想,长老就站在那里,证得了阿罗汉果。
这时,她的丈夫亦从同一路上追寻而来,看见了长老问道:‘尊者,你看见什么妇女吗’?长老说:
我不知道是男是女,向这路上走去,但见一堆骨聚,行于这平平的大路。
‘因为他的眼根若不防护’,是说因为不以念之窗防护眼根及关闭眼门的人,便为贪等法所侵入所系缚。‘彼防护而行道’,是说以念窗关闭他的眼根而行道。若能如是行道者,即名‘保护眼根,作眼根律仪’。
仅在眼根中,实无任何律仪或不律仪可说,在眼净色所依亦无有念或妄念生起。当所缘之色现于眼前之时,经过有分(识)二次生灭之后,便起了唯作意界的转向作用,经过一生灭之后,便有眼识的见的作用,自此有异熟意界的领受作用,其次有异熟无因意识界的推度作用,其次有唯作无因意识界的确定作用,经过一生灭之后,便起速行的作用了。这里在有分,转向(乃至确定)等的任何作用阶段都没有律仪或不律仪可说。但在速行的刹那,如果生起恶戒,或忘念、无智、无忍、懈怠,便为不律仪,如是发生而说他为眼根不律仪。何以故?因为那时眼门没有守护了,则有分与转向等的路线亦无守护。譬如城市的四门若无守护,虽然城内的家门、仓库、内室等善加守护,但城中的一切财货实无保障,因诸盗贼可从城门而入市内恣其所欲而作故。同样的,如果在速行的阶段起了恶戒等,则那时成为不律仪,眼门便无守护,于是有分及转向等的路线亦无守护了。若在速行时生起戒等,则眼门有了守护,于是有分及转向等的路线也有了守护。譬如城门若能善加守护,虽然城里的家门没有守护,但市内的一切财货亦善能保障,因为城门紧闭没有盗贼可以进去了。同样的,若在速行的阶段生起戒等,则眼门有所守护,于是有分及转向等的路线也有守护了。故在速行的刹那而生起律仪,名为眼根律仪。
‘耳闻声已’等其义亦尔。
如是当知业已略说以回避取着色等烦恼随缚相为特相的根律仪戒。
上面就是根律仪戒的介绍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要尽量去按照仪轨来念诵修行佛经,而且我们念诵佛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那些念诵佛经的注意事项。
...查看更多-
不律仪_恶律仪
我们都是知道律仪的,而且很多的师兄也是知道,佛门中也是有戒律的,所以说很多的师兄一直搞不...
-
生西法师答:何为佛子律仪?
我们都是知道律仪的,律仪就是指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所以说很多的寺院中都是有着关于...
-
沙弥律仪要略
诸位师兄都是知道律仪的,而且相信诸位师兄也是听说过“佛子律仪”的,其中生西法师是为我们讲...
-
戒律和律仪有区别又有统一
诸位师兄都是听过律仪的,那么相信诸位师兄也是知道恶律仪的,那么什么是恶律仪呢?其实恶律仪...
-
根律仪戒讲解
诸位师兄都是听过律仪的,一切律仪总有四种,一别解脱律仪,二静虑律仪,三无漏律仪,四断律仪...
-
沙弥律仪有什么含义?
很多的师兄都是听到过律仪的,那么今天来介绍的就是五部律,五部律简称五部,律者毘尼(vinaya),...
-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一节 六根律仪
相信很多的师兄都是听到过律仪的,其实律仪就是僧侣遵守的戒律和立身的仪则或法律的礼节。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