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开化洞:800年佛像屹立岩壁 头上夜明珠被倭寇盗走
发布时间:2024-06-20 03:03:34作者:僧伽吒经全文[原标题]雨中观佛倾听岁月更迭的故事
石佛依岩而刻,端庄慈祥,传神达韵。(图片来源:泉州晚报摄影:陈小阳)
佛像冠服花纹简单,彰显时代特色。(图片来源:泉州晚报摄影:陈小阳)
左手施“无畏印”(图片来源:泉州晚报摄影:陈小阳)
右手施“与愿印”(图片来源:泉州晚报摄影:陈小阳)
开化洞内绘有精美的宗教人物壁画(图片来源:泉州晚报摄影:陈小阳)
大石上面的孔洞是已消失的六角亭留下的印记(图片来源:泉州晚报摄影:陈小阳)
石像下方的开化洞已被建成一座小寺庙(图片来源:泉州晚报摄影:陈小阳)
南安开化洞阿弥陀佛造像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石佛依岩而刻,高约5米,造型端庄慈祥,传神达韵;相传佛祖是乘船至此,如今造像下方仍有船石与石袈裟刻痕;开化洞前原有一条黄龙溪及一座五星桥,如今溪、桥皆无踪影,徒留两方碑记。
朴实庄重的石造像
去南安看开化洞阿弥陀佛造像那天,天空正下着不大不小的雨,雨花朵朵,开得漫山遍野。开化洞所在的那座山并不高,只能说是个小山丘,就在乡道边上,这个地理位置如今实际上是施坪村和祥堂村的交界地,也在榕桥古地的范围内。那尊大佛就屹立在雨雾之中,背倚巨石,没有撑伞之苦,只是淡然默立,仿佛正在等着我们。
爬上十几层石梯,就来到了大佛的脚下。抬头细观阿弥陀佛造像,只见雕像依岩而刻,高约5米,站于莲花座上,头戴方檐法巾,双目微合,两耳垂肩,左手掌心向上平放胸前,右手摊掌向前自然下垂,嘴唇饱满,神态安详,整体让人感觉端庄而亲切,慈祥而睿智。
中国石雕艺术大师、泉州东艺雕刻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水木先生告诉我们,依石凿像,雕刻手法多以浮雕为主,这尊石造像采用的是宋代流行的雕刻风格,即以朴实庄重为主,冠服简单,衣纹简化,不饰项圈、臂钏、手镯等物,传递出一种大气、和善、安详的感觉。
头上夜明珠被倭寇盗走
在石像下方有一个洞,这就是开化洞了。这个洞是在石头覆盖下自然形成宽阔的空间,洞内可容纳百人,平坦幽深,如今洞已被建成一座小寺庙。
1993年,附近村民陈丽珠来到开化洞当起了管理员,一晃已20年。正是她为这洞装了石门,并慢慢修建起一座庙宇,才有了现在这模样。据陈丽珠透露,在开化洞内,还有一个神秘的石洞,相传是杨文广平闽南十八洞时的“飞鹅洞”,“洞就在那张石桌后面,其实不是很大、很深,因为里面空气污浊,现在已堵上了。”陈丽珠说。
南安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据民国四年《南安县志》记载,这开化洞最先是宋代道士陈大受挖凿的:“宋庆元初,道人陈大受,刳而为洞,名开化洞,平垣靓深,夏凉冬温,前架一室,凿石为佛,长可一丈,大受善琵琶,工草书,郡邑缙绅诸公多与之游者。”陈大受既会弹琵琶,又擅长写草书,还会雕琢石像,真是多才多艺!
关于陈大受还有另外一个民间故事:陈大受是宋朝一位有名的石匠,他的雕刻技术精湛,当时不少佛寺都有他雕的盘龙柱和飞凤匾。有一次,陈大受偶然来到南安榕桥,见到这里绿树荫荫,鸟鸣山幽,四面群山环绕,巨石坐落在盆地之中,于是,他决定在巨石上雕一尊石佛,工程历经数月完成。石佛雕成之初,观者络绎不绝,陈大受心里很是满足。可过了不久,有个小孩提出一个疑问,石佛的手指很粗,鼻孔很小,他怎么能用手挖鼻孔?这话有一定的生活常识,陈大受听了很惭愧,只顾追求艺术表现而忽略了生活的真实。他又仔细琢磨了好几个地方,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石佛形象。
“听老人说,在这阿弥陀佛造像的头上,原本有一颗很大的夜明珠,可惜后来在倭寇之乱中,被倭寇给盗走了。”南安祥堂村书记李瑞志说道。
神秘的岩壁剪影难觅
南安洪梅镇纪委书记陈小阔介绍说,他在1995年时就曾到开化洞进行实地调查,意外发现在开化洞石佛像后的岩壁的深色底上有3个约1米至1.5米长的男女剪影形象,呈舞蹈状,图案形象逼真,舞姿婀娜,很有节奏感,类岩画。
“这些图案如果确认是岩画,那么它的凿刻年代就可能比我国许多地方出现的岩画的年代还要早。从图案的构成来看,是一幅舞蹈场面,反映了原始农耕时代庆丰收的情景,或者是表现人们对太阳和火的崇拜,象征着原始人类过着集体群居生活,这一记录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现象。”陈小阔称。
可惜的是,由于十数年的风吹雨打,佛像后的崖壁出现了大量青苔和潮斑,我们绕着石像找寻多遍,始终无法辨认出这些岩画了。
“还有一件事让我耿耿于怀,”陈小阔说,“为什么道人陈大受会凿刻阿弥陀佛造像?而不是去雕刻道教的祖师像?”
吴水木先生对此表示,其实阿弥陀佛在大乘佛教中被尊称为释迦牟尼的“接引导师”,是在释迦牟尼之前的佛祖;而在《封神演义》中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准提道人的师兄。所以,他是一个“横跨”两教的神佛,道人雕刻他的造像完全有可能。而就开化洞阿弥陀佛造像的造型来看,佛像右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这是一个“与愿印”;而左手屈臂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则是一个“无畏印”。“这两种手印的配套运用,正是南无阿弥陀佛的象征之一。”
从对面的山坡上看,开化洞所在的山脉呈一只横卧的鹅状,石佛正好位于鹅眼的位置上,故又有鹅眼山之称。
岁月更迭万物变化
时光荏苒,曾经有许多被认为是不会改变的东西,却在无声无息地变化着。开化洞阿弥陀佛像也见证了这样的变化。
“在佛像前曾有一条澎湃的溪流,叫黄龙溪。”陈小阔称,“但由于地理变迁,现在这条溪流已不复存在。”我们朝昔日黄龙溪淌过的地方望去,却只能见到一块块齐整的水稻田。
除了黄龙溪,消失不见的还有五星桥。“由于那溪水阻断了村与村之间的来往,所以才搭了一座桥,这就是五星桥。”陈丽珠这样说道。在开化洞前,我们发现了重修五星桥碑记(此碑已断成两段,碑上的文字也模糊不清),在龟尾附近田中有一巨石上刻着“五星桥─觉海山人李王禹重建─天启壬戌穗七月□”的字样。虽有两块碑记证明它存在过,不过,五星桥并没有留下半点实物给后人,我们只能在脑海中去想象它了。
陈丽珠笑着指着佛像站立的地方下面的那块大磐石说道:“上一代人曾说这是一块船岩,据说,正是它驮着阿弥陀佛来到南安,‘船’头还留有一袭类似袈裟的痕迹。”我们仔细观察起这块大磐石,惊奇地发现在这石头上有不少形状不一、大小不一的孔洞。这些洞到底是用来做啥的?陈丽珠女士解释称,大石上原本还有个六角亭,是为来进香的香客准备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这六角亭也消失了,只留下这些张嘴向天的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