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法鼓全集第七辑第二册之一金刚经讲记

发布时间:2022-08-18 11:14:09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法鼓全集第七辑第二册之一金刚经讲记

  编者序

  绪论

  一、释题

  经

  波罗蜜

  般若

  金刚

  二、译本

  三、本经成立

  四、本经组织

  五、本经译者

  六、本经释者

  《金刚经》的内容

  一、对象

  二、全经要义

  三、思辨型式

  四、无相离相

  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

  一、净信功德

  二、法施功德比财施更大

  三、受持读诵演说的功德

  四、不受福德是无量功德

  结论

  后记

  附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讲记

  编者序

  【随身经典】系列丛书是法鼓文化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一九九九年,最特别的一项献礼,内容收录了圣严法师针对经典、历代祖师文钞语录等的讲说着述,书中并附有经典原文,以利读者参阅持诵。轻薄短小的口袋书采小开本型式,将一般人认为厚重、难以理解的佛教典籍,化为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的随身伴侣。

  近十年来,在东西方诸大德的努力下,佛法的观念、禅修的方法,已经普遍为全球人士所认同,也有越来越多人愿意接受佛法,因此有人说,佛学将会是下一个世纪的显学。面对佛教三藏十二部佛典,「深入经藏」以便「智慧如海」,相信是许多人一生的梦想与读书计画。但是经典浩瀚如汪洋般,如果缺少了指引,难保不会失了方向,徒劳而无功;而且如果只读经而不解其义,解其义又不能如说修证,则不免沦为「说食数宝」,与消解烦恼、净化心灵终究是了不相干。

  圣严法师便说过,他「一向主张『古为今用』,佛经不是仅供信仰持诵的,更当『如说修行』,应用於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法师也指出:「『解义』是对听到、读到的任何学问都能了解其内容。这又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种是从语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生义,却不一定是真的意思;第二种则是以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佛法的修行来通达、识透文字的内涵,根据实际经验,根据证悟层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认。」

  由於圣严法师特别重视观念与实践,所以「义理透彻」、「善巧实用」便成了法师解经的两大特色;尤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读者了解经文本意与内在精神,并常以其一贯睿智幽默的譬喻,提示大众如何将佛法的智慧与慈悲,落实在生活之中,读後总让人有当头棒喝、如梦初醒之感。

  【随身经典】系列所收录的文稿,都曾经在《法鼓》、《人生》杂志连载过,部分则曾经出版过一般通行开本。内容形式有的是依传统的讲经方式,逐字、逐句解释,读者得以循序渐进地深入;有的则是从经典中,一段一段或是一句一句地摘录下来,浓缩成几个主题单元,以提纲挈领的方式让读者很快掌握到全本经文的重点。

  以主题单元来讲解一部经,这应该是圣严法师的特色之一,也是法师的慈悲善巧。在《修行在红尘-维摩经六讲》一书的〈自序〉中,法师便特别说明,这样做「是为了因应现代一般人的需要」。

  在这二十世纪的最後一年,或许有着所谓世纪末的焦虑与不安,但却也是法鼓山的「祝福平安年」。法鼓文化谨以【随身经典】系列的出版,感恩三宝的加护;更祈愿所有一切众生,皆得身心平安,以更多的慈悲与智慧,共同迈向新的二十一世纪。

  法鼓文化编辑部谨识

  绪论

  《金刚经》是一部很有名也很有用的经典,在中国佛教界流通极广,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次的讲经方式和以往稍有不同,不是依照原经文,而是照着我所尝试编列的纲要来向各位介绍,如此,大家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简要的方式,完整清楚地了解《金刚经》的内容。

  纲要共分为四个段落:1.绪论;2.《金刚经》的内容;3.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4.结论。

  一、释题

  《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经

  在中国最珍贵、最有道理的书籍,就叫作「经」,在印度称为「修多罗」,梵文Sutra,是花串的意思。把一朵朵美丽的香花串起来,像夏威夷花环一样,就叫作修多罗。由於佛的语言、佛所讲的话是金玉良言,就像一朵朵美丽的香花,对众生非常有益,因此後人就把由佛所说的法,所集结成的一篇篇文章、一本本书,称之为经或修多罗。

  波罗蜜

  全名为波罗蜜多,是梵文pāramitā的音译,中国人喜欢简略,往往把「多」字省略了。它的意思是到彼岸,也就是从苦难的这边,到达离苦得乐的那边,亦即超越生死的苦难,渡过生死的大海,得到解脱,所以波罗蜜实际上有超度的意思。一般人常常以为念经是为了亡者,是为了超度亡灵,其实这是本末倒置;因为佛说法主要是为了超度我们活着的人,结果却因为现代人的心态错误,使得自己念经,而得不到超度。

  佛法有无量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叫作波罗蜜,其中最重要的为「六波罗蜜」,也叫作「六度」,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智慧又叫作般若,是六度之中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般若的指导,之前的五种波罗蜜只是世间善法,不是究竟的佛法。

  般若

  梵文原文为Prajñā,「般若」就是智慧,它有三种内容:

  *实相般若:实相即无相,是超越语言文字,超越一切现象,但是又不离一切现象。一切现象经常在变化,而实相虽然没有一定的定相,但它是如如不动的。

  *观照般若:观照则是用佛法的观点,来观察我们的生活环境及身心世界。只要深刻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就可以发现它是变化不已的,所以是无常的;因为一切现象变化无常,所以没有一个真实的我,也就是无我;再进一步观察,既然无我,所以是空的,而能体证到这个空的就是「观照般若」。

  *文字般若:所有用来说明苦、空、无常、无我等道理的一切经典及种种文字,例如《金刚经》、《心经》,都叫作文字般若。我们在这个世界生生死死,永远沈沦在苦难之中,唯有藉着语言文字,才能知道苦是什麽、难又从那儿来?才会明白是因为有个自我的执着,受到自我假相的困扰,才会产生种种烦恼。因此藉由文字般若,能让我们产生智慧,帮助我们离开烦恼。

  金刚

  这两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金刚钻、钻石之类的东西,但是它的原意是坚固,倒没有金刚钻、钻石的意思,因为钻石是一种物质,可加以切割,形状也会改变,是可以被破坏的;但是这里所指的金刚,则是能破一切,却不受任何东西影响的,这就是空,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无相」,或是《大般若经》所讲的空,既然是空、是无,也就不会被任何东西所破坏。

  一切事物瞬息万变,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只要我们具有般若智慧,心中不执着,不受任何现象所左右、所动摇,那麽,我们的心就如同金刚一般坚固。

  这部经因为阐释般若智慧的关系,而般若智慧强大的力量就像金刚一样,所以这部经便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二、译本

  从晋朝的罗什三藏到唐朝的义净三藏,短短三百年之间,这部经在中国出现了六种译本,而且全是名家之作。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与玄奘译《大般若经》卷五七七「能断金刚分」同本)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隋大业年中三藏笈多译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这些译者的名称,是我根据经典原文所抄录的,实际上他们都可称为三藏法师。现在我们常用的是罗什三藏的译本,与玄奘三藏所译的为同本异译,都是根据《大般若经》的「能断金刚分」而来,至於其他四种多少都有些出入。

  三、本经成立

  从历史上看,《金刚经》属於《大般若经》里的第九会。

  《般若经》有很多,依照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原始下品,也就是小品《般若经》。《道行般若经》属之;第二个阶段是中品《般若经》。《放光般若经》属於这个部分;第三个阶段是上品,又叫作大品《般若经》。《大般若经》初会、第八会以及第九会都是属於大品《般若经》。实际上,《大般若经》集合了每一个时代的《般若经》-原始、中品,以及最後出现的大品《般若经》都包括在内,例如《文殊般若经》相当於《大般若经》的第七会,《金刚经》相当於《大般若经》的第九会。

  四、本经组织

  关於本经组织,在中国有四种分法,至於原来经文组织是不是这样?仍待进一步的研究查证。至於中国的四种分法为:

  *梁昭明太子分为三十二分:梁昭明太子就是梁武帝的太子,现在我们诵经的时候,可以看到经文中有「法会因由分第一」、「善现启请分第二」……,一共有三十二分,这并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而是昭明太子所分的。

  *罗什三藏法师的弟子僧肇法师之说:《金刚经》前半部,相当於昭明太子所分的第一分至第十六分,是说众生空;後半部相当於第十七分到第三十二分,说的是身空、法空,也就是人无我、法无我,阐释证人无我进入涅槃,脱离生死成阿罗汉;证法无我即登大乘菩萨初地以上,虽入涅槃,但不出生死,在生死中自由自在度化众生,这就是法无我。

  *天台宗的创始人智者大师及三论宗的嘉祥大师之说:前後两部为重说重言,也就是前半部已经说过的话,後半部又重新演说了一次。

  *印顺长老之说:他接受嘉祥大师将前後两部,判为般若道与方便道之说。印老在其所着的《般若经讲记》中,采用《大智度论》里的五种菩提心来分判全经,这五种是: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这种分法可能比较接近原貌,因为《金刚经》属於般若系统,而《大智度论》是就《般若经》第一品的序论来判定,所以这种分法比较合理。不过我此次讲经没有采用这种分法,并非我比印顺导师高明,而是我想试着用另一种方式来加以解释;至於这五种菩提心是什麽意思,请诸位自行参考印顺导师的这本书,在此就不多作解释。

  五、本经译者

  我们现在讲的这部经是由罗什三藏所翻译的,日本人曾写过一本罗什三藏的传记,已翻译成中文,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这本书,也可以参考《高僧传》卷二,以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十章。

  六、本经释者

  中国和印度对《金刚经》的解释相当多,计有:

  *印度有无著菩萨造《金刚般若论》二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天亲菩萨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三卷。这两位菩萨都很重视《金刚经》。

  无著菩萨是印度非常伟大的一位论师,着有《摄大乘论》,这是唯识宗早期的一部重要论典。天亲菩萨则是无著菩萨的亲生弟弟,也是唯识宗的大师,写有《唯识三十颂》及《唯识二十颂》,後有人释为《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玄奘大师将其带回中国,加以综合整理,翻译成《成唯识论》。

  *中国汉文注《金刚经》者,自晋之僧肇、隋之吉藏,迄於清之俞樾,所着注释收於《卍续藏经》中者,共四十三种。

  《金刚经》的内容

  《金刚经》既难讲又容易讲,在《大藏经》以及市面上的书籍中,都可以找到许多《金刚经》的注解。过去有人把到清朝为止,比较有名的注解结集成一本书,书名是《金刚经五十三家注》,实际数量其实不只五十三家,尤其到现在又更多了。

  《金刚经》是禅宗最重视的一部经,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听到其中两句话而开悟的,即使其他宗派的法师们,也都非常重视《金刚经》,因为这部经的内容深入浅出,非常丰富。

  以下分成四个段落来介绍:一、对象;二、全经要义;三、思辨型式;四、无相离相。

  一、对象

  当机说法与请法者

  经文中与释迦牟尼佛对话、请法的代表就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是所有大阿罗汉之中,对於空义了解得最透彻的一位。

  有一个传说:须菩提尊者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东西都空了,米缸、水缸、钱财、金银珠宝,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这是预言他成为佛弟子之後,会对空的道理了解得最透彻。

  大部分的人由於不能接受空的观念,所以不能学习空掉烦恼、执着,不能空掉自我;因为不能空,所以就不能得度。

  教化的对象

  有大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等,一共有多少人呢?《金刚经》一开始说有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到了最後一段,经文又说:「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这些都是当时听《金刚经》的听众,就像现在来听我讲经的大众一样,除了我们眼睛看得到的人之外,也有天人、阿修罗,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

  教化的目的

  释迦牟尼佛为什麽要讲这部经,他的目的为何?

  是为了使听者都能够发无上菩提心,也就是《金刚经》里所说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但是发无上菩提心,也希望所有的人最後都能得到无上的菩提正果,就是成佛。

  二、全经要义

  《金刚经》全经的要义是什麽呢?就是:心有所住,即离无上菩提之心;心能降伏,即是无上菩提之心。

  《金刚经》的目的就是要我们发无上菩提心,成无上菩提果,如何发?如何成?必得先将心降伏;如何降伏?必须心无所住。

  「心无所住」,住的意思是执着,心里有罣碍、很在乎,如果心头不牵不挂,就叫「不住」。

  例如,有人称赞你很聪明、很能干,或者说:「你真有善根,会到农禅寺来听经闻法,真是不容易!」你听了以後,若是心里觉得很高兴,这就是「心有所住」。

  反过来看,如果有人说:「你这个人真没出息,这麽聪明,怎麽也这麽迷信,跑到农禅寺听什麽《金刚经》?」你会有什麽反应?你是不是会回答:「有善根、有福德的人,才能听到《金刚经》,因为你愚蠢才会这样骂我。」这也是「心有所住」。

  不过,想要达到「心无所住」的境界,的确很不容易。以下举经文中的三段,来进一步说明。

  1.「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前一句是须菩提尊者所问的,意思是:我们的心都有烦恼、执着,请问世尊,究竟有什麽办法能够降伏这个有住的心,使它不会随时受环境影响而起烦恼呢?

  後面那句是释迦牟尼佛回答他:菩萨在行布施、做好事的时候,不能起执着,如此便能降伏烦恼心,就可以达到「心无所住」的目的。

  烦恼和执着,都是我们和外在的人或众生、环境接触以後才产生的,想要不起烦恼,就不能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当成真实不变的;但若仅止於此,认为反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都是假的、不实在的、无常的,就不和外界环境有任何接触,这会变得很消极,这样也不对,这不是真正的菩萨行者。

  真正的菩萨行者,会与他人保持接触,但是不会把这些关系牢牢地牵挂在心上,这才是真工夫。

  一般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有取有舍的,但是菩萨以布施来度众生,他们是只舍不取的。布施什麽?不仅仅是钱财,还包括佛法及无畏布施,而且布施之後,心里不会一再念着我布施了多少东西、做了多少功德,或是已经度了多少人,这就是「无住」,也就是「三轮体空」。

  真正的布施要做到「三轮体空」,那就是:没有布施的人、没有受布施的人、也没有布施的东西。

  「轮」指的是不断地运作:有布施的行为、受布施的行为,以及布施的东西;这样的运作一定要不停地进行,但是三轮虽然不停地运作,却不要以为有一个真正、实在的我在做。

  我曾经遇到一位大居士,他告诉我,他已经做到「三轮体空」了,我问他:「你是怎样做到三轮体空的呢?」他的回答是:「我某年某月对某些人做了某一件事,现在我已经把它忘掉了。」这真的是「三轮体空」吗?-当然不是。

  2.「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一段是《金刚经》精要中的精要。在农禅寺庭院的照壁上有两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惠能大师就是听到这两句话开悟的。

  整段话的意思是:有大功德的菩萨们,应该要有智慧心、清净心,做了布施功德之後,心里不要想到有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如能不执着,便能生智慧心,也就是无住的心。

  什麽叫作「六尘」,那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色」,是经由眼睛所见到的现象,包括颜色和形像;耳朵听到是「声」音;鼻子嗅到的是「香」,这包括香味和臭味,如同英文的smell一样,因为无法用一个单独的中文字表达,所以翻译为「香」;舌头嚐到的是「味」;身体四肢所接触到的物质或气温是「触」;「法」则是我们的思想、语言、文字、符号和记忆,这些都称作「法」。

  当我们的六根接触外境时便会产生种种反应,面对这些反应,心中不受影响,不留下任何痕迹,这就是「无住」。

  洞山良价禅师曾经形容他的心境,如空中的鸟迹,飞鸟经过空中以後,并不会留下足印,或是任何的影迹,就像这位禅师的心,接触到任何事物之後,什麽东西也不留下,还是保持着像虚空那样的坦荡、明白。要做到这种程度是很难的,而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这不是说失去记忆,而是心无所执着。

  有句成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於耳。」这声音究竟是在梁上绕,还是在心里绕?如果是在梁上绕,那麽应该可以将它录下来,当然不是!它是在心里绕,所以虽然感觉上还听得到歌声,事实上这是心里的一种执着、一种贪恋,如此一来,心住於声,才会有「余音绕梁三日」的感觉;如果不住於声,那麽虽然听是听了,但是听过以後,心里也不会留下痕迹,这就是不住声。

  因此,如果心如虚空,任何事情经过以後,心里不留痕迹,心中不罣碍,没有烦恼,就是「无住」。

  至於「生心」,怎麽生法呢?曾经有人告诉我,说他修行工夫很好,心已经非常清净,我问他是如何清净法?他说:「我打坐的时候,听不到声音,也看不到东西,什麽也不知道,所以我的心非常清净,很自由,很自在。」

  我又问他:「木头、石头、树木、花草,它们看不到、听不到,是不是也很清净呢?」

  他想一想之後回答我说:「不对啊!我是人,不是矿物、植物。」

  这一类的人,自以为入定了,所以心很清净。其实这种定,在禅宗里称为「冷水泡石头」,即使泡得时间再久,石头还是石头。

  禅宗强调智慧,《金刚经》讲的便是般若智慧,所以「无住」并不等於是无知无觉,而是不执着、无罣碍、自由自在。无住的心不但能够照常运作,而且它的功能和反应远比一般心中有执着、有烦恼的人,还要更清楚、更活泼。

  那麽,我们要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有两种方式:第一是顿悟,像六祖惠能大师一样,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两句话,马上言下大悟;第二是从链心开始,修习「观」的方法,凡是修「观」的方法,都属於观照般若的一种。

  3.「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这一段是前面两段的重复说明,再一次告诉我们:想成佛、发菩提心的人,应该先知道什麽叫作「住」。「住」就是我们的烦恼心、执着心,了解这个烦恼心之後,经典便告诉我们如何降伏它。因此下面接着告诉我们:「当生如是心……。」心还是要有,但是要生什麽样的心呢?生智慧心,以智慧心行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从生死的此岸,到达不生不死的彼岸,这就叫作「灭度」。

  「灭」就是灭苦,「度」是超度的意思,使得一切众生的苦灭了,得到超度,超度一切众生之後,心中不会念念不忘是否超度了任何一个众生,这就是「无住」,也叫作「不住」。

  早期我到美国弘法时,发现美国人有一种风气,就是做义工(volunteer),那时候台湾还没有形成这种风气;有一次一位美国人来东初禅寺帮忙,累了一整天很辛苦,做完之後,我对他表示感谢,他却回答:「您不要谢我,反过来,应该说谢谢的是我,因为您给我机会做这些事,这是我很乐意做的(my pleasure)。」

  leasure有「喜欢」、「享受」的意思,因此做完以後他没有跑来告诉我:「我曾经为你做了多少义工,你要对我优待一些。」如果这样就是有条件的,不能称为义工。

  这种做义工的心态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无住」,就是为了做义工而做义工,并未想要沽名钓誉,或是想博得别人的赞叹,纯粹就只是为了欢喜、为了高兴而做。做了一天的义工,虽然一身臭汗,仍能高高兴兴地回家,舒舒服服地睡个觉,不会为了做了多少义工而沾沾自喜,这种精神真是可佩。

  三、思辨型式

  四种思辨型式

  凡是读过《金刚经》的人,一定都对其特殊的思辨型式印象深刻,而这部分却也是让很多人最感困惑的。《金刚经》的思辨型式有以下四种:

  *正→反→合:这是一种辨证逻辑,先说正面的,再说反面,最後是正、反合起来说。《金刚经》中有一些这种型式。

  *肯定→否定→肯定:这类型与「是→不是→才是」相同。

  *假有→非有→真有:这是使用佛学名词的思辨型式。

  *有→空→中道:这也是使用佛学名词的思辨型式(非空非有)。

  针对第三种「假有→非有→真有」,「假有」的意思是:一切现象,只要想像的出来,可以用语言、文字、思想加以形容、表达的,都是假的,并不是实有。

  例如,吃饭的「吃」,是真的吃吗?是正在吃呢?或只不过是个字而已?其实「吃」只是个字,是一个代表的说明符号,并不是真正「吃」的本身。

  又例如,喝茶的「茶」,这个字是否就等於真正的茶呢?不是,它只是个名词而已,很多人听到「茶」就知道是茶,可是对从没喝过茶的人来说,任凭你怎麽描述,他还是无法体会,即使你拿一杯茶给他喝,若是没有事先讲明,他可能喝了以後也不知道那就是茶。而实物上的茶,是否就等於名词的「茶」呢?当然也不是!因此不论名词或动词,其作用都只在表达或形容,都只是假借来说明而已。

  除此之外,所有人、事、物,任何可以表现出来的现象,不管是生理现象、物理现象、心理现象,都是暂有的,不是永恒的存在。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或汉高祖,他们曾经拥有的丰功伟业,曾经不可一世的英雄豪气,如今在那里?所以,任何现象都不是永久真实的有,只是暂时的有。

  「假有」之後是「非有」,从「假有」深一层来看,它不是真实的有,所以叫作「非有」,「非有」就不是真的有。

  「非有」很难懂,因为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是有的,怎麽能说是「非有」呢?事实上,我们的存在既然是假的,假就不是真,假就不是有。以吃饭来作例子,我们吃过饭,消化以後就没有了,所以这是暂时经过,好像是有,但不是真的实有,所以叫作「非有」。

  《金刚经》里的「无相」、《大般若经》与《心经》所讲的「空」,就是「非有」;「非有」才是「真有」,因为「非有」是「空」,「空」是不会变的,才是真的;因为只要是「有」,便不停地在变动,不是真的。

  至於第四类的「有→空→中道(非空非有)」,这就是世俗谛与真谛(第一义谛)。

  何谓「世俗谛」?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世间一切现象,以及世间所有人的观念,都是「有」的,不管是现象有、观念有,或是本体有,全都是「有」。所谓「本体」,我们可以称它为理念,也有人称它是神,这些神我、大我,都是「有」,所以叫作「世俗谛」。

  佛法有大、小乘之分,小乘佛法认为世间一切法、一切现象都不真实,都是「空」,他们经由分析和实证来强调「空」。分析是从理论上加以解释、说明;实证则是经验的,是精神的体验,必须经由智慧和禅定才能体会得到。已证阿罗汉果的人,知道世俗的一切现象是「假有」,所以他们强调「空」,也因为如此,他们进入涅槃、寂灭後,在「空」之中,就不愿意再回到世上来度众生。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一个能在理论上或逻辑上理解「空」的人,并不一定已经体验到「空」,所以现在有许多人把佛法当成学问来研究,对佛学知道的不少,也能够为人讲说《金刚经》,但是一旦自己面对是非,或是牵涉到他个人的利害得失,例如,金钱、名誉,特别是男女之间的爱情、亲子间的亲情等,都会不自在。原因是道理上他们是懂了,但是因为没有实证,没有亲自的体验,当外面的环境一变化,马上就会受影响。因此,能懂得一些道理虽然也不错,但是真正的佛法是要能够实证的。

  接下来说明大乘的「真谛」(第一义谛),也就是「中道」。佛法所说的「中道」并不是「中庸之道」,也不是「不在左、不在右」,更不是「我在中间,那一边好,我就往那一边靠」的骑墙道。

  佛法的「中道」是不在空、有之间,非空非有,也可以说就是空。这并不是否定世间所有的一切现象,事实上,它是住於世间而不受世间的现象所困扰、束缚;就像观世音菩萨,住於世间而於世间得自在,所以又称为观自在菩萨。

  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论颂》,所谈的是般若思想的「空」,般若的「空」也就是「中道」,论颂中对「中道」有很清楚的解释:「舍二不执中」,舍两边而不取中间,这才是真正的「中道」,这才是最自由、最自在的。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逻辑思想,都有它自己本身的立场,但是《中观论颂》所说的「中道」的思想,没有所谓的立论、宗旨,没有任何立足点,所以无论以什麽方法辩论,都无法将它击破,因为它就像是虚空一样,没有目标可以攻击,当然也谈不上攻破。

  不仅仅理论上如此,事实经验上也是这样,若是能够经验到没有立场的立场,这就是解脱,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好、最自在的。

  十九个实例

  以上说明《金刚经》的基本思辨型式,接下来自经文中选了十九个例子,只要了解其中一、两个例子,其他的都可以举一反三。

  1.「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所说身相」,这是有;「即非身相」,这是非有;「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是说如果能够了解到一切的有就是空,一切的假有就是没有,那麽就能见到如来的实相了。

  曾经在一场演讲中有人问我:「佛的面貌是怎麽样?」我回答他:「佛的面貌就是没有面貌,没有面貌就是佛的面貌。」这不是我自己编出来的,而是《金刚经》里所说的。

  经典中说佛有三十二种大人相,这三十二相是为了表达释迦牟尼佛的庄严相,所以是假相、非相,并不是真正的佛。佛的真实法身遍於法界,没有一处不是佛的法身所在,因为没有定相,是无相的,也就是非相,非相才是佛的真正法相。

  曾经有人问云门文偃禅师:「如何是佛」,禅师回答他:「乾屎橛」(乾大便),这听起来很可笑,怎麽可以说佛是乾大便呢?并不是这样!因为佛的法身处处都是,大概当时他正好看到一截乾大便在那里。事实上,不一定是乾大便,任何东西都可以是佛。这麽说来,头发算不算是佛?如果是的话,那麽就抓着头发礼拜好不好?这样是不对的。理念上、观念上虽然如此,但是我们还没有亲见佛的法身,还是要以庄严相为佛的身相。

  2.「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这一段里面其实有两个例子:1.微尘,即非微尘,就是微尘;2.微尘所结合成的世界,说是世界,便是非世界,那就叫作世界。至於有多少微尘呢?有三千大千世界那麽多微尘。

  一个日月系统,也就是一个太阳系,叫作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就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作大千世界;因为包括了三个「千」,所以一个大千世界也叫作三千大千世界,而一个大千世界便是一尊佛所教化的范围。

  我们这个大千世界称为娑婆世界,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释迦牟尼佛就是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但是不要以为娑婆世界就是地球,否则就太委屈释迦牟尼佛了,事实上整个大千世界都是他教化的区域,我们所见的佛只是他的化身之一,所以有「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之说。

  一个大千世界的微尘是数不清的,无量无数,比恒河沙数还要多得多,但是如来说不要称它为微尘,你把它当作是微尘的话就错了,因为微尘也只是假相,所以那不是微尘;但是这个假相也不能说是没有。不论是一粒微尘、所有微尘,或是像世间那麽多的微尘,都是如此。

  如果能以这样的例子,用这样的型式,来看这个世界的任何现象,我们就能解脱自在。例如,你的太太跟你吵架,等於没有吵架,所以叫作吵架。只要用这种方式、这种逻辑来处理所有的事,不但能减轻很多心理负担,即使想有烦恼也不容易,所以《金刚经》所说的道理很有用。

  3.「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如来相,可是并不是真的如来相;如来显现出三十二相,但并不受限於三十二相。印度的传说中,转轮圣王有三十二相,释迦牟尼佛出生时就有仙人帮他看相,说他如果不出家,也会成为转轮圣王,虽然後来他出了家、成了佛,还是具足转轮圣王的三十二相。

  相信很多人都请人看过相,看相的范围很广,有手相、面相、身相,还有听声音的声相、摸骨的骨相等等,究竟被看到的是什麽相?是好相还是坏相?

  其实相随心转,即使是同一个人,当心里高兴的时候,必定相貌开朗;当很痛苦的时候,一定面有晦色,现出倒楣相、晦气相。

  4.「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前面已经说过「无相」、「非相」,「诸相非相」就是「实相」。《心经》有云:「诸法空相」,这个「空相」,就是「实相」,也就是「真如」,就是「第一义谛」,这里又把它称为「非相」。

  5.「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波罗蜜」是超度、到彼岸的意思,此处的「第一波罗蜜」,就是「实相」,就是「非相」;能够亲自体验到「实相非相」的这个人,就已经得到超度了,能够从烦恼的生死苦海而得解脱,而得自由自在、神通广大。

  事实上「第一波罗蜜」就是智慧,就是六度之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般若」。但是不可以认为:「这是第一波罗蜜,我只要这个波罗蜜」,这是执着,是错的;如果能说「即非第一波罗蜜」,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波罗蜜」。

  这一句的思辨型式是:知道有这样东西,但是不执着实有这样东西,那才是真正拥有这样东西。

  所谓的「自由自在」、「神通广大」,有两种解释法:第一,是真正的有神通,能说一得一,说十得十;不用买机票就可以到处旅行,不用花钱就可以得到任何需要的东西,同时也能分身在许多地方出现,这是自由自在、神通的一种。

  但是第二种更重要,这种神通是心的自在。《六祖坛经》中说的很清楚:「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如此便能来也好,去也好,来去都好;生也好,死也好,生死都好;这是来去自由、生死自如,如果能这样,那可要比神通广大更自在。

  这种自由,因为没有自己主观的成分在其中,要活就由他活,要死就由他死,这个「他」是谁呢?谁也没有!没有自己,也没有众生,一切随缘,因缘要怎麽样,就怎麽做。当因缘不许可时,如果仍然非做不可,那就会不自在,一定会产生烦恼。佛菩萨们便是随缘度众生,自由又自在。

  「随缘」有两种:一种是等待因缘,另一种是促成因缘。等待因缘非常消极,促成因缘才是菩萨行。如果怎麽努力都无法促成因缘,那是由於因缘尚未成熟,心中应该仍旧保持自在,不必起烦恼。

  6.「如来说人身长大,即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普通人身高八尺,如来身高一丈六尺,比我们高一倍,所以叫作丈六金身。在我们看来这已是大身,但是这个大身是假身,不是真的、绝对的大身,这才是如来大身。

  7.「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所谓庄严,是诸佛均以种种功德来庄严其净土。例如,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有两种庄严:依报庄严与正报庄严。所谓正报庄严是指极乐世界里诸善上人俱会一处,有大阿罗汉,以及不退转的大菩萨。正因为佛国净土中都是这些圣人,所以这些圣人也就庄严了佛国净土。

  至於依报环境中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七宝池以及八功德水,微风一吹动,诸宝行树都会发出微妙的音声;除此之外,众鸟也出和雅音,都在念佛、念法、念僧。这都是佛土的庄严,但是切勿以为这些是真实的而执着它,一执着就又成为烦恼。

  《阿弥陀经》中说得很清楚,这些庄严都是阿弥陀佛愿力所化现的,并不是真有那些东西。例如,净土里没有恶道,怎麽会有畜牲呢?那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化,不是真的。八功德水,也不是真的有水可以沐浴,这是以八种功德为水,生长出许多莲花。凡此种种都不是我们世俗人所以为的、真实的,而是佛的悲愿,以及修行净土者的功德所感。

  8.「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诸心」,是指许多众生的种种心相。每一个众生都有许多心理活动现象,这些都是虚妄的,是烦恼心,既然是妄心,就不是真心;既然不是真心,当然就没有心;没有心,才是真心。《六祖坛经》里讲的「无念」,就是智慧,因为没有执着,所以能产生种种功能来救济众生,这种智慧心,就是真心,就是非心。

  例如,有一个男孩子,死心塌地迷恋着一个心中的美女,他心里念念不忘的都是这个美女,有其他的女人经过他面前,或是要介绍另一个对象给他,他都无心理会,因为他心中只有这麽一个人,其他人在他心里都已不存在。像这种心是真心吗?当然不是!这是有心、是烦恼心、迷心,他的心已经被一个女人的影子所迷住了,其他的通通不理,这不是智慧心。

  再以照相为例,一张底片只能照一次,照第二次的话,影像便会重叠而变得模糊;画画也是这样,一张纸只能画一次,第二次除非重新涂掉再画,否则便无法着手。

  所以说,有心都不是真心,要「心无所住」,心中无物、无心,那才是真心,能够如此,就可以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一样,心中没有特定对象的众生,但是任何众生都在他的心里。

  9.「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化身的佛有肉身,我们一般人也有肉身,这个肉身就是色身。但是色身在出生之前没有,死了以後也没有,只在生与死之间这一阶段有,所以说这个色身是假有,而非真有。身体虽然是假的,但还是存在,我们仍然要好好运用它。

  或许有人认为既然这个身体是假的,是臭皮囊,乾脆死了算了,错!虽然身体不是真的,但是我们要借假修真,借用这个色身来修行,修布施、修智慧……修六度万行。

  没有了身体,就无法修行,所以大家要保重身体,但是也不要执着身体,一执着,烦恼就来了。但是又要保重,又要不执着,究竟应该怎麽办?-恰到好处就是了。

  10.「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这一句和前面的「如来说三十二相……」相同,不再多作解释。

  11.「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如来说法说了四十九年,可是并未真正说了法,因为真实的法是没有办法说的,是不能说的,说出来的法都是语言法,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名相,而不是真实的法;真实的法是什麽?是「无相」、是「空」的、是无法可说的,这就是如来说法。

  这如同你告诉别人:「到农禅寺听圣严法师讲《金刚经》。」并不等於对方已经听到了《金刚经》;但是要介绍给别人知道,鼓励人来听《金刚经》,就一定要说这句话。所以,介绍的文字,并不就等於事情的本身,只不过,不经过介绍,那件事就没办法显现。

  由此可知,如来所说的法,通通只是方便法,是一种工具而已,但不说法也不行,只要根据佛陀所介绍、说明的去做,就可以亲自体验到真实的法。

  12.「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众生众生」意指很多人、许多众生、一切众生的意思,这句是说:不要以为有那麽多的众生,并且不要执着真正有众生,那才是众生。

  这和「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意思相同,要「心无所住」。

  13.「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作为一位菩萨应有三个条件,也就是三种誓愿:持一切净戒、修一切善法、度一切众生,意思与三聚净戒一样。

  前面已说过度一切众生,这段谈到修一切善法,这已经包括了菩萨三大类净戒其中的两条。修善法之後,不要以为已修了任何善法,那才是真正的修善法,因为「心无所住」。

  14.「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凡夫有我的执着,有我就有烦恼。但是不是就真有凡夫这样东西呢?没有!如果真的有所谓的凡夫,那麽应该是不变的,现在是凡夫,将来也永远是凡夫,这才是真的凡夫。但真正的情况是,虽然现在是凡夫,经过努力修行,也可以修成菩萨、修成佛,所以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是现在还有烦恼的我,故假名凡夫,不是真的。

  只要能体验或实证到「空」的道理,就能空去「我执」。所以可知,「我」是假的,既然如此,凡夫也就是暂时,而非永久的。

  15.「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意思是无来无去。这一句应该是:「如来,即非如来,故名如来。」

  「如来」是佛的十种尊号之一,也就是「好像来了」。为什麽叫作「如来」?因为对我们学佛的凡夫来说,他是来了;当我们得无生法忍亲证法身的时候,佛也好像是来了。但事实上,如来从来没有离开过,只是未亲证法身时,我们见不到如来;亲证法身的时候,就体现到了如来。

  又例如,未听闻过佛法时,我们不相信有如来,信了佛法以後,便相信有如来,如来便来到我们的心中。其实,并不是因为我们相信,才有如来,不管我们信或不信,证或不证,如来一直都在,本来就在那里。

  16.「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这段的意思是说,如来说世界是实有,这叫作「一合相」。不论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或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甚至是无量无数的大千世界,都是一个整体,这个全体的世界称为「一合相」。

  也就是说一切的物质世界,是一个名相,是一个现象,也是一个整体相,但是这个整体相「即非一合相」,是个假相;不过,这个世界的假相还在,所以把它叫作「一合相」。

  「一合相」可大可小,任何一个范围都可以是,一粒沙子是一粒沙子的「一合相」,整体的一个人也是「一合相」,甚至一对夫妇、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一合相」。但是不管这个相的大小,都是由许多因素、因缘所凑合起来的,是会变动的,所以「即非一合相」,只是因为这个假有的现象存在,才把它称为「一合相」。

  17.「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这句话很难懂,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名词:「我见」。「我见」就是我的看法、我的想法、我的观念、我的判断等。为什麽叫作「我的看法」,而不是「别人的看法」?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你还会不会说「我的看法」?不会!一定是有相对另外的人,因为相对,所以有相吸、相拒等现象。

  「众生」就是许多的人(有情),继续活下去的众生就叫作「寿者」;如果生命短暂,一晃而过,没有「寿者」,就没有问题。但是众生和我都仍在时间上继续活动,加上由於对自我的执着,而和众生有交涉,所以产生你争我斗的矛盾,或你贪我爱的纠缠,因此有许多烦恼。

  其实,我的执着也好,众生的执着也好,都只是由於个人虚妄的自我中心在作怪,都是假的,如果能够了解这一点,便能降伏心里的烦恼。虽然众生还是有,人与人之间也有种种不同的差别,但是一位修行佛法、已实证般若的人,就能够知道「无我」,没有我就没有众生,既然没有众生也就没有寿者。

  18.「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法」,指的是现象;所有一切法,亦即所有的现象,都有它一定的界别定义,这就是「法相」。现象是有的,只因为每一种现象都是暂时的有,并非永恒的有,所以叫作非法相。

  19.「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非法→非非法(无相即实相)

  凡夫取法,执着一切现象是真实有,不仅自己烦恼,也会为他人带来烦恼;可是取非法,执着於空也不对,因为执着於空就是消极、逃避,这种人不会积极地从事於修行、度众生。所以「不应取法」,也「不应取非法」,这才是真正的般若精神。佛法有正见、邪见之分,邪见主要有两种:

  *常见:取法为永恒,认为一切法都是永恒的。若是取物质法不灭,就是唯物论;若是取精神法为永远,是唯神论。不管是物质永恒,还是精神永恒,都是常见,都是外道。

  *断见:取非法为顽空,认为除了物质并无灵魂,人死了就像灯熄了一样,不会有任何後续的结果,这是唯物论中的断见;因为他们只认为物质不灭,而不承认灵魂的存在,这也是断见。

\

  四、无相离相

  解释「无相离相」之前,首先必须先了解「相」是什麽,形相、现象、法相,都可以称为「相」。

  形相包括色、声、香、味、触的五尘(境),凡是可以用手去触摸、用眼睛观看、用耳朵听闻的都是。

  现象有三种: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及心理现象,例如,第六尘(境)-法尘,就是心理现象。

  法相则是佛法的专有名词,不论形相或是现象都包括在法相内。以唯识的百法来说:色法十一、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无为法的相对是有为法,一百个法相之中,有九十四个有为法,只有六个是无为法,不在形相或是现象的符号之内。

  「无相」,是无法用法相来说明,凡是能用法相说明的,就不是真正的第一义谛,要离开一切相,才是第一义谛,才是无为法。所谓第一义谛就是真谛,这是相对於世俗谛而说的,所有能用世间的语言、文字表达的,都是有漏法、有为法,都是世俗谛。

  「有相」则是有所执着,心里认为有形相、现象及一切法相,这是心住於相;如能心不住於相,不住於法相,应无所住,就是「离相」。

  《金刚经》开示无相离相法门,为菩萨道及佛道的准则,也就是说,修行菩萨道而成就佛道,必须能够离相而不住於相。经文中有关「无相离相」的句子,计有二十一条,分别为:

  1.「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我相」就是对於自我的执着,自我中心的表现。个人的自我是由贪、瞋、痴、慢、疑及不正见所构成,除了这些心理现象的执着之外,其实「我」是不存在的。人人都觉得「我」很重要,实际上,我就是贪、瞋、痴、慢、疑及不正见等烦恼的别名。

  除此之外「我」必是有对象的,一定是有另外的人,才会让你感觉到有我,形成我-「我相」、你-「人相」,再加上他、我们、你们、他们,於是形成多数,就是「众生相」;而多数人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个时间的过程中活动,就叫作「寿者相」。如果有这四种相,就会烦恼重重,当然不是真的菩萨。

  2.「……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六尘」,前面已经说过,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我们拿什麽做布施呢?就是拿六尘来做布施,如同讲经说法者,是用六尘之中的声尘与法尘来布施,如果没有声尘,法便说不出来,如果没有法尘的符号,说的便会语无伦次,不是法。

  不论菩萨用什麽来度众生,都是布施行,行布施而不在相,意即行布施而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没有六尘相;若能如此,便没有福德,而没有福德才是最大的福德。因为假如执着有福德,一定有多少与大小之分,有一个质和量的范围,唯有不执着福德,它才无限无量,不受多少大小的限制,这才是最大的福德。

  3.「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虽有三十二相,但这也是暂时的虚妄相,不是真实永恒不变的如来相,因为下面便说:凡是有形相可让我们执着的,都是虚妄,不是真的。

  因此如果能见到「诸相非相」,不执着一切法相,也就是见到了「空」、「无相」,就是见到如来,这便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般若,实证如来法身、亲见一切法性,对如来而言叫作法身,对法相而言叫作法性;然而不论法身也好、法性也好,都是无相的-法身即无身,法性即空性。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两句话如果能够熟背不忘的话,遇到任何困难都能解决,因为你会知道见到任何相都是虚妄相。正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是有人自称他已经得到三明六通,能够神通自在,便会知道那不是佛法,因为不论对方玩什麽花样,在佛法之前都无所遁形。

  4.「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修持菩萨道绝对不能离开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持净戒对行菩萨道来说非常重要,《金刚经》在这里也指出,持净戒而且能够修福德的人,会对《金刚经》生出信心,同时也会认为《金刚经》是真的。像这样的众生,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为对他们来说「法相」不存在,也不会坚持「非法相」才是对的,这就是「中道」,即「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是避免有人因为一听到「无法相」-没有事相,就变得消极,所以指出,不但没有「法相」,就是连「非法相」也是没有的。大乘菩萨要行六度万行,度尽无量众生,而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这也就是「离相」、「不住於相」。

  5.「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许多人希望成佛,认为真有「佛」或是「佛果」这样东西,就好像我们买芒果、苹果、无花果等水果一样,好像真有一个「东西」在那里;其实修因有果是为凡夫说,毕竟无果才是真实义的,彻底的没有果可执着,才叫作佛果。

  如来并没有一定的法可说,这些法都只是方便法,不是真实法,因为真实法无法可说。连如来说的法之中,也告诉我们「不可取、不可说」,那麽,是不是就没有什麽好说的?难道如来说的法就不是法吗?也不是,因为如果如来不说法,我们便不知道法是什麽;由於如来说出法相,让我们能够照着去修行,最後才能证得法性,所以也不能说它不是法。

  6.「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证大小乘圣果,即非证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因「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金刚经》里举出很多例子,指出不论是证到声闻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是大乘初地以上果位乃至佛果的人,都不会认为他已证果。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什麽心?生清净心,清净心就是般若智慧。烦恼心是贪、瞋、痴、慢、疑以及不正见,离开这些烦恼,又能产生度化众生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都叫作般若,都是清净心。

  现在有许多人自认为已经证果,已经解脱,但是他们的烦恼,也就是贪心、瞋心、嫉妒心、怀疑心等,仍然非常重,这不是清净心,这是愚痴心。

  7.「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这个例子与第三条相同,请参考「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解释。

  8.「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这一条的内容前面也已经讲过两次,不再重复。

  9.「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这一段是说,修行菩萨道的人,不会住於色,也不会住於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假如这位菩萨的心,有所住而行布施的话,那就好像处在暗室里,什麽也看不见;如果无所住,不执着於六尘法而行布施,就好像有眼睛的人,在光天化日下,看得明明朗朗、清清楚楚。

  这是因为「心住於法而行布施」,便会有烦恼,而把心蒙蔽了,有自私,所以心不明。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当局者就是「有我」,有自我的利害得失在作祟,所以看事不明。

  只有不住於法,才是纯客观、绝对的客观,如此看到世间的任何事物,才能了了分明,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10.「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心、无上正遍知觉心,也就是发成佛道的心。这是说,并没有一定的人,可以叫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

  更进一步说,如果有那个人的话,就是有我相;而一般发心的人,都希望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其实是没有这麽一个东西可得的。也就是说,没有人发无上正等正觉心,也没有一样东西叫作无上正等正觉,这才是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

  11.「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如来,即与诸法如如之义相同。如如,有自然、不动、动静自如之意。

  12.「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来所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不能说是实有,也不能说是虚妄;在因位上说,的确是有佛可成,从果位上说,如果还要执为实有,那就不是佛的果位,故称「无实无虚」,既不执为实有也不执为虚妄,佛本如如,与一切诸法相同,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众生皆同佛位。

  13.「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前面已说过,没有发心的那个人,也没有发心所要得到的那个果,而这段主要在说明什麽是「菩萨」,就是已经发心的人。

  菩萨从修行菩萨道到成佛之前,是个中间过程阶段,不可以认为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所谓的「菩萨」;也就是不要以为你就是菩萨,你在行菩萨道,也不要以为将来你能成佛,如果有将来成佛的想法,就不是「菩萨」。

  14.众生相不可得,众生的心相亦不可得。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故佛说恒河沙数众生所有种心,如来悉知。

  所谓众生所有种心如来悉知,有两种解释:

  *从信心、信仰来说,如来因为得了三明六通,所以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心相。

  *从如来的一切种智(智慧可分为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来说,如来自然知道一切众生的各种心相,可是众生的心相是虚妄的,不是真心,等於是无心,这便是《金刚经》所说的。

  句中说到三种心不可得,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没有来,除了过去和未来,也没有中间,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三心皆不可得。

  例如,拿一把剪刀,掐住一根线的中间当作是现在,剪刀刀口的上面是过去,下面是未来。未剪时,这三个段落清清楚楚,但是当你将线剪断,现在不见了,只剩过去,只剩未来,但是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来,现在又不存在,所以是三心不可得。这样的道理虽然容易懂,但是要做到很困难,一定得下一番修行的工夫。

  15.「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诸相」就是三十二相,如来是具足三十二相的,但是转轮圣王也具三十二相,所以具足三十二相并不等於就是如来。这里主要在说明如来是「离相」的。

  16.「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是释迦牟尼佛的自称,因为佛陀无法形容佛陀自己,所以用了「我」这一个假名的代号,并不是佛自己还有「我相」存在。

  释迦牟尼佛已经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他说:其实我没有得到一点点(不论有为或无为)的法,所以叫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如来认为他有得到任何一点法的话,那麽便是住相了。

  17.「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管任何法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别,凡圣平等,众生与佛也是平等的。晋译六十卷《华严经》的〈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因为「离相无相」,还有何差别相可言?心也好、佛也好、众生也好,都是假名,都是代号,所以「实相无相」,一切法都是平等的;更重要的是,虽然「离相无相」,还是要修一切善法,若是不修一切善法,不持一切净戒,不度一切众生,就不算是菩萨,所以不但要持三聚净戒,还要「不住相」,如此才能得到佛果。

  18.「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此句已解说过,不再重复。

  19.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 见如来。」

  佛殿上供奉的佛像是色相,是以佛像来表达敬意,并作为修行时的器物,叫作法器、圣像、法物,佛教徒是藉着这些来修行,但并不把它们当成是佛的法身。

  佛的法身是无相的,有相的三十二相不是佛的真正法身;如来说法的声音,也只是一种方便的工具,不是如来,因此不要执着佛的形相,而是要脚踏实地修行,以亲证无相离相的诸佛法身。

  20.「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很多人一听到「离相无相」,就认为真的没有佛了,这是一种断灭的邪见,因为如果没有佛,又怎麽度众生?

  佛是有的,但是不要执着,这就叫作「无住生心」。佛菩萨虽然是假名,是虚妄相,是没有的,但是他们处处都在度众生,不是断灭相。

  21.「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这段话就是以上所说的总论,凡是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对一切法应该就这样子知道它、这样子理解它、这样子相信它,同时,还要能不执着一切诸法的法相。

  信受演说《金刚经》的功德

  听完《金刚经》之後,如果能够相信它、接受它,还能说给他人听,这样的功德有多大呢?

  一、净信功德

  1.「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佛灭度後分成三个五百年,後五百岁就是佛灭後的一千零一到一千五百年,这时,若是有人能够相信这部经,他的功德是很大的,证明他早已在许许多多佛的面前,种下善根,如来知道此人有无量的福德。

  现在我们离释迦牟尼佛涅槃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离佛在世的时代更远了,假使你能够相信如来所说的话,就已有无量功德。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这句话很绕口,意思是如果你以无量无数的身体布施给众生,这个功德实在是很大,但是与一个人因为听了《金刚经》而产生信心相比,後者的功德更大。

  二、法施功德比财施更大

  1.「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行布施,功德固然不小,但另一人不但自己能受持《金刚经》的四句偈语,还能说给他人听,此人的功德更大。

  2.「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前一个例子是以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布施,此处所说的数量更多了,加倍再加倍,以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做布施。恒河沙数有无量无数,无法计算,但是此功德仍比不上受持《金刚经》的四句偈语,为人演说者。

  3.「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前面的例子是用七宝做布施,这里则是用身体。以无量无数的身体、生命,布施给众生,这个福德还不如受持《金刚经》中的四句偈语再为他人演说的功德。

  三、受持读诵演说的功德

  1.「如来为发大乘者,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部《金刚经》是为了发大乘心、发最上乘心的人说的,所谓大乘心是菩萨心,最上乘心是无上菩提心。假如能够受持读诵,而且还能广为他人演说,这种功德无可比拟,可说是已经担起佛的功德了。

  2.「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此经,过去世的罪业即能消灭。这是因为已体会到「无我」,既然是「无我」,冤家债主就无法影响到你了。

  3.「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一个小世界,也就是一个日月系统,就有一个须弥山,那麽三千大千世界便有许许多多的须弥山;假如那些须弥山都是七宝所成,即使全部布施出去,也比不上受持读诵《金刚经》,乃至只有四句偈语,或是为他人说的功德。

  4.「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同样的意思,只是数目增加。满无量阿僧只代表无量无数,布施无量无数的世界七宝,其功德还是比不上受持读诵《金刚经》,乃至於四句偈,而为他人演说,这种功德更大更大。为什麽会有这麽大的功德?这不是迷信,《金刚经》中有说明。

  四、不受福德是无量功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