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黄柏霖:诸善奉行名为慧

发布时间:2024-09-14 03:02:19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黄柏霖:诸善奉行名为慧

学生:《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报告十五。尊敬慈悲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同修大德,大家好!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题目:「诸善奉行名为慧」

来佛禅寺贤公和尚往生前,手捧着《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一书表法形象,在这张相片右侧,有来佛禅寺一句法语,非常令人省思,「诸善奉行名为慧」。这句法语是贤公和尚的大智慧及大慈大悲,含义很深。贤公和尚一生,可以说都是在奉行实践这一句法语。从村人偷掰玉米穗,贤公和尚说:「莫着急,你要掰就拣大的掰。」另外,双手开挖土地上百亩,供养僧众成千上万,将供果食品分食给猫狗,辛勤劳作供养五个年迈老和尚,直至他们一个个往生。贤公总是把钱、财、物移做印经书、放生,或修建当地桥梁、房舍、道路,或捐粮给国家,不计其数,不留分文,贤公和尚一生真正做到「诸善奉行名为慧」。做到净业三福圆满,奉行到性德流露,往生西方,明心见性成佛,此乃至善、上善。《佛说阿弥陀经》云,往生西方,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今天向师父上人,及诸位大德汇报是「诸善奉行名为慧」,净土行人是否需要行善?

《太上感应篇汇编》上讲,「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这个是讲果报。我们做人,都希望人家都恭敬我们;如果人家不恭敬我们,那我们要反省,一定是德行有亏,德行不能够显露出来。所以这个「人皆敬之」,就像佛陀一样,我们都很喜欢佛陀,因为佛陀他来这个娑婆世界已经八千次了。佛陀念念为了众生,所以我们都很喜欢听佛陀开示。

「天道佑之」,就是得到上天的保佑。我们都希望得到佛菩萨的保佑,护法神的保佑。那你要怎么样得到阿弥陀佛跟地藏菩萨,或者观音菩萨来保佑?你必须跟佛菩萨同心、同愿、同行、同德,你必须要跟佛菩萨这样。同样都是发菩提心、利益众生,那自然而然就能够感得佛菩萨给你护佑。这里讲天道佑之,因为《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善书,所以他们用天道,也就是民间讲的上天保佑。

「福禄随之」,福禄寿是世间人都想要追求的,我们佛法讲福报。那怎么样可以得到福报?那就必须要种善因,才能得到善果。所以这个福禄随之就是我们所要的,富贵、长寿、康宁、好德、善终,这五个我们称为五福。你要怎么得到福禄、五福?你就是要去种财施、法施、无畏施的因。

「众邪远之」,我们都不喜欢衰耗,我们都不喜欢短命、多病、恶事、衰耗、贫穷,这些众邪就是不好的事情,我们都希望得到神灵护卫。像我们持五戒的人,如果持到清净,有二十五位护法神会护佑你。那你怎么样可以得到二十五位善神护佑?你就必须要五戒持得圆满,才会感得二十五位护法神来护佑你,也就是老子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就是这里讲的神灵卫之。

《太上感应篇汇编》经文:「善者。人所固有。一触便动。虽是愚夫愚妇。若闻一善事。必定大家称扬。凭你极凶恶。见了善人。也不敢相犯。盖良心之发。

自有不能已者。敬之而言人皆者。必其人之道德。真有可敬。无一人不然也。」

「不敢相犯」,见了善人也不敢去侵犯他。善心善行,是我们每个人本有的性德,就是老和尚讲的好善好德。所以这个善者,「人所固有」,每个人都本来具足的。你只要一有根尘接触,只要能够发这一念善心,这个叫「一触便动」。譬如说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形,我们出去的时候,我们看到车祸,有人受伤了,被车子撞了,我们当场有一个冲动想跑过去帮他扶起来,或者赶快打电话报警,叫救护车赶快把他送到医院,这个叫做人所固有,一触便动。孟子说的「人人皆有恻隐之心」,我们看到旁边有乞丐经过,或者他在乞食,我们就会生一个怜悯心,会布施金钱给他,或者布施一些饭食给他,这个就是你的善根深厚,你只要根尘接触,眼见色、耳闻声,你马上就起了这个善心。

所以《群书治要》里面讲:「太上乐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强也。」它就跟我们分析,众生的根器里面有上、中、下根,上根的人他过去生就是薰习善法,所以这个「太上」就是非常根利的众生。人修行到最高的境界,就叫「乐善」,行善变成是他的生活,性德的流露,就像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像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性德流露,变成愿力了,这是最高境界,乐于为善,入平等法界,这个叫做太上乐善,太上即是我们性德。

「其次安之」,其次中等的,他就是习惯为善,他已经把它养成习惯了。我们讲说日行一善,像宋朝的葛繁,他在当县令的时候,每天做二、三件善事,甚至十几件善事,一生四十年没改变,每天都做善事,他这就是其次安之。葛繁说,上自公卿,就是做官的,下至乞丐,不论你富贵贫穷,你都可以去做善事。葛繁说,譬如中间有东西阻挡人家行走,把它移开,这也是做善事;或是倒一杯水给人家解渴,这也是做善事。所以叫做其次安之,已经习惯为善了。

「其下亦能自强也」的意思就是说,最下根的,你要勉强他做善事。例如我一位亲人想找到理想工作,我鼓励亲人发愿,每个月布施新台币两千元。结果亲人真的到澳洲拿到硕士,回到台湾后,也考上台湾一个跨国大企业上班,迄今每月行善不断。这个就是什么?给她养成、勉励她努力行善,到后来她就可以提升到前面的第二等的习惯为善。等到智慧完全流露出来以后,就乐于为善了,就变性德了。

我们再来探讨这段经文重点。「善者,人所固有,一触便动」,净土行人要不要行善?净土行人要修净业三福。学佛人有个习惯,我们比较喜欢在家里读诵经典、念佛拜佛,当然这是最好的自修方式。有人说,做善事打闲岔,不要做善事,我只管自己就好了。但是念佛人要不要做善事,需不需要做善事?要用怎么样的心去做善事?往往有时候很多念佛人会产生这样犹豫矛盾。如果他想去做那个善事,或是参与那个善事,人家说他打闲岔,他不能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那要怎么办才好?

我引用《无量寿经.浊世恶苦第三十五》里面讲:「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

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黄念祖老居士《大经解》:「本品广明善恶果报。《观经》三福中『深信因果』,亦正以此为劝也。世人愚痴不重因果,或更狂妄,拨无因果。故诸经中,反覆教诲也。又《吴译》曰:『诸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虽不能大精进、禅定、持经戒,大要当作善。』彭际清居士曰:『十善本为天业。今以念佛因缘,回向极乐,即转天业而成净业。何以故?念佛之人能转恶业,何有天业而不能转。』是故修净业者,当尽己力,兼行众善也。」

这个地方《吴译》提到说,就是我们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不能大精进、禅定,我们不够大精进,像台湾莲因寺忏公老法师,他每天拜佛五、六百拜,道证法师也是一样。甚至有些修行人,两点、三点就起来做早课,而且通身放下,谢绝一切名闻利养,完全跟五欲六尘隔绝。例如果清律师持戒精进,尘点不染。早年外出弘法,侍者未在旁,结果等到一上午的公车均未上车,直至一居士起疑,问之,才知清公和尚因持不捉金戒,身无分文,居士乃送其上车,这个就是大精进。

那么「禅定」呢?他有相当高深的定功,有人日课佛号五万遍、十万遍,有人一天诵《无量寿经》一部到三部,甚至有持到一千部、两千部、三千部的,这得到相当深的禅定功夫。像刘素云居士,她用十年的时间听老法师讲的《无量寿经》,她十年之中得到禅定。所以她现在能够心开意解,解行并重,这是她得到禅定。

「持经戒」,他能够把五戒、比丘戒、菩萨戒持得非常清净,这些都是修行非常精进用功的行者,他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这个地方提到说,如果我们不能够像他们这样大精进,不能像他们这样得到禅定,也不能够把戒持得很清净,那一般众生要怎么办?《吴译》里面有提到,「大要当作善」。佛菩萨很慈悲,再开一个方便法门给我们,再开一道门给你进来,即大要当作善,也就是贤公和尚「诸善奉行」。这也是印光大师说:「佛愍众生无力断惑,难了生死,故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横超法门。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此是正行),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此是助行)。」

彭际清居士是清朝佛教界的大德,老法师经常提到他。彭际清居士说,「十善本为天业」,照理讲,五戒十善持到上品可以当天人,但是他出离心还没有出来,所以不能够出三界,所感得的果报是天道,故有漏也。他说,「今以念佛因缘,回向极乐」。三个回向里面讲: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小向大。回事向理就是回向极乐,今以念佛因缘,因为你念佛的缘故,你把一切的十善业都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叫做回向极乐,你不求来生果报。印光大师跟我们开示,你要深信切愿,怎么样才可以叫做深信切愿?他说,你不能求来生果报,你不能说我下辈子要当天人,你不能说我下辈子要当国王,你不能说我下辈子要当出家人。印光大师说统统不行,若有此念头,那个不叫净业,那叫做染业,你染着了。他说,这样不叫深信切愿,你不能够往生极乐。

印光大师「与某居士书(代了余师作)」说:「良以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生死不了,难免堕落。所以如来极劝众生,发真信心,及切愿心,持佛名号,求生净土。当以供养三宝,守戒一生,一切所作,种种功德,不求来生人天福报,不求现世长寿康宁,唯求临终往生净土。则与佛誓愿相契相合,感应道交,定满所愿。如人堕海,有船来救,若肯上船,即登彼岸。求人天福,不求往生,如不上船,难免沉溺。佛欲令汝超凡入圣,汝却愿得有漏之福。福报一尽,永堕三途。如摩尼珠,用弹黄雀。所得者少,所失者多。可不惜哉,宜警省焉」。

蕅益大师有跟我们讲,往生与否看信愿,品位高下看功夫。所以先决条件是前面那个深信切愿是摆第一,功夫高下是摆第二。你说我一天一万声佛号,乃至于五万声佛号,那是品位高下,但是先决条件是前面那个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深信切愿就是发菩提心,那才是真正关键所在。如果你没有深信切愿,一天哪怕是一万声、十万声,还是不能往生,你只是修到福报而已。因为不回向极乐与佛愿相违故,即「如人堕海,有船来救,若肯上船,即登彼岸。求人天福,不求往生,如不上船,难免沉溺」。

所以印光大师说,你要往生极乐世界,一定要斩断这个希求。那么对照彭际清居士讲的,他说十善本为天业,现在你以念佛因缘,回向极乐,接下来他怎么讲?「即转天业而成净业」。所以问题在哪里?问题不在那个善事,问题在心念,它无住。你转成净业,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着相即天业,离相即净业。所以问题关键不在事,而是在你的起心动念,你转天业为净业,是回向极乐。那「何以故」?「念佛之人能转恶业」。彭际清居士说,念佛的人他能够转恶业,恶业是哪里?

就是我们的贪瞋痴慢疑。黄念祖老居士跟我们讲,「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转掉六根接触六尘的百千万亿的妄想杂念」,这就是念佛之人能转恶业。

「何有天业而不能转」?彭际清居士这一段讲得非常好,他说念佛都可以转恶业,为什么不能把天业转成净业?「是故修净业者,当尽己力,兼行众善也」。你看,彭际清居士把问题讲出来了,要不要行众善?彭际清居士说,兼行众善。什么叫做当尽己力?就是印光大师开示说,我们要学愚夫愚妇的修持。印祖劝我们要放下,一定要把求强求胜的那种心要放下来,你要学愚夫愚妇的修行。他说「念佛人是以净土为依归」,对世间事要怎么办?印祖跟我们开示,「随缘随分」,有因缘来了,你就去帮他做,就是这里讲的当尽己力,兼行众善也。

下面这一段,黄念祖老居士把它整理出来,非常的好。我们常常听老法师说鸟窠禅师的故事,跟白居易的对话,它里面有一个非常精彩的过程。「又有以行善为人天乘,而轻之者。唐鸟窠禅师以吹布毛示弟子会通,弟子悟入。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示白居易。白云:『此二句三岁小儿亦说得。』鸟窠曰:『八十老翁行不得。』以此二句为浅、吹布毛为深者,白居易也。以此二句与吹布毛平等无二者,鸟窠禅师也。一迷一悟,何啻天渊。若是圆人,法法皆圆。人天乘即是一佛乘,又何能轻之耶?净宗之妙,在于照真达俗。若广行众善,则造福于当前之社会,且成为净业之助行。复深信愿,持佛名号,则自他兼利,常乐无极。」

黄念祖老居士又说:「又有以行善为人天乘,而轻之者」,就是刚才我们在探讨的,净土行人要不要行善?这里就帮你讲出来了。有些人就会说:你行善,那你会得人天乘,不要去做了。而轻之者,就是轻视了。黄念祖老居士说:「唐朝鸟窠禅师以吹布毛示弟子会通」,唐朝鸟窠禅师,也有人讲鸟巢禅师,因为他是住在树上,搭个小茅蓬像一个鸟巢一样。他修的境界非常的高,禅定功夫非常好。这个鸟窠禅师他怎么去教他弟子?吹布毛,就是布上那个非常微细的毛,就把它吹一下,以吹布毛示弟子会通。会通是什么?会通是禅家的用语,教你契会。老和尚常在讲经时说「你会么」,那个会就是契会,就是契入了。契入哪里?契入法界、契入心性,就是消归你的自性,就是要悟你这一念心,这叫「你会么」。鸟窠禅师就吹布毛来告诉他弟子怎么去契会这个心性,希望他的弟子能够悟入自性,他就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八个字来教他弟子悟入。

这八个字大家都会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是我们每天毛病不断,每天还是一样住相生心,每天还是一样起心动念。我们根尘接触的时候,马上就起无明,习气毛病就发作,情绪就来了。我们问自己,是不是每天都这样?我不高兴!对不对?我讨厌!我排斥他!我嫉妒他!所以说,你根本做不到诸恶莫作,这四个字很简单,但是你做不到。

反省一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做到吗?真干吗?为什么?因为我们不明理,悟得不够深。老法师说,依《六祖坛经》标准,「本来无一物」,我们有一妄念即是恶;依《了凡四训》标准,一念为自己即是恶;依《太上感应篇》标准,「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即是「以恶为能」;依佛陀教诲我们,违反性德即是恶。所以我们没有做到诸恶莫作,即是我们没契入。不能契入,即不能与自性相应,所以不能感应道交,因此不能改变命运,业消不了,所以说你不会。我们一般讲就是什么?理明白,事糊涂,对不对?境界来,我们根本做不了主。

所以这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鸟窠禅师用这样告诉他弟子。鸟窠禅师也用这八个字送给白居易,白居易来请法,「示白居易」。白居易是唐朝的诗人,而且是当官的,跟佛有缘。那白居易就说了,「白云:此二句三岁小儿亦说得」。他说,这两句太简单了,三岁小儿都可以说出来,可以念出来。鸟窠禅师说,「八十老翁行不得」,三岁小孩可以说得出来,但是八十岁的老翁做不到。这就是我刚才讲的,我们每天无时无刻不在起心动念、攀缘取舍,每天毛病习气一大堆,怎么断都断不了。每天虽在念佛,还是妄想分别执着不断,还是一样悭贪计较,然后再做错事、说错话,又跑到佛前去忏悔,老和尚说,又骗佛菩萨一次,没有办法自己有观照的智慧。所以李炳南老师说,一万个人念佛,只有一、二位往生,原因在此。这便是「喊破喉咙亦枉然」,跟阿弥陀佛结个缘,修一点福而己。

黄念祖老居士说,「以此二句为浅、吹布毛为深者,白居易也。以此二句与吹布毛平等无二者,鸟窠禅师也。一迷一悟,何啻天渊。若是圆人,法法皆圆。人天乘即是一佛乘,又何能轻之耶?」黄念祖老居士说,你以为这两句很浅(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吹布毛为很深,白居易也,这是白居易的修行境界。

大慈念老又说,以此二句与吹布毛平等无二者,鸟窠禅师也。以这两句与吹布毛是平等无二者,这是鸟窠禅师的境界、真实功夫。你看,鸟窠禅师入平等法界,入不二法门。谁有办法入不二法门?打破能所对待的人。鸟窠禅师他把这两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跟「吹布毛」视为平等无二,没有分别妄想执着了,他没有四相的对待,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对待,鸟窠禅师也。

黄念祖老居士这样说,一迷一悟,何啻天渊。他说一迷一悟之间,何止只有天渊之别?若是圆人,法法皆圆。老法师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哪一种人是圆人?我们天台宗里面讲藏、通、别、圆里的圆教佛,圆教的菩萨叫圆人。圆教里面,破一品根本无明,分证一分常寂光净土,这种菩萨叫做圆人,我们一般称叫法身大士。等到四十一品无明破尽了,那就证得大圆满,究竟佛。所以,若是圆人,法法皆圆。人天乘即是一佛乘,黄念祖老居士说,鸟窠禅师入不二法界,才有办法做得到人天乘即是一佛乘。又何能轻之耶,又怎么能轻视它?

他说「净宗之妙在于照真达俗」,净宗这个法门,它殊胜的地方在于照真达俗。这个照真达俗,是我们《无量寿经》注解说:夫净宗之妙,在于「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离世法即假观,境界非常的高,用真诚心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真俗等观。我们天台宗里面讲空观、假观、中观,这个真就是空观,这个俗就是假观。空观就是什么?他放下见思惑、尘沙惑,这叫空观。但是你证得空观后,你还要怎么样?还要发菩提心,和光同尘,要从空出假,倒驾慈航,到世间去普度众生。这个菩萨做得到的。再从假入中,入中道实相,这在天台宗里面讲叫中观,就是入不二法门,他平等无二了。所以,照真达俗就是平等无二的境界,它是真俗等观。那什么人可以做到照真达俗?最少要法身大士以上才有办法,他是真俗等观,平等无二。

「若广行众善,则造福于当前之社会,且成为净业之助行。」我们对于世间的事情,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周边,我们能够随缘随分。印光大师跟我们讲,随缘随分去做,这叫造福于当前的社会。而且把它回向极乐,叫成为净业的助行、净业的资粮。然后你再「复深信愿」,再深信切愿,「持佛名号,则自他兼利,常乐无极」。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你就可以能够自利又他利,自他两利,证得常乐我净。常乐无极就是往生净土。

这一段我们特别把这个「善者,人所固有,一触便动」,因为它是我们的性德。我们净业行人要不要行善?需不需要兼善?刚才引用黄念祖老菩萨的开示,以及《无量寿经》里面的经文做印证,我们只要把每一件善事都能够回向极乐,那它就成为净业的助行。「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这个三资粮就可以能够圆满具足。

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至此,祈请师父上人教诲。若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各位法师、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老法师开示

我们同学大家读了、看了黄居士的报告,「诸善奉行名为慧」。特别是在我们现前的环境里,现前是什么环境?世界社会动乱,地球灾变繁多,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每天都看到。似乎叫人感觉到,这个问题不是十年十年比、一年一年比,好像一天比一天严重,有这样的感触。我相信有这样的感触的人不少,这可不是小事,是大事。动乱跟和平是相对的,和平从哪里来的?从行善来的;动乱、灾变是从不善来的,身口意三业。我们每天看到这些事,再细心观察现在的人,无分老少,你观察他,他在想什么,他说的什么,他干的是什么,于是乎你就明了今天现实就是果报,果必有因。

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我们要记住,一切法从心想生。所以,社会动乱、地球灾变,谁负责任?自己负责任,我们要反省,我的心行善不善?经上讲得很明白,贪心感得的是水灾,海啸跟贪有关系。瞋恚感的是火灾,火山爆发,日本有火山,印度尼西亚有火山,美国的黄石公园是世界上闻名的最大型的火山。火山为什么会爆发?人要常常发脾气,催化它,感,火山就有应,瞋恚。愚痴感得的是风灾,最近这几年,常常看到资讯里面报导的美国的龙卷风,对地面上造成严重的灾难,愚痴。傲慢感得地震;怀疑所感得的,山崩地陷、土石流这些,这些是怀疑,怀疑所感得的,山崩地陷。学佛的同学要相信!

这灾难愈演愈重,我们会不会遇到?很有可能。有没有方法解决?我记得二0一一年,有几位科学家在悉尼开会,他们的会议是两天,第一天讨论最近量子力学的进展,做了报告。他邀了我,我没去,我通知我们图文巴学会,学会派了八个人参加这次活动,回来之后写报告给我看。第一天的报告,我们看得很欢喜,科学愈来愈接近大乘经教了,这是好事情。第二天这一天,专门讨论二0一二马雅的灾难预言,讨论这个问题。二0一一年,二0一二就是第二年。有人相信,相信的人占一半,不相信的人也占一半。第二年这个灾难没有爆发。

当时美国的科学家布莱登,他告诉大家,他完全是根据量子力学说的,只要我们地球上的居民弃恶扬善、端正心念,这些灾难自然化解了。我们相信,我们相信佛说的,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量子力学家明了这桩事情,相由心生。我们心里头,就像布莱登讲的,弃恶扬善,把恶的丢掉,放下,把善发扬光大。简单的说,以十善业为标准,一定我们要懂得断十恶业,修十善业,身口意都包括在其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身业;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口业;不贪、不瞋、不痴,意业。你看,身口意。身口意都善,只要有这个标准,这灾难就能化解。

为什么?物质是从念头产生的,这是量子力学家他们最近二十几年发现的,物质的基础、物质的根本就是念头。所以自己身体健康,这是个人,再扩展到我们居住的环境,山河大地,与我们的念头关系非常密切。江本博士的水实验做出来了,我们自己一些同学在台南也开了个实验室,做成功了,做得比他还好。我们上一次到日本讲经,顺便访问江本胜的实验室,我们去看了,他的夫人接待我们。我们把我们所做的这个实验给她看,她非常惊讶。我们的资料送给她,跟她来交流,互相交流,互相提升。

证明我们起心动念,所有的物质现象全知道,佛经上讲的「照见五蕴皆空」,是讲这桩事情,咱们从前把五蕴皆空都讲错了。五蕴是什么?微中子,佛经上称为五蕴。微中子里头有色,就是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除了物质现象之外,它有受想行识,那是心理现象。所以整个宇宙是个有机体,活的,它不是死的。美国修.蓝博士到我们这参观,告诉我们,我们起心动念,桌子知道,椅子知道,天花板知道,地板知道,墙壁知道,你瞒谁?不但知道,它跟着你产生变化,麻烦在此地。善的念头,善的变化,好;不善的念头就是灾难,变化变成灾难。善的念头,风调雨顺,太平盛世,大家都享福;不善的念头造成灾难,社会动乱,人祸,地球灾变是灾难,这么来的,起心动念多重要。

希望我们永远记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佛门提出来的,后面接着两句,「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教什么?就教这前面三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自净其意是定慧,前面两句是戒,戒定慧三学。在现前这个时代,我们明白了,努力断恶修善,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有很多同学,我们在一起,常年在一起,毛病习气几十年都改不过来。他不是不想改,境界现前老毛病就发了。我们知道,原谅他,尊重他;不知道的人就结怨恨,他认为你瞧不起他,你轻慢他,就结下怨恨,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一生念佛求往生,这是障碍。

这篇报告,黄居士的报告写得很好,希望我们要多看几遍,认真去落实净宗五门功课,不多。这五门功课你能够做好,你是善人,佛门的善人,弥陀弟子。这五门要记住,净业三福,第一个;第二个,六和敬;第三个,戒定慧三学;第四个,六波罗蜜;第五个,普贤十愿。这不是念的,不是背的,要落实,要常常放在心上,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对一对,有没有违犯。与这五科相应,好,这善行;与这五科相违背,那就是恶行。这是善恶标准,你每天从早到晚,这一天是善多还是恶多。有人在记载,鬼神在记载,天神也知道,决定不能瞒人,不能不觉悟。我们的心要万缘放下,一心专求净土就对了,这个世间什么都是假的。断恶修善是随缘,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之处,要注意断恶修善。首先要明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五个科目好,标准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