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佛门禁学外道典籍的经证,读后豁然开朗!

发布时间:2023-09-22 03:03:52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佛门禁学外道典籍的经证,读后豁然开朗!

佛门禁止弟子学习外道典籍,甚至也不提倡儿童学习,因为外道(佛法之外的宗教)典籍虽然也教人向善,但却不究竟不圆满,不能了脱生死,以心外求法故,名之外典。读学外典是在制造斗诤根本、佛法难,也是在断灭佛法、增长魔业!

“舍利弗,何等是乐外道法?所谓有所得者,我见、人见者,众生见者,贪著邪者,于自相空法中心生疑者,受行种种邪虚妄法,不能入于第一义空,行诸邪道,其人名为乐外道法。舍利弗,不可试以种种衣色,若白衣人、若著袈裟,有如是不善,有所得见,皆名外道。”——《佛藏经卷下净见品第八》

“云何是善能遮止魔业?

谓若菩萨于一切处。常离恶知识,亦不至恶国。复不亲近修习外道典籍。于一切处而常远离世间利养供给等事。及余烦恼等障菩提道者而悉除遣。即起对治破坏之法。是为菩萨善能遮止魔业。”——《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四

“供养奉事一切如来。摧坏一切魔怨。制伏一切外道。息灭烦恼显扬正法。如是善男子。是名持佛世尊佛法宝藏”——《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卷第三

“读诵世典不敬佛经。如是等恶现于世时。如来为欲灭是诸恶令得远离邪命利养。如来则为演说是经。若是经典秘密之藏灭不现时。当知尔时佛法则灭。”——《大般涅盘经》卷第十八

以何义故名为菩萨。能常觉悟众生心故。如是菩萨虽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菩萨不名人天非五道摄。是名修行无障碍道。——《优婆塞戒经》

“若于世俗外道典籍而不远离,我则说为斗诤根本、是佛法难。”——《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二十九

“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优婆塞戒经》卷第三受戒品十四

“受持外道典籍书论及为客尘烦恼所障。”——《大涅槃经》

“众生若闻十二部经。乃于外典生于厌贱。”——《优婆塞戒经》

“吾般涅盘去世已,于后正法灭尽时。比丘乐于外典籍,彼便毁谤我胜法。”——《月灯三昧经》卷第九

“好乐外典,是沙门垢。”——《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三

“若菩萨不读不诵如来正经。读诵世典文颂书疏者得罪。不犯者。若为论议破于邪见。若二分佛经一分外书。何以故。为知外典是虚妄法佛法真实故。”——《菩萨善戒经》

“以何义故名为菩萨。能常觉悟众生心故。如是菩萨虽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菩萨不名人天非五道摄。是名修行无障碍道。”——《优婆塞戒经》解脱品第四

“外道典籍恭敬受持。自作教人俱生迷惑。当堕地狱无有出期。”——《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若在家出家。欲修福业应诵佛语。欲增长智。彼等乃舍菩提。读外道经典摄受忆念。以诵习外道经故。诽谤佛语。舍是身已当堕地狱。愚痴无智到阿毗支大地狱中。入不闲处。彼等罪人无所能作。阿难。假使非前非后于阎浮提中。百千俱致诸佛世尊出现于世。为彼堕阿毗地狱者。演说佛法不能觉知。是故阿难。有智丈夫。勿以随心诽谤佛法。阿难。以是因缘。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自利益者。一向不得受持诵习外道经典。如是比丘。亦应一向不得亲近。”——《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三

舍利弗。有四种法。若习近者。增长愚痴不生智慧。何谓为四。读讽修习外道经典。是增愚痴不生智慧。亲近修习诸邪见法。是增愚痴不生智慧。乐决断事。是增愚痴不生智慧。斯诸深法与空相应。不受不读亦不正观。是增愚痴不生智慧。是名为四。舍利弗。违此四法能生智慧应当修习。何谓为四。修习正见能断邪见。是第一法。能破愚痴得生智慧。若有读诵外经典处。修净行者当远舍离不应止住。——《佛说华手经》

读外典违背佛法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

佛言。迦叶。如汝所言。若有众生起念如来思忆如来观缘如来。是等一切悉皆当得涅盘果证。大德迦叶白言。世尊。如我解知佛所说义。宁于如来起不善业。非于外道邪见者所施作供养。何以故。若如来所起不善业当有悔心。究竟必得至于涅盘。随外道见当堕地狱饿鬼畜生。

佛言。迦叶。如汝所言。迦叶。设有人天骂赤栴檀。以手打捶速撩弃地。迦叶。于意云何。如是人者有何等香。

迦叶白言。而是人者有栴檀香。

如是迦叶。若有众生眼见耳闻及口宣说于如来者。当知是人有解脱香。

迦叶。有人执把于粪污已。以诸伎乐一切众华而供养之。如是人者有何等香。

迦叶白言。世尊。是人唯有粪秽臭恶。

如是迦叶。其有亲近恭敬供养诸外道者。当知是人亦复如是。

(学习外道者 唯有粪秽臭恶 !)

《大宝积经》:

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何等为四。求声闻者但欲自立。求缘觉者喜乐少事。度外经典路伽耶毗。文辞言饰所亲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迦叶。是为菩萨有四非善知识、非善等侣。

复次世尊。若修行菩萨。习学时间外道疏论。舍弃大乘深义。赞扬外道所说。若见有人明闲外论。乐说听闻称美为德。是时会中有诸天众。心乐听闻大乘法故。来赴道场。即闻所说外道疏论。心生懊恼来还本宫。发如是言。此善男子今已灭法如来善教。如是修行菩萨于法栋梁。何故翻教世间外论。乐戏论故。舍弃大乘。何以故。诸佛如来为甚深法故。成等正觉。不因世俗外道戏论。成就菩提。世尊。是等修行菩萨。学说外道种种言论。而乃覆藏如来佛法。如是之人与佛法化成等正觉专行断灭。世尊。此是修行菩萨第九障覆盖甚深佛法赞扬外道戏论魔钩。

又大迦叶。出家之人有二不净心。何等为二。一者读诵路伽耶等外道经书。二者多畜诸好衣钵。

又舍利弗。菩萨杂学外道经书。巧于诤论多人所敬。是人不能自调伏心。亦复不能调伏诸法。不调伏故不行大乘。

《大般若经》:

又诸世俗外道书论。所说理事多有增减。於菩萨道非为随顺。皆是戏论杂秽语摄。故诸菩萨知而不乐。

尔时佛告寂静慧言。此陀罗尼能伏魔众。摧诸外道坏嫉法人。

复次善现。是诸菩萨不观外道沙门梵志形相言说。谓彼於法实知实见。或能施设正见法门。无有是处。终不礼敬外道天神。亦不供养而求胜福。

《佛藏经》:

“舍利弗,何等是乐外道法?所谓有所得者,我见、人见者,众生见者,贪著邪者,于自相空法中心生疑者,受行种种邪虚妄法,不能入于第一义空,行诸邪道,其人名为乐外道法。舍利弗,不可试以种种衣色,若白衣人、若著袈裟,有如是不善,有所得见,皆名外道。”——《佛藏经卷下净见品第八》

舍利弗。当来比丘好读外经。当说法时庄校文辞令众欢乐。恶魔尔时助惑众人障碍善法。若有贪着音声语言巧饰文辞。若复有人好读外道经者。魔皆迷惑令心安隐。若有比丘修佛法者令生疑惑。咸使众人不复供养。

或有比丘若二若三已读佛经。便使令求外道经法。先自看者赞言善好。是诸人等。为魔所惑覆障慧眼。深贪利养看诸外书。犹如群盲为诳所欺。皆使令堕深坑而死。

舍利弗。诸生盲人即是比丘。舍佛无上道求外道经书。诳人是恶魔。深坑是邪道。舍利弗。如群盲人舍所得物。欲诣大施而堕深坑。我诸弟子亦复如是。舍粗衣食而逐大施求好供养。以世利故失大智慧。而堕深坑阿鼻地狱。

——《佛藏经卷上净法品第六》

舍利弗。若有比丘著外经义。是人为舍微妙佛法。诵持外道语言为大众说。但作野干吼。舍利弗。如是恶人名为朽坏沙门。何以故。是外道义,非佛法故。舍利弗。着外道法比丘,不应自称是佛弟子。何以故。沙门释子不说尼犍子语。于大众中但说佛语。——《佛藏经卷下了戒品第九》(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野干:一种野兽的名称。尼犍子,人名,尼犍为苦行外道之通名。)

《诸经要集》:

世尊。若修行菩萨。习学世间外道疏论。舍弃大乘深义。赞扬外道所说。若见有人明闲外论。乐说听闻称美为德。是时会中有诸天众。心乐听闻大乘法故。来赴道场。既闻所说外道疏论。心生懊恼而还本宫。发如是言。此善男子今已灭法如来善教。如是修行菩萨于法栋梁。何故翻教世间外论。乐戏论故。弃舍大乘。何以故。诸佛如来为甚深法故。成等正觉。不因世俗外道戏论。成就菩提。世尊。是等修行菩萨。学说外道种种言论。而乃覆藏如来佛法。如是之人于佛法化成等正觉专行断灭。世尊。此是修行菩萨第九障覆盖甚深佛法赞扬外道戏论魔钩。

又大迦叶。出家之人有二不净心。何谓为二。一者读诵路伽耶等外道经书。二者多畜诸好衣钵。

又舍利弗。菩萨杂学外道经书。巧于诤论多人所敬。是人不能自调伏心。亦复不能调伏诸法。不调伏故不行大乘。

《法华经》卷七: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如是之人不复贪着世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

《优婆塞戒经》:

云何名为假名菩萨。善男子。众生若发菩提心已。乐受外术及其典籍持讽诵读。即以此法教化众生。是名假名菩萨。

虽习外典为破邪见出胜邪见。善知方便调伏众生。是名实义菩萨。

《佛藏经》卷三净法品第六:

舍利弗。若有比丘着外经义。是人为舍微妙佛法。诵持外道语言为大众说。但作野干吼。舍利弗。如是恶人名为朽坏沙门。何以故。是外道义非佛法故。舍利弗。着外道法比丘。不应自称是佛弟子。何以故。沙门释子不说尼犍子语。于大众中但说佛语。

舍利弗,说法比丘处在大众,信乐法者为敷高座,舍佛正法,而说外道严饰文辞。我久勤苦求是法宝,而此恶人舍置不说,但以经中相违语义,互相是非不顺正法,于圣法中高心自大,随意而说为求利养。舍利弗,若比丘说法杂外道义,有善比丘勤求道者,应从坐去。何以故?舍利弗,有信白衣敷置高座,不应演说外道语义。若不去者,非善比丘,亦复不名随佛教者。舍利弗,说法甚难!如是说者,我说此人名为外道,尼犍弟子,非佛弟子。是说法者命终之后,当生尼犍子道。何等是尼犍子道?邪见是尼犍子道。何等为邪见?谓是地狱、畜生、饿鬼。何以故?舍利弗,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必堕地狱。舍利弗,如是因缘如来悉知,我诸弟子,以种种门、种种因缘、种种诸见,灭我正法。舍利弗,若有众生,闻如是经第一义空无所有法,心欢喜者,当知是人真我弟子。

《菩萨戒本》(在家众可看):

若菩萨于佛所说弃舍不学。反而习外道邪论、世俗经典。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上聪明能速受学。若久学不忘。若思惟知义。若于佛法具足观察得不动智。若于日日常以二分受学佛经。一分外典。是名不犯。如是菩萨善于世典外道邪论。爱乐不舍不作毒想。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

若菩萨。闻菩萨法藏甚深义真实义。诸佛菩萨无量神力。诽谤不受。言非利益非如来说。是亦不能安乐众生。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或自心不正思惟故谤。或随顺他故谤。是菩萨闻第一甚深义不生解心。是菩萨应起信心不谄曲心作是学。我大不是盲无慧目如来慧眼。如是随顺说如来有余说。云何起谤。是菩萨自处无知处。如是如来现知见法正观正向不犯。非不解谤。

《菩萨善戒经》卷第一:

若菩萨不读不诵菩萨法藏。一向读诵声闻经律得罪。

不犯者。若不闻知有菩萨藏。

若菩萨不读不诵如来正经-读诵世典、文颂、书疏者-得罪!

不犯者。

若为论议,破于邪见。

若二分佛经、一分外书。

何以故。

为知外典是虚妄法,佛法真实故。

为知世事故。

不为世人所轻慢故。

《菩萨地持经》卷第五:

若菩萨于佛所说不作方便、弃舍不学。及习外道邪论世俗经典。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

不犯者。若上聪明能速受学、若久学不忘、若思惟知义、若于佛法具足观察得不动智。若一日中。二分受佛经。一分学外典。

若菩萨于世俗经典外道邪论。爱乐不舍不作弃想。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

共菩萨闻菩萨藏甚深义、真实义、诸佛菩萨无量神力。诽谤不受。言非利益、非如来说。是亦不能,安乐众生。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

菩萨或自心不正思惟或随顺他故谤。闻第一甚深义不生解心。是菩萨应起信心、不谄曲心。作是学。我大不是盲无慧眼。如来慧眼如是随顺说。如是有余说。云何起谤。是菩萨自处无知处。如是如来现知见法。正观正向。非不解谤。不犯。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一弥勒菩萨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味着。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佛藏经》:

若人好读外经书者。则于其中生坚实想。贪着语者乐说散乱。乐严饰辞巧美说者。于佛第一义则无净心。又于此法不敬不信。舍利弗。譬如不男之人无男子用。至男子中生不男想。而作是念。是诸人等如我无异。如是好着外经书者。常乐严饰巧美文辞。于佛第一义心不恭敬。舍利弗。其中有人说清净经。于此人所亦不恭敬。轻慢清净持戒比丘。何以故。舍利弗。外道经书无真实语。法应憍慢贡高自大。何以故。是事不为厌离。不为寂灭。不为得道。不为涅槃。是人毁坏信等善根故。于一切处不信有功德。如不男人于诸人中皆谓如己。

《大智度论》:

佛告憍尸迦。世间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我法中。如赞佛偈中说

诸世善语皆出佛法善说无失

无过佛语余处虽有善无过语

一切皆是佛法之余诸外道中

设有好语如虫食木偶得成字

初中下法自共相破如铁出金

谁当信者如伊兰中牛头栴檀

如苦种中甘善美果设能信者

是人则信外经书中自出好语

诸好实语皆从佛出如栴檀香

出摩梨山除摩梨山无出栴檀

如是除佛无出实语

《大智度论》卷18:

外道法:

外道经中,有听(允许)杀、盗、淫、妄语、饮酒之言!

为天祠-咒杀无罪为行道故。

若遭急难欲自全身。而杀小人无罪。

又有急难为行道故。除金余者得盗取以自全济。后当除此殃罪。

除师妇国王夫人善知识妻童女。余者逼迫急难得邪淫。

为师及父母为身为牛为媒故。听妄语。

寒乡听饮石蜜酒。天祠中或听尝一滴二滴酒。

佛法:

佛法中则不然。于一切众生慈心等视。乃至蚁子亦不夺命。何况杀人。

一针一缕不取。何况多物无主。

淫女不以指触,何况人之妇女。

戏笑不得妄语。何况故作妄语。

一切酒一切时常不得饮。何况寒乡天祠。

汝等外道与佛法悬殊有若天地。

汝等外道法。是生诸烦恼处。

佛法则是灭诸烦恼处。是为大异。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卷第三:

供养奉事一切如来。摧坏一切魔怨。制伏一切外道。息灭烦恼显扬正法。如是善男子。是名持佛世尊佛法宝藏。

《正法念处经》畜生品之二:

供养外道。行不净施。杂漏不坚。以种种食,施于破戒杂行之人。心无正思。如是施已,命终生于畜生之中。

《入楞伽经》卢迦耶陀品第五:

外道虚妄说皆是世俗论

以邪见因果无正见立论

《大般涅磐经》卷第十四:

善男子。是诸外道痴如小儿。无慧方便不能了达常与无常。苦乐净不净我无我。寿命非寿命。众生非众生。实非实有非有。于佛法中取少许分。虚妄计有常乐我净。而实不知常乐我净。如生盲人不识乳色。便问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贝。盲人复问是乳色者如贝声耶。答言。不也。复问贝色为何似耶。答言。犹稻米末。盲人复问乳色柔软如稻米末耶。稻米末者复何所似。答言。犹如雨雪。盲人复言。彼稻米末冷如雪耶。雪复何似。答言。犹如白鹤。是生盲人虽闻如是四种譬喻。终不能得识乳真色。是诸外道亦复如是。终不能识常乐我净。善男子。以是义故。我佛法中有真实谛非于外道。

(参考译文:善男子。那些外道像小儿一样愚蠢。没有智慧方便,不能了达常与无常,苦乐净不净我无我。寿命、非寿命。众生、非众生。实、非实,有、非有。在佛法中拿取一点点,虚妄的认为有常乐我净,却不是真的知道常乐我净。如同天生盲人不明白乳的颜色。而问别人乳色是怎样的。别人回答颜色如贝壳一样白。盲人又问此乳色如同贝壳的声因?别人回答。不是。盲人又问贝色又像什么呢?别人回答像稻米粉末。盲人又问乳色柔软如同稻米粉末?稻米末又像什么呢呢?别人回答犹如雨雪。盲人又说稻米末冷如雪么?雪复又像什么呢?回答犹如白鹤。此盲人虽然听闻四种譬喻却始终不能知道乳的真色。这些外道也是如此。始终不能明白常乐我净。善男子。因此我佛法中有真实谛,不同于外道。)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卷中:

世尊。若修行菩萨。习学世间外道疏论。舍弃大乘深义。赞扬外道所说。若见有人明闲外论。乐说听闻称美为德。是时会中有诸天众。心乐听闻大乘法故。来赴道场。既闻所说外道疏论。心生懊恼而还本宫。发如是言。此善男子今已灭法如来善教。如是修行菩萨于法栋梁。何故翻教世间外论。乐戏论故。弃舍大乘。何以故。诸佛如来为甚深法故。成等正觉。不因世俗外道戏论。成就菩提。世尊。是等修行菩萨。学说外道种种言论。而乃覆藏如来佛法。如是之人于佛法化成等正觉专行断灭。世尊。此是修行菩萨第九障覆盖甚深佛法赞扬外道戏论魔钩。”(出《海慧菩萨所说经》显说八条行)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二:

“又大迦叶。出家之人有二不净心。何谓为二。一者读诵路伽耶等外道经书。二者多畜诸好衣钵。”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五:

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是时具寿大目干连,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入室罗伐城。次第乞食,至给孤独长者宅。

是时长者教其儿子,读诵外典声明杂论。时大目连见彼长者,教其儿息读诵外典。告曰:长者,此诸童子读习何书?长者白言:阿离耶此是外典。

告言:长者,夫外典者如铁石榴,辛苦作得,终不堪食。习学外书亦复如是:徒费功劳终无所获。不由此故而能出离。入正定聚断诸烦恼。然佛所说初中后善。若解了者能趣涅槃。何意不教习读佛法。

长者白言。圣者无人能教。

尊者报曰。我当教读长者白言。

......

佛在王舍城竹林园中。时具寿毕邻陀婆蹉外甥。于其舍中习读外典。时毕邻陀婆蹉。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入王舍城。次第乞食,至妹夫舍。见儿学业,问妹夫曰:“此儿读者,是何书论?”答言“外典”。尊者令弃外学,劝习佛经。便为妹夫亲教儿子。广说如上。

(可见佛教也不提倡儿童学习外道典籍,何况修行人?)

莲池大师开示:

“儒者之学,以六经、论、孟等书为准的,而老庄乃至佛经禁置不学者,业有专攻,不足怪也。为僧亦然。乃不读佛经而读儒书;读儒书犹未为不可,又至于读庄老;稍明敏者,又从而注释之,又从而学诗、学文、学字、学尺牍,种种皆法门之衰相也,弗可挽矣!”

(译文:现在有些出家人不读佛经,偏要去读儒书;读儒书也就罢了,进而又读《庄子》《老子》;稍聪明的人,还为儒家、老庄著作作注释;有些人还埋头学作诗,学写文章,学书法,学书信等等,这种种都是法门趋于衰微的现象,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