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发布时间:2022-07-29 14:45:57作者:僧伽吒经全文念佛止观修学法要
净界法师讲授
第一卷
《念佛止观修学法要》。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请放掌。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四堂课来解释念佛止观的方法。
在经典上,佛陀讲到,修行的内涵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那么我们整个佛法的修学基本上是两个次第。刚开始是要求自己的身口二业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我们刚开始要求自己从身口的断恶修善来做一个基础;那么进一步我们就是要自净其意,要求来净化我们的思想。但是这个身口二业跟我们内在的思想事实上是有相互关系的。因为如果我们内心的思想是邪恶的,我们就很容易创造罪业;如果我们的思想是清净的,我们也就容易创造善业。所以身口意的修学其实重点还是要以自净其意——就是思想的改造、思想的净化当作一个佛法修学的重点。
天台智者大师是把众生分成了四个不同的种性。那么第一种人呢叫作三途种性。三途种性就是说,他的心是一种增上的恶心。这种人多数是对生命的因果完全不明白,或者是半信半疑。那么这种人他认为生命是没有轨则的,造善是不能招感安乐的果报,造恶也不能招感痛苦的果报,所以他对生命的诉求就是及时地行乐。所以他在做什么事情,他内心当中没有任何的道理作标准,完全跟着感觉走,心随妄转。我现在打什么妄想就去做了,我现在生起什么念头就去做了,他的生命是完全没有任何章法的。这种人当然就很容易生起欲望的烦恼。那么三途种性的意思就是说,智者大师说这种人他在三界的流转当中多数都是在三恶道呆过去的,即使从三恶道出来得到人身,他一下子又到三恶道去了。因为这种人他是完全没有对真理的了解,讲增上的恶心的三途种性。
第二种人是属于增上的善心,智者大師說这种人是人天种性。就是说身为一个凡夫他也有一些欲望烦恼,但是他对业果的道理有很深刻的学习跟理解,他知道生命是遵循着一定的轨则,在三界的流转当中,是因为善业去创造安乐的果报,由罪业去招感痛苦的果报,他对这个善恶的轨则生起坚定不移的理解。那么他就用这种因果的道理呢,经常来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烦恼,因为他不想痛苦,所以他开始去以这个业果的道理来调伏自己的欲望。那么这种人他的生命当中呢,善心就比较强,偶尔起起烦恼,但是因为他对道理的理解,他有一种惭愧心来克制自己、调伏自己,那么这种人的种性叫人天种性。就是说他的生命当中在六道轮回当中,他多分是在人天果报里面活动的,这种人叫做人天种性,他对业果是有深刻的理解。
那么第三种人是二乘种性。二乘种性基本上对生命的苦谛做很深入的观察,观察这个三界是没有价值的,透过无常、苦谛的观察。那么当然从大乘佛法认为他是比较悲观的,但是他对五欲身心基本上、他认为三界的果报体不管是善业所招感的是安乐果报或者是罪业所招感的痛苦果报,三界就像火宅一样,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求自度,不欲度人。那么二乘种性的人他的一个特色就是出离心很强,那么他一心一意地想要远离这个三界的火宅,但是他对积功累德、广度众生呢不生好乐,那么这种人叫作二乘种性。如果他不加以调整,那么他的生命就很容易趋向于涅槃。
那么第四种人是智者大师赞叹的菩萨种性。菩萨种性,他能够有智慧来观察三界的无常、苦,他也有大悲心来怜悯众生,就是悲智双运。那么这种种性的众生,他的生命就能够趋向佛道,成就究竟的安乐。
所以我们在座的诸位基本上我们是有四种种性的差别,那么也就影响到我们整个生命的一个差别的果报。当然佛法是讲到缘起性空,就是这个种性的差别是可以透过佛法的修学而加以改变,这个改变的方法就是止观。所以今天的止观就是改变我们内心的思想,特别是一些颠倒的思想。透过思想的改变,我们就会改变我们的行为,乃至于改变我们未来的生命。所以这个课程的主题就是《念佛止观修学法要》,主要是透过念佛跟止观的方法来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
我们看讲义,将述此义,大科分四:
甲一、总标念佛法要,首先我们解释念佛的方法。
甲二、别明止观体性,第二个是说明止跟观的体性。
甲三、正示念佛止观方法。前面是各别地解释念佛跟止观各别的内涵,第三段就是我们的主题,就是把念佛跟止观相互的一个运用作一个介绍。
甲四、结示劝修,我们作一个前面的回顾跟总结。
首先我们看甲一、总标念佛法要。这当中分两科,先看第一科的明念佛超胜。这一科是蕅益大师的一段《弥陀要解》的开示,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随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
好,我们看第三面,我们把蕅益大师的开示作一个简要的说明。那么这段呢,主要是讲到净土法门在一般法门当中殊胜的地方。那么这当中呢,我们先分两段。第一个,先总叙功能,先把佛法的修习的差别说出来。那么在十方诸佛呢,他们在大般涅槃的寂静安乐当中,都是以大悲心来怜悯这些流转的众生。那么佛陀在度化众生,基本上是随顺众生的根机而施设不同的教法,这当中呢,三世诸佛在施设教法是遵循两个规则。第一个是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第二个是方便有多门。那么佛陀在施设教法呢,有两个主题:第一个是契理,就是契合三世诸佛实相的道理。比如说业果的道理、或者是空性的道理、或者是真如的道理,那么这种道理是不能随时空改变的,是不变的,就是说佛陀在三千年前是这样讲,现在也是这样讲。第二个是契机,这个契机就是有它的随缘、方便,比如说我们今天契入这个道理,你可以参禅或者持咒或者念佛等等。就是说三世诸佛在施设教法有他的契理性跟契机性。
那么再看第二段,别显净宗。在整个方便当中,这个地方我们是针对契机来说啦,在一切的方便的施设法门当中,我们如果要找到一个特别的直接而且特别圆顿,下手特别简单而成就特别高超的,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那么在所有的契入真理的方便当中呢,以念佛是最为直接跟最为圆顿的。
那么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当然,其实我们讲方便啊,方便有多门,那么契入诸法实相有多种方便,但是这个方便其实不离开止观,没有一个宗派的修行能离开止观的。但是这个地方的差别就是所观境有差别,他所依止的、所观察的境界有差别。那么智者大师把这个整个佛法的所观境分成了三类:第一个是观察众生法,第二个是观察佛法,第三个是观察心法。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那么智者大师在解释《法华经》,就是《妙法莲华经》,九旬谈妙,那么什么是妙法呢?智者大师就分成众生法妙、佛法妙、心法妙。那么我们在修止观的时侯,第一个我们可以选择观察众生法,就是这个五蕴,我们现前的色、受、想、行、识,就是观察我们这个身心世界。那么基本上这个小乘的学者啊,我们看《阿含经》或者《阿毗达摩论》,小乘的经论,他的所观境是偏重在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观察身心世界在整个小乘的传承啊,他是用不净、苦、无常、无我这个四念处来观,用四种的光明智慧来照我们的身心世界。所以小乘学者基本上对生命采取比较悲观的,认为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不净、苦、无常、无我。所以当然,一切法因缘生,他不断观察以后,就把生命的这种相续的力量给消失掉,就是到了这种偏空的涅槃。所以一般来说呢,以这个五蕴为所观境的,小乘的学者多分是采取这样的方法。第二种的所观境是以佛法界为所观境。佛法界当然是万德庄严,依正庄严。以佛法界为所观境的,在整个宗派当中,密宗、净土宗的本尊相应法,是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你看密宗他是观文殊菩萨,以文殊菩萨为本尊,观察他的相好、他的功德;净土宗当然是以阿弥陀佛为本尊,观察阿弥陀佛的正报、依报的庄严。当然,这样的心态跟前面的观五蕴就不同,因为你观五蕴的话,你马上知道五蕴的生死是有很多过失的;那么在观察以佛为所观境的时候,他内心当中是赞叹跟皈依的,因为他观的是一个佛的功德,所以他的当初的心情是一种赞叹的心情、皈依的心情来直接地契入本尊的功德,他基本上的观法是乐观的、肯定的这一面。那么第三种观法是观心,像天台宗、唯识宗是观现前一念心性。当然天台宗观心,是观这个即空、即假、即中,它刚开始是强调是要从假入空,天台宗的第一个层次就是说你在观心的时候,你会发觉到我的心有善的功能也有恶的功能,但是你这个时候要把这些善恶因缘所生的功能都把它拨开来,观到你内心的最深的、不生不灭的、清净的本性,那么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原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就是,从因缘所生法,虽然我是有种种的烦恼跟罪障,从因缘所生法,诸佛是有种种的功德庄严,但是当我们把因缘所生法都拨开了以后,我们发觉我们的本性是如,三世诸佛也是如,一如无二如,这点在天台宗是非常重视这个观念的。就是刚开始在观心,是把心带回家,就是先把心归零,就是你先回到我们心的最初的原点,就是禅宗说的本来面目。那么这个时候你会知道,其实我跟诸佛是没有差别的,只是一种时间的差别,就是我迟早要成佛,因为我本性如此,我跟诸佛所差别的只是我的时间还不够。那么从本自清净,换句话说,只要我通过忏悔业障、积聚资粮,我就能够有一天跟诸佛一样。所以在菩萨戒的戒体当中就很强调你对本性的胜解,因为这是你能够纳受菩萨戒戒体的关键。当然他的即空,他这个时候一开始从假如空啦,空当然是无有少法可得,但是他有时候从空出假,他又从无有少法可得的心当中出来,出来的时候就跟境界接触,他又知道,虽然是清净但是因果丝毫不爽,有杂染的因缘、清净的因缘、有十法界的因果。
那么当然观心法门是一种心地法门,它是偏重在一种真如的观察智,是无相形。前面的众生法跟佛法偏重在有相形。有相形当中呢,众生法当然它是一种属于这种消灭形的,他观察五蕴身心呢是用不净、苦、无常、无我,他的心态是要把这个生命消失掉。那么净土宗观察佛的功德是肯定的,我要成就像诸佛一样的依正庄严。所以这个地方大家一定要清楚,同样是修止观,但所观境是有所不同。不过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呢,在三种的所观境当中,站在成佛之道,讲到最直接而且最圆顿的是以念佛、直接忆念佛的功德来求生净土,这件事情是最直接、最圆顿,因为它有佛力的加被,那么这是第一层的比较。我们再看第二层的比较,他是由粗到细,把这个所观境慢慢地做一个比较。
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我们说过在念佛法门当中,主要是一种本尊相应,所谓的相应就是感应道交。感应道交就是我们这一念苦恼的心跟阿弥陀佛功德的心要能够接触。那么接触就要有方法啦,那么在净土宗的传承呢,我们这念心跟弥陀的功德要接触啊,有三种的选择。第一个是观像。你找一个阿弥陀佛的像,你眼睛打开来,你用眼睛去取这个阿弥陀佛的像,那么把这个像记住,然后眼睛再闭起来,闭起来你看看在闭起来的时候你心中可不可以把这个影像现出来,那么你刚开始会觉得很模糊,模糊的时候再打开,再看一次,再看一次呢再把这个像再取下来,再眼睛闭住,把这个像在心中再现出来,经过你一次一次的重复,到最后,你心中现的影像跟外面的影像是完全一样的,清楚分别,这个时候你就成功了。观像念佛,你的所观境是一尊佛像,可能是一张纸做的或者是木头做的,都没关系,总之你要取那个像在心中显现出来。第二种的修行是观想。观想就是前面没有像,但是你假借经论的文字随文入观——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有八万四千光明,你就随文入观,把文字的相在你心中变现出一种佛的影像出来,这个时候也是要如镜现像,经典上说,就像镜子清楚把影像现出来一样。这样的一个方法也可以跟弥陀感应道交。第三种是忆念阿弥陀佛的声号,就是以声音——南无阿弥陀佛。您能够,这个声音呢,你自己能够在心中创造一个声音,然后你再把这个声音听回去,你只要听得到你自己佛号的声音,这个就是感应道交了。这三个方法。因为,我们说过,净土法门是一个他力法门。他力法门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使令你的心跟弥陀的功德接触,就是感应,这两条线要能够接触。当然我们不能胡思乱想啦,什么方法都是要传承,那么净土宗的传承,你有三个选择:第一个观想,第二个观像,第三个持名。
那么前面说过,在所有的方法当中,念佛是最直接、最圆顿。那么如果我们再微细地分析呢,在三种的念佛当中,我们要找一个下手最简易、成功的比例最高、最稳当的,那就是以信愿的心来执持名号。执持名号是特别的简易跟稳当,特别在临命终又是关键。净土宗他的感应是在临命终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要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在临命终的时候我们是乱心位啊,所以忆念弥陀的圣号是最为简单。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这是表示在《净土三经》当中,《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当然《观经》是讲观想、观像,观想观像的所缘境太过于复杂了,我们一般人心思太粗重,境细心粗,观难成就。那么《无量寿经呢》,它是强调发菩提心,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它要你修诸功德、发菩提心,对有些在家居士也有困难。那么《阿弥陀经》的特色啊,我们读《阿弥陀经》你会知道,释迦牟尼佛在讲到修行的因地,释迦牟尼佛对其它的助行,持戒、修福,只字不提。只有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但是要我们执持名号,其它的法门完全不提。所以说这样子的一个方便啊,在跟弥陀感应道交当中,执持名号这个法门就特别地普被三根,对我们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来说,特别地方便。这也就是为什么净土的经论这么多,但是历代的祖师呢,这种大智慧啊,只是把《阿弥陀经》列为我们的每天的晚课,那么因为执持名号的法门普被三根,而且有事有理,这的确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法门。那么这个地方的开示主要是说,我们在修止观之前,你一定要先选择你的所观境,因为你的所观境会影像到你后来的结果。当然从这个地方呢,蕅益大师是以阿弥陀佛的圣号为所观境。
在中国的丛林啊,我们看《净土圣贤录》讲到一个事情,就是有一个法师叫做冬瓜和尚。冬瓜和尚他长得矮矮胖胖的,就像冬瓜一样。古时候的丛林不是在都市,是在山中。古时候他下山一次要三个小时,上山三个小时,就六个小时。古时的丛林如果诸位去研究,他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是分工合作的。到了早课做完,吃完早餐,你参禅的到禅堂去,念佛的到念佛堂去,你要听教的到讲堂去,那么工作,你是属于执事的,就去工作。那么冬瓜和尚他的工作是采购,就是每天为大众师去买一些饭菜。早餐以后就从山中走下来到菜市场去,众生这些杂乱的环境,去买这种饭菜等等,买完以后再走上山去,一天就是做这个事情。那么一年一年过去,当然修一点福报啦,但是福报是不能调伏烦恼的。所以时间久了,他就感到弟子心不安,他觉得内心当中有这个烦恼波动,虽然他积聚善业,但是临命终时没有把握,他就希望找一个解脱的法门,他觉得,我出家不能老是修福报,太可惜了。那么这一天呢,就有一个法师来挂单,刚好住在冬瓜和尚的隔壁。他就跟他请教说,我现在是真的想要修行,出家这么久,时间也过了很多了,有什么法门能够简单地、直接了当让我能契入重点?法师说:你是干什么的?他说我是采购啊,整天要去菜市场买东西。他说,这样的话所有的法门都不适合你,你就是念阿弥陀佛的圣号,然后以这样的功德一心一意地求生净土!那么冬瓜和尚他这个人是单纯啊,他听了以后就相信了,念佛!他当然做事还是每天去菜市场买菜,心中就念佛。看《净土圣贤录》,不到三年,不到三年的功夫,这一天做早课,做完以后大家下殿,冬瓜和尚就跟维那师说:大家且慢!哈哈,我今天要往生净土了,大家来帮我念念佛,帮我送一程!惟那师一想,平常念佛堂也没看到你人,你要求生净土?大家半信半疑啦,但是想说宁可信其有,为他念佛。念了一段时间以后,他果然就在大众当中在打坐的时候坐化了,坐化的时候他还讲出一个偈颂,古人都会留一句话给大家参一参。他说是:“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皆不知,别有一天堂。”那么他这个偈颂刚开始是描述他的身体的状态,他说,你看我的身体啊,“终日走街坊”,哎,这个冬瓜和尚又出去买东西了,又跑回来,跑来跑去;但是你可知道我的内心啊,“心中念佛忙”,我的心中已经有一个法宝,跟以前的冬瓜和尚已经不一样了,和以前那个散散乱乱、心中没有皈依处的冬瓜和尚不一样了。“世人皆不知,别有一天堂。”你们都不知道我内心当中啊,“别有一天堂。”
当然冬瓜和尚的成功,我们可以做一个检讨。就是说,如果我们今天很务实地去面对我们自己的状态,谈玄说妙我看是不必,就是你很务实地面对你的现前因缘,我们不能够违背因缘,你的家庭、你的工作时间,七除八扣,你的时间不多了。那么我们在这样的有限的时间当中,我们应该去找寻一个什么样的所观境,特别契合我们的根基,这件事情就非常重要。所以印光大师说:药没有好坏,治病就是良药;法也没有高下,契机就是妙法。无量无边的法门,什么是妙法呢?契合你现在的因缘,这个法门就是妙法。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佛法为了摄受众生,开出了无量法门,在无量法门当中最直接、最圆顿的是念佛,就是他力加被的本尊相应,在念佛当中,三种念佛又以持名最为简易、最为稳当。这就是为什么在整个三种念佛当中,持名的法门,这个传承一直没有断,那么它的理由在这个地方,因为他简单、容易做到而且成功率最高。
好,我们再看第四面。前面是大致地把我们的所观境、念佛法门的所观境以阿弥陀佛的圣号来做一个解释。所观境就是说,我们讲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问题是谁代表阿弥陀佛呢?这是个问题。你说你皈依,那么佛在哪里?这是个问题。站在一种《阿弥陀经》的传承,就是以阿弥陀佛的声音,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声音为所观境、为你的皈依处。这个地方诸位要注意一个重点,我昨天也讲了这个观念,不管你今天是发出台语的声音或者国语的声音,你要永远相信,你所创造的声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这个很重要!不管你用什么声音来表达阿弥陀佛,你要永远相信,你所创造的声音,这个声音就总持阿弥陀佛的所有的功德,他就是阿弥陀佛的代表!这一点你一定要有这样的观念。否则这句佛号他对你就不能产生救拔的力量。
在修习念佛的时候的止观,第一个,我们透过重重的选择,我们选择佛号为所观境,进一步我们再说明整个念佛的操作方法。我们看第四面,乙二、示念佛方法。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信愿持名,一经大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浅深。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
好,这一段是《要解》里面的一段话,我们分成三段来说明。
第一个总标:信愿持名,一经大旨。整个《阿弥陀经》它的修学内涵就是三资粮:信愿持名。信愿持名在正式的修学应该先成就愿。就是说你内心当中要有一个目标,你自己要能够观察到娑婆世界的苦、极乐世界的乐,娑婆世界的杂染、极乐世界的清净,那么这个时候呢,你生起一种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希望。一个人一有希望,你才能产生行动。那么产生厌离以后呢,这个时候你观察你自己没有成就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力量,你自己没有能力。那么这个时候谁有能力呢?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他的本愿功德对你有救拔的力量,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而且他能够引导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你对阿弥陀佛的功德有信心,依止这样的信愿的心情来忆念阿弥陀佛的圣号。那么这个是整个《阿弥陀经》的主要的修学的宗旨。这段是把修学的宗旨标出来,信愿持名三种资粮。
那么信愿跟持名的关系呢,看第二段: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浅深。这段是很重要。信愿,在蕅益大师呢,它是一种慧行,它是一种观照的智慧,它是一种观照力。换句话说,我们对弥陀的信心跟愿力啊,是透过观,它是属于观照而产生的;那么持名呢,它是一种行动力,它是一种止,止的力量,一种念力。那么我们在求生净土的过程当中呢,讲到往生与否,是从你的信愿的坚定与否来判断,那么至于你往生以后品位的高低呢,那就看你的念力,你念佛的这个力量到达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浅深来判定。这个地方就是说啊,念佛法门它的一个特点啊,它很强调你对佛号的皈依的心情,这个是决定你往生的一个关键!至于往生以后的品位,就看你这句佛号念起来有多大的力量。
我在台湾啊,曾经去一个商店买东西。商店的老板是一个一贯道的教徒,看那意思,他也是一贯道的一个高阶的一个老师了。那么他问我说,这个一贯道教徒问我,你们寺庙什么时候打佛七?我说,唉!你不是一贯道吗,你为什么对打佛七有兴趣?他说,念佛念下来啊,心安静。他说他平常都念佛。我跟他解释说阿弥陀佛的圣号他有多大的功德、有救拔你的功德,他完全不相信,完全不相信,那我说那你念佛干什么呢?他说念佛把心静一静,如此而已。其实他不能往生啊!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圣号对他的功能只是把他的心静一静,如此而已,他是把佛号当做一种摄心的方便。你看这件事是不是很可惜呢?当然我们也相信阿弥陀佛的圣号在他的心中运作的时候,会有一些善业的力量,但是如果站在一种解脱生死,那就没办法了,因为他信愿不具足。那为什么信愿不具足呢?他就是没有好好学习净土的经论、对阿弥陀佛的功德生起理解、生起信心、生起皈依。
所以说世间上的事情啊,说是一切法空。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你会发觉,什么叫法空啊?这个法呢,它是无自性。当然这个法很多了,我们以阿弥陀佛(来说),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圣号在有些人心中运转的时候,他能够产生那么大的力量;阿弥陀佛的圣号在有些众生的心里面运转,他产生的力量非常薄弱,发挥不了那种救拔的力量,只是增长一些善业,就是把这个摩尼宝珠换几个糖果吃吃,这个地方就是我们没有好好地学习教理,就有这个问题!摩尼宝珠在心中运转的时候,我们内心跟他感应不够、皈依不够,也就发挥不了这样灭罪生善乃至解脱生死的力量。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他的慈悲心啊,特别地标出,你今天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是不是能够成就感应道交,是在信愿之有无。你心中是不是有一种希望要离开三界,你有一种希望要到净土去?而且你相信阿弥陀佛一定能够帮助你,你相信这件事情。就是说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到了加护病房,这个时候谁也帮不了你了,你的眷属在旁边除了哭泣以外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你的钱财、你很辛苦地追求的地位、别人对你的恭敬赞叹,这下子都没有效果了。那么这个时候你把心中的佛号现出来,你真的相信佛号能够救拔你,你相信吗?这是个问题。如果你不相信,你可能就开始疑惑,念几句佛号转成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念几句转成地藏王菩萨,那就完蛋了。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圣号为什么你在心中运转的时候产生不了力量,同样一句佛号在印光大师的心中运转的时候,他的力量这么大?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没有栽培我们对佛号的皈依!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后面讲到观,我们如何透过观察、思惟来作一些心理建设,这个后面会讲到。当然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更高,我不但是往生还要上品上生,那你这个佛号就要有一点力量!不过我们刚开始先不要给自己这么高的标准说是要得到禅定啊,起码你先要求自己对佛号生起强烈的皈依的心情。那么诸位要知道一点,一切法因缘生,只要你透过正确的方法,这个功德就会出现,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就是说,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历代的祖师他透过这个方法思惟,他可以成就这个功德,你也可以透过这个方法得到这个功德。问题是你这个方法有没有正确。所以对佛号生起信愿不是困难,困难是你方法是不是掌握得对。那么这就是我们讲到第二段,把这个信愿跟持名的关系说明。
第三段做总结: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所以呢,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对于弥陀的功德的观察,这是一种前导,拟定我们念佛的目标。如果我们念佛,比如说打佛七,打板你就去念佛、放下你就出来,你为什么念佛你也不知道,那么你每一句佛号都没有信愿的指导,这个佛号就变成了人天的善法,发挥不出救拔的力量。所以,你整个念佛当中,一定要有这种智慧的观察,以信愿为前导,那么以佛号为你一种前进的动力,讲出一个譬喻啦,如目足双运。就像你开车,你开车一定要把灯光打开,就像眼睛的关照,那么灯光的关照就是我们的信愿,那么引擎的动力就是我们佛号的力量,那么这两个是缺一不可的,缺一不可的。
目足并运是这样子的,如果说从一个成就的次第上来说,你刚开始要先成就信愿。那么你对佛号功德的信心,你也知道你念佛的目的是要厌离娑婆,你念佛不只是我身体病痛我念念佛把这个病痛消失就好了,你要求往生。刚开始你要先透过经论的学习,生起皈依的心;由皈依的心,你自己要安排一下定课,因为你这个时候,你会觉得佛号对你很重要了,你临命终就靠他了!那么你做一些定课以后,你的佛号在心中的力量慢慢地增长,对妄想有所调伏,这个时候,你对佛号的信心就会加强、会加强,这时你对佛号的信心就从一个理解到真实的受益,你有一些宗教情操的感应啊,这个时候你对于弥陀的功德会加强一份的信心,这个时候你又能够进一步地念佛,你会把念佛的时间来加长。所以这个事实上,信愿跟持名是互相增长,你刚开始是信愿及持名,持名以后,你会加强你的信愿,你会带动另一个层次的持名,所以这两个应该是分不开的。那么刚开始下手,应该先培养信愿,这是基础。
好,我们这堂课先讲到这个地方,先把念佛的方法做一个说明,休息十分钟。
第二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面。第五面,甲二、别明止观体性。那么前面一堂课呢,我们是讲到念佛的一些方法,这一课是讲到止跟观的体性。这当中分两科,先说明止的体性,再说明观的体性。
我们首先看乙一的止的体性。这当中我们提出了两个内涵,一个是《菩提道次第略论》,第二个是《解深密经》。第一个是略说,第二个是广说。
先看第一个,以善缘心,心一境性,诸三摩地,悉皆摄为奢摩他品。那么这段论文,我们再解释分两段,先解释修习止的因相,看因地的相貌。那么修习止呢就是有两个因相,第一个以善缘心。那么修习止,他的内心是一种善良的心。比如说我们今天去偷一个人的东西,那么偷东西当然是贪欲的烦恼了,虽然你很专注,这个不能列为止,因为这个是跟烦恼相应的。所以修止的第一个条件,他必须是跟无贪、无嗔、无痴的善良的心相应,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心一境性。当然第二个是主题了。那么我们凡夫的心啊是攀缘心,就像这个猴子在抓这个树枝一样,抓了一个树枝就放掉前一个树枝,再抓一个树枝再放掉下一个树枝。所以我们如果平常去观察这一念心,它是不喜欢安住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不喜欢的。如果我们不训练,我们的心是不断地变化的。但是这个修止,它必须要强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那么你首先一定要选择一个所缘境,然后强迫自己的心专一、相续地在所缘境安住。修止刚开始都是强迫的,强迫习惯以后它就自然。所以它这个止的所缘境,简单讲就是内心专一相续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所以我们说什么是修止的体性?简单地说就是心一境性,那么这个是一个因地的修行内涵。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这个禅定的止是成功了呢?这以下讲它的果地的相貌:诸三摩地。修止的功德相是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那么我们的心平常是不平等。什么叫不平等呢?就是我们的心不是打妄想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妄想。那么打妄想的时候是躁动的,心太高了,躁动;如果不躁动就昏沉了,心太低了,太沉。那么这时的平等持心呢,以平等来摄持这一念心,就是你这个时候不是昏沉,是一种明了的状态;它也不是妄想,它是寂静的状态;它是明了而寂静、寂静而明了,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安住,叫平等持心、于一境转,在一个所缘境里面相续地运转、相续地安住。所以这个止就是等持,就是你对于所缘境,假如你是念佛,你心中在佛号安住的时候呢是明了又寂静、寂静又明了,那么这就是修止的一个功德相。那么这样子的功德呢,都是奢摩他的因相跟果相。所以简单地说呢,不管你今天是持大悲咒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念观世音菩萨,所谓的止就是你面对你的所缘境的时候是明了而寂静的、寂静又明了的,他破除了妄想的躁动,也破除了这种昏沉的昏昧。那么这个是一个简单的说明。
我们看第二段的《解深密经》讲得更清楚了: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品。
那么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个是说明修习这个禅定这个止的环境。我们刚开始修止要独处空闲,你要找一个寂静的处所。因为我们平常的心太过于散乱,那么现在你规定你自己的心要安住在佛号,这本身内心他一定会抗拒,攀缘心的等流会抗拒。如果你自己的妄想抗拒,你又在一个嘈杂的环境,那你这个内忧外患呢,你就更难成功。所以刚开始你修习这个止,你要找一个没有人干扰的处所,比如说在你的佛堂,把电话线拿起来。你刚开始你要全心全意地的去调伏你心中的昏沉跟掉举,你一定要让你的外在环境没有干扰,不要再增加你的负担。所以刚开始你这个修止的环境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找一个寂静的处所。
第二个,正式讲到它的方法——作意思惟。这个地方的作意思惟说啊,善取所缘境的相貌。就是说你修止一定有所缘境,那你的心一定要取,就像我的手去抓这个扶尺一样,当然他这个不是手是心。那么善取所缘境的相貌就是说,你既然修止,你一定要把你的所缘境在心中把他分明地显现出来,第一个工作,比方说你持大悲咒,你要让大悲咒在你的心中现出一个清楚的影像,然后再去专一安住、相续安住;比如说你念佛,你心中要听得到你的声音,因为你一定要有个所缘境吗,那么心一境性,当然一定有个所缘境。那么你在修止的第一个,先把你的所缘境在心中现出来,这是第一个工作,就叫作意思惟;然后呢,内心相续作意思惟,这个时候你不断地重复,现出来以后,对于所缘境专一安住、相续安住。当然这个当中是带有一种作意,作意就是警觉,你经常要保持一种警觉的状态。因为你一下子就会失掉你的所缘境,因为我们的心已经长时间处于攀缘的状态,那么你现在要违背它的等流的惯性,要强迫它在一个所缘境,它随时会反弹。所以你要一不小心你的所缘境就失掉,就开始打妄想。所以这个地方呢,内心相续、作意思惟,作意就是警觉,你经常保持警觉,我的心是不是还安住在佛号当中?如果跑出去再抓回来。那么,如是正行多安住故,你这样的一种正行就是专一相续的这样一种强迫的安住的正行,要多安住,这个多就是不断地、有一定的定课。那么这当然是一个成功的关键啊,就是你修止不是一次两次就会成功,你要不断地、数数地熏习、数数地强迫、数数地训练你的心,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讲修止的方法。
第三个,起身轻安,及心轻安。那么这一段是说明止的功德。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种的粗重的妄想而经过我们的强迫的专一安住、相续安住,这个时候你内心会产生一种身心的轻安!
我们一个人打妄想打多的人,你感到你的身心很粗重,就算你不生病,你感到很粗重。我们如果不修行,你也就不感到有什么粗重、轻安。你要打佛七,打到第七天的时候,有些人第三天、第四天就有感觉,你感到你内心很轻松,那么那个轻松带一点乐受,快乐的感受。我们这个世间的快乐有两种,佛法说是一者五欲乐、二者圣道乐。就是我们这念心去造五欲的快乐,跟五欲的境界接触,你会产生乐受,但是这个乐受是躁动的,它跟烦恼相应,躁动,你会觉得这个乐受是扰动不安的。那么我们去佛堂拜佛、念佛,透过专注、相续,你会产生乐受,但是那个乐受是与寂静相应的,你感到非常寂静,寂静又快乐、快乐又寂静。那么这个就是你肯定你自己那个止的方法对了。因为功德相出现了,表示你方法对了。所以我们判断修止的成功失败,就看你身心是不是从一种粗重的状态转成一种轻安的状态,那么这样子就是奢摩他品,就是整个修止的因地跟它的果地。
所以我们做一个总结,就是修止主要有三个方法:第一个,你要善取所缘境的相貌,选择你一个所要安住的境界。我们前面说过,站在往生净土的角度,你用佛号,以佛号的声音当作你的所缘境。第二个,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强迫自己不能念要它念,你告诉你自己,我想离苦得乐、我想离开三界,我别无选择。我除了强迫自己在佛号当中,这个“别无选择”很重要。念佛法门你一定要知道你自己没有退路了,就是背水一战——韩信在用兵的时候,他跟楚霸王打仗,楚霸王的军队是将近他的十倍,韩信一看,坏了,我是一比十。但是韩信这个人很会用兵,就是汉高祖的大将,他把所有的军队都带到大河的前面,他对士兵们说:你们往后看看,后面是大河,换句话说,你只有一个选择,往前冲啦!因为你往后也是死,好歹是死,你往前冲还有希望。所以这个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背水一战”。结果他打赢了。其实打仗和修行的道理是一样的。打仗打的是气势,不是看数量多寡;念佛也是念气势。你说你念佛念了十年,你都悠悠泛泛,你还比不上人家念一个小时,他那个气势强,他有强烈的皈依的心。所以我们刚开始,一定要自己专一安住,然后经常地检查自己,昏沉、掉举是不是起来,善加对治,然后相续安住。善取所缘境的相貌,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比丘。这位比丘出家以后在僧团住了几年就去住茅棚,住茅棚他修四念处观,就一直不能进入圣道,没办法。后来大智慧的佛陀就知道他哪地方有问题了,佛陀就化作一个行脚比丘,就到这个茅棚的比丘去挂单说:我在这个地方暂住几天可以么?比丘说可以啊。佛陀所化身的比丘就和这位比丘一起打坐,平常一起打坐。佛陀当然就知道这个人心思散乱,虽然修四念处,但心就是浮动、飘动。后来佛陀说我们不要在房间坐,我们到外面去坐。佛陀就带他到河边去坐。那么刚好河边有一只乌龟在那边爬,它爬了一半的时候,来了一只野干,野干就跟狐狸很像,它要吃乌龟。这时乌龟就把它的头和四只脚、尾巴缩到它的壳子里面去,野干就吃不到。佛陀就说:你看到这只乌龟么?比丘说我看到了,佛陀说:这只乌龟,野干为什么没办法吃到它,你知道么?佛陀就说:乌龟有护身之铠,野干不得其便。就是乌龟因为有保护它的铠,壳子,就是硬壳,所以野干来的时候吃不到。也就是说呢,你为什么在茅棚住了十二年啊,你还是不长进啊,你就是没有把六根收摄住,你那个心光外泄太厉害。所以你这个明了的心,去意念四念处,去观察无常无我的道理,你就进不去。为什么呢?心思散乱!就是你这一念心跟真理之间有一道很深的墙壁——妄想。
我自己的个人的经验,我1987年读佛学院,我在印象里面,我第一年读佛学院呢,哈哈……我佛学院一年级的时候,我发觉呢,我亲近五位恩师,所有的老师上课我完全听不懂!真的听不懂。坐在那个地方,老师讲的很好,但讲什么,不知道。哈哈!到了第二年的时候,诶!原来老法师讲这件事情!到第三年的时候就懂了,讲什么就知道了。那么我在回味,这怎么回事呢?噢!我的心不同。所以我们刚出家的人,心思粗重,这念明了的心去观察道理,其实佛陀讲的道理讲得很清楚,但是它中间就是妄想,烦恼障!如果诸位有些人,你去听经,听了半天,你不知道法师在讲什么,你这个人妄想打得很重!呵呵……事实是如此了。当然我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你就有希望改变,是不是?
就是说虽然学佛的重点在观,观察诸法真相,但是你的心要有堪能性,要有能力!你平常都没有一定的定课来收摄内心,你这个心发散太厉害,到最后你去听佛法,你真的听不懂,不知道讲什么。现在的人,很多老人痴呆症,怎么回事呢?就是他心光外泄得太厉害。因为劳心又劳力,现在人的精神耗损是以前的好几倍。那么你要是平常不静坐,不把心收摄一下,每天充充电,你一直发散、一直发散,到中晚年以后啊……所以你看修行人的老人,你看老人家,很多修行人他的色身也会老、他也会有病痛,但是有修行的人跟没有修行的人有一个地方不一样,他的眼神不一样。你看老和尚,他的身体可能败坏到可能坐轮椅,但是他的眼神啊,炯炯有神,他年轻时经常摄心。那么你看一般人,没有学佛的人,特别是企业做大的人,他到老年的时候糟糕了,两个眼睛呆滞,呆滞无神,他的内心被他年轻的时候都耗损光了。这种人学佛没有什么用了,因为他的心已经没有学习能力了。佛法说没有堪能性,没有造业的功能,他就在一种无计的状态,这种人很容易就随业往生了,因为你不可能对佛陀产生一种皈依的心情。所以天台宗说:“心念是造恶的根本,但它也是造善的根本。”当我们的心是失控的时候,它是众祸之门;但是你能够用你的精神,体力好的时候学佛,就是众善之门。你要发菩提心、思惟法义,增长心中的光明智慧,还得靠它。所以我们如果说,你年轻都不修持,你到老年之后,就有问题了,来不及了,就来不及了。
所以,当我们修止的时候,你会发觉,你经常用一个所缘境来摄心,让它每天有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静坐,心中把你的所缘境现出来。如果是念佛,就把声音现出来,然后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当然,它会跑出去,再抓回来,不断地训练,训练久了,它就听召乎了。这时你会发觉,你对生命的观察,你读经典,或者你看一些人世的因缘,你会发觉,你那个明了性比以前强了,理解性、记忆力都比以前好了,就是你那个心啊,功能增加了。这就是为什么修禅定是智慧的基础,是这个意思。好,那么当然这个只是一个前方便。
我们再看乙二的观。观的体性也是有两个,我们先看第一段,根据《菩提道次第广论》:又凡拣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诸善妙慧,悉皆摄为毗钵舍那品。前面的止,它是一种无分别住,它不能思惟观察,它是无分别,专一相续地安住而已。那么这个观呢,它的特性其实就是拣择,就是一种思惟观察,当然这个思惟观察是依止圣言量的正见的引导,圣言量的的引导。那么观察什么呢?有两个:一个是如所有性,一个是尽所有性。先讲尽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是观察诸法的别相,就是整个十法界的染净的因果。我们可以分成二部分,包括六凡的杂染的困果,包括四圣法界的清净困果。这个人为什么会到三恶道去,他的因地是什么?你能够通达整个因果的道理。那么这个是一种世俗谛的观察。第二个是观察诸法的如,如所有性,这个如就是不变的意思,是总相。观察我空法空的道理。当我们的心在空性或者在缘起上的思惟观察,成就一种诸上妙慧。为什么叫妙呢?因为这个智慧有成就解脱的功德。我们在世间上,读医学、科学,这样的知识没有解脱烦恼的能力,没有对治烦恼的能力,所以不能叫妙。那么当我们这样观察,我们就有解脱的功德,有对治烦恼的力量。
好我们再看第二段: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止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偏寻思、周偏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
这一段讲的比较详细了,分成四段。先看第一段: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止故,这个地方是说,你修观的基础是什么。那么当我们去观察诸法实相的时候,不管是观察真谛、俗谛都必须以身心轻安为基础,就是你一定要把你的心,透过修止把它调整成明了跟寂静的状态,避免有妄想跟昏沉的情况出现,这个是修观的前方便。
第二段,正式说明修观的方法。那么当我们的心已经明了寂静以后,应该怎么做呢?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内。那么善思惟法就是说,你在观察一件事情,你应该要先学习。善思惟就是你已经透过经论的学习。比如说你要观无常这个道理,那么观无常它有它的方法:你先观死亡,死亡会到来;第二个,死亡的时间不决定;第三个,死亡到来的时候,你万般带不去。就是说,每一个道理都有它文字的表达方式,这些你都需要学习,不是说你自己在那边打妄想。就是所有的佛法都是尊重传承。那么你一定要把你所要观察的内涵,透过文字的学习以后,这个时候呢,三摩地所行影像,那么你已经如理地学习以后,就在三摩地的明了寂静的心中把这个法义的影像现出来。
当然法义的影像是靠文字的基础,文以载道,说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十个文字里面含有圣道的力量,含有圣道的功德。那么这个时候你就把文字在寂静的心中显出来,它会现出一种法义的影像,或者无常无我、或者善恶业果等等。那么你就在这个文字的影像当中,做三件事情:第一个,观察,深入地观察。在寂静的心当中,把这个道理随顺佛陀的文字,随文去观察。那么观察以后,产生第二个,胜解。噢,原来生命是有轨则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你开始相信我们所造的业,对我们的生命会有影响力。那么当然你这个胜解是前面的观察而来的,当然这个胜解就是你透过观察产生坚定不移的理解。第三个,舍离心相。我们经过观察以后,这个时间不能太久,刚开始可能三分钟或者五分钟。那么这时你观察你的心就扰动了,这时把所观境再舍掉,再恢复到无分别住,再加强心中的明了寂静,等到明了寂静成功以后再观察。所以这个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它是在不断地循环。因为你一路观下去,心开始扰动,扰动时你就不能观察,效果有限。所以一定要舍离心相,把心中再恢复到无分别住,然后再开始,把心再调整一下,把心调整明了寂静,然后再观察、胜解、再舍离心相。这个是整个修观的方法。
第三段讲到修观的种类。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偏寻思、周偏伺察。就是观有四种的差别:第一个,能正思择,这个正思择就是观察真谛理;那么最极思择,是观察俗谛理;或者周偏寻思、周偏伺察,寻思是粗分的观察,比如无常,我们可以粗分地观察无常或者细分地观察。那么寻思是粗分的观察,是一个很rough的观察,那么伺察是细分的观察。有粗细的观察,有真谛、俗谛的观察,这个是讲到修观的种类。
第四个,讲到修观的功德。我怎么知道我这个功德出现呢?有五种功德: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当然这个功德主要是慧,一种正确的决择。我们在慧生起之前有两个前方便。忍。这个忍就是随顺。我们刚开始去接触一个道理的的时候,我们是没办法随顺的,因为我们心中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颠倒。噢,真的有来生吗?我们心中会有一些疑惑,换句话说,我们的心跟真理并没有随顺。这个时候你在寂静的心当中,一次一次地观察以后,你那个颠倒的心就慢慢慢慢地消失掉。这个时候那个法义就进到你的心中,法义就变成你的知见。这个时候我们叫随顺,你的心已经随顺真理而转。你的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开始用道理来看世间,你开始用道理来判断一切事情。就是你的心中有道,是这个道,不是无明了。就像说灯光打开了,不是在黑暗当中行走了。那么当你随顺真理以后,你内心有一种法喜、好乐,这个时候可能是见或者是观。这个见是现量,亲自证入;观是相似的理解。我们刚开始先观,然后再见,那么这个就是毗钵舍那。这是整个修观的内涵。
所以这个止观,止是一种念,由念住心、专注力,那么由慧观察,那么这个观是一种观察。所以我们在修什么法门都是两个:一个是专注,让心寂静下来,然后观察,然后从寂静当中出来再观察,观察以后再回复到寂静。这是止跟观。所有法门都是这样,只是所观境不同。
有些人说啊,说是佛弟子也劝人家断恶修善,外道、一贯道、天主教也劝人家断恶修善,所有的宗教都一样,哈哈!其实这句话不对,不对。佛法有不共外道的地方,佛法有正见,对生命有正确的观察。从佛法的角度说,一个人他如果没有接触佛法,他也会在偶尔的环境当中,看到悲悯众生,起恻隐之心,造一个善业,也可能。但是这个善业对生命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就是他顶多依止这个善业到天上去做一场美梦,掉下来,他的心还是原封不动、完全一样。但是你透过法义的观察,产生对真理的理解,那这个跟你造善业就不同了,那是生命的一种根本的改变,你这个生命从这个地方开始观察,那你整个生命是扭转过来了。你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所以佛陀在《大宝积经》上说:满设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佛陀在经典上把这个善业跟我们的正念做一个分别,说假设我们今天用恒河沙的七宝去供养诸佛,这个功德很大,福报很大,但是你这样的善业,并不能产生解脱的力量。就是,这个善业在你的生命当中只是在流转当中做一个快乐的美梦,如此而已,你这个美梦受完了,你的生命还是这种相,还是这种境界,还是心随境转。那么我们能够在短暂的时间修习止、修习观,喔,这个时候心中对业果——原来生命是有轨则的,原来所谓的痛苦、不快乐是自己创造出来的那么,我们今天的生命是承担过去的业力,我今天会有什么果报,我们知道我们过去可能造了什么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所以佛法对果报没有第二句话——逆来顺受,因为这个果报是不能改变的。重点在于你的因地,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就是:果报我们不能做主,但是因地你能够做主。所以我们知道生命就像一个水流,但是每一个水流的点,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你同时在受用果报,第二个,你又创造一个新的因地。我们每个刹那都是这样。我们一般人没有学佛法,很重视果报。我不能有灾难!其实你紧张也没有用,它该来还是会来,你应该紧张你是不是造罪业。因为假设你过去有这个业力,那你也没有办法,这个是定业,释迦牟尼佛的家族都被灭亡了,佛陀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果的道理,不是佛陀能够干预的。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身为佛弟子,你要认知,佛法真的是有不共于外道的地方!不是说我们自己是佛弟子,赞叹佛法好。你看看在整个宗教里面,哪一个宗教对生命有这么透彻的观察?我看是没有。就是每一个生命,第一个,你承受一个果报,这个果报是你前生所造作的,你应该要承当。但这个果报一下子就过去,它无常,很快就过去,重点是你来生怎么样。你要注意你的因地!所以菩萨的心情跟凡夫的心情不同。菩萨是畏因,众生畏果。众生很怕今生的果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那么为了让自己趋吉避凶,什么事都可以做。要得到今生的安乐,不择手段。其实你错了,你在造罪业啊!你来生要为这个罪业付出代价的。那么,一个觉悟的人,他很注意自己的因地。我今生有痛苦的果报我认了,因为过去的业招感的,不是谁给我的。我今天会生长在这个家族,会跟某一个人作亲属,会遇到什么事情——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宇宙间没有谁在主宰这个,诸法无我,没有一个主宰者。就是你造了这个业,就得这个果报。
那么,佛法的重点就是,你要赶快启发你觉悟的智慧,内心要有判断力,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那么这个就是观。就是在寂静的心中去观察佛陀所宣说的真理,让心中产生光明。不再跟着感觉走,开始用道理来要求自己、改造自己。那么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就有一个从根本上的变化。这个跟你造善业就不同了,那个力量就不同了。所以这个观啊是很重要!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回答几个问题。
善导大师的全集当中有提到《文殊般若经》所说的一行三昧,请问一行三昧跟念佛三昧有什么不同?
这个一行三昧啊,当然这个三昧有很多种,一行三昧就是一个单一的所缘境,它没有其它的助行。那么我们应该说,一行三昧是一个总相,那么念佛三昧是其中一个,因为念佛三昧也是单一所缘境,也是一行,没有所谓的很多很多的助行。你看天台宗它修行,它不是一行三昧,它要修五悔法门,净罪集资,然后再开始观心。那么念佛法门为什么不用净罪集资呢,因为念佛它本身有佛号,就是佛力加被,本身就有灭罪的功能。所以一行三昧就是说,从刚开始到最后就是一个所观境,没有其它的,不必改变。就好像说,比如说,你从这个地方到Office去,你可能要我从这个地方坐到A,然后从A坐到B,要分几段。每一个法门都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那就不是一行三昧了,你有很多的法门。但是这个念佛法门它不是,就是从头到尾一路是念佛。当然你通过你的人生的经验,对佛法的学习,你对佛号的皈依会慢慢增长,但是所观境是永远一个,从头到尾就一个,叫一行三昧。当然一行三昧的法门很多,那么念佛三昧是其中一个,所以一行三昧是范围比较广,念佛三昧是其中一个。一行三昧的其中一种。
请问法师禅净双修是否可行?
禅宗跟净土宗,我们看中国佛教有八宗。唐朝当然是,唐朝是佛教最兴盛的,八宗,人材辈出。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就很多都没落了,特别唯识宗就没落了,那么天台宗维持了一段时间。唐宋元明,到后面,因为中国是一个,我们看中国历史是战乱很多,大家都想做皇帝,所以这个就很多的战乱。你看,你打开历史,你会发觉中国有一句话很好玩,就是中国人见面:“你吃饱了没有?”哈哈!可见这“吃饱”是不容易的。你看我们去美国,美国人看到你说:“How Are You?你好吗?”哈哈!你问“你好吗?”就是你一定吃饱了以后才想到好。所以中国基本上是一个灾难很多的国家,战乱很多。那么灾难很多,当然在灾难当中,其它宗派都必须要有很严密的修学次第,所以后来整个八宗当中,这个传承一直下来,就是禅宗跟净土宗。因为念佛法门他不要经论,你这个逃亡的时候,你至少佛号还跟着你走,那么禅宗它的方法是很简单。所以到了宋朝,永明延寿大师就提出了禅净双修。不过这个地方呢有一个差别,有差别。这个差别在印光大师文钞里面有说出来。后来禅净双修就分成两派,如果你是禅宗的人,他禅净双修是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他的所观境也是佛号,但是他是把佛号当作是阶段性的任务。他念完佛以后,他回光返照,念佛是谁?为什么能够念佛?为什么这朵花不能念佛?那么这个时候他就回光返照,观那个,哦!原来是有一个心,那么一直观、一直观,从粗的心、生灭的心一直观到不生不灭的心。所以,禅净双修如果是禅宗的人,他是把佛号当作一个前方便而已,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他是念佛把心带出来,然后心出来的时候,观那个心,观进去。那么如果净土宗就不是了,净土宗呢,我们讲净土宗的所观境是弥陀的功德,他跟弥陀的功德是皈依的。但是我们在念佛的时候,诶?有烦恼出现,有挂碍,这个时候用禅宗的般若,观察它是如梦如幻的,我们就可以从烦恼那边通过去。所以,净土宗的禅净双修是以净土为主来摄禅宗,它的所观境是佛号,是佛的功德!所以说是禅净双修,看是以谁为主?这个意思大家懂吗?就这个意思。禅宗的人他也说禅净双修,但是他主要是参禅,那么净土宗他在禅净双修的时候,他是以佛号为皈依境,那么以这个般若的法门来帮助他破障。诸位要知道,中国的祖师禅,那个“禅”不是禅定,那个是般若,那是般若波罗蜜。
诸位对今天的课程有没有问题,就是这个止观的体性,还有念佛的方法?
这个止观啊,它等于是把一些佛法的道理,把它输送到我们的心中来。这跟我们去做慈善事业不同。比如说我今天有这个法会,我来这边擦擦地板、做做义工,做完义工以后,你的心情跟这个做之前是完全一样的,当然你的生命当中做了一个善业。我们刚开始应该这样子没错啦,一开始先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但是当我们对生命的要求更高了一点,我们想要去改变我们的生命的时候,想要改造我们一些颠倒的思想的时候,那这个止观就非做不可。因为佛陀不能把智慧灌到你的心中啊!佛陀是把法义宣说出来,那你要靠止观来消化,要透过止观啊,把文字的佛法转成你心中的佛法。
那么刚开始你修止观呢,你一定会很困难。因为你会发觉佛陀所说的话,几乎跟我们过去的思考都是相冲突的。我们愿意这样做,佛陀说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认为生命是常,我们不认为会死亡,佛陀告诉我们生命是无常的。所以你刚开始在修止观的时候,你心中的无明会抗拒真理。但这就是你要坚持下去的。你不断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佛陀是这样子讲的。其实这个我们的内心啊,你要不断地告诉自己一件事情,讲久了它就相信,不管是对的、错的。所以这个止观啊,它的困难就是说,你刚开始内心当中会有一些冲击,你原来的思想跟佛法的思想会有一点冲击,但是你要相信真理一定能够战胜邪恶。问题是你真理的力量要强,你要坚持下去,那么乃至于你在某一支香当中啊,突然间地相应,那你跟你平常做慈善事业,那就不一样。你能够对一个道理真真正正地有种感受理解,然后你开始重新思考你未来的生命要怎么走。很多东西你觉得应该做的,觉得是这个时候不重要了。这个时候你对生命开始重新规划。那个时候我要恭喜你了,你的生命是脱胎换骨了!佛法对你的影响,已经不再是给你一些人天的果报,那是一种解脱的力量出现。当然这东西是你自己要去努力。就是这样子。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我们来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好!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卷
《念佛止观修学法要》。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面。第七面,甲三、正示念佛止观方法。
那么我们身为一个佛陀的弟子,我们在修学佛法的内涵,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次第。第一个次第呢,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刚开始皈依在三宝的座下,就是对因果轮回的道理生起了信心,那么我们相信有来生的生命,而来生的生命是由今生的业力来决定的,所以我们透过对业果的信心,我们刚开始应该要使令自己的身口恶业来断除罪业、来增长善业。这个是我们刚开始的一个修行内涵,就是会注意自己的业力的问题。那么当我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行为业力的时候,我们的罪业就会慢慢地减少、善业慢慢地增加,这个时候我们的生命就感到安乐的果报也慢慢地出现,自己会觉得比以前更快乐。但是身为一个佛弟子,我们当然不会就在这个地方得少为足,我们应该再进步。那么在从业果上的修学当中,我们应该进步啊,到自净其意。就是我们不但只是注意到自己的行为更开始去注意心地的法门。也就是说,我们开始从轮回的观察,我们觉得在轮回当中,成就一个安乐的果报虽然是甜美啦,但是毕竟是无常,还不是我们真实的皈依处,所以我们开始去寻求更圆满的出世的解脱。因为虽然我们今生造了善业,在三界得一个安乐的果报,但是,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快乐还是给我们一种不安全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去修学种种的止观的法门来对治内心的颠倒,那么开始追求一种出世的解脱。当然这就是所谓的圣道。那么,今天我们所介绍的止观,也就是一种如何地来把我们一种无始劫来我们所熏习而成的一种错误的、颠倒的思想加以修正。那么止观呢,简单地讲,就是在修正我们的思想,如此而已。
那么在整个止观的内涵当中,在佛法的传承有三个主题。第一个呢,止观的主题是在观照我们的众生法界。一般来说,小乘的学者或者讲南传佛教,他们修止观的内涵就是观照我们现前的五蕴的身心世界。就是你现在得一个果报体,可能是男人的果报,或者你是女人的果报,你不要向外追求,你所观的境界就是你现在的生命的果报、色身跟内心的活动。当然,在观察身心世界的时候,你就会发觉你的身心世界有很多的缺陷,包括:不净、苦、无常、无我。那么在一个以五蕴身心为所观境的心情,它的一种观照是一种厌离的,是一种否定的心态。我们看南传佛教的一种观照五蕴身心世界的不净、苦、无常、无我,那么他对生命体是抱着一种否定的方式、厌离的方式,他对生命没有其它的希望,像小乘的学者修三三昧——空、无相、无愿。他把三界的果报体消灭以后,他不再有任何的期待。所以当他把身心世界消灭以后呢,他就进入到一种偏空的、没有生命现象的一种偏空涅槃的境界去。当然这是他的选择。好,就是说,我们在修止观的第一个主题,是以一种众生的五蕴,这种杂染相、苦恼相为所观境。
那么第二个主题,就是以佛法界为所观境。那么这个佛法界,当然,诸佛菩萨经过长时间的积功累德,他的身心世界是万德庄严的境界。那么当我们是以这个所谓的佛菩萨为所观境的时候呢,那个心情与跟众生法界就不同,那是一种皈依的心情,赞叹的心情,好乐的心情!就是,我要跟你一样!就是你能够成就,我现在暂时做不到,但是我希望有一天跟你一样。所以他这种是一种本尊相应的心情,以一种诸佛菩萨的功德当作自己一种未来生命的目标。那么当然,这样的心情是好乐的。那么就是在修止观的第二个主题,我们也可以选择以佛法界为所观境。
那么第三个主题呢,就是以我们的心,心法为所观境。基本上天台宗、唯识宗啊,他的观照,他不观众生法界的杂染,也不观佛法界的清净,他是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就是你当下那个能够明了分别的心性。那么当然,观心的重点,一言以蔽之就是返妄归真,正念真如。那么我们平常没有在修止观的心啊,它的方向是向外攀缘的,没有一个人是可以例外的,我们的心是向外去观照、向外去追求的。那么观心的人他不是!他是把这个方向扭转,回光返照我这念明了的心。当然他的观照是非常地深入的,正念真如,就是观察到我们的因缘所生的善的功能跟邪恶的功能,把这些因缘所生法剥开以后,他直接观照到内心深处的一种不生不灭的清净心,禅宗说的,本来面目,就是把我们生命最初的原点观照出来。那么当然,内心当中进入到那种境界的时候,那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那种整个对立的概念都消失了,没有所谓的“生起来,消失了”,没有所谓的“污垢”跟“清净”;没有所谓的“增加”、“减少”这种对立的概念。那么那个时候呢,佛法安立一个名字,叫一真法界,就是它是一种绝待的生命的状态,那么佛法安立一个名字叫真如或者讲自性清净心。那么当然,在这种绝待的状态,也没有所谓的杂染法,也不可得,清净也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所以禅宗说那个时候是没有说话余地的,开口便错,动念即乖,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那么站在一个净土宗的角度,在这整个三种止观的主题当中,我们所偏重的是第二个主题,就是以阿弥陀佛的功德来当我们止观的一个修学的处所,一个所观境。当然,因为身为净土的一个最大的目标就是求生净土!虽然念佛,也可以消业障、也可以身体健康、也可以让我们今生当中得到很多很多的安乐,但是都不是我们的重点,那个是一个枝末。我们永远要知道一个观念,修习净土的根本的目标,就是求生净土,离开三界。因为三界你再怎么弄,它毕竟就是苦,它本质是苦,是不能改变的。那么求生净土,在一个净土宗的法门就是要感应道交。你的心要跟诸佛的心要能够感应!那么感应的方法,就是要不断地去忆念、观察阿弥陀佛的功德。这就是我们说的这个今天的主题,正示念佛止观方法,就是站在一个念佛的角度,来探讨修止、修观的方法。
好!我们看今天的讲义,那么分成二科,第一科先做一个总标,第二科做一个别名。
好,先看那个总标。那么当然,这个净土宗的止观的传承很多啦,不过讲得最详细的就是天亲菩萨的《往生论》的五念法门。所以我们这个止观呢,就以天亲菩萨的五念法门来说明这个止观。那么,身为一个净土宗的学者,我们说过我们整个修行的重点是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成就往生的功德。那么往生的功德呢,天亲菩萨认为,我们一个人要往生啊,必须要具足五个主题:第一个、礼拜,第二个、赞叹,第三个、做愿,第四个、观察,第五个、回向。那么透过这五个法门的修行,就能够使令我们一个业障的凡夫,跟弥陀的大功德海感应道交!
那么这五个法门,我们可以做一个分类。就是呢,礼拜、赞叹、做愿是一种成就止的功德,就是禅定的功德。那么在止观的时候,我们昨天说过,止观的第一个基础,一定要先修止。因为你心中有太粗重的妄想,你根本就不能去观察任何的真理,不可能!因为你的心已经没有堪能性,你的心已经被你心中的妄想啊耗损掉所有的精神体力。就是妄想所缠缚、所缠绕,你的心已经没有功能再去思惟佛陀的真理。所以我们永远要记住一个观念,你修止观,第一个,你到佛堂去,一定先修止,把心先做一个调整。
那么在净土宗的修止有三[C1]个法门,第一个、礼拜,身业的礼拜。你应该有一个阿弥陀佛的圣像,那么以皈依的心情、忏悔的心情来礼拜阿弥陀佛。第二个、赞叹,那么前面的礼拜是一种身业的皈依,那么这个赞叹是口业。那么赞叹呢,在天亲菩萨的《往生论》说啊,主要是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因为阿弥陀佛的圣号是无量光、无量寿,他本身就是代表弥陀的功德。因为无量光就表示一种无量的智慧,那么无量寿是一种无量的福德,就是这个圣号它本身就是一种功德的一个法界,这是我们这一念心啊,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伏。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没有功德,但是这个佛号进入到我们的心中以后,它就可以把它的功德啊,把它转成我们自己的功德。所以呢,我们可以赞叹!赞叹就是念,你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就是在赞叹!这表示一种无量光、无量寿。当然这个无量光、无量寿从本质上来说是弥陀的功德,但是当我们在忆念他的时候,这无量光、无量寿也是转成我们内心的功德。那么第二个是赞叹弥陀圣号的功德。第三个、做愿。你心中在礼拜、赞叹的时候,心中要有一个希望,你有一种要求生极乐世界的希望。那么这个时候,因为你在礼拜、赞叹、做愿的时候,你内心当中是一种无分别住的。我们知道,止是不能分别的,不能起任何的名言,不能起任何的思想。身礼拜、口业称念、心中的目标是清楚的,我念佛要干什么?要求生净土,不是要求感应神通,不求人间福报,是为了临终的时候往生净土。那么这个时候的心情是无分别住的。无分别住是成就禅定的功德。那么,第四个是观察。那么当我们心静下来以后,我们可以拨一点时间来观察观察,因为你那个时候心寂静。寂静的时候在造的业啊,你不管观察什么,印象特别深刻,造业力强。那么我们可以观察娑婆世界苦恼的相貌,观察极乐世界安乐的相貌,那么成就我们一种能够去对生命的一个抉择。我们知道什么是应该放弃的,什么是应该追求的。那么这就是一种智慧的抉择,这是一种观。那么前面的禅定跟智慧呢,基本上我们的心情都是扣着自己的生命,我自己透过止观,我能离开痛苦、得到究竟的安乐。但是呢,站在大乘的角度,这样是不够的。因为在三界的流转当中,不是我们在流转,还有无量无边的如母有情都在流转。所以我们应该也要对这些跟我们一起流转生死的众生啊,释放我们的善意、释放我们对他们的关怀!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回向。我在弥陀的功德当中,透过礼拜、赞叹、做愿、观察,我累积了一些功德。但是我不想把这些功德自己受用,我愿意把我的功德回向给众生,都能够仰仗这个功德,大家同生净土。这样子就把我们的心量扩大了,也就把我们前面所积集的功德就转为更加地殊胜。那么当然这样一种广大的胸量,就容易跟弥陀的本愿感应道交。
那么这个是大纲的说明,就是我们在修止观啊,我们根据天亲菩萨的传承,天亲菩萨《往生论》的传承,是有五个次第来完成我们的一个往生净土的功德。
现在我们就看丙二的别名。那么在五念法门当中主要是成就三个内涵:第一个是禅定,第二个是智慧,第三个是大悲。
那么我先讲这个禅定的功德要怎么成就,就是我们一个散乱的心情,如何先成就禅定的功德。那么这以下有印光大师一段简单的开示,那我们先把它念一遍: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督摄六根。督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完全无妄念,较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
那么在净土宗的修行这个止啊,那么印光大师的《文钞》是很强调用《楞严经》的督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那么我们看这个第九面,印祖他开展出一种所谓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念佛法门,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加以说明。好,看第九面。
那么这个我们在修习念佛的时候,不管你是礼拜或者是所谓的赞叹,那么我们内心当中对佛号要产生两种力量:第一种是专注力,第二个是相续力。那么专注力呢,就是督摄六根,那么相续呢,就是净念相继。那么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所谓的督摄六根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在佛号当中产生一种点状的力量,那么经过这样的力量的相续啊,把这个力量变成一种扩充成一种片状的,十句成片三三四。
我们简单地做一个说明。那么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所皈依的境界是什么?说是我今天是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么谁代表阿弥陀佛呢?理论上,阿弥陀佛的技术,他本身的能力是没有障碍,他可以只是一个形状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也可以用光明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可以以声音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功德。那么我们前面也说过了,在所有的弥陀所表达的方式,观想、观像、持名当中呢,以忆念弥陀的声音为最为简单、最为稳当。所以,我们念佛人一定要知道,你在皈依弥陀的时候,其实是以阿弥陀佛的声音,这个就是你的皈依境。阿弥陀佛在哪里?“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出现,他就在那个地方。
好,那么这样子讲,我对佛号的专注、皈依应该怎么达到呢?那么印光大师提出有三个次第:第一个、念:念从心起。这个佛号的最初的根源,应该从你内心的皈依的心生起。当然这个时候没有声音,还没有声响。就是第一个——你内心想要念佛皈依的心。有些人的佛号不是从内心生起,就是嘴巴念佛,心打妄想。哈!他的佛号是从嘴巴生起。这样子不能构成皈依。因为你嘴巴念佛、心打妄想,那么这个佛号的起源只是从嘴巴出来,那么这个佛号不是从内心的一种皈依的心生起的,这个佛号就不能构成所谓的相应,这个佛号对你就产生不了一种救拔的力量。不是佛陀有问题,是你这个方法操作错误。所以第一个,我们佛号的生起一定要从念从心起,这个佛号一定从你内心的作意,一种皈依的心生起。第二个、诵,声从口出。那么因为你当初刚开始念从心起的时候没有声音,没有声音你就不能去捕捉、不能去取这个所缘境。我们凡夫一定要在六尘的境界。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靠着嘴巴的振动,或者你念六字或念四字,靠着嘴巴的振动创造出一个声像出来,一个声音,你才能够去忆念。所以第二个次第,声从口出。你应该靠嘴巴的振动创造一种声音,不必要很大声,但起码你自己要听得到。第三个次第、音从耳入。你要把你创造的声音再听回去。那么当你一个佛号的操作,透过你一种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那么我们说,你跟弥陀已经有一念的相应。一念的相应一念佛,念念的相应念念佛!你的心已经跟弥陀的广大的本愿功德接触了,换句话说,弥陀的功德已经在加持我们了!
那么这个地方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说,我们念佛有两点要注意的。一句弥陀念诵听。我们一个人去打佛七,打佛七呢,就不是你一个人打,有一百多个在打佛七。那每一个人都创造一个声音,那这个时候,哪一个声音是我的皈依处呢?这个诸位要知道,你只能够听你自己的声音。这个很重要。不管你的声音是多么地微小,你在修止的时候,你那个就是说,一百多个打佛七,这个虚空当中创造一百多个佛号出来,你只能够去取你自己的声音。当然其它的声音我们不必要去排斥,但是它只是一个助行,你知道它存在就好。但是,你听到的,只能够专注到一个Point,就是你自己的声音。这点非常重要。这样子,在《楞严经》上说,你自己创造一个声音、自己听回去,你的心才会慢慢慢慢地寂静,对治妄想。如果你听别人的声音,刚好是心随境转,你越念佛、心越散乱。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第二个,注意你当下的佛号就好。有些人念佛,他就是想说我念得不好、下一句佛号是不是会更好,或者你前面打妄想、那么开始后悔。诸位,我们念佛一定要知道,不要管过去、也不要管未来,注意当下的佛号,注意当下就好!你把每一个当下的佛号都念好了,你的佛号就是圆满了!不管你的妄想打得多深,只要一抓回来,第一件事,注意当下的佛号。你在打佛七,从第一天打到第七天,每一句都是注意当下的佛号,注意你自己的佛号。那么这个佛号怎么操作,我刚刚讲过,透过三个次第:念、诵、听。那么当然这个地方啊,念佛有很多,有出声念、有默念。那么出声念,当然因为你这个要取所缘境,止一定要善取所缘境的相貌,理论上你的声音越大声对你越有利,因为你越容易去取到你的声音,但是你声音太大,你就伤气、不能持久。而你念佛最忌讳嘴巴都不动,你那个时候声像模糊,你自己要专注就有困难,你很容易妄想插进来。所以黄念祖老居士的大智慧,他告诉我们——金刚持,就是嘴巴要动,声音在唇齿之间,在嘴唇当中。嘴巴动,但他不是很大声,但是他的确有创造一个声像。那这样子,你念整天你不会累,但是他的所观境清楚。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督摄六根的时候,你可以采取金刚持的方式。
第二个,我们强调十句成片三三四。那么我们希望每一个皈依的专注的佛号能够在心中能够产生一种比较大的力量,就是能够相续。那么这当中既然相续,就必须有一个韵调。因为你念佛,最怕就是追顶念: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没头没尾。没头没尾的时候你的心就很难摄住。所以印光大师就是说,你可以以十句佛号当作一个循环,那么在整个十句佛号的循环,一个循环当中你把十句佛号分成三段,我念一次,大家听听看: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三三四。那么这样子呢,就是你念三声、停顿一下,念三声、再停顿一下。那你会觉得,诶!这产生一个循环。我们在娑婆世界的众生啊,音声对我们影响最大,而且是要有节奏。你一定要在念佛当中产生一个节奏,你这个才会让你的心啊,佛号把心摄住!大家可以试试看,你念追顶念,我不相信你的心力有多强,不可能持久!所以这个印光大师的方法值得大家去尝试。你把佛号以十句佛号为一个循环,然后把它分成三段来念:三三四、三三四、三三四。你刚开始可能会不习惯,但是你操作久了之后,你会发觉你佛号在心中运作的时候,它产生一种韵调。你的心不容易跑出去。它会不断地运转下去,所谓的相续力。
那么总之呢,在整个我们在修止的时候,主要是听声音。那么这个听声音,在这个持名方法当然是中国的。我看我们中国的净土宗的祖师,除了初祖慧远大师以外,从善导大师以后的祖师,每一个人都强调持名,没有一个例外。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六根当中,我们的心要跟外境接触有六个门,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但是这六个门呢,耳根最耐用。诸位你可以试试看,我今天把前面放个佛像,你用眼睛观想佛像,你观想一个小时,你就非常疲惫。这个眼根不能用得太久,因为这个眼根的功能有限。但是你用耳根呢,印光大师说,不但摄心,又能养神。你用耳根可以听一整天,完全不会疲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以声音为所观境。因为你这个耳根耐用,你这个门你怎么开它都不会坏。
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自己创造一个声音,然后你自己再把这个声音听回去。然后每一次的用功都注意,注意当下!注意当下就好,不管你前面念得多坏,那都不重要了,注意当下。不要对未来有任何期待,也不要对过去有种种的后悔,你把当下的佛号念好就对了!你的工作只有一件事情,注意你当下的佛号,注意你自己的佛号。
好,那么我们再看第二个,静坐五点记数法。这当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啊,我们在经行的时候,我们可以掐珠啦,记数。那当我们在静坐的时候,我们不能掐珠,手不能动。这个静坐的时候你掐珠,印光大师说容易得病的,容易生病。所以我们静坐的时候,手要放下来,身体保持轻松。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五点记数法。那么我看这五点记数法,当中有四个原则。
第一个、安置地上,令心下沉。我们可以把这五个点放在地上,让心下沉。这个是蛮重要的。有些念佛的人,他念一段时间以后,特别是精进的人,懈怠的人没有什么感觉啦,精进的人有些人念佛头痛。他一念佛他头就痛,当然他就怕了,就不敢再念了。这怎么回事呢?很多人就是讲说,哎哟,你教我听,那我就注意耳朵啦。你的心注意哪里,你的心之所在、气之所在,气之所在、血之所在。你的心注意头部、耳朵,你的气血就往这边冲,到时候就头痛。所以我们在所观境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所观境放在地上。所以智者大师讲,所观境啊,一个人的所观境不能超过腰部,腰部以上。除非是你极度地昏沉,脑部极度地缺氧,你稍微注意你的头部,但是那么一下子就要马上放掉,否则你迟早会得高血压。
这个我们的道家讲说是养生之道,这个地水火风四大的调和,要把这个火气往下降,那么这个水啊,其实地水火风,主要是这个火跟水,水要往上升。所以我们在打坐的时候,舌头要定住上颚,干什么呢?就是把这个水带动起来。我们一般的情况,火是比较轻,火是在上面,水在下面,所以这个炼丹就炼不成了,这个火在上面烧,上面锅子没有水,就破掉了。那么我们一个正常修行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你的舌头是经常保持很多的口水,甜美的,他的火气是降到下面的。所以你看任何的武术,特别是太极拳,他在用功的时候,都是下实上虚,他下半身肌肉要绷紧,上半身要放松,就是把这个火气往下降。有些人他念佛他也不得方法,也随便就是这样子念,上火了。上火了怎么办呢?就吃退火的东西。那么火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重要,你这个身体的消化、肠胃的温度,没有温度你根本不能运转,到最后身体变成畏寒,糟糕了!所以我们这个火气要返本归元,要把它降到你的丹田,乃至于丹田以下。
所以忏公师父的拜佛,他很强调,你在拜佛的时候,脚掌用力,上半身放松,下实上虚。真正高明拜佛的人,他拜佛的时候,他头不流汗的。这个,我想我们拜佛有三种。第一种人是拜得满头大汗,哈哈,你这个拜佛你还要再进步。就是你这个心浮气躁,太急躁。你这个上半身太绷紧,下半身没有用力,所以这个火气就上来了,你这样修行很……因为你色身没有调好,你就很难入三昧了。身不调,心就不调。你这样越拜也会越躁动,你根本不可能跟弥陀感应道交。那么第一种人是拜到满头大汗的,那这个人太急躁了,你可能要求自己数量太多了、怎么样……。第二种人是头部已经不流汗,上半身流汗,这个算不错,但是还有进步的空间。真正会拜佛的人,他上半身完全不流汗,下半身流汗。高手!哈哈!诸位你到这边试试看,就像打太极拳一样,你下半身用力,上半身不热,你这样子就是把整个火气往下降。这个火气对我们很重要,你的身体的功能要运作、消化都要靠你的温度。就是你不要让它失调,不要让它跑到上面来。跑到上面你拜佛就把它降下去。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一定要让你的佛号的所缘境是在地上运转,那么你心往下沉,火气就往下沉。
第二个、所缘形象清楚分明。那么这个五个点,一、二、三、四、五,每一个点都是念十句,三三四,一个点,然后移到下面,移到左边,再到第四、第五。但是这五个点只是给大家一种摄心的方便,那么你在念佛的时候,你还是知道你的所缘的形象还是佛号,还是以佛号为所缘境。
第三个、宁可少念,不可草率。这个就很重要。所有的业力都是要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