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佛说八大人觉经

发布时间:2022-05-28 20:44:48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佛说八大人觉经

  慧律法师讲

  Jasonczx 整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翻开初级佛学教材第十五页,[《佛说八大人觉经》],佛说了一部经典,八是八种事情,大人是诸佛菩萨,八种事情是诸佛菩萨所觉悟的一部经典,佛讲了一部经典,里面讲了八种觉悟,这八种觉悟是大人所觉悟的,是佛跟菩萨,这些大人行大愿,立大志,做大事的人,所觉悟的一部经典,[后汉沙门安世高译],这是后汉的一个出家人,安世高译,在这个时候的翻译,比较没有像后来的翻译,变成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后汉沙门安世高是西元166年-67年,来到中国,今年是1991年,换句话说,安世高大约距于今天是一千八百,差不多二、三十年,是一个非常久远的一个法师,是伊朗人,伊朗,安世高不是中国人,是伊朗人,今日的伊朗。

  我们简单讲,[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做一个佛的弟子,常常在白天或者晚上,诚恳,至诚恳切的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世间是无常,[国土危脆],国家,山河大地是很脆弱的,[四大苦空],四大就是地、水、火、风,[五阴无我],所谓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会遮盖我们的本性,犹如阴天的乌云遮蔽了阳光,所以,我们称为阴,阴就是一种遮盖的意思,本性因为色、受、想、行、识这五种法,而把本来的无量光明大智慧,转变为分别、执著的妄想心,遮蔽了我们的本性,五阴无我:没有真正的我,今天,当然是简单的讲,再来,再慢慢解释,[生灭变异],这个生生灭灭是随时都在变化的,[虚伪无主],作不了主,身体作不了主,心灵也作不了主,虚伪就是不真实,无主就是没有一个主人,无法掌握的意思,换句话说,在这个世间你无法掌握真实的状况,因为,没有悟到空性,就无法永恒,[心是恶源],心是我们造业的根本,[形为罪薮],这个薮就是低处集中水的地方,换句话说,我们这个身体,是集一切罪恶的地方,杀、盗、淫、妄等等,喝酒、闹事、掳人勒赎,绑票,都是因为这个色身,这个形为罪薮,这个色身是造业集中地,[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子的了解世间是无常的,国土是危脆的,四大是苦空的,五阴是无我的,生灭是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你要这样子每天来观照它,你就渐渐地离开,六道轮回的生、老、病、死的束缚跟痛苦,在第一觉悟的最上面写,最上面,垂直上去第一的第字,垂直上去,写两个字,最上面的,写小一点:苦、空。画一杠,画一杠下来写一个:见,正知正见的见,见底下一个括号写一个道理的理。先不要问,先抄,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世间真相:苦、空,是苦的,你掌握不了真实的,到最后终归毁灭,你要掌握苦跟空的道理,你就具足八正道第一个正见。所以,苦、空的底下画一个见,那就是正知正见,在见的右边画一个箭头,写八正道,写横的过去,换句话说,八正道由左边画一个箭号,第一个字是见,见的底下用一个理,道理的理,理的左边写八法门,然后画一个箭号,箭头向这个理,那么每一个觉悟或者是觉知都必需要具足简单的纲领,所以,第一个,第一段是告诉我们苦跟空是世间的真理,你要这样正确地去看它,叫做正知正见。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一段最上面写两个字,是告诉你要少欲,少欲,这个欲望愈多就愈痛苦,欲望是生死之母,我们生生世世会来投胎,正因为我们欲望不断,所以要是少欲的话,我们身心就会自在,少欲的底下画一横,短短的,底下写一个:定。八正道:正定,定的底下括弧写个:断,断掉的断,应该把它断掉。断了这些欲可以令我们入定,八正道里面的正定,八法门里面的断,第二觉知的纲领就是少欲,把自己的欲望减低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这个就是佛。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一个人的心不能自主、不能满足,惟得多求是世间的通病,多多益善,自己有了还想求,[增长罪恶],世间没有一个不是这样子的,哪一个人不执著呢?[菩萨不尔],菩萨不会这样子,[常念知足],那个带把它画一个叉,要改过来,变成一个常,菩萨不会这样子不满足,常念知足,菩萨念念当中,他都知足,这个知足的道理太重要了,你拥有知足你就拥有至宝,谁都不可能伤害你,你知道满足,你想想看!你怎么会自取其辱呢?你怎么会去伤害众生呢?你随时观照知足,你哪里有恨呢?哪里有抱怨呢?哪里有情绪低潮的日子呢?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所谓惟慧是业就是只有智慧是他所应该追求的,你要造业就造智慧的业,换句话说就是造清净的业。所以第三觉知这一段就是讲两个字,最上面写两个字就是知足,知足,然后画一横,底下写个:思,正思惟的思,思想的思,思的底下写一个字:智,智慧的智,这一段就是告诉我们要知足,你要好好地正确的思惟,八正道里面的正思惟,好好的去想,好好的去运用,智,这一段惟慧是业,就是叫你开大智慧,所以,这是八法门里面理、断、智,八正道里面的正见、正定,正思。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一个懈怠的人,成不了大器的,世间人为求功名利禄,都可以挑灯夜战不惜生命,我们修行人虽苦,但是,不修行人更苦,懈怠、懒惰的人路很长,不肯走嘛!愚痴、没有智慧的人,生死更长,世间人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养儿育女,为了蝇头小利,都可以通宵达旦的做生意,赚钱,为了三餐,我们是修行人,为了生死,你岂可恍恍惚惚,我们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常常讲说我可能会往生,我这样大概可以往生了,每次都这样安慰自己,然后就一直坠落,或者是说常常认为:我已经开悟了,我修行到现在大概可以了,这样子的话就会误了自己的生死大业,我们常常感觉,我们还不足,不能够彻底的控制自己,不要常常安慰自己:你修的富跟慧已经够了,我们应当好好的精进修行,这个精进修行,一定要团体才有办法,没有团体的话,没有办法,所以,在这里的法师们,他因为有团体,所以他必需三、四点就起来,你们在家的居士,三、四点起来的举手,每天,everyday,没有,为什么?没有团体,没有师父在旁边,说要精进很难,也精进不来,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在这里有师父在,你不早课、晚课,我就开除你,很简单!你不要住我这里,你不是为了懒惰来,你是为了生死来的,在文殊讲堂里面不做早课、晚课,不拜八十八佛的有几种人,第一、大彻大悟的人,不必做早课,不必做晚课;第二、通达三藏十二部经典的人;第三、教理比我通达的人,可以不必做早课、晚课。来,要不然,你就必需起来,你凭什么不做早课、晚课,所以,这个常行精进,还必需有一个善知识,还必需有一个真正的正知正见的法师在旁边叮咛,否则的话,你不相信,我放他们不要做早课,马上乱七八糟,没有师父没有办法的,没有道场也没有办法,哪个人,说年轻人剃度了,就跑去住茅篷,你看看!他会做早、晚课那才奇怪!搞不好,到后来就变成听流行歌曲,所以因此住在僧团不要妄动,不要认为你很行,不可能的,众生都是懈怠的、懒惰的,是不是?休息,工作、工作很累,好不容易休息,星期天,唉!星期天,我说:去死,去死就每天都是星期天,你去死、死……每天都是星期天:放假,对不对?那个真正境界的人,心境解脱的人,没有……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他哪里有所谓星期天,星期二、星期三的,他每天都放假,?为什么?他不起心也不动念,长时间的放假,既不生也不灭,他没有开始跟结束的观念,他哪里有summer vacation or any holiday(暑假或别的假期),没有的,他生活在一种超越对立的东西,他哪里有什么烦恼?今天放假才轻松,明天不放假就烦恼,没有这样子的,所以,修无念的人,是最精进的人,可是,众生没办法,什么叫做无念?没有妄想,修无间道,不起心也不动念,自性本空,他根本连动到念头都没有,你说,他精进什么?我们的精进,认为精进就是拜佛、念佛、持戒、诵戒、念大悲咒、毗卢遮那佛咒,我们的精进大部分都是这样定义的,磕头、拼命拜佛,大部分都是在事相上用功,事相上用功,要不然,你去西藏看一看,西藏哪个人不精进,西藏的人,他们……西藏,拉萨是他们的首都(应该改为首府吧,jasoncx录入时注),每一个人都希望去朝拜,朝布达拉宫,他们都是全身扑下去,都很精进,是不是?很精进,但是,为什么西藏的灾难就特别多,我认为是吃肉的关系,因为,他们很少吃素,喇嘛也不吃素,日本佛教也不吃素,韩国分成两派,有吃蛋的、葱的、蒜的,泰国那就更不用讲,没有一个吃素的,除了中国人去住泰国那边,所以,这个精进你还得要有理路,还得要用智慧去引导,不是你拼命地冲,你就可以[破烦恼恶]。底下[摧伏四魔出阴界狱],四魔后来会谈到,五阴魔、死魔、天魔等等,今天只是暂时念一下,念一下,让大家了解一下八大人觉,出阴界狱,所以,第四觉知上面写两个字:精进,当然了,画一杠,应该写:进,八正道就是正精进,就是进,进的底下写一个字,叫做位,位置的位,一个人再一个立,我们座位的位,为什么?当你能够破除这个懈怠,你常行精进,你能够破除烦恼,你就可以摧伏四魔,你就可以离开五阴身、三界、六道轮回的束缚,这个位就是安住在一种境界的意思,这个位也可以解释作住,安住的住,安住在一个阶位,比如说,你证几果、证菩萨等等。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我们愚痴、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菩萨常念,念什么?[广学多闻增长智慧],在十年前,要听一部经,要跑几百公里,也没有法师在弘法,一年也听不到几次的开示,佛教并不兴盛,今天的科技发达,有录音带、有录影带,有的人还不听,高雄福报大,有这个讲堂存在,将来这些法师去受戒回来,我已经了如指掌,几个人会成大器,我现在已经知道,我早就非常清楚,当然,条件是他不能离开我,离开我,那不晓得,一个人的根器,一看就很清楚,为了不让徒弟分别,我非常清楚哪一个人,我们现在既然有福德因缘,共聚一堂来研究佛法,这是何等的幸运,何等的幸福,何等的知足,我一直再三的告诉诸位,不要有那种错误颠倒的想法,讲得太深,说:听不懂,不来听,讲得太浅,说:师父没有水准,这个太浅了,《八大人觉经》念一念,有谁不懂,你会吗?刚才我讲的,你有想到吗?不是这样子,浅的道理有深的义理,因此,我们既然有这样的因缘,我们必需要广学多闻,不能缺席,不能把听经闻法当作第二个生命,不可以,要把听经闻法当作你生命最重要的一层,什么喜宴,什么一些其他的,一律推辞,必需要以听经闻法列为生命最重要的课程,这才是真正的生命,你的肉体会死亡,而我们将来,我们学佛,我们生生世世,就算没有了生死,我们生生世世也有智慧,成佛道这个功课,是生生世世的功课,你今生今世不用功,你来世还是要精进佛道的,成佛是宇宙间最后的一个课程,必修的课程,没有一个众生可以离开这个佛道而可以究竟解脱的,既然佛道是究竟的解脱的道路、路线,那么我们今天用功不就等于明天的省时、省力吗?省了一切,你今天不用功,你来世你还是要用功的,所以,师父讲深的你还是要来听,师父讲浅的你还是要来听,其实,浅的哪里浅,没有师父讲过你有办法讲这么清楚吗?你只是念一念,懂几个名词而已,人不能狂,更不能愚痴,愚痴的人就认为这个字都懂,不能这样子,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道理跟义理你要研究的,底下,[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我们一定要成就辩才,我们才能教化一切,我们文殊讲堂走的路线,就是四个字:弘法利生,就算不能弘法的法师们,你在这个地方也好好自修,不成大器也成小材,至少你不会伤害自己,至少你有个明眼的人,在将你带向正确的道路,你不会走错误路线,有办法的人,根器利的人,我们好好的栽培,弘法,就算不能弘法,你要自修也可以,师父也不勉强你,你好好的读就好了,师父请你讲经说法,一样安住,那么在家居士呢?更应该好好珍惜这分因缘,所以,一个人不懂得珍惜,虽然,贵为一国的国王,也是一种不幸,珍惜这个因缘,人往往该进的时候不进,该退的时候不退,等到要退的时候,已经退不下来了,等要想进的时候,已经进不去了,为什么?等到年纪大了,他才来用功,等到生大病,他才觉悟,等到车祸,撞得头破血流、残废不堪,他才想到:唉!我们应该来用功,多可怜啊!不趁身体力壮的时候用功,来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我们一定要等到不幸,[悉以大乐],令众生能够大乐,这个大乐是绝对的乐,绝对的乐,这个世间的乐是相对的乐,为什么?乐完了就苦,佛法不可能,佛法乐了还是乐,乐完了还是在乐,从完美当中取出完美,剩下的依然完美,从绝对的快乐得到快乐也没有所谓的痛苦,学佛是人生一大乐事,否则的话我今天,我这种病苦我会抱怨的,我会想不开的,但是,今天我大乐,为什么大乐?我太知足了,能够学佛,我大一就能够听到佛法,就能够听到善知识的开示,我大二就下定决心要出家,我还能够念到研究院,能够念到佛学院,念了二十一年的书,我太知足了,我的智商还满高的,我的身材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我很知足,所以,今生今世我变成没有一件事情会让我很苦恼,会让我对一些事情很痛苦、看不开,我这个人就秉持一个原则,我绝对不去干涉任何一个人,你做对、错,你负因果,我绝对不干涉你,你只要不来我讲堂闹就好了,在讲堂闹,我叫警察来,其他,你放心,我这个人一生一世就看我个人的缺点,我从来不去干涉任何一个人,你用这种角度去生活,你烦恼什么,你讲,你讲,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痛苦都是因为每天在干涉别人,所以,我们没有大乐,没什么?没有智慧,不懂得怎样来安排自己的生命,也不晓得怎么样来过日子,每天就东家长,李家短,每天就是是是非非的,每天就是克制不了自己情绪的变化,所以,第五觉悟上面要写来两个字:多闻,一定要闻佛法,多听佛法,画一杠,多闻做什么?语,要语,正语就是告诉你,讲话的正确性,而且语的底下括弧:教,老师、教师的教,教:教化众生,当你多闻,你就有这个语言的能力,你就能够教化众生,所以,这个是八正道里面的正语,八法门里面的教,教导众生的教,所以,有的人讲,说:哎呀!出家人很消极,一出家以后就躲起来,一个居士来说:师父!这些法师,您剃度的这些法师,那么多程度那么高,那么我们想请他讲经说法,我说:你害死他老人家!他们不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吗?很高啊!我说:对啊!没有错!我说:要教导国中、高中的,都必需先师范大学毕业,何况一个法师,现在刚刚剃度出家,虽懂一点,就能够讲经说法,那还得了,你不是害死他吗?所以,我现在还不准备创建更大的道场,是因为不能离开,现在离开,你叫他怎么办?戒律也不通达,也没有大彻悟,本性的东西也搞不清楚状况,到现在我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开悟的,是啊,你现在放他走,那还得了,你不是害死他了吗?你不是逼鸡下水吗?你叫他去弘法利生,那还得了,所以,这教还是要经过一阵子,因此,外面的人笑我们出家人消极、跑到深山里面修行,或者是说躲起来,不出来弘法利生,其实不是的,其实是要先能够自利,才能够利他,你不先自利,怎么利他?你不先师大毕业,或者是先读到大学,受大学的教育,你怎么教这些高中、教这些学生呢?一样的,世间法都是如此,何况出世间这个大法,究竟法,自己不觉悟,自己不通达藏经,你如何去教化众生?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这是每一个人都感受的,穷在城市里就没有人问,富在山上有远亲,一样的,贫苦就会多怨,一定的道理。以前,学校里面,学校里面有辩论:面包重要还是爱情重要,我说:这个还辩什么呢?当然面包重要嘛!爱情可有可无,我以前就是这种观念,是不是?我觉得辩这个也是很无聊,可是,好玩嘛!建国中学以前也举办过辩论会,我也当过主辩人,是不是?你说一个人肚子没有吃东西,他能谈恋爱,你大脑有问题,你要跑过去抱,都抱不动,你有办法谈恋爱,谈什么?钱还是最重要的,唉!Money is very important,我认为钱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环,从我开悟的那一天,我都一直觉得钱很重要,你们的感觉怎样,我不知道,我是觉得钱很重要,你没有钱,菩萨他不贪,对不对?你没有钱,一样没有办法办事情,你说我慧律法师很慈悲,你说,没有钱讲堂怎么建呢?难道我很慈悲,难道要跑到民权路去讲经,这个都不通的,所以,贫根苦是人生一大不幸,没有爱情还没有什么关系,肚子弄不饱,那就很惨的,很惨的,所以,贫苦多怨,像我以前要买一本书,都要算一算看剩多少钱,是不是?牙齿痛,痛得不得了,唉!看看口袋里面剩下多少,剩下一百,一百块,若打针,那中午吃什么?不打针又拔牙,哇!痛得不得了,唉!那个穷真是苦,没有女朋友,日子还好过,这个穷,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什么都不行,没有钱是很难的,不晓得你们的感觉,是不是跟我一样,所以,我认为金钱还是很重要,不过,要善用,恶用就不好了,现实的状况,我认为大家都是必需面临的,因此,你说是面包重要还是爱情重要,那根本不用讨论,当然面包重要,横结恶缘,贫苦的话就会抢,就偷、就骗,欺骗,是不是?[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菩萨他要做的就是布施,所以,第六觉知上面就是要写两个字:布施,布施画一杠,写:业,造业的业,业的底下写一个字,就是因,因为的因,第六觉知就要叫你布施了,是不是?叫你布施,我们要同情这些可怜的人,饥寒交迫的人,多少也给他布施,可是,布施也必需看智慧,为什么?因为你布施,他是真的,还是假的,你也分不清楚,那就造业了,因此,这个布施,现在的台湾花样百出,前几天,电视报导金光党,四个人都是用同样一个手法在骗人,一个假装是精神病的女人,搭讪,然后另外一个人来,唉!这个人有钱,精神病怎么样子,后来,钱就调包,每次都是用这种方式,如果我的话,我的话,我如果出去碰到金光党的,慧律法师!那个精神病身上有很多钱,我说:你这招对我没有用,为什么?我不能拿,我这个人不贪,纵然他给我,我也不要,为什么?他不是恭敬的布施,不义之财,我一毛钱也不要,所以,金光党骗不了我,因为我没有贪就没有失,贪心,你的外表就是贫穷相,《佛心慧语》买回去看一看,贪心,你的外表就是贫穷相,很可怜!

  再来十六页,[第七觉悟五欲过患],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通往地狱的康庄大道,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五欲过患,世间人不可能离开这五种,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虽然我们是世间人,意思是说虽然我们还没有出家,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把笔拿起来,三衣瓦钵是圣贤标志,俗人不得用,俗家人不可以用钵吃饭的,三衣跟瓦钵这个是成圣,就是成佛必经的过程,圣贤的标志,有人来问我,说:师父!我们那个道场,我们那个师父,他用钵给我们吃,请问法师!这样如不如法?我说:我不敢讲。为什么不敢讲?我看他也许有他的看法吧!如果按照比丘戒来讲的话,三衣一钵那是圣贤标志,谁都不能用的,除了出家人以外,俗家人跟人家用钵,那僧、俗有什么分别,是不是?所以,当然你依法,当然不如法,可是,要是你师父这样做,我想他有他的原因吧!那我也不敢讲什么,我不敢批评,批评的话,万一人家又批评回来,不是麻烦吗?你要讲不如法,那我当然是告诉你,在家人用钵吃饭,当然是不如法,你要讲如法、不如法,我就回答,我就当然告诉你,可是,对不对?那就看你师父怎么做了为什么常念三衣瓦钵?就是见贤思齐,看到人家能够这样子出家修行,我们很羡慕:见贤思齐,看到师父们的衣跟钵,我们想想:嗯!有一天我们也要像他们这样子,梵行高远,断掉五欲六尘,[志愿出家守道清白],志愿出家就是将来,不是现在,将来有因缘就志愿出家,守道清白,守道清白就是持戒清净,[梵行高远慈悲一切],第七觉悟的上面写两个字:梵行,梵行的底下写一杠,念,念念不忘,持戒清净,行:念念不忘,梵行高远,有的人念(),所以,梵行底下一杠,写一个:念,念念不忘的念,念的底下写个:行。

  最后[第八觉知生死炽然],我们生死像火在烧一样,[苦恼无量],这个苦恼无量,你随便体会一种,你都会发现这个世间真的是苦恼无量,我今生今世体会最大的就是病苦,真是苦恼无量,我今天是出家了,要不然,那时候的病苦,还真想自杀,哇!那个受不了!那种苦,那种呕吐,那种挣扎、感冒,烦死人的那种痛苦,肚子绞痛,要不是出家,不晓得说,唯识学里面说不能自杀,以前没有学佛,就是一直想自杀,太痛苦了,这个病苦受不了!大学就开始学佛了,唉!不能自杀,真是苦恼无量,这个世间,还有就是怨亲,什么叫做怨亲?碰到亲人干扰你,你要出家,他把你障碍。碰到恨你的人,怎么讲道理,他就是不听你的劝告,相处也处不来,意见也不合,很痛苦!所以,我告诉我的徒弟,出家的徒弟,我说我们这样住起来,你不满我,我也不满你,斗争、内乱,我看干脆不要住在一起,我拜托你,你不走,我跟你顶礼好了,一个僧团里面,住起来意见不合,吵吵闹闹,你说,这像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这样惩罚呢?大家都不同的父亲,也不同的母亲,你是出家,大家都是出家,你既不要来学道,你在这里闹众,干脆我拜托你,我跟你顶礼、磕头好了,还好,现在徒弟都很合作,所以,徒弟们都很庆幸自己能够来这里出家,这是一个美好的家庭,我的家庭真可爱,我是(日语):父母,父亲,我这种父亲很好做,都不用气死汝命,孩子很乖,大家都很精进,像这种道场还真是……,所以,我一直觉得,虽然病苦这样,还是很有福报,徒弟都很听师父的话,其实不是听师父的话,他们是自动自发的,他们能够管理自己,真是太安慰了,你们还没有剃度的人赶快,苦恼无量,世间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发大乘心,大菩萨的心帮忙一切众生,[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句话就是我在忏云法师那个道场莲因寺,所发的大愿,我还不是发这个愿,我后面还加一个:所有的病苦都由我来承受,哇!不得了!乱七八糟!乱七八糟!后来,我出家以后,我在忏公那里发愿: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可是代受什么苦?啊!受病苦好了,小孩子乱发愿,哇!受病苦,哇!乱七八糟!乱七八糟!后来,因为病得太痛苦了,我就跟佛菩萨讲:我舍以前的愿,我没有办法,我不是地藏王菩萨,我真的没有办法,让他们痛苦就好,我来讲经,您不要让我这么痛苦,我现在愈修愈退步,将病苦都分给大家负担,哇!没办法、没办法!若徒弟可以、,最好是发:代替慧律法师受无量苦。让我不用这么痛苦,现在很自私,现在不是菩萨了,现在是土虱(鱼名),现在很不慈悲,都希望别人能代替我的痛苦,唉!这没有办法!这个病苦实在受不了,肚子痛,那个肚子痛,噢!比生产还痛苦!我虽然没有生产过,我想:女人生产可能也没有这么苦,肚子,肚脐底下四寸的地方,绞痛,这个绞痛,一个丝旁再一个交,那种痛,痛起来的时候,躺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坐着也不是,然后一直呕吐,噢!很痛苦,然后又跑到厕所拉屎,又拉不出来,蹲在那个地方,大肠又发炎,蹲在那个地方,拉得肠……,胃肠像快突出来一样,拉得屁股痛得不得了,哇!起来的时候,屁股一夹起来又干燥,走起路来又拐、拐……,那种摩擦真是苦不堪言,然后,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然后,去躺着,躺着的时候,我的同学跟我讲:喂!喂!林学长!我看你用棉被比较软贴近肚子,用棉被贴近肚子,贴近,哇!还是不行,再软还是没办法,那种痛,痛得真是受不了,有一次,我去我大姐家,凌晨五点多,那个痛到什么程度?吐,然后拉,然后绞痛,痛到连站都站不起来,然后,厕所只有几尺远,连厕所都走不到,连到厕所都没有办法,世间之痛苦,真是不可言喻,头一痛起来,现在还好,以前是胃寒,胃寒的病苦很容易感冒,一痛起来,头会……像要炸开来一样的,那种头痛,像爆炸一样的头痛,晕、晕、晕……,吃荤的会昏,吃荤的也会晕,晕、晕、晕……,受不了!然后这两条筋脉,我不会讲,这两条筋脉,痛得实在是分不清楚东南西北,世间那种苦,我就只有病苦,所以,我现在不敢发这个愿,我都叫别人苦就好,你生病就好,我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代你病苦,真的没有办法,不敢发这个愿,太痛苦了!所以这个第八觉知,就是教我们行菩萨道,行菩萨道,我们还是要慈悲,发愿:代众生受无量苦,毕竟大乐。这个第八上面写两个字,写:心愿,心愿,愿力的愿,心愿。底下一个字就写:命,正命,这个正命就是正确的行业,我们真正的行业,要做什么?就是要好好的去度众生,代众生苦,就不能侵损、伤害任何一个众生。所以,现在的骗子,像我们过年,对不对?我已经跟那些法师讲了,叫他们房间要锁起来,钱要放好,不信,对不对?结果,徒弟(在家居士)很少掉钱,竟然偷拿法师的钱,掉了两万块,两万多块,去拜个三千佛,一休息下来就没有了,他们为什么要对出家人出手,第一个,他认为偷拿出家人的钱,纵然被你抓到了,对不对?你只能原谅他,他不知道因果,所以,这个经典里面讲,佛说:造五逆十恶罪,我还有办法救,吾犹能救矣!唯盗僧祗物不能救,只有你造杀人放火,佛还是有办法救你,你偷拿出家人的东西,那你麻烦大了,尤其是拿常住物,这个罪比杀八万四千父母的罪更重,为什么?因为他要向十方结罪,什么叫向十方结罪?就是这个东西,这是常住,这是道场,哪一个法师、出家人来都有分,包括虚空的罗汉、诸佛菩萨,要不然,我们为什么要念午供,吃饭的时候,为什么念: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你晓得那是什么意思?就是吃饭的时候,十方的众生统统要到,所以,你拿常住的东西,就是要向十方僧结罪,哇!这惨了!没有办法救的,出家人的一毛钱,常住的东西,指常住的东西,个人的东西是不算,个人东西可以处理,我要救度众生是个人的,常住的一毛钱你动动看,保证喝咖啡(苦不堪言),同时还要自己带奶精下去,没有道理可谈的,一定的,一定下去的。所以,盗僧祗物,唉!比这个五逆十恶罪还重,希望你们好自为之,好自为之,虽然那个人,这次偷了两万,两万多,他来世要还,就要还两百万,这个出家人的钱,释迦牟尼佛有开示的,慢还,还要生利息的,佛陀也念过高会,高等会计学,真的喔!你向常住,比如说,你以前到哪间寺庙偷摘芭乐,芭乐,阿莲(地名,位于高雄县)这么说,听美金这么说:芭乐,我们说番石榴,你要是说你侵损了一百块,你现在至少要还一千块,要十倍以上,十倍以上,你的罪才会灭,如果你有偷过常住、出家人的东西,希望你们赶快去弥补,如果,有的人已经忘记哪一间寺庙,哪也可以拿来讲堂,可以这样子,真的可以这样子,因为是常住,知道吧!那里是出家人,这里也是出家人,为什么?因为你已经忘记他是谁,你也忘记他是什么寺庙了,我们小时侯都曾经去偷摘芭乐、荔枝,如果是寺庙里面的东西,那还是要赶快赔,希望你们能够如此,那不赔也可以,你就等着瞧吧!讲你们是为了我(反语,意指你们)好,警惕大家,戒律不能不知道,所以,戒律讲宁可杀鸡、杀狗、杀牛、杀羊来过活,也不能偷拿出家众的东西,也不能,杀鸡、杀狗、杀羊这个罪已经很重,对不对?不是杀人,就是不能拿出家人的东西。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那个重画个叉,改成量,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这《八大人觉经》虽然字简单,可是,包含的义理很广,非常广。

  好!第十七页,[佛说],佛是人,[八]跟觉是法,八种觉悟,谁去觉悟呢?[大人],这个人是能觉悟,法是所觉悟,所以,八跟觉,画一个连线,写一个法字,佛画一杠就写个:人,所以,这是人、法立题,可是,以前是没有这样子,等一下我们会谈到,佛说八就是八种修持法、八种觉悟,是大人: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叫做大人,诸佛菩萨叫做大人,我们是凡夫,我们是小人,[觉]:所觉,[经,讲述笔记],[本经大致],诸位!看这个[大旨],《八大人觉经》大概的宗旨,是要让我们[自度]而[度他],[出世],世就是生灭法,出世就是超越生灭法叫做出世,[了义],了义是对不了义讲的,了义就是究竟的意思,所以,这个叫做出世了义,[言简意赅],赅:所谓的包,包容一切的义理,义理已经赅,这个念(gai),一个石头,旁边加一个犬,狗若被石头打到,就念:(gai),这以前没听过,我听我大姐的儿子讲的,他念师范大学,据说这个字是自己编的,自己编的,狗若被石头打到叫做(gai),但是,这个字念(gai)。

  [早期译法]:早期的翻译,早期的翻译,[不分题七例],一个顿点,[文三分],什么叫做不分题七例呢?翻72页,翻开72页,72页就是我们佛经的题,有时候只有人,比如说《维摩诘经》,那就是只有一个人,法,就是一个法,喻,比如《狮子经》,像狮子开口一样的,法就只有一个法,《妙法莲华经》,妙法就是一个法,莲华就是一个比喻,所以,人,[单三式]的意思,就是[单人],或者是[单法],或者是[单喻],[复三式]呢?复就是两个以上叫做复,[人、法]立题,或者是[法、喻]立题,或者是[人、喻]立题,立这个题目,比如说佛也是人,阿弥陀也是人,啊!这是一个人,《妙法莲华经》,妙法就是法,莲华就是比喻,法跟比喻,所以,总共还有一个叫做[具足一式],就是人、法、喻,《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单三有三个,复三有三个,人法、法喻、人喻也有三个,具足一式,三加三加一就是七,这个就是七种立题,好,翻回来,翻回来,所以,不分题七例:七种立题,文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早期的译法就是缺少这个,[章节],不过,这个章节[亦有三部],分成三个部分。

  第十七页,本经大致,我们讲到大旨,这个大旨就是一经的宗旨,底下笔记要做快一点,略开为始,本经的纲领,重要的意思,可以分为十个角度来讲,

  一、 为了世法虚幻故,了就是了解的了,为了世法,彻底的解决世间法,了解这个世间法,虚幻故,为了世法虚幻故,所以,应诵《八大人觉经》。

  二、 为显无为真常故,为显无为真常,这个无为就是涅槃法,不生不灭法,为真常故, 就是我们有一个不生不灭无为真常,真就是真假的真,常就是常常的常,真常故,为显无为真常故,所以,应诵念《八大人觉经》。

  三、 《八大人觉经》的宗旨,是为什么?什么是《八大人觉经》的宗旨,第三个宗旨,为破恶,破恶恼修慧故,为破恶恼,为了破除这个坏、恶,恼:恼害的恼,烦恼的恼 ,修慧故:修这个智慧,这个第三个宗旨,《八大人觉经》的宗旨。

  四、 为离欲患净行故,为离开欲望的祸患,患就是一个串,两个口,中间再一横,底下再一个心,为离欲患净行故,修清净行,为离欲患净行故。

  五、 为示耐苦守道故,为了开示,我们要耐这个苦,世间本来就是这样子,为示:开示的示,耐苦:忍耐这个痛苦,守道故,这是《八大人觉经》第五大宗旨,为示耐苦守道故。

  六、 为劝解兴慈故,劝告的劝,解释的解,复兴中华文化的兴,慈悲的慈,故,为劝解兴慈故,劝解的意思就是说这世间已经很苦了,不要再结恶缘,我们应该兴起慈悲心,来救度众生,为劝解兴慈故。

  七、 为明大乘心愿故,说明大乘心愿,修菩萨道的人的心愿是什么?《八大人觉经》就是告诉我们,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第八知的……,我刚觉刚讲了心愿,心愿底下画一杠,就写个:命,命的底下写个:果,写个果字,刚刚16页要补上去,所以,我们讲到第七,为明大乘心愿故,这个宗旨刚刚没有讲到,第八觉知,心愿底下一个:命,生命的命,命的底下一个括号:果,果报,果报的果。

  八、 为圆诸佛果觉故,《八大人觉经》的宗旨,第八个就是要圆满诸佛果觉,觉悟的觉,诸佛果的觉悟,是我们众生最究竟的一条道路,所以,我们为了圆满诸佛果的觉悟,每一个人必须要诵念《八大人觉经》。

  九、 为度众生离苦故,为了度化众生,离开这个娑婆世界的痛苦,为度众生离苦故,这是《八大人觉经》第就个宗旨。

  十、 为施教化与乐故,与就是所谓参与的与,为施教化与乐故,不是娱乐喔!与乐就像选举的举,中间不一样,那个与(與)字,为施教化,为了实行教化与乐,给众生快乐:与乐,不是给予的予,不是矛盾的予,不是那个,就是选举的举,底下没有一个…,那个给与的与。

  17页,解[释]这个[题]目,佛:大家都知道自己觉悟、觉他、觉行圆满就是佛,[大人]又作[大雄],所以,我们寺庙安放、供奉释迦牟尼佛的地方,我们都称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就是[知人所不知、能人所不能],知道人家所不知道的事情,众生所知道的,佛都知道,佛知道的,众生没有办法知道,能人所不能,这个能人跟忍辱那个忍,是同样意思的,佛菩萨能够忍受,有那个能力,一切的逆境我们没有办法,所以,忍人所不能忍,佛有办法,我们众生实在没有办法,众生只要两句话,他就会受不了,他希望别人尊重他的自尊心,可是,他从来不愿意去尊重别人的自尊心,他讲的意见就是绝对对,别人只有接受他的看法,他从来不接受别人的看法,这个不是大雄,所以,释迦牟尼佛的僧团要做僧羯磨,取决于多数人看法跟意见,能人所不能,再来就是[办大事],我们办大事大部分都是指大企业家,而佛办大事不是这样子,大企业那是小事,[了脱生死]这是大事,[广度众生]这是大事情,所以,我一直再三地劝告诸位!世间什么你都可以慢慢来,生死这个大事,你不能慢慢来的,有因缘碰到佛法,你就死执不放,不可以放下来,不可以的,而且也不能抛开,抛开,你说修行人苦,我告诉你!不修行的人更苦,茫然不知所措,生死疲劳苦,今天我们学佛,我们念佛,我们虽然苦一点,可是我们有目标,我们有目的我们要解脱生死,世间人苦有什么目的?大吃、大喝、大玩,迷迷糊糊,是吧!你说他有什么可追寻的?有什么值得我们这样去执著的?所以,佛陀说:我们生生世世都在做重复的工作,重复的错误,重复的愚痴,为什么?男人有男人的执著,女人有女人的执著,我们每天都是做重复的工作、重复的错误,什么叫做重复?早上起来,吃饭、大便、上班、下班、煮饭、煮菜,过着婚姻的生活,晚上睡觉,看着、看着电视,睡觉,看看报纸了解一下,每天都这样,每天,他没有觉悟到,我生是怎么来的,我死又往哪里去,我这样迷迷糊糊的生,难道要迷迷糊糊饿死吗?迷迷糊糊的来,什么都不晓得难道说你就让这个生命,这么可贵的生命就这样子结束吗?你不想想看,你要透视吗?就像我读大学的时候,我隔壁的同学,我劝告他:你要好好的学佛,唉呀!来世没人看到,我现在活得最快乐就好了来世没有人看到,谁看到?没办法!他姓游,我们也不好意思讲他什么,他有他的看法,所以,因此,一个人没有碰到佛法是大不幸,一个人碰到佛法,不知道用功是大大的不幸,大大的不幸,迷迷糊糊,也不赶快求求看,能不能开悟,开悟可能比较困难,我看,多念佛,最起码的东西要多念佛,这个才是办大事情,所以,圣者说:地球的事情,一切的事情都是那么地肤浅、幼稚,地球的一切事情,我们地球的一切事情,都是那么地肤浅、幼稚,为什么?一切法无常本不可得,所以我们人是很值得同情的,不学佛的人不是可恶,是可怜。

  不学佛的人不是可恶,是可怜,再来,[觉],觉有[破迷启悟、不被假蔽],不被假相所遮蔽,所遮蔽,[自觉、觉他],《华严经》云,《华严经》说,这四个字你们写起来,《华严经》说: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这句是赞佛,赞叹佛,奇哉!大导师,奇哉!太了不起!太伟大了!大导师就是佛,自觉能觉他,自己觉悟又能够让众生觉悟,孟子曰:大人者,就是解释这个大人,什么是大人呢?正己而物正者也,正己就是能够修正自己,而,而且的而,物正,物质的物,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物,东西那个物,物就是众生的意思就是以…,什么叫大人?能够修养自己,改变自己,正确地启发自己的智慧而更能够让一切众生走上正途,正己而物正,一切众生都能修正,这个就是大人我们一般人就是享有名利、事业,这不成为大人,这只是一个世间的伟人,不是圣人,那么我们众生都被假相所蒙蔽,假相就是苦的,世间是苦的,世间是空的,世间是无常的、是无我的,他把这个苦的当成快乐的,认为有快乐可追寻,追寻到最后,就难免落入失望,同学们!这个世间,你只要追寻,到最后一定是苦的,有求必苦,不可能快乐,为什么?无常嘛!第二个就是空,我们被假相所蒙蔽,而不知道它是缘起性空,所以,我们无法停止这个造业,我们无法停止造业,我们拼命地造业,拼命地追寻,我们被这个无常,把它当作是常;永恒的,永恒的。所以,在没有学佛的时候,我实在没有办法用自己的智慧去看破那种感情,看破那种欲望的东西,实在没有办法,也不晓得怎么调适自己,唉!如果十多年前,我们有这个无常,就不会神魂颠倒,痛苦不堪、自我折腾,就不可能会这样子,这个佛法真是太棒了,佛法真是太棒了,我一听到佛法,我恍然大悟,这个才是我人生要追求的,是不是?这个才是我一生一世所向往的真理,你做大企业,讨十几个老婆,你又代表什么?开一间百货公司,大企业你又代表什么?你能逗留在这个世间多久,这个无常真是一帖清凉剂,但观无常,处处解脱,今天,公司行号,人家侮辱我们,你就想:明天就不存在了,今天,你失去了另外一半,你就无常,你就不会生活不下去了,你就不会弄得非自杀不行,你就不会困扰、痛苦、折腾,你就不会情绪低落,你也不会所谓的爱你也深,恨你也深,一个人独自徘徊,独自徘徊,没有这一套的…,这个无常,当你悟到无常,就没有得失的观念,得到的东西,你也不会太高兴,因为,这个都是暂时的,失去的东西,你也不会很痛苦,因为这个都是暂时的,这个无常真是一帖清凉剂,好,很好用,很好用,以前,我开车被撞到,三字大明咒就出来了,大明咒,因为,他们都听得很清楚,现在撞到了,就说:唉!反正这修理一下就好,时间总会过去的,哇!那种…,所以,不懂无常法就像水沟不通,会发臭,会耿耿于怀,你知道吗?被塞住,塞住,也不懂得无常法,得失的观念太强烈,内心会痛苦,塞住,你不晓得怎么样放下,你用无常法一观,今天痛苦,明年,明年就没有这些事情,所以说我们恨一个人,其实使自己痛苦,伤害一个众生,使自己神魂颠倒,聪明的人才不会去伤害众生,日子好过,因为无常嘛!那么我们受到侮辱,无常嘛!受到赞叹,无常嘛!今天有钱,无常嘛!今天没有钱,也不会一直停留在无钱嘛!哪一天,你又可能变有钱,这个无常,非常的好用,你走到哪里就用这两个字,没有一个地方不会解脱的,你才不会为了一个男朋友,哇!苦啊!苦啊!不晓得怎么办,他要离开了,我把我的生命,大半寄托给你,你那个负心的人,就不会男女在那里胶着状态,痛苦不堪,很难,没有听到佛法,哪一个人有这种智慧,我今天没有听到佛法,我完蛋了!我是一个很有感情的人,会死的,我一定会死的,我一定稳死的,没有救!今天听到佛法了,没有关系!独行不相送,千山我独行,广东的,不相送,所以,佛法就是独行道,你自己自来,你自己去死,谁都不能取而代之,所以,我们因为爱他,而我们不了解无常,所以,弄得自己焦头烂额、困惑不已,这个无常好用,我们恩恩怨怨就是无常,让时间来流走你的痛苦,让时间来弥平你的创伤,创伤,所以,我们悟到无常,就不被假蔽,就不会被它遮蔽起来,遮蔽起来,要自觉觉他。

  再来18页,[经:梵意颇繁],梵意颇繁,什么叫做梵意颇繁呢?这个经从这个梵就是印度的意思,包括很多,[华意常由],华意就是…,因为我们中国,常常因为根据四书五经,经就所谓圣人讲的,其实印度话叫做修多罗,修多罗,所以说,中国话,因为都是把四书五经,认为是圣人讲的话,因此把佛讲的话也当作经,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佛经、佛经。

  “经”包括四种意思,四种意思,哪四种意思呢?46页,经:修多罗,梵语修多罗,[译义甚繁,简举“贯摄常法”],好!翻过来,18页,把笔拿起来,

  贯写“:”,我要开始解释,贯底下写一个:名句文义,就是贯穿所谓的名相、句子,而构成文章产生义理,叫做名句文义,这个就是贯的意思,贯的意思,贯通整个经典,名句,句子、文章或者是义理,名句文义。

  摄就是,摄就是摄受的摄,摄受的摄,写四个字,凡,摄凡夫,第二个字,外,外道,外道有因缘听到佛法,他也会转迷成悟,也会改变过来,只有那些无知的外道,执迷不悟的外道,而不肯放下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说:师父!人家有个收音机的某某人,他讲经说法都很赞叹您,可是,您为什么一直排斥他。我说:我不排斥他,我在告诉你,不是赞叹我慧律法师,就可以把佛经讲错,我宁愿你诽谤我,你要把佛经讲对,也不愿意你赞叹我,而你把佛法讲错了,你诽谤我,是一个人,你赞叹我,然后把经典乱讲,你误导千千万万的众生,你要弄清楚,不是我没有风度,不是这样子,不是说你今天赞叹我,就可以造恶业,你可以把这个正法讲成邪法,不能够这样子,你赞叹我,我就纵容你讲外道邪法,其实,他讲的也不可能是正的,因为,一个人…,一般人一听,就知道那个是邪的,不是正派的,虽然,有的人在讲:噢!他在电视也讲,在哪里也讲,我说:没有关系!他不讲,人家还不晓得他的缺点,这没有什么关系的,除了那些乡下的,年纪五、六十岁的人会听他的话,稍微有一点佛学素养的人就知道,他根本就是有问题,一听就知道,他很多地方讲错了,都是自己编的,自己乱讲的,你宁可诽谤我,没有关系!但是你法一定要讲正,诽谤我的罪过小,法讲错了,罪过很重的,那种重,你负担不起,邪知邪见误导无量无边的众生,你断众生无量无边的慧命。第三个字权,摄受这个权,第四个就是实,权就是权菩萨,方便权巧的菩萨,实就是佛的实智,证悟到空,权是讲有,实是讲空,所以,摄凡、外、权、实。

  常呢?把笔拿起来,写四个字:三世不易,过去,现在,未来永远不改变的就是常,经典就是永恒不变。

  法,把笔拿起来,写四个字:十方同遵,十方诸佛共同遵守的,离开了十方诸佛所制定的,讲的这个法,你永远不可能成佛,所以我说:正法、正法,什么叫做正法,就是正知正见的法,你要是讲他,说他讲错了!他就会说:唉呀!你讲你的就好,何必诽谤别人,然后,他就会说:有一个年轻人,有一个年轻人在讲经,他只讲自己对而已,别人讲的都不对,我有这样讲吗?悲哀!很悲哀!人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愚痴,什么叫做愚痴?你晓得什么叫做无知的定义吗?无知的定义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叫做无知,什么叫做愚痴?愚痴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愚痴叫做愚痴,错误并不可怕,对不对?人家好意劝告,你要赶快改过,讲经说法有无量功德,但是,你至少要看佛教讲的经典,你至少要看正法的经典,在那边胡扯乱讲,所以说:经的意思就是贯通名句文义,摄持了凡夫、摄外道、摄权、摄实,常就是永恒的道理,三世不易的道理,经典就是十方同遵的法,十方同遵的法。

  再来,[译者简介],译者简介,我们今天,译者简介就把它讲完,然后[安世高]这一张,下个礼拜一定要带来,这一张很重要,这张很深奥,其实这张不容易看得懂,这张是古文,很深奥,安世高,我们简单看一下,译者简介:安世高,[后汉桓帝时来洛阳],把笔拿起来,桓帝是西元166年,约1746年前,大约1746年,一千八百多年,所以说,来到了洛阳,[沙门]就是出家人的通称,修行人统统叫做沙门,中国话叫做[勤],勤修戒、定、慧,[息]就是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息灭内心里面的贪、嗔、痴,是[安息国王太子,让国],让国就是把这个王、国家,让给他的叔叔,后来出家来中国,太子让国[于其叔],就是把这个国家的政治、政权,全部都交给他的叔叔,[出家来华]:来中国,[安息后名波斯],就是[今之伊朗],[译、四方各有专名],东、南、西、北叫做四方,各有专名就是由一国的语言,翻译成另外一国的语言,北方成为译,所以,[北方翻者]统统叫做译,我们现在的翻译、翻译,就是这个意思,由一国的语言,翻成另外一国的语言,这个就是译,译,诸位把那张安世高法师传略拿出来,因为这张相当难,不容易看得懂,就是《佛说八大人觉经》译者的简介,那就是安世高,[安世高法师传略,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子也],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幼以孝行见称],从小的时候,他就很知道孝道,[加又志业聪敏],加上他本身很有志气,而且很聪明、很敏捷,[克意好学],这个克就是尽,他学习一件事情都是很尽心尽力在学习,[外国典籍及七曜五行医方异术,乃至鸟兽之声无不棕达],外国的典籍以及七曜,七曜:所谓的星、月、日,星辰这些…,七曜,就是有光明叫做曜,日、月、星有光明,如同现在我们叫做观星望斗,瞻星望斗,观星望斗这一类,通天文的意思,七曜就是天文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医方是医术,异术就是特殊的一种技能,别人没有办法的,就是靠着一种超越,我们一般人能力的一种(技能)叫做异术,乃至鸟兽之声无不棕达,连飞禽走兽的声音他都能够了解,[尝行见群燕忽谓伴曰],有一次,曾…,尝就是曾经,行见就是有一次他在走路的时候前面飞来一群燕子,燕子,群燕就是很多他突然就告诉他旁边的人,忽谓伴曰,[燕云,应有送食者],说燕子…,一群燕子飞过来告诉我,等一下有送吃的东西来,[顷之],经过一会儿,[果有致],果然有人送来东西,果有致[焉],果然有人送吃的东西来,[众咸奇之],大家都觉得实在太不可思议了,燕子从前面飞过来,就知道有人送吃的东西来,这真不简单![隽异之声早被西域],这个隽就等于加一个人字部的俊(儁),才智超过常人叫做隽,所以,隽异之声,就是他的才干、智慧,超过一般人,早被西域就是很早就风靡了整个西域,西域当然就是指印度那方面,他是伊朗人,[让国出家修道],让国就是让出国王的位子叫做让国,出家修道,这个平常人不要说让出一个王位让人家做,平常的人让出一个科长让人家做就不可能,不可能!我们哪里有那种雅量,说把国王的位子让出来,这不可能!把生死列为最重要的一个课程,这种心多了不起!没有嫉妒,他知道行道才是人生无上的理想,安世高,这个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把他的国王位子让出来给他的叔叔做,这是何等人?我们能吗?我们为了几块钱都争得面红耳赤,[博晓经藏尤精阿毗昙学],博晓经藏就是精通佛讲的经藏,博晓就是广泛的了解,所谓三藏法师,尤精阿毗昙学,阿毗昙就是论藏,论,可见安世高这个人绝对是辩才无碍,精通论是不得了的,[既而游方遍历诸国] 。既而游方遍历诸国,因为他是辩才无碍,遍历诸国,所以,那个时候[以汉桓初年到中夏],这个汉桓帝初年,把笔拿起来,在西元166年,我查过资料,桓帝初年就是西元166年,距于今天一千八百,差不多三十多年,[通习华言],通习就是说贯通,这个习就表示能力很强的意思,华言就是中国话,[宣译],就是以前在翻译的时候,他把它宣讲出来,底下的人就把它记起来,速记,把它记起来,把梵语改变成中文,然后底下有人把它笔记起来,这就是宣译的意思,口把它诵出来,叫做宣译[诸经,多有神迹],神迹就是不可思议的事迹,[自称先身已经出家],先身就是前世的意思,自己了解前世是一个出家众,[有一同学多嗔],其中有一个好同学,多嗔就是脾气非常之坏,[分卫值施主不称],分为就是刚好,刚好遇到一个布施的人,施主就是拿东西给他,他好像不恭敬,施主不怎么好:不称,安世高的朋友,一个同学不高兴,不高兴:嗔恨心很重,[每辄怼恨],这个怼就是怨恨的意思,怼(dui),怼恨就是怨恨的意思,[高],这个高就是安世高,高[屡加诃柬],就是劝告他:某某人!你的脾气不要这么大嘛,怎么会这么坏的脾气呢?施主来,对我们不好,是他个人的因果,你为什么要生气呢?[终不悛改],悛(quan),我们以前念的国文是这样子,现在的不太一样,现在的小孩子念的,跟我们以前差很多,我们以前念()吧,说念不对,要念()吧,现在有很多音,跟我们以前教的不太一样,不过,因为我们年纪大了,没办法,改不掉了,知道我在念什么就好,很对不起!要不然,我就要从幼稚园开始念起,(quan)悛改,所谓悛改就是悔恨改过,不悛改就是不改过,脾气坏,[如此二十余年],竟然发脾气,发了二十年,[乃同学辞诀],因此,这没有办法!脾气太坏了,坏得受不了,没有办法!不跟他继续同参道友,同学怎么样?都不听安世高的劝告,辞诀就是分开来,分开来:辞诀,告假,[云,我当往广毕宿世之对,卿明经精勤不在吾后,而性多恚怒],意思就是说我应当前往广毕,广毕就是一个地名,一个地名,我应该往那方面去,这个广毕大概就是广州,毕宿世之对,应该这样念,我应当往广,这个广就是地名,毕宿世就是了断,了断我宿世的怨恨,广毕宿世之对,要这样念才对,卿明精勤不在吾后,卿就是你,你明了经典,你又很精进,不在吾后就是是个很精进的人,底下要加两个字,可惜性多恚怒,而性多恚怒就是可惜你的脾气实在是坏死了,一面精进,一面发脾气,我看也没什么用,[命过当受恶形],你死了以后你会受恶的果报,脾气不改嘛!所以,你们不听师父的劝告,也会这样子的,小心!这里面有好几个脾气很坏,[我若得道必当相度],我如果成道,我就一定相度来救你,[既而适广州值寇乱],既而:接着,他就来到了,适就是来到、前往,来到了广州,值就刚好,刚好碰到贼乱,寇乱就是抢夺、杀、烧、掳、掠,[路逢一少年],路边,走、走…,看到一个少年人,少年人,[唾手拔刀],这个唾不是吐痰的意思,我要是不去查辞汇,还真搞不清这是什么意思,我查了以后,结果就发现说这个唾手拔刀,就是很容易的、不假思索的,好像一见面就知道这是仇人,因为这是宿世怨业,无缘无故就拔起刀来,所以,这个唾手要解释作很容易,没有任何原因刀就拔起来了,这是宿世的怨怼,有的人,这个男女,前世是她的丈夫,一看到他,回去就完了,她就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晚上二、三点,还一直想像他,为什么?已经做了五百世的夫妻,就像《楞严经》里面讲的,阿难出去托钵,这个摩登伽女一看,哇!阿难这么好看!结果,竟然已经做了五百世的夫妻,所以,菩萨也有菩萨的因缘,菩萨要善于了断这个感情上的东西,善于了断感情上的东西,所以,在家人修行,会有感情上的纠纷,出家人也一样会有,也一样会有,元晓大师,他也有感情上的纠纷,宿世的怨怼一碰到,你跑不掉,往哪里跑?没地方跑这是很麻烦的,宿世,所以,宁可偷人家的钱,但是,不可以偷人家的感情,知道吗?偷人家的钱,还钱就好了,偷人家的感情就不好还,会很不好还,所以,唾手拔刀就可以看出因果的实在性,太容易了,刀子就拔起来,也没有问清楚是什么原因,统统没有,所以,这是冤亲债主碰到了,[曰:真得汝矣]。唉!真的是你,反正也没有什么原因,碰到你,噢!你真的来要让我杀,[高笑曰],安世高就笑着,[我宿命负卿远来相偿],我宿世欠你的命债,现在,我是要来还的,我是要来还的,如果,安世高不知道宿命,那么他看到他刀子拿起来他像胡一刀的功夫,又杀死他,完了,欠他两次,我是看雪山飞狐,胡一刀,金庸,武侠小说的金庸,如果懂得宿怨的人,他就会,在路上拔刀起来,他就会把命交出来,他很欢喜的接受,知道宿世都有恩怨,因此,我们尽量结善缘,再怎么样,我们就是不可以伤害众生,[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时意也],就是说你对我这样的不满,所以,是由前世留下来的,意就是意识心态,因此,我们就可以了解,我们今生今世碰到不好的恶缘,都跟前世有关系,被先生打、骂、离婚,一方面也是自己的问题,一方面也是宿世的冤业,[乃延颈受刃容无惧色],延颈受刃就是把头拉得很长,来,这里、这里,至于我们,我们怎么有办法,如果剁下去,就变成第六感生死恋,他有看到你,你没看到他,我看了第六感生死恋,这部片子实在好,这个实在不得了,导演还是很了不起,很有轮回的观念,第六感生死恋,我很鼓励你们去看,中间有一段不太好看,就是两分钟的时间,在那里#x*?…你知道我现在在讲什么,那段不太好#x*?…,我实在是不想拿给我的徒弟看,怕他们会起心动念,不过,这个不看不行,这个好,知道说哪个人做坏事情,临命终就会被拖走,那很快,第六感生死恋不看很可惜,很可惜!这是一部很了不起的片子,出家人如果看到中间那一段就念观世音菩萨,乱七八糟时,延颈受刃容无惧色,一点都不会恐惧,[少年杀之],少年杀之,[观者填陌,莫不骇其奇异],这少年就把他的头砍下来,观者填陌,在旁边看的人就把他填,就把他埋在田间的小路,陌就是田间的小路,就把安世高的尸体,这是他前世的,不是今生今世的,把前世的安世高的尸体埋在小路,莫不骇其奇异,就是没有一个不惊讶,哪有人这么认命的,一看就知道欠他的命,就把头伸出来要给他砍,这当然是懂得因果的人,当然,欠人家的一定要还,[已而神识还为安息王太子],死了以后,神识又回来做安息国的太子,所以,就知道这已经是初地菩萨以上才有办法,没有隔阴之迷,安世高,可以知道他是明心见性的人,否则哪里有办法?神识还为安息王太子。

  我常常这样假设,我慧律,如果让我知道,我如果知道,前世我的智慧,我来世我的智慧不失掉,我拥有今生今世的三藏做基础,我知道我前世是慧律法师,那我不怕轮回,我不怕轮回,因为我很清楚,我来世也不会贪染这些世间的东西,问题是我来世不晓得要做什么,是鸡、猫、狗,也许出世变成你家的看家狗,也不一定,然后,你要出去的时候,师父!阿弥陀佛!汪!哇!凄惨了!稳死的!你每天对那只狗顶礼,那只狗是你师父,想想看!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我们知道来世继续做人,而且没有隔阴之迷,那我不怕轮回,我不怕轮回,问题是不知道,来世做什么,没有人晓得,[游化中国,值灵帝末],灵帝末就是西元168年,值灵帝末,最后[关洛扰乱],关洛是一个地名,扰乱,[乃振锡江南云],振锡就是来到了江南,这个锡,振就是出发,锡就是安住,振锡就是说来到安住在江南,这个锡就是安住,他说,[我当过庐山度昔同学],我应该经过庐山,江南这一带有个庐山,庐山真面目,来度我过去那个脾气很坏的同学,[行达共阝(gong)亭湖庙],共阝(gong)亭就是亭的名字,共阝(gong)亭湖庙,[此庙旧有威灵],这个旧不是…,这个旧的意思是本来,从以前到现在就很灵感,[商旅祈祷,能分风送船上下],就是只要做商的来到这里,跟他烧香祈求,能够有风帮忙把船上上下下藉着风力,可以送达东西,此岸彼岸的交往,[各无留滞],没有什么障碍,[尝有乞神竹者],有一次来乞求神的竹子,这个竹子可以做船,竹筏,[未许辄取],掷杯爻掷不到杯,掷不到三杯就把它拿去,未许就是神,掷不到爻杯,掷不到爻杯,就把它拿走,辄取就是拿去,[舫即覆没],船马上就翻了,[竹还本处],竹子又跑回原来的地方你说这有没有神?[自是舟人敬惮],从此以后这个惮,这个舟人是筏船的人,筏船的舵手叫做舟人,舟人就是我们所讲的舵手,操纵舵的舟人,敬惮:害怕了,害怕了。[莫不慑影],慑就是说受到威势所逼迫而害怕,慑影,莫不慑影,没有一个不害怕的,[高]就是指安世高,高[同旅三十余船奉牲请福],这个跟安世高同样的同旅同样一起行走的三十多个人,三十余船奉牲请福,用畜生、酒拜拜:请福,[神乃降祝曰],神就降祝曰,这个神就是安世高那个脾气很坏的同学,因为他脾气很坏,就变成了蛇神,后面就会讲到,变成一条很大、很大的蛇,这个心,我们的脾气不改也是不行,蛇神乃降祝曰,[舫有沙门可便呼上],说:你们船上有个出家众,可以请他上岸来。[客咸惊愕],大家都感觉很奇怪,同样在这个船上的三十几个人就很奇怪,[请高入庙],就请安世高入庙,[神告高曰],神就告诉安世高说,我过去外国,[吾昔外国与子俱出家学道],我跟你以前都在外国,与你统统是出家学道,[好行布施而性多嗔恚],所以,这个脾气不好很要不得,性多嗔恚:忿怒的意思,[今为共阝(gong)亭庙神],虽然出家修行,却落得一个神,唉呀!很悲哀!出家修行本来要了生死,落得一个亭、一个湖旁边庙的一个神而已,多悲哀的事情,本来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成佛,竟然做了一个小神,[周回千里并吾所治],就是这个湖边很大,这个千里不是一千公里,千里就表示很大的意思,哪有一个湖千里大的,千里不就成了大海了吗?是描述这个湖很大,不要误会,并吾所治,这是我管辖的地方,因为我过去生中布施,[以布施故珍玩甚丰],因为我过去世有布施,所以…,珍玩就是吃的东西,还有衣服,这个珍玩不是玩具,不是迪斯尼乐园那些,云霄飞车那些玩具,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珍玩就是服装、吃的、住的没有什么问题,[以嗔恚故堕此神报],因为我的脾气很坏,所以,我变成一个神,湖边的神,[今见同学悲欣可言],你是一个高僧你是修到没有隔阴之迷,明心见性,我竟然变成一条蛇神,还是一条很大的蛇神,管辖大湖,[寿尽旦夕而丑形长大],我的命已经快尽了,福报快享尽了,丑形长大:我丑陋的形已经快现出原形了,已经快现出原形了,就像白蛇传,白蛇传的时候,青蛇还有白蛇,青蛇、白蛇到端午节的时候,喝黄龙酒,黄龙酒,喝醉酒,白蛇传尾巴就跑出来,蛇的尾巴就跑出来,结果,一睡着,噢!变成一条白蛇,她相公一看到,哇!竟然是一条蛇精,演白蛇传的雷峰塔,法海禅师还真没良心,哪有人演电影,那里有演出家人这么坏的,噢!打得…,大打出手,跟白蛇打,至于我,我不会这样子,电影的安排,这可能是基督徒或是其他的,哪有法师坏到这种程度,不准他们夫妻见面,一定要把她关在雷峰塔里面,何必要这样子,虽然说,新郎是人间的,那个白蛇,那个白蛇很善良,她的侍女是青蛇,也很善良,如果是我的话,我的话,你们两个凑得合就好,跟我无关,看你们怎么凑,怎么凑都没有关系,我管你怎么样,我何必把你抓来关在雷峰塔里面,精神病!法海也真是没良心,其实这个法海本来是高僧,开悟的大德,他哪里会这样做,我说这个演电影的,都会下地狱,丑化一个禅师,法海多了不起,是一个大彻悟的人,《大珠和尚顿悟法门》,那就是法海禅师,可能是同样名字,也不晓得!所以,演电影的导演真是可悲!乱导演,后来,就水淹金山寺,情节曲折,后来把白蛇收到钵里面,关在雷峰塔里面。何必呢?人家爱那条蛇,就给他爱嘛!有什么关系呢?人、蛇杂交,他晚上看不怕就好了,你烦恼他,晚上,亲一下,哇!蛇头!我这个人是很开放,而且很有民主思想,你若跟狗合得来,结婚,那你就去结婚,我不相信你能够支持多久,当然,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你怎样过日子,我不会去干涉你,你高兴就好,也许你宿世跟那条蛇有缘,我做法海的话,我干嘛要这样子我觉得那个电影乱演的,就算我慧律都不会这么没有修养,没有修养,电影里面还演,白蛇传里,还来请示法海说:禅师慈悲!我俩相爱,请禅师成全,他说:畜生,这个畜生,骂得能听吗?我说出家人哪有这样,至于我,真的要…,请教:慧律大德!我俩相爱…,去吧!你就去吧!你若不怕大蛇爬出来,你就去吧!观感不一样,我这个人也是很open的,很开放的,你喜欢,你就去做,你不怕下地狱,或者是你不怕伤害到众生就去做,合则去吧!这当然是题外话。

  底下,寿尽丑形就长大,蛇的形状就变出来,[若于此舍命秽污江湖],如果我这个身体因为太大了,死了以后会浸泡在江湖,那就不行,变成补药酒,像浸酒般,这条蛇太大了,[当度山西泽中],我应该前往度,这个度就是我应该前往,山西的沼泽当中,[此身灭后恐堕地狱],我这个身体灭后恐堕地狱,恐怕我会堕地狱,[吾有绢千匹并杂宝物],吾有绢千匹,这个匹是一匹、二匹的匹,(pi),布一段叫做匹,长度不定,从十几码,三十、四十到六十码不一定,匹,并杂宝物,[可为立法营塔,使生善处也],立法,就做佛事呀!我这里有人家供养的,河神的布匹千匹,你就拿去卖做宝物,这些宝物拿去卖麻烦你请高僧大德替我诵经、斋僧做功德;立法,营塔就是建造佛塔,使生善处,令我得到一点福让我出生好的地方[高曰,远来相度何不出形],我那么远来度你你为什么不现出这个形状出来呢?[神曰],湖神就这样讲,[形甚丑异众人必惧],我这种丑还不是普通丑,形甚丑异,众人必惧,大众一看到我的形状,一定会怕,[高曰],安世高说,[但出众不怪也],你只要显出你的神识,大众不会觉得很奇怪,[神从床后出头],神识就从床铺上慢慢地跑出来,[乃是大蟒],哇!一条蛇变成蛇精,蛇神,[不知尾之长短],哇!每看到尾巴,不知有多长,不知尾之长短,就是不知道有多长,不知道,[至高膝边],这个神识就来到安世高的旁边,安世高是个圣僧,圣僧嘛!所以,我们这些法师,修行要做圣僧,不要修一修,变成大蟒,麻烦大了!所以,你们那些钱最好交出来,我替你们做一点功德,做一点功德,大蟒来到安世高地膝边,脚边,膝盖边,[高向之梵语数番],安世高就念一念梵语,[赞呗数契],赞呗就是说法,数契就是数遍,讲了几次佛法,讲一讲、讲一讲,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你何贪此身形,脾气不改,堕此畜生之身,当求忏悔,然后,念一念、念一念,这是我自己乱背的,[蟒悲泪如雨],哇!哭起来了,哭起来了得人身的时候不好好修行,等到失去人身的时候,就悲泪如雨,哇!很凄凉的哭,哭了,所以,同学们!大家要好好用功,人身难得,[须臾还隐],一刹那之间又藏起来了,[高]:安世高,[即取绢物辞别而去],就离开了,[舟侣扬帆],大家都…,就是船载运三十几个人,扬帆跟提手旁的扬一样,扬帆,[蟒复出身],大蟒就现出原形,[登山而望],到山上看着大众,众人挥手告别,[众人举手],挥手告别,就摇手,[然后乃灭],因此,就灭了,[倏忽之顷],倏就是一刹那之间,速度很快的意思,[便达豫章],就来到豫章这个地方,[即以庙物为造东寺],因此,就拿庙物来造寺庙,[高去后神即命过],安世高离开以后,它的神识就去世了,[暮有一少年上船],刚好有一个少年上船,[长跽高前],长跽就是跪着,长跪着,高前,[受其呪愿],受其呪愿,安世高就对他呪愿,[忽然不见],就看到他的身形,这当然就是他的好同学,[高谓船人曰,向之少年即共阝(gong)亭庙神],你看!他有神通看得出来,[得离恶形矣],就离开它的坏的蟒蛇身体,[于是庙神歇矣],就不灵了,庙神离开了,[无复灵验],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庙的神都是有福德,可是,修行,修、修…,修得变成嗔恨心,不好,堕失为神,不好的色身,因此,在这里再三地劝告我们这些徒弟,,无论如何尽可能恨、愤、怒、嫉妒不要有,如果,你现在过的日子已经很好了,就应该好好地安住,烦恼没有找你,你千万不要去找它,记住师父的话!烦恼没有找你,你千万不要找烦恼来做,[后人于山西泽中见一死蟒],后来的人在山西沼泽当中,看到一条死的蛇,[头尾数里],哇!这若切一切,放下去熬汤,煮一大锅,头尾数里,蛇肉很清,很清,我今生今世,我从来没有吃过蛇肉,我吃过兔子的肉、猫肉,老鼠的肉、羊肉、牛肉,没有吃过老虎的肉,猫有,猫有吃过,因为以前不晓得,小时侯,人家说吃猫肉,眼睛会很亮,结果,竟然散光,狗肉也吃过,狗肉好吃,所有的肉里面就狗肉好吃,以前造的业不晓得,真是糟糕!蛇肉就不敢吃,为什么蛇肉不敢吃,你知道吗?因为,我肖蛇,因为我是肖蛇,所以蛇肉不敢吃从小到大没有碰过蛇肉,头尾数里,[今浔阳郡蛇村是也,高后复到广州],高后来又到广州,[寻其前世害己少年,时少年尚在],[高]:安世高[径投其家说昔日偿对之事],还没有了结,[并述宿缘,欢喜相向云],欢喜相向说,[吾犹有余报],我还有余报…,他把他过去的因缘,告诉这个年轻人,大家都很欢喜,就说:我还有一点果报,[今当往会稽],把笔拿起来,就是浙江绍兴县,浙江绍兴县,我当往会稽[毕对],毕对就是了断这段因缘,所以,我说人不要碰到因缘,人碰到宿世的恶缘、感情的缘、欲望的缘,师徒的缘,没有办法,他是我的徒弟,他怎么样也逃不掉,我不是他的师父,我拜托他给我做徒弟也不可能,所以一切随缘,一切随缘,[广州客悟高非凡],广州,客就是那些人,悟就是警觉到,安世高不是普通人,当然不是普通人,现在才知道,是吧![豁然意解追悔前愆],才了解说我以前错怪了,前愆,以前的过错叫做前愆,[厚相资供随高东游],增予厚厚的供养资金,厚相资供:就是供养他很多供养的资金,随高东游:随着安世高东游,[遂达会稽],会稽就是浙江绍兴县,[至便入市],就来到了,市就是人多的地方,这个市不是城市,古代的市是卖鱼的地方叫做市,古代卖鱼的地方叫做市,买卖的地方叫做市,而不是我们现在的台北市、高雄市的市,我们现在的市是人口聚集,贸易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叫做市,以前是卖鱼、卖菜的地方叫做市,[正值市中有群斗者],斗就是打架,[误伤高首],打、打…,打错了地方,打到安世高的头,揍下去,[应时殒命],刹那之间,命就结束了,[广州客频验二报],广州这个人,广州客就是这个人,频验二报,屡次来验,检查,说这两次都是这么不可思议,[遂精勤佛法具说事缘],唉!原来果报是逃不掉的,果报是逃不掉的。所以,聪明的人会把他的金钱拿出来运用,造无量无边的福德,解救无量无边众生的困难,而愚痴的人,却一直把他的钱财储蓄起来,一直储蓄起来,储蓄起来到临命终用不着,人也死了,德也没有修到,什么都没有,[远近闻知莫不叹异焉]。唉呀!远近听到了,真是赞叹不已,所以这张没有师父讲解,你看得懂吗?你认为这篇文章,你看得懂吗?我就不相信!这不可能!

  现在翻开18页,18页译者安世高,已经讲完了,好!先翻开15页,15页,15页的第二行,我们《佛说八大人觉经》讲完了,后汉沙门安世高译,也讲完了,底下要讲,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翻过来18页,这个是[总标(等序分)],就是等于序分,等于序分,[「佛弟子」在家出家四众],第一个[随喜],这个随喜是[信士类],所谓信士就是男众亲近三宝,随喜的信士,信士类就是男众,女众就是信女,女众的女,信士是属于男众,随喜的,佛弟子随喜的,[受业]就是[实]实在在[修]行的人,佛弟子里面有实在修行,当然是指出家人,还有指这些在家的正信佛教徒,是受业,[结缘]就是[皈依无行],唉呀!人家慧律法师,最近三月三日要办皈依,就来、来、…,那天办皈依,也有的说是观世音菩萨请他来的,来…,就结缘,结缘,有没有修行不晓得,结缘,再来,[等别]:就是有这些差别,所以,四众弟子分成随喜类、受业的实修,还有结缘的,就是皈依却不修行的,叫做皈依无行,皈依而不修行的叫做皈依无行,在佛经里面讲,常常讲佛的弟子,你们是师父的弟子,这个弟子怎么写呢?把笔拿起来,弟跟子两种意思不一样,弟:学在师后名弟,子:道从师生名子,再讲一遍,弟,我们称自己是弟子,弟是什么?学在师后,师学得比较前面,学在师后:我们的学习是在师父的后面,这个叫做弟。子:道从师生,你的道力从师父而生,我们因为师父,所以,我们了解人生的无常,我们内心里面也不会去伤害众生,也不会没有得失的观念,日子就一天、一天的…,过着很愉快的日子,所以,道从师生名子。佛的弟子按照僧跟俗的分别,分出家跟在家的分别,如果,按照性别就分男、女,四众,出家包括比丘、比丘尼,在家就是优婆塞、优婆夷,有的人讲七众,七众就是沙弥、式叉摩那、沙弥尼,还有四种优婆塞就是三皈、五戒、菩萨还有梵行,有的人把七众变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有的人把七众改变成这样子,无论如何,总是佛的弟子,所以,一般来讲,只有分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常常以这个角度来分,在这里要注意的,所谓优婆塞、优婆夷,这个一定要解释,按照我们现在来讲,你们应该称为居士,应该称为居士,而人家这个优婆塞、优婆夷,只有在泰国,还有佛在世时才有,这个优婆塞、优婆夷,哪一种情况才叫做亲近三宝的在家居士男、在家居士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佛在世的时候,他们都不拿钱,泰国现在的比丘也不拿钱,不过,泰国现在因为,台湾的法师去,而且受到大乘的薰习,那天,泰国的比丘来,我供养他两千块,他也拿去,所以,他们也收红包,他们也收红包,现在也拿了,是不是泰国有分,我就不晓得,真正的优婆塞、优婆夷就是带在身旁替师父收红包的,师父没有饭吃,他就会去…,师父没有水果,他二十四个小时都注意师父缺少什么,现在不行,现在你到泰国看看,现在是工商业的时代,在家居士不是像佛陀那个时代大家都只有务农,对不对?务农的时间做一做,就没事情了,就可以在师父的旁边,现在的在家居士哪有办法,所以,与其钱让你拿,不如我来拿,我为什么要派一个人,老是二十四个小时跟在屁股后面替我们拿钱,这个不是It’s very trouble 吗?这不是多余的麻烦吗?没有办法!所以,真正的优婆塞、优婆夷,一定要在旁边。

  好!把笔拿起来,我现在讲,优婆塞有三种解释,第一、叫做清信士,清楚的清,信仰的信,士:将、士、象、车、马、炮那个士;二、叫做近事男,接近的近,事理圆融的事,男生的男,近事男;第三、叫做善宿男,善:善良的善,宿:宿命论的宿,住宿的宿,再讲一遍,第一叫做清信士,第二叫做近事男,第三叫做善宿男。我解释一下,清信士,清就是离过之名,离开这个过失,因为,信为入道的根本,清信士是指男子的通称,如果,女众就女,叫做清信女,清就是离开一切过失,连在家居士他也持戒律,也离开一切的过失,信为入道之根本,亲近三宝。第二叫做近事男,近事男就比较好解释了,亲近奉事三宝的男子,近事男,亲近而奉事三宝的男子。第三叫做善宿男,善宿男就是住…,离三宝很近而住宿,能离破戒,就是说他住在三宝的旁边,他不会去外面胡搞乱来,他也不会去做杀生、偷盗、邪淫的工作叫做善宿男,所谓善宿就是他选择道场旁边,最好的选择就是善宿,很会选择他住的地方:善宿,为什么?你亲近三宝,你当然就会听经闻法,你就不会去破戒,不会去杀、盗、淫、妄,是不是?

  再来,佛的弟子大致就解释到这个地方,[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常于昼夜],常于昼夜就是功无间断,至心就是亲切真诚,至极之心,印度分成[六时],中国分成十二个时辰,而西洋分二十四个时辰,,印度分六个时辰,就是早晨、日中、日没,早晨就是六点到十点,日中就是十点到下午二点。日没:下午二点到下午六点,白天是分这样子。初夜分就是(下午)六点到晚上十点,晚上十点到凌晨二点是中夜,再来凌晨二点到凌晨六点这是后夜。四个钟头、四个钟头,四个钟头一个时辰。而我们中国是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那么这个就是两个钟头、两个钟头…,这样子,子时就是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西洋是二十四个小时,二十四个小时,所以,常于昼夜六时[念念相继],非常精进的修行。

  《佛说八大人觉经》第三集

  非常的精进修行,诵念,[至心]就是[纯],纯就是没有杂念,[诚]就是发自内心,诵经的人能够这样子,那是最了不起!纯就是不杂,诚就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专一],[合而不背],什么是合而不背?意思就是说不违背,很能够冥合理念的境界,合而不违背他的心灵,[诵念],[诵谓背述]背着念,倒背如流,[念谓存心],心里存在着诵念,《佛遗教经》里面就讲,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白天的时候,你要多做一些善事,诵经、持咒、拜忏,或者是布施、朝山等等,做做功德,勿令失时,不要让它失去这个时候,初夜后夜,亦勿有废,就是我们的精进包括初夜、后夜,也不要废除掉。

  中夜诵经,以自消息,就是说中夜我们有能力就诵经。以自消息,消息的意思就是说得到一点消息,能够破除这些烦恼,消除我们的习气,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念一生空过,无所得也。千万不要因为睡眠,睡眠,因为睡眠而误了我们一生一世的大事,像我以前在看经典的时候,我一天的睡眠没有超过三个半钟头,差不多,最多差不多四个钟头,以前我在看大藏经的时候,一天看十四个钟头,十二到十四个钟头,其他就是因为太累的时候不行,起来绕佛,念念佛,不能一直看,看了会受不了,会受不了,现在就不必这么用功了,差不多经典都看懂了,也不知道要看什么,所以,看一看就复习,看一看就复习,差不多这样子,大致上还可以,不会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所以,成功的条件还是要有…,成功的背后还是要有条件的,还是要吃苦的,所以,这条路是师父走过来,我也是希望徒弟能够精进修行,不要使睡眠误了我们一生一世的大事,有的人睡起来是很可怕的,那个电话响不醒,闹钟叫不起,要请送葬的到前面奏乐,这样他才会醒,不然,那种睡眠很厉害,睡得像死猪般,那种睡眠是很可怕的,真的,有的人真的很可怕,那种睡眠,睡得…,若口水快流下来,马上又吸进去,很厉害,睡得不醒人事,口水快流下来,又吸进去,很行,我这个人一生一世,睡眠是非常少,我一定要到凌晨,最快、最快,除非是很累了,要不然就是十二点、一点以上,最少的,所以,我现在要学习尽量改变这不好的习惯性,虽然睡不着,把电灯关掉,慢慢的学习,实在也很难,在心理学里面有这样讲,在生理学里面也这样讲,说:睡眠少的人,智商很高,因为神经衰弱,睡眠很长的人,大部分都是愚痴的人比较多,我看到这样,我很安慰,智商低的人,大部分的人睡眠会很长,会很长,智商高的人,IQ很高的人,智商高的人,大部分的人,睡眠就是很少,这当然不晓得是根据什么,我那天看到报纸这样统计,他们说那些为政的人,智商都很高,尤其那些科学家,像爱因斯坦睡眠几乎是一个钟头、二个钟头,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研究到不眠不休,几乎变白痴,有某个科学家,他家里养了两条狗,两条狗,因为他研究到已经忘我了,然后,他家有两条狗,他开了两个洞,为什么?大洞给大狗走,小洞给小狗走,他不晓得小狗也可以走大洞,已经研究到…,已经变成精神病了,开一个洞就好了,开大一点嘛!给大狗、小狗走嘛!他忘记了,他开一个大的洞,给大狗走进来,然后又开了一个小的洞,给小狗走进来,你看,那个精神有没有正常?有一次有一次,他很口渴,很口渴,他的午餐,午餐人家拿来,拿来,午餐就拿来放在旁边,他一直忘记了,他只觉得口很渴,口很渴,拿起来就喝,喝了就放在那个地方,一看,看到深夜,他的侍者来的时候,一看,哇!吓一跳!他整个嘴巴都是什么?都是墨汁,他忘记那个是墨汁,不是可乐,他忘我了,他一喝,他也没有生病,你知道吗?一个人用功到达无我的境界所以,这个无我的境界就是这种情形,一个科学家就到无我的境界,你说一个修行人,是不是应该更加精进?他为了研究世间的科学,就达到忘我的境界,连喝墨汁他都不知道,所以,勿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

  现在翻开15页,15页,我们来念一段经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我们讲到这个地方,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简单解释一遍,世间是无常的,我们所居住的国土是很脆弱的,意思就是山河大地、天灾、人祸随时会有变化,四大苦空就是地水火风,五阴无我,五阴色受想行识,没有一个真正的自己,生灭变异,生生灭灭刹那之间都在变化,虚伪无主就是这个世间不是实在的,是虚伪的,是我们的错觉,不是实在的东西,心是恶源,心是造恶的根源,因为起心动念嘛!形为罪薮,你内心里面去起心动念,形为罪薮,这个形是我们的身体,是造恶的一个集合,这个薮是低洼而集中的地方,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你只要好好的冷静观察,就知道这个世间并不可爱,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是刹那变化,是苦的、是空的,这个世间不值得我们这样追求,这个世间不值得我们这样执著,这个世间不值得我们这样放不下,这个世间不值得我们这么强烈得失的观念,在这个世间实在不值得我们去留恋它、去痛苦它,那么这样子的观念,谁对你好,谁对你坏,就是无常嘛!是非、善恶、得失、贫富、好坏,那么你说,值得我们这样追求吗?

  我们先看…,再翻开来19页,[别明]就[等]于[正宗分],[求破二惑],这个二惑就是[一见惑]跟[二思惑],[齐修六度],同时修叫做齐修六度,意思就是《八大人觉经》的正宗分,最主要的要破见惑还有要破思惑,同时要修六度万行,世间无常,世间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只要没有脱离六道轮回,统统叫做世间,那就是三界,所以,这里的世间就是指三界,欲界是动法,色界、无色界是不动法,这个不动,不是如如那种不动,而是意识暂时伏,没有什么起作用,所以,修有禅定的功夫,叫做不动法,欲界叫做动法,色、无色叫做不动法,世间不管动法、不动法都是无常,所以,这世间你要观照无常,接触这个国土也是无常,本身四大也是无常,五阴也是无常,世间是苦的,国土也是苦的,四大也是苦的,五阴也是苦的。世间是空的,国土也是空的,四大还是空,五阴还是空。世间是无我,国土也是无我,四大也是无我,五阴也是无我。这个无常、苦、空、无我,可以运用在任何的世间、国土、四大、五阴,统统对,所以,苦谛,你要认识清楚,这个世间是多么的苦,你首先一定要先认识世间,你不认识世间,你不知道这个世间的苦,你怎么会想离开这个苦呢?我们这个世间已经很苦了,所以,修行很苦,但是,不修行的人更苦,迷迷茫茫的过日子更苦,修行的苦有目的,可以了脱生死,可以解脱,而世间迷迷糊糊的苦,一点目的都没有,你说你喝酒,喝一喝,呕吐,再来喝,喝一喝又去呕吐,再来喝,哪有什么快乐的东西,那是折磨自己赌博已经赌得没有钱了,然后做庄的,再借你赌,再借你赌,赌得一屁股债,人家抓老婆去当老婆了,你非卖老婆不行,人家来要债,要杀,打打杀杀,本来赌博是希望得到快乐,却惹了一身的祸,一夕之间倾家荡产,众生在追求这个乐,不知道节制,那苦就会跟在后面,苦就会跟在后面,放聪明一点吧!不要为了一点点小小的欲望,而搞坏了你的前途,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个国土就是一切有情所安住的地方,有净土跟秽土,净土跟秽土,国土危脆,这个国土(tu),有的人念国土(du),都可以,这是破音字而已,国土就是一切有情安住的地方要是圣人居住的叫做净土,凡夫住的叫做秽土,这四种国土在经典随时都会提到,三界:凡圣同居土,第一个,凡夫跟圣人所居住的国土,圣人看这个世间是净的,凡夫所看的世间是秽的、污秽的,所以,阎浮提是凡、圣同居之秽土,凡夫是业报来的,圣人是愿力来度众生的,统统居住在这个地方,一个是业力来的凡夫,一个是愿力来的圣人,都同样住在一起,圣人是要来度凡夫的,所以说,凡圣同居比如说,兜率的内院,西方的极乐,那么这统统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方便有余就是在娑婆世界已经断了见、思二惑,阿罗汉舍掉色身,死了以后,所生的国土,他是在三界之外,这个方便有余土,为什么讲方便?方便就是不是真实的有余就是还有留一些迷惑没有断,还有法执,有余就是还留有一些法执没有断这叫做有余,意思就是说藏覆了中道实相的无明根本惑,所以,他还有很多的法执没有断,只是暂时的断见、思二惑,方便地安住在还有剩下法执的地方,方便就是暂时,只断了见、思二惑所以,还有留一些法执没有断,就是暂时住在方便有余土;第三个呢?就是实报庄严土,断一分无明菩萨所生的地方,他因为断了无明就见自性,这个都是初地菩萨以上,也叫做初地菩萨以上,圆教的初住菩萨以上,断无明,他的道,真实之道,是在无碍自在的国土,无碍自在的国土,就是无量的庄严相,小桥、流水、莲花,统统是非常的神通自在,衣食无忧,房屋…,实报庄严土所居住的地方,完全都是有些大菩萨,我们没有办法;再来,常寂光净土,全部断掉根本无明的佛所居住的地方,其实根本就没有这种地方,常寂光净土是什么?一片光明,所以说,常寂光是理上的土,凡圣方便实报是指事相的土。常寂光净土,根本没有这种地方,因为哪里都是,就是法身、常住、寂灭、光明之土,哪里有什么真正的常寂光净土,常就是永恒,寂就是烦恼断尽,光就是无量的智慧,常寂光就是三种角度和合而成来形容佛的境界,常:亘古不变,无始无终,寂:永远寂灭,不生法如如不动,光:无量的智慧。佛就居住在这三个角度。

  所以,总论这世间一切万法,不出色法跟心法,色就是有形质,有阻碍的,没有直接的用,这叫做色法,四大、五阴中的色阴,这都是属于色,心呢?反过来说,没有形之碍,没有阻碍,而有知觉的用,这个叫做心,经典里面常说五阴中的受想行识,这个识阴就是指这个,所以,色心就是五阴,四大有实四大,有实在的四大,有假的四大,地大,地大性坚,它的性是坚硬能够支持万物,比如说,我们身上的骨头;地,山河大地统统是指地大,性能够坚持、支持万物。第二就是水大,水大的性湿,地大的性是坚,坚硬的坚,水大的性是湿,湿性的东西,能够收摄万物,可以滋润万物,收摄,提手旁再三个耳朵的摄(攝),收摄万物。火大呢?性属于暖性,热气嘛!能够调熟万物,要是没有太阳光、火,没有光,植物就没有办法生存,像南极、北极,那怎么能够栽种,南极、北极冷到零下五十度,没有温度怎么可以调熟万物,不可能!所以,火大性暖能调熟,调就是使物能够成熟。风大性动,动性的东西吹来,能生长万物,就是性动能生长万物。地大性坚能支持万物;水大性湿能收摄万物;火大性暖,温暖的暖,能调熟万物;风大性动,能够生长万物。我们所看到的是假四大世间所称的地、水、火、风叫做四大,这个四大又分成两种,第一个叫做内四大,一个叫做外四大,所谓的内四大就是指我们正报的身体,正报:这个色身就是我们的正报,外四大就是说包括山河大地,也统统是地、水、火、风所构成的。

  我们加一个大就是范围,把这个范围扩张,大就是指天地万物,无非都是这些,四大统统是苦,这个苦,为什么四大会让我们很苦?因为它有分段的生死,分段的生死就有苦苦,我们只要有这个色身,已经很苦了,生、老、病、死,还加上天灾人祸,加上天灾人祸,火车跑一跑脱轨了,游乐场所的百货公司坐一坐、坐一坐,掉下来,被机器压死,世间真是苦:苦苦,坏苦:凡是一切乐境到最后就会变坏,所以,师父一直再三强调,这世间并不值得我们这样追求并不值得我们这样执著,你不要老是看别人不顺,别人要逗留六道生死,你为什么…,你是一个解脱的圣人,你为什么要看人家不顺?譬如说乐境到最后会坏,你也不必羡慕哪个人,他会跳舞,他有钱、有名、有利,这不值得这么羡慕的,到最后都会变坏。行苦就是刹那之间生灭,三苦,所以,一种苦就是分段生死,六道众生,一个是变易生死,所以,世间如果总称就是一个苦,但是,两个苦就变成分段生死,还有变易生死苦,变易生死是菩萨境界的转变,要是讲三个苦就变成苦苦、坏苦、行苦,要是讲八个苦就变成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八个苦,生、老、病、死,这个爱,爱,生、老、病、死,一听就懂了,四种苦。

  爱别离:跟所喜欢的人离开,那这就是感情甚至,我们肉体的苦,我们能忍受得住,能够忍受得住,这种爱别离的苦,谁都忍受不住,除非没有感情,你说爱别离,他就受不了,发疯,从以前,我们中国的歌里面,对不对?就会看得出来,望害的母亲,我看了那部片子,她的儿子出去出海,出海就不回来了也没有消息,不晓得死,也不晓得活,统统不知道,他的母亲就站在海港,每天都在那里等,等了十几年,从年轻人等到老,至于我,我就不会这样我会再生产,既不知死、活,干脆再生一个来看,不然,光是想就会想死,唉!人的思绪没有办法,这种执,就算你得到你儿子,你也是要死,所以,爱别离的苦,我认为那是比生、老、病、死还苦,苦啊!

  怨憎会,怨憎会就是说碰到不喜欢的人偏偏碰到,有的人结婚以前,精挑细选,拼命地挑,一直挑,挑到后来嫁人,每天都打她,我告诉你们!婚姻是没有保障的东西,不是那一张结婚证书就可以看得出来,没有办法!不过,有个先决条件,要先选择,选择,如果,女的选男众,你们是在家,我们今天是针对在家,女的选男众,第一个看他的老实,老实,最好不要选很会讲话的人,选比较不会讲话的人,老实人,你可别选像师父这种,师父这种的比较麻烦,拖着团团转,幸好,我们有学佛,我们若没有学佛,也会乱七八糟,幸好,我有学佛,所以,人的眼光,如果,他没有结婚以前,他有赌博的习惯,或者是说,很花天酒地的习惯,晚上不回来的习惯,逃离家庭的习惯,千万记住!他说要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一千个人里面,没有办法改一个,所以,这种男孩子就不要嫁给他尤其是挥霍无度的男人,要小心!女众要小心,挥霍无度就是不会节制,那完蛋了!所以,我们不要找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但是,最起码要找一个很老实的人这是最基本的,男孩子要找女孩子,特别小心,很简单!第一个你去看她的房间,她的房间如果很会整理的,这是先决条件,你家就有救了,不然,进去像被枪射中,乱七八糟!这很简单!进去一看,这个女众很清洁,房间干干净净,先决条件就很好,第二个,在家里是不是很孝顺她的父亲、母亲,第三个、讲话的嗓子是不是稍微降低一点,第四个不要选到很凶的,不然,该死了!再来,就是会替你省钱的,节省,会节省,再来,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和睦相处,跟邻居和睦相处,所以,我告诉你!要选媳妇或是选妻并不是很困难,你只要看她的平常生活,如果,这个人跟所有的人都不合,你就连看都不用看,没有那么会做人的,一个人跟全村庄吵架,全村庄跟她一个吵架那个都不用挑,她会…,就不必选了,连看都不要看,女众很简单,你说这个人做人跟人家没有一个合得来的,你说这个人能够结婚吗?遇到那种算是衰,没办法!不过,婚前跟婚后也会变化,婚前跟婚后也会变化,有的人婚前很好,噢!婚后很糟糕!很糟糕!不过,目前来讲,目前来讲,去年的离婚就两万多对,去年的离婚率就已经非常之高,现在受到工商业的时代,所以,这个世间苦,唯苦,只有苦而已没有所谓真实的乐,就算你结婚以后,还要忍受对方的无理,过两天,她若这个月时间到,那四、五天你就该死,她又要对你乱吵了,麻烦!所以,怨憎会,我认为修行人的日子比较好过,反正,你管我怎样,我不管你,你怎么管我,我跟你又没有什么瓜葛,你管我什么。

  再来,就是求不得,所求的东西得不到,就是求不得。

  再来,就是五阴炽盛,色、受、想、行、识,像火在烧一般的痛苦,叫做五阴炽盛,刹那变化就像火在烧一样,四大苦空,五阴无我,这个阴就是阴覆的意思,遮盖的意思,这个五阴:色、受、想、行、识,会盖住我们的真如本性。

  我们先看色法,这个色有两种意思,第一会变坏,第二叫做质碍,色法会变坏,你们最好是准备一本笔记簿,笔记簿,要不然,就抄在你们那个上面,为什么色法是无常?因为会变坏,色法就是成、住、坏、空,成、住、坏、空,一定会变坏。第二叫做质碍,就是在一个空间里面,甲跟乙会互相挂碍,你容不下我,我容不下你,所以,所谓变坏的意思,就是手所摸到的,手所触摸到的,统统会变坏,所以,色法在佛经里面讲,用一种比喻,无常的比喻叫做聚沫,三点水再一个末,聚沫,像泡沫聚合在一起一样:聚沫,色法就像集合的泡沫,哔哔剥剥一直变化,我们的细胞,这个色身就是集合了无量的细胞,所以,这个色身就像聚沫,聚合的泡沫一样。

  受就是领纳,顺、违、俱、非的现象,违性,受是什么意思?我们一般人大部分都是一种错觉的接受,比如说,我们举个比较粗糙的,不太好听的例子,但是也必须要这样,比如说,你牵着她的手,因为她是异性的手,所以,你感受到有一种来电的感觉,那不是来电的感觉,那是妄想的自我产生,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这个色,女色、男色都突不破,所以,当你牵着她的手的时候,你的内心里面一直发出这个电波,我好喜欢她、我好喜欢她,然后,这个心黏住手,手与手接触就放出心的能量出来,心的能量出来,你感觉来电,男人摸男人的手,就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因为你已经知道他是男人,如果把电灯全部关掉,我常常用这样假设,如果把电灯全部关掉,你也不晓得他是男的、是女的,摸到有毛的,说这个是男的,手怎么这么粗,摸到没有毛的,说这个是女的,也不一定,像摸到我这种手,像是女人的手,所以,这个受完全是心灵上的作用,完全是心理的作用,因为你爱她,因为你喜欢她,所以你摸起来就特别的有意思,虽然这个例子不雅,但是,却可以解释我们的受,实在是一种取:欲望,造业的心理作用,所以,我们一般人没有正受,我们一般只有邪受,造业的受,造业的受,所以,佛告诉我们,你只要知足,你睡地上的感受,远超过你睡弹簧床的感受,是不是?随便地上铺个棉被,你也睡得很好,心里不知足,没有智慧的人,睡再大的房间也很痛苦,这个受为什么讲的都是心灵上的作用你看过电影,公主走出去爱上公子,王子,太子,她回来住在皇宫里面,再怎样都住不下来,怎么样?她宁愿跟他骑一匹黑马,不是白马,骑一匹黑马,宁愿走天涯,两个人到山上,也没有吃的,没有住的,随随便便喝个水,她都那么的高兴,她的父王,她是公主,公主,里面都是一些很好,吃的、住的、下女、婢女统统有,棉被都是一睡下去就不能起来的,那种弹簧,可以起来的,可以起来的,那么好的床铺,你说她为什么不睡,为什么宁愿跟英俊的王子离开,为什么?所以,人的感受还是心的作用,还是心的作用,不是物质,这样,我们就会晓得,摆平我们的内心,你就摆平了世界,对不对?对!正确!完全正确!完全正确!

  想:于境取像为性,对境界取想像,想就是施设种种名言为业,受是取欲为业,取欲望当作自己的业,想就是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我们所有外在的东西都有名词,我们内心所想到的,都把它安插一个名词这是茶壶、这是木鱼、这是日光灯,于境:对这个境界,取像为性,取影像当作是自己的,想:施设种种名言为业,因此,我们要觉悟到,这都是因缘和合的,我们的想,你不要随想入阴,这个想,在那里想一想,想…,想到后来,就变成怎么样?阴界狱里面,随想入阴,落入无底洞里面,黑洞,坑里面,禅宗里面讲的,叫做鬼窟。站在里面,自己爬不起来,施设种种名言:想。是我们最重要的修行一个关键,所以,因此,我们尽可能把一切东西想成正的、好的,这样对我们修行,生命也很升华,如果我们一件事情,这个想最怕的病根,最怕的病根就是疑,怀疑,疑是想的致命伤,怀疑这种东西是想的致命伤,简单讲,疑是想的癌症,比如说,我们是信佛的,我想到极乐世界去,唉!去外面,人家问几句话,他答不上来了,你看到极乐世界吗?他本来想去极乐世界,这个想,他每天想、想…,一下子信心动摇了,开始怀疑了,完了!只要,我告诉你!夫妻之间动到疑,家庭一定要破裂,朋友之间动到怀疑,就完全不信任,就没有所谓的朋友之情,再来,正知见的佛教徒,只要动到疑,这个想,到极乐世界去,就变成一种幻想,疑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所以,我们这个想字,尽可能把它想成好的一方面去,这样,我们日子也好过,而且,我们修行也比较没有障碍,毕竟这个都是短暂的世界,色的比喻叫做聚沫,受的比喻叫做水泡,想的比喻叫做阳焰,像太阳光:阳焰,焰(燄)就是一个下陷的陷的左边,然后两个火,火焰山的焰,阳焰,阳就太阳的阳;受的比喻叫做水泡;想的比喻叫做阳焰;行的比喻叫做芭蕉,识的比喻叫做幻事,幻化而起来的。

  行就所谓的造作,造作就所谓的第七意识,造什么呢?造善、造恶、无记,迁流,妄心生灭,三际相续,迁流不息,犹如芭蕉,芭蕉就是很脆弱的意思,很脆弱的意思。

  受、想、行、识,是了别的意思,以所缘的境了别为性,对于所缘的境界,要清清楚楚,就是分别的意思,能变异就是我们的心随时在变,识就是我们所讲的第八意识,所以,聚沫、水泡、阳焰、芭蕉,这个芭就是一个草头再一个巴士的巴,芭蕉,蕉就是一个草头再一个烧焦的焦,芭蕉、幻事,迷幻的幻,事,事相的事,幻事,五蕴就是这样子,还有其他的比喻,如:梦、影、露、电,空花水月、海市蜃楼,再讲一遍,佛经里面常常比喻,梦、影、露、电,空花,空中的花,水中的月,海市蜃楼,这个都是不实,无常妄相,那么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正因为我们迷惑了,迷惑了四大,迷惑了五阴,我们有这两种的执,就是我执,还有法执,我执就是对人生观的迷茫,法执就是对宇宙观的迷茫,二障就是两种障碍,二执是我执跟法执,二障是烦恼障跟所知障,你有“我”是因为我们烦恼障住了真理,法呢?因为我们所知道的,本性是无所不知,现在所知道的被障碍了,所知障就是本能的所知被障碍,就是所知障,由二执起二障,由我执跟法执而起烦恼障跟所知障,而受两种生死的苦果,如果破二执:我执跟法执,就是断了二障,就能够证二空:二无我,就了二种生死,就是分段生死,还有变易生死,什么叫做烦恼障?什么叫做所知障呢?烦恼障是障涅槃,所知障是障菩提,为什么烦恼障是障涅槃?因为涅槃叫做不生不灭,你有烦恼,起心动念就是生灭,烦恼是生灭法,生灭法就会障碍不生不灭法,所知障为什么障碍菩提?因为菩提是自性本来具足,而我们所知道的,本来就有菩提的无漏智慧,我们现在全部被障住了,所以,所知障是障菩提,烦恼障,因为,我们虚妄遍计所执这个我,到哪里都执著,而产生这个障,有发业润生的作用,发业,烦恼会造作身、口、意的恶业,生死流转的根本就是我们的烦恼,其实,我们的烦恼到处都是,对事情不满,对事情怀疑,人家本来就没有这个意思就把他误解,再来,攻击人家,闲谈都是别人的不对,我们的烦恼是到处统统是,对一件事情贪心,贪吃、贪睡、贪色,统统是,贪钱、贪名,走到哪里统统是烦恼,夫妻之间相处不好,下午要跑三点半,没有钱也很苦,像我今天,我收到那封信,他的老婆,他因为生病,耳朵又聋又找不到工作,老婆又好几年前跑掉,跑掉的时候,现在欠人家的房租费,欠得很严重,向人家借一万块,没有人要借他,房东要他搬走,他又不晓得要搬到哪里,跟房东吵得要命,现在,他有一个女儿要读书,然后,老婆又跑掉,又没有房租费,然后,他向姐姐借一百块、借二百块,姐姐后来拒绝往来户,就不借给他了,他说我收到信的时候,他已经离开这个世间了,也许,这是真的、假的,有谁看到?这世间如果像这样子的苦,比死还痛苦,一结婚,老婆就跑掉,这就是乌龟,乌龟,本来是期望在婚姻里面得到幸福,你认为可能吗?所以,没有经济能力,你说哪里叫做是幸福,不可能的,我告诉你!我宁愿嫁一个有钱的丈夫,一个月给我五万,就算他不怎么样疼爱我,还可以的还可以,不要打我、踹我就好,第二个丈夫就是他很爱我,但是穷得要命,我还是选择五万的那个,很奇怪!我的个性跟你们可能不一样,我认为钱还是比较重要,有的人她说她要选那个爱她的,没有钱没有关系,我说:你不知死活!我告诉你:一定要选那个五万的,钱放在你身旁,有一天,你生病了或是怎样,钱才是怎样?哑巴儿子(钱)才是起作用,你说他没有钱,他很爱你,只有嘴巴,到最后就会分开来,你会因为要向现实低头,没有办法!他连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没有办法!非常之可怜!所以,我觉得说爱情跟面包,我是偏重于面包,这不是现实,我认为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也许,你有你的看法,你认为我是现实主义也好,那我没有关系,我只要有钱,没有关系,我没有钱,我怎么盖道场,我怎么印《佛心慧语》,对不对?这不是我爱钱,我认为在这个现实的世间里面,还是不要太忽略事实上的东西,你讲的婚姻美满,你不建立在经济基础上,你婚姻怎么美满,骗人的,所以,我们收到那封信,很想同情他,我也不晓得是真的、假的,有情因为有烦恼,所以六道轮回障涅槃,所知障因为法执所引起的,是我们众生迷惑相续的根本,因为迷惑所以不知道诸法的实相,障碍我们菩提的本性,所以,菩提就是所谓无漏的智慧,无漏的智慧。

  翻开15页,经文的第二行,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我们讲到这个地方,五阴无我,底下我们要讲到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这个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每一个字有每一个字的解释,不一样,生就是本无今有谓之生,本来没有,而我们现在有了比如说我们没有这个肉体,我们现在有了叫做生,灭就是暂有还无暂时有的,还到最后也是没有叫做灭,我们这个色身,如果我们懂得这两句话的话就开悟了,本来就没有,现在有了,是暂时生,现在虽然是暂时有,到最后也是没有,就变成灭,会修行的,这两句话就没有什么是非、得失,就一切法了不可得,变就是变化,异就是转异,虚就是不实在,不实在的东西,变就是变化,异就是转异,转异,虚就是不实在的,伪就是非真,就是色、心二法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叫做无主?我们这个肉体,每一分、每一秒的细胞都一直递相取代,我们的心,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改变,无主就是没有所谓的永恒,没有所谓的永恒,可是,我们众生都是迷惑、颠倒在这个世间相里面,以为这个肉体不会死亡,以为死亡离我们还很遥远,这个心,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执著,执著自己的肯定、成就、主观意识,执著自己的名、利,执著自己的一切所拥有的,可是我们如果用透视的人生,却变成一个不是真正的,所谓众生就是包括色法跟心法,众生依靠的叫做世间,众生暂时住的就是身体,心灵依靠的叫做身体,身体依靠的就是世间,在色法里面分成世间还有身,世界,物理的状态物理状态叫做成、住、坏、空…,身体的状况就变成生、老、病、死….,心、身,这个心就是生、住、异、灭…,这个世界因为解释的时间,变化的我们看不清楚,所以用成:这个宇宙构成,住就是暂时的坏:比如说冰河时期,每四万年一个周期,地震慢慢地把这世间改变,空:到最后就化成没有,无常法,空,因为众生的业力,业感又变成“成”,又变成“有”,成、住、坏、空,身体就是生、老、病、死…,身体是属于生理的,心是属于心理的,所以,就是心理、生理、物理,世界是物理,身体是生理,心是心理,心理就是生、住、异、灭,因为心的变化比较短暂,所以我们用生、住、异、灭来形容,生、住、异、灭,生、住、异、灭来形容。

  底下说,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这个心是我们造恶的根源,当然,看到人家有钱,昨天还是前天,中正高工那个绑票,他向他爸爸、妈妈要一千万,结果价码谈不成,可能太贵了,就把他杀死,弃尸在澄清湖的水果园里面,他若不起心、不动念要这个钱,他哪里会掳人勒索呢?撕票呢?心是恶源,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身体,你只有起心动念,还没有去造恶,那身体要付出行动,形为罪薮,上次,我跟你们讲的,钱皆兴,钱皆兴今天又写信来了,他第二度再审,也是死刑,港警所那个也是死刑,今天,说他现在做的功课就是《法华经》,还有就是念念佛,他说他要尽快地脱离这个臭皮囊去见佛祖,他已经对这个世间没有什么留恋了,如果一个人要准备枪毙的人,心情不晓得是怎样,他现在要判死刑,第二度,二审还是死刑,我看,三审也是死刑,当一个警察做了二十几件的强奸、杀人、放火的事情,怎么可能会不死刑呢?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叫法然跟他,今天晚上跟他回信,送师父一张相片,送一张西方三圣,然后,寄一条念珠,我说:这个念《法华经》来不及,来不及,要赶快念阿弥陀佛,念《法华经》怎么来得及呢?你临命终要如何念《法华经》?对不对?你要念第几品?来不及!所以说,人造恶,因果是昭彰的,很清楚的,所以,这个色,这个色身就是妄认四大假合为自身相,受、想、行、识,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就是一种我执,一般人,世间,我的定义是有常,永恒才有真的我,要能够主宰,才能够称为我,佛菩萨那个我,是本性的我,你要叫他生气,万亿劫他都不会生气,不会动到这个念头,你要他的老命,他都给你,佛菩萨千万亿劫都不会动到那个生灭法的生气,而我们没有办法主宰,,我们两句话,就把我们转得彻夜难眠,我们为什么变成这样子?因为,我们用抗拒心面临这个世间,我再告诉诸位一句话,不要用抗拒的心态面临这个世间,要用包容的,无止尽的宽恕跟包容,才能够过活我们的生命,活出真正的生命出来,你必须要靠非常深、非常憨厚的本性,这个世间伤人的多,成人之美的很少,不要用抗拒心,面临这个世间,抗拒,比如说他讲我们,我们抗拒,那两个人就会起冲突,不要,我们不要用抗拒的,是非、善恶就交给因果去定夺,用不着你来替他担忧,你只要替你的生、老、病、死担忧,这才是最重要的,谁是、谁非,就告诉自己,就交给因果定夺,人没有权利,必须靠业力、因果,你说别人不对,你就是造口业,你怎么知道别人不对?谁是、谁非你怎么知道,你敢肯定吗?好,不敢肯定,我教诸位,不要落入阎罗王的圈套里面,就是不下妄想的断言,不妄加断言、批判,因果、是非、善恶就交给业力,你就落得轻松了,凡夫俗子,他每天都是替别人对错、是非打抱不平,从来不为自己的生死想想看,这是个愚痴的人,大修行人的圣贤,他知道这身心是无常的,没有一个真正的主宰,我们一定要赶快修行,我们一定要赶快修行,我们现在知道,这个世间是恶的,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要如是观察,才能渐离生死,自古以来,佛法还有祖师大德们,都订了一套叫我们如何修行的办法,我们的心会去造业,会有贪、嗔、痴,身体会有杀、盗、淫。

  佛经有指示我们应该怎么修,叫做四念处,四念处,四念处就是说你的心二十四个小时,要以这四种观念常常存在你的心,免造恶业。

  第一、观身不净,佛陀为了要破除这个我相,破除众生相,破除我们的贪心,第一个你一定要观照身体是不干净的,五种不净观,第一就是种子不净,就是父精母血交媾,种子不净,生处不净就是母亲的产道不清净,相不净,生出来的那种相污秽,第四叫做性不净,性不净就是整个身体统统不干净,再来就是究竟不净,从种子生出相到性不净,这个性就是整体统统不净,究竟不净就是你怎么看统统是不清净的身体,能够透视这一关,我们的烦恼就会少,还有九想观的不净,人死了以后发青,第二、肿,慢慢地肿起来,第三会坏,坏掉,第四会爆裂开来,血,第五会脓,长出脓脓久了蛆,一个虫再一个而且地且,蛆,再来就是散,散坏的散,到最后就变第八就是骨,第九就变成烧,烧就是坏的意思,全部都烧尽了,青、肿、坏、血、脓、蛆、散、骨、烧,观照我们的色身,在这里希望诸位稍微下一点功夫,下一点,还放不下的人,观身不净就可以包括一切,你感情放不下吗?你认为对方很漂亮吗?你认为这个世间有快乐可追求吗?试试看!这样九想观,很管用的。

  第二、观受是苦,观照一切的感受统统是苦的,观察世间的苦受,实在是苦的,观察世间所谓的快乐,也是苦的,为什么?快乐刹那之间会变化,所以,在师父今天的眼光里面,我曾经好几次对信徒讲,说我今天我真的不晓得要执著什么,这并不是说我很了不起,或者是一个圣者,我们冷静的思想看看,当然,今天是就师父的角度来看,我说我鸡肉也吃过了,狗肉也吃过了,猫、老鼠、鸭、海产,以前,没吃素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再来,最好的,请客、宴会也就是这个样子,再来,出国旅游,走了十几个国家,快乐是什么?到现在我还弄不清楚是什么,再来,什么叫快乐?如果说,结婚快乐的话,那么,不会有那么多家庭来向师父苦诉,痛苦来向我报告,婚姻哪里有什么快乐可言,金钱、三餐,我到现在为止,要照顾我的三餐,那简单得不得了,我吃那一碗稀饭,能够做什么?对不对?你冷静一下,冷静一下,好了!如果说看不开,纵然拥有那分感情,那分金钱,到死,你又能如何?你能如何?你讲,你能如何?还不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你还不是你走你的,她走她的,她能取而代之吗?也没有办法所以,冷静想想看!这些什么统统都摆平了,你冷静一下就什么都摆平了,所以,人家讲善于观心是入道之根本,善于观心,你善于观照你的心,你好好的观察看看,你就不难入道你就不会为了吃醋,你就不会为了那一点感情上的东西,弄得你昏头转向,也不会为了那个躯壳,化妆起来漂漂亮亮,就不可能会迷惑颠倒,绝对不可能,所以我常常告诉徒弟: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你想要骗他,都不可能的事情,绝对不可能,你即使是天仙美貌,他的内心都会很清楚告诉他:这个是无常法,这个是无常法。大家好好的下一番功夫,至于我个人的话,我的感受就很深,当然,我不是圣人,不过,告诉诸位是互相勉励,这个世间并不值得我们这样追求,也不值得这样执著,苦还是自己,来自于一颗无明的心快乐还是来自于一颗能布施的心,苦来自于一颗无明的心,乐来自于一颗懂得布施的心,还是这样子,同样一颗心。

  第三叫做观心无常,观察我们这个妄想的心,迁流不住,虚妄不实,我们要舍,我们这个心,早上是快乐,晚上就烦恼,晚上快乐,听了一句批评的话就烦恼,是不是?今天儿子考上大学联考,很乐,明天儿子发生车祸死了,痛哭流涕,观心无常,我就告诉诸位再讲一句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全部靠不住,除非你好好的修行,你要靠谁,我问你,我们讲一句比较良心的话,在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靠唯一目前来讲,可以可靠的还是师父,真的,还是要靠师父,第二个就是要靠道场,知道吗?师父是没修行,靠道场,这里一共修就几百个人,六楼、七楼整个都满满的,是不是?就不要说师父是否有修行,有八百个人为你念佛,受八关斋戒,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是中品中生,我们这里受八关斋戒,一天要念二万声的佛号,持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八百个人持八关斋戒,你说不会往生吗?所以,要对师父好一点,不然,我不要为你回向,如果说,你要依靠,讲依靠那就是这样子可以依靠,对不对?要不然,你说要依靠什么?依靠你父亲还是你母亲?你父亲说不定整天嚼槟榔,还是要依靠师父跟道场,目前就是这样子,不然,这个世间没有谁可以依靠,你依靠谁?依靠道场,所以要对师父好一点,要稍微讨好一下,开玩笑的。

  再来就是观法无我,观色法是四大假合,心法是四蕴齐俱的,色、受、想、行:心法,修我空观,我空观,观法无我,这个法是遍一切处,所谓的物体当体即空,名观法无我,在天台宗有五停心观,天台宗有五停心观,把笔拿起来,多贪的众生修不净观,唉呀!我们内在里面的那个贪念,比如说,你喜欢吃好吃的东西,好享受,你就想:唉呀!我吃下去,入喉三寸是何物,对不对?吃下去以后,再吐出来,你就不敢吃,然后,你想想看,我们吃下去的时候,再拉,拉出来也是不干净,所以,不净观,多贪众生不净观,第二、多嗔众生慈悲观,唉呀!如果说脾气不好,我们就常常在内心里面想说:唉呀!我们不要跟他结恶缘,结这个恶缘不行的,全世界的众生都可以伤害我们,那是他们的因果,可是就我们来讲,我们就不能动一个念头去伤害他,为什么?我们伤害他,是我们要负因果,他伤害我们,他要先起恶念,那个恶念就会侵蚀他的本性,他将来就必受果报,同学们!伤天害理造的是自己的恶业,你不可能伤害到任何人,你纵然把他杀死了,把他诽谤成功了,你将来的果报,还是你自己在吃苦,还是自己在吃苦,恶出自于人的心,报也是受之于人的身,要记住师父的话。

  佛说八大人觉经

  - 第四集

  -

  要记住师傅的话,恶出自于人的心,报应还是来自于我们的身体,受苦是你的身体在受苦,简单讲,你要修忍辱,受委屈没有关系,因果不会误人,天欺、人欺,因果不会欺负你,谁都可以欺负你,可是,因果不会欺负你,所以,我活得...,像我个人活得,我就觉得很自在,你怎样来都没有关系!我没有就是没有,你说100遍我也没有,你一直要伤害,那是你个人的,你一直赞叹,那是你老人家了不起的一方面,别人赞叹我,我都认为他是修普贤菩萨的赞叹行,不是我的优点,这日子不就好过了吗?所以,同学们!当我们跟众生讲话的时候,我们把所有的优点,全部推给众生,我们不居功,不要占功德、功劳,我们就无过,我不居功,我当然就无过,功跟过是对立的东西,你明明对众生有恩,你也不能说:你若没有我,你早就死了,不要这样讲法,你要告诉他:那是你个人的成就,跟我没有关系!把所有的恶,都往自己身上接受,对、对,我不好,是我不好,没错!我真的很烂。慧律法师!你真的很差劲。我说:你不了解我,如果,你了解我的话,不是差,是烂,如果,你了解我,还不是烂,是很烂,我统统讲了我自己很不好,你还有什么话讲,你说,最坏的,我统统接受了,你还有什么话要讲的,如果,人家说:慧律法师!您坏死了,对!对!对,我烂死了,不止坏死了,谢谢你的忠告,就这样子,吵得起来吗?吵不起来,我好、我坏,我的良心很清楚,我的良心非常清楚,我的因果昭彰很清楚,我敢说在这个世界上,很少人有像师父这样善良的心,这不是吹嘘,我从小到大,我没有动过一个念头,我要去伤害哪一个众生,没有,绝对没有,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一个学佛的人,不先把心灵的健康建设好,他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生命对他来讲,是一种严重的惩罚、煎熬,他不知道怎么过日子,像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坏的统统我,对!我不好,我很坏,你很好,你很好,是不是?很好,那就满众生的愿,所以,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众生喜欢,他高嘛!他大嘛!他善嘛!那就统统给他好了,我也不恶啊!你对,我哪里有错,要赢,就让你赢,所以,多嗔的众生慈悲观,观想他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父母,我今生今世很难得有这个因缘,我不能再跟他结恶缘,不能跟他结恶缘,所以,我告诉你们,当你见到一个人,甲骂乙的时候,甲不一定对的,当你骂一个人,甲一直责备乙的时候,甲不一定正确,如果甲比乙修养好,甲不会这样嗔怒不息的,反而那个被骂的人,修养还比较好一点,所以,不要落入主观意识的批判,能得心灵的平静,冷静一点吧!

  第三、多痴众生因缘观,多痴,这个众生多痴,所谓多痴就是迷惑颠倒,多痴的众生包括多贪、多嗔,痴就是包括贪跟嗔,因为痴是一切无明的根本,就像树的根一样,如果你大智慧,你没有愚痴,你哪里会贪?如果你拥有大智慧,你哪里会嗔?所以,痴是一切痛苦的代表,一切心灵的障碍,统统是愚痴,要修什么?修因缘观,因缘观就是说这个世间都是因缘的、短暂的,没有快乐可言,不要结恶缘,没有所谓得失的观念,没有所谓善跟恶,这都会随着时间消失,把你的心稳住在空性里面,受到委屈不加解释,受到伤害不加辩驳,与其能辩不如能忍,与其你能够辩论,不如你能够忍辱,修这因缘观,慢慢进入空性的状态,你的忍辱,所谓忍辱就是你永远不觉得委屈,你永远不觉得委屈,这个叫做忍辱,具体的观念就是,做任何事情,众生伤害,或者是受到逆境,你永远不觉得委屈,你常常想:我的业障深重,我该遭受如此的果报,遭受如此的果报。

  再来,多障众生要念佛观,如果,你自己觉得障碍很重的人,所谓业障很重的人,你应该多多念佛,多多念佛。

  第五个,多散众生数息观,多散就是心不定的人,打坐的时候,数息,数一、二、三,随着呼吸,一吸一吐,一、二、三,数息的时候,也可以顺便念佛,多散的众生数息观。

  一切众生因为有妄心的执著,所以,念念分别,统统与我们的本性,真如本性不相应,所以,我们说是空,如果,离开妄想心,实在没有什么可空的,空就是要空掉那个妄想,因为,我们的心性是无妄,本性是真如的,本性具足有常、乐、我、净,体、相、用具足有恒沙无量功德,所以,所谓的我执,就是妄计五蕴、五阴为我,有常恒的作用,有主宰的作用,认为是我执,这是先天性的,宿世习气起来的我执,妄计五蕴为我、为永恒的,认为可以主宰,这个叫做我执,这个叫做俱生:与生俱来的我执,这个要好好在这个地方下一点功夫,否则的话,在这个世间会活得很痛苦,简单讲,有我就痛苦,要无我就解脱,你身旁的东西,到你死了,就不是你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归于毁灭,所有的东西,你今天死了,床铺也不可能让你睡,就拖出来,不过,人死后还会执著,我那个阿姨在台北,跟师妈以前一样,也做清道夫,前两天打电话给我,她说她的清洁大队,捡到一床很清洁的床铺,全部都是新的,捡到兰州分队,庆昌大桥的底下放着,清洁队员累了,就去那里躺一下,躺着睡觉,外面的人,走进来一看,怎么二、三个人睡在一起,从此以后,她就一病不起,她现在还在生病,讲话没有声音,她说她快死了,她说:很奇怪!我给医生看也没病,怎么样就是很痛苦,叫我跟她超度、超度,消灾,所以,我就帮她写:兰州分队,庆昌桥下的孤魂野鬼,就是孤魂野鬼,床铺都是新的,是什么?那个小姐死在床铺上,死了以后,无缘无故去搬那个床回来睡,不知做什么?一床才二、三千块而已,搬一群鬼回来睡,何必要这样?你说,那么好的床铺人家会丢掉吗?对不对?能个就是死人,傻瓜!你无缘无故去捡一张床回来睡,鬼都顺便跟回来,鬼就跟着回来,执著那个床铺是她的,不过,她自己感觉说:没有啊!别人看就有,二、三个都跟她躺一起,我跟她讲,我说那个咒轮,师父加持的那个咒轮要挂起来,要挂起来,我告诉你!人的执著到做鬼还是一样,没有办法!所以,最近这几天打电话给我,而且,她们那里闹鬼已经闹很久了,不过,那是很善良,很善良,她说要我为她念佛,这样会不会赶她走?会不会结恶缘?我说:念佛反而超度她,是为她好,怎么会结恶缘?她以为念佛就像符咒一样,拿金刚杵打那个鬼,我说:意思完全不一样,道教是用咒力杀伤鬼神,佛教念佛是超度她,很好嘛!所以,床铺外面不能随便捡回来睡,无缘无故捡一张床回来睡,怎么可以这样子做,所以,我们厖连鬼都会执著,所以,我们叫做五蕴和合而生,我们应该修我空观,要破除执著,所以,悟证此理,名叫做我空,法执呢?忘记五蕴法是实有,名叫做法执,那是分别的、后天性的,世间最可怕的,不是我执,世间最可怕的,不是贪、嗔、痴,世间最可怕的,就是邪师,邪恶的师父,邪师,真的,世间最可怕的,自己的法也不通,然后,又误导无量无边的众生,世间最可怕的,我常常说这个人,一个师父有修、没有修,是他个人的因果,一个法师上台演讲,是千百万个人的因果,不是开玩笑的,Are you killing?不是开玩笑的,知见错误比那个破戒的罪恶要重一千万倍,破戒有救,破见没有救,你知道吗?破戒:一个人的因果,破见是千万个人的因果,要小心!同学们要说法,不能乱讲,讲错了那个很麻烦,乱讲,法空:观照五蕴法为因缘所生,无有自性觉悟到道理,就知道这是法空,所以《杂阿含经》里面讲,观色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我我所,故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再讲一遍,《杂阿含经》说,观色无常:观察宇宙的色法是无常法,叫做观色无常,无常故苦,世间为什么会苦?因为无常,这个色身今天强壮,明天就一病不起,一年很好,两年就一病不起了,两年、十年,再加20年最多,无常故苦,今天乐,乐一乐,是不是?将来就苦了,生了一个儿子,生了三个女儿,很苦!生了一个儿子,快乐得不得了,哇!我要替他敲锣鼓宣天,举办满月仪式,周年、庆祝,大大的宰杀这些众生,宰杀这些畜生,畜生,宰杀这些畜生,然后庆周年,造了无量无边的恶,结果,这个孩子到了20岁以后,杀人、放火、掳人勒赎,把他爸爸、妈妈气死了,你看!20年前一个小小的孩子,结果中间的时间缺少教养,缺乏家庭的教育,有的孩子真的没有办法,在《楞严经》里面讲,说:虎狼,前世是那个虎狼来的,老虎的虎,生性恶劣凶猛,没有办法教化,残忍,残忍习惯了,那个狼吃东西是撕杀的,撕了,那个狼,以前,我们看过一支影片,一只猴子在树上跳、跳、...,不小心掉下来,掉到底下,那个狼一冲过来,狼,你知道吗?一冲过来,十几只一咬,噢,整个猴子,撕得全部都是碎片,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撕得整个...,什么都没有,所以,《楞严经》讲,虎狼那种残忍凶暴的人,来到这个世间不受教化,没有办法!今天的地痞流氓,持枪械的甲级流氓,动不动就是要你死,大部分这个都是虎狼来的,没有办法教化的,你讲他,他不听的,要是佛道来的众生,那很简单!他只要听师傅的一卷录音带,他就会痛哭流涕,感动,就会写信来感念恩师,佛道来的,你只要给他听一卷录音带,讲两句话,他马上就会信佛,虎狼杀生,本性很恶劣来的,你怎么教都没有办法,没有办法的,所以,做一个法师,首先要保持如如不动,不是讲法给众生听,是看众生有什么需要,你再回答他,不需要讲的,你就保持沉默,我今天就是这样子,有很多人单独来的,单独来的,傻呵呵的,他没有见过师父,来了、来了,请师父开示,我说:从哪里讲起?对不对?三藏十二部经典,你告诉我从哪里讲起,你讲嘛!你要叫我开示什么?所以说,无常故苦,世间无常,苦故无我,因为苦就是无我,因为,本性有永恒的我的话,那当然就是永远的快乐,苦故无我,无我,我所空,我所空,我跟我所,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以,也是一样,受想行识也是苦、空、无常、无我,所以,中论里面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是中论讲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所生的一切法,我说即是空,我任何的语言、名字,统统是空性的,一切的山河大地,我只要讲出来的一切,统统是空性的,因为因缘法,这个事相,所以,我必须安插这个名词,因此,我说即是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也是假的名字,亦名中道义,《起信论》里面讲,诸法因缘和合则生,因缘分散则灭,因缘和合则生,因缘分散则灭,我再度地劝告诸位!不要情执,不要束缚在男女的儿女私情,不要束缚在你的母子之情,不要束缚在这个世间的宇宙,此世间无一法可乐,无一法值得我们执著,诸法因缘生,唯识之所现,如梦幻泡影,当体即是空,这个叫做体空观,诸法因缘生,唯识所现:唯心所造,世间如梦幻泡影,当体就是空,亦名体空观,所以,因缘法虽然性空,但是,分成染净跟善恶,我们众生应该随净的因缘、善的因缘,离开染和恶,染的因缘、恶的因缘,这是入门首要的功夫,再讲一遍,缘起虽然无自性,缘起虽然性空,但是,有染缘跟净缘,有善缘跟恶缘,众生应该随着净缘、善的因缘,不应该随染的或是恶的因缘,简单讲!我们一生一世要在道场好好的用功,不应当离开这个道场,不应该。

  再来,我们看这一张,[天台三观],《八大人觉经》虽然很短,可是要讲的资料却是很多,却是很多,天台的三观,就是教你平常如何来修行,最上面[三谛],谛就是真理,[(一境三谛)]三种真理,[真谛],真谛是讲[因缘性空故],所谓真谛就是不假,永恒,除了空性可以永恒不假以外,其他没有办法,所以说[中论偈]里面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俗谛亦为是假名],[因缘所生故]是假名,[中谛亦是中道义],也是中道义,中道义就是[因缘性空],性空能产生所有幻化的东西,[所生]都是性空,性空就是不离缘起,所以,中谛左边有一个框框叫做[性德],本性就有具足这个性德,[本觉理],本觉理就是我们内在里面的自性,本来就有觉悟的智慧,就是本觉理,性德就是不从外得,不是修来的,本来具足的叫做性德,性德本觉理,本来就有无生的道理,[破惑],[破见思惑了分段生死],真谛是修因缘:性[空观],修因缘性空就可以破除我执,四大、五阴,就可以破除我执,破惑:破见惑、破思惑,就可以了分段的生死,[破尘沙惑],所谓尘沙就是菩萨还有微细的无明叫做尘沙,尘沙如同微尘那么微细的惑,这是菩萨所断的,[了变易生死],最后是成佛,等觉菩萨所断的,就是[破无明惑],这里的无明是指根本无明,[了变易生死],最后,所以,变易生死分二个阶段,破尘沙惑是了变易生死的粗糙阶位,破无明惑是了变易生死的最后阶位,不一样,破这个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又另外有一种名词,叫做见思无明、尘沙无明、根本无明,惑就是无明的另外一个名词,所以,这里也可以说,破见思无明、破尘沙无明、破根本无明,[智德]左边一个[修德],我们因为修行而得到的智慧,修行产生的叫做修德,显现出来的叫做智德,叫做[始觉智],始觉智就是开始有了觉悟,一直观照下去,本有的本性的道理,本来就自然存在,因为,我们无始无明以来,从来不去觉悟,现在起观、起智慧观照本觉的理,所以,始觉智:观照本觉的理。

  再来,[三观(一心三观)],所谓的[空观],所谓的空观就是真谛,修空观,你所到之处,就会安详自在,在空观的旁边写几个字,直接观照的字,把笔拿起来,在空观的旁边写个:一切法了不可得,一切法了不可得就是不值得你这样痛苦、伤心、感觉委屈,世间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什么好计较,叫做空观,一切法了不可得,修行要在这一句好好的下功夫,一切法了不可得,你为什么会痛苦?因为你一切法有法可得,你就苦了。[假观],假观就是不坏假名,虽然一切法缘起性空,但是,你不可以破坏这个事相,所以,在假观的旁边写个:事,在空观的旁边写一个:理。[中观]的旁边写个:理、事圆融,不偏空也不偏假,当下就是中观,中观的意思就是每一天、每一日,都跟一般众生生活得那么样的贴切、柔和,但是,秒秒都生活在空观里面,简单讲,进入一切的法,不染一切法,简单讲就是百花从里过,片叶不沾身,就是中观,百花从里过,进入花园里面走来走去,百花从里过就表示世俗,五花八门的世俗,百花从里过,片叶不沾身,心清净如莲花。其实稍微有点智慧的人,都有这种功夫,那只是那些愚痴的人,没有办法有这种功夫,除了不想解脱的人,还死在这个欲望里面,那就没有话讲,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就教导我们,讲得已经很清楚了,你再不修那谁有办法?我们很多人都只会听听佛法,可是,不肯下功夫,那就没有办法!再来,[喻]就是比喻,空观[观镜中像全无实体],为什么?唯心所造,唯心所造,是不是?观镜中像全无实体,就像影像,假观呢?[观镜中像有]虽然是有[而不实],中观呢?[观镜之像与玻璃,二而不二],虽然两个,但是却融合在一起,简单讲!空观里面有假观,假观里面有空观,那就是中,其实没有中观,所谓中观就是不偏空也不偏假,名叫做中观。

  [三止]:三观,我们看底下[三观即三止,三止即三观,体真止],这个止就是止住妄想的攀缘,这个止就是停止妄想,如何能够停止妄想?第一个体真止,本体当下就是空性的真理,没有所谓的妄想,你应该要安住在清净的空观里面,停止一切妄想:体真止,以前,我在修行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妄想怎么能够停止,就想尽办法一直要把它停止妄想,也打坐、数息观,或者是说数一、数二,晚上数羊,没有用,没有用,后来才发现:唉!这个修法不对!哪里是用一、二、三、四,或者是数息观,以念止念一样是妄想,错了,我那时侯,一直到我三十三岁的时候,看到《六祖坛经》的时候,哇!才知道自己修错了,修了很长的时间,一直了不得力,一直不知道因缘性空的道理是什么东西,现在才知道:放下就是,连想都不要想它,放下就是,就那么简单,唉呀!绕了老半天,原来就是这个东西,可是你不绕,你也不晓得那是什么东西,我们人还是要花一点冤枉路线,你才知道悟道是什么东西,现在我讲的是我的东西,我的徒弟也体会不出来,我的徒弟也会,一样:放下就是,可是,他搞不清楚那个,他也可以像师父这样拍一拍,可以,他拍什么,他不知道,我这个拍有功夫的,放下就是,同样讲这四个字,可是感受就完全不一样,Feeling is all different,感受完全different,完全不一样,所以,体真止,就是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体真止,放下就是,歇即是菩提,简单讲就是不要落入相对的观念不管善的、恶的、是的、非的,你统统连听都不要听,你连执著、连动一个念头,统统不要,就是这样子,如果有人来告诉我:师父!那个法师多了不起!好!好!好好的亲近。如果有人来告诉我,那个法师怎样又怎么样,好!好!不行的话就远离,不要批评三宝,批评三宝,下辈子你会像千心魔那样,讲话口齿不清,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惨了!讲到后来,没有一句听得懂,没有一句听得懂,体真止,体真止就是当体就是空,永恒叫做真,[方便随缘止],所谓方便,所谓方便随缘,这个方便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假任何的修行,这个方便就是藉着时间跟空间,做最恰当的观照,当下随缘而停止妄想,叫做方便随缘止,什么叫做方便随缘止?比如说,我家发生火灾,假设火灾,人没有烧死,唉呀!发生火灾,本来是损失很大,心想:很糟糕!是不是?一般人是这样,哭泣、痛苦,如果是大修行人,啊!烧掉了,烧掉了,就没有办法,缘生缘灭嘛!烧掉了,没关系!一切法本来就是空,我还有讲堂可住,没差别!向师父借住一下,来清厕所、扫地,求师父同情一下,没关系!你住隔壁,以后发生火灾的都来这是举个例子,内心里面你就不要有挂碍,或碰到什么不幸的,比如说,死了儿子,死了女儿,我们就这样观想:他不跟着我们吃、穿,我有什么办法,对不对?不是我不把他养大,他不跟着我吃、穿,我有什么办法,对不对?他不跟着我吃、穿,死了就没有办法,谁也没有办, 法,死了就死了,是不是?为他念念佛、撒金光明沙、盖往生被,你就不要伤心过度,这个方便随缘止就是你什么时间、什么空间、什么立场,就是用你的立场,用最大的智慧观照,让他解脱,停止一切的妄想,停止一切不满、抗议、批判、愤怒、嫉妒,就方便随缘止,这个厉害!哇!这不简单![息二边分别止],如果你偏于体真止也不对,偏于方便随缘止也不对,息二边,息空跟有的争执,息二边分别随缘止,解[释],[诸法缘生,因缘性空当体即真止息攀缘妄想],停止那些攀缘妄想,所以,我们随缘,但是,不要攀缘,你有钱是你的,没有钱,我们就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知空非空,随缘应病与药],知道一切法空,但是,非空,为什么?你还要继续活下去,知空就是用安详的心态,非空:过活你每一分、每一秒,非空,你要过日子啊!这个日子总是要过的,知空就是用最安详的心态,悟道就安详了,非空,过活你的每一分、每一秒,知空非空,随缘应病与药,随这个因缘应病下药,[化益众生],化导众生。[心能安住于缘生诸法如幻之理而不动]。这个地方要好好的下一番功夫,所以,如果你要心境到最高的境界,怎样过日子?很简单!如如不动,不生分别,如如不动,不生分别,[第一止偏真],偏于真空,[第二止偏俗。今息真俗之二边,而止于中谛,是对于中观之止也]。为什么要讲这个表?因为这个非常重要,不讲这个表的话,诸位对苦:真、俗二谛,中谛会弄不清楚,好!诸位!现在翻开19页,19页,19页的中间,别明就是等于正宗分,求破二惑就是见惑跟思惑,齐修六度:同时修六度万行,[身为见惑之首,虚伪无主],那些虚伪无主?[世间],配合着左边看,世间是[无常],[国土]的左边[危脆],[身]的左边生死,无常也是苦,危脆也是苦,生死也是苦,身体是[四大幻形],[五阴]是[妄心],五阴就[起惑],妄心就起惑,幻形,幻化的肉体就[造业],造业就[苦空无我],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表就这样子讲完了。

  好!诸位!现在翻开15页,15页,15页说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一段是讲少欲,能够得定,而且能够断掉生死,就是要知足,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佛经里面讲贪欲,贪,我们这个贪字是三毒之首,这个贪字足足于牵着世间人过着不幸的日子,我们很多的不幸,都因为我们的贪心,其实没有必要过这种痛苦的日子,就是一个贪,一个贪字,这个钱本来就不是我们的,我们就拼命要把它贪回来,那个是人家的老婆,长得很漂亮那是人家的老婆,跟你也没有关系,你就把她贪下来,苦难就多了,贪就是不应该得的你得到,那不是乐,那叫做苦,不该得的,我们下定决心动一个念头都不要,所以,贪欲为三毒之首,贪欲为三毒之首,是众苦的根本,修禅定的障碍,那么少欲呢?是修出世法之开始,解脱生死的根本,就是要少欲,少欲:禅定的根本,《佛遗教经》里面讲,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意思就是说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贪欲嘛!钱多要更多,再多,苦恼也多,苦恼也多,是不是?少欲之人,无求无欲,人到无求品自高,是不是?所以说无求就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直尔就是当下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我告诉诸位!没有一尊圣贤、没有一尊佛菩萨,不是少欲的,从少欲下手的,没有一个诸佛菩萨是贪染五欲六尘而可以成佛,那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多欲就违背圣道,少欲才是接近圣道,很简单嘛!你是要享受往后千千万亿劫的法身慧命重要,还是要贪现在几年的功夫,我问大家,你是要追求法身慧命无量万亿劫极乐世界的功德,那种境界,或者是你要追求现在这个刹那之间变化的,无常、苦、空、无我,这个世间的欲望呢? 那随你们个人了,如果,你想要继续生、老、病、死,那你就多欲吧!是不是?如果,你想要斩断生、老、病、死,直下当尔就是了生脱死,那就少欲,唯有这一条路而已,三餐够吃就可以了,平安就是福,太快乐了!学佛的人真是乐不可支,真的,我丛懂得佛法以来的时候,我一直拍案叫绝,唉呀!这个世间竟然有这样伟大的人,佛陀实在太了不起,所以,我内心里面感念释迦牟尼佛老夫子,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实在是了不起,我今天要是没有释迦老子,我可能去自杀了,不晓得死几次了,真的,这个世间实在是…,因为,你没有碰到佛法,你就不晓得目标是什么,你也不晓得生、老、病、死是什么,你也不晓得六道轮回是什么,你也不晓得因果的观念是什么,你一天到晚就是说人家对不起我,我要拼,要拼才会赢,要拼才会赢,就一直拼、一直拼,如果我今天我没有学佛的话,可能是做一些企业,对不对?我拼命一直赚,赚到后来,两腿一蹬,没有了,没有了,一堆骨头,顶多叫几个道士来锵、锵…而已,真的是…,所以,我是很感恩我们这个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给我真正的生命,我这一条路,从出家到现在,从来没有后悔过,我真正的,已经找到真正的生命这条路,我一直到死不会改变,绝没有后悔,就是这个佛法,所以,当你深入藏经的时候,你每天都是过那种法喜的日子,那种乐不是世间看电影的乐,不是爬山涉水的乐,不是出国旅游的乐,那种乐那实在是安详、快乐,充满了智慧、欢喜,你不觉得我现在比较美了,红光满面,气色很好,是不是?内心没有烦恼,我常常告诉自己:我不晓得要烦恼什么,太快乐了,是不是?佛法是世界上一等一的,没有一个宗教可以跟佛法相提并论、相媲美,任何宗教不敢望佛法其项背,不敢望其项背,没有办法比较,根本就是差太多了,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少欲的人,不需要向人家奉承、拍马屁,亦复不为诸根所牵。就是六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这句应该把它写下来,有少欲的人,则有涅槃,意思就是说多欲的人,那就没有涅槃可言,就没有涅槃可言,是名少欲,所以,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底下,教大家一首不知足的歌,不知足的歌,这不是唱歌,我念一遍你们慢慢体会,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每天忙一忙,忙来忙去,不晓得忙什么东西,忙什么?只为饥,饥渴的饥,饥饿就是喂肚子,终日忙忙只为饥,不是鸡,后花园养的鸡,不是,饥饿的饥,才得饱来便思衣,才得,刚刚得到的饭吃得饱,便思衣,就会想到要买更多漂亮的衣服,是不是?像有的人鼻子比较塌,就想要跑去隆鼻,现在听到佛法了,万一鼻梁隆歪了怎么办?没办法!只怪你前世没有修善根,我就长得这么好看,为什么你的鼻梁长这么小,要修福、修慧、修庄严相,才得饱来便思衣,第三句就衣、食两般具丰足,房中又少美貌妻,那就不知足,衣服也有了,吃的也有了,衣、食两般两个统统有了,具丰足,统统够了,房中又少美貌妻,唉呀!衣服也有了,吃的也有,就是少一个漂亮的老婆,房中又少美貌妻,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娶下娇妻又有纳妾,是不是?出入无轿,出入没有轿车,轿,以前扛的轿少马骑,现在是开宾士,宾士,现在开宾士,残废(近宾士谐音),残废就是不能走,开宾士,出入无轿少马骑,不行,驴马成群轿已备,驴子也有了,马也有了,驴马成群,轿已备,这个轿已经有了,田地不广用不支,田地不够大,开支太大了,用不支:不够支出,买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又没有当官,有良田、娇妻、美妾,有马,又无官职被人欺,没有做官,人家欺负我们,做个官,七品五品还嫌少,四品三品仍嫌低,古时候的人作诗很好,七品五品还嫌少,七品官、五品官还嫌少,四品三品仍嫌低,不够力,一品当朝为宰相,又羡称王作帝时,哇!当一品官,一品就是宰相,又羡,羡慕的羡,又羡称王作帝时,出去被人奉承服侍得妥妥帖帖,一双脚伸出去,四、五个在洗脚,哇!这种日子多好!一双脚伸出去,两只脚刚好十多个在洗,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心满意足为天子,我做了天子,怎么样?更望万世无死期,希望万万世世,代代世世都不死,种种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一棺:一口棺木,长盖:盖下去,抱恨归抱着什么归?没有抱金银财宝归,没有抱着美女、娇妻,都没有,抱什么?抱恨,抱这个恨归,恨,所以说,我们不要不知足,假设你们要这首歌的话,也很好,这里有,这里有资料拷贝起来,给你们也可以念,回去给你爸爸听听看,他马上就很知足了,马上就很知足了,就不会打妄想了,听了古来高僧大德的开示,我们就要所说如所行,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切身地,要好好的去悟到人家的道理,好好的去履行他们的觉悟,至少日子好过一点,再来,孟子他也有讲到少欲无为,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在解释一遍,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就是你要养心,就是你怎样能够使你的心解脱,养天地之正气,这个心莫善于寡欲,就是你减少一切的欲望,就是给你的心最好的东西,所以,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多欲,假设有人是一个多欲的人,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虽然想要存心地善良的那是少之又少,叫做虽有存焉者寡矣,再讲一遍,养心莫善于寡欲,我们要养我们这个心,使我们的心把它教育,使我们的心能够有所觉悟、有所解脱,趋向于至善的境界,莫善于寡欲,一定要寡欲、少欲望,其为人也多欲,其为人就是假设说有人,他的心是一个多欲的人,虽有存焉者寡矣,他想要有存在这个善的东西,很少,虽有存焉者寡矣,太少了,要无念、无住,很难,其为人也寡欲,这个人没有什么欲望,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假设这个人根本没有什么欲望,虽然有,不存焉就是不想要,不想要这个心达到至善的境界也不可能,也不可能,简单讲就是寡欲,自自然然就可以达到至善的境界,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苦是我们佛经里面常常讲的。

  我们再来看这个表,表格再拿出来,[四谛十六行相释义表解],四谛,这个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这四种真理,[四谛审实不虚故名为谛]。实实在在的道理,绝对不会改变的,审实不虚就是永远不改变的真理,四种真理,[又谛者实义、直义、如义、不颠倒义、无虚妄义、不变异义],永恒的,所以,这个[又名四圣谛,一谓圣者所见真理故]。是圣人所看到的真理。[二依之修行能证圣道故] 。 第一个是圣者所见的真理叫做谛,依照这个谛理修行能证圣道,[法性如月],我们的本性就像月亮,[苦集如云],如乌云遮住了,苦跟集遮住了,[道如却除],道就像除掉,却除,却除:慢慢的把乌云除掉,灭已经除清净了,[灭如却已],就是已经去除清净了。

  好!看最上面的[四谛:苦谛:先示苦果,令知厌离],释迦牟尼佛三转四谛法门,为什么第一个要讲苦谛?因为,世间的感受这个苦,对我们众生来讲是特别的深刻,我也是因为感受世间的苦,实在是太苦了,实在是太苦了,这个世间很不公平,有办法的人,一出生就很会念书,没有办法的人,念了老半天就是赶不上人家,年纪轻的时候,为了考试:高考、普考,念到凌晨几点,也不一定考得上,为了一官半职,争得面红耳赤,怒目相视,反目成仇,身体病得死去活来,这个世间是一无可乐,但是,并不悲观,我们知道苦,才能想要离苦,有一个愚痴的人,他告诉我,我在读大三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我就跟他讲:世间为苦谛,四谛里面的苦谛,我就跟他开示苦,释迦牟尼佛讲的苦,他跟我回答一句,真是很幼稚,他说:你内心若想快乐就快乐,你内心若想痛苦就痛苦,他就告诉我这样子,后来他母亲去世了,他接到电话,母亲去世了,噢!就哭了,哭得很厉害!他母亲是车祸死亡,就哭了,在哭的时候,我不敢讲,因为他母亲去世,待会儿被他揍,我不可以告诉他:你想快乐就快乐,你想痛苦就痛苦,待会儿被揍,因为他母亲死了,等到她出殡完了,他自己来找我,他说:喂!同学!你讲得很有道理,我说:不,不是,这不是我讲得。这是我们后面那尊讲的,释迦牟尼佛讲的,世间是苦的,我说:这个不是你内心想快乐就快乐,我内心想痛苦就痛苦。实在就是苦的东西,你硬要怎么解释,对不对?生、老、病、死,这不是你想快乐就能快乐,没有办法,这个身体你想快乐,要不然你进去开刀房的时候,你想快乐吗?放屁!进去开刀房有快乐可想吗?你就是要苦,一点办法都没有,他能够接受了,后来就学佛了,学佛,苦,一定要在这个地方 下功夫,世间为苦,你要先示苦果,令知厌离,你才知道我要脱离这个苦。

  集呢?[集谛:然后令灭众苦之因],这个集最简单的意思就是说收集痛苦,你去收集一些痛苦,从哪收集痛苦?用你的贪、嗔、痴的心,去收集造业,造了很多,所以,这个集很容易就观想到,这个集就是去造业,集合一切痛苦在你的身上,造苦因叫做集,然后令灭众苦之因:集,意思就是说,你今天会得到苦果,是因为你去造恶因,痛苦的恶因:集谛。

  [灭谛:举涅槃果令生欣乐],这个灭谛,涅槃不生不灭,我们不需要来这边六道轮回,生、老、病、死,令生欣乐,让大家能够快快乐乐的,趋向涅槃的果报。

  [道谛:] 教你怎么修行,[勉令发心,修诸道品]。勉励让每一个都好好的发心修这个道品,[释义:]苦谛,[苦以逼恼为义],一个人碰到苦,要是真的没有听到佛法可真的会自杀,无路可走,那种别人对不起我们的时候,我们那种报复,要让他死的那个心,要是没有释迦牟尼佛制止,说:这样又是增加痛苦,佛在菩萨戒里面讲:不能报复,不能报复,父母被杀也不能报复,怨怨相报,不顺孝道,父母被杀就交由国法处理就好了,我们不处理这个事情,所以,这个苦以逼恼为义,逼恼,像中正高工的同学被绑票,撕票死了,你说他父母亲怎么哭?读到高三还是高二,这样被绑票,撕票就让他死了,现代的人实在太残忍了,像井口真理子,是不是?哇!那个死得惨那个头都被砍掉了,那个人先用箭射穿,她的身体射了四箭,射了四箭,贯穿了,晚上睡觉都会来找他,这世间很苦,[三界]就是[(六道)],[色心]就是我们所讲的[五蕴],[三苦]、就是苦苦、坏苦、行苦,[八苦]。就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苦、这是八苦,集谛呢?[集以招感为义],招感就是会感得恶业叫做招感,集以招感,招来恶业,感得痛苦的果报叫做招感,[见思惑],身见、边见、见取见、禁取见、邪见,思惑就是贪、嗔、痴、慢、疑,见思惑以[及有漏善恶业],有漏就是不究竟,有漏善恶业,这个善恶业就是六欲界天以内,[有漏不动业],就是色界跟无色界,有禅定的功夫叫做不动业,也是,这个不动业就是暂时,第六意识不起现行,暂时的,不是断喔!是伏,不是断,换句话说有漏的善恶业是六欲界天的善恶,有漏的不动业是色界的不动,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三界,善恶业、不动业就是这样子,[灭以灭无为义],灭掉这个苦,是不是?[惑业既尽,生死已了,故名为灭,灭有还无],意思就是说这个无明所造的惑,这个惑业已经尽了,生死已经了了,已经没有问题了,故名为灭,所以这个叫做灭,灭有还无,灭掉这个恶业,回归到清净的不生不灭的无,有就是苦,灭这个苦,恢复到不苦,所以,灭有苦的东西,恢复到不苦的涅槃果,叫做灭有还无。道谛:[道以能通为义],这个道就是通达到哪里?[略 三学]就是所谓的戒、定、慧,如果,道的[中 八正道],正知、正见、正命、正精进、正定、正念、正语、正业,等等八正道,[广 – 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统统是三十七道品,以前在《弥陀经》已经讲得很清楚,四谛的苦谛,十六[行相],苦谛的底下分[苦、无常、空、无我],集谛的底下分[集、因、缘、生],灭谛的底下分[灭、尽、妙、离],道谛的底下分[道、正、迹、乘],苦谛的底下,有四种行相,苦谛有哪些行相?就是苦:[三苦、八苦、六道]轮回[等苦],苦谛:无常叫做苦,[刹那生,从缘生]。所谓无常就是苦,就是苦的行相,苦的行相就是空,就是无我,这两个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就把它归纳在一起,为什么讲苦?为什么讲空或者无我呢?因为[无主宰自在,常、一,故空无我]。集谛呢?集就是招集这些[业],集也能讲是[惑],为什么?它是造业的因,集的行相也是一种缘,那是一种帮[助]造业的根本,集也是生,为什么?生出通[苦]的根本,所以,集的行相就是集、因、缘、生,集、因、缘、生,再讲一遍,集就是招集一些恶业,集也可以解释作因,为什么?它的行相是因,为什么?因为就是迷惑,才会招集痛苦集也是缘,为什么?帮助造业,集也可以叫做生,为什么?因为是产生痛苦的开始,灭谛的四种行相就是灭,为什么是灭?[即无我之相],灭第二个行相叫做尽,[苦尽解脱],苦已经尽了,已经得到解脱,灭谛也可以产生妙,为什么?不可思议的[境]界叫做[妙善寂静],灭谛,灭了一切烦恼,没有六道轮回,没有生、老、病、死,那就妙了,不可思议就是妙善寂静,离的话就是[三解脱门],灭的话,最后一个行相就是离开痛苦,空、无相、无作就是三解脱门,道谛的行相,第一个就是道,为什么?[根本智趣菩提],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所谓先天性的东西,后得智就是所谓后天性的东西,根本智是悟到空理,悟到空理,趋向菩提,这是讲毕竟空,道谛要是解释作正,正就是不偏,道当然是正的,[三十七道品方便],三十七道品通小乘、中乘跟大乘,一直到等觉菩萨,都必需修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小乘、大乘,包括等觉菩萨,都必需修三十七道品,迹,道迹的迹就是说如果你要把它描述出来有一个形状,道讲的就是心安住真理,名叫做道,[心住理故],无生的道理,道的迹相就是心,怎样能够看出这个人有道,心安住无生的道理,道的最后一个是乘,[修解脱法,行尽苦道],修这个解脱法,所有的行持都已经达到了把苦除掉。

  好!四谛配上[因果]跟[世间],苦谛是世间的苦[果],我们今天的苦,就是因为世间的果,我们今天为什么会痛苦?因为遭受到果报,集是世间的[因],因为你造因,造恶因就得到恶果:苦,这是世间的[迷],灭谛是[果],道就是[因],你要修行,修道:戒、定、慧,道就是因,灭谛就是果,[出世间]你要去觉悟它,[三转四谛*轮],世间的苦是有[逼迫性],根器利的人叫做[示转],示转的意思就是简单的一开示,世间为苦,有逼迫性,根器利的人,马上出家修行,根器利的在家居士,马上拼命的念佛用功,这是属于上根利智的人,一听到苦有逼迫性,不行!我一定要好好修行,否则来世,下辈子变猫、变猪也不晓得赶快,是上根利智的人,他绝不停留一分一秒,听完了,今天晚上回去就拼命念佛,这是上根利智的人,是不是?集:[招感性],招感性:[病因],[逼迫性],这个苦有逼迫性,集有招感性,招感恶业的痛苦是病因,[病状]就是逼迫性,苦,病苦,生、老、病、死,贫穷也苦,没有衣服穿也苦没饭吃也苦,老婆跑掉也苦,没有钱也苦,是不是?亲戚住在一起,母女住在一起,父女住在一起,意见不合也苦,斗争,夫妻意见不合,还种种的天灾,人祸,人情世故应付不完,有说不完的苦,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没有一个不痛苦的,在这个世间,灭是[可证性],我们也可以证悟到灭,可以把它证明的,道是[可修性]是[良药],灭是可证性:[病愈],病可以把它除掉,意思就是上根利智的人,只要佛一讲:苦有逼迫性,集有招感性,灭有可证性,道有可修性,哇!他马上就觉悟了,不会像我这样子:要不要出家?没有人举手,要不要出家?没有人举手,要不要出家?还是没有人举手,因缘不具足,拍了老半天,没有人要出家所以说,上根利智的人,不会在这个地方逗留,也不可能动到一个念头,出家这条路是一定要走的路线,迟、早的问题,所以说,没有关系!有的人二、三十岁出家,如果不行的话,八十岁你再来,八十岁,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五集

  八十岁,第二个中根器的人,叫做[劝转],唉呀!苦是很苦的,[逼迫为苦之相汝应知],你应该知道啊!劝转就是中根器的人,还算不错的人。集:那是招集来苦,但恶因不能造,[生长为集之相],会继续助长我们的恶因、恶果,[汝应断],你应该赶快断掉,是不是?灭谛[如应证,寂静为灭之相],如应证:好好的修行去证明它的存在性,道谛就是[出离为道之相],[汝应修]:要好好、好好的修行,好!再来,最差根器的人,如果说讲了也不听,实在没有办法,佛就讲自己,[证转],[我已知]这个我就是指佛,佛陀已经知道了,佛陀已经知道这世间是苦的,我们是愚痴的人,不相信佛的话吗?简单讲,指圣人都讲这样的话,我们凡夫就更不用讲了,圣人都讲世间为苦,我们做凡夫的人,应该听圣人的话,根本就毫无疑虑的告诉自己,苦谛我已知,我已经知道了,集谛:[我已断],释迦牟尼佛讲:我已经没有苦了,为什么?我已经断掉一切的苦,灭谛:[我已证],我已经证悟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是不是?道谛:[我已修],我已经结束了,修到一个境界了,你们要好好跟着我的后路走。

  [天台四教四谛],[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无作]四谛。

  生灭四谛是[藏]教,就是小乘教,[苦则生异灭三相迁移],苦的话就是生出去,生、住、异、灭的生,异灭:三相的迁移,刹那之间变化,[集则贪嗔痴等分四心流动],等分四心流动,也就是说贪是一个,嗔,第二个,痴,第三个,等分就是贪、嗔、痴统统有,等分四种心流动,贪嗔痴等分,等分就是统统有,平均统统有,四种心的流动,叫做四心流动,贪嗔痴等分,等分,统统有,[灭则有还归无],刚刚已经讲过了,灭则有还归无,[灭三界因果之有还归真谛之无。道则对治易夺]。什么叫做对治易夺?对治习气容易,夺就是除掉、夺掉,除掉什么?恶因,夺:夺掉恶 的,当然剩下就是善的,叫做对治易夺。

  天台的四教四谛的第二个,无生四谛是[通]教,苦就[了苦如幻],了苦如幻,是不是?苦也是幻的,乐也是虚幻的,[当体即空,故生死即涅槃]。这是禅宗讲的苦谛,集谛呢?[了惑业缘生无性],因缘生、因缘灭是无性,[则烦恼即菩提]。烦恼当体即空就是菩提。[苦集体空,空故不生,不生故今无所灭]。没有所谓的灭谛,为什么?苦谛跟集谛当体就是空,叫做苦集体空,空故不生:因为一切法皆空,当然就不生,不生哪里有所谓的灭,本来就没有生,你哪里有灭,电灯把它关掉,电灯本来就没有开,你关什么东西,[道为能治,惑为所治,所治既空,能治亦然]。简单讲就是没有所谓的能、所。

  天台四教四谛的无量四谛,无量四谛就是[别]教所修行的,[九法界苦相不同故]。九法界就是除了佛,就是菩萨、声闻、缘觉,再来就是天、人、畜生、地狱、饿鬼、阿修罗,就是九法界,集谛就是[见惑尚有无量,何况五住。]烦恼,这个五住: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三界开成无住烦恼,这已经在前面讲了好几次,见惑尚有无量,何况五住烦恼,灭:[法门无量,对法门论指归,亦复无量]。论指归就是修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叫做指归,法门无量,对法门论指归,怎么样才能恢复到我们原来的状态,指归就是恢复到我们的本性也是无量的法门,道:[一佛法门无量,如大小权实偏圆,多似恒沙],太多、太多了,[何况多佛]。一佛法门里面有无量,大乘、小乘、权实二智、偏的、圆的,多似恒沙:太多、太多,多得像恒河沙一样,何况多佛。

  天台四教四谛里面的无作四谛,[圆]教,圆教的四谛的苦,圆教对苦谛的诠释就是[阴入皆如,无苦可舍]。五阴、十二入,五阴或者是六入,一般来讲是十二入,五阴、六入或者十二入,皆如,本来就是本性的东西无苦可舍,圆教的[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本来就没有,你断什么东西。[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生死当下就是涅槃,无灭可证,也没有所谓的证,本来就具足。道谛:[边邪皆中正]。为什么?边见、邪见也是菩萨示现,故意这样做的,所以说,所谓的边、邪,也当体就是空性,那就是中道,[无道可修]。无道可修是容一切法。苦谛跟集谛就是俗谛[顺生死惑业苦],顺着生死的惑业苦,[真谛]就是灭,道谛就是[俗谛],[逆生死戒定慧]。顺着生死的惑业苦,就是苦谛跟集谛,灭就是观空,就是真谛,道谛就是依照俗谛去修行,从有里面修到空,所以,逆生死就是所谓的戒、定、慧,这就是所谓的苦是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我们讲身心自在,把笔拿起来。十种自在,第一、寿命自在,你要是能够修少欲无为,第一个寿自在,你这个菩萨要长命,要短命,统统是你的神通力在支持,寿命自在;第二就是心自在,为什么?心自在就是生死无染,生跟死都动摇不了你;第三、财自在,财产的财,你要是修到能够自在的话,佛菩萨自在,你的财产就自在了,随你怎样快乐,你就会显现出很大的福报,因为,布施所得到的福报,所以,人家说掌握这个机会布施是有福之人,有很多人喜欢印经,现在是时候,正是时候,财自在,因为有施舍;第四个叫做业自在,为做善事以及劝他为,就是说业自在,因为自己去做善事,而劝别人做善,将来你就业自在,业力的业;第五、随欲能往,为什么随欲能往?因为你持戒,因为你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以,随欲能往,随你的欲望而能够得到你的一切,随欲能往,持戒能够生福;第六、胜解自在,什么叫做胜解自在?因为你修忍辱,修忍辱,所以,你的心不起心、不动念,没有被迷糊,所以,你就能够随你的欲望去变化,因为你忍耐、忍辱,因为无量劫修忍辱,所以,能够胜解,殊胜的胜,解,解释的解,胜解自在,这个胜解自在,简单讲就是充满了智慧,意思就是忍辱多福,能生智慧,你这个人,不随随便便受人家左右,你就是有智慧的人;第七、愿自在,大愿地藏王菩萨的愿,愿自在,因为我们以前精进努力修行,所以,我们今生今世感得愿能够自在,有愿必成就是愿自在,由精进修行而来;第八、神力自在,起最神通,最殊胜的通,由定所得,神力自在,为什么?因为你修定,所以,你今生今世感得神通自在;第九、智自在,什么叫做智慧自在?因为你前世弘法利生,随你的音声,众生因为你的音声而得到解脱,所以说,智慧自在是因为你施舍智慧,而你内心里面充满智慧,所以,我们再说一遍,就是说布施给别人的东西,自己一定不会缺少,就是这样子,就像师傅一直布施智慧给大家,我也不会变成愚痴,这就可以证明施舍多福,施舍多福,1布施智慧,我也没有减少,我跟你说法,难道讲一讲,我就变成愚痴吗?我的智慧布施完了,不可能的事情,我愈布施,我就愈会讲话,愈开大智慧;第十、法自在,所谓的法自在就是对经典无所不通,经典通达,因为由修智慧般若法门所得到的法自在,法自在。

  再来,翻开20页,20页,[贪为思惑之首,生死的因缘,因:贪欲三毒,缘:五欲六尘,果:生死疲劳],贪欲三毒、五欲六尘是[诊断],生死疲劳是[病象],诊断根病象就是[处方],[治标]是[少欲],[治本]是[无为],治本就是无为,[迷缚悟解,迷:身(入六道),心(如瀑流)],心如瀑流的意思表示刹那生灭、无常,变化无常,瀑流的话,一看整个,就是泄下来很多水,可是,你一冷静看看,瀑布刹那之间变化,刹那之间变化,[悟:法身不动、妄心不起、寂灭自在],如果你[不自在]的话,就会投胎[人天、三途,三界生死海,生死二种],21页,[分段]生死:[有漏善不善业为因,烦恼障为缘,感受三界六道果报身其身有分分段段之果报差别],今生今世做人,来世做猪,也许下辈子做鹦鹉,喜欢穿漂亮的衣服,就像我今天看的录影带,火鸟,日本人跑到哥斯达黎加的原始森林里面,走了几天几夜,爬到三、四千公尺处,去做什么?去看一只鸟,看一只鸟,那只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长长的尾巴,展翅,胸部都是红色的,背后是绿色的,那只鸟很漂亮,很漂亮,为什么变成那么漂亮的鸟?就是前世每天都跑百货公司,以后没人敢去,每天都去逛百货公司,去百货公司买漂亮的衣服,变成一只鸟,[变易:无漏善业为因,所知障为缘],所知障为缘,所知障就是该知道的被障碍了,所知道的被障碍了,[感受界外之净土果报],感受界外的净土果报,界外的净土就是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界内的叫做凡圣同居土,[其境但有迷悟迁移],变易,其实没有生死,只是境界的变化而已。

  好!翻开第三觉知经文,我们上次讲两个,现在讲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心无厌足,普天下的众生都是这个形态,如果一个有学佛的人,他不但有了真正的灵魂、真正的生命,没有学佛的人,他除了存在一个躯壳以外,他的灵魂很苍白,因为缺乏真正的智慧,众生相,心都是不知足的,在佛法,人的烦恼不可能离开四个角度,第一就是我痴,第二叫做我见,第三叫做我慢,第四叫做我爱,在唯识学是第七意识的具足烦恼。

  我们现在谈人生的四个大烦恼,学佛我们不要谈得很玄,学佛最基本上的涵养,我们应该有,我痴,愚痴的痴,痴就是无明,对于一切的事跟理,我们迷暗,而无所觉知,名叫做我痴,所到之处,包括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包括一切的众生,只要没有听到佛法的,都不可能离开这个我痴,从宗教信仰里面来讲众生的愚痴,美国在偏远的地区,有信仰一种叫做蛇教,蛇教,他为了试验一个人的胆子,把毒蛇缠在身上,缠在身上,他向神祷告给他勇气,然后,他认为以毒蛇放在身上,就认为他与神同在,神来到他的心,他并没有任何的恐惧,这种宗教,因为用这种毒蛇来缠身,结果被咬死的人,有成千上万的人,成千上万的人,这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愚痴,用这种修持法并不能成就,在西藏方面,或者是我们中国的地方,也有很多的宗教比如说在青康藏高原那一带,他们要祭祀、丰收,这个丰收,他们一定要宰杀这个羊,宰杀这个羊,向上帝来祈求这个福,这个羊就变成牺牲品,而在阿拉伯的国家,他不是宰杀羊他是宰杀骆驼,宰杀骆驼,这个骆驼一生一世替主人背负重担,行走来回几千公里到最后的命运就是砍头,骆驼也是用在祭典里面的一种牺牲品,牺牲品,骆驼很惨,我看到录影带里面,阿拉伯人很残忍,很残忍,骆驼的刀子,肉片非常厚,然后,这么长,然后,竖立一个竹竿起来,然后,他们就向上帝祈求、祈祷,那个刀子很锋利,一下子就从骆驼的头砍下来,顿时血流如注,愚痴!所以,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面就讲,以杀生来祈福的,更增加恶业,不但祈不了福,而且增加更多的恶业,所以,我们因为众生的愚痴,他听不到正法,然后用种种的错误,以人为的因素,加上自己自我的想象,设立种种的规范,而不是一个解脱之道,然后拿来自我祈祷,向上帝祈求,然后自己觉得很渺茫、可怜,然后,愈能显示上帝的存在的伟大这就是痴:愚痴,这个愚痴没有救,没有办法!所以,在生生世世累劫所造的恶业里面,也碰不到善知识,也碰不到道场,也没有碰到录音带,也没有碰到佛书,什么都没有这个因缘,所以,就愚痴到家,就愚痴到家,没有办法!这个痴。

  再来,就是我见,这个也是很大的烦恼,这个我见,我们在十四讲表以及过去都重复地在谈,所谓我见就是执著五蕴的和合身,认为有一个主宰的真正的我,以我为思想的中心,简单讲,我见就是主观的存在,真正的一个我的存在,用主观意识存在内在,而否认了外在一切,比如说,别人跟他对立,我就说:你敢跟我斗,你斗不过我,你敢得罪老子,老子要你好看,这个我见,所到之处都是这样子,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角度来讲,学佛的人,我们知道这个五蕴和合的是假相,你从此以后,你这个我见认为执著,肯定自己的看法,这个我见简单讲就是用主观意识而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那么,他的烦恼就会不断,他没有容纳异己的存在就是他没有胸量去容纳跟他看法不一样的人,你想想看,在这个世间,整个宇宙里面,怎么可能每一个人的看法都跟你一样,你没有容纳别人的雅量,你想要过完今生今世没有烦恼的生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说,能够容纳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退一步想海阔天空,所以,真正的福德不是金钱而是忍辱,真正的福,不是金钱而是忍辱,所以佛讲:忍辱多福,你要在我见里面,放下,所以,要听两种人的话,第一个要听大智慧人的话,第二个要听有经验人的话,你要碰到大智慧的人,你要赶快放弃你的看法,碰到有经验的人,要赶快放弃你的看法,所以,聪明的人拿别人的生命的经历,拿别人的智慧来,马上运用在他的生命观里面,而愚痴的人,不相信圣贤,不相信智慧、有经验的人,然后,他用长时间的磨练,然后产生错误,然后,十年后就发现,噢!十年前我师父已经讲过了,我师父已经讲过了。

  所以,这个我见有很多很要命的,第一个就是裹足不前,裹足不前。第二个就是烦恼不断,第三个就是树立敌人,裹足不前就是你永远没有办法进步,因为你,我见太重了,让那些跟你讲的人也没有办法,你也不接受,人家也会很疲乏,我见,不会进步嘛!再来就是烦恼会不断,烦恼,你这个我见,你永远肯定自己的主观意识,永远烦恼,不可能会断掉这个烦恼,没有包容的内在,没有宽恕的心胸,不可能的!

  第三个永远树立敌人,你会我见,你不听别人的话,你想想看!一个拥有我见的人,他怎么会听别人的建议呢?他怎么会听别人的,啊!对!!对我错了,我错了,是!是!我错了!我求忏悔,他会这样子吗?他会说:我不对!我求忏悔!然后,就不甩人家,啊!我不对!我不对!都算我不对!我们众生,他讲不过人家的理由,里面的见还是在抗拒外在的接受,没有办法,他实在明明错误,然后就:都我不对!都我不对!你们都赢,你都赢就对了,你都赢,见是很苦恼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要学柔和,柔软心,对于有智慧的人,对于有经过经验的人,他讲的话 ,你要好好的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可以吸收最了不起的知识,而且可以缩短你生命的浪费,你不要学习那种,永远学习那种会错误、会后悔的东西,所以,这个我见就是执着有一个主宰的我,第三叫做我慢,我慢是每一人都存在的,夫妻之间会吵架就我慢,师徒之间看法不同就我慢,我慢就是说无始劫以来都执着一个我,使心高举,高举就是把自己树立成一个很高超的地位,认为别人都比不上我,同学们!这样地日子会很痛苦,我慢,如果你把它观想成我是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人,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你不要把自己抬得很高,你也没有地方可摔,如果说,人家讲,慧律法师!你很坏!对!我很坏!我比谁都坏!再接下去,他就不晓得要讲什么了,因为,没有话讲了,我已经自己承认我很坏,对不对?别人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这个我慢是就是依靠五蕴身令心高举,错觉,我慢就是产生错觉,认为有一个真正的我,有一个真正的我。

  第四个叫做我爱,我爱就是所执着我,心生贪着叫我爱,我们所谓的贪心,贪心就是所谓的心无厌足,心无厌足,在佛经里面,对不知足或者知足的人,有强烈的对比,《佛遗教经》里面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我们来解释一下,知足:懂得观照的人,虽然卧在地上,就是没有床铺可以睡,没有好的棉被,就简单一个地上,犹为安乐,也非常的快乐,也非常地快乐,我们内在里面,常常要告诉自己,我们能够听到佛法,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值得我们这样子斗争,不值得我们这样子计较,所以说,为了一件小事而争执,人生实在太短促了,为了这么一点点小事情,就争执,为了一千块,二千块,或是为了一点小事情,就闹得很不愉快,就是不观知足,我这个人,我非常知足,我非常,非常的知足,我们非常地知足,我这个人,别人我不晓得,我看到佛法,我已经找到真正的生命,又能够剃度出家,我于这个世间无所求,这个社会给我多少,我就回馈这个社会多少,社会有钱,我就跟着吃好一点,众生供养少了,我也一样很快乐地过日子,我可以把我的生活降到很低的地方,如果,我每天没有饭吃,我可以煮稀饭,我煮稀饭,随便买个土豆、花生、酱瓜,随便炒一点点菜,我就可以过一餐,从小不晓得享受,享受是什么东西,我一生一世没享受过,可是,我一听到佛法,听到佛法,我一生一世没有去过舞厅,没有去过咖啡厅,没有去过酒吧、夜总会,什么娱乐的场所,统统没有去过这种地方,那些每天追求那地方的人,他怎么会比我们快乐呢?我没有,我是一个平凡的修行人,知足,太快乐了,佛法的乐是永恒,是发自内心里面,那种安详,知足,内心 充满了智慧、温和、忍辱、慈悲、宽恕、喜舍,你说这世界上,哪有比这种人更快乐,虽卧地上犹为安乐,再来,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也不满自己的意思,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一个人不观知足,怎么能够会活得快乐,亦不称意,就算他跑到天堂去,他也不满他的意,为什么?大发牢骚,人最怕的就是一天到晚大发牢骚,最怕就是这种东西,所以我们内心里面想:唉呀!我是一个健康的人,我四肢健全,如果,我想一个人拖在地上爬的时候,或者是脸部严重伤残,或者是严重开过刀,病入膏肓,临死之人,或者是贫穷,又拖累经济的负债,你说那个人怎么过?我们今天还不到这样子的地步,能够吃三餐,有个健康,我告诉诸位,不知足的人,会砸掉你一切美好的幸福,不知足的人,会砸掉你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真的,为什么?因为你不知足,你大发牢骚,你内心里面充满着恨,充满着报复,充满着不平,本来是一个很快乐的日子,搞到最后,没有一点幸福可言,要观知足,再来,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道观察知足的人,虽然他很富有,他也是一个很贫穷的人,为什么?心不快乐就是很贫穷的人,所以诸位,师父到现在为止,我从来没有羡慕过一个有钱的人,我不会说只有有钱的人来,我跟他谈,穷人来,我就不跟他谈,我不会这样子,我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很贫穷的人,今天虽然能够建这间讲堂,也不是我的能力,是大众的能力,虽然,我做代表,我从来没有动一个念头,我很了不起!有福同享,有一个讲堂,大家一起来念书,一起用功,是不是?虽富而贫,不知道满足的人,再多的金钱也没有用,也没有用,知足之人,虽贫而富,知道观照满足的人,他虽然是一个很贫穷的人,但他是一个很富有的人,所以,我是一个很富有的人,我是一个很富有的人,我很肯定,百分之一百万、一千万,我是一个很富有的人,因为,我不缺少什么,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则刚,我也没有什么好追求的,再来,[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是名知足。]不知道满足的人,常常被五欲六尘,就财、色、名、食、睡,牵得团团转,五欲所牵,不知道满足的人,他一天到晚追求财、色、名、食、睡,这是通往地狱五条大道,康庄大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你要跑到地狱很简单,你就拼命追求这些,你很快就到地狱阎罗王那边报到了,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五欲,圣人牵不了他,圣人牵制不了他,拥有内在里面本性的功夫,充满着大智慧的人,这世间哪一样东西可以束缚得了他,不可能的事情,为知足者之所怜悯,懂得知足的人就怜悯那些不知足的人,所以,有的人讲,有钱的人快乐,不、不、……,不是有钱的人快乐,知足的人才懂得真正的快乐,有的人有十几亿,像我那个徒弟,他的爸爸拥有不动产就十五亿,十五亿,他的爸爸那套西装穿了十五年,内裤是用面粉袋缝的,面粉袋缝的,老一辈人都穿那种,还写个净重五十公斤,刚好缝在正面,美国人看到:噢!哇!你们有去看“没蛋的老板”,噢!看到那部片子会昏倒,金水,吓死人,所以说,不是拥有几百亿、几十亿的人会快乐,我常常讲,我说:王永庆很有钱,然后他吃的,顶多卤个猪脚、香肠、海产,然后又吃什么?王永庆拥有几千亿,不得了,没有办法算,我看多少钱,连王永庆自己也不晓得他有多少钱,所能吃的是什么,就这些,叫几桌吉他手,吉他手,像我们出国的时候,到hotel时,出国去的时候,hotel底下的那个吧台,吧台,因为大家都住那里,我还是要进去住,对不对?不然,你叫我住哪里?进去的时候,然后,就在那边弹吉他,几个老美就听,my、my、….,就唱,就听那个歌,然后,我就是my、my、….,阿弥陀佛..,我就念阿弥陀佛,我的,我的阿弥陀佛,众生他除了吃、喝、玩、乐,坐个汽艇,钓个鱼,然后冲浪、游泳,然后,再来坐个直升机,或者是飞机,然后,或者是逛百货公司,或者是打打球,或者是赛马,他不晓得真正的生命是什么,所以,《涅槃经》说:知足第一乐,知足是第一乐,懂得知足的人,那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叫做知足第一乐,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所有的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患,所以,同学们!我们今天听到佛法,我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虽然,我们身上没有什么钱,但是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也就可以了,也就可以了。

  达磨祖师教了我们四种修行,可以,这四种修行可以让我们任运在这个世间里面,这四种修行,你要特别注意听!

  第一叫做抱怨行,果报的报,怨恨的怨,行就是我们行走的行,底下一个括弧叫做:忍辱波罗蜜,什么叫做抱怨行?比如说,你出生在一个很不美好的家庭,你的父亲对你不好,或者是你的母亲对你不好,或者是你的后母对你不好,或者是你从小就受到人家的欺负,倒霉的事情都轮到你,好的事情就轮不到你,所以,一本初(shuai)(衰),从小到大都是(shuai),叫做一本初(shuai),还有一种念法叫做一本初(ai)(哀),从小就很悲哀,人家是一本初衷,我们不是念(shuai),就是念(ai),这个抱怨行就是说来到这个世间都是互相报恨的,所以,夫妻也好,太太对你不好,没关系!先生对我不好,没关系!我们忍辱,我们欢喜来接受,像我现在,徒弟对我不好,我会拜托他,我会先跟他顶礼说:麻烦你老人家出去好不好,我们不要再结恶缘了。所以,达磨祖师教我们,二六时中观想,众生对不起我们,我们就修忍辱波罗蜜,我们就认为这是报怨行,这是我们来还债的,有的话,你就尽量的还,有的话,就尽量的还,所以,来讨债的话,不要有生气、不要有报复,报复的话,会重复结这个恶缘,简单讲,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的,只可忍辱,不能报复,只可随缘,不可破坏这个因缘,你报恨,来!我就接受,我就接受,只要不太过分,如果他要你的命,那当然不行,比如,小偷、强盗,拿一支刀子要你死,那就要抗拒,开玩笑,对不对?要不然就来!师父讲的,反正我全盘接受,不是这样子的,不要你命的时候,可以全盘接受,要你命,就要拼,一个人拿刀子来的话,是不是?就是要让我死,开玩笑,不是开玩笑,不可能!我不可能这样子,我会让他先死,我会行菩萨道,像释迦牟尼佛,你杀掉我,我还先杀掉你,我要救无量无边的众生,我怎么可以让你杀掉,对不对?那要看情形,不是说报怨行,就是说人家对我不好,是说我们可以忍耐的,就尽量忍耐,没有牵涉到我们所有的财产,或者是说没有牵涉到我们的生命,那就可以,牵涉到我们的财产的,我们还可以忍耐,牵涉到我们的生命,那就赶快逃跑,你要赶快想办法,你不能老是站在那边,还是死路一条,傻瓜!不要跌到…,坐船,然后不小心,跌到水中里面,师父要救你,师父!不要救!反正是我的命,我一定要死的,您不必救我,让我沉下去好了。这叫做愚痴,foolish。

  二、叫做随缘行,随缘就是说我们知道一切都是无我,我们一切都是业力所转,受苦是我们的业报,受乐是我们的福报,都是因缘生的,如果得到殊胜的果报,比如说,你今天儿子读到博士,你的学历高,或者是说你家真的很有钱、很有地位,或者是说你今生今世长得庄严、漂亮、美丽,或者是说你有特殊的异禀,不是饼干的饼,就是那种异禀,天生异禀,如果,你有这样的超人才众,就是说可能我前世有种一点善根,有的人一出生智商就很高,有的人一出生,智商就低得不得了,低得不得了,所以,这都跟前世有关系,前世有关系,所以,就常常观照:这是我宿世的因,所感的果报,我今天苦也好,乐也好,我随缘,我随缘,缘尽了也还无,所有的福报,缘尽了也没有,是不是?如果说,今天我的荣耀,我的金钱、财富, 我的天仙美貌的太太,或者是英俊的先生,或者我的先生真的很了不起,或者是我的家庭怎样美好,缘尽还无,何喜之有,没有什么叫做可喜之处,这种观照太厉害了,那就是空性的东西,当下就是空性的东西,所以,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你千万不要再造恶了,不要再造恶了,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哇!这更棒!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心无增减,心里没有高,也没有低,该来的来,该走的走,喜怒具无,也没有喜,哪来的喜?世间本来就无常法,哪来的怒?别人对不起我,别人负因果,我们用不着麻烦,所以,动一个念头替无知的人可恨,不如可怜,你动一个念头去恨一个愚痴的人,那你不如可怜他,你同情他就好,喜怒具无,冥顺于道,冥就是幽冥界的冥,一个盖子,一个曰再一个六:冥,冥就是这个意思,冥顺于道,一个盖子然后一个曰,一个六:冥,冥顺于道,名随缘行,简单讲,随缘行就是所谓的少欲,能够知足。

  第三就更了不起,无所求行,无所求行,哇!这个达磨祖师下了这一帖药,真是清凉剂,无所求行,世人长迷,世间人长时间的迷惑,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慧,智者悟真,有智慧的人悟到真理,悟到空理,理与俗反,这个道理刚好与世俗人相反,为什么呢?世俗人是愈多愈好,他愈觉得快乐,愈觉得知足,愈觉得幸福,修行人反过来,愈能够无所求愈好,愈能够解脱愈好,是不是?安贫无求,形随运转,这个躯壳,形体随这个因缘而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万有斯空,一切天地万物统统是空性的,无所愿乐,没有一点点觉得那是快乐,没有希求,所以,功德黑暗,常相随逐,功德黑暗就是说,善的是功德,坏的是黑暗,常相随逐,我们不求功德,也不求黑暗,一切放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这是《法华经》讲的,有生皆苦,谁得常安,你只要有这个色身,一定要受这个痛苦的果报,谁能够常安呢?了达此处,息相无穷,了达此处,如果你透得出这一关,你就无穷,你也不会汲汲营营去追求一个女孩子,追求得头破血流,人家不理我们,我们才回家哭泣,是不是?所以,有的小姐长得很漂亮,然后,自我安慰赞叹,然后到师父面前来,然后,她又得赞叹自己,然后她不敢说是自己讲的,然后,她就会说:师父!人家都说我长得很漂亮,我就跟她说:若没人欣赏,就留着自己用,留着自己看,你留着自己欣赏,女为悦己者容,你长得美,没有人欣赏,那你也一样,对不对?真正大智慧的人,怎么可能会被你的美貌迷惑颠倒,不可能,那只是一个躯壳,臭皮囊而已,是不是?如果说,迷惑颠倒的众生,他就会追求,这个也是无常,所以,你追求到她,你又能代表什么,因此,我们了解,结过婚的人是痛苦不堪,整天折腾,没有结过婚的人是拼命的追求,拼命的追求,所以,如果我们学佛的人,要冷静、要思惟,一切从缘,该你的就逃不掉,不是你的,你强求不得,强求不得,所以,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所以,知道无求是真为道行,是名无所求,少欲知足,我现在就是无所求我也不晓得要求什么,唯一的求,只能讲求生极乐世界,那么,这个是求,是求出世间的解脱之道,你要叫我现在求什么,我不晓得要求什么,我既不求老婆也不求儿子,也不求功名,也不求利禄,不求成名,也不求财富,我也不求别人对我怎样好,我知道我只要不对不起众生就可以了,所以,我常常说:我现在很惬意,我现在非常的舒畅,所以,诸位!你们来到这边就是赚大钱,我常常告诉信徒:你来到我讲堂,你就真的是赚大钱,你赚的是无所求,几百亿的财富都比不上你来上两个钟头的课,对不对?你现在听了这个课程以后,那真是不得了,知足、快乐,我们有阿弥陀佛,是不是?我们临命终,中间站着是位先生,要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他也是凡夫俗子所修成的,我们多幸福,我们的爸爸,慈父: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等着我们,想起来,我的前途就会无量,我的内心里面就充满着欢喜,再大的委屈就化为尘劳,没有关系!

  第四觉知,第三,翻开,翻开22页,(英语)现在修定,定,心里要有定,我们的本性是真的,所以,这个圆圈圈就是表示我们的本性,真的、光明的,左边黑的就是我们的无明,我们的无明,我们先看无明,看无明这边,什么叫做[妄]?[无明]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会[起惑],或就是,惑的旁边写两个字,叫做烦恼,就是起烦恼,惑就是烦恼的别名,有的人念了老半天,还不晓得起惑就是起烦恼,一切烦恼就叫做惑,起惑就是什么?[妄念不停],我们的妄想从来没有停止过,好还要更好,永远不知足,不知足,再来,[尘欲薰染],五欲六尘拼命的追求,有钱还想要更有钱,要再更有钱,有一个老婆,就二个,二个再三个,直到十个,薰染,实践有名要更加的有名,薰染,再来,[迷惑增上],迷惑,为什么会迷惑增上?左边[无厌],因为你不知足,不知足的人就会[自害],为什么?你内心里面充满了[烦恼],你不知足嘛![害他]就是伤害众生,就变成造[业],你要负这个因果,是不是?唯得多求就是[得求],你又是得又是求,就会[害他],就会[烦恼],[自害]就是果[报],就[增长]这些,[造业]:离不开什么?离不开[身三口四],离不开身体的三种杀、盗、淫,口是四种恶业,这是妄的这边,所以,这个得求会害他,就会令众生烦恼,你令众生烦恼就会自害,就是要受果报,受果报,所以说,我常常劝导众生,如果有人伤害你,错了,他伤害不了你,他在替你消灾,他伤害不了你,是伤害到他,再来,22页,右边这个[真],真就[惟慧],只有智慧才能显示我们真实的本性,[慧]就是必需要[闻思修],闻就是闻慧,思就是思慧,修就是修慧,闻、思、修都通达一个慧字,所以,这个慧就是包括闻、思、修,所以,这个慧就是闻慧、思慧、修慧,但是,简单称叫做闻、思、修,当你闻到佛法,你就好好的思惟,思惟就是观照:观照;修就是起行:修行,[知足]就是[戒],你知足你就不会去造业,[离尘欲],所以,这个知足是非常重要的,再右边[守道],心就能够[定],定就产生有智慧,你要是守道就可以[止妄念],右下方,有一个[定共戒],有一个[生慧],什么叫做定共戒?什么叫做定生慧?定共戒就是当你少欲知足内心有了定,那就是等于持戒,我们说戒、定、慧,我们现在所讲的叫做定共戒,所谓定共戒,再重复讲一遍,因为内心定力而产生自然能够持这个戒律,我少欲、我知足,我当然不去造业,我不去造业,当然就是持戒,所以,定共戒就是因为心里有定力,所产生出来,自然就会持戒清净,定生慧就是我们的定会产生一种智慧,智慧。

  好!诸位先翻开第四段的经文,第四觉知,第四觉知是说懈怠坠落,有的人说这是(duo)落,不对,应该讲(zhui)落,常行精进,我们要好好的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阴界狱就是五阴、十八界,我们慢慢来谈,懈跟怠都是一样的意思,这个懈也就是怠,这个怠也是懈的意思,怠也可以说是慢,做什么事情疏忽、傲慢,怠就是不甩人家,不去从事自己的职责:懈怠,坠跟落,坠就是落,也是这个意思,但是,为了一句、一句配合起来比较好听,精进,精则不杂,就是我在修行,我不夹杂着任何世俗,进则不退,所以,我们说精进佛七,我这七天里面就念佛,我不夹杂着参禅、持咒、念佛,就是念佛以外,不夹杂着像密宗的持咒等等这些观想,这七天一心一意的诵《弥陀经》,唱赞佛偈,然后,念阿弥陀佛,精就是不杂,进就是不退,简单讲,精进佛七就是不杂,而且不退转的,单纯的提一句佛号一直念,叫做精进佛七,事跟理来讲,念念勤修是事,但是,念念空寂是理,我起心动念,我在观照,但是,每一个观照都是空,简单讲,本性就是要这样子,在本性上建立正确的知见,所谓的妙有,妙有显现出来,妙有:真空妙有,我们所有的理念都是空的,但是,所有的念都是正的,所以,无念要建立在善的一面,无念建立在净善,纯真的本性,才能够建立无念,无念是没有世间的杂想,没有世间的妄念,而不是没有正念,没有正念就是完了,就像镜子不照,而自然照,镜子为什么讲不照,因为它不是刻意的照,你拿什么东西,它就自然显现,它没有刻意的照,可是,它却具有这种能力,本性就是这样子,无念,可是它却有一切的能力,世间的一切,或是出世间的一切,自利利人的事业,没有一件事情都不是由精进而来的,你说我今天,我要上台演讲,我本身来讲,我过去没有一段精进来阅读藏经,我如何来教导我这些徒弟呢?一定要自己本身去精进,这个精进,从以前都有比喻,比如说,小水长流就是滴水能够穿石,这个精进并不是说,我一下子一天听到佛法,我就订五千声的往生咒,我一天就订一万声的往生咒,有的人订了这个功课,就完全错误,以前,有一个人听到地藏王菩萨,就非常精进,半夜都起来拜拜到三个月以后,就退了,同学们!这个精进修行,你只要稳住什么?稳住早、晚二课,就不得了了,你只要稳住早、晚二课就不得了了,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子的计划,我这个礼拜要做什么,我应该怎么用功,当下个礼拜,这个礼拜结束以后,你会发现漏洞百出,你会发现,你所要求自己的功课,会都弥补不过来,所以,人常常每天都在弥补自己的功课,因为,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因此,出家为什么,一定比较精进,在僧团,你不起来不行,你在这里,三四点非起来不行,藉着大众的力量,束缚、约束你精进,所以,修行要像滴水穿石,第一种比喻,第二个要像钻木取火,火没有跑出来,就必须要加紧用功,就是你还没有消息的时候,你内心里面本性还没有消息,不能停,不能停,所以,古来都用两种比喻来修行,细水长流、滴水穿石、钻木取火,就是叫你要有恒心,不怕你急,怕你缓,功课订太急没有用,听到佛法,噢!一天几个钟头念佛,精进用功,那很好,我说:持续不久,持续不久,要慢慢来,慢工出细活,古来高僧大德就是这样子。

  我前几天到佛光山,去讲给五、六百个法师听,就之前,三月二十日,我就跟他们举几个例子,我举几个例子,你就知道,修行不是开玩笑的,第一个,不要动不动,就要练不倒单,练这个不倒单,像我们以前,有一个想练不倒单的,练不倒单坐在藤椅,第二天起来,竟然躺在床铺上睡觉,骂人家,谁把我的闹钟按掉,竟然是他自己,睡醒了迷迷糊糊就按下去,铃……按下去,第二天骂别人,你看,门还锁着,还没有任何人跑进来,闹钟就自然按下去,所以,要慢慢来,不倒单还没有练成,要先练倒单,我现在就是在练倒单,还有,我有一个同参道友,他一开始就是练精进,精进 ,双腿一盘起来,在冬天寒冬的时候,就是要练不倒单,不躺下去睡觉,很精进,结果,现在双腿严重风湿,严重的风湿,才年轻人喔!三十多岁了,他已经治疗了几年,治疗了几年,我这只手,尤其风湿症实在是没有办法,很难治疗,所有的医生,最怕的就是这种病,我这只手,以前在高中练跆拳道的时候伤到,伤到的时候,直到大三的时候,开始有一点点酸,大三,然后,我出家以后,以前住 在雷音寺,天气很冷,风又强,后来,以前为了表示自己持戒清净,去睡地板,地板是很凉的,地板,结果去给中医看,中医师说,你这样不行,将来你这只手会提不起来,竟然到雷音寺,那是民国,七十四年,七十五年,一直酸到现在,现在还在酸,现在左手边还在酸,这个酸从膏肓的地方,一直痛到这个地方,那是没有办法,痛有办法忍耐,那个酸实在没有办法,那种酸痛没有办法忍耐,痛有办法忍耐,那个酸得心脏快停了,噢!那个酸实在没有办法,很痛苦!抽、抽痛,抽,现在还有,我常常这样,很慈悲的讲出我肺腑之言,同学们!不要糟蹋你的身体,失去健康的人,才知道健康的可贵,真的,不要糟蹋你的身体,不要胡搞乱来,不要注射安非他命,不要糟蹋你的身体,比如说你熬夜、你酗酒,或者是说,你的车子开一百三十,发生车祸,很可惜,就是说,虽然我们知道这是臭皮囊,可是,身安而后道隆,精进修行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你的身体要照顾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课。

  《佛遗教经》里面讲,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如果你们精进,世间没有所谓的难,是故汝等当勤精进,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水长流,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修一修又停,修一修又停,譬如说钻火,未热而息,钻木取火,钻木取火,还没有热就停了,虽欲得火,火难可得,虽然你想要得到这个火,火根本得不到,这叫做精进,《法华经》里面讲,我也阿难,这是释迦牟尼佛这样自己讲,我跟阿难在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阿难喜欢听闻佛法,只喜欢听闻佛法,不修行,而释迦牟尼佛说,我常勤精进,而我常勤精进,持咒、念佛、拜佛,拼命地修,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我已经成就佛陀,而阿难护持我法,还在做我的弟子,你看看,所以说,是谁要做师父,很难讲!谁要先成佛也很难讲,在我们这里面的人,在这里面的在家居士,也许你们将来比我更早成佛,那么,我请你们慈悲收我为徒,不过,我看起来,好像没有一个比我还利根,好像不会比我快,我这辈子已经准备好了,绝对不失误,我这个是九牛不挽的愿力,绝对生死要了, 一点都不含糊,一点都不含糊,我的心二十四小时里面,都安住在佛号里面,不管我做任何事情,包括上厕所,我的佛号不会断掉,所以,今生今世如果你没有一个了断,我常常劝告我这些出家的徒弟,说:无始劫以来,生老病死,六道轮回,老夫子,老夫子就是指个人,我今天要跟你有个了断,我要跟你生死没完没了的,今天一定要跟你讲个清楚,无量亿劫来,你既然听到佛法,又是年轻人,再不做一个生死的了断,那完蛋了!人家说:师父!您是完人,对!是完蛋的的男人,是完人,生、老、病、死,你这个多劫以来,你不赶快斩断世俗的情欲,不赶快斩断贪、瞠、痴,你要修行,我觉得很难,现在就要有心理准备了,我已经觉得这世间没有所谓的快乐,无一,一无可求,唯苦无乐,我真的与世无争,也无所求,虽然,我没有办法像祖师大德这样子,不过,目前我有这种心境,朝着这个目标在走,不过,日子很好过,烦恼也少,有时候,师父有缺点,但是,也有优点,优点学一学,很好过日子,还有就是不要结恶缘,不要结恶缘,任何一个人怎么样对你,不要结恶缘,随缘消旧业就好,所以,《楞严经》里面讲,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意思就是说虽然你多闻,听了很多的佛法,如果,你不精进修行,跟没有听到佛法没有什么两样,为什么,说食终不能饱,所以,我希望你们那个念珠戴在身上,二十四个小时都在念佛,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就是说佛法,你们虽然能够想到释迦牟尼佛,诸佛所说的正法,也不如一日修止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就是你不如一日好好的修,止,止就是停止,有漏业,要赶快停止,意思就是说要观照无念,观照无所住,观照空,观照缘起,观照无常,当下进入空性,那就是无漏业,要好好的念佛,远离世间的两个,就是恨跟爱,恨、爱,恨爱是两种仇敌,自古以来,人家对恨跟爱的形容有很多,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爱恨交织夺走一切的幸福,爱恨交织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爱恨是修行之大敌,爱恨是所有烦恼当中之最,爱恨是我们烦恼贼,所以,自古以来对爱恨对立的观念,都有很多、很多的形容词,要看到爱跟恨,你随时在这个…..尤其唱歌里面的歌词,歌词特别多,所以,你唱歌随时拿开来,打开来,就会听到:恨你恨到死恨你恨到死,歌就:我恨你,我恨你,开口就是这句话,对不对?到处都是,所有的歌声都是这样子,我若没有学佛,可能也是在唱这种歌,在国王西餐厅走唱,我若没有出家,我的歌声可能不错,可能也去….一天赚五百元;唱歌,唱歌,所以,可能也是唱,布袋戏的主题曲,不然,我要做啥?我个子这么小,铁锤也拿不动,斧头也拿不动,你说,我要做什么呢?只是穿着,我这么矮,只有穿着矮矮的西装,打个领结,去唱歌,然后,靠那些跑船的太太来赏识我,因为,我个子小,唱歌都是女人赏我,赏我,我端个盘子,我恨你,可爱的人…..,就丢进去了,五百,可怜!我吃这种饭,可怜!人很难讲,对不对?这很难讲,你要吃什么饭你怎么知道呢?是说我福报大,生生世世有修一点善根,来出家修行,不然,也是迷迷糊糊,对不对?像我以前很迷糊,中秋节出去,跟女朋友出去,也不晓得在转什么,就跑到新公园,转了四、五个钟头,结果,想一想,无聊透顶,在那里转来转去,转来转去,也没做什么事情,真倒楣,浪费我的生命,众生也没办法,哪里有什么生命观,哪里有彻底的宇宙观,没有!除了一直追求以外,他哪里懂得生命叫做什么东西,没有!只是浪费我的生命,对不对?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六集

  再来,再来,六波罗蜜:六度万行无边的功德,都是以精进一法,《华严经》里面讲,就是我们用智慧专注一境的时候, 我们方便、善巧,把我们的心字住在圣道里面,都可以破除一切的妄想,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破除、息妄,我们要息掉这些妄想,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智:智慧,智慧就通达两个字,就是观照,二十四个小时,观照你的起心、你的动念,你就是一个真在修行的人,虽然你不在佛前拜佛,你不在佛前念佛,你也是一个入道之人,为什么?你善于观照,善于观照你的心,你想想看!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动念你都不放过它,叫它放下,当然贪、瞠、痴一起来,就没有作用,观照这个功夫太重要了,观照知足,观照无常,观照空,所以,明钲那天在开车,载师父去办事情的时候,办事情的时候,明钲就问:师父!我的心想安住,要安住在哪里?我告诉他:安住 在哪里都是妄想,他说:哇!那怎么办?我说:安住在无所住之处,才是真的安住。噢 ,噢……不知是否听得懂,他只是喊:噢 ,噢 。不知是否听得懂,噢!人家现在,明钲就问:我要观照无常,还是要观空?我说:你不要观空,观空会变成精神病,要观无常。凡夫观空可能很难,要观无常就没有得失,就没有荣辱,就不会为财、色、名、利,乱七八糟,观无常,深入地观无常,一切法不可得,凡夫要从这个地方,所以,我们明钲现在是真的有在用功的人,只差不剃度,不简单!现在会问这种问题,表示他有在用功,所以,我告诉他:你不要观空,要观无常。久了,你就进入空性的世界,《十六观经》应当专心系念一处,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我们的易经里面谈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都是告诉我们精进的重要,大迦叶,苦行头陀,到老,他都不放,佛叫他休息,他也一样这样修行,胁尊者,八十岁才出家,人笑他老了,他发愿:我不通达三藏,我就日夜精进修行,八十岁呢!印光大师住普陀山,三十年不下山,虚云老和尚三步一拜,弘一大师戒行,苦行卓越,广钦老和尚六十所长坐不卧,不食人间烟火,人家这种精进我们有办法吗?我们没有办法。

  再来,我们这些要破烦恼恶,哪些东西是我们最大的烦恼,我们在《十四讲表》都有讲过这些名相,现在来做个复习,烦恼离不开:一、贪:贪心,二、瞠:愤怒,第三、痴:愚痴,第四、慢:我慢,我慢就是不甩人家,不懂得谦虚,第五、疑就是怀疑,第六、再来是不正见,没有正知正见,这里面的痴跟不正见,是最大的烦恼,这个痴就是没有 智慧,不正见就是所走的路线全部错误,那根本不用谈,不正见,外道就是不正见,是为根本惑,是六大根本烦恼,六大根本烦恼,所以,我们常常讲,五利使跟五钝使,是我们烦恼的根本,五钝使:贪、瞠、痴、慢、疑,五利使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见惑还有五种思惑,那么,这个使,我们说贪、瞠、痴、慢、疑,这五钝使叫做思惑,这个思惑是属于迷于世间事相而起的惑,对这个事相不了解,它是缘起性空,所以,我们会错觉,因为错觉而追求,所以,我们造成了种种的习气同,就是贪、瞠、痴、慢、疑,你要看到贪、瞠、痴、慢、疑,你随时到酒店去看看,酒店,这个酒店一喝酒,为了女人一定是大打出手,这个酒店只要出现一个美女,比较美的,现在,因为环境不好,有的读到高中、大学,长得很貌美,她就是去接客,陪客喝酒,她只要长得很好看,这都是老板在包,那些兄弟去喝酒,电影里面都是这样演,为了一个女人,坐在那边,然后,他要她坐在那边,然后,时间还没有到,为了争一个女人,就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人命,你看看报纸,酒吧、酒廊,或者是这些花花绿绿的地方,贪、瞠、痴、慢、疑,没有一个字不具足,贪更不用讲,追求女色、美酒,瞠:动不动就杀人放火,不计一切,大家都:唉!你是老大嘛!逞老大。痴:愚痴才会做这种事情,慢的话,你看,世间的这些人,会到那个地方的人,哪一个会很……内心里面的,是说歉虚、谦冲自牧,是一个温文儒雅的学子,是一个文学家,真正的大文豪家、大哲学家,你说他会去那种地方喝酒吗?他通达人生,疑的话,内心里面动不动就不满对方,这也是疑嘛!所以,这个贪、瞠、痴、慢、疑,我常常说:你在风花雪月的地方,最容易看到这五个字,都不可能缺少一个字,不缺,不可能缺少一个字,这五钝使,为什么称为使?使就是以胶的衙,衙役你知道吗?像包青天旁边有两个,对不对?王朝、马汉,来!就站在旁边,差使一样的,像衙门派出侍卫看着你,看得死死的,不让你自由,五钝使,这个使就是限制你不自由,常常在你的身旁,使你不自由,这个叫做使,五利使就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身见就是执着自己的色身,边见就是说执断,断见或是执常见,邪见就是认为没有因果,见取见就是认为自己所看到的绝对是正确,一切的斗争都是因为见取见来的,就我刚刚所讲的我见,我见,见取见简单讲就是透过主观的意识,永远认同自己的看法,而不接受别人,叫做见取见,执所见为最殊胜,戒禁取见就是持那种戒律,而不能得到解脱,认为这是究竟的解脱,所以,戒禁取见就是外道的持戒,外道的持戒,叫做戒禁取见,持那种错误的戒律,而不能够解脱,所以,见是以推度为义,慧心所之作用,见是以推度,就是推测,推论正确叫做正见,颠倒推论叫做恶见,再讲一遍,我们见是以推度为义,比如说正见也是以推度,推,推测的推,推度就是,嗯大概是这样对!所以,以智慧为前导,那么,如果这个慧跑到邪慧,就是外道的思想,叫做恶见,或者说拨无因晨果,慧如果推度正确,名叫做正知正见,所以,见以慧为体,由智慧分开两边,一个是正见,一个是恶见,第四个就是称法行,称法行就是说如法按照本性的平等心去修行,所谓称法行就是说按照法性本空,乘这个法身船去修行,名称法行,这个就是如法、如实、空,如实相的一乘法的修行,叫做称法行,这是达磨祖师教的第四个称法行。

  再来,摧伏四魔,摧伏就是挫的意思,抑的意思,一个提手旁,再一个坐,摧伏四魔,抑就是一个提手旁,再一个??,挫或是抑,伏就 屈伏,四魔,第一个叫做五阴魔,五阴魔就是由我们的五阴身,就是色、受、想、行、识,集合而起的这个身体,使一个修行的人困在色、受、想、行、识里面,生起种种的烦恼,所以,这个五阴魔就是因为有这个色身的五阴身,而起的一切烦恼,统统称为五阴魔,老子里面面讲,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也称为五阴魔。第二个叫做烦恼魔,三界中一切的烦恼,贪、瞠、痴的一切习气,能恼害修行人,称为烦恼魔。第三,这个死魔,死魔就是说这个人刚刚听到佛法很想修行,哇!修到一半,死了,他很想精进却来不及,他无量亿劫来,知道生、老病、死,他很想用功,结果,出去撞死了,根本来不及念佛,也来不及用功,就死于非命,这个死魔是最可怕的,死魔就是说,你听到佛法也没有用,断掉你的身体,断掉你这个生命,你来世就要看福德因缘,也许你一转世,转世到他方的星球去,结果,一进入太古时代、恐龙时代、洪荒时期,那里根本没有佛法,遮着树皮,每天像非洲喊:咻、咻….每天…忘记了前世是文殊讲堂的在家居士,结果,跑到洪荒时期,人与兽争,人跟禽兽在争,结果,有神通的人一看,看那个地球:噢!你看!你看!他拿一个标枪,正跟恐龙在打仗,唉!前世在文殊讲堂,竟然不用功,投胎到太古时代去,然后,遮着:用树皮遮身体,吃那个肉是整只来烤,都没有碗可吃,手都整个下去抓,抓一块起来就在那里啃,没办法!你看过洪荒时期那个片子,拍得非常好,菩萨在天上,看下去,看得清清楚楚,可是,你已尼隔阴之迷了,隔阴之迷了,对不对?到森林里面,去:啊、啊….这是泰山,可怜!变成没有智慧,又不懂得语言,完蛋了,这很可怜!所以,说起来死魔一死,来世要变成什么,不知道,要变成什么,不知道,所以,要赶快、赶快修行。再来就是天魔,天魔就是修行人要求超越五阴魔、烦恼魔、死魔,生到欲界里面,欲界的天子得大自在,所以,天魔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修行当中会扰乱修行人叫做天魔,为什么修行人,天魔会来障碍,因为,你修行,你就要脱离三界,魔子魔孙就减少了,他来化作欲望的境界,变现财、名,变现女色,困惑诱导你,使你落入烦恼,使你落入六道轮回,贪着五欲:天魔,这是古时候的名词,现在的名词,佛门四众所应该戒的,第一个应该是电视,用现在的名词来讲,因为,以前是讲魔,现在不是,是坏习惯应该除,第一个叫做电视,这个电视有好也有坏,好就是能够让你了解世间的新闻,比如说,到西伯利亚去摄影回来,到中国大陆去,因为你没有钱、没有时间,看电视可以了解一下,中国大陆及全世界的风景,这倒是满好的,但是,现在的电视,大部分都不是很有营养的节目,再来,就是电影,能够少看电影比较好,再来,就是赌博,赌博也算是魔的一种,再来,吸食安非他命,吸食迷幻药,吸食迷幻药,吸食迷幻药以后你吃了,那就会光着身体在路上跑,就是所谓的裸奔,你能想像我现在在讲什么吗?裸奔,迷幻药一吃的话就在街上裸奔,再来,就是吸烟,抽烟也不太好,这大概是男众比较多,这个要改,我在讲什么,你们都知道我在讲什么,吸烟不太好,尽量改,吸烟不是坏事,偶尔应酬一下,不过,最好不要吸烟,歌舞,就是唱歌还有跳舞,尽量不要唱歌、跳舞,歌舞的话,我倒是没有什么兴趣,我从念高中到大学,有参加过舞会,但是,我不会进去跳,这样闯,这样闯,我想,这样闯到后来也得死,没有用,这样闯,这样摇,不如来晨跑,还有,再来信佛的青年,所应该戒的有五种,第一逃课,第二考试作弊,信佛的年轻人不应该这样子,考试作弊,第三自杀,自杀,这也是属于一种魔,自杀会死好几次,千万不能自杀,有勇气自杀,为什么没有勇气活下去?不应该自杀,第四悲伤,忧郁寡欢的人,我们应该放松我们的心情,我们观照知足,不要常常认为别人对不起我们,要常常想:别人对我这样已经很了不起,我不应该再要求什么,悲伤,悲伤就是对什么事情,都把它看成错误的反面,悲伤是人生的杀手,心灵的杀手,这个悲伤的心情是很很糟糕的,悲伤用随喜来对治,欢喜心来对治,第五就是手淫,手淫,这个男、女都有,在美国调查过,读高中犯手淫的人,百分之九十四,六个人不回答,一百个人,男众有九十四个人,曾经犯过手淫,那么六个不回答,不回答不表示没有,那就无从得知,无从得知,女孩子大美国的高中到大学,里面有百分之七十五,也就是一百个人,一百个人里面,有七十五个女孩子,都犯过手淫,手淫是一个很不好听的名词,但是,克制不住,有些人用任何工具,手或是用任何东西,以前,报章杂志有刊登过,女孩子,国中生不懂,她用笔就跑进去了,拿不出来,太深了,拿不出来,也很糟糕!虽说这个不好意思,但是,我还是要讲,因为,这里有讲,我不讲不行,一定要讲,这是莲因寺大专斋戒学会的资料,从忏公那里出来的,忏公都敢写了,我们怎么不敢讲呢?还是要讲,手淫,总不能说:有手淫的举手,怎么能调查这个,害羞死了,能听吗?这不能调查,这个不行,我希望你们好自为之,会伤害到身体的,我们尽量不要,这是非理性的东西,非理性,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无能为力,知道是一回事,要除掉比登天还难,非常之难,我们已经讲过不好的习惯,我们现在要讲好的,好的,信佛的青年人应该怎么样,第一,应该孝顺父母,好好地孝顺父母,第二,应该尊敬师长,尊敬师长,第三,应该长幼有序,长幼有序,坐车也好,休息也好,吃东西也好,必需以长者为主,幼年的人在后面,吃东西,师父在前面,必需以师父生,徒弟在后面,你不要先吃了以后:师父!我试试看有没有毒,结果,试一块不够,师父!我再试第二块,总共三块,试了二块,剩最后一块,再来,兄友弟恭,做哥哥的人要疼爱弟弟,做弟弟的人要恭敬哥哥,第五就是男女有别,男女有别,信佛的青年应该这样子。

  把你们那资料拿出来,我们会这样愚痴的生、老、病、死,正因为我们有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你们的表解,有没有发一张纸,有没有?有!好,诸位看最上面,[十二因缘表解][释名:感果名因,]就是会感得果报,感果名因意思就是将来会呈现出果报叫做感果,感应出果报来,叫做感果名因,就是你做这个因,你就会感果,[助因曰缘。]助因叫做缘。[因为能生之种,缘为助生之机,]就是因,这句要这样念,因,停一下,为能生之种,能产生的种子,缘为助生之机,帮助它生起来,[此之十二,辗转感果,]感应之果报,[互相由藉,]互相由藉,[故合称十二因缘也。][新译曰十二缘起,又名十二重城]十二重城的意思就是把一个人关在十二因缘里面,好像牢牢地被关在牢狱里面,十二重城就是等于监狱,十二缘起就十二种条件,所构成的生、老、病、死的连锁,所以,三世十二因缘是讲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佛陀十二因缘的[宗趣]是什么?[一、为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令厌离生死。][二、为现在不知何等是我。]就是说现在的我是什么,不晓得,不晓得现在什么是我,现在何等是我,[三、此我云何,]我叫做什么:此我云何,[我谁所有,]我是谁所有的,是什么东西所构成,谁是我叫做我谁所有,[我当有谁。]谁才是真正的我,我当有谁,我,什么是真正的我,[破我执。]再来,[四、为除断、常二见,]断就是人死了什么都没有,所以,十二因缘告诉你,人死了还有六道 轮回,破除你的断见,常见叱?破除人死了来世又做人,没那么便宜,你造恶必受果报,断、常二见,[执无因果。]认为没有因果,[五、或执邪因。]什么叫做邪因,[一因],把笔拿起来,神都叫做一因,一因底下写两个字:多果,就是上帝是一个因,无量无边的果,都是从那边出来的,叫做一因多果,这就不对,一因多果这是属于耶稣基督教、天主教、回教,这个都是一因,还有就是外道的[无因。]一种叫做所谓的唯物主义,今生今世难能可贵,拼命地享受,什么也没有;无因,没有任何原因,[种类:缘觉有二种][一、]出佛在世的时候,[闻佛说此,十二因缘而悟证者。]这个叫做缘觉,[二、出无佛世,由春见百花开,]春天看到百花开,[秋观黄叶落,]秋天叶子就落下来,[而悟生灭无常,]而悟到生灭无常,所以,还是要观无常,[因缘变化,修行成就者。]这个叫做独觉:独自觉悟,第一个叫做缘觉,有佛在世的时候,修十二因缘:缘觉,第二个叫做独觉,自己有上根利智的人,不必靠佛自己觉悟,叫做独觉,[二观:顺观:]顺着生死叫做顺观,[自无明至老死。]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个叫做顺观,从无明,因为没有智慧而造业,从无明到老死,[逆观:自老死]我们有老死,我们要怎样才没有老死,我们怎样才有老死、有生,为什么有生?因为有“有”,有因为有取、因为有爱,所以反观有觉,受、触、六入、名色、主、识、行、无明,噢!原来最根本的就是迷惑颠倒,我们现在工斩断它,就要除掉无明,究竟的脱离这个生死,这叫做逆观,所以,顺观叫做顺生死,逆观就是逆着生死流,逆生死就是要解脱生死,逆观就是自老死[至无明。][二执]就是我执跟法执,[二空]就是法空还有我空,]我执:自无胆乃至老死。][我空:自无明乃至无老死。]就是连无明也没有,无无明就是我们本来自性清净,哪里有什么无明,所以无无明乃至无老死,我们生、老、病、死是虚妄的东西,空无一切法,藉着业力的题材,来做我们生、老、病、死的题材,所以,根本没有这些,所以,这个叫做无老死,[法执:法空:自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无无明也没有,也没有所谓的老死尽,这个尽就是修行,除掉一切的无明,所以,自无无明尽 就是根本本来是没有所谓的无明除掉,没有所谓的除掉无明,也没有所谓的除掉老死,为什么?因为本来就没有无明,也本来就没有生死,这个叫做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尽,没有所谓的尽不尽,修行才能尽掉无胆,才能尽掉老死,这个尽就是除,我们本来就没有无明,也本来就没有老死,你除什么东西?

  好,再看底下,[三世二重因果十二因缘]为什么讲二重?就是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就是双重因果,我简单解释一下,我们因为无始劫以来,因为[无明]就是迷惑颠倒,所以,我们有无明,因为无明,所以,[行]就是造作,造一切的善跟恶等等,再接着就是[识],就是来今生今世藉着父母的因缘,我们第八意识的意识所生的灵魂去投胎,投胎以后就[名色],名色就是受精卵,就是精神跟物质的和合,名就是但有精神,没有任何东西叫名,色就是有父精母血,所以,名色就是一种受精卵的意思,所以,名色就是精神跟物质的和合,名就是精神,色就是物质:名色,[六入]就是在母胎里面,慢慢、慢慢地成长,慢慢成长,成长什么?变成眼、耳、鼻、舌、身、意,[触]就是出生以后,慢慢的接触外境,[受]:年纪愈来愈大,感受性愈来愈强,[爱]就是到成年,慢慢的成长;爱,[取]追求得更厉害,[有]就是造业,而有生老病死的业,这个“有”不是有没有的意思,有将来的业力,有将来的果报,[生老死]好!我们来看解释,看解释,无明底下,无明:[过去世之一切烦恼,总曰无明。]行:[过去世由无明][生业,]就是造业,[业即是行,]行就是造作,行就是造作,[业有善、恶、无记三种。]识:[自过去世之无明与行][烦恼与业力为因缘,][而于今生最初投胎之一念名识,][识即淫念,]所以,断掉淫是我们现在修行的当务之急,不能断,至少要看得很平淡,看得很平淡,[胎为男精女血,和合而成。]男精女血和合而成,名色:这个[色为色蕴,即是胞胎,][名为受想行训,即是胎中心念耳。]所谓的念头,名就是精神,精神就是受、想、行、识,色蕴就是胎胞,[自投胎第二念,至五七日之位。]五七就是三十五天,所谓的我们还没有成形,就是一个肉团,肉团,大部分在堕胎的时间叫做名色,名色:五七,三十五日,再来,再慢慢长大,[胎胞渐长,六根俱足名六入,]六入就是从这六个地方进来,染污你的清净叫做六入,六入就是等于六个门,眼耳、鼻、舌、身、意的意思,六根俱足名叫做六入,从这六个地方进来,来染污你的清净心:六入,[盖六根能入六尘故名,]入六尘就是盖着肮脏的东西,那个应该念入,能入六尘,[自六七日至三十八个七日,]三十八乘以七,七、八,五十六进五,七、三,二十一,二百六十六天,二百六十六天左右,三十八个七天,[皆胎中位也。]触:[出胎后至二、三岁,][由六根尘识合为触,]touch,接触到外境,[尚未出三受也。]三受就是苦受、乐受、舍受,舍受就是不苦不乐,再讲一遍,三受就是苦受、乐受、舍受,不苦不乐,就是小孩子出生以后,还不是很强烈的,只是触,触而已,接触而已,还没有达到苦受、乐受、舍受三种受,底下,受就比较强烈,[自四五岁至十三四岁,][领纳违、顺、]违是不顺从他的心,顺就是顺从他,[俱非]就是说也不能算是违逆,也不能算是顺,比如说,我把茶杯从右边拿到左边,我只是个一下意识,没什么什么善跟恶,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违跟顺,没有!我看到路边一张纸屑,我就顺便捡起来,那也不是所谓的顺,也不是所谓的违,俱非就是两种都不是,[之境而生苦、乐、舍,]生苦或生乐或生舍,其实,这都是心理的作用,不知足的人,二十四个小时都苦,知足当然就乐,舍就是不苦不乐,[三受,然尚未起贪淫之心。]受再来就是爱,[自十五岁至二十岁,][于男女、金银财物胜妙资具之境,][深生爱着之心,][然犹未广遍追求也。]有爱了,十五岁到二十岁就知道要追求爱,所以,年轻的国中,高中,就开始要谈乱(恋)爱,开始要追求了,取:[自二十岁以后,贪欲转盛,]贪欲转盛就是控制不住,[驰驱诸境,]追求这个境界,[求取诸欲,][思必得之名取,]一定要得到它。有:[为追求取得尘欲故,][造善恶果,]能牵生未来世三有,三有就是三界的[果故名有。]所以,这个有简单讲就是业力的意思,有就是业力的意思,有三界的业报:有,这个有不是有没有,那个意思的有,生就是[未来世中,受生五蕴身心名生。]未来还继续投胎再老死,([五蕴身心变坏名老死。])再来谈到无明跟行,是过去的因;过去世,所以,底下这个[因果]跟[三世]要同时看,无明跟行是过去的[因]:[过去世],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是[现在世],可是,现在世又分成两个,是不是?分成两个,分成现在的[果],还有现在的[因],现在的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的果报,爱、取、有,是未来的因,未来的因,都是今生今世所存在,[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知道你前世是什么因,现在所受的一切的果报,你就可以清清楚楚的感受出来,清清楚楚地感受出来,是不是?你不要羡慕别人,人家前世种了什么善因,所以,今生今世要好好的念佛,[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知道你来世是什么果报,你现在所造的业就清清楚楚;这是因,生跟老死就是[果],所以,因果通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再来,[三障]三障,三障:无明是迷[惑],行就是造[业],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个叫做[苦],爱、取、有,这个叫做造业,爱、取、有,迷[惑]就造[业],有就是业,爱跟取是惑,再来,生跟老死是就是[苦],苦,再来,底下,[十二因缘为广四谛而说]十二因缘是从四谛里面开展出来的,四谛而说,看[流转门]跟[还灭门][因缘生起相,广苦集二谛说]因缘生起相是,广就是推展,苦跟集二谛来说的,比如说无明跟行,这是[集谛],造业,造种种的惑,收集了一切业:受苦,[苦谛]就识、名色、六入、触、受,有这个东西,你就要受苦,[集谛]就爱、取、有,爱、取、有,你就必需要集,集什么?集惑跟业,受苦呢?[苦谛:无明乃至老死,为苦集二谛。]为苦集二谛,再来就[还灭门,因缘修断相],生起相就顺着生死,修断相就还灭,[广灭道二谛说]。[道谛:观十二因缘之智也]。灭谛是十二因缘的灭相,[无无明乃至无老死。为道灭二谛]。这都很简单,苦、集、灭、道大家都晓得。

  底下一个,[一念十二因缘],什么叫做一念十二因缘?一刹那之间就可以解释十二因缘,上面叫做三世二重因果十二因缘,底下这个叫做一念…,就一念来讲,这意思就是同时就有十二因缘,上面是把十二因缘拉开来变成三世,而现在是讲一念十二因缘,一个念头,[令知念念相续生死无已],念念相续,每一个念头都是生死,[又破性实],破性实就是破除没有实在的实性、体性,破性实就是没有实在的永恒之性叫做破性实,这个性不实在的,是不实在的,要破,破除执著,性是实的,现在是不实在的,因:[因眼见色而生爱,爱即是无明,耳闻声亦然]。无明就是刹那之间,这一念眼见色而生爱,爱就是无明,这一念头马上造业,[为爱造业],比如说,为了一个女朋友嗔恨心,拿刀子杀人、放火,是不是?爱不到嘛!行,所以这个行是解释一刹那的嗔,识,解释什么?解释[至心专念],一刹那至心专念,名色就是身体跟念头同时,识就是[心念身动],名色是物质跟精神的和合,这一念,这一念十二因缘,心念而身体动,六入:[六根生贪而入六尘],触:[根尘触对],同时存在,现在马上感受到,苦、乐、舍[三受俱起],爱:[爱着缠绵],噢!这个缠绵命名得太好了,我看第六感生死恋,我觉得这部片子,拍得非常成功,有助于佛教的宣扬,有警惕人善恶的念头,你们没有看过,我很赞叹而且跟你们介绍这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导演很厉害,很扣住人家的心,而且宣扬善、恶弄得很清楚,它是描述一个男人,在一次偶然机会当中,跟他的女朋友在散步,在散步的时候,突然被人杀死,有个男孩子跟他起冲突,半路被杀死,杀死以后,这个男孩子还追、追…,追这个坏人,回来一看到自己已经死了,自己死了,灵魂还在追,追回来一看,唉!怎么我的女朋友抱住我的尸体在哭,已经看到他死了,看到他死了,从此以后就演变…,这个女孩子就非常思念她的男朋友,一直到他死了一年,她一直想念他,这个男朋友在她旁边,她看不到,看不到,后来经过通灵的人,噢!这个通灵是个黑人,叫黑人来演,很会演,很会演,演得让人哈哈大笑,所以,后来…,这个导演很厉害,她的先生(鬼),后来,他要报复,没有办法,打不到人家,打不到人家,坏人要去伤害他的女朋友,打不到人家,就去火车去请教鬼,鬼告诉他:要用意志力,意志力,比如说,这个盖子,鬼,我们人有手可拿,鬼没有办法,他就动念,盖子就会动,用意志力量推动,这刚好符合佛法,万法唯心造,我只看到那个,噢!这个人很有佛法思想,很有佛法,主题曲又好听,悱恻缠绵,不过,有看到二、三分钟,要念观世音菩萨,那段要念观世音,悱恻缠绵,人那种爱的胶着状态,不能自拨,没有办法,连做鬼还是深深地爱着他的女朋友,当然,看这个对世间人好,不过,看这个对出世间的修行,就知道六道轮回确实是有,鬼随时就在你的身旁,这一念,这个爱,爱,你看到那个地方,看到电影里面的描述就知道,人实在没有办法突破爱,很难!很难、很难,做鬼还是爱着他的女朋友,女朋友,他死了多久,还是念念不忘她的男朋友,明明知道这个躯壳会生、老、病、死,还是一直想他,人实在没有办法,除了听到佛法,再来,取:[求是等法],求如是等法,求如是等法:一直求,有:[是法生起],法生,再来,有就是[次第不断,次第断故,其法熟变为老,其法灭坏为死]。生就是次第不断,有,有就是有法追求,次第不断,一直追求生、老、病、死,这是一念十二因缘。[二世十二因缘破我执],破我执,[投胎之时,于父母生爱嗔想]。就是男孩子喜欢…,比如说父母亲在交媾的时候,我们在阴界,我们用神识,会喜欢自己的母亲而来投胎,投胎成女孩子,是喜欢自己的父亲而来投胎,[父母遗体,谓市是己有]。那是父精母血所构成的,[谓己有故,识托其中。身识和合,名色具足。六根既具,六入随生。由六入故],触对境界,[触对前境。由触对故,便有领纳。由领纳故,心生爱染。由爱染故,周遍追求。由追求故,成三有因]。成三界因。再来,就是生跟老死,[随因感果,有后世生]。来生。[生变坏故,而有老死]。

\

  [现代语文注释],什么叫做无明?[根本迷昧无知。非是无知,乃违理强知也]。完全不了解无生的道理,强词夺理,行就是我们所讲的[行为],识:所谓的[主观的能认识之心理。精神活动]。名色就是[心理的活动状态与身体的生理现象]。生理现象配合。六入就是[感觉器官。能感觉的能,认识的器官]。触:[能感觉的心理与外界的境界接触]。受就是[接触而生起的苦乐感受]。爱:[由感受而发生的爱恨心理]。取:[由爱的情感,转为追求的心理作用]。有就是由色法,[由色求的心理],由外在的意思,由外在追求的心理,[而发展为行为的表现]。生:[由心理行为的潜在力,投生六道,完成受报之生命]。老死:[老死为受报之生命的演变上必然的结果]。必然的结果。

  翻开第五觉悟,上个礼拜有一个同学来问,问惟慧是业到底是什么意思?惟慧是业,第三觉知的惟慧是业,惟慧是业就是说一切以智慧为主,我们一般来讲为恶是业,众生是为恶是业,因为,他其它都看得懂,就是这句看不懂,惟慧是业就是说追求智慧来当作是他的功课,听经闻法、念佛,这个就是惟慧是业。

  好!翻开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简单讲就是我们生生世世来这里流浪生死,是因为我们愚痴,就是无明,这个叫做愚痴生死,世间人都自认为自己很聪明,他不了解我们生、老、病、死的大问题,菩萨呢?菩萨就常念,念什么呢?要广学多闻,菩萨知道我们要广学多闻,才能够增长我们的智慧,才能够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若没有辩才,那你没有办法度众生,你学佛学得再好,你没有辩才,那很难,很难!所以,成就辩才才能够普度无量无边的众生,现在你们翻开讲表的后面,有一个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在24页这个地方,24页中间,就是我们以前所读过的[十二因缘],我们讲愚痴生死,生从哪里来?从[无明]而来,就是无始劫以来,我们没有智慧,我们起心动念,[行]就是去造作,造身、口、意的一切恶业,这是[过去愚痴],无明迷[惑]了,行就是造[业],再来,[识、名色、六入、触、受],你造了迷惑,造业,你就必需受苦,你就必需受苦,名色就是所谓的第八意识,识就是第八意识,名色就是我们所讲的精神跟物质的和合,就是受精卵,六入就是在母胎里面成长,触就是刚刚出生,受就是年纪比较长大,三、四岁的感受就比较强一点,是[现在生死],因为,过去有这个愚痴,所以,现在有这个投胎的意识,所以,有这个色身,简单讲,因为我们无明的力量化作有形的肉体,意思就是说,比如说,空气中的能量结合成水气,这是能量的转化,我们因为无明而产生的意识状态,意识状态就变成这个色身,现在的生死之[苦],我们要受苦,再来就[爱、取、有],因为你有所爱,这个爱大部分是站在私欲来讲,这个爱包括两个,一个是情执,一个是欲望,这个爱就是有两种,无形的就是情执,母女的情、父女的情、师徒的感情,或者是夫妻的感情,这个爱就是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心理作用,再来就是欲,欲就是所有的境界,就是名、利的追求:爱,取的话,就是得到了,取就是得到了,愈多愈好,有:又造了生死的业,有了将来生死的业,[现在愚痴],如果是这样子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个世间,用一个最简单、最方便的方法,解脱生、老、病、死的方法,就是要在爱这个地方好好的淡泊它,爱既然是关联到十二因缘的一个连锁,这中间只要断一环,就像戒指断掉一个,这个戒指就断了,意思是说生、老、病、死是因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一连锁的反应,如果,我们切断了这一个连环里面的爱,简单讲就是对境界、对男女,或是对一切的事情平淡、平实、平凡,来处置这些事情,这样子生死就慢慢解脱,所以,要在这个爱字好好的解脱它,不是下功夫喔!是要解脱它,你好好的在爱下功夫,就惨了!生死就更重了,要在爱这个地方,好好的去解脱,解脱它,看得平淡,然后,得失心放下,现在愚痴,现在的愚痴就是[惑]还有造[业],[生、老死]就是[将来生死],[苦]:生死苦,所以说,菩萨常念要广学多闻,为什么?广学多闻你才有智慧,智慧才能成就辩才,在《佛遗教经》里面这一段,你们要好好的听,智慧,你们那边的资料没有,我这边有,我念得很慢,慢慢的解释,《佛遗教经》里面讲,汝等比丘,就是警惕这些出家众,若有智慧,则无贪著。你看!佛讲的每一句话,一针就见血,如果,你有透过大智慧的人,你就不会对这个世间有一点执著,则无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常常自己观照自己,不令有失就是不要让它有所过错,不令有失,失去东西的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常自省察:你要好好的观照自己,不令有失:不要让自己有所过失,是则于我法中,能得解脱。这样,在我佛法里面,就可以得到解脱,[若不尔者],如果你不这样子观照,好好的修行升华自己,把一切事情看得很平淡,放下得失,知道无常,广学多闻才能增长智慧,如果你不这样子,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者。这是针对比丘讲的,若不尔者就是你们出家这样修行,你们不这样观照,就没有智慧,是不是?所以,既非道人,你不能算是一个修道的人,又非白衣,也不是世俗人,无所名者,就是无所名者,那要叫什么?你既然剃度出家,经教又不通达,又不懂得这样观照,又没有智慧,既非道人,又非白衣,无所名者:不能安插任何一个名词来形容你,那你算什么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实智慧者,就是真正的智慧,可以,则是,度:超越,老病死海坚牢之船,坚牢船也,就是拥有了智慧,你就拥有了这艘船,就可以度老病死烦恼之河流,则是度老病死海,船牢,坚牢的牢,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意思就是说智慧才能够照亮你的人生,智慧才能够透视宇宙万物的一切法,当我听到佛法的时候,我真是很震惊,佛有这么样的智慧,佛法,有这么好的佛法,而世间人竟然有人诽谤佛法迷信、消极,真是可怜的人,太伟大了!佛陀真是太伟大了!

  我也浪费我二十年的光阴,读大学的时候,大概是二十一、二岁,二十二岁吧!换句话说是二十一岁以前,统统是做白日梦,所以,有一个八十几岁的人,说:你今年几岁?他说:我今年四岁,唉!怎么了?老伯你看起来已经八十几岁,怎么会是四岁呢?他说:我今年实在是八十四岁了,但是,八十岁以前,都不晓得怎么过日子,迷迷糊糊,所以,我讲我今年才四岁,就是因为学佛才四年,才认识真正的生命叫做什么,所以,我说才四岁而已,不过,这个佛法,没有听到的话不算,听到的人那真是是大幸,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大明灯,一切病者之良药也,智慧,伐烦恼树之利斧也。斧就是斧头的斧,一个父亲的父,底下一个斤,一公斤、二公斤的斤,斧,我们的烦恼就像一棵树深根,其实每一个人,都过着烦恼的日子,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千人千般的烦恼,烦恼不相同,烦恼,利斧。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增加益处,你应当以闻、思、修,来自己增加自己的益处,底下一句,若人有智慧之照,如果一个人能够用智慧来观照,人生跟宇宙真实的道理,虽无天眼,虽然没有像天人的眼睛:天眼,而是明见人也。是真正看得很清楚的人,是名智慧。Konwledge or wisdom,两种,是名智慧,智慧梵语叫做般若,应该念台湾话叫做般若,般若,这样念才对,念bo re也不太对,要念台湾语才正确,叫做般若,般若,这个般若翻译成中文叫做智慧,但是,因为它的涵意很深,你翻译成智慧还不能够形容般若两个字,般若的意思就是观照明见,观照:从心下手叫做观照,对外叫做观看,知道吗?佛法的名词,用得是很了不起,我们看一件事情叫做观看,心外求法叫做看,把眼睛对外看,唉!你在观看什么,我观看电影,我观看一条狗,观看建筑物,观看,观照,这就不一样,观照就是回光返照,就知道是讲内心的事情,中国话的翻译实在是不得了,观照就明见,明见:明心见性,明见,所除灭执、障,除灭这个执着和障碍,悟真空理,觉悟到真空缘起的道理,为德之首,简单讲就是你没有智慧就没有办法,我以前,小时候自己一个人,就不敢上厕所小便,没胆,慢慢的来,一直到高中,就慢慢的,胆量就稍微好一点,读到大学的时候,我就知道佛法是讲世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以前身体不好,常常做恶梦,我们人会做恶梦,因为生理上的关系,影响到脑筋里面,所以,我们人气虚,气如果比较虚的话,体质虚弱的人,梦境就会比较多,还有地理的关系,也有关系,凡夫会受到地理的影响,譬如说这个地理,以前,鬼魂住的地方,比如说,坟墓,或者是这个地方死很多人,也会常常发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第三种就是什么?自己疑心病很重的人,很重的人,以前,有一个人很糟糕,去看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形容有一个人在读书,在读书的时候,后面常常出现鬼魂,电影这样演,噢!这个人去看了这部电影以后,这麻烦了,他一看书以后就会….,唉!看 看 后面鬼有没有出现,我们人一受到电影的影响,他整个脑筋里面就失去了定,喜欢看刺激的鬼怪片,每次就看看后面有没有鬼,怕了,一直到念研究院的时候,就有相当的定力,一切都是那么肤浅,所以,佛陀说:地球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那么的肤浅、幼稚,肤浅、幼稚,后来,我在雷音寺当住持的时候,一、二点,整个山上都跑得没有人,只有我一个人,就跑到纳骨堂去看一看,拿着手电筒,像我现在也是一样,整栋都没有什么人,都去受戒,拿着手电筒,从早上到地上室走,统统走,每个厕所都开,像昨天,昨天,不晓得是谁,电灯没有关,还是我老人家在烦恼,你看这个。我可能是业障很重的人,我叫他晚上睡觉电灯要关起来,昨天,一点多下来看,唉,又亮亮的,很糟糕,你看!所以说…,还有,有时候到楼下地下室去弄,噢!厕所的水流不止,把它关起来,不然,到明天,水不知会流多少,盖得愈大栋,我老人家愈麻烦,晚上要巡寮,有时候精神病的去躲在地藏王菩萨的桌子底下,他出来,差点被他吓破胆,不是被鬼吓到,是被精神病吓到,知道吗?精神病出去….,晚上的时候,他不出去,他躲在地藏王菩萨的桌子底下,我以为是什么鬼跑出来,所以,这个很糟糕!一直到现在,就像我现在的话,就没有什么作用,你叫我凌晨二、三点去走,我也敢,没有觉得什么东西,现在的心境又完全不一样了,那个鬼不晓得几十次来找我,前二、三天的时候,才二天,二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又来,噢!那种力量来的时候,非常之强,我知道它要来的时候,我就跟它这样,知道、知道,你来、你来,你老人家来了,来的时候,我的心很定,我一看到他来的时候,我就稳住,稳住,我就非常稳,然后就:来、来、来..,但是,你眼睛睁不开,那种力量很强,象什么声音一样,好像蜜蜂的声音,我就:来、来..,又来了,没有睡觉,刚要躺下去而已就来了,这个鬼对我很有兴趣,很奇怪!来的时候,后来,就没有办法了,心很稳住,就开始念:南无阿弥陀佛….,观想放光,唉!它也不走,它站在旁边,是没有我的办法,要来压,压不下去,就站在旁边,我说:你不必看了,等我起来就要戴咒轮。结果,咒轮忘记戴,咒轮忘记戴,我每天都有戴,那天没有戴,就来了,那个咒轮,我起来,后来,起来的时候,就去拿一个咒轮,糟糕了!咒轮都送给人家了,哇!翻箱倒柜,唉!刚好找到一个,就挂起来,躺着,就没有了,所以,那个咒轮威力有多大,你看!还是慧律法师加持的,真是很好笑,所以,就把它戴着,因为,我没有办法二十四个小时去挡鬼,干脆戴一个等你来,等你来,从戴咒轮以后,就没有了,就没有了,今天忘记戴了,也没有了,所以说,有时候也很不可思议,因此,讲这一段的意思就是说智慧会破除我们的执著,像我以前碰到这种境界,我会满身大汗,出汗,现在我不会恐惧了,我知道生、老、病、死都是虚幻的东西,鬼,我不伤害他,他绝对不会伤害我,所以,悟到空理,觉悟到空性的东西,一切随缘,为众德之首,般若智慧,一切都要靠智慧,万行之导,万行之导,诸波罗蜜中为此最胜,种种的波罗蜜当中,这个地方,智慧是最殊胜的。

  般若智慧有五种般若,在经典里面般若分成五个角度,第一个叫做文字般若,文字般若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统统是文字般若,为什么?怎么讲呢?因为,这是佛陀真实的教育需要靠文字;第二个叫做观照般若,就是你看了文字以后,知道并了解世间是苦、空、无常、无我,或是大乘无相、无不相,一实相的中道之实义,你能够起观照,所以,文字般若叫做真教,观照般若叫做真慧,真正的智慧,因此,听佛法的人很多,如果,不拿佛法来运用,配合自己的境界、心境,那是很可怜、很悲哀的,第三叫做境界般若,就是一切境界,你随时都可以会归到你的心,境界般若,境界般若就是诸法,诸法:一切法,所有的境界都是诸法,法就是一切事理的总称,一切境界都不能离开事相跟理体,境界般若;第四个叫做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叫做真理,实相般若就是真理,佛所讲的一乘实相的道理,叫做实相般若;第五个就很重要,这个就是眷属般若,眷属般若就是在你的菩提道上,你需要善知识,一定要有善知识陪伴你走完人的一生,否则的话,你没有办法,简单讲,眷属般若就是说四周围的一切都是让你修行,叫做万行,万行,所以,这个眷属般若,简单讲就是说在你四周围的人、事、时、地、物,都是眷属般若。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七集

  举一个例子来讲,比如说,你出现了一个对你不忠不义的朋友,这个叫做逆增上缘的眷属般若,逆增上缘,如是要在修行的道路上,你出现一个很能够开示你的同参道友,这个叫做尖顺增上缘眷属般若,因此,大智慧的人境无好坏,唯心所造,境界没有所谓的好跟坏,是看你怎么样会归你的心,会归你的心,这个般若如果是浅的话,是断我执,证得我空,浅般若只知道四大是假合,用析空观去修行,如果是深般若的话,修一切法皆空,当体即空,修体空观。

  有了般若翻译成中文就是智跟慧,智有智的解释,慧有慧的解释,智包括两个、两个..,一对、一对来解释,智分成几个角度来讲,慧分成三个角度,智分成两个角度来讲,智,比如说,根本智跟方便智,一对,权智跟实智,一对,真智跟俗智,真谛跟俗谛,一对,空跟假一对,我们慢慢来解释,根本智,简单讲就是先天性的佛性,每一个人只要你明心见性,恢复到本来的面目,这个叫做根本智,也就是先天性的东西,方便智又叫做后得智,就是你修行断惑,你拥有了智慧,你开始普度众生,有方便善巧的智慧,这个叫做方便智,这是一对,再来,权智、实智也是一对,实智是证悟到空理,权就是权巧方便,随着世俗讲世俗的话,但是,最终也要把你引导入佛智,入佛法,这个叫做权智,真谛智或者是俗谛智,也是一对,真谛是讲空,俗谛是讲有,空跟假:空观智、假观智,空:修一切法皆空,假:不坏假名,方便成立一切事相名假观智,这个智慧,从以前到现在,都是一对、一对的对立,就是根本智、方便智,一对,实智、权智,一对,真谛智、俗谛智,一对,加一个谛就是真理的意思,真谛智,不能讲真智、俗智,不是这样子,真谛智、俗谛智,四谛的谛,真谛智、俗谛智,空观智、假观智,就智来讲是这样。

  就慧来讲的话就是三慧,闻慧、思慧、修慧,闻、思、修统统是通达,以慧的角度来讲,闻慧就是聆听经教,而发起的慧,我们没有听经闻法,我们怎么知道生死的重要,我们没有听经闻法,我们能够放得下这个得失吗?我们没有听经闻法,我们能够知道这个世间无常吗?是苦的、是空的吗?你愿意吃素,愿意早课、晚课,愿意放弃一切世俗的享乐,那是因为闻慧。第二叫做思慧,思惟这个义理而发出的智慧,思惟这个义理,思惟佛陀所讲的道理确实是对的、正知正见的,佛陀是没有话讲,修慧,你知道有闻、有思,你知道这条路是一定要走的,所以,这个修慧是修定,而发智慧,就是般若,配合着儒家的思想,闻:闻慧,就是博学审问,思慧就审问、慎思跟明辨。修慧就是笃行。再讲,闻慧,闻,你听经闻法,你就能够博学;审问,审就是一盖子,然后再来一个番,番号几番的番,吐鲁番的番,审问,问就是学问的问,你要是闻佛法,你就有博学,博大精深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你审问你就会好好的自己去批判,好好的自己观照,这个审问就等到观照的意思,思慧呢?思慧包括了审问,所以,审问是重复的,闻跟思都是审问,还有慎思,谨慎的慎,思想的思,慎思明辨,明辨,明辨是非的明辨,你有智慧就能够审问,就能够慎思,就能够明辨,修慧就是笃行,要老老实实、确确实实的去修行才受益,如果你不这样子的话,就不受益。

  《华严经净行品》,在修行的时候,常常要念一些偈子,我觉得不错,念给大家作参考,正身端坐就是当你坐椅子坐很正的时候,或者是盘腿都可以,叫做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希望一切的众生,坐菩提座,坐在智慧觉悟的座上,那就是说心无所着,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着:心不要执着,同学们!一定要在这个地方好好下功夫,心无所着这个地方,不着六尘,见跟爱着六尘,见爱故,意思就是不执着六尘,不执着自己的见地,不执着自己私爱,心无所着,意思就是当你正身端坐的时候,你希望一切众生能够坐菩提座,心无所着,而不着六尘见爱故,《华严经》说:结跏趺坐,结就是打结的结,跏就是一足,再一个加减乘除的加,趺就是一个足,再一个夫,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善根,善根坚固就是到达成熟的地步,我们现在善根没有办法坚固,听了密宗马上转密,听了禅,马上转禅,听了外道的,心还疑惑自己的净土法门,善根坚固还是很难,得不动地,就不受到境界的影响,不为境界所动的意思。第三叫做修行于定,修行,我们修行想要得到定,我们修行有所于定,修行于定就是我们要对定下一番功夫去修行的话,内心里面就这样祈祷,祈祷什么?当愿众生以定伏心,没有定国,你临命终怎么办?以定伏心,究竟无馀,究竟无馀,以定来伏这个心,究竟无馀,无馀什么?无馀烦恼,一点烦恼都不剩下,叫做究竟无馀,因为,你伏心不生惑,你把心降伏了,迷惑就没有,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若修于观,如果你内心里面常常修学观照的功夫,叫做若修于观,《十六观经》的观,观无常、观无所得,当愿众生,见如实理,看到真实的道理,如实理,如实理就是空理,只有空理,与空理相应的才能讲如实,永无乖诤,乖就是违背,没有违背,永无就是没有违背,诤,一个言部,再一个斗争的争,永无乖诤就是你悟到空性的道理,你就不会跟人家吵架,会跟人家吵架就是不恒口到缘起性空的道理,还有纷争,所以,世间的学问不究竟,世间的八哥科学、哲学或是一切,都是站在对立的角度来衡量的,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生灭法的世间里面,这些立法委员,国大代表所看到的,怎么可能会完全一致?怎么可能,所以,立法院吵架很自然,nature,学佛都会吵架了,更何况世间人不会吵架,你学佛没人,跟人家吵过架的举手,从来没有跟人家意见不同的举手,不可能的!我都会跟人家大声了,何况是你,对不对?因为,每一个人接受真理的角度,这种阶层不一样,每个人所接受的真理也不一样,角度、看法会不一样,怎么可能完全一模一样的思想,不可能!所以,同学样!你一定要记住师父的一句话,你要包容异己的存在,才能成就自己的伟大,也就是真正的修养,你一定要包容跟自己看法不一样的,没有办法,在这个世间,你没有办法,还有就是尊重于别人的作风,跟我不同的人,我们不要干涉别人,他没有违反法律就好了,没有杀人、放火,没有违背到国家的法律,你要尊重人家,你不要一直用你的角度来衡量别人、讲别人,那你会活得很痛苦,再重复的告诉你们,不要用自己的角度、观感,一直批判别人,你这样等于给自己闹意见,失去平衡,见真如理,不偏二边,不偏于空跟不偏于有。

  解、行、闻、思、修,有一些关系。古来高僧大德说:有解无行,就是你只有了解佛法,而不去修行,叫做有目无足,就是你眼睛看得很清楚,无足就是没有脚,你不去做嘛!唉呀!听到菩萨道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很好,布施真的可以修到福,可以要拿出一点钱来,噢!很痛苦!非常的痛苦,像刀在割一样,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长者很有钱,很有钱,结果,结果,他本人却穿着一件很破烂的衣服,然后,常常在街上走,走、走…,街上的人就讥笑他,那么有钱,万贯家财的人,金银财宝什么都有,竟然穿破破烂烂的衣服,人家就问佛陀,佛陀啊!像这样子的人,他造何业,以何因缘,他这么有钱,却不会安排他的钱,拿出来布施也不要,自己享受也不要,何以故?云何如此的行为,请世尊开示,世尊说:他前世是一个贫穷的人,因为穷得很怕,后来,他到一间寺庙,出家人的地方,他用他一点点的钱,因为没有钱,用他一点点的钱,很施舍不出去,人家告诉他:布施给出家众修行福报很大,然后,在很不得已之下布施,布施,噢!结果,今生今世得大福报,因为布施嘛!结果用不到,为什么?不是欢喜心布施,很痛苦的布施,拿不出来,硬拿出来,有福享受不到,意思就是连那个布施的心,都会影响到你的来世,换句话说,如果你今天,你今生今世,你不是发一欢喜心来布施的话,也不能享受到你的福报,所以说,结果,他有一次,有一次,人家坐这个,以前人家用轿子,或者是坐车子,坐车子,后来,有一次下大雨,下大雨,没办法,跟在车子后面跑,挡一点风雨也好,跑一跑、跑一跑,唉!怎么那么巧合,怎么也跑到他的家里,一看,竟然是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一发现….,父亲有钱,换他儿子在花,所以,我们要了解有解无行,就是不从心地上下功夫的人,无行:不只是去做,真的施舍要配合欢喜心,才能真正的修,你只懂得佛法,而不在心地上好好下功夫,就是有解无行,叫做有目无足。

  第二个有行无解,有足无目,就是你一直拼命的修行,想要好好的去修行,无解就是不懂得佛法,不懂得佛法,唉呀!不必去听经闻法,一直念阿弥陀佛就好,不必去听经,或者是说,唉呀!听什么经?我只要一天到晚打坐就好,有足无目,有脚但是没有眼睛,你说,没有眼睛要走到哪里,所以,这个解行要并重,有闻无慧,你只听佛法,而没有智慧,就是没有深入地观照,叫做把火自烧,拿一把烧自己,为什么?因为你有闻,只懂得一点,没有真实的智慧就会狂,会狂,没有智慧就愚痴,无明为业,虽然听闻佛法,可是智慧不够、不开,就把火自烧,等于火在烧自己一样,没有什么作用,有闻无慧就伤害自己,有慧无闻,有智慧可是不继续去听闻善知识的开导,有慧就是你还有一点点智慧,凭藉你的智慧,不去听经闻法就无闻,不听善知识的开示,就是执刀自割,拿着刀子自割,为什么执刀自割?因为有慧,有点点狂慧的人,有一占智慧的人,他自以为是,就会落入我慢,所以,在慧无闻,会落入我慢,我慢就不甩人家,就会执刀自割,自己伤害到自己,所以,闻慧具足,解行并重,才能够自利利他,闻慧具足,解行并重。

  好!大家都想求得智慧,大家都希望去参学,参学必需要四种依靠,叫做四依止,止就停止的止,依就是依靠的依,四依止,参学,依法不依人;习教,依义不依语;阅经,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经;修行,依智不依识。

  一个个来解释,你要参学,你要到外面去走,去参学这些高僧大德,你才有所智慧,就是依法不依人,依照佛所讲的真实的法,不依人就是不是依照哪一个师父,比如说,哪一个师父的名气比较大,不过,这个也有几个角度,自己认为是祖师、是名师的,一定比那些公认为名师的还差,像清海自己自认为:我是名师、佛,卢胜彦是佛中之佛,佛中之王,卢胜彦是自己这样称呼的,王中之王,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有没有他的办法,他晚上…,你看过他的书就知道,他晚上…,很多鬼神会来跟他讲话,诸佛菩萨跟他讲话,在他的角度里面,他比佛还厉害,所以,自己称为名师的,一定比那些公认为名师,公认为名师是几万个人,几百万人都公认这个人是善知识,那一定是比较有保障,自己认为名师的,这个还是比较没有保障,那是自己认为嘛!自己认为嘛,所以,依法不依人,不依那些人,讲的法就是知见,简单讲就是这个法师讲出来的知见正不正确,关于他个人的修行好跟不好是其次,各人好不好,各人负因果,法不能讲错,依法不依人。

  习教,你要研究,这个习教,研究经典叫做习教,必须依义不依语,依照佛所讲的义,就是道理,不能依靠佛所讲的语言,就是所谓的文字,简单讲就是你悟到它里面是在讲什么,而不能扭曲佛经的文字,佛所讲的这个语,不能扭曲,依义就依照真理,佛讲的真理,真实的义理,而不依语,而不依照佛所讲的语言,依照语,有时候会误会,有时候会误会,还是要听善知识的开示,才知道他在讲什么。

  阅经,阅读的阅,阅经,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你要阅读经典,必需依照了义,这个了义经就是究竟实相的道理,不依不了义经,我讲一个直截了当就是,了义经就是大乘经典叫做了义经,不了义经就是小乘经典叫做不了义经,如果,以粗枝大叶来分是这样子,但是,了义跟不了义依照次序来讲,大乘经典,比如说唯识学来讲,有的人就称它是了义经,有人就称它是不了义经,所以,了义跟不了义就次第来讲,也有各个角度,高的叫做了义,不高的叫做不了义,层次面、层次面,比如说,二年级比一年级,二年级是老大,一年级是老小,三年级比二年级,三年级是怎么样?老大,二年级是老小,六年级比上三年级,六年级当然是老大,国中比小学,国中是老大,就是次第的比较不同,了义经跟不了义经也有所差别。

  修行依智不依识,智就是本性,平等心、圆满的菩提心,不依识,识是分别分、执着心、障碍心,修行必需依照智,不依识,小乘所讲的道理就是三法印,这个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大乘就是一法印,这个印就是说只要有这三种角度的,讲到诸行无常,讲到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统统称为佛说,以佛说的统统可以认同,这个印就是认同,印就是肯定,比如说,我们的印章没有盖下去时候,不算是本人,三法印就是说你只要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等于佛说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这个印有一种认同的感觉,肯定的意思,大乘叫做一法印,一法印就是森罗万象一法的法印,《大智度论》里面说,但有诸法实相的一法印,实相:无相无不相、一法印,空、有融通名为实相,所以,《法华经》里面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法华经》: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若无此印就是魔说,就是魔说。

  现在我要告诉诸位,要听闻,你要亲近高僧大德,高僧大德,要用哪几个角度来看这个是不是真正的高僧大德,以的你们去参学,走到哪里,你们也可以用这十个角度,好好的去注意自己,那个法师能不能亲近,亲近用这个十个角度一对照,就清清楚楚,第一、调伏:与戒相应,就是这个人持戒,与戒相应:调伏,你所亲近的高僧大德,他与戒相应,他能够调伏自己,第二、与定相应,就是寂静,他的心随时都在静态当中,不激怒、不轻浮,而且具威仪:寂静,内心里面无所执着,内心里面不跟人家计较,这个高僧大德可以亲近,与定相应,第三、除惑:除掉这个迷惑,这个法师或是在家居士,他很有智慧,与慧相应,能够伏断烦恼,可以亲近,第四就是有能,非常勇敢,益他无畏、无倦,就是利益别人:益他,益他就是帮助别人,无畏,没有畏惧也不疲倦,这种人值得亲近,就是菩萨道的精神,你帮助人家一点点,常常说:你若没有我,你早就死了,你若没有我,你今天会很凄惨,我们是宗教家,帮助别人、慈悲众生,这是理所当然的,第五叫做德增,德,道德的德,增加的增,德增就是戒、定、慧通通不缺、不减,第六、经富,就是经验丰富,德增就是戒、定、慧具足,经富就是有多闻,这个可以亲近,经验丰富的人可以亲近,第七、觉真就是觉悟真实的道理,了实义语,了就是说觉悟到真实的道理,简单讲就明心见性,空性的道理,觉真:觉悟到真实,这种是属于真正的善知识,第八、善说,善良的善,说法的说,就是说法不颠倒,不是靠自己的意思在讲经说法,是按照经典,正知正见的在讲经说法:善说,第九叫做悲深,悲深,慈悲的悲,深,很深的深,悲深就无希求,对你无所希求,他没有要求你给他多少钱,你要怎样供养他,他有什么任何的条件,你来听一次法多少钱,他没有希求,简单讲,我们施舍佛法,是佛陀的本怀,我并没有要求众生给我多少,悲深,第十叫做离退,离退就是知道进退,就是这个人于一时恭敬说者,就是他在说法非常恭敬、非常赞叹释迦牟尼佛,非常的正知正见,而且恭恭敬敬的如法演讲,如法的说法叫做离退,离就离开的离,退就是说退下来的退,这个离退的意思就是知进退的意思,像这样子你要听经闻法、你要求慧,有具足这十个条件,当然,现在人不可能具足这十个条件,随便选一、二个就可以了,全部都具足这十个,那还得了,那不就佛了吗?是告诉你,你要亲近的长老、高僧大德,就是这些。

  再来,你要听闻正法,你必需要有九想观,九种内心里面存在的观想,听闻正法必需具足九种心,一、不骄慢,不骄慢的底下,就是不执着财,不执着色、不执着知见,意思就是说当你听经闻法,你首要做到就是要施舍,不执着自己的财产,买香供佛、买油灯供佛,买录音带送人家,把佛法一直传播出去,不执着自己的财富,你才能所谓的听闻正法,听闻正法要具足不骄慢,不执着色,这个色就是外在,要记隹!外在是缘起性空,这个色不女色的色,是指一切贪欲,再来,不执着知见就是要放弃你以前的幼稚,全盘的接受大智慧的人,大智慧的人的看法,再讲一遍,听闻正法第一个,不执着财、不执着色,不执着自己的知见,意思就是说把你以前幼稚无知的全部要舍掉,全盘的接纳圣者的话,圣者的语言,圣者的思想,简单讲就是你以前的心是装贪、瞠、痴,现在把它倒掉,现在装甘露,装甘露,装甘露法语。二、盖障,盖就是盖子的盖,障就是障碍的障,不盖障就是不为五盖所覆,五盖:财、色、名、食、睡,不要执着财、女色,吃,你不要一天到晚,学佛了还为了吃的东西烦烦恼恼,一天到晚睡觉,睡不醒,为了名,不诃五盖,就天台里面讲的不盖障,就是你是听经闻法的人,应当好好的除掉这些财、色、名、食、睡的东西。第三、具足恭敬心,对上台说法、演讲的法师要作大师想,这是我们千万亿劫以来所最难碰到,这一刻,我现在已经得到了,你掌握现在,作大师想,佛法难得闻,佛法难闻想,作大师想,两种观想,第三个要具足恭敬心,听闻正法的人要具足恭敬心,对说法的人来讲,要观想他是一位大师,伟大的菩萨,对佛法,观想佛法难得闻,佛法难闻,毕恭毕敬,这们你就会入道。第四、不怯懦,一个心再一个去,就是不怯懦,意思就是说听到圣者,听到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听到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割截身体,难行难忍,不怯不懦,难行难忍,我也要做,下地狱还是要救众生,不怯懦,你听闻佛法嘛!是不是?你听闻佛法嘛!意思就是说闻诸圣者难行难忍,不怯不懦,听到圣人过去因地上修行,这种伟大的修行,听到玄奘大师西域取经,八百里流沙,上无飞鸟,下无泉水、绿洲,一样义无反顾的前进,不怯懦,闻法,听闻,要记住!不怯懦心,勇敢。第五、不贪,不贪,听经闻法,第一、不是为了别人赞叹,不为赞叹,第二、不为名闻,不是想要出名才来听经闻法,第三不是好奇才一听经闻法,第四、不是贪多,要能用,你听闻佛法听了那么多,你听了不会用有什么用,考试都考一百,要用时都用不着,有什么用,回去又跟 太太吵架,对不对?是不是?你听闻佛法以后,你要会运用,回去要能用,不能用,你听那么多佛法干什么,干什么?不会运用的话,你有什么用?听闻佛法,要记住不贪心,不是为了称赞来学佛的,不是为了名闻利养来学佛的,也不是为了好奇来学佛的,不是为了贪多来学佛的,我学佛法研究得愈我,人爱会赞叹我或怎么样,学而不修行,与不修、不学有什么两样,美国很好,你不启程永远在台湾,对不对?西方极乐世界很好,你不念佛,你记过在娑婆世界,这个是众生最大的病患,就是贪求佛法,求了很多,可是不用,用不出来,碰到境界都忘记了。第六、及时,这个及时,来得及的及,时间的时,及时,为了自利利他,所以,请法应时,请法应时就是要得时,请法就是要赶快请求善知识开示,比如说,你到哪间寺庙参观,别的地方的信徒来这里参访,都请师父开示,这是为了自利利他,请法应时,正确的时候叫做应时,应该的应,应时,意思就是说要请法师一定要说法。第七、不求过,噢!这个很重要,不求法师的过错,不求善知识的过错,你求法师的过错,求善知识的过失,你会误导你自己,你会错失你自己学佛的因缘,比如说这个法师有某些缺点,但是,他讲的法是正的,你因为他个人的一点修养,或者是某些行为上的不得当,而你错过学佛的机会,那完蛋了!听闻正法,第一个不观人的过失,不求过就是不求法师的过错,不求善知识的过错,你只要听他正的一面,有很人讲:唉!这个不行为怎么不好,他怎么够资格就法,我说:那佛为什么讲依法不依人,佛为什么不讲不依法依人,这个人不太好,你不要亲近的话,如果讲的法很正呢?你又不懂,你没有他又行,他不正,你行为很正就好,对不对?你自己行为很正就好,这个不求过失要列为很重要的问题,你求法师的过失,法师又不是圣人,你求法师的过失,他又不是圣人,你每天生活在绝望当中,他讲的法你也不听,那不是勿失良机吗?所以说,只要他讲的法是正的,不求法师的过失,是听闻正法的第七个心。第八、依义,善达法义,不泥文字,不拘泥文字,依义就是依照佛讲的道理,意思就是文字要活看,文字要活看,活的看,什么叫做活的看?比如说,七重栏循、七重罗网、七重行树,怎么只有七行,不,七表示无穷无尽的圆满数目,噢!要活用的看,对不对?什么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怎么只有四个色,师父!极乐世界怎么只有四种色,人家买狮王的水彩也有好几十种色,不是这个意思,四色是基本色,慢慢去调配就是无量色,是这个意思,要活看,意思就是善达法义,世尊所讲的法,蕴藏的道理,不拘泥文字,听闻正法的人,应该具足这个心。第九、了解比喻,你要了解佛的比喻,佛如医王,法如妙药,自己比喻作将死的病人,佛就像一个大医王,法呢?法就像妙药,妙药,自己认为将死之人,将死,你们快死了,佛法就像医王,我们要赶快吃佛所开出来的妙药,也就是佛法。第九就是喻,比喻,比喻我们是快死的人,我们没有佛法,我们就快要死掉了,佛是个医王,所以,你听闻正法,你要求智慧,同学们!要求智慧,要先具足这九个心,那么你内心里面就摆平了,就摆平了。

  再来,成就辩才,我们刚才谈到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再来,又谈到成就辩才,这个成就辩才很不容易的,这也必需要生生世世的,成就这个辩才还要配上什么,配上音质,一个音质优美的人,他所讲的话,咬字很清晰,而且人家听到他的音声,有一点着迷,深深的被吸引住,所以,这个辩才,他一定要配合音声、音质,你只有辩才,你没有美妙的音声,国语不标准,听起来怪怪的,佛法常常讲:诸菩萨就法的智辩,就意思业来讲叫做解,就智慧来讲叫做口业就是我们所谓的辩才,就我们身、口、意的意业来讲,这个叫做解:了解,就智慧来讲,口业就是辩才。

  第一个辩才,法无碍辩才,就是说名句、文字、文章能够诠释一切经典的这些名,名相,句子一句、一句的,或整篇文章,只要这些佛经所拥有的一切教法他都能够通达,法无碍,法无碍简单讲就是什么?就是三藏法师,通达三藏的法师,这个难啊!第一个辩才就非常难,通达三藏的法师。

  第二个义无碍,义理无碍,就是教法所诠的义理无滞碍,没有停滞,三点水再一个带:滞,义无碍就是知道这些教法所诠的义理没有任何的障碍,知道经典里面所解释的这些义理,他没有任何障碍:法无碍,第二个就是义无碍,简单讲就是说,义无碍就是说所有的道理统统通达,讲话不会碍到,讲到东而忘记西,或是不能圆融,不会。

  第三叫做辞无碍,辞,辞汇的辞,我们查辞典的辞,这个辞无碍,噢!这个难,这个辞无碍就是说你对美国人讲,你要懂英文,你对客家人讲,你要懂得客家话,你对日本人讲,你要能够用日文,对中国人讲,要懂得中文,对福建人讲,要懂得福建话,这个难,辞无碍比较困难,假如现在自己不行的话,就请人翻译,请人翻译,像美国的哈佛大学或者威斯康辛大学、史丹福大学,他们要师父跟他们上课,我跟他们讲:我的英文不行,多少我们可以讲一点,但是,毕竟佛法这种东西是非常不容易的道理,不容易啊!你没有人翻译的话,你没有办法表达,平常我们会讲一些吃饭、穿衣,或者是一些进退应对的语言,上车、下车、吃饭、穿衣、睡觉,这很简单,但是问题,你要谈到深入的佛法,比如说,很简单的调伏,你会吗?寂静,寂静你会吗?你不能讲keep silence,what?你叫他保持沉默,沉默跟寂静意思又不一样,对不对?不一样啊!除惑,迷惑你怎么讲, 迷惑你会讲吗?lose way,失去方向,你会翻译吗?Can you translate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English?你能把中文translate翻译成英文,翻译得很好吗?很难,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英语),(日语)是日本话,understand,(日语),听不懂,这个辞无碍很难,辞无碍很难,语言经过翻译,就会变化了,就会变化了,有时候英文讲得不正,路(road)就会讲成蟾蜍(toad),蟾蜍,同音的英文跟…,念起来就不太一样,所以,这个辞无碍,要学习很多的语言,不容易,所以,我没有办法,我也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就请一个翻译的,请一个翻译的,翻译的可以,但是,翻译得可以的也很难,比如说我到哈佛大学上课,他们要求我们讲《六祖坛经》,对不对?我就告诉他,实相:无相无不相,翻译的就:实相,实实在在的外表,完蛋了!这下零分,实相你怎么翻译呢?我问你,非常难,对不对?无相,美国人没有空的道理,他怎么知道无相?翻译到一半的时候,缘起:缘生缘灭,所以,这不容易,因此,就是…,上课对外国人讲,这是一大障碍,一大障碍,除非我到美国去住二十年,知道他的文化背景,知道他的用辞字句是用在哪一个地方刚好恰到好处,这没有话讲,上课没有问题,你如果不到美国去住十年、二十年,你根本不晓得他们的背景是什么,而且用的辞句是什么,用错了还被人家笑,人家笑什么,你以为你讲得很好,人家一直笑你,结果,你的英文讲错了,你还自己…,人家看你…,听了,你看!是闹笑话,不是讲得幽默。

  再来,就是乐说无碍,乐说无碍很简单,就是说前面的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三种智慧,为众生乐说自在,乐说就是勇猛精进的说法,勇猛精进的说法,他不受到影响,不受到影响,这个辩才,固然是很会讲话,不过,跟世间人不一样,世间人,孔老夫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就是专门讲谎话的人,骗人的话,令色就是阿谀、拍马奉承的人,鲜矣仁,那种人没有什么仁慈,很少有什么仁, 慈心,专门骗人,做表面的,对不对?其人不言,言则必中,要言不烦,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其人不言,言则必中,那个人不讲话而已,言则必中,就是中间的中,讲话一定很中肯,很重要的、很中肯的,要言不烦,要言就是讲话简单扼要,不要烦恼,不是像那个信徒,来问师父的,师父!您有没有时间,我说:什么问题?您若有时间,我从小讲给你听,讲到长大,我从小讲给你听,讲到长大,你想想看!大家若来,都从小讲给我听,我不就昏倒,我都问:第一点,你有什么问题,第二点,你有什么问题,讲,直接讲,不要讲那么多,不要那么烦,对不对?简单扼要,你有什么问题,讲嘛!所以,世界上,我怕好几种人,第一种最怕的有几种…,第一怕的那种人,就是女人那张嘴巴,来,碰到师父讲个不停,拼命一直问,也不晓得在问什么,问了一大半的时候,然后,她一直讲,啊!师父!不好意思打扰您!然后,一直打扰、一直耽误我,她讲了二十分钟,一定会讲这句话,师父!不好意思打扰您!不要这样子,以后,你们来问师父,把那个一、二、三念清楚,师父!第一条我要问什么,第二条我要问什么,二条就下课了,二分钟,要言不烦,那种人我很欣赏第一个,师父!我今天来问您!金光明沙怎么问?我说:金光明沙问楼下的小姐就懂,第二点,师父!您要不要讲《楞严经》,要讲,已经讲过了,以后有因缘再讲经,就问两个问题,就走了,他才不要,唉!《楞严经》很好,自己看也看不懂,我以前是怎么翻…,讲了一大堆有什么用,对不对?没有用,所以,以后来问师父,简单扼要一、二、三,就叫你出去,你想想看!你一个人来,五分钟就好,你想,我的生命有那么长吗?对不对?你一个人来占用师父五分钟就好,我的生命有那么长吗?要言不烦,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有时候话不要讲太多,男女朋友话讲太多,到最后都会吵架反正两个人很有默契就好,你看我,炯炯有神,我看你,炯炯有光,那就好了,也不要讲什么,讲很多,反而不好,男女朋友本来是很好的,两个人手牵手去公园走一走,绕一圈,两个人分手还骂,为什么?话太多了,所以,我告诉你,女众你怎么谈恋爱,我教你一个绝招,你出去要静默,你只要微笑,不是三八的笑,微笑就好,为什么?表示他讲的话你都同意,就不会吵架,男人最欣赏饿就是女人静默,不是哑巴,你都不要讲话,男人最讨厌的就是那个女人一直拼命的讲话,他都没有讲话的机会,但是,有时候你要回答一些,你全部不回答也不不行,全部不回答也不行,恰到好处,恰到好处的讲到重心点,偶尔再看一看、笑一笑,抛一下媚眼,哇!回去他就回味无穷,第一天出去都是她在讲话,明天就打电话,慧律法师!电话,噢!No、No,第一天你若见到我,就对我讲不停,我第二天就不敢跟你见面,我告诉你:每一个男人,都非常不欣赏那种叽叽呱呱的女人,真的,你这句话帮我留住,哪个男的,你们男人,你们会欣赏叽叽呱呱的女人吗?那是倒霉的人娶到,不知道,男孩子,每一个人都是欣赏那种很温文儒雅,而且很中国古典美的女人,哪会欣赏那个,对不对?母老虎,讲起话来还手叉腰,全是你的理由,底下,子路:人告之禹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这是孟子公孙丑篇里面讲的,子路,子路这个人,人告之禹有过则喜,人家告诉他的缺点,他很欢喜,这个在台湾来讲,好像很少看过,师父!我有过错的话,麻烦你指导一下,你真的指导他,你惨了!你惨了!你中计了!我若要讲,真的这样吗?我讲出来,你要守得住,讲你,你就受不了,人告之禹有过则喜,禹,大禹治水的禹,禹闻善言则拜,听到人家劝告他则拜,向他顶礼,这不简单,还有一点,闻法尚且不易,何况说法,就是我们这张嘴巴,祸从口出,闻法,你听闻佛法,听到正知正见的佛法很不容易,何况说法,你要说法,你讲得不得体,你是伤害到佛教,你讲的道理不正,你偏导、误导众生,你背的因果又重,这叫祸从口出,所以,十善中口业占了四个,所以,我们人的一生一世,要做三种事情,第一、要做好事,第二、说好话,第三、存好心,人的一生一世一定要做到这三件事,第一、要做好事,第二、要说好话,讲慈悲的语言,第三、要存好心。

  简单讲,称赞如来是一切说法中最为第一,你好好的赞叹佛陀,释迦牟尼佛的伟大,人家就会对佛很有信心,比如说,你碰到朋友、亲戚,就赞叹佛的伟大,因为,大家都拿香,他不晓得佛的伟大,伟大到什么程度,他不知道,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现在讲到悉以大乐,你有口才、有辩才,你就能够令众生快乐,悉以大乐,这个乐的反面,有三个角度,就是苦,要不然就是众生的哭,痛哭流涕,第三个就是悲,悲哀的悲,乐的反面就是苦、哭、悲,对不对?世间是苦的,不乐,苦就不乐,世间的人哭泣,为什么?他不快乐就会哭泣,有的人是过分的乐,也会哭,但是,这里指的哭,是指不乐的哭,第三叫做悲,悲哀,悲哀自己的遭遇,悲,悲哀,三业清净:孟子的乐。现在讲几个快乐法门,孟子的乐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这个怍就是一个心,然后再工作的作,不是工作的作,是一个人部再一个乍:怍,俯不怍于地,俯不怍于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佛经讲的乐就是常、乐、我、净、涅槃式的。净土法门的乐呢?净土法门的乐是什么即生成办,你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去,一生一世就会成办,念佛的快乐:心安住在念佛法门里面就禅悦为乐,内心里面充满了欢喜,极乐世界的乐,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听闻鸟、树说法都是很快乐。佛陀的乐,释迦牟尼佛最快乐,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乐,菩提觉法,当你…,菩提就是我们的本性,当你悟到本性,你就觉到法,那就无所执著、放得下:乐,菩提觉法乐。我今生今世要是没有听到佛法,我也完蛋了!完蛋了!我会拼命的做大企业,拼命的做大企业,我有这个命,拼命的做,是不是?一直拼命的赚钱,赚钱的话,就会讨老婆,讨几个,现在师父也不晓得,对不对?你做大企业,你身上有钱,你有钱的话,老婆就多了,后面不晓得,play的有多少人,对不对?不晓得,众生就是这样子,哪一个做大企业的,不是有很多的老婆,今天,因为我们了解这个世间,施法还是比较快乐,这世间没有所谓真实的乐,学佛可以让我找到真实的生命,涅槃寂静乐,所谓的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心境,到最后究竟的解脱,我们的目标就朝这个地方,众生没有目标,众生希望能够开一部轿车,希望能够吃好一点,大鱼大肉的吃,喝更多的酒,玩更多的女人,佛法就不是这样,佛法求得更多的智慧,断一切的烦恼,度无量的众生,成无上的佛道,是不是?

  学无量的法门,就是以这个为乐。所以,你们把笔拿起来,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教化一切,悉以大乐,广学多闻这句话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法门无量誓愿学;增长智慧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无尽誓愿断;教化一切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教化一切嘛!悉以大乐,最快乐就是成佛道,当然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再讲一遍,广学多闻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增长智慧,你有智慧你就没有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教化一切,众生无边誓愿度;悉以大乐,成佛最快乐,佛道无上誓愿成。

  好!诸位看25页,看25页,25页的最后面,[对治三障]从[多闻]开始,你多闻,你就能够[破惑],[思]跟[修],这个也是[慧],破惑你就有智慧,听闻佛法,闻、思、修就三慧,[终结]从多闻[开始],最后一定会有智慧,就[离苦得乐]。翻过来,[广学]的话,就能够得到[思修]还有[转业],转这个业,好,再来,[始终互重,修闻],26页,修闻跟[修慧],[闻求于外],就是求善知识开示,[不修慧],把笔拿起来,上面加一个字,若不修慧,若不修慧,加一个若字,若不修慧[把火自烧],你只有听闻佛法,而你不会归到你的自心,把火自烧就是拿火烧自己一样的,拿火烧自己一样的,修慧,[慧长于内],这个智慧是潜藏在里面,若[不修闻],把笔拿起来,如果不修这个闻,用善知识来修正自己的观念,不修闻[持剑自割],会用你错误…,这个剑就是你自己认为对的智慧,持剑自割,你的内在智慧就会害了你,因为,你没有修正自己,不能变成正知正见的观念,一点点的小智慧就变成狂,就是误伤到自己,叫做持剑自割,慧是比喻作剑,你用了这一点小智慧就要普度众生,那就变成狂妄无知,就会持剑自割,[成就辩才],成就辩才就是[广度众]生,悉[与大乐]:成就辩才。

  好!再来翻到前面,第六觉知,来!念一遍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这个可能很难,布施大概还可以,要等念怨亲,等念就是平等的看待,怨亲就是与我们有怨的,就怨,与我们好的对我们好的,就亲,等念怨亲,不念旧恶,我们人能够做到不念旧恶,内心里面就没有恨,这个很难做到,不憎恶人:不恨坏的人,布施梵语叫做檀那,檀那,第一个叫做财物布施,财物布施分成两种,一个叫做内财,一个叫做外财,内财布施就是生命叫做内财,外财就是我们所谓的金钱,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再讲一遍,内财就是包括我们的生命都布施叫做内财,外财就是钱财、财物。第二叫做法施,佛法的布施,佛法的布施。第三个叫做无畏施。

  贫苦多怨,为什么?贫穷夫妻百事哀,穷的夫妻,再怎么样的幸福,都幸福不起来,人的最基本要件就是现实生活,虽然人有感情,精神可以支持一切,但是,基本上的生活如果缺乏,夫妻就会闹起来,一天到晚没有饭,老公!米缸没有米了,惨了!惨了!没有米了,然后,老公也不能讲:我爱你,我真的很爱你,你爱我没有错,可是没有米,对不对?你不能一天到晚讲:你爱她、你喜欢她、你怎么样,没有米就是没有米,肚子填不饱,你讲再多好话也没有用,还是要吃饭,对不对?所以说,贫苦还是不行,因此,我劝导诸位:你们还是要认真赚钱,还是要认真去赚钱,真的,还是用功的去安住我们的生活,贫苦多怨,横结恶缘,当然了,你贫苦、你穷了就会贪,你穷了以后,你就会想要得到别人身上的东西,又抢又偷,对不对?你们现在可能还不晓得,你们现在可能不晓得,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我是四十二年次的,在台湾省,以前,普遍化的都是很穷,师父做过很多人家不愿意做的工作,不愿意做的工作,比如说捡破烂,出去捡破烂,我们是穷,家里只有师妈在赚钱,师妈做清道夫也没有多少钱,养活五个孩子,大姐要缝皮鞋,其他的孩子读书没有钱,我到寒假、暑假,平常礼拜天就去捡破烂,没有办法!早上起来要到太平,不是太平间,到太平市场,台北大桥底下有一个太平市场,去捡菜,去捡菜,我讲实在话,也偷过人家的菜,老板不在,看到菜,他在卖菜时,有时候会忘记,有时候会滚出一些,像萝卜、芋头,他们卖一卖有时候会滚出来,我就跟台北猪屠口的朋友,台北猪屠口是很有名的流氓地区,我们那里都是抬棺、赌博、打铛子、举白幡、做水泥、开赌场、杀猪、猪牛的,都是那种,然后,走过去的时候,走过去的时候,见老板没看到,踢一下,芋头就滚、滚..,滚到我面前,我就赶快跟那个芋头讲,不是我要偷拿你,是我不得已的,暂时借我吃一下,没办法,不是我偷拿的,是他踢来让我捡的,他一直看我,踢过来,就滚过来,滚过来,还有一次到士林那里,噢!走很远,去士林,士林那里,人家有一间仓库,一间仓库,一间仓库有铁网围着,铁网围着,那个朋友比较有胆,他说:益谦啊!那个都是塑胶水管,捡回去卖,我说:那哪叫做捡,那算是偷拿,人爱的仓库算是捡吗?他说要我去拿,我说我不敢,我前世有修不偷盗戒,今生今世那么小就不敢偷人家的东西,那么小就不敢伸手向人家偷东西,不敢就是不敢,偷拿糖果,曾偷过,偷摘芭乐,曾偷过,那些都曾偷过,难道你们不曾吗?你们不曾吗?还笑我,你也好了,都会偷拿糖果,难道不曾?都会,多少而已,他手伸过去就要偷拿,我不敢,不敢,他说:不然,你帮我把风,噢!若这种我会,你偷拿,再分给我就好,他说:噢!这样好!他就拿椅子垫脚,两个个子小,仓库的窗户高,拿椅子垫脚,很多塑胶水管抽上来,割一截,抽上来、抽上来,一直抽上来,抽上来、抽上来,我在旁边很紧张,很紧张,刚好有福气,偷拿成功,上辈子可能也有修,偷拿成功,他就说:你帮我把风,我送一点给你,我送你,就拿几条给我,就很高兴,回爱,卖十元五角,卖十元,总共卖十元五角,十元给师妈,五角自己留着玩弹珠,那种日子,所以说,贫苦多怨,如果一个穷人的孩子,那种日子并不好过,打着赤脚,走了几公里,去捡破烂,滑东西就到处….,有时候会….,多多少少会偷拿人家的,明明是人家的东西,我们也认为那是要放在旁边的,人家养鸭的,有一次,人家养鸭,吃的莩,那个什么,绿色那种,应该讲什么。绿色的浮萍是不是?绿绿的,鸭子在吃,人家在养鸭,我靠过去,把它倒掉,踹下去,它就弯了,装进去,噢!里面那个女人,四十几岁,就从里面骂出声:死囝仔!那是在养鸭的,怎么踹了拿走,说那是在养鸭的,把它踹了拿走,现在想起来很不好意思,不知道是谁,不然,会买一个赔她,你也好了,忘记了!好几十年了,忘记了!贫穷多少都会想尽办法拿到一点东西,不然,你会捡不到,晚上,空着篮子,我们以前也没有修空观,总不能提一个空篮子回来,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没有到这种无境界,对不对?妈妈!我捡这么多,什么,空空的,穷,这个穷,穷就会搞花样,你知道吗?搞花样出来,贫穷多怨,横结恶缘,真的是这样子,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八集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菩萨布施,我们本体没有所谓的悭贪,所以,我们应该修布施之道,布施之道,等念怨亲,这个等念怨亲,我们要举几个例子来讲,佛教导我们众生等念怨亲,与我们有恨的人、有不满的人,或者是我们跟他结过恶缘的人,我们一定要像佛这么样子的伟大,就是没有所谓的恨,没有所谓的亲,在顺境、逆境这两个缘,我们就可以掌握住,如果,你不能掌握住顺境、逆境这个缘,那么,临命终很危险,临命终你念佛控制不住的,所以,不能恨任何一个人,如果,我们遭受到任何一个人的恨、诽谤、侮辱,或者是包括一切的境界,我们都这样观想,他在替我们消灾,难能可贵,他造地狱的因来成就我的佛道,我应该感恩他,我们不要反驳、不要去生气,更不要去报复,我现在绝对可以做到这样子,绝对可以做到这样子,在这个世间,我没有恨过任何一个人,包括以胶那些徒弟,这是我的因缘,我没有恨过我任何一个徒弟,但是,我有一个绝招,就是这个徒弟不能救的,我就远离,任何一个人讲他,他都不听,你实在不能入道,不堪做法器的,没有办法教的,有的人不明理,观念怎么样都转不过来,你费尽了心思、生命、体力,都耗在他的身上,也得不到一点点的效果,放弃!give up!没有办法!我要用我的生命去教化更多的众生,来成就更多 多无量无边的众生,我的日子很好过,所以,我常常讲:我不晓得要烦恼什么,真的,我没有恨,我心中没有恨,我讲的绝对是如实语,不管你怎样伤害我,我没有恨过任何一个人,不是讲我很伟大,我在告诉你,我有在进步,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里面讲的提婆达多,这个提婆达多怎样的害他,释迦牟尼佛就发愿要度他,所以,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不是?所以,到最后就增益其所不能,世间人的孟子,这个贤圣都叫我们要平等观,所以,佛法叫我们要真妙平等,看破,放下就是布施,大布施,看不破、放不下,你就是布施,布施是六度,你看破、放下,烦恼就施舍掉了,放得下就包括了六度全部,所以,一切做布施想,持戒,无持戒相,精进,无精进相,所以,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这是非常重要的,慈、悲、喜、舍,再来一句就是不憎恶人,我们要知道善人、恶人,我们一定要亲近善人,要远离恶人,我们要用虚空之量来容纳一切众生,我们要以德报怨,我们要赏善惩恶,惩罚那个恶人,惩罚恶人就交给法律,如果,今天有一些众生,真的来伤害我,我不要跟他正面(冲突),我一切交给法律来处理,一切交给警察来处理,就这样子,好!我不要跟你正面,你有什么事情,到派出所讲,到法院再讲,一切交给警察,所以,讲堂发生任何一点小事,我马上就叫警察来,我不要跟你正面起冲突,没有这个必要,警察就替我办好了,你有什么恩怨,我没有跟任何人有恩怨,我又没有向你借会钱,对不对?我又没有破坏你的家庭,我也没有杀人,也没有放火,也没有掳人勒赎,你说,我犯什么法律,你找我做什么?你找我捣蛋,我找警察,很简单嘛!所以,我们要知道哪个是善,哪个是恶,但是,我们要亲善远恶,我们要虚空之量,来容纳那些坏的,我们要以德报怨,要赏善,要惩罚恶人。

  翻来《初级佛学教材》第23页,同学们说师父这里没有讲到,我们补充一下,23页这个地方是说我们的“五阴”身,[总]:[身、心],我们一个人,上面一个圆圈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意思,这个人分两个角度来谈,一个是身:色身,一个是我们的心灵,这个身、心就像根本地狱一样,所谓根本地狱就是非常痛苦,所以叫做[根本似],类似根本地狱一样,我们人的灵魂神识,被关进这两个地方,这是粗分,如果细[分]的话,就是[色、受、想、行、识,]把心展开来,四个角度讨论,[游增]地狱,相[似]游增地狱,游增就是根本地狱旁边的,每一个根本地狱的十六个地狱其中之一,如果,再细分就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看、听、嗅、尝、受、念,]类似[孤独似]地狱,孤独地狱就是山林、水边、古庙,[十八界]就是六尘、六根、六识,换句话说,我们的身、心就像一个牢[狱]关住我们,因此,无论是五阴或是十八界,诸位看右边右下角,[五阴十八界]就像牢狱一样的困住我们,层层的困住我们,所以,画三个方块形重叠,意思就是说我们很难突破五阴身,很难突破十八界的束缚,很难!最右下角,就是我们修行碰到的逆境叫做[魔],障碍也叫做魔,我们会碰到哪一些?[五阴]魔,什么叫做五阴魔?比如说我们的色法,这个色身痛苦就很多,烦恼就很多,再来,我们修行上会有很我铁[烦恼]、障碍:烦恼魔,[天]魔,他为了怕你超出三界,减少他的魔子魔孙,所以,你在修行当中,他会来障碍你:天魔,[死]魔是无常魔,就是我们一定要接受无常的审判,所以,人家说,师父!您告诉我们,世间上唯一的真理,而使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得以受用无尽的真理,麻烦你用最简单的来描述,我说:用无常,是永恒的真理,无常是永恒的真理,懂得无常的人就懂得一切,就知道一切不值得那么执着,就知道一切不值得那么有得失强烈的观念,这个世间,你所爱好的完全是妄想你所追逐的是追逐你自己的福报,因国,你来这个人世间,你本来就带一些福报来,你造的恶业,也是造你自己的恶业,因为一切也是无常,所以,无常加上空的思想,那就是不昧因果,不昧因果,因为,空的思想是超越因果,可是,又不能够落入断灭,又必需接受无常的因果定律,因为,因果是无常法,有增有减就是无常,是不是?佛菩萨对于因果就超越,为什么?他不受因果的支配,他虽然受到因果的支配,可是,他能够不为所伤害,比如说,我们的果报,要受到很多百般的痛苦,这些苦,对佛来讲如梦幻泡影,有受跟没有受,没有什么两样,这在经典里面讲,《大智度论》里面有描述佛的果报不昧因果,如风吹光,如刀割水,了无痕迹,如风吹这个光,光,风怎么吹也没有用,如刀割水,刀子割水平面也没有什么作用,一样,还你那一刀,那一刀对佛来讲没有什么作用,如风吹光,如刀割水,还是不昧因果,这就是今天的考试,这个地方没讲到,没讲到。

  我们再来就是要看第六了,第六,第六还没讲完,诸位翻开15页,15页,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这个意思是很容易了解,但是,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需要真的下功夫,忍辱这方面是佛所赞叹的,换句话说,我们懂得经典的教义跟教理,但是,如果不晓得怎样在忍辱下一点功夫,那我们也是了不得力,因此,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功夫,忍辱是佛所赞叹的,因为,在这个顺、逆二境当中,你不憎恶人,就是不去恨这个坏人,但是我们平常也会碰到一些不只坏人这方面的逆境,所以,我们也必需在种种的忍耐、种种的角度,我们要好好的下番功夫,在佛教来讲,对于人能忍辱的这个叫做生忍,众生忍耐,就是要忍受这些众生,行菩萨道的人对于忍辱,如果不了解,没有办法入道,忍心辱多福,十方三世一切佛能够入道,正因为从忍辱下手,如果,不能忍辱的话,在《大智度论》里面讲,只有持戒而不能忍辱的话,永远不能入道,那是表面的功夫,忍辱非持戒苦行所能及,不是修苦行、修持戒的人有办法跟忍辱的人比较的,所以,忍之为德,忍耐这种德行,不是持戒、苦行能够比的,所以,没有分别心是真正的忍辱,佛陀对于忍辱的赞叹,分好几个角度,第一个是人家对他的恭敬、供养,种种的顺境、赞叹要忍耐而不执着,就是不能生一念的欢喜心、执着心,唉!你看!人家赞叹我,我是多么了不起,简单讲就是不以功德自居的人,就是最大的功德,我们一般人,你骂他几句,也许他可以忍耐,但是,你赞叹他几句,他可能受不了,太高兴了,他忘记了,如痴如醉了,第一个恭敬供养要忍耐,第二个就是人家嗔、骂、打、害种种逆境,要忍耐不能嗔恼,这是对人的忍耐,就是生忍,整句来讲叫做众生忍,第二个叫做法忍,法忍的意思就是观法而忍,什么叫做观法而忍?一切法不离心,一切法不离心,要不然就不离境,心跟境就是两种法,心就是理,境就是事相,简单讲,对于理上的你要忍,对于事相上的你也必需忍。我们从心地上来讲,我们要改的有四种烦恼一定要改,第一个嗔恨心一定要改,嗔怒心一定要改,第二个忧愁,忧愁的最主要原因是来自于一个没有训练的脑筋,他内在里面布满着无明,充满着自己的自我意识,这个忧愁,大部分的人就是患得患失,得到的人很怕失去,失去的人很怕没有得到,所以,这个忧愁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强烈的得失观念,这个得失包括金钱、名利、女色、男女的感情,如果,他有悟到缘起性空的道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切法了不可得,毕竟涅槃,不生不灭的道理,这个忧愁就化作慈悲,他会把忧愁自己的心,会变成忧愁众生,唉呀!你怎么这么可怜!就成怜悯众生,忧愁也是一种力量,但是,这个力量可以转换,透过空性就会转换成慈悲,慈悲,所以,菩萨没有什么烦恼,就是因为烦恼众生不修行,这是菩萨最烦恼的,第三个要改掉的习惯性就是悲哀,所谓悲观主义,或是太自卑,太过自卑,比如说:跟人家挑大便就很自卑,悲哀观意思就是看轻自己,比如说,残障,然后就对自己自暴自弃,或者是说自己有某些缺陷就觉得人生的悲哀,学历不够,或者是种种的缺陷,家庭没有什么背景,每天抽烟、酗酒、打麻将,要不然就吸食安非他命,内心里面充满着灰色的思想,悲哀,所以,人应该很乐观进取,乐观进取,我们常常觉得我们能听到佛法是世界上很幸运的人,这个悲哀观就会化解掉。第四个需要除掉的就是郁闷,郁闷:就是忧郁的郁,能前有一首歌叫blue river,蓝色的多瑙河,blue river,意思就是说我们人内在里面不要充满着烦闷,纳闷的时候,我们众生大部分的人都是不觉悟的人,他烦闷的时间走过于快乐的时候:太长,快乐的时间,追求到最后,他也会烦闷,因为,他没有主题,没有主要的目标,人活着没有目标,就是一直拼命在追求,你不相位,你好好的观察一个人,当他坐的时候,他会觉得很空虚,他会很无聊,他既不觉悟人生,也不晓得人生的方向在哪里,然后,他就要想尽办法,坐着,嗯!喔!到日月潭走一走,不然,到泰国走一走,嗯!开个party也不错,他总不会说:我来念念佛解烦恼,然后他就:嗯去打开XO喝一杯,要不然,我去烫头发,今天烫这个头发,反正现在闲着没事,你注意看看众生,他闲着没事,他一定要找事情来做,他找事情来做,做完了就烦恼,高僧大德不一样,你叫他坐,他坐在那里就不动,心不动,因为他不晓得要追求什么,善体无生的人,他不会烦闷,善于体会无生,一切法不可得,你追求什么东西,你所能掌握的东西,那也就是生命的真理,我爱真理,这是我唯一继续活下去的理由,否则,你活着为什么,你为什么要活,我问你,你活着为谁,你忙什么,迷迷糊糊,不晓得,不晓得,如果,这个真理,你的内在没有拥有真理,你说你活什么,开开party/吃吃烤蕃薯、烤肉,就像我以前一样,迷迷糊糊的念初中、高中,人家就很恭维,好学校,然后,去烤肉,就去啊支,去走一走、走一走,然后,回来戴一个随身听,放录音机,唱歌唱整天,回来,累得半死,也不晓得得到什么,吃了两片肉,结果,胃肠不适合腹泻,然后,跟女孩子谈了老半天,她也不给你碰一下,对不对?你还不敢,也不晓得在搞什么东西,整天,走一走、走一走,无聊,现在想起来无聊派,真的是…,你不晓得在追求什么东西,想起来真的很可怜,很可怜!以前,迷迷糊糊,噢!现在知道了,所以,我爱真理,真理是我唯五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这是我们真正得到生命的东西,没有拥有正理,我们的灵魂显得更苍白,更苍白,没有色彩的灵魂就是苍白,有真理,生命多么美好,对不对?所以,我们烦闷,那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真理,不体悟到无生的真理,如果,你体悟到涅槃的真理,那是乐、清凉、安详,一切的喧哗吵杂,与我们了不得力,了不相干,你吵,吵你的,你造业,造业你的,是不是?所以,那个时候你就发现圣人的心态,噢!原来就是这种东西,他不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而是找一颗安宁的心境,找一颗安宁的心境,找一颗安宁的心,就是我们今天目标所追求的真理,追求的真理,法忍就是对心境上的烦恼要忍。

  那么,对外境上的忍,忍耐哪几种?第一个寒、热,寒冷跟热,我们要忍耐,当我们没有冷气吹的时候,我们就觉得以前人家有电风扇就不错了,当我们有一支电风扇,我们还不知足的时候,我们就告诉自己:古人哪里有电风扇,现在一个最烂的人,都比前的皇帝好,真的,以前的皇帝听过电话吗?他从山海关到玉门关,或者到什么关,那要多久的时间,那个马,所以,要用驿马车,一站、一站三十公里这样跑,这个信件跑三十公里,传给第二个,传给第三个,现在到美国、到日本,00281….,一打就到日本,若像以前的马,不就跑死,以前的皇帝比不上现在一个最平凡的人,比不上的,对不对?以前皇帝的旁边还用几个宫女,芭蕉扇,扇着、扇着,现在电风扇一开,噗….,以前的皇帝怎么会想到有这么好的电风扇,对不对?以前的皇帝跟现在怎么比?晚上的电灯,电灯还得点老半天,还要人持火炬,整个皇宫才看得到,以前,哪里有电灯,现在不用,咚!你叫三岁小孩子,他也会开,所以,我们如果对现在的状况不知足,就想到古人有多苦,古人有多苦,我们的苦怎么能够跟古人比,你看!还当皇帝,皇帝那件龙袍,哇!以前又没有冷气,你说,那件龙袍怎么穿,每天五点多上朝,有事禀报,没事退朝,皇上热死了,出来就赶快扇,所以说,以前的皇帝不如现在一个人,我们家里,大家都安冷气,安冷气,是不是?寒、热,我们要稍微忍耐,风、雨,我们要忍耐风跟雨,像今天的雨,我们快没水了,水库快没水了,现在来得正是时候,再来,饥渴我们要忍耐,这个是外境的,再来,衰老,这个饥渴就是我们很穷,经济上没有经济能力,饭吃得不好,我们要稍微饥渴,我们要稍微忍耐、委屈,再来,衰老,所谓衰老就是我们的年纪慢慢地长大,皮肤发皱,因此我们需要怎么样,一般人是需要保养,人外面的衰老还没有什么关系,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就是我们的心衰老,我们的内在衰老,我们的心理会影响到我们整个颜面,会影响到我们的貌相,所以,一个内在里面健康的人,有修的高僧大德,他虽然年纪很大,但是,他看起来会非常的年轻,为什么?他内心里面充满智慧,充满着智慧、充满着欢喜,所以,他虽然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你怎么看,也看不出来他是六十岁的人,六十岁,怎么看都看不出来,如果以一个世间的人,四十岁的女人,跟一个四十岁的比丘尼比起来,哇!那差太多了,四十岁的比丘尼看起来皮肤就是非常好看,而且非常的年轻,当然,比丘尼不照顾自己的身体,那就没话讲,一般来讲,身体很健康的一个比丘尼女众四十岁,怎么看也看不出来,四十岁的男众,跟四十岁的比丘,你不相信,试试看!你站在我的旁边看看,你老,还是我老,我不讲,你知道我四十吗?我讲实在话,你怎么知道我四十岁,所以,世间人的脸色看起来会比较成熟而且老化,修行人不一样,修行人内在里面充满着欢喜、智慧,他才不需要烦恼那个东西,大不了分开,大不了没有,他也没有得失观念,对不对?你跟我合不来,对不起!或是说我跟你有什么瓜葛,那么,就尊重嘛!你一直害我,我不报复,所以,一个同在有解脱的修行人,他没有恨,他只有爱跟慈悲,内心里面充满智慧跟慈悲的人,你怎么样的境界,他都没有什么:不受影响的。

  再来就是要忍耐病跟死,所以,我们人会对死亡有一种恐惧,如果,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我们一定要接受一种观念,就不会恐惧,那就是全世界的人,每一个人都很公平,都要死,所以,你一定要接受全世界每一个人都要死的观念,那么,你对死亡的恐惧就会减低,谁都没有例外,爱迪生、爱默生、穆罕默德、耶稣,包括佛陀都要接受生、老、病、死的定律,所以,不生不死唯有悟到空性的法身,所以,恐惧死亡是不对的,要恐惧生,你来“生”就一定要死,所以,忍而不执着,生忍再来是法忍,这个就是法忍,法忍就是内在跟外在统统要观照。再来,叫做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就是观照诸法缘起性空,安住在无生的法里,无生当然就不灭,无生就是没有得失、没有来去、没有增减,你想,一个人内在里面存在没有增减,你说他是什么心境,现在有钱,他也不觉得增加,没有钱,他也不觉得失去或者是减少,你说一个人心境不增不减,你就那是何等的境界,世界上什么事情会让他痛苦,本来不增,当然也不减,本来不得,当然也不失,现在有女朋友,也不算是增,有一天,他失去了,本来就没有,你减少什么东西,所以,这个不增不减、不来不支、不生不灭,哇!这种境界太高了,太高了,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我常常说:你们要是不懂这个,很简单,观察五十年前你们在哪里?一百年前你又不在,所以,禅宗常常告诉我们,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是什么,叫你参,我们本来什么都没有,我们现在有,是虚妄的生、虚妄的死、虚妄的老、虚妄的病,然后在生、老、病、死里面,虚妄的打转、执着,然后,恨、怒、忿交织,造成一种业力,藉着业力来当作我们生命的素材,我们将来藉着业跟这股力量,去创造另外一个阶层的生命,另处一个阶段的生命,就是因为我们的业来当作我们的题材,如果,我们把业转成无生,马上就进入圣人的境界,超出三界,好!我们既然有生忍、法忍、无生忍这三种忍,生忍就是观人而忍耐,法忍就是观法而忍耐,无生法忍就是观空而能够忍耐。

  忍跟慈悲是一体两面的东西,你能够忍耐,你就会产生无量的慈悲,一样的,生缘慈、法缘慈、无缘大慈,我们来解释,生缘慈就是说我们人会发脾气,我们应该怎么才会减少发脾气,我们有生缘慈,这个生就众生的生,缘就是外缘的缘,慈就是慈悲的慈,生缘慈就是我们必需以慈悲心来看十方六道的众生,如同什么?如同父母、兄弟,如同姊妹,这个要念zi妹,不能念jie妹,jie妹是不对的,要念zi妹,而常思与乐,就是十方六道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我们必需给他快乐,你要给他快乐,你将来就不会对众生发脾气,对治非理瞠,对治非理的人,他对我无理,你就想:他是我前世的父母,前世的兄弟,你什么事情都把它想成好的,别人很对不起你,你就想:他故意这样做,来成就我的道业,没有他,我怎么有今天的觉悟,继续来学佛,哇!这一下就解脱了,一下就解脱了,叫做对治非理嗔,我们一般来讲的话,对有道理的,我们可以忍耐,对没有道理的,我们忍耐不住,现在告诉你,修行要修那个没有道理的,那个你都要忍耐,有道理的叫做训练,没有道理的叫做磨练,噢!这样就很好!因为,我现在修行的法跟你们不太一样,我现在修行的法就是与一切众生几乎断绝来源,断绝交往,我现在修的是这种行,因为,我不是圣人,我不跟众生打滚,你有问题,你来找我,而我本身不找你,我现在修的是这种随缘行,随缘,我绝不攀缘,绝不攀缘,我也不带给众生怎么样苦恼,我也不会接触众生,反正你有问题,你来找我,我能跟你回答就回答,跟你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就没有办法,第二个叫做法缘慈,法缘慈就是达到诸法皆空,破除我相,或者一异相,一异相就是同一相或是不同的相,一异相,因此,转而慈悯众生,常思与乐,这个叫做对治顺理瞠,顺理瞠,就是我悟到空性,可是,我们还是慈悲怜悯众生,因为,万法皆空,所以,对得失、好坏、伤害、成就,这个都是虚妄的东西,我还是要保持我们本来的面目,那就是大慈大悲,既然破除我相,以及种种的相,达到诸法皆空,就是法缘慈,对治顺理嗔,顺理,顺理就是这个道理很符合你,你懂得道理,但是你还是要对治一下,免得落入顽空里面,无缘慈,佛是不住有为或者住无为,也不住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为什么?佛知道诸缘不实,只要….,缘就是条件构成的人生跟宇宙都不是实在的,是颠倒虚妄的,所以,无所缘,而以慈悲心能够普缘一切众生,使获与乐之意,就是说保护众生的快乐,这个利益,对治嗔恚,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诤讼,诤讼就互相….,诤讼,碰到没有办法解决的误会、诽谤、逆境、顺境,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就是忍耐加上沉默,世界上只有这两种美德,可以解决世界上一切的纷争,以暴制暴,那是下下策,上上策,用忍辱加上沉默,有的人能够忍耐,但是没有办法沉默,他能够忍耐,但是,他事后会呱呱叫,会呱呱叫,忍不过去,忍耐如果加上沉默,就是没有什么好谈的,本来就没有,哇!这个人的境界就高了,对治嗔恚,在《法华经》里面有讲,释迦牟尼佛说:因为提婆达多的缘故,所以…..,提婆达多常常要害佛,所以,他让我六波罗蜜具足,他让我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十八种不共的神通道力,成就正等正觉,广度众生,都是因为提婆达多善知识,你看!释迦牟尼佛多伟大!这个一天到晚都要让释迦牟尼佛死的提婆达多,释迦牟尼佛竟然这样讲,那我们,你看看!

  《法华经》里面有一句话,我觉得这句话满重要的,只有二十个字而已,这句话倒是修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句子,大慈悲为室,教室的室,我们用大慈悲来作为我们教室,就是安住在这个地方,柔和忍辱衣,柔:温和,忍辱来作为我们外表的衣服,再讲一遍,大慈悲为室,教室的室,柔和忍辱衣,用柔和、用忍辱来作为我们的外衣,就是我们要穿着柔和、穿着忍辱,诸法空为座,座就是加一个点、一横,然后一撇:座,然后,里面写一个坐,就是广,广的盖头,然后里面加一个坐,不是加一个黄,诸法空为座,就是你以什么为座?座在哪里?座在一切法皆空,就是无所住,才是真正的座,处此为说法,处此:安处,这个处是某某地方,处,处此,此就是彼此的此,为说法,安住在这个地方,来当作向一切众生说法,叫他们要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为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来说这个法,就是你开示众生,都必需不离这几个角度,《华严经》里面讲: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你一起念瞠恨心,你所有的障碍就起来,所以,澫益大师说,世、出世间的事情,无不成于忍,无不成于慈忍,两个字:慈悲、忍心辱,世间法也好,出世间法也好,没有一件事情,不是用这两个角度可以完成,那就是慈悲、忍辱,我的境界不够,所以,我现在所修的就是远离,远离,这些众生我不跟他打转,也不跟他打交道,什么生意人、高官显赫,我也不会去攀缘,有钱人、没有钱人,我也不会去攀缘,这些残障、病苦的,我也不会瞧不起他,我现在是安住我个人的生活,认真看经典,认真用功持咒念佛,我一切随缘,我就是不攀缘,也不瞧不起别人,所以,我一直保持,我内在里面非常安静,过着我出家人应该过的日子,有的人是一直每天追求,我没有,我不晓得我要追求什么,我既不缺少三餐,也不缺少一张床铺,我再来不晓得要缺少什么,所以,对我内心里面来讲,我觉得我现在的年纪悟到佛法,我活得非常超越,我活得非常安静,很知足,我活得非常知足,我不晓得要烦恼什么,因为少欲无为,身心就自在。

  第七觉悟,翻过来,15页的地方,16页的地方,第七,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这个五欲财、色、名、食、睡,过患,超过的话就麻烦,虽然是俗家人,这是指你们学佛的在家居士,不染世乐,也不会污染世间的乐,世间的乐就是名、利,女人就是爱美、化妆,是不是?每天穿着貂皮大衣、皮鞋、马靴,男人的话就抹油、西装笔挺,世乐就是老婆一个接一个,世间的乐,要不然,世间的人他追求什么?不染世乐,常念三衣衣钵法器,为什么要常念三衣衣钵法器呢?常念三衣瓦钵法器,那个是圣人的标志,意思是一心向圣道的意思,就是在家居士常常念:唉呀!出家人三衣瓦钵法器,这是将来能够成就圣道,衣钵是圣贤的标志,所以,要常念三衣瓦钵,志愿出家守道清白,将来有因缘我们能够发个心走出家的路线,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梵行就是持戒清净,高远就是超过一切的世俗,慈悲一切:慈悲一切众生,这个五欲过患在儒家来讲,他也讲得很清楚,儒家来讲,孔老夫子是把它分成三个角度,第一个,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就是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很定,怕的是染上女色这一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即其壮也,就是年纪稍微大一点,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就是年纪稍微大…,少之时就是二十岁左右,即其壮,壮大概就是从二十岁一直到五十岁,这是壮年期,壮年期,戒之在斗,就是这个时间最会斗殴,斗殴就是打打杀杀,两句话的时候,你算老几,你没有探听看看我这个角头,动不动就要让人家死,即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等年纪大了一点,因为,身上没有钱,也没有人奉养,心就会得到贪,希望得到一点,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戒之在得,所以,色、斗、得就是儒家的思想,儒家的思想,儒家的思想三个,跟我们佛教讲的…,得就是财产,斗的话就是我们佛家里面所讲的贪、嗔、痴,贪、嗔、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佛家里面所讲的就是男女,所以,因此色、斗、得,差不多都包括我们佛教的一切,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触,有的人讲财、色、名、食、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为了财产而死,鸟为了吃的而死亡,你要是打开报纸,因为钱财的问题发生事情的,那太多了,那么,色,在《印光大师文钞》里面讲,色这一关,世间人无一能够幸免,没有一个有办法躲过的,在《印光大师文钞》里面教我们观想,观想女人的不净之处当作是一个毒蛇的头,我们男孩子如果没有办法断除男女的欲,就观想:当我们男女在一起的时候,就观想那个是毒蛇的头,跟女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噢!那是毒蛇的头,会咬人,那是…,这样子慢慢的观照,这是印光大师教我们,破除女色的一个方法,再来,就是说如果你不能吃长素,最起码你也不要杀生,在吃的方面,我们稍微节制一下,现在人的快乐有几个,比如说琴、棋、书、画,如果你以前有学过毛笔,对弹琴、下棋很有办法的,对书、对画都有办法的,要放下,这些不能了生死,广化法师以前的毛笔写得非常好,出家以后就常常在练毛笔,有一次,他写毛笔的时候,律航菩萨,律航菩萨看到他在写毛笔,拿起来就丢,丢掉,把它丢到好几丈远,说:这个怎么能够了生死,你每天沉迷在这个地方,从此以后,我们广化老和尚就…,那时侯还年轻,就把着额时间缩短,该写的,人家叫他题字,他题一下,平常他就不练毛笔,所以,有人讲:师父!有人要来这里教毛笔,您是不是愿意请毛笔的老师来教大家毛笔,因为,我听到这个故事,我认为随缘就好,如果我现在练毛笔来得及吗?我今年三十九,我再练毛笔来得及?如果说,我真的不会写毛笔,很简单,我用三百块去外面叫人家写一张,看要写多美都有,花三百块,比如说我们要祝人家往生极乐世界,驾鹤西归、上品上生、九品莲花、花开见佛、死得其所,不晓得有没有人这样题,好了!三百块,三百块他就会帮你写得很漂亮了,你还需要自己来练毛笔吗?对不对?你以前写得漂亮的没话讲,所以,这个还是不要,再来,要戒的就是烟、酒、赌博,这一定要戒,非戒不行,所以,我们希望学佛的男众,叫他不要抽烟,希望你们这些男众们不要抽烟,学佛的女众抽烟,那真是太可怕了,女众抽烟像什么姿态,能看吗?再来就是电影跟电视,这个电视、电影要看情形,比如说,我们现在有教育方面的,这当然没有话讲,就是看它可以增加我们见闻的,某些地方还是很值得的,很值得的,再来,就是运动田径,运动田径,上次,有一个人送了我一样东西,我打开以后,我很惊讶!他送我什么?送我一双白色的运动鞋,然后,送我一件短裤,然后送我一件T恤,T恤像背心那样,你现在想象我慧律法师穿着这三个东西,你想象看看!还送了我一支羽毛球拍子,你现在想象我在打羽毛球,跳来跳去,你看!从外面来,他若看到我在打羽毛球 他说要来顶礼师父,穿这样又不象师父,笑死人!送我这个,因为,他常常听录音带说师父的身体不好,结果去买运动器材,买运动器材,笑死人,出家人要有威仪,怎么讲运动,所以,我这个人很保守,就是慢跑我也不敢,慢跑我也不敢,走一走可以,比如说我们出去外面走一走,绕个圈子,对不对?怎么慢跑,慢跑能看吗?忏公很重视威仪,我们稍微走路走快一点,忏公就会警惕我们,修行人心平气和,不要心浮气躁,他一直很重视威仪,你走快一点就不行,是不是?还买录影带来看有氧舞蹈,(英语),笑死人!所以,这个运动、田径,你们在家居士当然可以,在家居士当然可以,我们出家人不行,这能看吗?我光是从这里走到那里,这整条路都在叫慧律法师,都认识我,全部都认识我,这怎么运动,笑死人!你说我穿那件短裤,信徒说:师父!阿弥陀佛!我不就看我自己:妈咪呀!穿这套!我会昏倒,所以,这个不适合,你们在家居士运动当然是no problem,但是,我可能没有办法,再来,就是打拳武术,打拳武术,以前在嵩山少林寺大概可以,因为,山上没有在家居士,都是出家人,以前出家人的武功,那真是很厉害,现在的出家人也不能,都住在城市,你不找人家,人家会找你,你在那里喊得大呼小叫,笑死人!所以,打拳武术也尽可能不要,再来,就是逗狗逗鸡,我们有一个在家居士,来问我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问大家,他说他养了一条狗,是很好的什么、什么犬,牧羊犬,牧羊犬一只很多钱,他说为了赚钱,这只是母狗,母狗,母狗为了要生小狗,可以赚到钱,就把这只母狗牵去配种,他问师父:这样是不是有犯到什么?你们的回答是怎么样?你认为…,这叫做牵猪哥,牵这两条狗结婚,你认为呢?这个在佛教律学里面讲不可以,养狗为了赚钱,然后去打种、配种,这不可以,所以说,我们要不染世乐,不染世乐,不要染污世间的快乐,如日月不住空,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不染世乐。

  我们修净土的人,修净土的人,善导大师有教我们,不但白天要用功,而且晚上睡觉以前,都必需要观想,修净土入观,以及睡觉的时候,应该发这个愿,所以,我们晚上睡觉以前,我们一心合掌,观想自己身体坐在莲花上,西方三圣在前面,然后,再念佛号数十声,然后,发愿:愿往生极乐世界,发这个愿以后,一心正念,随即入观,或者是临睡以前,发愿而睡,每天睡觉一定要做,记住!做往生的观想,或者是念佛的工作,发愿的时候,我们一心好好的去观想,有的人就很感应就会见佛,有的人就会见光,至诚恳切的求,自古以来,善导大师教我们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比如说,我们佛七的时候,就教我们念:弟子某某,现在是生死的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现在碰到善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这个在佛七的课诵本都有,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某某不识佛身,就是不了解佛的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然后,有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因此,临睡前应该诵偈、作观、念佛、修定,一夜之间心神轻稳、龙天护佑,如果我们晚上起男女的恶念、邪思,就是淫欲心,我们终身,整个夜晚就心神扰乱,会损害我们的身体,我们起心动念都不净,就会招鬼神作祟,不可不知,是说我们内心不清净的人,鬼神会常常找我们麻烦,简单讲就是男女的欲,一定要淡泊,慢慢的去看破、突破它,智者大师说,在我们睡觉以前,我们要警惕自己,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觉,意思就是说烦恼深无底,我们的烦恼是无底洞,叫做烦恼深无底,深得象无底洞一样,生死海无边,我们生、老、病、死这个海,是无尽无量无边,度苦船未立,我们现在还没有把握临命终能不能自在,度苦,度这个苦的船还没有立,立就是站立的立,度苦船未立,还没有修好,就是还没有把握能够了生死,云何乐睡眠,你为什么一天到晚睡七、八个钟头呢?云何乐睡眠,意思就是要减低睡眠不过,减低睡眠是要叫你用功修行,勇猛勤精进,摄心常在禅,勤修六度行,菩提道自然,勇猛勤精进,我们一定要摄心,好好的念佛,勇猛精进,摄心常在禅,禅就是那伽常在定,无一不定时,摄心,摄心就是妄想一起来,我们赶快观照,赶快观照,勤修六度行,菩提道自然,我们勤修六度万行,菩提道自然就会成就。

  再来,我们讲到衣跟钵的问题,我们刚刚有念到,常念三衣衣钵法器,我们虽然不是出家人,不过,我们也要了解一下,所谓衣叫做坏色衣,或者叫做杂色衣,坏色衣,因为佛当时在世的时候得到布不容易,不容易,所以一块一块的补起来,叫做割截衣,割就是割稻子的割,截就是截断的截,割截衣,这个割截衣跟杂色衣,坏色衣就是我们所讲的割截衣,杂色衣就是我们所讲的福田衣,就像田一块、一块,一块、一块的田。割截衣有表法我们披袈裟表示忍辱铠,忍辱铠,铠就是一个金再一个岂,穿着铠甲的铠,就是出家人披坏色衣,代表任辱的意思,不贪著世俗乐;第二叫做解脱的幢相,解脱幢,幢就是一个巾,再一个童,解脱幢相,穿这个坏色衣表示解脱的意思,表示解脱的意思,坏色衣又叫做杂色衣,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布来得不容易,只要不花花绿绿的,暗色的,灰色质、暗色的,都可以叫做福田衣,好象田地一块、一块的,人家布施给三宝,像种到福田一样,福田衣、杂色衣又名离垢衣,离垢服:离开这个烦恼,就是你披了袈裟,你就是要脱离烦恼的境界,第四叫做无垢衣,无垢就是没有杂染,无垢就是没有烦恼,所以,很多从色、从相来立名都不太一样,所以,我讲的,你把它写下来,底下讲的统统是一样,第一个坏色衣就杂色衣,又叫做割截衣,又名福田衣,又名离垢衣,又名无垢衣,六个名相都是一样的道理,出爱人所披的袈裟,坏色:坏色衣,割截衣,割了,一段一段的割,补起来的杂色衣,杂货店的杂,杂色衣,又名福田衣,又名离垢衣,又名无垢衣,所以,这些都可以称为出家人的袈裟,出家人的袈裟,这个色要用坏色,杂色,灰色、土色、咖啡色、青色、黄色、或者是混杂色:如法,质呢?不要用动物的,棉、麻、化学纤维,这个都可以,不如法的就是用丝、绸,这些动物的东西就不如法,袈裟我们一定要分清楚,同学们!像我们这样穿的这种东西,师父身上穿的衣服,黄色衣服,这是中国人的东西,这个叫做罗汉短褂,罗汉衣,是不是?我们平常穿的是罗汉衣,再来就是短褂,再来就是长褂,这个是中国的东西,是指袈裟,这个东西,现在我们讨论的袈裟,只限制这种东西,师父身上披的这个袈裟,而不是讨论这种东西,不是讨论这种东西是什么颜色,而是讨论这种东西,你要分清楚,佛陀在世是没有这有种东西,这是传到中国来的时候,我们在泰国的出家人,为了区分泰国跟中国的出家人,在泰国的分别,所以,在泰国;中国的出家众要穿一件黄色的在里面,在泰国没有穿,里面都打赤膊,里面都没有穿,讨论袈裟,这个记住!这个才是袈裟,记着,我们讨论的是这种东西,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师父您的怎么是黄色,袈裟怎么是黄色,这哪里是袈裟,现在讨论的是这具,知道吗?坏色,虽然你们不是出家人,但是,你一定要认识,一定要认识坏色,坏色就是说,所谓的坏色就是颜色比较暗的,比较杂色、灰色、土色、咖啡色,像师父这个叫做咖啡色,咖啡色,青、黄、赤这个都可以,不如法的就是青、黄、赤、黑,就是大黄、大青、大赤、大黑、大白,大白这个不可以,或是绿色、橙色、紫色也不可以,或是亮光之布也不可以,亮,有亮光的、反光的,反光的也不可以,以前我看到一个比丘尼,穿着长衫,哇!那件像布袋戏,金光闪闪,金光闪闪,丝从里面透到外面,多像歌星,你知道吗?歌星穿亮片,亮片的,我看到这个比丘尼,她到底是真的出家人,还是假的出家人,弄不清楚,连最基本上的东西,她都不懂,我又不敢问她,她是真的还是假的,要不然,如果是真的比丘尼,她怎么会穿这个一闪很亮的衣服,这又不是歌星,歌星一穿的话,短袖的对不对?然后,把这个地方剃光,剃光,歌星这里都是normal(台语无毛的谐音),没有毛,是不是?然后穿这种东西,比丘尼不应该穿那种衣服,坏色衣,再来就是不可以用丝、绸、毛织品都不可以用,亮光的料也不可以,所以色跟质,质不可以用动物的,色应该用坏色衣,我指的是袈裟,我们现在包括我们的短褂、长褂,也不应该用这种衣服,也就是亮光版的亮光衣,坏色衣分三种,意思就是袈裟有分三种,袈裟有分三种,诸位!你们翻开后面的,先翻开后面的29页,29页的中间,[出家衣钵],[衣],看衣,[安陀会],安陀会,安陀会翻译成中文叫做中宿衣,中间的中,住宿的宿,又名通称五衣,就是五条,五条,五衣又名安陀会,所以,你们在安陀会的旁边,就写个:五衣,做什么用?作务用的,作务就是说我们要刻苦、要耐劳、要工作的时候,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也没有这种,中国里面的衣服,只有披一件袈裟,这种工作用的袈裟叫做五衣,叫做五衣,就是五条长的,五条短的,再来,[郁多罗僧]:七衣,七衣,又名七衣,七条,郁多罗僧叫做什么?叫做上着衣,上着,上面的上,着就是穿衣服,执着的着,念zhao,上着衣又名七衣,这做什么用的,做修行用的,持诵、礼拜、念佛:修行,平时修行,早、晚课用的,郁多罗僧:七衣,[僧伽梨]就是我们所讲的入众衣,意思就是说大衣的意思,弘法、利生、要见国王,就像我们今天所讲的,僧伽梨就是我们所讲的红色祖师衣,红色的祖师衣,衣就是三衣,一[钵],钵翻译成中文叫做应[量器],应量器,好!再来,我们一定了解,出家 跟在家不太一样,出家叫做袈裟,在家叫做缦衣,这个缦衣,两种人可以穿,第一个沙弥跟居士统统要穿缦衣,比如说有受五戒、有受菩萨戒或者是受沙弥戒,一律穿缦衣,为什么沙弥也穿缦及,因为不在僧数,非似福田,不是僧数,不列入僧数,不受比丘戒,只有受沙弥戒,不入僧数,还不是真正的出家人,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只现沙弥、沙弥尼相,一生一世不去受三坛大戒的,还不算是出家人,不在僧数,所以,沙弥没有结夏安居,沙弥没有结夏安居,结夏安居也不算戒腊,所以说,一定要去受三坛大戒,受比丘、比丘尼戒,才是入僧数,缦衣又名礼忏衣,礼忏:顶礼的礼,忏悔的忏,又名礼忏衣,跟袈裟的色是一样的,但是,因为缦条不是割截,割截是一块一块的方块形,所以,你看出家的人衣服是…,袈裟是一块、一块的,打开来看是一个田字、一个田字,福田衣嘛!那么在家居士的,你们看你们的衣服就没有这样子,你们看你们的缦衣就没有,有很多在家居士来皈依以后,我跟他命的法号叫做依净,然后,自己写信来,叫做释依净,你这是不是笑死人了,很多,几乎,现在收到的信,包括邮政拨,至少收到几十个人都自己加一个释,这个不如法,还有写信来给师父,也不写姓是什么,就写法号,你想想看!法号那么多,我的徒弟几十万,写一个法号,你说我知道你是谁?我又不是电脑,所以,这个很不适合的,很不适合的,写给师父应该用俗家的名字,如果,你要写法号,底下就写某某法号,所以,后来没办法,他写信来也不能回,不晓得他是谁,只写法叫,很糟糕!这个真的很糟糕!所以,这是不懂,不懂,自己加一个释,释,这样很糟糕!还有的人不太懂,大家同拜一师的,叫出家人叫师兄,这不可以,在家居士叫出家人,一律称呼法师或者是师父,不能称他师兄,因为你是在家,怎么可以称出家众是师兄,僧俗有别嘛!所以,有一些道场,我们去外面看在家居士,突然叫出家众叫:师兄!师兄!奇怪了!师父也不讲,我们也不敢讲,我不敢讲,我这个人很奇怪,不敢纠正人家的过错,这个很不好,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你纠正他,他又不高兴,等一下又在后面诽谤我,说我自作聪明,你多行,你自己顾好就好,还管别人,好、好…,安静、安静,就这样子,中国佛教会也没有这样规定,对不对?我们这里是正信的三宝弟子,不能连最基本上的东西你都搞不清楚,不是给人家笑掉大牙吗?

  再来,袈裟有五德,有五德,袈裟有五德,有五种功德的意思,第一、四众弟子对袈裟生一念尊重心,必于三乘授记,三乘授记意思就是说,必定将来成圣果的意思,四众弟子哦!包括出家、在家,你只要尊重袈裟,所以,我只要一念尊重,必定授记成佛,意思就是说你只要尊重袈裟,我已经告诉过你,出家人有修没有修,你向他顶礼,至少他有一件佛陀留下来的袈裟,对不对?你顶礼他就等于顶礼袈裟,顶礼他的袈裟;第二、人跟鬼神,如果得到袈裟少分乃至四寸,福报就够,饮食就充足,能够得到袈裟,意思就是你只要出家,有一件袈裟你就不会饿死;第三、如果在军阵当中有袈裟,你尊重恭敬,打仗就常得胜利,常得胜利;第四、看到袈裟欢喜的人,他必定具足正见,离诸邪念,披袈裟的人有尊贵,著者尊贵,披过袈裟的人能够灭诸罪恶,所以,你不要看短期出家七天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第五、人天宝幢相,就是人天师表,必定要披袈裟唯是福田。

  再来袈裟有十种利益,袈裟有十种利益,第一、菩提上首,菩提上首就是说你将来一定会成就佛道,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九集

  菩提上首就是说你将来一定会成就佛道;第二、众处人天,就是着袈裟处,人间、天人都必需恭敬他;第三、父母反拜,你披了袈裟,双亲都要向你顶礼;第四就是师子舍身,所谓师子舍身就是说,比如说我们要动物,动物,衣服只要披在动物身上结个善缘,死了以后,必定成人,碰到袈裟,畜生碰到袈裟;第五、龙披免难,龙,这个龙,是我们出食的时候常常念: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满,这是有典故的,佛在世的时候,大鹏金翅鸟常常吃龙,吃龙子,没有东西吃,吃龙,龙痛苦不堪,出来的时候被大鹏金翅鸟,每次都吃掉,龙就向佛陀哭诉,向佛陀哭诉,唉呀!大鹏金翅鸟每次都吃我的子孙,这样龙会灭种,佛陀就赐予袈裟,披在龙的身上,表示….,大鹏金翅鸟一看到佛的袈裟在龙的身上又不敢吃,大鹏金翅鸟就饿了,对佛说:佛陀啊!您叫我不能吃龙,我现在肚子饿了,您 不让我吃,我会饿死,怎么办呢?佛陀说:那我叫我的徒弟们在吃饭时候就施食,就施食,施食给你,所以就念: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罗杀鬼子母,甘露悉充满,唵穆力陵娑诃,唵穆力陵娑诃,唵穆力陵娑诃,就是这个,这是出食的偈子,就是遍食,龙披免难;第六、国王敬信,披上袈裟的时候,国王要尊重他;第七、众生礼拜,众生顶礼就顶礼那件袈裟;第八、罗刹恭敬,你有修没修,你披上那件袈裟,包括罗刹都必需要恭敬,那是佛制的;第九、天龙护佑,天龙,龙天护持,天龙就是天龙八部;第十,得成佛道,得成佛道。所以,因此能够想要出家的人,当然是好,最好的。

  衣讲完,我们来讲钵的问题,这个钵,瓦钵,就是这个质是用瓦做的,梵语叫做钵多罗,翻译成中文叫做应量器,应量器,就是你食量大的,拿大一点的钵,食量小,拿小一点的钵,食量更小,那就拿更小一点的,应量器,从三个角度来讲钵的问题,钵就色(颜色)来讲,要用赤色,要不然要用黑色才如法,赤色或者是黑色的钵,这个才如法,不用青色,不用黄色,也不用白,不用紫色,不用绿色,不用橙色,也不可以画山水鸟,不可以彩绘,不可以,这个钵的体一定要用两种做成,第一个用铁,要不然用瓦,铁质或者是瓦的质,不能用金、银、铜,不可以,或者是用玉,翠玉,一定要用铁或者是瓦,再来就是量,就量的角度来讲,应食量,应你的食量,不大不小,适应的食量,所以,这个钵是分三个角度,色是赤色,要不然就要黑色才如法,钵的体,要用铁或者是瓦,钵的量,就是自己选择,不大不小,禅宗里面,终日穿衣,不着一丝缕,终日吃饭,未嚼一粒米,表示他们的境界很够,他不贪求这些境界,终日穿衣,未着一丝缕,终日吃饭,未嚼一粒米,没有尝到一粒米,就是衣味,他都是这样子的洒脱自在,古来的出家修行人,就比较麻烦,以前的出家修行人,身上要带很多东西,比如说香炉,带锡杖、带念珠,还有澡荳,澡荳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肥皂,带瓶钵、带三衣、带杨枝、带坐具,带滤水囊,滤水囊就是以前走到哪里要喝水,怕水有虫,过滤使它没有虫,手巾、刀子,还有镊子、火燧、绳床、经、律,这个就是让大家了解一下,念一下就可以了,器,佛像,佛菩萨形象,在《梵网经》里面讲,菩萨行头陀的时候,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如鸟双翼,现在就不必这样子,现在大部分是三衣一钵。

  还有我们每天唱的,敲敲打打的我们称为法器,法器,其实,这个法器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法器就是堪行佛道谓之法器,堪行佛道谓之法器,《法华经提婆达多品》里面讲,女人垢秽,非是法器,在《法华经》里面讲,女人全身不清净,不堪成为法器,表示女人的业障比较重,末法念佛没有差,末法女人垢秽,但可以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所以,女人的烦恼比较重,比较重,感情也重,什么事情婆婆妈妈,不能了断,这是女人的心,男人不一样,当然这是指平均,不是每一个人都这样子,平均来讲,男人做事情比较有魄力,女人的话,娘娘腔比较没有办法,二祖慧可师见到达磨,达磨不甩他,然后二祖慧可就断臂求法,达磨大师说:嗯此是法器,付予衣钵,这个就是法器,再来,我们寺庙常用的,比如说,楗槌、打板、钟、磬、木鱼、鼓,这些是事相的东西,都会发人深省,比如说扣钟,扣钟,扣钟的话,就破生死长夜,生死长夜,扣钟偈,如果很认真的念,鬼神都会感动,都会感动。再来,我们常常提到降龙伏虎,其实这个有事相跟理,龙在经典里面讲,龙,淫心太重,淫心重的人,他会变成龙,以前,有一个比丘尼,在《菩萨戒会本》里面讲,以前,有一个比丘尼,在僧伽蓝里面犯淫戒,犯淫戒,她感得焦沙烧身,就是变成龙,龙,全身是龙,变成龙的鳞片,每到天气热的时候,虫都会跑进去里面,痒就抓,痛苦不堪,这是龙性最淫,淫性比较重的人,会堕入龙,龙虽然是畜生里面比较有福报的,但是很苦,很苦,龙,每天都有小虫跑进去吃它的肉,龙也可以化作人形,福报算是很大,但是,龙性最淫,因此,降龙意思就是要降淫,意思就是说我们男女的淫,一定要降伏,不降伏淫性的话,那我们的生死难了,尤其是出家修行人,或者在家居士真的要修行,这个要降,所以,以一个修行人来讲,这个不断是非常难修行,所以,降龙,虎性是嗔:嗔恨心最重,伏虎就是要伏掉嗔恨心,暴:暴烈,暴:嗔恨的心理,所以,这个降龙伏虎,其实是降伏你的内在,如果,用一句比较得体的就是降淫伏嗔,降伏你的淫的念头,伏这个嗔恨心。

  出家,这个出家就要看大家了,看大家,你们是不是真正的肯出家,出家有分好几种,所谓心出家身不出家,就是一个在家居士,他内心一心一意想要出家修行,可是身体没有办法现出家相,有一种是身出家心不出家,身体剃个光头,心恋五欲六尘而不修行,很可惜!这种人最可惜!现个出家相,可是不修行,内心里面眷恋着五欲六尘,这很糟糕!身出家心也出家,这是真的出家人,现出家相以后,内心里面充满了智慧,知道五欲六尘无一可得,心也出家,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这当然是业障的凡夫,所以,佛制出家、在家两部,要修梵行的,专精出世法的,接续佛祖传承正法的,就是出家由僧来主宰,出家人,大部分以前都建在山林道场,自利利他解行并重,宋仁宗皇帝有赞僧赋,诗词赋的赋,一个贝再一个武,武力的武,叫做赋,赞僧赋,因为,这个比较难,不过,我可以解释一下,文字你不必知道,但是,我知道宋朝的仁宋皇帝,他怎么样地仰慕出家的生活,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世间最可贵的,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你只要剃度出家,便受到人天的供养,作为如来的弟子,为先圣的宗亲,先圣这宗亲就是以佛陀当做亲戚,你们的亲戚是跟个皇帝做亲戚就不得了了,跟个什么高官显赫的人做亲戚就不得了了,我们跟谁…,出家人跟谁做亲戚,跟释迦牟尼佛做亲戚,人家问你的祖先是谁?我们的祖先释迦牟尼,听起来差点昏倒,我们的祖先是释迦牟尼,没有释迦牟尼怎么有今天的袈裟呢?所以,鼓励人家好好的认真出家修行。

  再来,我们出家、在家总是要懂得一点戒律,懂得一点戒律,懂得一点戒律,才不会落入外道,否则的话,我们要背负一切的因果,我们学戒律,第一个,我们要厌离有为,今天,你为什么要学戒律,因为,这些有为法的造作都是生灭法:烦恼的根本,我们最重要的目的要厌离,厌离就是讨厌这些生灭法的东西,求证菩提,第二就是求证菩提,学律要求证菩提,你学律的目标是什么?证大菩提,学律的最终目的,要悲悯众生,说法度众生,弘一大师说:学律的人,就是学佛的人,有两种事情要注意,第一个就是律己,就是自己一个人住的时候,慎独,还是要注意自己,律己要严,第二要慎言,谨慎的慎,就是讲话要诚实语,就是把自己戒得比较严一点,对众生稍微宽恕,所以,律己要严,待人要宽,就是这个道理,约束自己稍微要严格一点,对待众生要慈悲一点,慎言就是讲话要注意,我常常说:讲话是一种很高的艺术,我希望大家要好好的学习讲话,如果,讲话讲得不得体,那真是很糟糕!戒又称为毘尼,又称为尸罗,又称为波罗提木叉,不太一样,翻译成毘尼的话就是律的意思,叫做尸罗,就叫做戒的意思,叫做波罗提木叉,叫做别别解脱,也叫做处处解脱,意思不太一样,通达二部律称为律师,通达单部律称为戒师,通达比丘戒叫做戒师,通达比丘、比丘尼戒,这个叫做律师,所以,比丘尼只能通达一部戒律,那么,就是戒师,比丘尼只能称戒师,不能称律师,律师是要给人爱传戒、授戒,而要通达比丘、比丘尼戒,名叫做律师,女众不能阅读比丘戒,只能阅读比丘尼戒,所以说,律师只有男众有,女众只能称为戒师,波罗提木叉叫做别别解脱,就是你持一条戒,你得一条戒的清凉,你持一条戒,能得一条戒的解脱,别别解脱或是处处解脱,处处解脱,所以,戒是如抓贼,你要先抓到这个贼,定如缚贼,就像把它捆绑起来,慧如杀贼,贼就是烦恼的别名,所以,第一个要先持戒,如捉贼,定就像缚贼,一个糸再一个尃,捆绑的意思,慧就像杀贼,戒有大用,我们因戒生定,因定才能发慧,所以,严净毘尼,宏范三界,就是你如果要做人间的导师,第一个,你要严持你的戒律,毘尼藏者是佛法寿,就是佛法如果要继续传下去,都必需先持戒律,戒律不持,佛法也没有办法,所以,毘尼久住,佛法久住,毘尼就是戒律,戒律要弘扬、要久住,佛法才能长存,所以,每年我们传三坛大戒,就是弘扬戒法,所以,传戒的人功德无量,一般来讲,都是受持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总是好的,总是好的。

  现在诸位看看26页,看看26页,26页的中间,[忏],从左边看起,你要[觉]悟,你才能[破惑],破迷惑,觉悟的人就会停[止]造业,就可以[转业],到最后停止造业,心得清[净],就会[离苦],你要破惑、要转业,一定要靠着两种因缘,第一个要[亲]近善[知识],还有[遇法]因[缘],这个遇法因缘就是要碰到正知正见的法师,还有一个道场才有办法,换句话说,亲近善知识,还有遇到法缘,弘法的因缘,这个不容易,所以,诸位有了善知识或是弘法因缘的道场,千万不能失去,世间最大的不幸,不是失去金钱,而是失去佛法,而是失去善知识,这是世间最大的不幸,[凡夫罪苦:贫苦],[现]在的[果]报很[苦],再来,[多怨]就是[惑],[结恶]就造[业],[现]在的[因]又感得[将来再果],[布施种类:财]物布施,[除贫苦,欲勾牵,]意思就是说我们要让一个人学佛,要先用财物来布施,他没有钱,我们先帮忙他度过难关,他解除了贫苦,三餐吃得饱,心情稳定,他就有心情来学佛,这个叫做先以欲勾牵,再令入佛智,所以佛教里面常常讲,先以欲勾牵,就是先用众生的欲望,他希望什么,他想得到什么,比如说他想得到钱,给他,他想得到这分友谊,你给他,然后,慢慢引导来学佛,财物布施可以除贫苦,也是一种先以欲勾牵,再令入佛智,再令入佛智才是我们的目标,如果,你不先以欲勾牵,他就没有因缘来学佛,所以,有时候送人家录音带、录影带,送佛书或是拿大悲咒水给人家喝,也可以结到善缘,人很奇怪,一个人只要喝到大悲咒水,他就跟佛法有缘,跟佛法有缘,如果,我们在家里放念佛佛号的录音带,他不听,他说:吵死了,把它关起来,也有功德,因为至少他知道你在念阿弥陀佛,赞叹、诽谤都有结到这个缘,所以,我们有加持大悲咒水,不管你家里有没有信仰,你拿两瓶放着,你怎么知道,矿泉水给你喝,他怎么知道里面是念什么东西,总不会对他下毒,他喝下去就有希望了,这是好办法,真的,先结个善缘,[法:除多怨],可以[入佛智],有法就有智慧,有智慧的话就可以除掉怨恨,就可以入到佛智,[无畏:除结恶],除掉结这个恶缘,先以[欲勾牵],这是[权]巧方便,众生需要这些财物布施,或者是法布施、或是无畏施,这个无畏施就是令众生不恐怖,实实在在,[实]就是最后的目的,就是要让他入佛的智慧,[布施对象:][众生]或者是[怨亲],众生,以我们的[真性],以我们的本性来看这些众生,只要我们本性用慈悲心,所以看到的就是[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不念旧恶就是说我们不念过的种种恶,也不憎恨这个坏人,[我应]该[作],为什么?没有恶也有所谓的恨,不恨恶人,众生不一样,众生是[惑],迷惑颠倒就[多怨],造[业结恶]缘,[苦]就受苦、[贫苦],怨亲这是意识形态所分别、所见的,其实对我们愈坏的人,俞能够成就我们,能够激发我们动心忍性,所以,我们[有憎爱],[我]们[应]该好好的[警]惕,我们[有厚]彼[薄]此,我们应该好好的警惕自己,[情识分别所见,]不是憎爱就是厚薄,厚就是对某些人比较好,薄就是对某些人比较不好,[五欲]呢?五欲就[色声香味触,财色名食睡],五欲如果[过]的话,就是[启邪]恶的[心],[污]到[真理],[患]的话,就[损]我们的[德行],[丧]掉我们的[志气],[败家亡国,戕身害道],五欲过患,诸位还是好好的节制一点,好好的节制,少欲无为,[菩萨]有[二种],一种是[出家]的菩萨,要[绍隆佛种],他需要[威仪庄严],所以,戒[律在俗:度众方便],[同事]就是说站在同一个角度,同事就是说跟有家相处在一起比较[方便],所以,俗家人,你跟人家相处在一起比较方便,度众生也比较方便,戒[律]威[仪许宽],比如说,你们可以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你说我跑去电影院看电影,你看,这像什么,所以说,你们比较方便,什么地方都可以去,菩萨二种,[戒相]就是[节、断、开、遮],这个节就是属于在家居士的,应该比较节制一点,这还可以,断的话就是说什么事情比较严格一点,什么事情可以开缘,什么事情….,遮就是停止,戒相简单讲就是开、遮、持、犯,节就是节制一点,断就是根本连一点都不可以留,出家的衣钵已经讲过了。

  [出家的种类:身出心不出,][心出身不出,心身俱出,]这个[家],出世俗家只是形式,剃度而不修行就像这样子,出了世俗家来到僧团里面也只是一个形式,世俗家为什么讲形式,因为它是缘起的、短暂的、缘起性空的,不是[真实]的,[欲尘家]就是财、色、名、食、睡,到最后真的要出[三界家],就是所谓的六道轮回,这才是真实的。

  30页,[梵行:身业、口业、意业,][三业清净]就是[梵行,][严持不犯]就是所谓的[高远,][不犯不害]就是所谓的[慈悲,]不犯戒也不残害众生,不犯戒就能自利,不残害众生就可以利他,梵行高远,我们讲到第七觉悟的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我们讲到梵行高远慈悲一切,这个守道清白就是我们所讲的持戒清净,所作所为都是趋向菩提,哪一种人才能讲守道清白,就是不杂名利之心,不杂各利之心才能称为守道清白,如果夹杂着名利心,不能算是守道清白,所谓梵行高远是只有求佛果,其它一无所求,也不求声闻,也不求缘觉,但求无上道,这个业本来无自性,必假因缘而生,缘虽然很多,两种缘,第一个就是心,起心动念,第二个就是境界的缘,我们有内在的烦恼和欲望:情识,藉着外在的诱惑,因此,让我们连续地造业,他不晓得境界是由唯心所造出来的,因此,忘记有一个我,有一个境界可追求,因此,构成这人业,我们假设能够在心,或者是在境方面,稍微用功,透视一下,业本身就不存在了,我们的烦恼存在,但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步骤,能够让境界消除,造业的机会就会减少,简单讲,凡夫没有办法控制这具情绪、这个欲望,先控制境界就是掌握这个因缘,掌握这个因缘,修行的第一个步骤,掌握这个因缘就好持戒,譬如说,歌厅、舞厅我不去,赌场我不去,这个是可以控制的境界,坏的朋友我可以不交,我们的心没有办法,像圣人一样的无所住、无所执着,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境界来依止,所以,一只小鸟都要选择一个窝,何况是我们修行人不选择一个好的环境来修行?凡夫没有办法像圣人一样的有境、无境没有什么差别,凡夫的境界会差很多,久而久之就被同化,就被薰习了,再来,境界慢慢深厚了,有境,没有关系,我们用无心,第一个境界就是远离,第一个修行步骤就是远离境界:恶缘,先掌握住这个,第二个掌握住无心,我们没有办法离开这个境界,我们掌握用无心,所谓无心就是说放下得失,放下利害,放下执着,放下情或者放下欲望,放下这些不满,或者是这些虚妄、梦境的讨论,放下一些不必要的追求,所以,但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简单讲,第一个能够掌握住境使离恶缘;第二个要掌握住心,心如何掌握?就是无心,能令一切境现前都无心,无心就没有得失,就没有贪、嗔、痴念,你了解这个都是唯心所造,内在里面就有了定跟智慧,最高的境界就是无境也无心,无心的意思就是境界现前,跟没有一样,没有差别,无心就是什么境界来,我也不恋着,一尘不染。所以,凡夫大部份都是有境、有心,有了这个境界,而有了这个追求的心,我们要在这个“无”上,下一点功夫,无就是却二性,无就是放下二性,比如说,空、有对立,男、女的对立,得、失的对立,连空的观念也要空,连如梦幻泡影那种观念也要舍,所以十方三世一切佛,因为有一个无字,就是舍两边而能成佛道入涅槃,舍有为、无为对立,舍空、有对立,舍阴、阳,舍天、地,格物,我们现在谈到的,想要在事相上下一点功夫,第一个就是要先远离尘境,远离这个尘境,就可以舍除这个妄心,所谓的格物,这个格就是去除,以前,我们念高中的时候有格物楼,有致知楼,我们始终弄不清楚格物是什么意思,简单讲就是淡泊,你要淡泊名利就可以发现致良知,你的良心、你的内在的东西,最高的境界叫做心境双亡,心境双亡就是观心、境都空,当下一如:格物之理,众生能够成道、不能成道,在凡夫位里面讲,没有办法讲一如、讲不二法门,譬如说《维摩诘经》里面讲的,淫、怒、恚当下就是戒、定慧,淫就是男女,怒就是发脾气,恚也是大怒恨的意思,当下就是戒、定、慧,意思就是了解不二法门的人,这些如如不动的本性、自性并不离开我们这些烦恼,可是,凡夫没有办法,凡夫应该用一个字来修行,那就是转,转动的转,这个贪心,比如说我们贪求金钱,我们贪求名利,我们贪求男女,我们现在把它转成大慈大悲,我贪求佛法,没有关系,我贪求拜佛,没有关系,我不够精进,虽然 也是用一个贪字,不过,这总是好的,贪结善缘也对,所以,欲望本身不是不好,因为我们把欲望,长时间以来都是丑陋化的名词,所以,我们对欲望本身来讲,都把它想成一个不好的,其实欲望本身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看你走正的欲望,还是走邪的欲望,如果说我贪求供养那就不对,但是,我贪求结善缘,人家施舍一百,我施舍一万,来啊!对不对?你施舍一万,我施舍一百万,这个算是…,如果用贪来形容也对,但是,这种贪却是没有关系,如果,这样形容的话,佛就是最贪的人,贪什么?度无量无边的众生,还不够,还要再度,但是,佛本身当然没有这种念头,是说你一定要用贪来解释,就把贪转成大慈大悲的行动,那总是好的,嗔,我们发脾气,我们内在里面发脾气,把这个发脾气的能力,运用在大行、大愿,拿来修行,你愿意发大脾气,你有时间发脾气,有那个体力、精力来发脾气,干脆用这个力量来修行,大行、大愿,所以,我们人应该学慈悲,这个慈悲,我们每一个人都听了几百万遍了,可是碰到境界慈悲不起来,慈悲不起来,这个慈悲就是一个忍辱可以解释,一个忍辱可以解释,所有的慈悲都包括在忍辱行里面,有了慈悲心,这个慈悲心充满了内在福报就大了,为什么?一个人慈悲,他的内心里面充满了仁厚,充满着和谐,福就常随其身,所以,忍辱多福,有忍辱的人,他的福报就大,忍辱多福,所以,有慈悲心的人,内心充满着,从面相也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内在里面修慈悲忍辱的人,一看就会很清楚,一个人内心里面充满智慧的人,他的眼神就会很亮丽,一个人杀气腾腾,你一看到他好像是窒息的感觉,窒息的感觉,人虽然不可以貌相,海水不可以斗量,不过,一个人内心充满忿怒、恨,他的眼神就可以看得出来,眼神,全身你都可以化妆,都可以抹什么粉,两个眼神你没有办法抹粉,你的眼神抹什么粉,所以,人的修持,眼神可以看得出来,所以,慈悲总是好的,慈悲有什么好处?第一个,福常随其身,第二个卧安,就是你睡觉的时候,你觉得很安详,何以故?为什么?因为,你不结恶缘,你伤害众生,众生就不伤害你,第三,当你醒过来的时候,你心安理得,因为,你慈悲众生,第四,你内心充满了慈悲,你晚上就不做恶梦,你做恶梦,你也不会去伤害众生,是不是?因为,你在白天,你就不会去杀人放火,你内心里面就不会充满着恨,当你临命终转世的时候,你也没有杀的业,第五就是天人卫护,当你慈悲的时候,这些鬼神、天龙八部,也会欣赏你,再来就是人人爱敬,人人爱敬,再来就是内心里面充满着慈祥而不毒害,第八,因为你造恶业,所以,你不会面临刀兵劫难,刀兵劫难,第九,水不上侵,水不上侵,水,也不会碰到水灾,有福报的人,也不会碰到火灾,火也不会侵略,也不会侵略,有的人一出世的时候,就会碰到这种灾难,碰到战乱是很可怜的,很可怜的,我昨天看到林青霞主演的,秦汉主演的,我是看闭路的,我始终感觉到就是说这些写作的人也很了不起,但是,他们写不出这种超越的思想,它是描述一个大陆的作家,大陆的作家认识了,认识了,认识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两个人在战乱就谈起恋爱,那种父子要远离,还有那种男女的感情,那么深爱一个人,那两个人本来是要一起离开的,结果,被人群挤得没办法,本来是手拉手,后来就拥抱,抱起来,一直抱起来、抱起来,抱得很紧,我们也是看得很过瘾,抱得很紧,噢!一直过来、一直过来,本以为两个人可以一起上船,听清楚,上船哦!结果一挤,挤开来,没有办法!林青霞主演的,就拼命一直哭,哭也没办法!男朋友是秦汉主演的,就被挤,挤上船,到船上….,然后挤上船,我这个国语应该很标准才对,然后,就一直哭了,那种可以感受得出来,那种很痛苦,可能感受出来,这两个人明明要一起逃难,结果,被挤开来,人太多了,没有办法!他一直叫:少华!少华!没有办法,人太多了,你看我,我看你,就在眼前而已,就是没有办法!人太多了,唉!逃难那种乱,那是很可怕的,所以,前世是造业的人,你就会碰到战乱的因缘果报,战乱的因缘果报,所以,我们的感触良多,世间人没有办法解释这个的,后来,事隔四十年,它上面写:事隔四十年,两人人都老化了,老化了,老化,秦汉化妆得很像,化妆术实在很行,化妆得太老了,然后,去大陆,回去看看大陆,找林青霞主演的少华,都已经死了,死了,然后讲了很多感慨的语言,所以,电影里面,它所能描述的东西就是人生的悲、哀、恨、离、合,随着爱、离、别、恨的这种交织着,可是,人的命运自古以来,总是循环在这种情绪里面,没有办法解脱,总是循环在这种情绪里面,所以,我们人生生世世都是活在一种同一幕的电影,只是扮演的角色不一样,我们每一生生世世都是扮演着同样一幕,就是生、老、死、别,可是没有一个人觉悟,只有佛陀觉悟,再来,假设说你们内在里面充满了慈悲,盗贼不侵,因为你没有种恶缘,最后一个就是死生梵天,往生…,死了以后到梵天,当然,我们念佛的话就往生极乐世界。

  再来,就看第八个觉知.,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我们的生死….,炽然,:一直烧着我们,苦恼无量,我们的烦恼没有停止过,我们应该发大乘心普济一切,这个大乘就是所谓的摩诃衍,摩诃衍,摩诃,摩诃萨那个摩诃,衍就是行中间三点水,双人旁,跟行的右边分开来,中间加三点水,摩诃衍这个衍字,翻译成中文叫做大乘,大是对小讲,乘是运载,小乘自己有修行,他就灰身灭智,就脱离三界,他不度众生,能够令一切众生开大智慧名为大乘法,《法华经譬喻品》里面说,如果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或者是求十力、四无所畏,能够悯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这个叫做大乘,菩萨求此乘叫做摩诃萨,意思就是说除了自己自修,还要普度一切众生,《十二门论》里面谈论,摩诃衍所谓的大乘,超过了声闻跟缘觉,名叫做大乘,诸佛最大是乘能够到最大的地方,诸佛大人,乘是乘故,就是藉着摩诃衍的大乘,能够灭除众生的大苦,这个大苦当然就是六道轮回,行大利益的事是名大,所以,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这些诸大士名为大菩萨,这个大菩萨就是能尽一切诸法最空间的道理,在《般若经》中,佛自己说摩诃衍义无量无边,就是大乘的义理是无量无边的,以是因缘故名为大,所以说《维摩诘经》里面说,大乘心是菩萨的净土,我换句话说,我们要得到净土,那么,要修大乘,所以说,菩萨不舍一人,菩萨不舍一人,我以前就是修这个法门,现在不修了,现在看不行就丢掉,我以前就是太慈悲了, 一直忍耐,我以前被徒弟训练得很有修养,徒弟一直在生气,或者一直显示得很无知,我内心里面就想到,唉呀!众生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他的无知让我们操心,愈无知的,我们要操两倍的心,所以,我内心里面一直宽恕、一直原谅他,后来,发现得寸进尺,所以,这个宽恕不用于无耻之人,所以,我在《佛心慧语》里面就悟到这句,我自己把它写下去,无耻之人,你用宽恕的、赞叹的反而完蛋,反而完蛋,因为,他不能够自己观照,师父是在忍辱,委屈自己要度他,他不懂,对方忍辱,他认为他这样是对的,他不觉得他自己是错误的,然后,你一直忍耐他,他就一直认为自己是对的,助长他的恶业,所以,我发现佛菩萨最慈悲 ,他要示现怒目金刚相,怒目金刚相,所以,有一次在发作时,被我揍,揍下去,dynasty (台语揍人的谐音),她说我敢揍她,我说:你试试看!看我敢打还是不敢打你,我说:今天你是女众,在家徒弟,你知道吗?今天你是我的老婆,叫你啃骨头出去,真的,叫你用躺的出去,哪有这种无知到极点,用道理,讲不通,用宽恕,助长你的恶劣,所以说,有时候宽恕变成造业,有时候宽恕变成造业,不过,讲这句话的人,要拥有大智慧的人才可以讲这种话,因为,每一个人都会讲对方无知,拼命打死人家,也说对方无知,这个不可以的,不可以的,一个人要拥有理性跟感性跟智性达到平衡点,才可以做客观的批评别人,否则每一个人都否认对方,都觉得自己很有理性,又落入主观形态,是不是?所以,那个时候实在没有办法救,我说:唉!今天你要是我剃度的女众徒弟,你该死,我不骗你!绝对让你无路可逃,没有看过这样子的无知,可是佛菩萨在《法华经》里面又说,她这样是示现的,提婆达多他要让佛陀死,后来,又回光返照,人家是菩萨示现,所以,还是修养自己,后来,就远离了,后来,远离以后,她打电话给师父,她说:我觉得我以前很护持您的时候,您都很慈悲,现在打电话去,您都不接,或者是说远离, 或者是说…,我看您都变了,我说:我这个人从来不变,能救的众生就去救,你不能救,没有办法!她本身没有自己觉悟的工夫,由师父一直告诉她:你要慈悲,你不能生气,而且,你这个人不能说谎话,对不对?最起码的限度,你讲话不能骗人,一直再三地劝导她,用理性、要冷静,再三地劝导她,你要慈悲,而且你的口业造得太重了,你挑拨是非,口业造得太重了,讲了几百次了,不听,不听没有办法,你是个大护法,也必需要放弃,没有办法!我不是佛陀,我没有办法!救不了!所以,以前发很大的心,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地藏王菩萨讲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菩萨不舍一人,噢!以前都是发很大的愿,唉!现在把她放着,让她死、让她烂,要听就听,不听就对不起,没有办法!噢!菩萨难为!噢!菩萨不简单!很难!你要当菩萨,也很不容易!很难!所以,我现在日子很好过,随缘,随缘度众,能救的就救,不能救也没办法,没有办法!所以,她要离开,我跟她讲一句话,我说:如果你的人性不改,你今生今世就是死路一条,你就是判死刑。她说:您讲话不要太狂妄,我的朋友很多。我说:你的朋友很多,那只有名利的朋友。因为人家知道你的个性,人家一讲你就不高兴,你也不接受人家的劝告,你又不是世界上的圣人,你一直讲你没有缺点,她不认错,从来不认错,明明已经知道,查到她的错,她也不认错,我说:一个永远不认错的人,就是永远要照顾她的缺点,你懂意思吗?永远不认错的人,就永远要照顾她的缺点,到今天没有兄弟、父母,人家也不甩她,朋友,没有朋友,师父,每个师父看到她,手脚就发软,对不对?每次被她遇到,就被她搞一个很大洞,你说:师父!我要离开。我最后告诉你句话:你要记住听好,你的个性如果不改,你就是一定要死路,师父已经是以菩萨心肠来告诉你,你没有救了,就是真的没有救了,所以,离开以后也没看到她有什么特殊的朋友,因此,我们人要冷静,要听两种人的话,第一个要听有经验的人的话,第二个你一定要听大智慧人的话,宁愿保守自己腐朽的思想,也不愿意接受人家超越的思想,就算接受了也改不过自己恶劣的习气,那个恨、那个嫉妒,还有一点,她最可恶的就是妄语,妄语,大妄语,所以,我们怜悯众生,但是,我们无能为力,无能为力,所以是佛菩萨讲的,愚痴的众生,佛菩萨如果现前,也没有他的办法,也没有他的办法,所以说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佛菩萨才能做到,我很惭愧,我没有办法!我让众生代我痛苦,你听得懂吧!不为自己求安乐,《华严经》讲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只能做到什么,我抱病上台,我尽量拼命的讲经、弘法,能度的,你就来,不能度的,就随缘,我不会像以前,刚刚出家那种勇猛精进,那种菩提心退了,我承认,我现在退了,我不是退菩提心哦!是以前那种慈悲心,现在换成随缘,以前看到《地藏经》,噢!地藏菩萨那么伟大!我们学他一点嘛!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们学他一点,不舍一个众生,每一个众生都救他,后来,不行了,我还没有救他我就先死了,我就气死了,所以,她在护持这个道场护持三年、四年,我跟她讲过一句话,很重的话,我说:我们师徒之间,相处四年,你这么样常常来常常护法,这四年里面,我只有发现你几个特殊,第一个,你的内在充满了恨,你充满了嫉妒,你不准师父身旁有任何一个女众,你要弄清楚我是师父,不是先生也不男朋友,这是造业,造业。再来,你内心里面充满着不满,你一天到晚都是抱怨,在这样子四年里面,我没有听过说你赞叹过谁,她口口声声说:世间没有好人,我说:这世间如果没有好人,这世间像什么?这个社会当然好人比坏人多才像个社会,对不对?如果说这个社会坏人比好人多,你说这像什么社会?是人心不古、人心惶惶,是没有错,也没有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方,你内心里面充满着忧郁、不满,充满着恨,蓝色的多恼河blue river ,在这四年里面,我没有发现过你快乐一天,你如果没有生气,画蓝色的框框,有生气的那一天,画红色的点子,你的生命观就是一系列的红线,没有看到过一点的蓝,所以,每天生气,每天生气,如果,不生气的话点蓝的,生气点红的,你的生命观全部都是红色的一横,她以为我不晓得,她都是叫别人打电话来骂我们,来扰乱,然后,她说:你有什么证据?就这样子,我一直跟她警告,我只是举个例子给你听,说:我们今天要行菩萨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像师父以前发这么大的菩提心,被她磨得…,到今天就随缘,随缘,我今天不会为一个愚痴的众生困扰,绝对不会,她要自己,如果,活不下去说:慧律法师!我要自杀,我就说:就去死吧!我会问她:你要选择哪一种死?假设跳水,我说:跳水不够厉害,跳水的话,有时候跳不死,还会再活起来,你要选择二十四层楼,我们隔壁刚好有二十四层楼,下去一定百分之一百万一定要死,你自己考虑、考虑,我没有叫你自杀,但是,如果你一定要走这条路线,绑也绑不住了,我现在不会说一听到要自杀,电话挂断,呜、呜….,我就赶快跑去那里,讲经说法给她听,没有!没有这个道理,你不晓得她愚痴可怕到什么程度,所以,我相信佛陀的话,佛陀说:一切从缘,缘,这个没有办法,生生世世没有结这个善缘的,没有修学佛道种子的,观念就是转不过来,怎么样就是转不过来,人家生生世世有修行的,观念一下子就转过来了,所以,《楞严经》里面讲,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所以,我们佛菩萨那种勇猛、精进,那种慈悲,不是我们凡夫做得到的,谁都没有办法,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面讲,有一次,他跑到地狱去,看到地狱里面,拔那个、抽那个筋,脚筋,抽那个脚筋,看到众生在受苦,脚筋,脚筋抽出来,抽出来,抽到一半,然后把脚筋绑住,然后,后面拖着车子,然后把我们身体的筋拔起来,拔起来,然后,拖那个车子,唉呀!释迦牟尼佛看到众生这么苦,这么的苦,因为,佛陀也造业,生生世世他也造业,可是,他生生世世就是有一点慈悲心,他到地狱里面看到这种抽筋,然后拖这个车子,佛陀说:我能不能取代他?我能不能取代他?那个鬼就说:可以!你可以取代他。然后,就换释迦牟尼佛取代他,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因为他一念勇猛的慈悲心,竟然在地狱马上死了,马上超越到梵天里面来,一念之间慈悲,愿代众生受无量苦,就上超,超越了地狱的苦,在地狱那种苦的地方,他还要去帮忙众生受苦,这个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外,就很难!不要说像地狱这么苦,佛菩萨还要代替他,今天假设台湾,台湾,我们像伊拉克的库德族,难民一样跑到那个地方,今天讲到美国、英国的空军空投,结果,压死了四个人,空投物太重了,结果压下来,压死了四个人,那种卡车一运到的时候,那种抢食物,你想想看!大家除了要为自己活命以外,他不会顾虑到别人的,抢食,没有食物吃,凡夫俗子是在饥饿当中,还没有下地狱哦!在饥饿当中,他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就会让别人死,而佛菩萨跑到地狱去的时候,那个抽筋剉骨,佛菩萨还要代替他,佛菩萨还要代替他,相较之下,那种大慈大悲,那种绝对的平等,很不容易!你看看!世间人只有抢食物,才饥饿而己,还不是下地狱,如果,今天碰到饥荒,你们抢到食物,唯一那条面包是你们活命的地方,你们会拿来给师父吃吗?可能吗?那时候已经忘记了,你已经最后了,你有剩下,你一定会分给我,因为吃不完,会臭酸嘛!对不对?要不然就是抢到一块,抢了几个小时才抢到一块,你就说:吃!剥一半,剥差不多三分之一吃,你食量比较小,不然,三分之一给你,要就拿去,不要就算了,我还三分之一要给你,别人还抢不到,对不对?那时候我就要忍辱负重,不食嗟来食,宁愿被饿死,电视在报导,库德族在抢食物,我就想:有一天,我慧律法师也这么潦倒的时候,我是要放着等死,还是要跟人抢,若我穿这套衣服跟人家抢,抢得到吃的吗?马上被扯得没袖子。所以,想起来,我讲这些不是废话,是叫你珍惜,珍惜学佛的因缘,珍惜今天的福德因缘,珍惜这个福报,今天电视报导的,因为没有食物、没有医疗,库德族每天以十几个人死亡的速度在死亡,一天十几个人死亡,大家好自为之,《华严经》里面讲,当勇猛精进,度一切众生出离生死之苦,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所以,如是八事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所以,如果要绍隆佛种,就是要慈悲一切,大乘普济代众生受苦,我们的心里一定要发这种心,我们如果做不到的话,最起码你不要伤害众生,你要先学师父一样,我发过愿:我今生今世绝对不伤害任何一个众生,他伤害我,他与我有仇,他对我忿怒,我都认为我前世伤害到人家,前世伤害到人家,像建国中学的校友会寄资料来,邱先生寄资料来,他里面写了很多宗教的看法,我是觉得他的字眼比较刺眼,我就寄了两本《佛心慧语》,两册,两部的《佛心慧语》给他,他看了很高兴,刚刚打电话给我,他说:慧律法师!我们都是建国中学的好朋友,您是好的杰出的校友,您是不是能够给我批评几句。我说:我不够资格,不过,我现在要告诉你的,人家一个宗教家,出家二十年,对宗教的历练、体验,都不敢称为专家,而我们只是一介凡夫,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宗教家,因为,他里面有写到牧师跟法师的种种,我就告诉他:不应该这样子的看法,我说:今天我们觉得客观,我们讲实在的还是主观,因为,我们人没有所谓的客观,人所谓的客观,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自己的背景说我们很客观,其实我们所谈论出来的还是透过主观的意识,人没有破除我执以前,没有客观可言,我说:我们三度空间从哪里来,从zero,如果这个零,原点本身不存在的时候,我们所有的标准都不存在,我们今天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是因为就我们所知道的,我们的能力所能判别、批判的来面对对方,所以,我希望说,虽然我们有一犀利的笔,但是,如果专家看起来会觉得….,不是很伤心,或是觉得很可怕,是觉得你很可怜,你很可怜,所以,他叫我批评,我说:我不够资格批评人家,我自己觉得我很差,我一无是处,我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优点,我的文笔可能没有你那么好,但是,我不会写文章,大做文章去攻击或者伤害任何一个人,我不会这样子,我绝对不会,因为,人的立场上不同,所以,后来我就赞叹他,说:你有你的立场,你有你了不起的地方,就凭我一个凡夫俗子,或是一个宗教,献身于宗教来讲,我觉得我不够资格批评你,不过,如果你不想要别人伤害你,对你有不同的看法,那么你的字眼不要用得太刺眼,谦虚总好的,也可以保护自己,因为,人家出家二十年,或者是牧师修…,出家二十年了,对宗教的体认总是比你深,你没有宗教的体认,你就大做文章,来,有一点看法不同,我觉得这个不太适合,谈一谈、谈一谈,他还能够接受,还能够接受,我要是把那本,《佛心禅话》寄一本给他,他可能不晓得看得懂、看不懂,《佛心禅话》我已经校对两次了,要出书了,如果真的修行人,看到那本,他会昏倒,这支都会动,你看看!我自己看了都迷死了,真的,那个词句之美,简短有力,每一句都是本性上的东西,不过,那种书籍在外面卖不出去,看 不懂,法法本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谁看得懂,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你听得懂吗?如果,真的要想修行的人,你买师父的《佛心禅话》,单刀直入,不会罗嗦,你看到那一篇,词句真是迷死人了,棒(日语),我都校对完了,校对完了,可以开始准备印书了,单刀直入一本才一百块,里面若悟到一句,就非同小可了,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集

  里面若悟到一句,就非同小可了。

  底下,你们翻开经文,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这个字都很简单,精进行道要慈悲修慧,这个慧是最重要的,这个慧才能照亮,这个慧就像我们的眼睛,这个慧就像我们白天的太阳,晚上的月亮,这个慧就像我们的灯光,在黑暗里面,你一定要靠灯光,所以,这个智慧是很重要的,很重要的,乘法身船至涅槃岸,法身,佛有法身、报身跟化身,法身就是无相,如果,你要问:师父!法身是什么?是因为一切法无相,尽虚空界、遍法界,智慧充满着宇宙,一片光明,不得已强名法身,勉强安插一个名叫做法身,那么报身呢?报身就是修无量的慈悲喜舍、智慧,有了庄严的色身,这个叫做报身,我们这个叫做业障身,我们这个是臭秽、污秽、不净的,臭秽的身体,男众的身体还好,女众的身体还很麻烦,有漏身不清净,每个月还有四天到一个礼拜不清净的日子,这个叫做业报身,所以,女众是有漏身,不堪成就佛道,不过,堪成就念佛之道,所以,女众往生的人多,自己觉得业障深重就拼命念佛,男众觉得业障很轻,竟然不用功,所以,发现往生的竟然女众比较多,女众也比较好教一点,但是,女众的胸量小,胸量小,所以,争执会比较多,报身就是用大智慧观一切法空,观一切法空,所以,他能够施舍,什么都舍,包括他的烦恼也舍,感情也能舍,为什么?他知道只有舍这一条路才能完成佛道,同学们!我现在讲一句话你们牢牢记住,世界上没有一种执着的佛,世界上没有执着这个情、执着这个欲,可以成佛道的,不可能!只有舍,舍掉得失的观念,舍掉男女,舍掉感情,然后,升华成慈悲,舍掉一切,难舍能舍,才能成就佛道,所以,不能舍,苦的是你自己,记住师父的话,不能够舍,苦的是你自己,我临命终,我不可能有哪个事情舍不下来的,我不可能,我内心里面充满着,只有一个念头,我不先往生极乐世界,我怎么能够再继续度众生,你要叫我来世再在这里受苦、呕吐,才不呢!叫我来这里继续受苦,再来这里度众生,想到我今生今世的不幸,真的,我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也不晓得怎么转、转…,转到这个地方来,真的,我是一个很可怜、很不幸的人,酸痛、开刀、呕吐、腹泻、膀胱无力、头痛,对不对?以前头一痛起来就呕吐:晕,痛,噢!痛起来,站都站不住脚,酸痛:腰酸背痛,肾脏,还没有办法滤水,还水肿,像浮尸一样水肿,现在好了,现在好看了,现在不一样了,晚上都有在拍打(意指保养),差很多,拍打,你知道吧!假的啦!我没有在拍打,我没有在拍打,以前,听到….,读大学时,女同学老是在拍打,进去都是拍打声,她若没有拍打,会老、会有皱纹,你们不曾拍打过的举手,每个都拍打过,你看看!有的是来不及举手,就被冤枉了,所以,这个世间,你们一定要透视它,我今天我有这样子的心境,完全得力于以前生活太苦了,我觉得这个世间 一无是处、一无可求,也一无值得留恋的地方,唯苦无乐,我重覆地讲了二十次,就是要告诉大家,真的就是这样子,所以说,我们要修到报身佛,只有一个关键的是要舍,内心充满了慈悲喜舍、智慧,没有办法舍的一样舍,这样才能完成报身,再来,化身,化身就是千百亿化身的释迦牟尼佛,以何身得度者,就以何身来应化,乘法身船就是觉悟到究竟叫做乘法身船,这个法身船就是坚固不坏,永恒的叫做乘法身船,体大、相大、用大,乘无相法到涅槃岸,你看!要乘法身,修无相才能到法身,才能究竟法身,才能到达涅槃,你修有相、执着,那就不可能。同学们!禅宗禅师有一句话,不晓得你们看过没有,他说:善用智慧之语,一句足已。会用大智慧的人的语言,一句就够了,不善用智慧之语,纵观三藏十二部,亦一无是处,也是一无是处,意思就是说你懂得观照空、舍一个字,你就可以运用一生一世,用不完!但是,如果你不懂得运用祖师大德的语言,你把三藏十二部经看完了,也没有什么作用,不肯用嘛!你不肯配合、不肯观照嘛!把佛法当作学术的研究,那了不得力,一点用处也没有,所以,我们用般若的智慧乘法身船,到达涅槃的解脱的彼岸,的彼岸,所以,还是要靠般若的智慧,能观的智,所证的理,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乘法身船就是我们一定要修行修得有把握,我们现在是乘念佛这个船,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一定有办法的,所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无边,这句话本来就是佛门的语言,后来的人就劝导那些黑道的兄弟、角头,角头,说:若海无边,回头是岸,或是回头是岸,都对!这个海是广大无边,广大无边,在佛菩萨来讲是智慧的海,在凡夫来讲就是生死的苦海,这个海有两个角度,所以,我们的修行,我们要借重几个经典所举的例子,我们现在要讲到修行的菁华,菁华,《金刚经》里面的菁华,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整部《金刚经》统统叫你不要执着,这个色法,外在的色法,不应该住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根、六尘、六识都不值得我们追求,然后,你面临这个现实社会,你当下透视它,你也不必脱离这个社会,你就可以过着洒脱自在的生活,你就拥有真正的安详,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其实这一句话就足足让我们解脱,真的,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虚妄的东西,怎么值得我们这样追求呢?

  好!《楞严经》里面讲的,用《楞严经》讲最重要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此是尘刹佛,一路涅槃门,我再讲,反闻闻自性,我们先天就迷了,迷了就是随这个色、声、香、味、触,往外追求,现在不要,现在把你的六根、六尘、六识摄受回来,你闻自性,用你的本性去观照叫做闻自性,你不要闻外面的声音,闻到你本身的自性,这个闻就是嗅觉的闻,闻自性,听闻的闻,反闻闻自性,我们以前的闻,闻外在的声音,我们现在不要,闻你内心里面的自性,观照里面的妄想本空,一切法都是自性法,性成无上觉,本性如果完成了,就变成无上的觉悟,叫做性成无上觉,此是尘刹佛,尘刹佛,尘就微尘的尘,刹就是佛刹的刹,尘刹佛,这么多的佛都是靠什么?靠这个反闻闻自性,最后,此是尘刹佛,一路涅槃门,一路,这条道路通达涅槃门,那就是一定要回光返照,简单讲!同学们!你一定不要看 外,看你的内心的起心动念,就正确,所以,有的人,徒弟来讲说:师父啊!我有什么缺点,麻烦您纠正。我说:我觉得你很好,我觉得你比我更好,是不是?虽然,我是师父,那是表相,其实,我的表现比你还差,与其说我要纠正你,不如说我们彼此之间互相参考、研究,对不对?就像我今天,我来上台,我也不敢说我在讲经,我照念,人家祖师大德的注解,我照念,我本身也做不到,但是,我鼓励你们,你们也鼓励我,对不对?这总是好的,总是好的,所以,我内心里面也不敢说我在讲经说法,我只能说:我懂得的东西尽量讲给大家听,互相研究、互相参考,我不敢说:我来纠正你们的缺点,因为我本身缺点一大堆,我怎么敢纠正你们,所以,我现在活得很优哉游哉,活得很自在就是我内心里面懂得收敛自己,好为人师,烦恼多多,好为人师,什么是好为?这句话你要听清楚,好为人师就是说喜欢做人家的师父,喜欢做人家的老师,而烦恼就多,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好为人师,这个意思就是说强烈的优越跟自尊,认为自己比别人行,我在教别人,这个要弄清楚,好为人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自己认为自己很行,把自尊、优越感提得很高,什么事情都认为我在教导别人,那你烦恼就多多,你烦恼就卡(很)多,我没有说我在教导你们,我来参考、参考。

  再来,《圆觉经》里面教我们怎么修行,远离一切幻化尘妄境界,远离一切幻化尘妄的境界,就是我们这个五欲六尘是幻化的、不实在的,每天都在变化,有一天要老、病、死,这些幻化的尘妄的境界,由坚持远离心故,坚持远离心,这句话很重要,坚持远离就是坚持不执着,住于无住的意思,我坚持不执着,坚持远离,坚持远离心,恶的远离,善的也要远离,为什么善的也要远离,你行善你还执着那个善吗?不是叫你不要行善哦!恶的要远离,就是不要接近恶的,善的也要远离,就是指那个心,要去行善,但是,那个执着心要远离,所以,坚持远离心,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这个心也是变化的,那个心,坚持远离心,心如幻者,变幻的幻,幻化的幻,亦复远离,也必需要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远离为幻,连那个为幻的心,也必需要远离,离缘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得无所离, 这就是禅宗讲的当下如如不动,已经舍到没有什么可舍了,舍到无所舍的境界,其实我们要过快乐的日子,还不简单,舍到无可舍,这是这个世间没有一件事情值得我们这样执着的,《大乘起信论》里面讲,我们要信真如,就是信一切法本来就是缘起的无自性的东西,本来当下就是空,空就是真如,所以,你只要学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就是本来在面目,你不要一直讲这很难,师父!这个很难!这样子,对无上道又怯懦了,只要你肯,世界上没有难的,中论里面讲,不生亦不灭是修行的根本,观照:本来就不生,也没有灭,懂得不生不灭的道理,就是《心经》里面讲,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智亦无得,对不对?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耳、鼻、舌、身、意,是不是?什么都没有,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包括凡、圣全部都是空,这个就是中论讲的不生不灭的道理,禅呢?禅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的面目,本自圆成,第一义谛,骑牛不要找牛,骑牛的意思就是当下你的本性就具足,你不必再找,愈找就愈离本性,愈离本性,就我们中国的儒学跟佛学来讲,法身就是我们的良知,我们的良知,先天性本来的良知,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其实,王阳明就是参考佛法、佛学,而只是变换几个名词而已,就中国的名词而已,法身就是我们的良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明明德就是良能,良知就是我们所讲的良心。天理、天良,夫妻一吵架,老婆就会骂,骂她老公:你这个人不天良,天良,天真、坦白、纯朴、正直,儒家里面讲的,要遵这个德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之谓性,上苍本来存在的东西,天命之谓性,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东西,率性:直的、没有弯曲的,率性,直接的就是道,就是我们讲的直心就是道场,所以,中国的儒家思想跟佛家思想,也没有什么两样,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都是一样的道理,明明德,在明明德,第一个明字就是开发,明德就是本能的佛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以,大学就告诉你,明明德,明,第一个明就是动词,开发本来的清净的明德,明德就是本性,佛教讲的涅槃,有几种意思,有四个,你们写下来,这个字很少,所以,你们对涅槃总是要了解一下,涅槃翻译成中文叫做灭度的意思,灭什么?灭烦恼,度生死,第一个,涅槃翻译成中文叫做灭度,这是中国话。它的解释,灭度有四个意思,第一个叫做灭烦恼,叫做离过绝非,不生不灭,离过绝非,灭,灭除我们一切烦恼,因为我们一切烦恼都产生在严重的对立抗衡,产生在我们对立的抗衡,而禅,悟到禅的人是生活在绝对,绝对,你就不可能扰乱他,什么叫做绝对?一个人内心里面处在绝对里面,那就不得了了,不是普通的心境,他悟到一切法了不可得,一切法皆空,一切法不生不灭,本来不来不去,他内心里面既不会为大事而烦恼,也不会为小事而烦恼,他既没有得失的观念,也没有男女的感情,他内心里面就充满着慈悲,因为,他内心已经灭除一切烦恼,那些烦恼对他都没有作用,离过,他一定不会去犯错,绝非,也没一件事情错的东西,可以让他去悟道,绝非:离一切的过失,绝就是断除一切的不对,非就是错,就不生不灭,度生死就得证真常,不生不死,所以涅槃第一个是灭,灭除烦恼。第二个是度,度生死,能够证到真常,就不生不死。第三个,涅槃的解释就是不生,意思就是不灭,离过绝非。第四个就是解脱生死,解脱生死。再讲一遍涅槃,第一个就是灭烦恼,离过绝非,不生不灭,第二个度生死,得证真常,不生不死,第三个叫做不生,也就是不灭,离过绝非,第四个解释作解脱生死的意思,解脱生死的意思,意思就是超越生死。

  这本《八大人觉经》,我多讲了一些资料,增加你们的见闻,再来,我们还是讲涅槃,涅槃有四种涅槃,第一个叫做自性清净涅槃,虽然我们没有资料,但是,有时候没有资料,反而你们会用功,有时候有资料,你们反而不会用功,不懂得珍惜,你们没有资料,我一讲,你们懂得要抄,会增加、强化你们的印象,第一个自性清净涅槃,就是一切诸法本来常寂灭相,一切诸法从本以来就是寂静相,佛与众生平等无二,就是不增不减,自性清净涅槃,自己的自,为什么讲自性清净涅槃,意思就是说每一个众生都有自性清净的涅槃,只是因为妄想执着,而我们把清净的东西,变成染污了,就连续的一直造业,由业力当作我们的题材,产生我们连锁的生命,用我们无限的能量,转变成质碍的色身,质碍的色身。第二叫做有馀依涅槃,有没有的有,剩下的馀,馀,依,依靠的依,有馀依涅槃,简单讲,还有依靠,还有依靠,依靠什么?还有这个果报的色身存在,意思就是说声闻跟缘觉,二乘人断了见、思二惑,但是他的身体,色身还在,就是果缚尚存,色身还在,就是有馀依涅槃。第三个叫做无馀依涅槃,就是声闻、缘觉或者是菩萨,灰身泯智,这个灰身就是把身体变成火化,把它火化掉了,叫做灰身:变成灰,灰身的意思就是说把这个身体火化掉,泯智就是不留世间的智慧,为什么?进入了无名、无物本体的自性,因为,他没有再造业,所以,就不来六道轮回,那么,他就恢复到本性,叫做常、乐、我、净的四德,无馀依就是不留,不留,不留任何的果报身,进入了清净的三界外,无住涅槃,第四个叫做无住涅槃,无住简单讲叫做不安住在涅槃,不安住在涅槃要有功夫,你不安住在涅槃,你没有功夫不行,所以,诸佛菩萨以大智慧,所以,不住生死,具有大慈悲,所以不住涅槃,因为,他有智慧观空,所以,生死拘束不了他,所以,他不住生死,凡夫是住在生死,凡夫是居住在生死,所以,诸佛菩萨以大智慧,所以,不住生死,因为,大慈悲,所以,不安住在涅槃,安住在涅槃不度众生不行,他一定要有慈悲心来普度众生,过去,有的人讲,说真的大菩萨,诸佛菩萨来,有时候连自己也不知道,愿力示现到连自己都不晓得,意思就是说他已经生生世世修行到相当高超的境界,今生今世只要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马上就觉悟,马上觉悟,佛道来的,佛道来的大修行人,像我们出家,谁叫我们出家?没有!出家以后用功,谁叫我用功?没有!我的内心里面就自己知道,出家这条路是必经之道路,而且一定要用功,一定要用功,才对得起自己的灵性跟佛菩萨的大恩大德,自己就很勇猛精进,所以,我认为佛道来的,轻而易举的境界,都可以使他回光返照,不是佛道来的,他虽然也看经典、也用功,可是,怎么打也打不进去,不能够如法如理的观照,他烦恼特别重,叫他放下,他会假藉一大堆的理由,我放不下的原因:我是个凡夫,然后一直阻塞,阻塞自己,明明自己是个大丈夫,只要他肯放下,日子就好过,他不要过好过的日子,他一定要自己认为他是凡夫,然后,拿很多事情来困扰自己,然后,你怎样教他、引导他,跳出痛苦的坑道、烦恼的坑道,他就是放不下恨,放不下执着、嫉妒,就是放不下,任凭你怎么教化他,也没有办法,这就是畜生道来的,恶劣的习气太重了,恶劣的习气还太重,如果,是佛道来的,那么简单,你随随便便讲几句佛法,他马上就感动得痛哭流涕,马上就说要发心修行了,这是佛道来的,所以,这个法身船,就是我们所悟的性德,涅槃岸就是修德所显示出来的。

  我们怎么样能够乘法身船,怎么样能够悟到自己的性德,本性的德性,就是反闻闻自性,反闻闻自性,修八不中观的道理,就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等一下我们会讲得很清楚,修德所显示出来的就是清净法身佛,就是智慧,常寂光净土就是理体,我们理性的体,实报庄严土就是我们的相,方便有馀土:西方安乐土,这都是我们修行所显示出来的,所以,乘法身船到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乘法身船到涅槃岸,这个是指自利,自利,也就是空观,真谛,证悟到真谛,简单讲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牟尼,也就是所谓的寂默,就像日月不住空,日月不住空,乘法身船至涅槃岸,释迦牟尼,释迦叫做能仁,能够慈悲的仁慈,释迦叫做能仁,牟尼就是寂默,寂默就是安住,安得住,看得开,舍得下,因为他修空观,得到真谛,复还生死,度脱众生,这当然是利他,是慈悲,自己有了自利,有了定慧,然后,利他就是慈悲,就是我们所谓的释迦,释迦就是能仁,仁慈的仁,能够的能,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仁,修假观,普利众生就是俗谛,犹如莲花不著水。

  我们来解释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一般人讲经很少讲这个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却是很重要,所谓不生不灭,在这里你们就必需要好好的听、冷静的听,什么叫做不生不灭,所有的生是虚妄的生,所的的灭是虚妄的灭,因此,我们讲本来就不生,也无所谓的灭,因为,我们清净本然,清净的本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可是,我们因为什么?循业发现,循业就是随这个缘,来发现这个生灭法,其实,本来就是不生不灭法,因为循业,循业就双人旁,循着某一种东西的循,不是找寻的寻,左边是双人旁,然后右边是一个盾,盾牌的盾,矛盾的盾,循业发现,循业发现,国灰我们的业存在,所以,我们有这个因缘,发现什么?发现种种的缘,简单讲,循业发现就是一切都是因缘所造成的,所以,生即是不生,生,虽然缘起缘灭,但是,虽然生,其实,本身就是不生,何以故?因为当体即空,不落两边,说空也对,说有也对,说不空不有也对,说生灭也对,说不生不灭也对,说生灭是方便讲,说不生不灭是究竟讲,也对,如果,诸佛菩萨、祖师大德,没有不生不灭的本性,那你想他怎么超脱呢?他怎么样能够证悟呢?所以,禅宗的开悟也就是发现自己本来的面目,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随因缘转,简单讲,不随因缘转,你就会转一切因缘,为什么?人家打你、骂你、伤害你,你就是这样子,本来就不生不灭,人家赞叹你、恭维你,你也是这样子,你看看!心不起心、不动念,他就不再造业了,他不再造业,当然就没有六道生死的种子,当然,就是今生今世走了,就要离开了,不然,还留这个身体,他也不可能去造业,他一切随缘了,所以,证悟到不生不灭就是本来的面目,生死就是自然,生死就有把握,别的人,我不太敢鼓励你们,我觉得师父写的那本《佛心禅话》,你们研读班的,每个人一定要去买一本,这倒不是做生意的问题,没有,我送给你们也没有关系,回去好好的念念看,那个心境就会完全不一样,应该有五、六本吧!现在第一册而已,还没有出版,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本性了解,日子也好过,生死也一定没有问题,清净本然故,灭也是不灭,因为清净本然,所以说,本来无物,就了了常知,本来无物就是所谓的圆成实性,本来无物,没有一物可得,本来无物,了了可知,就是我们的本体,就是不生不灭的本体,其他就是循业发现、因缘所生,生就是无生,清净本然,灭也是不灭,所以,本来无物故,了了常知故,本体就是我们的圆成实性。

  再来就是讲不常不断,不常就是不变随缘,不断就是随缘不变,这个就比较好解释一点,不常就是…,不常当然不是永恒的,不是永恒的,但是,它是随缘的,就是不变随缘,这个不变就是如如不动,如如不动的本性,可是,它会随缘,随缘,为什么?这讲不常,为什么讲不常?如果你讲常的话,就变成自性见,常就变成永远,众生就是讲到常,他执着常,讲到无常,他就执着无常,所以,必需要讲两个角度,就是不常、不断,所谓的不常也不能讲没有永恒,对!没有永恒是描述生 灭法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悟到空性,当下就是永恒,所以,每一种事情都是由矛盾去完成统一,常跟无常同进才完成一个高超的智慧,理性,有为、无为对立,然后,有为跟无为矛盾,以空作为架构的连接,然后,产生完成理性上的东西,佛性上的东西,不常跟不断也是这个角度,常跟不断是对立的东西,是矛盾的东西,但是,一定要同时讲,不变随缘叫做不常,不断叫做随缘不变,不变就是我们本来的本性,随一切因缘,但是它不会变的,不断,随缘,但是它永远不变,为什么?你随一切因缘,本性还是存在,随一切因缘怎么变化,我的本性还是如如不动,还是一样的东西,大智如来还是现前,我体悟这个,体悟了十几年,这个八不的道理,我在大学里面就研究过了,就是不晓得它在讲什么,也可以随缘不变,也可以讲不变随缘,自己也都很清楚,就是搞不清楚,现在我讲的是心境上的东西,现在我懂了,清清楚楚,现在绝对不会迷惑了,真的,十几年,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很漫长的一段时间,所以,佛道、菩提道是长远的,所以,我现在什么事情都比较放得下,那就是说觉悟到本性上那种不变的东西是什么,随缘的东西很清楚,不是说我们是圣人,但是日子好过多了,烦恼、脾气、得失、恐惧就没有了,很自然就没有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一切法了不可得,你执着什么东西,以前也是这样讲 ,现在也是这样讲,可是心境不一样,现在也是讲一切法了不可得,不值得这样追求,没有错!心境完全不一样,所以,不常就是刹那无住,不断就是万古恒如,万古恒如,刹那无住当然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随缘不变,所谓不断,随缘不变,这是万古恒如,永远是这样如如不动,所以,不常不断,不一不异,这是第三个八不,我们已经讲了四个不,不生不灭,、不常不断。

  我们再来讲第五个跟第六个,不一不异,一对,不一就是因为我们无生的道理随着世俗,理随于世故,这个道理,空的道理随于世间,随于世间,当然安立起来就不会统一,酹杯子是杯子,桌子是桌子,花是花,灯是灯,对不对?事相上当然是不一样,可是,杯子是自性本空,一切都随缘,自性本空,缘起性空,这个桌子也是缘起性空,那个也是缘起性空,要用一个空来架构,所以,不能讲统一,是因为理藉着事相而显,所以,在事相上是隔隔不入,但是,就理来讲都是缘起无生、缘起性空的,所以,不一就是理是同一的,事相是不一样就是不一,不异就是事相上不一样,但是,理是一样的,事随理故。再讲一遍,不一,理随世,世俗的世,世间的世,理随世故,不一就是理随世故,道理随着世间的缘故,所以,不一,不能讲一。不异,为什么讲不异?事随于理,事相随着理体,事相随着理体,因为事相的理体,当下就是空性,当然就是不异,所以,不一不异是讲理事圆融的意思,理事圆融的意思。不常不断是讲我们三世的时间,不生不灭是讲我们的本体,不一不异是讲理事圆融,不常不断是讲三世的时间,不生不灭是讲我们的本体。

  最后一个,我们讲不来不去,不来不去是指空间:十方,空间:十方,不来,什么叫做不来?迷无所从,当你迷惑的时候,你没有所谓的来,意思就是说你迷惑颠倒的时候,你就觉得是来,其实,当下就是不来。无所从,无所从:你不晓得往哪里,对不对?悟无所灭,不去就是悟无所灭,再讲一遍,不来就是迷无所从,不去就是悟无所灭,当你觉悟的时候,也没有所谓灭的东西,因为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没有所谓的灭,灭跟不灭的东西是你本身的起心动念,这个从跟灭,生跟灭都是生灭对立的东西,生自性本空,灭自性本空,对不对?来自性本空,去也是自性本空,所以,不来就是迷无所从,迷了,但是你没有所谓追求的地方,一无可追寻的地方,迷无所从,去的话就是不去,就是悟无所灭,你说释迦牟尼佛悟到了本性,他灭掉了什么,你说他灭掉什么,他灭掉烦恼跟菩提,烦恼跟菩提,菩提也是烦恼,用文字来讲,所以,是讲烦恼菩提心,烦恼即菩萨,没有办法,因为菩提本身是绝对的性质,讲菩提也不对,落入文字相的东西,对不对?所以,无所灭,觉悟的人无所灭,为什么?因为烦恼本来就没有,烦恼自性本空,没有所谓真正的烦恼,所谓的烦恼,那是你自己多馀的,就像眼翳病,眼翳病的时候,我看到空中有花,或者是有塔,有雾、有云、白雾,眼睛有毛病,等到我有一天,把眼睛治好了,你不能说空中的花在哪一个角度,空中本来就没有,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晚上做梦的时候,你虽然在梦境来来去云,其实有没有来去?晚上的梦境,对不对?没有!当你晚上做梦的时候,噢!你有来去,捡到钱,梦到看电影,或者是吃到什么东西,好吃的,还流口水,流了整个枕头,所以说,我们晚上创造另外一个世间,我们已经忘记了这个时间跟空间,我们已经进入另外一个生命,另外一个时间、空间,我们白天一醒过来,又把生命刻划成时间的连锁,白天一醒过来,噢!现在是几点了,开始刻划了,我开始站在哪一个角度,以我为标准立场,以我这点展开三度空间的运作,对不对?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你既不知道你睡到几点,你也不晓得你在哪一个空间睡觉,是不是?所以说,又进入另外一个空间,你又自己创造出那个空间出来 ,那个空间就是你梦境所运用的,当你醒过来的时候,你能讨论空间在哪里吗?那个时间在哪里吗? 为什么?不行,为什么?本来做梦就是没有的东西,你要讨论什么?烦恼就是这样子,烦恼如梦中之影,如水中之泡,烦恼本来就没有,你不能讨论它往哪里走,是因为你不认识它,所以,你认为有烦恼、有生、有灭,对不对?如果,你认识了烦恼,当体自性本空,就没有所谓的烦恼,烦恼本身是幻化的东西,就不值得去讨论它,所以,烦恼是多馀的,本性才是真实的,所以说,迷无所从,悟也是无所灭,迎之莫知其所自至,追之莫知其所向往,迎之就是接,它跑过来,莫之其所自至,也不晓得它来,追它莫知其所向往,也不晓得它往哪里跑,十方的空间,所以说,你跑到十方的空间,你还是离不开这个心,所以,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就结束,就是不生不灭是讲圆成实性,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是讲依他起性,对立的东西,不生不灭是绝对的本体,常、断、一、异、来、去,是指依他起性,依他起性。

  所以,我常常讲,来告诉这些….,我说这些科学家,你怎么研究,亚特兰号上外在空,你记住!他们怎么样研究都不可能究竟解决这个宇宙,这个宇宙是无量无边的星球,你没有办法的,循业发现,按照因缘去发现这些星球,你怎么样子去研究,从事怎么太空的活动,你怎么样地去活动它,到最后都是迷茫,只解其他的星球是什么元素,有没有住人,有没有生物,有没有飞碟,为什么?因为你往外求,这些科学家把生命观定点在整个地球,或者定点在整个太阳,然后,他以迷惑的心、以执着的心在研究,以执着的心在研究,然后,所有的座标轴,都限制在人类有限的生命跟有限的智慧,有限的能力之下才开展出来,由人类这个点,能力去开展出来的东西,这个公式只能运用在人类的极限。没有办法开展佛菩萨那种超光速本性的东西,一刹那之间即过无量三千大千世界,你跟科学家讲,他认为你有精神病,怎么不可能,现在从外太空打电波回来,只要几秒钟而已,对不对?送这个相片回来由火星,昨天报导的,由火星,照射几万张的相片,地球马上收得到,可是,在整个空中里面,你没有看到相片,所以,极乐世界就在你的眼前,只是你没有那种仪器看得到,我们的仪器就是清净心,你如果有清净心的话,如果,像我们外太空的侦察,他们影像清楚,我们地球就看得清楚,我们清净心,我们就看得到极乐世界,这个跟我们的科学,是一模一样的东西,摄影机,摄影机好,没有坏,那就可以看到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一下子相片就传回来地球,我们以清净心,极乐世界就在你的面前,这有什么好讨论的,你说,这有什么矛盾的地方,这有什么好矛盾的地方,一点矛盾也没有,心净则国土净,因为,我们循业发现,我们的烦恼盖住,我们所能发现的都是透过无明,透过无明,所以,科学不究竟,哲学形而上的东西也不究竟,心理学也不究竟,只有佛法,佛的伟大不是只有举大拇指,在那里发抖,不是这样子的,他的伟大是实在的,你活了这几十岁,有人跟你讲过这个道理吗?没有!对不对?世间人怎么能够讲出这种道理,不可能!这不可能!所以,学佛是个大智慧的人,所以说,学佛迷信、消极,你看我大脑有问题吗?我大脑有问题,你们多少也有点问题,你听精神病的人在这里讲,你有问题吗?对不对?世间人怎么会跟你讲中道的道理,不可能!世间人讲句实话,不够水准!不够水准!释迦牟尼佛说:这个地球的事情,是那么肤浅跟幼稚,真是讲得很棒,一切事情就是那么肤浅、那么幼稚,真的就是这样子,你讨论地球上每一件事情,哪一件事情值得你这样讨论的,这是如梦幻泡影,他们能够跟你讲什么生、灭、常、断、一、异的道理,他能跟你讲中道的道理吗?不可能的道理,是不是?所以,儒家的思想,他只谈论到我们今生今世的事情,来世、过去他都不晓得,未知生,焉知死,而且生也不能讨论,死以后也不能讨论,儒家思想不究竟,对不对?神,那一天,那些修女来,我跟她们上课,因为她们是辅大研究所,都是博士或是硕士,我跟她们讲,我们佛教思想跟基督教的思想,实在没有办法,不是说不能融通,而是说你们基督教,我当着修女面前,我是这样讲,我说:你们基督教一直认为上帝是不可知,他是一个很崇高的地位,而且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去理解上帝的东西,我们只有讴歌、赞颂,然后承认自己的罪恶,我们愈觉得自己是罪恶,愈能显示上帝的伟大,把一切荣耀归于上帝、主的荣耀,把一切过错归咎于我们,好的一方面感谢主,坏的一方面,像战争、饥饿,这是上帝伸张正义的形式,换句话说,我 们人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立场,因为,我们自己很无知,所以,把一个上帝假设到非常高深的地方,根本高不可攀,而且你又没有办法用理性去了解,因此我们没有透过任何理性智慧的架构,直接信仰他,信他得救,不信他就不能得救,我说:你们说上帝创造天地万物,那么,我问你,上帝站在哪里创造,他站的地方是谁创造的,你们说七千多年前他创造天地万物,那么七千多年前以前是什么,还是七万年也没有关系,七亿年也没有关系,我告诉她:时间是虚妄的东西,因为,有太阳跟地球,有白天跟晚上,因为,地球会旋转,太阳会运作,如果说,你发射到外太空去,到外在空去,什么时白天,什么是晚上,你怎么知道现在是几点,那还是生灭法的假设,到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它现在是几点,所以说,时间是心造出来的,是自己的心去刻划出来的,噢!那里面的修女很认真听,很认真听,从没听过这个道理,以前没听过这个道理,不晓得佛法这种道理,是那那么伟大跟高超,是不是?上帝、圣父、圣子,还有我们的灵是一体的东西,他们现在也讲三身一体的东西,圣父、圣子、圣灵,是一体的东西,因此,我研究过佛法,研究过基督教的思想,我发现佛法这种东西,不是世间哪一个宗派有办法跟它相提并论的,没有办法!不服的站出来,你是基督教、天主教,包括一贯道,你不服的,你就站出来,你有能力辨得过我的,我马上跟你顶礼,恐怕我在讲什么,你还不晓得我在讲什么,我很有自信,我辩不过你,我马上还俗,你敢吗?你辩输我,你马上剃度,不敢,师父是何等动物,你敢跟我辩论。

  《八大人觉经》今天要做最后的结束,最后的结束,我们上次讲到不生不灭的道理,也就是发挥涅槃的道理,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八不,有的人把这个不,当作是天龙八部的部,就是不要的不,八种不字就不八种否定,八种否定就是变成肯定,由《八大人觉经》这部经典,我们就可以了解菩萨是怎么修行,然后,是怎么观照,前面的经典说慢慢这样观照,就会渐离生死,出这个阴界狱,有的人讲我们佛教是消极的,其实,它到最后,它又讲了乘法身船,然后,再回来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因此,佛教它是讲自利利他的宗教,并不是自私自利的宗教,《圆觉经》对修行,它由浅入深,然后一直到究竟、到圆满,在《圆觉经》,我们在这里也可以参考一下《圆觉经》里面所讲的,《圆觉经》里面讲,一切菩萨及末世的众生,应该远离一切幻化,虚妄的境界,所以,第一个修行法叫做离境:离开这个境界,意思就是这个境界是虚妄不实,我们大部分的人把他的生命,投资在一种执着,对金钱、感情,对金钱执着的人,他的生命都会投资在金钱里面,去赚钱,对名执着的人,他会投资在名里面,诗人,他会把他的生命一生一世都投资在这个诗,画家会把一生一世的生命投资在这个画,我们修行人深明大义,是透视整个人生宇宙的道理,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生命,放在整个佛教的兴盛为大前提,你要利他、要完成佛道,一定要先自利,没有自利,你谈不上利他,所以,以整个佛教的兴盛,为我们最重要的,修行的大前提,佛教要兴,必需要靠个人,个人的教义跟教理,你不通,你修到一半,你就会退道心,很容易受人家左右,像我今天来讲的话,你要左右我,那是不可能的事,不可能,不管你在我面前讲什么,或是不管你在我前面讲正的、反的,反正我不会有意见,因为正、反都是对立的东西,邪、正也很难分,所以,于大众有利的,我们叫做善,于大众有害的,我们叫做恶,我们要自利的第一个根本原则你要先了解,我们今天是要为了完成菩提道、完成佛道,完成整个佛教的兴盛,而我们今天要修行,有的人把他的一生一世,放在一个感情上的东西。在我闲着的时候,我往往喜欢看一些纪录影片,比如说,到深山里面的纪录影片,或者是看一些港剧。我为什么要这样了解,我要了解众生,写小说的人,他的心境是什么,他的心境是什么,写小说、武侠小说的, 人,大部份对佛教的误会都很大,他完全不知道佛教在做什么,然后就夹杂一些打打杀杀的事情,让人家误会,而且每一次要去剃度出家。像我看“六指琴魔”,一定要剃度出家,她一定要受到感情上的创伤,那个女主角长得很漂亮,然后,感情创伤,认为没有路可以走,就求师太跟她收留,求师太跟她收留,因为,电影、电视都是这样,在描述绝望的人,才遁入空门,所以,多少人误会佛教是消极、是迷信,然后,整部在描述就是一个情字:一个感情,这个情字,任何的英雄好汉碰到这个就是死路,怎样也跳不起来,怎么会那么差呢?我看了,怎么那么差?怎么会这么差呢?所以,我们一修行人,要知道离境,怎么样在境界上用功,你一定要先悟到,悟到缘起性空而没有得失的观念,你就能够随缘,就能够随缘,所以,第一个修行方法要离境。第二个要离心,因为,我们坚持要离开这个境界,连那个心如幻也应远离,比如说,我内心里面要远离这个境界,我要远离这个境界,连那个要远离境界的心都要离。第三个遣离,遣除的遣,离开的离,等那个离心,第一个是离境,第二个是离心,第三个连那个离字都不能有存在,要遣除,派遣的遣,遣掉,消遣的遣,最后遣遣,连那个遣都要除掉叫做遣遣。所以,第三个遣离,第一个叫做离境,第二个要我们离心,第三个遣离,连那个离的观念都不可能有。第四个遣遣,连遣除,离开那个观念的遣字,都不可以有,遣至无可遣,这个就是自觉的功夫,所以,我们….。底下谈到修心圣道,圣当然就正,正果位,圣人的圣,圣就是正以理正物名为圣,用这个道理来匡正众生、引导众生、纠正众生,以理正物,正确的正,物就是说动物的物,以理正物名为圣,这是出自《胜鬘宝窟经》,圣者正也,以理正物名为圣,所以,从这个精进行道以下十六个字,一直到复还生死以下三十六个字,三十二个字,精进行道,然后十六个字,复还生死底下有三十二个字,这是自觉的功德,还有觉他的功德,你只有自觉才能够觉他,换句说,佛教的青年,第一个,我们一定要先认识,佛法是什么,佛法是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很多佛教的团体,都有设青年会,青年会为什么会做、做、…..,做到一半,很多的年轻人坐烦恼,情绪的高低潮而受到情绪的变化,后来,他又不热中于整个团体的动作,为什么?就是经教不通,一个学佛的年轻人,最基本上佛教的教义跟教理如果搞不懂,他的道心很容易退,而且菩提心也发不起来,因此,很多的青年会,举办什么救济、什么慈善,还有什么歌唱比赛,还有一些冬令救济,或者是做很多的佛教青年,但是,为什么每一个团体,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是非、牢骚、不满、意见不合,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经教不通,很多人不了解,解当下就是行,意思就是当你悟到时候:解,你了解这个道理,本身就是有修行,当我了解这个世间如梦幻泡影、缘起性空,我放得下得失的观念,你说这不叫修行吗?很少人能够知道,解当下就是行,其实,闻、思、修,这三个本身就是不可以分开,我们强烈把它分开是不对的,闻慧、思慧、修慧,当下是一体的东西,而不是说闻了以后,我再思惟,思惟本身也是落入意识的形态,意识的分别观念,对不对?思惟,那么,修,然后,再来一个修,听了佛法以后思惟,道理对了,然后再修行,那是对钝根、方便,才这样讲闻、思、修,我们了解佛法的人就知道闻慧、思慧、修慧是同时的,没有次第的,闻本身就是思,思本身就是修,简单讲,解本身就是行,因此,你有空,你一定要在佛理上好好的下番功夫,至少你懂得人生宇宙基本上的道理,佛法的教义跟教理,你是一个佛教的青年,你将来要发挥,要替佛教做一些事情,你也才有办法,否则的话,你道理不懂,你做一做,你就大发牢骚,那个不满,这个也不对,那个也不对,很少冷静自我检讨,因此,佛教的自觉功夫,是一切的根本,佛教自己觉悟的功夫,是一切的根本,就像树根一样,没有根就谈不上枝末的东西,因此,我一直再三劝导我们这些年轻人,佛法的重要,远比我们生命更重要,远比我们生命更重要,佛法是慧命,是生生世世的慧命,法身慧命。

  最后,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于念念中就是说我们记忆,不要记它忘记,随时要观照,因为我们过去做了很多、很多的恶事,也做了一些善,恶的,我们放下,善的,我们好好的冷静,好好的继续保持,进趣菩提,菩提印度话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要分成几个阶段来讲,阿耨多罗这一个点,翻译成中文叫做无上,三藐叫做正等,三菩提叫做正觉,有的人讲经讲了三菩提是三种菩提,不对的,这是翻译的音,是使我们….,才翻译成这个音为三菩提,三昧也不叫做三种正定,不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一个一个来讨论,阿耨多罗,翻译成中文叫做无上,简单讲就是无上觉,就是佛的觉智,佛具足有根本智、后得智,具足有真谛跟俗谛的圆融,就是中道,菩萨来讲,他是等于佛,但是,佛还是比他更高,只有佛是无上,菩萨还是有上的,菩萨还次于佛,所以,菩萨是等,但是有上,而佛是无上,无上觉,所以,佛是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翻译成中文叫做无上,三藐叫做正等,就是正等觉,菩萨的觉智就是如量智观俗谛叫做等觉,意思就是说在事相上超过二乘人,二乘人就不能正等,二乘人只能讲他是正觉,正确的觉悟,还不能讲正等,三菩提叫正觉是指二乘人,二乘人用如理智观真谛,就是观空名叫做正觉,意思就是理性,简单讲三菩提,从后面讲起,三菩提叫做正觉,就是声闻跟缘觉所修的,他用如理智观真谛,就是观空,观空,所以,名叫做正觉,外道是邪思,凡夫是在迷惑,二乘是正确的觉悟,外道是邪觉,外道自己认为自己觉悟,可是,却不能了生死,凡夫是不知不觉,所以,二乘是正觉,外道是邪觉,凡夫是不知不觉,所以说,声闻跟缘觉称为正觉,正觉,比菩萨还差,菩萨是正等觉,正等觉,为什么?他如量智而且观俗谛,二乘人是观真谛,是观空,观俗谛就是说有尘沙的这些众生,他要度,他必需要了解众生的根器,所以,他所应该要学习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所以,菩萨是无所不能,世间什么事情他都要懂,观俗谛名叫做等觉,二乘是正而不等,所以说,三菩提是二乘的正觉,而三藐是菩萨的等觉,阿耨多罗是佛的无上觉,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表示说他已经包括了,二乘、菩萨还有最究竟佛的觉悟,三种联合在一起,所以,读起来固然就比较长一点,长一点,所以,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时候这个咒语,这个音有时候念起来,有时候老菩萨念那个:(咒语)就是他读不来,他读不来,(咒语)楞严咒是咒心,(咒语)他一念就会了,你要找到那个音,好像是一模一样,他一学就会了,你要念很多的咒语,可以用权巧的方便来教他,他就懂,(咒语)这样他就听得懂,他现在都知道怎么背,其实,我们念咒,只要你好好的用功,其实,不生分别心,很多咒音并不是念得很准也很感应,也非常感应,但是,最了不起的念,那是实相的念佛,实相念佛,

  佛说八大人觉经

  --第十一集

  实相念佛,实相念佛就是离两边念,离两边念佛,如果有人讲:师父!实相念佛是什么,这就很麻烦了,一落入言诠就不是本性上的东西,简单讲要用实相念佛的人,他必需要悟到本性的东西,觉悟到本性的东西是不能假的,一个开悟的人,他讲的话无法不圆,一个不是开悟的人,你叫他怎么讲,他就是不是…..,就是一个人证悟到那种境界,他怎么念就是实相,因为以无生法来念佛,如果,有的人问:师父!开悟的意境是什么?那就是《涅槃经》所讲的,常、乐、我、净,但是,如果用常、乐、我、净来形容,又有很多人,他会观想常是一种永恒,他就把它观想成一个如如不动的本体,在那里像死人一样,然后,佛又讲:不对!常就是无常法,所以,佛性是常还是无常,佛性是无常,佛性当然是无常,佛性若有常法,那就完蛋了,那就没有作用了,怎么普度众生呢?众生一听,完了!慧律法法师!我们以前所研究过的经典,佛性是常、是永恒,现在一听师父讲:佛性是无常,很惊讶!没看过这个经典,有!你去看看《涅槃经》,这个就是不悟本性的人,讲常,他把本性想成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把本性想成一片光明,然后,把众生想成一片黑暗,那就完蛋了,那就是凡夫、愚痴。如果,你要我来形容悟道人的境界是什么,我现在就简单讲,简单讲,开悟的意境是什么,他一样的生活,一样的讲法,一样的动态里面,他内心里面不落入任何生死的种子,不落入生死种子,他表现要吃饭、要睡觉,一样要…,有时候要给众生知道,他要生生气,可是,佛也生气过了,佛也会骂人,佛骂人:痴人!你这个痴人!孔老夫子也会骂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老夫子也会骂人,是不是?孔老夫子骂人跟释迦牟尼佛骂人不太一样,孔老夫子骂人,骂得很有艺术,朽木不可雕也,烂的木柴是没有办法雕刻,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就是烂泥巴的墙壁不可圬,圬就是粉刷,没有办法摆平,就是这个质本身就坏掉了,没有办法了,释迦牟尼佛骂人是:你这个痴人。有一次,提婆达多来告诉世尊,说:世尊!世尊!您年纪大了,您把僧团交给我来管理吧!然后,世尊就骂:你这个痴人,舍利佛、目犍连,我尚不以僧团付嘱于他,何况你这个痴人,你这个愚痴的人。释迦牟尼佛骂人家,我以后也学会释迦牟尼佛这一招,你这个吃(痴)人,你这个吃饭的吃,所以说,你说圣人真的生气吗?不是!他一定要表达自己,所以说,圣者若悟本性,言谈举止一切皆是如,皆如,若不悟本性,沉默寡言亦是执着,还是执着。为什么?本性者不可言诠,不可思议,不是用思惟可以瞻览得到的。如果说,开恒口的心境是什么,简单讲,他心里没有压力,他的心跟虚空一样,不长、不短,不会说这个是恶人,就拼命的这样子,怎么样来巴结他,这个恶人,他就一直很排斥他,他内心里面容天、容地,所以,我说真正的大丈夫,就是一个大修行人,悟道的圣者。什么叫做开悟的圣人?他能够饱,也能够饥,能够吃,有的话就吃得饱,没有关系!也可以耐得住饥寒,能够受得了健康而不狂妄,也可以受得了疾病的折腾,内心从来不抱怨。悟道的圣者他知道这个是自己造业的果报身,抱怨做什么,一定要受的嘛!一定要受的嘛!开悟的圣人见到这些财、色、名、食、睡,等同幻化:如光、如影、一尘不染、一丝不挂,讲话一样讲话,讲笑话一样讲笑话,觉得该庄严的他就庄严,完全他的内在里面,内在里面就无所作用,虽有作用,即是妙用无穷,所以,因为无所用,因为,他不会落入世间的用,无所用,所以,他就无所不用,他能无所不用。他的六根门头惊天动地,他眼睛看,善恶清清楚楚,耳朵听,是非清清楚楚,嘴巴讲,善恶语言清清楚楚,但是等同一个东西,眼有眼性,眼根性,耳胡耳根性,鼻、舌、身、意,他是用本性,就是透过同样的一种东西,就是清净心,由同样的东西,散发在六根里面,眼、耳、鼻、舌、身、意,所以,他能够运用自如,他内心里面,圣者的心态是什么?圣者的心态就是永恒的安详,永远的安详,所以,禅宗,禅宗说任他拿刀取头去,砸破一切饭碗,老僧未曾起一个动念。就是任他拿刀子来砍断你的头,砸坏了,你正在吃饭的一切饭碗,老僧不曾支一念,这个老僧就是指开悟的圣者,不会动到一个念头,这个叫做持戒清净,叫做本来面目。

  你要修行,如果你不找到这个,你难哦! 你非常难,你不先找到一个永恒的东西,你就难,所以,我最近悟到一句话,悟到一句话,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种思想可以一了百了,不必这么辛苦的拚,那就是本性,好了!禅宗有一句话,在这里我要加强你们本性的功夫,禅宗有一句话,修行,如果你秉持一个原则,你一定会有消息,哪一个原则?四个字:无求、无着。但无求。无着,顺此道理去,一定有消息,一定有消息,无所求、无所着,此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修行的根本。如果,你不能悟到无所求,而无所执着,任你持戒、持斋,就是吃素,亦不能成道,也是没有办法成道,我看到这句话很感动,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在持戒,所以,禅的意境是很直截了当,我们为什么功夫不得力,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禅定的功夫,没有悟的功夫。我们如果有悟的功夫,没有世间什么你放不下的事情,没有什么世间你放不下,世间你放不下还是你本身的问题,你本身的问题,所以,佛说:生死大梦,皆随颠倒生,我们生死的大梦,都是因为我们颠倒,我们现在要永断生死,永断生死:我们要断惑,有一个先天性的惑,还有后天性的,因此,我们应该怎么讲,如果,你肯听师父的话,你试试看!你现在不管你出家二十年,不管你今天是初学佛,你不相信,用我的话来试试看,你现在回去,今天回去,明天一天的时间,你二十四个小时都注意你的起心动念,你记住!师父讲无所求,师父讲无所着,此是十方三世一切佛,因为这个念而才能成道,因为,这种思想,才能够成道,明天,你试试看! 你为什么不下功夫在这个地方,你不要在文字里面打转,你不要钻到文字里面,钻到死你也钻不出东西来,你不要一天到晚研究这么多的经典,看、看、….,你钻不出一个名堂出来,为什么?因为不肯在境界上下功夫,告诉你无所求、无所执着,这个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成佛的根本,好!我明天可以试一天,你要久,试一天看看,等一下你晚上回去,慧律法师讲的,无所求、无所执着,你冷静,但不是死人,你很清楚的告诉你自己,无所求当然你就不执着,无所着当然你就不会生气,你就不可能会生气,因为你无所着,你不会执着这个事情,你无所求,因为你三餐够吃,有个床铺可以睡觉,你随时观知足,很快你就有消息。

  所以,很多人说:喂!师父我念佛一直打妄想。我说:奇怪!我在念佛怎么妄想打不起来,奇怪!怎么会差那么多,我拼命要给它打,我不晓得要打什么妄想,就像射这个火箭,这个火箭一开始要脱离大气层的时候,需要用很多的燃料去推动它,等到进入真空状态的时候,动者恒支,静者恒静,是不是?一个没有开悟的人,没有大彻悟的人,就像是大气层里面要推上火箭一样,他怎么念都念不出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一面念佛,然后,一边造业一边烦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大气层挡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然后,一直压,一直念,一直压,….,常常浮浮沉沉,今天境界不错,明天境界不行,今天境界很不错,明天境界又不行了,烦恼、修行,烦恼、修行,…,在那里重复,repeat,repeat,(英语),每天都是这样子,大修行不是这样,大修行是直指人心、明心见性,一下子就单刀直入,无所求、无所执着,不是小便,像坐太空船一样的,等到你脱离这个大气层的时候,你就没有阻力,摆脱我执、法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一切现前没有阻力,所以,开悟的圣者,你要叫他打一念妄想都很难,凡夫俗子你叫他一念空一切法,无念,那也很难,也很难,两种事情都很难,凡夫俗子,你叫他无念也很难,圣人,你叫他有念也很难,为什么?你跑到外太空去,他哪里有阻力呢?对不对?他哪里有阻力呢?为什么?他看破了世间的生死涅槃,等同虚空,等同空花水月,了不可得,他哪里畏惧这个生死,不怕生死,是有办法的人才讲的,你说:我也不怕生死,你放屁!你不怕生死,拿刀子来,你就昏了,针还没刺下去,心脏就停了,我说:你怎么了?看到针就昏倒了,叫卢医师针灸,还没针灸就昏倒了,众生就是众生,所以说,还是要多多磨练,然后,记住师父的话,内心里面存在四个字:无求、无着,要记住这四个字,否则的话,你的功夫是了不得力,你永远了不得力,你不在心地上,那种难忍能忍,难舍能舍,我告诉你,你成道到驴年,有人问:师父!什么叫驴年?驴就是没有,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再来又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没有驴子,驴子排不上,驴年就是没有这种年,听得懂吗?就是没有这种年,所以说,修行不懂得方法,你驴年也成不了道,就是这样子嘛!试试看!我们日子这么好过,为什么你们那么难过,奇怪!我现在日子很好过,真的很好过,每天都在过年.I am very happy every day.我非常快乐,我每天都很快乐,对不对?就是这样子,我现在才体悟到禅宗里面的祖师大德,日子真的是….,有一个祖师大德说:外面虚空有多大,钻在经典里面,就是不出来。就是我们死钻在纸皮里面,文字相怎么钻都钻不出来,外面虚空有多大,就是死不出来,钻在文字里面钻不出来,意思就是说我们研究经典的人,死在文字相里面,不肯在境界用功,叫你难忍,你就是要忍,难舍,你就是要舍,你无所不能舍,你不舍,我问你,你到临命终,你不舍,你要怎样?你眼睛睁大看吗?对不对?你说你舍不得金钱,舍不得金钱,你眼睛….,死的时候眼睛睁得那么大,然后,你躺在床铺上看,嗯你快死了,这叠有没有看到,你放不下,你能如何,再来,晃一晃、晃一晃….,因为,执着而又活起来,这意思就是说你不放下你也没有办法,你就是要死,所以,我告诉你,人家讲临终是平常的功夫,临终是平常的功夫,真的,就是这样子。

  佛法,你要念也可以,随你个人,问题是你要知道怎样针对生死的问题来讨论,我们现在也有修学,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说我们有先天性的习气,我们有后天性的环境,简单讲,后天的环境,你一定要斩断这些不好的环境,然后,在先天里面的习气要观照,要观照,内心一定要观照,你不观照,你永远不可能成道,要不然,你就会一直随着习气而转,随着习气而转,所以,我们有分别起、有俱生起,分别就是由分别心,俱生就是由宿世所薰习的种子跟今生今世的造作,就会培养出分别,所以,分别起跟俱生起都是我们障道的,我们简单讲就是习气,习气,所以,很多高僧大德讲:习气不除,念佛无用。因为,你临命终是随着习气而走,随着习气而走,像我今天来讲的话,我就什么人的是非都不管,你想想看!我今天都是是这样讲的,包括我这里的剃度徒弟,我这里的剃度徒弟,我都跟他讲清楚,你要跟着我,日子好过多了,这个师父是很难得的师父,我也不会烦你,我也不会吵你,也不会骂你,我画一个圆圈圈,不要违背我这里的规矩,对不对?这里只有两条规矩,一条出去,一条进来,站在我圈里面就是住在这个地方,你违背我这里,我就叫你出去,你敢不出去,我就叫警察来,很简单,我不要跟你吵架,为什么?大家相处在一起要相亲相爱,要精诚团结,为了佛教,而牺牲个人的意见,以团体的意见为意见,我才不要跟你说:生活的两个人,痛苦得要死。然后,师父不满徒弟,然后,徒弟又很恨师父,他又敢讲,我是他师父,对不对?然后,底下的人,在下位的人在抗议,在上位的人每天不满,你放心!我很看得开,所以,我那个徒弟来我这里,有的一年,有的半年,我从来没跟徒弟吵过架,我跟他讲:民主就是可以容纳更多的音声,你讲,你有什么委屈你讲。我在裁决两个人的纷争,不是像你们单方面的,我说:你有什么委屈你讲,你们两个为什么吵架,你讲,你讲理由,然后,你反驳,乙,你反驳,你有什么委屈,你讲,然后,甲….,你有什么委屈你再讲,然后,我就跟他讲:四票对一票,你有什么话讲,静默,四票对一票,你讲嘛!你有什么道理,没有!好!罚你到三楼一住,好!没话讲了,师父裁决,你服不服,服!因为,不服要出去,对不对?所以,我这里像判官一样公正,非常公正,绝对不偏,不偏哪一个,我也不听单面之词,我也不听片面之词,好了!我们生活为什么这么和谐,跟徒弟相处得这么好,为什么?因为,我们要修行,在家徒弟,在家的徒弟不是雏妓(谐音),在家的徒弟一律不连络,一律不连络,尤其女众,不打电话,尤其女众也不连络,我也不去攀缘,不讲你好也不讲你坏,不管你怎么样,不管长得漂亮或是丑,跟我没有关系,男众徒弟当然要连络,男众徒弟有什么事情,当然要连络,像我肚子痛,马上请卢医师来,赶车子来,这位卢医师,我很赞叹,我今天能讲经是他的功劳,前二、三天,胃肠又起来,痛,抽筋,没办法,痛得没办法,请他老人家来,所以说,看情形,会有是非纷争的我们放下,我讲这个道理就是现在我的人生观就是什么,只要会引起纷争的,会引起后遗症的,我一律不谈、不接触,不接触,只要能够能道业有帮忙的,那就做好好的冷静,这就是告诉你:我们要断掉习气,我以前就是太慈悲了,唉呀!师父!您老人家身体不好,我们请客,希望师父您赏光,就去了,去了以后,我们看到这么护法,我们就常常去,走一走、走一走,唉!去久了,烦恼就大了,烦恼就大了,所以,我这里就劝,我去佛光山跟五百多个戒子开示,我说:如果一个出家人,要让人家尊敬,就要远离在家居士。保持一个距离,不是说远离的意思,意思就是说我们安住在寺庙,好好的住,然后远离在家,你有事,你来要求我,没有事情,对不起!不谈,我们不谈,所以,我来这个讲堂一年多了,几乎没有去过在家人的地方,也很不想去,因为,会怕了,会怕了,我以前十几年来,我以前就认为:我到你家,我就度你,我到你家,我就度你。结果,到在家居士家久了,是非就出来。因此,这个也是告诉大家,如果,我们在家居士,没有什么事情的话,闲着不要谈是非,远离这些恶缘,因为我们习气太重了,所以说,有一句话说:那些以讲话为乐趣的人,是没有办法修行的,意思就是说你一天到晚就是在讲话,坐着二、三个钟头,也讲不出一个营养的出来,当然,老朋友坐一坐、叙一叙是应该的,如果说一天到晚都在拜访朋友,今天到他家去,明天到他家去,坐着,然后,一直讲那些废话,无聊!你想想看!两个钟头讲不出一句营养的,生命是多浪费,是不是?

  现在翻开《初级佛学教材》,第30页,30页,[生死]:你为什么会生死?[念不停止,]把笔拿起来,这个念旁边写一个:无明妄想。因为你的无明妄想,你斩为断、你不停止,你刹不住就[轮回无己,]你就停不起来,[头出头没,]头出叫做三善道,头没叫做三恶道,有时候我们做人,来世变成畜生,有时候生天享受一下,有时候跑到地狱去,头出头没,[星火燎原,]是一点点的火,燎原,把笔拿起来,星火燎原,把笔拿起来,旁边写四个字叫做因小果大,你造的恶因是很小,但是,你的果报是很大。举个例子来讲,举个例子:比如说,你写了一封信,你本来骂师父,你对我不满,你写一封黑函,你来骂我,好了!一封信而已,对不对?唉!这个外道的,外道的一看到,啊!我们本来要找慧律法师算账,正在找不到机会,好了!那张大量copy,人家也搞不清楚是是非非,你麻烦大了,知道吗?因很小,果报很大,你本来只有写一封,你本来要骂我而已,可是,你把它搞得整个佛教,那你麻烦大了,你造的不是我,你伤害不了我的。同学们!你想想看!你写黑函,你怎么伤害得了我,你造的是是谁的恶?你自己的恶因,傻瓜!你以为你这样可以伤害我,所以说,恶的人,恶出于人,而还报于人,你要永远记住师父这一句话,恶出于人,恶是出自他本身,报应是报应在他本身,别人不会代你受苦,你还是要受自己的业报,简单讲就是人家害我可以,你要叫我害人,那不可以,他造,他要负因果,我造,我要负因果,所以,[蚁身七佛,]蚁身七佛就是佛在世的时候,旁边有一只蚂蚁在走,一群蚂蚁,佛弟子,佛就告诉佛弟子,你们现神通,观照、观照看看,这只蚂蚁已经做了多久的蚂蚁,有的人讲十世,有的人讲一百世,有的人讲五百世,释迦牟尼佛说:不只,它是七尊佛来示现,降生人间还做蚂蚁,还做蚂蚁,意思就是说你只要一失人身,你麻烦大了,麻烦大了,叫做蚁身七佛。[我身尘劫,]意思就是说我们一失去这个身体,一失去,那你要经过尘点劫,才再恢复到你这个身体,意思就是说蚁身七佛,就是说我们这个色身难遇,我身尘劫就是要经过好长、好长的时间,你才能碰到人身,才能学佛做功德,难能可贵,意思就是劝告我们,你要好好的珍惜,要好好的行善,不能去造恶。

  再来左边[苦恼,]苦恼就是[苦苦,]这个苦苦,上面一个苦叫做外,外面的苦,底下一个苦叫做内,身体的苦,外面的苦就是天灾人祸,有一天,我看到闭路影片,video,它实际去摄影美国大火:大灾难,惨不忍睹,哇!不敢看,那个实在太残忍了,火灾,那栋几十层,那不是拍电影的哦!不是火烧摩天楼,不是,是真正的火灾,然后,记者就在那里拍摄,哇!看了会吓死!我现在劝告你们,我的徒弟(学生),回去瓦斯一定要关好,它整栋都是现代化,结果,用电梯,用电梯,结果,没有什么?没有安全梯,没有安全梯,美国的法律也是很奇怪,发生大火那栋大楼,竟然没有安全梯,像我们这栋就有安全梯,安全梯在左边,就是我们在这里,他们爬上爬下那个,五尺的安全梯,一开始烧的时候,好像是第十三楼还是十四楼,结果,因为它是三、四十层楼,里面都是易燃物,一发,哇!不可收拾,结果,有的烧得跑到外面的阳台,阳台只有一点点,有的从二十几层,一直烧,没有办法,很多都是被浓烟呛死,后来,你不跳也是死,你要跳也是死,你不跳下去还是要死,那个录影带,你们去租来看看,你会吓死,你不敢看,噢!死得很惨!然后,他从上面跳下去的时候,头部先下去,真的人哦!不是用道具丢下去,真的人,噢!就跳下去,然后,那个摄影机一摄起来,头没了半,头,碰!头没了一半,只剩下脸一点点,整个脸,啪!开花!open,跳下去,啪!开花!那场火灾总共死了220人,火灾,我前几天才看到的,那个叫做世纪什么大灾难,还是什么,哇!不敢看!太惨了!好像是在印地安那州,结果,一个州里面,一个大城市里面只有13辆,只有13辆的消防车,云梯一升上去,只能到十几楼,二、三十娄没办法,所以,我告诉你,不要盖太高,像隔壁24层,我告诉你:若火灾会该死,我不骗你!真的,穷人也有穷人的好处,穷人火烧家跑得快,火灾,对不对?我告诉你:如果你们要租房子的时候,住的房间,你不要找那个楼梯很小的,告诉你,这个很重要,一百次,你遇到一次,你就值得了,你要住的房子,你要找楼梯稍微大一点的,而且楼梯口不能堵住任何东西,我现在劝告你们,你们一定要把楼梯先整理干净,否则,你晚上一火烧家的时候,连整理…,逃都逃不掉,我没有骗你,真的,晚上的时候,那个瓦斯,最好你要关清楚,好好的关起来,如果说,我这一栋文殊讲堂,它烧不起来,讲堂,你说这个怎么烧,讲堂怎么浇?要从哪里浇起,我们每一层楼都是大理石,它怎么烧,我们这里没什么好烧的,你说,这个桌子要烧,这块还没有烧起来就熄灭了,烧什么?要烧什么,不可能!不可能!所以,你就算一个房间里面全部是棉被,就算那个烧起来,我们马上叫消防车来,也来得及,它那个不是,它是易燃物,这个苦苦,真是不得了,不得了。还有,我们人为了一点点小小的欲望,真的是把自己害惨了,我看录影带里面的死刑犯怎么处死,美国一个黑人,一个黑人,他跑去抢夺一个白人的妇妇的八十岁的皮包,抢夺,抢夺一个白人八十岁的皮包,抢夺本来是一件小事,不是很大的事情,对不对?后来又把那个八十岁的老太婆强暴,你看这个坏蛋,八十岁可以做他老祖母了,他还强暴她,你想想看这个坏蛋,黑人,结果,美国第一个判他什么,做电椅,电椅,电椅 我第一次看到,真的,他摄影起来,死刑。也许你们有的人也有看过,他怎么样,你知道吗?把那个手,把双手放好,放好,然后这个头部通电,通电流,绑好,然后,把腰部束缚好,通电流,然后,要通电以前,就先跟他祷告,然后问你有什么遗嘱。黑人,他就一直很恐惧,很恐惧,然后,他从头到尾摄影,从头到尾摄影,放给整个美国人看,摄影,然后导电,通电以后,他通四百伏特还是几千伏特,通电流。噢!我现在知道电死的感觉是什么,他一开始的时候,电的时候全身都一直发抖,一直抖、一直抖….,通电流很强,然后,这个脸一直没有办法,控制不住,后来,整个眼珠子冒出来,碰!血一直流,他们知道通电流以后,眼珠子会冒出来,然后,用胶带把它黏起来,用胶带,因为,不黏起来,眼珠子会跑出来,通电流的时候,血刚开始是一直震动,后来加强,那个圆圈,一加强伏特,加强,一加强以后,眼睛冒开来,冒开来以后血一直流、一直流,到最后停住死了。人,这个欲望,还是要控制一下,为了一点钱,为了一点欲望,去强暴一个八十岁的,你说你今天去强暴一个年轻人还有话说,到最后为什么会判死刑,还把那个老太婆处死,那个黑人抢了皮包,抓去强暴,又让那个老太婆死,美国的法律说罪不可赦,处以极刑,还不准枪毙,枪毙是给你好死,通电流给你死,有史以来死最惨的,通电流。还有,美国有一种处理法叫做用什么,用毒气,我也看过,也看过,统统在那部影片里面。把一个人抓进去,做一个圆圈圈,外面都是透明的,外面都是透明,看得很清楚,外面看得很清楚,摄影机都摄影好,摆摄影机,一进去绑好,然后就放毒气,放毒气时,一开始他就憋气,就把呼吸禁闭起来,然后,到最后没办法,因为,你要呼吸,呼吸,一吸进去,毒气就灌进去了,马上…,毒气更快,毒气好死,如果通电流跟毒气,要用毒气,死比较轻松,那个通电流,你不敢想像,那个实在太痛苦了,我们这个世间的苦,已经很苦了,不要为了一点点控制不住的欲望,而造无量无边的恶业,苦苦就是外面的山河大地,天崩地裂、火灾、水灾,然后,加上我们内在里面的苦。[坏苦,]就是所有的乐境一定会坏,坏苦就是所有的乐,到最后一定会坏叫做坏苦,[行苦,]叫做刹那生灭,叫做刹那生灭:行苦,[依正万端,]什么叫做依正万端?依报跟正报有种种的不同苦恼,所以,我们要念众生苦,中间有个[念众,]就是念众生的苦。因此,我常常说一句话,说:今生今世没有听到佛法,你的生命就像一张空白的纸张,完全没有色彩。如果今生今世没有听到佛法,你的生命是白活的,你今生今世就是白来的,白来的,没有佛法,你没有真正的生命,你也是一个迷迷糊糊的人,就算给你做到总统,也是一样,国王也没有用。[三障轮转不息,]轮转就是惑、业、苦,迷惑去造业,然后受苦,轮转不息,[正感相似等果,]所谓相似等果的意思就是等流果,造如是因得如是果,叫做相似等果。[大乘:发心(愿),知恩报恩,去眷来佛,]什么叫做知恩报恩?我们要发愿、要普度众生,知道哪个对我们有恩,我们就去好好报恩,知道一切众生对我们有恩,一切众生就是去眷来佛,去就是过去是我们的眷属,未来他们都会成佛,叫做去眷来佛。过去生中都是我们的眷属,或者是为父母、兄弟、姊妹等等这些眷属,而他们都是未来也可以成佛,。[不离初心,]我们不能离开初发心,我们初发心发愿要普度众生,一定要好好的忍耐世间的一切痛苦,所以,要怜悯众生的可怜,怜悯众生的可怜,怜悯众生的可怜只有一个办法。同学们!你听我的话,碰到委屈,你也不要解释,也不要解说,你就是任人家对你误会都没有关系,同学们!你如果能修到像师父这样讲的,你生死就快自在了,你碰到什么委屈,连解释也不要,你也不必跟他说,人家对你也没有关系,你只要没有对不起人家就好,你也不要在意别人,你要先学习这一点,否则的话,这个世间冤枉的事情太多了,错误的事、错觉的事情太多了,你要怎么一个一个去跟人家解释,我问你,你去死?你有那么大的体力,你一个一个去跟人解释,我怎么、怎样的立场,我才不呢!我才不要这样做,你要怎么想都没有关系,我发心总是善良的,我也不在意你怎么样,反正我不会做违背法律的事情,我既不杀人,也不放火,也不掳人,也不勒索,也不贩卖枪支,也不吸食安非他命,对不对?你奈我何?叫我去伤害任何一个众生,我也绝对不可能这样做,所以说,假设在生活当中,生命,我告诉你,误会是难免的,在你的一生一世当中,那种闲言闲语,那种误会、批评,那是不可能避免的,你把这个当作是人生的插曲,必经的过程,你就不觉得这个很可怕,本来就是很正常的。我希望说,如果你是个大修行人,我希望我们不要口无遮拦,你根本分不清楚状况,就随便乱攻击对方,这样很伤人家的自尊,不好!很伤害人家的自尊,不好!所以,不离初心[忍]耐,我们要忍耐一下。[普济]就是[行],所谓的行,行,[三际十方,]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际,十方就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还有下、上,这是十个方向,三际十方。[声缘众生,]这个声缘众生,把笔拿起来,法音不离众生意思就是说法不断,就是[不厌不疲,]就是声缘众生,用这个说法的音声,然后缘,所谓的缘就是,我们说有缘就是不断,意思就是说法不断来利益众生叫做声缘众生,意思就是普济,我们救度众生当然要说法,若不说法度众生无以报佛恩,是不是?如果,你不说法来普度众生,你没有办法去报答佛的恩,不厌不疲,因此我们不能厌倦众生,也不能感觉自己很疲倦。有的人说:师父!您常常生病,您在呕吐、病苦,休息一下。我说:等我养病好了,再来度众生,已经要准备棺材了,任何事情都要在一半病苦当中去完成它,完成佛道,印顺导师多伟大!《印顺导师全集》,他就是…,印老就是一面生病一面写,印顺导师,多了不起的一个人,是不是?不是等到你没有生病,你才要做功德,你来得及?我等到我没有生病,我等到我不呕吐、不腹泻,然后,我再来讲经,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对不对?现在我能上台,虽然呕吐、腹泻、肠炎,没有关系!不会死!这个总比地狱的众生快乐多了,你想想看!地狱里面的众生,一丈的方块石头砸下去,一刹那之间就化成脓,化作没有,岩浆,地狱的火那么大,我今天的苦怎么能够跟那些饿鬼、地狱、畜生,饿鬼是千万亿劫不闻水的名字,千万亿劫没有听过一滴水的名字,又饥又渴,我现在的苦怎么能够跟他比,同学们,幸福跟不幸福,快乐跟痛苦,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一直觉得很委屈,一直觉得很….,好像是说很不满、不知足,不可以,幸福要从比较来,我今天有一碗饭吃,知足了,我今天长得不错,很知足了,我今天能够出家,也很知足了,今天虽然有一点病苦,太棒了,这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扎扎针,这有什么关系呢!有什么关系!随时都很快乐,你说,我今天哪里不快乐,是不是?所以,学佛就是有这种好处,怎么样过就怎么样快乐,怎么样想就怎么样快乐,也不是像世间人,你怎么想就怎么样痛苦,怎么样想怎么样束缚。不会的,我们学佛的人,你怎么想就怎么样快乐,你怎么想就怎么样解脱,佛法真是棒极了,我今天讲,所以,我今天这个苦跟地狱的众生怎么比,人家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今天上台说个法,有什么了不起,笑死人了,我们怎么能够跟菩萨比,你才肠炎,人家还下地狱救众生,你这才扎几针,吃吃中药就OK了,早上还有饭吃,晚上还有饭吃,两点时候还泡满力精,我两点的时候还泡满力精喝,喝、喝…,你看!想想,多知足、多好,我又能够听到佛法,我又悟到自性上的东西,本性上的东西,哪一点不快乐呢?这太好了,所以,我说:同学们!有一点病苦,有一点不如意,家里有一点变化,只要能够听到佛法就可以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所以,你们是lucky men and you are lucky women,你是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你们是最幸运的女人,你们是女人吗?还是小姐?女人包括小姐。我看这个“六指琴魔”,而且发现女众真是业障很重,这个男主角,去做错了一点事情,要向女主角赔不是,然后,他跑进来房间,说:我今天来是向你郑重的抱歉,这是我的过错,看你怎么处置,否则的话,我于心不安。这个女主角,很爱这个男主角,他说,男主角说:在这里讲话不方便,是不是?我们另外找一个地方,是不是?然后,女主角就骂他,你永远不要来找我,我永远也不要看到你。他说:难道阁下没有参考的馀地吗?我不要看到你,我看到你就火大,我们今生今世没有缘份。你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一直赶他走,男主角没有办法,被她赶了,赶了就没办法,也不能解释,他就走出去,走出去以后,倚在椅子上,她假的赶人家,人家真的走,赶走,离开以后在那个地方,他真的走了…,精神病!表达错误,爱就爱啊!然后又不敢讲,又赶人家走,然后,人家要跟她解释,她又不给人家解释。唉!女人真是糟糕透了,所以说,内在里面的矛盾,众生相真是….,真的很悲哀,悲哀!这就是这样子,简单讲,就是这个情字在作祟,内心里面实在是太喜欢,喜欢得不得了,然后,又不敢承认自己喜欢人家,很糟糕!因此,我们还是修行人比较解脱。

  再来就是[教义根本,]教义的根本,[悲:拔苦,][慈]就是[与乐,]悲就拔苦,拔苦就是拔众生的苦,[三种布施,]三种布施就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对不对?[雪山传偈,]这是一个典故,雪山传偈就是佛在雪山修行的时候,雪山修行的时候,爬到树上打坐,树上去打坐,坐、坐….,他需要佛法,佛讲前世的时候,然后,玉皇大帝:释提桓因,诸天看到大菩萨在修行实在太伟大了,他要试试看他的功夫,是不是真正的为法忘躯。来的时候,他就化作一只妖怪,很饥渴,很饥渴会吃人的妖怪,他说:只要有人….,释迦牟尼佛修行的时候,他就说只要有人能够布施佛法,要他牺牲生命他都甘愿。他来到这个地方,他说:你在树上做什么?他说:我在打坐、修行。释迦牟尼佛就说:唉呀!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人告诉我佛法,哪怕二句、三句、四句,我都愿意舍掉我的生命求法。他说:真的吗?真的,他说:我懂得佛法,因为,释提桓因,前面一个佛有来,他就知道,他也懂一点佛法,他说:我懂佛法,可是,我现在肚子很饿,我现在肚子很饿,你能不能给我吃,你先让我吃。他说:不行!我让你吃的时候,我就听不到佛法。他说:好!你帮我开示几句,那个玉皇大帝示现的,就是变化的,他就说:我跟你简单讲两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先讲两句。继续讲!不行!我现在肚子很饿,饿得快死了,饿得快昏了,你又不跳下来给我吃,我就没有能力讲了。他说:好!我一定跳下来给你吃,你那两句跟我讲完,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他说:还剩下两句,好!我再讲两句给你听,最后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好!我已经讲完了。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的时候,从树上跳下来,他说:你吃吧!然后,玉皇大帝就是释提桓因就哈哈大笑,你真是一个大修行人,菩萨!真是菩萨!为法真的忘躯,我是跟你试试道心而已,我们能吗?我们不可能,不要说他的身体,你跟他讲:师父跟你说一个法,你把你胸部的项链,胸前,不是胸部,胸前的项链拿起来给我,三、五万块能不能,不干了!他做不到,胸前的项链还可以做得到,你说你用你的生命去牺牲,你肯吗?不肯,绝对不肯,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拔众生的苦,那个布施是连生命都出去,还有[心身代受:借筋挽车,]借筋挽车就是我上次讲的,对不对?释迦牟尼佛抽那个筋,抽筋起来帮忙拉车子,下地狱的时候,他愿意代众生受苦:抽筋,这我们已经讲过了,只有忍,体慧法师讲的:要忍。要忍耐,慈:与乐,[四九说法,]四九说法:四十九年的说法,[弃位出家,]能当皇帝他不当,就是要出家,[八千降生,]这出自《华严经》,八千降生,《华严经》里面讲的,吾自成佛以来,已经八千往返,于娑婆世界示现,[同圆种智,]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所以,这个要[忍,]因此,我们如果碰到什么事情,小事不能忍,你就看看人家,释迦牟尼佛是怎么修行的。我们想想看!我们这么一点点小事情,都不能忍,那怎么能够成大器,成大器,这个忍还要有一个方法,还要有一个方法,就是观照无生你才能够忍,所以,这个无生法忍是连在一起的,你要观照一切法不可得,那就根本没有所谓有忍,你自然就进入忍耐的境界。

  再来,[结劝:等流通分],我们要[自觉]是[因,]自觉要[行道]、要[方便,]方便就是要有方法,要[精进,]这是[有为法,][修慧]就是[真实]、是[慈悲,][无缘心]就是[果]报,无缘心就是无为法,就是没有任何的,无缘就是没有任何条件,那就是绝待叫做无缘心,所以,通达的果报就是[法身]跟[涅槃,]有为法或是无缘心,修行到最后的果报,就是法身跟涅槃。[业牵,]业就是迷[惑]造[业,]造业就受[苦,][自在应化,]自在应化就是[智悲心,][愿力:复还生死,][行业]就是[度脱众生,]能够自在应化,智或者是慈悲的心,愿力:复还这个生死,行业就是度脱众生,[八事]就是前面所讲的八种觉悟,八事:[道同开示,]跟开示一样,[知:果]果报有[生死],[断:因]为我们有[五欲]的感染,所以,我们有生、老、病、死的苦果,[道],我们要去[修,][八]种[觉]悟是[因],我们[灭]的话,灭了这些恶的,我们就显现出来,般若、法身、解脱,底下应该加一个德,[般若德、法身德、解脱德,]这个叫做本性的三德,本性的三德,所以,修道是因,灭恶是果,灭到最后,就没有所谓的生灭法,就是不生不灭法。般若德、法身德、解脱德,尽可能听经闻法,这倒不是说我今天为了徒弟多,来听经的人多,我就很高兴,不是这样子,你不听经闻法,真的很悲哀,你在家里也是浪费那个生命,你来我这里,你才能够得到真实的生命,你为什么不来,用一点功夫委屈一下,不来这里,你为什么跑去享受,喝酒或是看电视浪费你的生命,何苦呢,是不是?生死无常,所以,我希望你们《十六观经》还是要来听,听得懂不懂,至少结个佛缘。[诵持,旧业,新德,]旧业就[念念应道、无缘不生、灭无量罪,]到最后就[永断生死,]念念应道,念念应道就是每一个念头都符合这个道,觉悟的意思,无缘不生,没有这个因缘当然就不会产生旧的恶业,因为,你每一个念头都符合道,所以,没有这个恶缘,当然就不会生恶业,因为,你每一念头都在道,你所有的缘都控制得很好,就可以灭无量罪。[花,]花就是花报,花报,花报就是现报的意思,现在你就可以灭无量罪,将来就可以永断生死,花报就是你现在就可以灭无量罪,可以永断生死,将来可以永断生死,[新德:不失觉照,]不会失去觉悟的照,[性智日开,]本性的智慧如同日光开显。[速登正觉]是[果]报,很快的就完成你的佛道,[常住快乐,]。

  好!翻开15页,我从头到尾解释一遍,《佛说八大人觉经》佛说了一部八种大人,就是菩萨、佛所应该觉悟的经典,做佛的弟子,应当在白天或者是晚上,很诚心地诵念这八条大人要觉悟的地方。第一、你应该觉悟世间是无常的,国家的国土是危脆的,随时会变化,四大是地、水、火、风,这个色身是苦的,五阴是色、受、想、行、识,没有一个真正的我我,刹那之间的生灭,刹那之间的变异,实在是虚伪,没真正的主宰,心是造恶的根源,行为是一切罪恶的集中地,薮就是集中地,如是观察,你就会慢慢的脱离生死。第二个觉知,多欲是痛苦的根本,我们六道轮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是一件很疲劳的事情,从哪里开始会让我们这么痛苦,因为,有个贪字,如果我们能够少欲,能够无为,我们的身心就会自在。第三、我们应当觉知,如果一个人的心不能够满足,只有想得到更多的东西,他就造了无量无边的罪恶,增长罪恶,菩萨不会这样子,菩萨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只有智慧是他所应该求的,叫做惟慧是业,惟慧是业就是他所作所为,都是以求智慧为主叫做惟慧是业。第四觉知懈怠坠落,我们应该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这个五阴十八界的牢狱。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应该常念,要好好的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一切的辨才,然后来教化一切的众生,悉以大乐。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永远会结到很多的恶缘,菩萨要行布施之道,要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应该恨这个坏人。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然是俗人,但是,我们不要感染世间的乐,世间的乐是无常、是苦、是空,我们应该常念出家人的三衣、瓦钵、法器这些圣人的标志,志愿出家,守道持戒清净,梵行高远能够慈悲一切。第八觉知,生死是很快的,就像火在烧一样,我们众生过的是苦恼无量的日子,所以,我们应当发大乘心,来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这八种事情,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我们应当精进行道,慈悲修这个智慧,乘这个法身无相之船,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然后,再回到生死,来度脱苦恼无量的众生,以前面八种觉悟、觉知,来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的痛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能够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佛说八大人觉经》终]

  讲完了,Have any question everybody?你们有什么问题吗?我这样讲已经很详细了,已经很详细了,然后,下一部经是讲《心经》,哇!这部《心经》重要,《心经》重要,我们的《心经》要以这一部所有的注解讲,所以《心经》大概四次、五次就可以讲完,《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但是,不容易,《心经》不容易,很精彩!《心经》倒是很精彩的一部经典,听不到可惜!再来就讲《百法明门论》,就是发给你们的那本,《百法明门论》,明年我们可能会开《教观纲宗》,天台宗最重要的经典,《教观纲宗》,然后,开《唯识读本》,杨白衣写的,然后再开《大乘起信论》,唯识二十颂、八识规矩颂,这个都有关联,我开的经典稍微深了一点,但是,这样才能够利益众生,《教观纲宗》,《唯识读本》,然后,《大乘起信论》,为什么?因为没有这样,不能利益众生,没有这样,不能利益众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