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发布时间:2022-10-28 09:29:56作者:僧伽吒经全文智慧的修证
智慧的修证
何谓智慧
对治方便
别相对治
不净观
慈悲观
观之法要
四念处
总相对治
默照禅与大手印
参禅法门
佛之觉悟
从疑情到觉悟
悟是什么
印证与否
悟的深浅
出妙有
小结
智慧的修证
前〈智慧的解脱〉,乃较偏说理论的部份;而此「智慧的修证」,则偏述实修的观门。
我在实修上,虽偏用禅的方法;但在此课程里,却是要对整个佛教的修行观门,先作大体的介绍;然后再异中求同,而探讨其共通的原则。故若能已掌握得共通的原则,便能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地,统贯佛法修观的心要。
何谓智慧
现先说明「智慧从何而得?」─从「去粘解缚」中得。而此之粘缚者,即谓众生本有之情结.烦恼.无明.习性等。必以修观法门,将种种粘缚弃除殆尽,才得名为智慧也。譬如应病与药,药到病除。
因此智慧的修证,便不外乎「视粘缚之所在,而用对治方便」。以众生有八万四千种根性,即谓有八万四千种不同的粘缚;因此当各别观察其粘缚之所在,而予以不同的对治法门。此亦如当视病之所在,而予不同的药方,裨能药到病除。
对治方便
从粘缚所在,来观察众生。则众生既有个个「差别相」的执着心结,也有全体「共通性」的无明业障。因此对治的观门,便也有「别相对治」与「总相对治」的区分。
此乃如世间的药,既有专治某种病的特效药,也有能普益一切病的温补药。特效药用得好,则效果非凡,立竿见影;反之,用错了,则可能丧人命的。所以除非很有保握,否则一般的医生还不敢引用。相反地,温补药虽曰能治一切病,但却非对症下药,而是待慢慢把正气养足了,自有能力去驱除病邪;所以功效缓慢,周费时日,有时还缓不济急呢?
在原始佛教里,似较偏用别相对治,所以效果昭彰─即生证得阿罗汉果;然这只有如佛陀的大医王才能使用。而后期的大乘佛教里,却偏用总相对治;理论上似高明了不少,但实际的效果却远不如从前矣!然这也是无可奈何地呀!
别相对治
以下,我们先介绍别相对治,再说明总相对治。
如经论上常说的「贪用不净观,瞋用慈悲观,痴用因缘观,散乱用数息观。」即是近于别相对治也。
然在「贪」中,其实还有很多区别,或贪名,或贪利,或贪色,或贪生。同样,在「瞋」中,也还有许多细微的差别。所以除非能针对各各现实的众生,而作更细腻的处方;否则还不得名为别相对治也。这情况就像必经「望闻问切」的过程,而诊得实际的病情后,再予以调配方药;而不宜随症而买成药来服。所以此之谓别相对治者,还只是就原则而论。
不净观
即以「贪」而言,经论上的贪,多指贪色身也;而色身者,乃又可分:对自身的贪与对他身的贪(尤指对异性身的贪)。
关于对异性身的贪,以经论上已说得很多了,故在此不重赘。而对自身的贪,在此医疗保健更专精的时代里,乃有更加执着的倾向。所以我在禅堂里,经常骂那些人为「娇生惯养」,以若身体放不下,则绝不必奢想能在禅坐中真得受用。现也有很多人,专精于所谓的「健康食品」;我也骂他们「禽兽不如」─为什么牛只吃草,却还能耕田拉车;而你们这些整天挑东捡西的,竟只东亚病夫而已?所以对你们而言,最健康的食品乃「不净观」也。
这对一位已开筳讲经的法师亦然。有时候,因为信徒太照顾你了,既怕你受饿,又怕你受寒,于是以被照顾得太周到了,便不觉中增长了身见。所以我不得不经常自我警惕,既不能娇生惯养,更不可禽兽不如。相信诸位中,有某些人将来必也是弘化一方的法将,各位也宜有事先的自我警惕才好! 其实,广义的不净观,乃观察我所钟爱.所执着放不下的对象,竟非如我原想象中那么美好。于是因觉照其不净,故能由放下出离而得去粘解缚。
慈悲观
其次,瞋用慈悲观者,多数经论乃以「观想六道众生,皆我累生累劫的眷属」故,而得除瞋─化冤家为亲家也。然我以为用这样的观想方法,即使也有对治的效果,但也免不了有其后遗症也。因既瞋是偏端,也爱是偏端;而现竟以「爱意」取代瞋心,宁非还在偏端之中呢?
所以我宁可改用其它观门:一般人何以起瞋呢?乃为爱不得故也。譬如有人挡住财路,或横刀夺爱;或竟为「爱之深,责之切」故,而起瞋心。故瞋心者,乃表象尔;爱心者,才实相也。因此云何能除去瞋心呢?唯从断除爱根着手尔。如此以除爱故,离瞋;则不复成为偏端也。
观之法要
为什么我选择用这种方式来阐述慈悲观呢?因为我一向认定:唯有证悟「空性」,才能引发真正的慈悲。而前之「观六道众生皆我眷属」,或将成大我的假慈悲也。
所以我们常曰:止观法门。「止」一般人还易明了,至于「观」是什么呢?数息算观吗?或持名念佛算观吗?余意乃:由观相之虚伪.幻化而得出离,才得名为与慧相应的观法。而出离者,即现证空性之谓也。故「由观相而见性」,斯则观之法要也。
比如不净观者,观原执着的色身本自不净虚妄;故由悟其虚妄,而得出离。如慈悲观者,亦由悟原本爱根之虚妄而得出离。比如再以「安般般那」的观法为例,初观息之进出.长短.冷热等,还只是前方便尔;必观至由息之无常.无我而见性出离,才得与解脱相应也。
或再以「般舟三昧」的修法为例。只是念佛,念到开眼闭眼,佛的相好光明皆历历在目,这还不是功夫。甚至能念到与佛对谈交流,也还非究竟。必至悟道:佛既非来,我亦不去;故一切境界皆如梦如幻尔。以悟如梦如幻故,而证无生法忍,这才是修般舟三昧的究竟处。而此证无生法忍者,即是前所谓「由观相之虚伪.幻化而得见性出离」也。
所以很多修念佛法门者,只修成一心不乱的念佛三昧,便以为已到家了。事实上,真念佛法门,还得以「见性出离」为最终之归宿也。
四念处
在原始佛教的四念处中,也是以不净相.苦相.无常相.无我相为初入之观行,而待观至「见性出离」才为究竟。所以「见性」,不只禅宗能见性,不只禅宗当见性。一切大小乘的观法,乃皆以见性出离为不二法门也。
记得,我于台大晨曦社学禅坐时,有位老师教我们「观无常」:此非观花开花落,而是观一个人已躺在床上,马上就要死了。这将死的人是谁呢?就是观者自己呀!于是我照他的吩咐,观想自己躺在床上,马上就要死了。但是那躺在床上的人,却很不安份,时时挣扎要爬起来。我将之按下,不久他又要爬起来。我试了好久,连叫他安份地躺着,都很困难;更甭说死了.烂了。所以这方法,我不得不放弃了。
后来我于禅法得受用后,再回头试这方法。但此时,我已不再观想:自己躺在床上。而是直接从意识里告诉自己:你已死了!现世的一切已和你没有关系了。于是当妄想现起时,不管是贪或瞋,我皆马上提起:你已死了,还能贪恋什么?或还须瞋怒什么?于是此「我已死了」的意识,乃如倚天长剑,立即截断了生死与烦恼的瓜葛。
这方法如用得上,远比慢慢从观想我快死了,一口气不来矣,身体渐转成冰冷僵硬,于是皮烂,肉腐,筋断,骨折等不净相次第显现,才觉悟得无常出离的效果俐落多了。所以我还是道:观相只是前方便,见性出离才是究竟处。
总相对治
以上别相对治,乃从各别相中去观,而得观相见性也。而此之总相对治者,则由一切法的理体去观,亦归之于观相见性尔。
何以在原始佛典中,乃偏说别相对治呢?因为佛陀在人间游化时,乃依据当问者的情况而各别答复,故多呈现出别相对治也。而待佛典结集后,大众才得窥见佛典的整体;于是诸大菩萨乃能从中归纳,而渐得总相对治也。
如大乘的真空观:以缘起的理则,而直观诸法本无自性尔;空则幻化,幻化则出离也。如唯识观:一切境界乃随种子现形尔。故一切境相,本唯识所现而虚妄不实;以虚幻不实,而得摄相归性也。至于真如观:则观真心本不分别.不取舍.不动乱,故一切的妄想杂念,皆只无根之空花水月尔。因此大乘的修观皆是从理体上,直观法之性空.幻化而见性出离也。
默照禅与大手印
下面再以禅宗的默照禅来说,我认为很多人对默照禅有瞒深的误解,以他们说:只管打坐,就是默照。然只呆坐在那儿,不管是在昏沉,还是无记,甚至散乱,也都算默照吗?如可不论功夫和次第,则我倒劝你:还不如只管睡觉,来得潇洒自在。也有人谓:对当下的境界,清楚明了,即是默照禅。然清楚或不清楚,竟有何界限呢?如我现在眼所见色尘,耳所闻声尘,算清楚还是不清楚呢?如说不清楚,那什么才是清楚?如说清楚,此又与凡俗有何差别呢?
所以我宁可用「无心者明,旁观者清」来理会默照禅。故除非能从自我中心超越出来,否则只对现前境界,清楚明了,何以谓为默照禅呢?简言之,默照禅的默,即是无我.无心之谓也;故亦是从见性出离而成就的─见心性之空而不分别.不取舍.不动乱。
至于密宗的大手印─心如鸟道虚空,去来无踪。鸟在空中翱翔,既未来之前无定轨,亦已去之后无遗踪。所以真心者,过去者不忆,未来者不期,而当下者自在无碍。亦是从直观心性的空而入门的。
所以综观大小显密的修观法门,乃不出「观相.见性.出离」的大原则也。
参禅法门
或问:如参禅者,竟是由观何等相之虚伪幻化,而得见性出离呢?
答曰:所观之相者,即疑情也。
对于疑情,我认为:疑情乃本有者,非为参禅故而另寻疑情。以我们之所以发心学佛者,或为生命中有很多疑惑,或为生活中有很多烦恼。于是如何破除疑惑?如何解决烦恼?即是疑情之所在。故我们乃为先有疑情故,而来学佛;而非学佛后,再去另找疑情。
人生其实到处都是疑情,尤其愈烦恼.愈迷惑.愈执着处,即愈是疑情之所在。可惜,凡夫众生都只能用「顺生死流」的思考方式,去随习造业;而不知用「逆生死流」的参禅法门,以追根究底。比如有人很爱钱,于是整天思考:应如何去赚钱?或投资房地产,或抄股票,或开工厂。由是不管最后是否真赚了钱,都只是顺生死流也。除非有一天,他突然念头一转,钱有这么重要吗?我须如此拼老命去赚它吗?这逆向的思考方式,即与禅之疑情相应也。
又如「爱美」似人的天性,然而美有理性的标准吗?东马来西亚有一「长耳族」,习于将耳朵拉成像驴一般长,他们认为此才漂亮,而你认为呢?在非洲亦有一部落,习于以铜环将脖子顶得像长颈鹿一般,他们以此为美,而你又以为何呢?所以顺共业之所向,而去爱美或饰美,只轮回的旧途尔。反之,去参「美」究竟是什么?则能出凡入道也。
至于「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世界是有始,还是无始?」等问题,亦是一般人从来就有的迷惑。所以要参禅,其实到处都是疑情也。
然有些人想用参禅法门,却不知应参什么话头?于是去找老禅师要,或者径在禅宗公案里囫囵吞枣地乱抓一个,结果只如蚊子咬铁牛般地参不上力。这都因为未与其内在的疑情相应故。所以真欲参禅,还是应回到我们初发心的疑情上,才是正道。
如净土宗,或其他宗派说:参禅,是你们禅宗的修行方法;要用你们尽管去用,却与我们了不相干也。然事实上,若没有疑情,即未有道心;甚至如不起疑情,即无佛教也。因为佛者,觉悟也;而觉悟,乃必从疑情而有。
前既谓,人生到处都有疑情。所以事实上,不只学禅的人在参禅,不只学佛的人在参禅;也未学佛的人,都在参禅也。症结只在能不能开悟尔。
佛之觉悟
下面,我们且更以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来说明疑情与觉悟。
疑情所在:中国禅宗虽认定摩诃迦叶为禅宗的初袓,却倒未说佛陀也是参禅才开悟的。然以我对疑情的定义,则释迦牟尼佛才是真参禅开悟的老袓宗也。
现首问:佛参的是什么疑情呢?我们皆知,佛陀为太子时,因于四城门中,见生老病死相后,便受到很大的震撼。于是不顾太子的身份,不顾已娶妻生子了,他决心去追寻能真了生脱死的「道法」。因此「人生的苦从何而来?人生的苦云何解脱?」便是佛陀从发心出家,至誓愿于菩提树下,所一心参究之疑情也。
外道禅何以不究竟:我们也知,佛陀出家寻道时,也曾跟外道仙人学过禅定。而不管是无想定,或非想非非想定,佛以他累世宿习之善根,皆一习而就。故外道师徒们皆肯定,佛已得「道」了;然只有佛陀本人不以为自已得道。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无想定,或非想非非想定,皆对彼疑情无法消融。故即使定功再好,对疑情而言,乃不究竟也。
觉悟谁来印证:佛最后在菩提树下,因逆观十二因缘而终于觉悟了。然此觉悟,谁来印证呢?后世的禅宗,皆说悟须过来人印证。然有谁能替佛印证呢?其实,真悟是不待印证的─因为疑情已究竟消融故。所以亦可说:乃疑情为之印证也。
后世的禅宗,即使也参禅,却不从真疑情去参,譬如参「麻三斤」或「庭前柏子树」之类。于是已悟非悟,便无法明确矣!所以道:悟须印证。
从疑情到觉悟
故从佛陀发心出家,到最后成道的过程,其实都是由疑情在默默引导的。所以我才再三强调:有疑情,才有道心。有疑情,才有善知识。有疑情,也才有佛教。
或问:疑情既如此,则外道亦有,何以其不能觉悟呢?
答曰:因邪见遮蔽了真心,所以不能觉悟。
因众生从生以来,即既有无始相续的「俱生邪见」;亦有因外道熏染而有的「分别邪见」。故若邪见塞心,则即使疑情怎么浓烈,定功怎么深厚,皆不能觉悟也。然若闻佛说法,而立即转邪见为正见;则或顿悟成初果.二果,甚至阿罗汉矣!
因此众生即使在学佛前,便已在参禅了。然或正见不具,或戒行未净,或定力不足;故虽断断续续起疑情,终不能成片,不能觉悟也。而多闻圣弟子,以从闻思故,而得正见。于是更从正见而持戒.修定。故待因缘成熟了,才好卯足全力去参禅。于是也才有觉悟的可能。
事实上,就诸位而言,我相信基本的正见应已有了。然而之所以不觉悟者,或为疑情太淡薄,或为定力不够深。所以倒非更钻研于文字间,即可解了的!
悟是什么
前既曰:由观相之虚伪.幻化而得出离,才得名为智慧。于是从这观点,我们来看「悟是什么?」,悟非寻得答案也。很多人以为既是参疑情,故悟乃找到圆满对应的答案也。其实,悟只是「了达疑情之本妄」尔。
因为疑情者,乃从无明的分别妄习所产生的。故一旦觉悟其本来虚妄,斯则「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矣!如前之谓参:我为何这么爱钱?或钱真有这么重要吗?如参得:钱果然很有用。则绝不与见性相应。反之,喔我明白了,我之所以这么重视钱者,乃为小时候家贫的补偿作用尔。事实上,我不须要那么多钱地呀!于是从悟爱钱之虚妄,故得出离自在矣。
或者再如参:什么是美?尤其怎样的异性,才最美?结果真能有一确切的答案吗?不!「情人眼底出西施」,当业障现形时,你便觉得她很美也。以各人有各人的别业,或各民族有各民族的共业,所以每人所追求的美,遂不同也。也还好各自不同,不然便将大部份女人都嫁不出去,也将大部份男人讨不到老婆。故有一支无形的手在指挥配定,世间的男女关系,彼乃业障的手也。
所以真参禅见性,乃必与出离相应也。如《圆觉经》所云:『知妄即离,离妄即觉』。既能参破疑情的本自虚妄,则便放下无事矣!故古德云:如放下百斤重担。或曰:歇即菩提。即此之谓也。
印证与否
所以我认为:真悟,乃不待印证。因为疑情是否消歇,自己当比别人更清楚才是。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的饥渴或饱暖,岂待他人来印证呢?
不止见性开悟与否,不待他人印证;就以学佛是否进步,自己也当更清楚才是呀!因为学佛是否进步?但看你执着是否减轻?心量是否涵容?或理路是否更清楚?即可知也。有些信众,老爱拿一些梦境或现象来问:那是什么意思?彼是否蕴喻着我的功夫已进步了呢?我说:那只道是,你还未梦醒尔!
也有一些禅坐者,穷问着:那天打坐,感觉身体好象不见了?我说:至少眼前还存在呀!所以在禅坐时有什么觉受,那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下坐后,你在作什么?在想什么?这才更现实呀!所以如不能将禅坐间所得的体悟,落实于现实生活间。那再美妙的觉受,也都不过是一场梦境而已;而待下座后,又如春梦了无痕也。
有时候,进步乃不知不觉也。譬如持续静坐了半年.一年,期间似也没有什么大突破。然而心态却渐渐转化了─紧张者,变松弛了;顽强者,变调柔了;迟钝者,变灵敏矣!这转变的过程,乃不知不觉中进行着,中间未曾有明显的界限也。
如此渐修渐悟的过程,似不比顿悟来得震撼或鲜明,但其实更稳定落实哩!所以是顿或渐,还不是主要的重点,而是否真放下?是否能落实于现实当中,这才是主要的关键。
问:若真悟,乃不待印证。则何以禅宗一向认为须印证呢?
答:然为恐学人,或正见不具─有人以打坐时,妄念消歇,便是见性了。有人以看到一片光明,便谓为开悟了。故真印证者,还非印证其开悟见性,而是破除其着迷尔。
或亦有人得少为足,故还须过来人指点,以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故须印证也。但印证亦只是再当头棒喝,鞭策上路。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大禅师,反而从不印证他人已见性开悟。而现代中,倒有某些自以为是的禅师(缠丝),到处在印证其徒众已见性了,一果.二果,花果累累,真是忝不知耻。其印来印去,究竟只是「豆腐印」而已─稍一弹指,便粉碎了。
禅宗明明说:「不疑不悟」,很多人根本提不起深切的疑情,却也整天幻想着见性开悟?所以顿悟的说法,其实也害死了不少人。
悟的深浅
我们皆知,禅宗常云「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何谓小疑小悟?若所参究者,为枝末的烦恼或不切要的迷情,斯为小疑也。以从小疑所能破除的执着.烦恼,亦属枝末故,而称为小悟也。反之,直参根本的无明执着,则为大疑也。从大疑所能破除的执着.烦恼,乃属根本故,而称为大悟也。简言之,能出离得愈高.愈远.愈究竟者,才名为大悟也。
所以见性的印证,其实也只是探测你还余有多少的执着而已!若能扫尽一切执著者,乃称为大悟彻底也。所以对真会用功的人而言,不是去评量如此的境界,到底是小悟,还是大悟?是破初参,还是过重关?而是当很快地察觉到自己还有那些迷惑未清除?还有那些执着未放下?故能从警觉的当下,立刻又用功上路。如此才能过关斩将,而直捣黄龙也。
以上所说参禅法门,其实乃修学佛法的根本原则。故不只禅宗者当参禅,必一切学佛人皆当参禅也。因为除非已大悟彻底,否则谁无疑情呢?而既有疑情,云何能不参禅呢?所以反而是禅宗,把参禅法门弄玄了;故反使多数人「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虽在禅中,而不识心要。
出妙有
修行到最后,乃从真空出妙有也。真空者,即已将一切尘染执着,全消除殆尽也。于是心乃如无垢之镜,而能光明遍照。真空的心,亦即是无功用心也。因为此时,已不再有「要或不要」.「愿或不愿」的差别。
所以大菩萨,反而是「无愿」度众生。然虽无愿,却能于无功用心中而渐趋于福智的圆满。所以虽无愿度众生,却也不离空花佛事与水月道场。
以经典上皆谓:自八地以上,即得无功用心。而无功用心者,才能证不退转─乃果不退而非信不退也。对于无功用心,我们曾用一个较现代化的名相去形容─全方位.全自动的导航系统。于是以此导航系统,故虽不再用心思量,却能圆满地导引行者,成就为福智两足的佛陀也。
小结
总之,真智慧乃从去粘解缚中得;而欲去粘解缚者,又唯有从观相.见性.出离中去证。所以我常用「剥芭蕉」为喻,而说明修行的精义─必将种种粘缚,如芭蕉般地一层层剥离,才能现证空性而证得解脱与圆满。
因此我对某些「如来藏系」的禅法不以为然。他们常说:「众生本来自性清净,本来成佛;却只为不肯承担故,沦落至今。」或说「吃饭睡觉,皆是禅」。
若无明的窠臼未破,无始的业障还在;则即使欲承担,能承担什么呢?或既「吃饭睡觉,皆是禅」,则何必学佛.甚至出家呢?所以真求智慧者,乃非安于当下,无所事事者所能成就。故还是老实从:提起疑情.观相见性.去粘解缚中,去修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