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现成”法眼宗
发布时间:2022-06-01 19:36:07作者:僧伽吒经全文玄沙师备
雪峰义存禅师门下得法者共五十六人,除云门文偃为最上首外,玄沙师备也是很突出的禅师,后来的“法眼宗”,即是师备再传的结果。
师备本与义存是师兄弟的关系,曾从同师剃度。后义存得法,在雪峰弘法,师备又协助义存化导,从而又转在雪峰门下。
有一天,义存问师备:“到底哪个是备头陀?”
师备答:“我终究不敢被人逛骗。”
义存又问:“为什么不去细细参究?”
师备就答:“达摩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
此答得到雪峰的印可。师备后在福州玄沙山说法,故称“玄沙师备禅师”。
玄沙门下,以罗汉桂琛禅师为最上首。有一天,玄沙上堂,说:“有聋子、瞎子、哑巴来了如何接引?”
桂深道:“学人现在有眼睛、鼻子、耳朵、大师如何接引?”
云沙道了一声:“惭愧”,退回方丈,桂琛得其印可。桂琛门下的清凉文益是“法眼宗”的开创者。
清凉文益
清凉文益禅师乃浙江余杭人,俗姓鲁。他七岁出家,二十岁受戒。后往鄮山(在今浙江鄞县东)育王寺从希寺律师学律。又南游参长庆禅师。桂琛问他:“去哪里?”
答:“行脚去”
又问:“行脚之事如何?”
文益答:“不知道。”
桂琛却称赞他说:“不知道最亲切。”
第二天,文准备辞行,桂琛觉得他还可深造,但又不能很明确地说要挽留他,就指着庭院前的一块石头对他说:“你是懂得‘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教义的,试问这块石头是在你心外呢,还是在心内?”
文益答:“心内。”
于是桂琛提醒他:“你一个行脚人应该轻装,心里安了块石头又怎么能到处走动呢?”
文益无言以答,于是就住下了。但他并未开悟。桂琛这才占拨他:“若论佛法,一切现成。”
文益于言下得悟,由此得法。
文益得到南唐君主的尊崇,把他迎到南京说法。后迁往清凉山清凉院说法,所以人称“清凉文益禅师”。
一切现成
清凉文益禅师在当时南唐雄踞的南朝首都金陵(今南京)说法开示,占据了极好的有利地势。在五代宋初的战乱期间,这里的在百姓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准,因此,佛教也很盛。文益在金陵三坐道场,四方僧俗竞向归之。示寂之时,南唐中主李璟亲加礼问;去世后,又谥以“大法眼禅师”之号。由此,文益所创的宗派称为“法眼宗”。
“法眼宗”是五家禅中成立最晚的。它的主要特色就是当年他在桂琛禅师处得悟的那句话:“一切现成”。文益在他作的《宗门十规论》中,指出当时禅宗所出现的各种偏差,加以戒饬,并提出了“理事不二,贵在圆融”和“不著他求,尽由心造”的主张。
法眼宗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为“宗纲”。文益曾用华严宗“六相圆融”教义来论证世界“同异具济,理事不差”,否认外界真实差别和矛盾。
文益又在《宗门十规论》中,概括其禅风为“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
文益的弟子天台德韶禅师发扬了其师的“一切现成”说。认为,“佛法现成,一切具足,还同太虚无欠无余”,劝参禅弟子不必离开世间而随处得悟。他住通玄峰顶时,有偈示众云: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其意为:学禅达到顶峰,与人间自然不同;但由于心外无法,是随处都可见到青山(禅境)。文益因此一偈而认为:“即此一颂,可起吾宗。”
德韶因受到吴越王钱俶的崇信,被尊为国师。
德韶门下永明延寿禅师撰《宗镜录》一百卷,对禅宗只重直观、不读书的流弊有所批评,广引经论,明佛菩萨与众生皆具“清净佛性”,“从本以来,性自满足”。以各派宗旨分歧持调和态度,目的是扶衰救弊。但此书在一百年后才刻版流爱,不久又被增改,一直到明代才恢复旧观。清雍正年间曾被推崇一时,但始终未在禅门中发挥应用。
法眼宗在宋初是,臻于鼎盛,宋中叶以后,衰弱不传。吴越末年,高丽王曾派僧三十六人跟从延寿学法,此宗于是传入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