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发布时间:2024-11-24 03:01:33作者:僧伽吒经全文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佛法重在人间。佛陀于世间应化示现八相成道,以人间为选择,托胎、降生、出家、降魔、成道、说法、示寂,即是最好的说明。唐.裴休在其所撰《圆觉经疏序》中写道:「诸天正乐,修罗方瞋,鬼神沉幽囚之苦,畜生怀獝狖之悲,其能整心虑趣菩提者,唯人道为能。」可见,人是最殊胜的。十法界中,佛陀以人道为主要说法之地,可以说是根据人类现实生活而给予的相应法理,所以佛教应该是最适合人生,而且是为人生而设的。佛陀在人间以身作则,其实就是人间佛教的一种最佳典型。
从佛教发展史及传播情况来看,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中国,无论是小乘还是大乘,其各个宗派、历代祖师,所讲的教理及阐发的妙义,最基本的都是从人自身做起;尽管大、小乘经典,妙义各有不同,各个宗派的思想亦各有侧重,但在「做人」这一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做人是基础,修行离不开人乘。
佛教在唐朝时候形成的八大宗派,就是各祖师依据佛典义理而创立的,从不同角度各有发挥,成为中国特色的佛教,特别与传统的儒家相结合。儒家就是讲如何做人:孝养父母、恭敬师长、尊老爱幼、怜贫济苦,以实现淑世利民、净化国土的目的。
发展至近代20世纪初,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他认为:「佛教的本质,是平实切近而适合现实人生的,不可以中国流传的习俗习惯来误会佛教是玄虚而渺茫的;于人类现实生活中发解实践,合理化、道德化,就是佛教。」可以说,这是他人生佛教思想的总概括。他在《人生佛教之目的》中分四层来阐明佛教的目的与效果,即:一人生改善、二后世胜进、三生死解脱、四法界圆明。四个层次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步「人生改善」,只有做好了第一步,才能逐步提升,最终达至究竟的「法界圆明」。所以他说:「这四种,大概言之,通常五乘中之人乘,即此中第一人生改善;天乘即通第二后世增胜;至于二乘,则综合前二加上生死解脱之第三种;大乘又可综合前三而加上第四法界圆明。不过中国向来所重,大概为偏重于此中第二及第三,即浅近的求后世胜进,高尚的求生死解脱。」(《人生佛教开题》)
由此可见,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对「人生」的关注上,超越了传统佛教思想只重视「出世」的思想,而更加重视佛教「入世」的精神。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为中国佛教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曾有一首著名的偈颂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这首偈颂中,非常明确地表达出他对「人格」以及人生价值的重视,把做人的标准提升到成佛的标准上。因此,太虚大师「人生佛教」的内涵总括地说就是——人成即佛成。
其后,经过了将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由太虚大师首倡的「人生佛教」,已逐渐演化为「人间佛教」,然其二者有同有异:同者,重视修行以人道为关键;不同者,「人生佛教」注重个体与解脱;「人间佛教」注重的是整体与和合、幸福。「人间佛教」思想不仅是理论上的倡导,而是佛教思想入世化、生活化的进一步落实。
直至近年,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早年即亲近太虚大师;大师临终前将自己新编好的《人生佛教》送给朴老,并对他说:「这本书,经过多年编辑,现在才成功,我把它交给你,希望你好好学习,好好弘扬。
」亲自嘱托他,要继承和完成自己「人间佛教」的遗愿。由此,朴老198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上,作《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的报告时,提出把「人间佛教」思想作为中国佛教协会的指导方针──将「人间佛教」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并且发展成为关怀社会、净化社会的理念。朴老给「人间佛教」的定义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在今天看来,继承「人间佛教」思想并发扬光大者,两岸四地高僧大德不乏其人,众长老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从事扶贫、安老、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福利工作,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为佛教慈善及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大量的建设。
「人间佛教」思想,可以说,是今天中国佛教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必然阶段;中国是大乘佛教的发祥地,而「人间佛教」是大乘佛教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菩萨慈悲精神在「人间」的实践与落实。正如六祖慧能大师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免角。」经过了历代大德高僧的不懈努力,才使今天「人间佛教」的思想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指引,由此发扬了佛教积极进取的精神,使佛教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很好地接轨,并且与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相互沟通,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