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念佛实用问答(五)疑难解答

发布时间:2024-10-11 03:01:53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念佛实用问答(五)疑难解答

99、问:为什么念佛简单容易,是往生正定业,决定往生;其它艰难高深的修行反而不是正定业,往生不定?

答:阿弥陀佛在未成佛前曾经发愿说:如果有人念祂的名号而不能往生的话,祂就誓不成佛。现在既然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说明祂的誓愿实现了,我们念佛当然一定能往生了。也就是说,念佛往生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作为保证。其它修行虽然艰难高深,但因为没有阿弥陀佛愿力的保证,只靠修行人自己的力量,当然往生不一定了。比如乘船渡海,因为靠船力,所以既简单容易,又决定能渡;假如要靠个人泅水,那就很艰难,即使有很高的技巧能力,也不一定都能渡过的。

100、问:怎样是念佛信愿具足,怎样是信愿不具足?

答:信「阿弥陀佛誓愿不虚假,我只要念祂的名号一定能往生,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条件。」即是信具足;「此生非往生极乐不可」,即是愿具足。

反之为信愿不具足。

101、问:我念佛,但不知自己是不是信愿具足,能往生吗?

答:真愿往生,决定往生。

102、问:为什么念佛除了决定往生之外,还具有消灾免难、增福延寿等种种现世利益?

答:阿弥陀佛名号之所以能令凡夫往生成佛,祂并不是空洞无物,而是具足圆满无上功德。因为具有无量无边功德,所以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业障消除了,自然愈病延年、免灾避难;福慧增长了,自然诸缘凑合、心想事成、有愿皆满。即使不知不求,也是自然、必然。

103、问: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比杂念诸佛菩萨,所得世间利益超胜?

答:一、专念胜过杂念。

二、弥陀胜过诸佛。

人的心力有限,凡有所求,必须集中心力,才有好的效果。俗话说:熟能生巧,心诚则灵。专念既诚又熟,所求无不遂应;杂念不诚不熟,所求难以相应。何况弥陀特别发愿以名号利益众生,称为诸佛之王,所以专念阿弥陀佛胜过杂念诸佛菩萨。

104、问:为什么人们一提到阿弥陀佛总是联想到往生,而不太会想到现世利益?

答:这正说明了阿弥陀佛的伟大。因为现世的利益,一般的佛菩萨都可以满愿的,而往生极乐成佛这种最重大、最根本的利益,必须要专门仰靠阿弥陀佛才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以一提到阿弥陀佛就想到往生,一提到往生就想到阿弥陀佛,也就成了自然了。

但这并不是说念阿弥陀佛只管往生、不能得到现世利益。从道理来说,念阿弥陀佛连往生成佛的大利益都可以得到,何况现世的种种小利益呢?比如大臣有权改善囚犯的环境,但不能免除囚犯的死罪;国王可以免除囚犯的死罪,当然更可以改善囚犯的环境了。

105、问:既然念阿弥陀佛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从现世利乐到往生成佛都已全包全办,那么佛只说念佛一个法门就好了,又何必还要说那么多的佛菩萨名号、经咒叫人来念呢?

答:这是因为众生的根机各有不同,念阿弥陀佛虽然是最根本、最高超的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但如果单单讲说这一个法门,有些众生一下难以契入。为了照顾各种根机的人都能得到他们想要的利益,同时也能方便引导他们最后都能念阿弥陀佛,所以有必要讲说种种经教法门,介绍不同的佛菩萨。这就好像楼阁太高,一步难登,必须要有台阶一样。不懂得这个道理,只能按种种法门修持,最后走到念佛,但已是绕了一个大弯;如果已经念佛,又知道这个道理,就只须专念阿弥陀佛好了。所以善导大师说「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106、问:为什么同样念佛,所得现世利益大小各有不同?

答:众生根机不等,过去宿善、今世心行也都不一样。比如同一太阳所照,树木各有高矮。

107、问:为什么只求往生、不求现世利益,所得现世利益反而超胜呢?

答:世间无常,无常故苦。只求往生、不求世间一切,其心完全归投于佛,佛心最为欢喜,与佛心的感应也就最为通畅,蒙获阿弥陀佛的加持也就最强,业障也就消除得最快。业障既消,即虽不知不求世间种种利益,自然能得种种殊胜利益。如果只是求现世利益、不求往生,甚至怕往生,心便与佛相隔,业障消除得就慢,所得现世利益反而微劣。比如在黑暗的房间,一心向往外面的阳光,一心想出去,因而把门窗都全部打开,这样即使暂时有事,还呆在房间没有出去,但屋子里也更加明亮起来;如果只想呆在房间,不想出去,门窗半开半不开,甚至怕光太强,而用窗帘挡一挡,屋子里自然也就不够明亮了。

108、问:为什么同样生病而念佛,有的病好起死回生,有的病不好照样死去?念佛治病到底是灵还是不灵?

答:众生业感各不相同,念佛的心也不一样,哪能要求结果一样呢?

从业感来说,假如一个人寿命不当终,即使在医学上认定为必死之病,经过念佛消业,也能起死回生;假如一个人寿命已到,虽然念佛,也不能保证他不死啊。

从用心来说,如果两人都是命不当终,那么一心放下、只求往生的人,往往能够沉疴速愈;而心中多牵挂,只想病好、怕死不想往生的人,效果就要差了。

念佛原来不是专门为了治疗色身之病的,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治病灵不灵的问题。不过因为念佛能消业,业消有些病自然转愈,因而时有治病之效。

佛说生老病死是苦,所以阿弥陀佛慈悲,发愿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获得光寿无量的自在身心,永免生老病死苦。念佛不必定治此世色身之病,但能医治无量劫生死轮回的大病却是一定的。

我们现世的色身是自己的业报之果,有人才念几句佛,便想让阿弥陀佛保证他身体健康、智慧超群、一切如意,不然就怪佛不灵,这是不合情理的。比如自己生产的汽车,材料全是破铜烂铁,即使经过世界上最高级的维修站保养也不可能保证它上路不出故障;出了故障就怪维修站不灵,那就没有道理了。阿弥陀佛说:「你的色身我虽能帮助维护,但不能负全责;若念我名号,我替你换一个金则不坏身,我就可以负全责,保证不病、不老、不死。」

109、问:生病了,怎么知道自己命当终还是不当终呢?假如知道命当终,也就死心念佛求往生了;假如命数还没有到,不是也可以请阿弥陀佛让我病好吗?

答:虽然不知道,但你念佛阿弥陀佛知道啊。所以不论大病、小病,都作必死想,念佛,一切交给阿弥陀佛。甚至平时无病,也做决定临终想,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无常观」。如同驾车到维修站,专业维修人员一看就知道,如果车还有使用价值,就给予维修;如果没有价值,就会建议另换新车,而不再维修了。我们念佛,色身只管交给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自然知道是继续保养维修,还是要彻底更换。

110、问:本来生病将死,又有人教以念佛只求往生、不求病好。这样会不会本来能好的病也好不了,死得更快?

答:不会!以必死的心念佛,只求往生,不求病好,万念俱灰,完全专注于念佛,往往有不可思议的奇效:如果命不当终,就会业障速消,病苦速愈;如果命数已到,则虽然有病也没有大的苦受,会安然顺利往生佛国。不论病好不好,都有利益,这才是大幸事啊!

111、问:尘世事多,儿女放不下,念佛先求病好、不求往生,可以吗?

答:可以向阿弥陀佛说:「我现在儿女还小,还需要我照顾,请佛为我做主,看我及儿女们的前后因缘,如果有必要留下来照顾他们,就让我早日病愈;如果没有必要,我就随佛往生,儿女就拜托给阿弥陀佛,我也就放下了。」念佛人,不论何事,还是一切任凭阿弥陀佛的安排最稳妥,因为佛有五眼六通,能知过去、未来,清楚每一个人的业报因缘,会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最好的安排。我们自己的想法未必是最好的,也许是不好的,所以可以向佛表达,但不必一定要如何如何。如果一定要执著自己固定的想法,反而会障碍阿弥陀佛的加持。

112、问:如果阿弥陀佛能把病治好、再接引往生不是更好吗?不然让人觉得多少有点缺憾。

答:这些都是以凡情测佛智。说来说去,都是我们太看重这个色身、以此为真的缘故。佛说生老病死苦,人生本来就是缺憾的。病治好了就没有缺憾了?病好了还想能长寿,长寿了还要能富贵,富贵了还想子孙都发达……何时是尽头呢?到哪一步才算没有缺憾呢?在这里,整个世界都是缺憾的,所以阿弥陀佛才让我们往生成佛,那才是真正圆满、没有缺憾哪!至于各人何时往生、在何种因缘下往生,都有切合每个人最恰当的安排。

113、问:为什么有人念佛求财得财,有人求财不得财,甚至反而亏本?其他所求也一样,或有满愿,或不满愿。

答:求财得财有二:

一、此人福厚,如厚板可承重物,若有其财、有福消受,于自于他,皆有其益。佛智鉴知,而满其愿。

二、此人心性软弱,过去善根,适于顺度。若不满其愿,即便意志消沉,离佛越来越远,善根不能成熟;若满其愿,能使信心增长,渐渐成熟,方便引入佛门。佛智鉴知,而满其愿。

求财或亏有三:

一、此人本当大亏,以念佛故,暗改小亏。此人不知,以为念佛仍亏。

二、此人福薄,如薄板不堪承重,若有其财,无福消受,或遭奇灾,官司、绑架、断命等,于自于他,皆无其益。佛智鉴知,不满其愿,求财不得财。

三、此人心性刚强骄慢,过去善根,适于逆度。若满其愿,反而增长慢心,于世俗越陷越深,迷不回头;若挫其骄慢,则能渐渐回头,信向佛法。佛智鉴知,不满其愿,求财反亏。其它所求,可以例知。

总之,佛智不可思议,各具诚心而求,所得各如其份,不多不少。如大地生长万物,高矮大小,各各相称,不多不少。

114、问:我虔诚念佛,为什么病痛不能减轻?而《念佛感应录》里那么多人都奇迹般地康复了?

答:一、过去业力难思,本来会有更大的病痛,因念佛的缘故,暗中化去不再受,只受目前病痛。

二、只求病好、不求往生,其心躁妄,难与佛心感通,效果便差。一心念佛消宿业,各得其利莫怀疑。

115、问:很多人汽车洋房地生活得很快乐,显然是社会发展的既得利益者。劝他们厌离娑婆,岂不是不合逻辑?是不是阿弥陀佛偏重于社会底层的人?

答:合乎逻辑。因为人生无常,人生是苦!猪贪草食之乐,遂遭杀戳之苦;人贪五欲之乐,而招轮回之报。愚者迷不知返,智者早求厌离。从人来看,有所谓社会高层、低层。弥陀来看,都是一层——苦恼造罪凡夫。佛心平等,不加拣择,任何人都可以认为「弥陀最偏爱于我!」

富贵人当想:我贪乐富贵,极乐净土纯乐无苦,弥陀岂非为我!

穷苦人当想:我穷苦难堪,最望救拔。弥陀慈悲,拔苦与乐,极乐岂非为我!

116、问:为什么平日不念佛的人,临终或死后助念,也能随着念佛而得往生?

答:平日不念佛,是因为有三种障碍:

一是没有遇到善友给他说念佛,当然不可能念。

二是虽然遇到有人说念佛,但是不相信,所以也不念。

三是虽然也相信念佛,但被俗事缠身,总是拖延,所以也没念。

现在临死或已死,有人前来开示念佛,即除第一障;自己临终阴境现前,或亲历死后不灭,便信佛语不虚、报应实有,即除第二障;平时拖累的妻子儿女、钱财事业等,此时放不下也要放下,经由善友开导,便能猛然醒悟,即除第三障。由此三障全消,所以能念佛,念佛即生。

117、问:为什么平日念佛求生的人,临终有突然不念佛不求生的?

答:这就是所谓的颠倒,但并非突然。说明他平日念佛求生并非从真心发出,只是说在嘴上。及至临死,动真的了,又是怕死,又是舍不得妻子儿女等,便只想活命、不想往生。真愿往生的人,越靠近死,越想往生,绝不至于颠倒,不想往生。所以念佛求往生要由内心发起,不要说在表面。

118、问:我遇到一个老修,得佛护佑,癌症手术后健康快乐,因此法喜充满,逢人便劝信佛,还总是自谦说「我修得不好,离往生的条件相差很远」,可是他到临终的时候却要吃荤腥,助念无效,为什么?

答:这就是业障现前而颠倒了。这件事给我们很大的警惕和启发,念佛往生本来没有条件,他却自己定出条件,认为差得很远;这样不顺弥陀誓愿,自立往生条件,临终时是敌不过业障的。如果一心归投于佛,老实念佛靠佛,放下自力执著,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说念佛千稳万当,就是如此。

119、问:为什么有人佛来接一次就走,有人要佛来接两三次才走?

答:愿生心切的人,一见佛来,满心欢喜,立即随佛往生。愿生心不切、挂念尘世的人,虽见佛来,心中犹豫:去还是不去?佛智鉴知,此人犹豫不决,即慈悲持莲台等待;等此人决定,佛即将莲台接此人而去;此人若退愿生心,佛即隐没;等此人再起愿生心,佛即再来。佛之慈悲,无法比喻!如《念佛感应录》第三集第195页宗归师、第170页刘茂仲之往生。

120、问:第一次没有跟佛走,佛一定会来第二次吗?

答:不一定!若此人再次发起愿往生心,佛必定再来现前。若此人退失往生心,佛亦不再来矣。

121、问:若发现临终人挂念世间、佛来又走,怎么办?

答:临终佛来,说明佛不违约,不负众生;众生自己不愿去,说明众生愿心不诚,有负于佛。然事已至此,要想补救,必须:第一,切莫哭泣强留。第二,善巧安慰开示,帮助他放下世情,发起增上愿生心。否则必定堕落轮回,想再遇念佛、往生净土,就难了。由此也可知临终善知识开示助念的重要。

122、问:为什么临终助念时往往易见佛、菩萨、莲花等胜境?

答:一因阿弥陀佛有临终来迎之愿。

二因助念诸人皆能恳切专注,同声念佛,感应力大,所以易见。

凡念佛之处,皆必有佛、菩萨、光明,若其它场合能恳切专注念佛,也都一样易见。

123、问:同在一起念佛,为什么有人见佛、见光、见花等,而有人不见?又,所见也有同、不同?

答:此因个人根性不同。一般来说,以下几种人易见:

一、禅定功深的人。

二、喜欢打坐、内心静定的人。

三、平日易于通灵的人。

四、有阴阳眼的人。

五、宿世有相类根机的人。

六、儿童。

七、与被助念者有特殊缘分的人。

124、问:临终助念所见佛菩萨莲花等,是不是极乐真境?

答:凡夫所见乃一时感应,为极乐真境之投影,不完全是真境。若得三昧,则见真境,微妙不可思议。

125、问:是不是能见到种种境象,说明修持好、功夫深?

答:未必!如果如善导大师深入三昧而常神游净土,那自然不必说了。一般情况下,能见种种境象也有种种因缘不同,如上可知。所以不能以见不见境界作为修持好坏的标准,而应当老老实实念佛。见与不见,各随根机、因缘。既不因为没见境界而追求,也不因为见到境界而欢喜。平平常常念佛,最稳当,最保险,最殊胜。

126、问: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救度一切众生,为什么要等阳上眷属为亡灵念佛做超度佛事,才肯救度他们呢?

答:阿弥陀佛并非要等人为亡灵做佛事才肯救度他们,而是要假借阳上眷属为之念佛回向的因缘,才能救得了他们。比如太阳照不到的黑暗角落,如果能有一面镜子把阳光反射进去,也就一样可以照到了。阳上为亡灵念佛回向,作用正像这面镜子一样。亡灵乘念佛回向的功德力,离苦得乐,超生净土,全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作用。

127、问:生前不念佛,专等死后请人超度,可以吗?

答:这种想法当然是很冒失的。

一、自己已死,不能保证他人一定会帮你请人超度。

二、即使有人帮请,不能保证一定能请到人。

三、即使能请到人,不能保证不受干扰。

四、即使无人干扰,不能保证超度之人够诚够专。

五、即使超度的人够诚够专,不能保证你死归何趣、业障深浅、能否感通。

六、即使能有感通,不能保证感通大小,或从地狱超至饿鬼、从饿鬼至畜生、从畜生至人、从人至天,则犹在轮回,未生净土。

七、即使得生净土,何苦冤枉去三恶道一走!为什么不现在念佛,生则蒙佛护佑,消业除障;死则超入净土,齐同不退。何况念佛只在一念心,不费时、不费钱。生不念佛,岂不愚哉!

128、问:超度亡灵功效大小,有什么说法吗?

答:以下三方面决定超度亡灵的功效:

一、亡人善根的深浅。

二、阳上超度的诚心。

三、所用超度的方法。

亡人善根深浅已定,方法以专修念佛最好,心则越诚越好。如《念佛感应录》第三集第324页陆通燕念佛,母亡三十年,出地狱河,径生净土。

129、问:请寺院念佛超度亡者,但路远不能亲至寺院拈香,怎么办?

答:香有三种:

一、有形之香。

二、无形之香,也就是我们的一片虔诚心。

三、佛功德香,也就是阿弥陀佛名号。

到寺院拈香,目的是借着肃穆庄严的仪式发起我们的虔诚心,并在大众师父的引导下念佛,以利益亡者。请寺院超度,虽路远不能亲至现场,如果自己在家以虔诚心称佛名号回向亡者,等于在拈最上佛功德香,既不费时费钱,又免远途劳苦,又实实在在利益亡者。如果只图形式,放弃念佛,远途奔波,即使到寺院拈香,那还远不如在家念佛的好了。

130、问:过去亡者不知转世了没有?超度还有效吗?

答:不论转未转世,都有效!如果还没有转世,或者已转入地狱、饿鬼道中,念佛回向可直接超度。若投生天、人、畜生道,念佛回向可追加其福德,改善其生活环境,或报谢超升。

131、问:助念与超度有什么区别?遇亲人过世,应当选择助念还是超度?

答:助念的对象主要是临终、新亡的人,超度的对象主要是过去久亡的人。如果一般道场,助念虽然仍是念佛,超度多是念其它经咒,如做水陆法会、放焰口、拜忏之类。净土宗则助念、超度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专,所以效果也好。

逢有亲友过世,首先应该助念;失去助念机会,再做超度补救,时间离亡日越近越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