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小乘、显宗与密宗
发布时间:2024-08-01 03:02:17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大乘、小乘、显宗与密宗
释迦牟尼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曾经在我们的世界中开示佛法。佛陀说法是看弟子之根器与时机而定的。这些为利益衆生而说的佛法虽有多卷,但其实不外乎两种层次,亦即小乘(Hinayana)和大乘(Mahayana)教法。小乘行者见到生死之苦,所以希望究竟地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永久性地离苦。为利益这类衆生,佛陀教授了四圣谛、十善业、戒学、定学及慧学等法义。再有另一些人,不单为求自己脱苦,更进一步希望带领所有衆生皆得乐离苦,所以他们发愿成佛,这些人是大乘行者。为利益这类人,佛开示了六度和密法等修行法门。小乘和大乘佛法囊括了所有正统佛法。二乘虽然略有不同,但都是正宗佛教,两者并不互相冲突。
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最初説法时,所教授的内容是四圣谛。因为那时的人对佛法全无基础,佛陀要是说了大乘法,弟子便不能明白亦不能接受,故此当时所说以小乘法为主。四圣谛是有关出离心及解脱道的教法。出离心是欲求解脱的动机、求解脱的心。甚麽是「解脱」呢?「解脱」就是自由、自在及不再受到束缚的意思。如果我们被绑起来了,或者我们被拘禁在一个密牢,然后我们逃走了出来,这便称爲「解脱」。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但我们现在的处境正是像被束缚在监狱之中,六道轮回是我们所处的监狱,烦恼及业力正是我们的枷锁。自无始以往至今,我们的身心被烦恼及业力所主宰,轮不到我们自主,所以我们被迫、无选择地在六道中转来转去、迷途转向,毫无自由或自主可言。我们的心长期以来被烦恼充斥,就似油滴在纸上一样,很难再把油从纸张上清除。因着这些烦恼,我们造作许多业,譬如说我们因为贪吃而宰杀海鲜,或者我们因瞋恨心而伤害别人等等。这些基于烦恼而生的业,就像蜘蛛网般把我们缠住,令我们无法离开及无法自由。若果我们一天未能把烦恼及业与心的主仆关系反过来,便一天不得真真正正的自在或解脱。衲举一个例子:在监狱内的人,由于长期被拘禁,慢慢地便习惯及认命了,不再会想及出逃之可能性。如果要达到自由的状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他们必须先有逃走的心,二是他们必须懂得逃走之方法。如果根本没有欲逃之动机,就不可能成功逃出。同道理,如果我们以爲六道十分美好及舒适,并不想离去,是不可能解脱的。若欲达到解脱六道之境界,必须懂得如何观察及分析现在处境,见到现况并不安乐,先有欲解脱之强烈心愿,然后再实行解脱的方法,此二者缺一不可。若欲得解脱,一般的善行是无法足够的。爲甚麽呢?因爲生死轮回之根本是我执无明,若不断无明我执,便不可能根除生死六道。怎样才能对治及根除我执呢?我们必须证达无我空性慧,以此而把轮回从根上切除。所以,无我空性慧好比一把锋利的剑,能把我执及轮回之根斩断。怎样才能生出无我空性慧呢?这又依赖于定。如果剑很利但持剑的手软弱无力,则仍不能成大事,而定就正好比这坚强的手臂。定又如何能得呢?这又依赖于清净戒行,令心远离散乱及放逸。故此,若欲从六道中解脱出来,必须修持戒、定及慧三学。解脱之道,便是戒、定及慧这三学。
三学之中,戒学为最重要。具备了戒的成就,要得定及慧便不难了。戒律分爲许多种,包括五戒、菩萨戒、出家戒及密戒等,此外还有与皈依有关之学处及八关斋戒等。戒是通往一切功德及善法之阶梯,好比一切功德之总源。佛经为佛之教法,固必须尊重,但戒却更是佛所行持的,所以更应恭敬。佛陀曾说过,在祂入灭以后,我们便应以戒为师。这即是说,我们应把戒视爲佛陀本身而生敬重。轻视戒律,亦即轻佛。总之,戒是令我们解脱及令我们生功德的法门,绝不能轻视。修定的方法共通于小乘或大乘。因爲定学是解脱之道,小乘固然需要具备它,但大乘亦需要成就定学,否则便不能成佛。慧学亦是通于小乘及大乘的教法。小乘需要它以求解脱,在大乘中它是六度中的最后一度。总结地说,小乘必须先思苦及集谛或十二因缘而生欲求解脱之出离心,令我们如处火宅极欲逃出,然后再次第修戒学、定学及慧学这三者以求达到解脱的目标。在大乘经论中,少有提及戒学等,并非因为它对大乘不重要,而纯粹只是因爲大乘经论假设读者早已懂了小乘内容而已。
对希求解脱的小乘行者来说,依靠出离心及戒、定、慧三学,便可达解脱六道之目标。可是,若以利己的角度来看,这未算达到了我们潜质之最高发挥。若从利他的角度来看,解脱之境界亦未具备最高能力来利益衆生。故此,有慧根及心量大者,不应止于小乘之行,而应发更大的心、作更高的修行、入于大乘的修行而发愿成就最高的境界 -- 佛陀的境界。
有些人误以为,大乘佛法并非由佛所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释迦牟尼当年,曾多次宣说大乘法。在佛入灭后,上座部信衆十分抗拒大乘法,主流便变成上座部派别,但这并非说大乘法不存在,它只是式微了而已,其行者当时隐于山林,无法公开弘扬大乘法门。有些「学者」认为当时无大乘法,故此断定说佛并无开示大乘,这是不正确的。
大乘分爲共道的显部,或称「经部」(Sutrayana)及「波罗密多乘」(Paramitayana),及不共的密部,或称「续部」(Tantrayana)、「金刚乘」(Vajrayana)及「咒乘」(Mantrayana)。
虽然大乘道最为殊胜,但正如想登上楼层的顶楼者,还必须由底层门口进入,由下而上地一层一层登楼,不可能从天而降而直接进入顶层,大乘的修行内容必须依赖于小乘,其发心之生出与否亦取决于有否小乘之发心为前行。我们最终欲引发的是菩提心,但如没有出离心,便不可能生出菩提心,所以亦当不成大乘行者。在具体行持上,即使有菩提心的人,亦必须十善业及三学等。故此,不但小乘之发心者必须修小乘道,大乘发心者亦必须依次进行小乘之修持范围。只有当小乘的基础打好之后,才可以了解较高层次的大乘法。
皈依是入于佛教之列的门坎、出离心是入于小乘之门坎,菩提心则是入于大乘的门坎。判别是否大乘,看的正是有无菩提心。大乘行者的目标是要成佛,成佛之「命根」乃菩提心,而菩提心之「命根」爲慈心及悲心,尤其是后者。甚麽是「悲心」呢?许多人把慈心与悲心混爲一谈,这是不正确的。「慈心」是指愿衆生得乐的心,「悲心」乃指愿衆生离苦、不忍见其受苦的心,此二者均爲菩提心之「命根」。对自己亲友的「悲心」,我们不可说完全没有,但这只是有条件及局限性的悲心,而并非对任何有情衆生的平等悲心。此外,有些人自以爲是大乘弟子就很傲慢,声称自己有悲心而小乘没有,这是常见的错误观点。小乘其实亦修慈心及悲心,而且亦具备清净、无误的修慈悲法门,所不同的只是小乘并无建基于悲心之上而发愿成佛的心而已。在座中有些或许会生出疑问:「我老早就是大乘佛教徒了,师父您不必说这些了!」事实上却不一定如此。我们平时虽然常自诩爲「大乘弟子」,但大乘却并非?
123;我们在嘴上说一说便能进入的。大乘的行者要发菩萨的心愿、作菩萨的事业。如果没有这样的心,便不是大乘。纵使所修之法是大乘法、宗派属于大乘、道场是大乘的、师父也是大乘的,这些都没取决性的作用,我们的心必须是大乘心!如无大乘的心,则不是大乘行者。有些人会说:「但我的心也是大乘的呀!」,这是很可笑的幼稚话。别说对一切衆生发起真正的菩提心或悲心了,我们有时连一只蚊子也受不了!
大乘修行者首先要通达与小乘共通的教法,建基于此基础上,我们再修习生起菩提心,为不忍见衆生苦而发愿成佛。这种心必须依赖与小乘共通的教法作为基础,否则无从生起。在这心一真实生出的一刹,我们便列入菩萨之列而堪称「佛子」了。然后,我们作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及般若空性之大乘显部修行,更可进一步而入密乘之门。
无显部基础者,尤其无菩提心基础者,修密无利且反而有害。但有菩提心者若修密法,尤其是摩诃瑜伽无上密法,便能比显部更迅速地成就佛境。如果要修学密法,必须依止金刚上师而如法求得圆满传承灌顶及讲授。向来若有弟子求学密法,金刚上师定先对其教授大、小乘显法基础。在对显法部份善修后,行者才可进而入于密乘教法。
密法分为事密部、行密部、瑜伽密部及摩诃瑜伽无上密部四类。在如法得四部密中任何一部之完整灌顶及传承后,我们对其戒誓必须谨慎防护,尤甚于菩萨戒等,然后我们依有相及无相之次第修下三部密,或如果是修摩诃无上瑜伽密部者,则先修生起次第,后修圆满次第。以上所说之灌顶,乃指真正的完整灌顶。现在有许多汉人一窝蜂地跑去西藏的上师处求受密法,他们所得到的很多时只是一些随许传承,而并非真正灌顶,这并非上述的修持密法。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大乘、小乘、显宗和密宗的分别了。佛陀在当年说法时,是随当时听衆的根器而说的,有时依了义讲说,有时依非了义讲说,有时广说因果,有时又详述菩提心,这些教法都是最殊胜之教法,但若我们择其中一部、两部经典而研学,往往会有不能深入领会佛陀之密意的可能性。对这方面,我们必须很谨慎,千万不要动X便说谤法的话,甚至还为自己是在维护佛法。佛经有说:「谤经中一字,比把世上一切佛塔拆毁之罪还大!」我们若只尊重三藏里的一部份佛法,而不尊重其它部份,便已有轻视佛法之业了,何况说更直接的毁谤法宝呢!可是,我们今天环顾一下佛教徒的习惯,便会看到许多谤法的情况。在现今年代,我们常常听到修小乘者谓大乘非佛说,修显宗者又斥密法并非纯正的佛法,或修大乘者讥小乘为低等根器者所修,或持密者妄说上根者不必执着持戒,亦有人说唯独某一部佛经是最殊胜的,甚至几乎是在暗示说其余经典皆为多余。这许多的误见,全因我们对整条成佛之道及修行路上每一步之先后因果关系并不了解,所以导致到所有佛法看似为零散、互不相连的个别独立教法。衲举一个例∶医师有时候会建议某些病者服用凉性药品,在这病者的另一次发病时,医师又可能叫他多吃燥性药品,这并不是医师的教示犯了先后矛盾的毛病,而是医师针对病者不同的病况及时间而先后所作之建议,在病人燥热时教以服用凉性药,在他寒凉时教他服用温热药物,这都是如理的。同样地,针对不同根器之行者、不同的状态之下,佛陀之先后开示便会有所不同。不懂全条成佛之道的先后次第关系的人,会误以为佛陀的教法前后似为矛盾,但其实它们不但互不相违,反而相辅相承、互相依靠。我们没法从全套教理中硬取出一部份,而说此乃足以令人圆满成佛的完整教法。佛陀的任何教法,无一为多余,无一不是成佛之道的主干或分支、前行或正行。所有佛法的小部份,都是相辅相承、互相依靠的。我们要把这些全部教法都通达,所以必须广泛而深入地研学。
在汉地的佛教徒主要乃大乘宗派,但我们不应轻视小乘的教法,而且更应该好好地修持与小乘道共通的教法。修持与小乘道共通的教法,并不代表我们变爲了小乘行者。小乘的修行起因是厌轮回苦海,其修行方法为戒、定、慧三学等法门,其目标为解脱轮回。大乘的修行起因是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其修行方法为六度及密法等法门与小乘所包括的法门,其目的地为圆满之佛陀境界。由上述所说可知,大乘发心者亦必须修小乘的法门。衲打一个比方:我们幻想在成都有两个旅客,甲想去拉萨,乙则想去康定。从成都去拉萨,要先经过康定,三地在同一条路綫上。虽然甲想去拉萨,但他必须由成都出发,先走遍由成都至康定的路,再走上由康定至拉萨的最后一段路。这二人相约一同上路,二者均由成都出发,但甲以拉萨为目标,乙则满足于到达康定。在由成都至康定的路上,两人虽同行,但甲却着眼拉萨,乙则心想着康定。甲好比大乘行者 —— 他虽以佛境为目标,但他必须先与乙走过同样的道路,只有尾程是他孤身上路的。乙好比小乘行者 —— 他只想到达第一站。所以,小乘者固然必须走小乘道,但大乘发心者也必须先经历与小乘共通的内容,所以他亦必须修十善业、出离心、四谛及三学作为基础。在我们修与小乘道共通的内容时,由于我们并非以小乘发心去修,所以我们并非小乘行者。有些人说:「四谛及十二因缘乃小乘教法,求解脱乃小乘发心,所以大乘行者不应修持!」,这是不正确的见解。小乘者固然必须修出离心及解脱道,但大乘行者亦需修此。大乘行者希求成佛,成佛依赖于菩提心,但甚麽是菩提心呢?此乃基于不忍见衆生在生死轮回中受苦,而发愿成佛度生的心。不修出离心的人,连自己的苦都未见到,对自己都尚未能生出悲心,如何能推己及人地生出悲心呢?如果没有悲心,就不能培养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又怎能成佛呢?换句话说,成佛乃依赖菩提心,菩提心建基于悲心,而悲心则建于出离心之上。没有出离心,则不可能有菩提心,所以绝不可能成佛!如果硬要说修出离心则必为小乘,一切菩萨均曾修出离心,难道一切菩萨皆成为小乘者了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讲法。又有另一种论?
123;,引佛经中说菩萨不应畏怕轮回的断句为依据,声称修大乘者若抗拒轮回便是不对,所以他们说不应修出离心。这是一种因不通达经义而生出之想当然。我们应厌离的,是因烦恼及业所引发之生死轮回。说菩萨不怕生死轮回,是指祂们因悲心及愿力而自愿地受生。在这种受生情况中,祂们不生烦恼,亦不因烦恼及业而生。所以,说菩萨不厌离生死,是指祂们不逃避为利衆生而自愿进入的生死,而并非指祂们应当留恋因烦恼及业导致之生死六道。这两者根本不能混爲一谈。
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最初説法时,所教授的内容是四圣谛。因为那时的人对佛法全无基础,佛陀要是说了大乘法,弟子便不能明白亦不能接受,故此当时所说以小乘法为主。四圣谛是有关出离心及解脱道的教法。出离心是欲求解脱的动机、求解脱的心。甚麽是「解脱」呢?「解脱」就是自由、自在及不再受到束缚的意思。如果我们被绑起来了,或者我们被拘禁在一个密牢,然后我们逃走了出来,这便称爲「解脱」。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但我们现在的处境正是像被束缚在监狱之中,六道轮回是我们所处的监狱,烦恼及业力正是我们的枷锁。自无始以往至今,我们的身心被烦恼及业力所主宰,轮不到我们自主,所以我们被迫、无选择地在六道中转来转去、迷途转向,毫无自由或自主可言。我们的心长期以来被烦恼充斥,就似油滴在纸上一样,很难再把油从纸张上清除。因着这些烦恼,我们造作许多业,譬如说我们因为贪吃而宰杀海鲜,或者我们因瞋恨心而伤害别人等等。这些基于烦恼而生的业,就像蜘蛛网般把我们缠住,令我们无法离开及无法自由。若果我们一天未能把烦恼及业与心的主仆关系反过来,便一天不得真真正正的自在或解脱。衲举一个例子:在监狱内的人,由于长期被拘禁,慢慢地便习惯及认命了,不再会想及出逃之可能性。如果要达到自由的状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他们必须先有逃走的心,二是他们必须懂得逃走之方法。如果根本没有欲逃之动机,就不可能成功逃出。同道理,如果我们以爲六道十分美好及舒适,并不想离去,是不可能解脱的。若欲达到解脱六道之境界,必须懂得如何观察及分析现在处境,见到现况并不安乐,先有欲解脱之强烈心愿,然后再实行解脱的方法,此二者缺一不可。若欲得解脱,一般的善行是无法足够的。爲甚麽呢?因爲生死轮回之根本是我执无明,若不断无明我执,便不可能根除生死六道。怎样才能对治及根除我执呢?我们必须证达无我空性慧,以此而把轮回从根上切除。所以,无我空性慧好比一把锋利的剑,能把我执及轮回之根斩断。怎样才能生出无我空性慧呢?这又依赖于定。如果剑很利但持剑的手软弱无力,则仍不能成大事,而定就正好比这坚强的手臂。定又如何能得呢?这又依赖于清净戒行,令心远离散乱及放逸。故此,若欲从六道中解脱出来,必须修持戒、定及慧三学。解脱之道,便是戒、定及慧这三学。
三学之中,戒学为最重要。具备了戒的成就,要得定及慧便不难了。戒律分爲许多种,包括五戒、菩萨戒、出家戒及密戒等,此外还有与皈依有关之学处及八关斋戒等。戒是通往一切功德及善法之阶梯,好比一切功德之总源。佛经为佛之教法,固必须尊重,但戒却更是佛所行持的,所以更应恭敬。佛陀曾说过,在祂入灭以后,我们便应以戒为师。这即是说,我们应把戒视爲佛陀本身而生敬重。轻视戒律,亦即轻佛。总之,戒是令我们解脱及令我们生功德的法门,绝不能轻视。修定的方法共通于小乘或大乘。因爲定学是解脱之道,小乘固然需要具备它,但大乘亦需要成就定学,否则便不能成佛。慧学亦是通于小乘及大乘的教法。小乘需要它以求解脱,在大乘中它是六度中的最后一度。总结地说,小乘必须先思苦及集谛或十二因缘而生欲求解脱之出离心,令我们如处火宅极欲逃出,然后再次第修戒学、定学及慧学这三者以求达到解脱的目标。在大乘经论中,少有提及戒学等,并非因为它对大乘不重要,而纯粹只是因爲大乘经论假设读者早已懂了小乘内容而已。
对希求解脱的小乘行者来说,依靠出离心及戒、定、慧三学,便可达解脱六道之目标。可是,若以利己的角度来看,这未算达到了我们潜质之最高发挥。若从利他的角度来看,解脱之境界亦未具备最高能力来利益衆生。故此,有慧根及心量大者,不应止于小乘之行,而应发更大的心、作更高的修行、入于大乘的修行而发愿成就最高的境界 -- 佛陀的境界。
有些人误以为,大乘佛法并非由佛所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释迦牟尼当年,曾多次宣说大乘法。在佛入灭后,上座部信衆十分抗拒大乘法,主流便变成上座部派别,但这并非说大乘法不存在,它只是式微了而已,其行者当时隐于山林,无法公开弘扬大乘法门。有些「学者」认为当时无大乘法,故此断定说佛并无开示大乘,这是不正确的。
大乘分爲共道的显部,或称「经部」(Sutrayana)及「波罗密多乘」(Paramitayana),及不共的密部,或称「续部」(Tantrayana)、「金刚乘」(Vajrayana)及「咒乘」(Mantrayana)。
虽然大乘道最为殊胜,但正如想登上楼层的顶楼者,还必须由底层门口进入,由下而上地一层一层登楼,不可能从天而降而直接进入顶层,大乘的修行内容必须依赖于小乘,其发心之生出与否亦取决于有否小乘之发心为前行。我们最终欲引发的是菩提心,但如没有出离心,便不可能生出菩提心,所以亦当不成大乘行者。在具体行持上,即使有菩提心的人,亦必须十善业及三学等。故此,不但小乘之发心者必须修小乘道,大乘发心者亦必须依次进行小乘之修持范围。只有当小乘的基础打好之后,才可以了解较高层次的大乘法。
皈依是入于佛教之列的门坎、出离心是入于小乘之门坎,菩提心则是入于大乘的门坎。判别是否大乘,看的正是有无菩提心。大乘行者的目标是要成佛,成佛之「命根」乃菩提心,而菩提心之「命根」爲慈心及悲心,尤其是后者。甚麽是「悲心」呢?许多人把慈心与悲心混爲一谈,这是不正确的。「慈心」是指愿衆生得乐的心,「悲心」乃指愿衆生离苦、不忍见其受苦的心,此二者均爲菩提心之「命根」。对自己亲友的「悲心」,我们不可说完全没有,但这只是有条件及局限性的悲心,而并非对任何有情衆生的平等悲心。此外,有些人自以爲是大乘弟子就很傲慢,声称自己有悲心而小乘没有,这是常见的错误观点。小乘其实亦修慈心及悲心,而且亦具备清净、无误的修慈悲法门,所不同的只是小乘并无建基于悲心之上而发愿成佛的心而已。在座中有些或许会生出疑问:「我老早就是大乘佛教徒了,师父您不必说这些了!」事实上却不一定如此。我们平时虽然常自诩爲「大乘弟子」,但大乘却并非?
123;我们在嘴上说一说便能进入的。大乘的行者要发菩萨的心愿、作菩萨的事业。如果没有这样的心,便不是大乘。纵使所修之法是大乘法、宗派属于大乘、道场是大乘的、师父也是大乘的,这些都没取决性的作用,我们的心必须是大乘心!如无大乘的心,则不是大乘行者。有些人会说:「但我的心也是大乘的呀!」,这是很可笑的幼稚话。别说对一切衆生发起真正的菩提心或悲心了,我们有时连一只蚊子也受不了!
大乘修行者首先要通达与小乘共通的教法,建基于此基础上,我们再修习生起菩提心,为不忍见衆生苦而发愿成佛。这种心必须依赖与小乘共通的教法作为基础,否则无从生起。在这心一真实生出的一刹,我们便列入菩萨之列而堪称「佛子」了。然后,我们作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及般若空性之大乘显部修行,更可进一步而入密乘之门。
无显部基础者,尤其无菩提心基础者,修密无利且反而有害。但有菩提心者若修密法,尤其是摩诃瑜伽无上密法,便能比显部更迅速地成就佛境。如果要修学密法,必须依止金刚上师而如法求得圆满传承灌顶及讲授。向来若有弟子求学密法,金刚上师定先对其教授大、小乘显法基础。在对显法部份善修后,行者才可进而入于密乘教法。
密法分为事密部、行密部、瑜伽密部及摩诃瑜伽无上密部四类。在如法得四部密中任何一部之完整灌顶及传承后,我们对其戒誓必须谨慎防护,尤甚于菩萨戒等,然后我们依有相及无相之次第修下三部密,或如果是修摩诃无上瑜伽密部者,则先修生起次第,后修圆满次第。以上所说之灌顶,乃指真正的完整灌顶。现在有许多汉人一窝蜂地跑去西藏的上师处求受密法,他们所得到的很多时只是一些随许传承,而并非真正灌顶,这并非上述的修持密法。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大乘、小乘、显宗和密宗的分别了。佛陀在当年说法时,是随当时听衆的根器而说的,有时依了义讲说,有时依非了义讲说,有时广说因果,有时又详述菩提心,这些教法都是最殊胜之教法,但若我们择其中一部、两部经典而研学,往往会有不能深入领会佛陀之密意的可能性。对这方面,我们必须很谨慎,千万不要动X便说谤法的话,甚至还为自己是在维护佛法。佛经有说:「谤经中一字,比把世上一切佛塔拆毁之罪还大!」我们若只尊重三藏里的一部份佛法,而不尊重其它部份,便已有轻视佛法之业了,何况说更直接的毁谤法宝呢!可是,我们今天环顾一下佛教徒的习惯,便会看到许多谤法的情况。在现今年代,我们常常听到修小乘者谓大乘非佛说,修显宗者又斥密法并非纯正的佛法,或修大乘者讥小乘为低等根器者所修,或持密者妄说上根者不必执着持戒,亦有人说唯独某一部佛经是最殊胜的,甚至几乎是在暗示说其余经典皆为多余。这许多的误见,全因我们对整条成佛之道及修行路上每一步之先后因果关系并不了解,所以导致到所有佛法看似为零散、互不相连的个别独立教法。衲举一个例∶医师有时候会建议某些病者服用凉性药品,在这病者的另一次发病时,医师又可能叫他多吃燥性药品,这并不是医师的教示犯了先后矛盾的毛病,而是医师针对病者不同的病况及时间而先后所作之建议,在病人燥热时教以服用凉性药,在他寒凉时教他服用温热药物,这都是如理的。同样地,针对不同根器之行者、不同的状态之下,佛陀之先后开示便会有所不同。不懂全条成佛之道的先后次第关系的人,会误以为佛陀的教法前后似为矛盾,但其实它们不但互不相违,反而相辅相承、互相依靠。我们没法从全套教理中硬取出一部份,而说此乃足以令人圆满成佛的完整教法。佛陀的任何教法,无一为多余,无一不是成佛之道的主干或分支、前行或正行。所有佛法的小部份,都是相辅相承、互相依靠的。我们要把这些全部教法都通达,所以必须广泛而深入地研学。
在汉地的佛教徒主要乃大乘宗派,但我们不应轻视小乘的教法,而且更应该好好地修持与小乘道共通的教法。修持与小乘道共通的教法,并不代表我们变爲了小乘行者。小乘的修行起因是厌轮回苦海,其修行方法为戒、定、慧三学等法门,其目标为解脱轮回。大乘的修行起因是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其修行方法为六度及密法等法门与小乘所包括的法门,其目的地为圆满之佛陀境界。由上述所说可知,大乘发心者亦必须修小乘的法门。衲打一个比方:我们幻想在成都有两个旅客,甲想去拉萨,乙则想去康定。从成都去拉萨,要先经过康定,三地在同一条路綫上。虽然甲想去拉萨,但他必须由成都出发,先走遍由成都至康定的路,再走上由康定至拉萨的最后一段路。这二人相约一同上路,二者均由成都出发,但甲以拉萨为目标,乙则满足于到达康定。在由成都至康定的路上,两人虽同行,但甲却着眼拉萨,乙则心想着康定。甲好比大乘行者 —— 他虽以佛境为目标,但他必须先与乙走过同样的道路,只有尾程是他孤身上路的。乙好比小乘行者 —— 他只想到达第一站。所以,小乘者固然必须走小乘道,但大乘发心者也必须先经历与小乘共通的内容,所以他亦必须修十善业、出离心、四谛及三学作为基础。在我们修与小乘道共通的内容时,由于我们并非以小乘发心去修,所以我们并非小乘行者。有些人说:「四谛及十二因缘乃小乘教法,求解脱乃小乘发心,所以大乘行者不应修持!」,这是不正确的见解。小乘者固然必须修出离心及解脱道,但大乘行者亦需修此。大乘行者希求成佛,成佛依赖于菩提心,但甚麽是菩提心呢?此乃基于不忍见衆生在生死轮回中受苦,而发愿成佛度生的心。不修出离心的人,连自己的苦都未见到,对自己都尚未能生出悲心,如何能推己及人地生出悲心呢?如果没有悲心,就不能培养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又怎能成佛呢?换句话说,成佛乃依赖菩提心,菩提心建基于悲心,而悲心则建于出离心之上。没有出离心,则不可能有菩提心,所以绝不可能成佛!如果硬要说修出离心则必为小乘,一切菩萨均曾修出离心,难道一切菩萨皆成为小乘者了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讲法。又有另一种论?
123;,引佛经中说菩萨不应畏怕轮回的断句为依据,声称修大乘者若抗拒轮回便是不对,所以他们说不应修出离心。这是一种因不通达经义而生出之想当然。我们应厌离的,是因烦恼及业所引发之生死轮回。说菩萨不怕生死轮回,是指祂们因悲心及愿力而自愿地受生。在这种受生情况中,祂们不生烦恼,亦不因烦恼及业而生。所以,说菩萨不厌离生死,是指祂们不逃避为利衆生而自愿进入的生死,而并非指祂们应当留恋因烦恼及业导致之生死六道。这两者根本不能混爲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