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信愿法师:称名一念得功无上决定往生(二)

发布时间:2024-02-02 03:01:44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信愿法师:称名一念得功无上决定往生(二)

【决定往生语录】称名一念 得功无上 决定往生(二)

法然上人《三心料简及法语》:

“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之事”,此见他大善,我心无怯弱也。

假令见法胜寺九重之塔,我虽不立一寸塔,而无不安之心也。又拜东大寺之大佛,我虽不造半寸佛,而无卑下之心也。

称名之一念,得无上之功德,决定往生,如是思定者,谓之“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也。如此信者念佛,与弥陀本愿相应,与释迦教无相违,随顺诸佛证诚也。

杂行十三失,以此义可得知也。

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萨发愿,是如来智慧流露出来的,不是凡夫的意识心发愿,是佛的真如心发愿,所以往生的标准,佛号要使众生往生,攸关数目多少,那多与少,法藏菩萨一定会说出一个标准,可是法藏在第十八愿,有将佛号订一定要念多少才是往生的条件,有这样订吗?没有!法藏菩萨是用不定词——“乃至”这两个字: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乃至”是不定之词,也就是在法藏菩萨古佛的心中,用成佛的名号要让众生称念,是不计较众生念多或念少,才会用不定之词,对不对?如果一定要念很多,那“很多”是多少?譬如一天要念十万声,要念十年,那藏菩萨就会将这样的往生条件,在因愿文说的很清楚,法藏菩萨就会这样发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一天念佛十万声,念十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是往生的条件,数目已经说的非常明确了,佛的智慧怎么可能在发愿会说的迷迷糊糊、说的模拟两可?一定说的很清楚的。阿弥陀佛一定会讲清楚说明白,是我们凡夫才会不讲清楚,不说明白。那换一句话来说,你念佛念九年会往生吗?不会往生。就算你念佛念满十年,但是你一天念佛才念九万声而已,这样会往生吗?也不会往生。但是法藏菩萨没有这样发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乃至十念”就是,法藏菩萨对佛号念多的人,救度他往生极乐世界,对佛号念少的人,也救度他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才会说“乃至十念”。也就是你只要念佛,不管你一生佛号念的多或念的少,不管你每天佛号念多或念少,我都是慈悲救度你。

道理说到这里,还要说的圆融一点,不然你听到这样的道理,你就会说:“信愿师父!您既然将阿弥陀佛救度的心声说出来,念多念少阿弥陀佛都绝对要救度,那我何必要认真念佛,一天念佛三万声,我又不是一个傻瓜。我一天念佛三声就好了,我何必要费那么多时间,一天佛号念三万声。”这样不对!因为你是平生之机,你不是临终之机。对佛号只有念十声就没有命的人,阿弥陀佛怜愍这样下劣的众生不放弃,照常加以救度。不是他不要多念,因为他的生命剩下能念十声而已,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死了,他的生命是这么短暂,阿弥陀佛对这样的众生不放弃,也是加以救度。

但是难道你是只念十声的佛号就要死的人?不是!看你的福报,至少还可以活个五六十年,那你就过五六十年的念佛生活,有时间就多念,所以法藏菩萨誓言“乃至十念”绝对的救度,实在很慈悲,跟阿弥陀佛鼓掌感恩。

下面所举的和前面所举的完全一样。下面举的就是“拜东大寺的大佛,虽然没有出资善款造半寸佛像,内心也没有卑下之心”。前面说造佛塔,现在说造佛像。一个信心念佛的人,虽然没有出钱造佛像,也不会感觉往生的资粮不足,所以内心没有卑下之心,这就是他力念佛的人。自力念佛的人,因为积功累德的自力心,所以修诸功德修的比较少,就感觉往生比较没有希望,修诸功德如果修的比较多,就感觉往生比较有希望。法然上人举出这两个例子,来说明没有造作佛塔的功德,没有造作佛像的功德,只要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内心一样非常的安心,因为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在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完全具足。

但是我们要把道理说圆融一些。念佛人如果越积极的断恶修善,我相信越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有法藏菩萨发愿要广度众生,修诸六度万行的不可思议愿行功德。既然不可思议的愿行功德,那表示法藏菩萨发愿之后,修诸六度万行,每一行都究竟圆满了,法藏菩萨成佛的果地名号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有布施的功德,有持戒的功德,有精进的功德,有禅定的功德,有忍辱的功德,有般若的功德,所以断恶修善而念佛,更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何况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七佛通偈。每一位诸佛如来都会鼓励众生断恶修善,所以我们念佛人要断恶修善吗?当然要!而且你念佛的修行,更积极的断恶修善,你也会更有福报,修善才能有福报。一个有福报的人念佛,在念佛的菩提道上,会走得比较顺遂;一个福报欠缺的人,在念佛的菩提道上,会走的比较坎坷。同样念南无阿弥陀佛,同样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在临终有人好死,有人不好死。如果念佛念到非常的自在,预先知道三天后阿弥陀佛要现前接引往生极乐世界,那你就会很欢喜,因为阿弥陀佛现前跟你说:“佛子某某人!我乘本愿力,三天后早上九点现前来迎接你,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在三天后早上九点要来接引你往生极乐世界,那你从现在到三天后,你要做什么事情?念佛,请问你还会担心三天后没有人助念吗?你会担心三天后没有正念吗?你会担心三天后在临终家亲眷属障碍你吗?不会!念佛念到三天前就知道要往生极乐世界,这很殊胜很难得,也很值得肯定与赞叹。

所以,念佛一定要好好的断恶修善,尤其是建佛塔造佛像,这是相当有福报的。诸位如果对《阿弥陀经》“祇树给孤独园”这句经文的由来故事了解了,你就知道,祇树给孤独园,就是祇陀太子与给孤独长者,共同出钱出力,将祇树给孤独园建成,让世尊能够安僧办道,弘法利生,讲经说法。给孤独长者出钱出力,建造这座祇园精舍圆满之后,天上就有了他的富丽堂皇的宫城,就是要让给孤独长者将来投生天上享受天福。这样建造寺院的福报大不大?很大。

《阿弥陀经》列出十六位大阿罗汉,其中之一就是大迦叶尊者。迦叶尊者,把“迦叶”翻为汉语的意思就是“饮光”。迦叶尊者为何一出生,他身上的光明就非常的炽盛,称为饮光。那为何迦叶尊者有这么殊胜的放光果报呢?因为迦叶尊者在过去生是一个冶炼黄金的冶金师。当时有一位女众,与三十二位善心人士,共同出钱买黄金,以黄金装饰佛像,所以当时的冶金师,就是迦叶尊者前身,与这三十三位善心人士,共同发心,出钱出力,将佛像装上黄金,这样的善根,感召迦叶尊者在佛陀住世的时候诞生,感召身上放光的果报,成为佛陀的首座弟子。迦叶尊者是修苦行的代表人物,年纪大来,同样每日修十二种的苦行。世尊在灵山讲经,看见迦叶尊者来临,世尊让出半座,让迦叶尊者和他一起坐着,你看迦叶尊者是多么了不起。禅宗的第一代祖师,就是迦叶尊者。世尊鼓劝叶尊者,年纪大来,不要再修十二种苦行,迦叶尊者仍然一心修持,世尊赞叹迦叶尊者,就是没有佛住世的教化,迦叶尊者看见飞花落叶,就会生出无常心,修学佛法。阿罗汉要有生出无常观,还必须有佛陀的教导,这就是阿罗汉的根性。迦叶尊者的根性超越阿罗汉,是辟支佛的根性,辟支佛的根性当然比阿罗汉的根性更上一层,不必佛陀的亲自教化,看见飞花落叶就知道要修行。我们有这么大的善根吗?没有!所以我们还是要乖乖的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法然上人举完两个例子之后,下面再彰显,念佛就决定能往生极乐世界的道理:

“称名之一念,得无上之功德,决定往生”,这样的道理,跟前面第三十二段文所说的完全一样:“念佛行者,余之善根,虽一尘不具,决定往生”。这两段文意思完全相通。

“称名之一念”就是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得无上之功德”,得到的功德是无上的功德。无上的功德是什么功德?无上的功德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功德,就是佛的功德,所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这句佛号的功德,使法藏菩萨成为阿弥陀佛了,能不能使你往生成佛?能!这一句名号的无上功德,使得法藏菩萨成了南无阿弥陀佛,当然也能够使你往生极乐世界,将来成为妙音佛,作用是一样的。常住为师父准备一杯茶水,这杯茶水我喝了能解渴,让你们喝,能不能也解渴?能!茶水的功能对任何人都一样。相同的道理,名号的功德,对任何人的功能也一样。名号的功德,使得法藏菩萨成佛了,名号的功德也能够使你成佛,也能够使我成佛。问题是,你要相信名号的救度吗?问题是,你有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吗?问题是,你有要往生极乐世界吗?所以机与法都要同时来探讨。

这句佛号,是法藏菩萨为十方每一位众生成就无上功德,所以张三来念张三能够往生西方成佛,李四来念李四能够往生西方成佛,王五来念能够使王五往生西方成佛,可是毛六不念、白七不念,那毛六和白七,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不能!所以机有受与不受的差别。就是同样都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有的人念佛也不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成佛,有的人念佛是来生要在人间出生做富有人家的孩子,有的人念佛是要去地狱有钱可以花用,有的人念佛是现生要比较有福报而已,有的人念佛是祈愿夫妻感情融洽,有的人念佛是希望子孙孝顺一点,有的人念佛是希望事业成功发达。但是这一些的现前利益不究竟,为什么?因为法藏菩萨发愿,不是要用名号让众生得到现前的利益而已,现前的利益叫做小利,这句名号是价值连城犹如钻石,有的人就是拿这个像钻石的佛号去做小利之用,譬喻用钻石换一支棒棒糖来吃,钻石非常有价值,棒棒糖一支才几块钱而已,你用钻石去买棒棒糖来吃,这样实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念佛就是为了要成佛。如果有人问你:“某某人,你为什么要念佛?”你就要非常有气魄,说话要很大声:“我就是为了要做佛。”禅宗的五祖弘忍大师,问六祖慧能大师:你是獦獠(獦獠就是蛮荒没有文化,不受教养的人,这一句话是轻视的话,因为六祖慧能大师住在岭南,所以五祖说你是獦獠),你来我这里要做什么?你去看《六祖坛经》,六祖慧能大师当时是在家人,不是出家人,看见五祖问他这一句话,六祖他如何回答他呢?“我就是要来学做佛!”我来你这里没有要做什么,就是要来学做佛。“你为什么要念佛?”对做佛要很大声,要很有气魄,有那一份志向:我就是为了要做佛所以念佛的。

所以,念佛得到无上的功德,决定往生。法然上人说:

“如是思定者,谓之”无外杂缘得正念故“,内心这样想,就是无外杂缘得正念:虽然我没有建佛塔,没有建佛寺,没有造其它的善根功德,我念南无阿弥陀佛,得到无上的功德,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就是无外杂缘得正念故。

“如此信者念佛,与弥陀本愿相应,与释迦教无相违,随顺诸佛证诚也。”如此的念佛,就和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跟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相应;“和释迦教无相违”,跟释迦牟尼佛在净土三经所说的道理没有违背;“随顺诸佛证诚”,随顺六方诸佛证明念佛成佛真实不虚。《阿弥陀经》到了流通分,世尊举出六方诸佛,证诚念佛成佛真实不虚,当然目的就是为了要让众生破疑生信,老实念佛,往生净土。用意在这里。最后一行:

“杂行十三失,以此义可得知也”,杂行十三种过失,以这一句“无外杂缘得正念故”的道理就可以了知。要了解杂行十三种失,你只要看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就知道了。在这里,也最主要在说杂行与正行的得失,所以以这样的道理,来彰显念南无阿弥陀佛,得到无上功德,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道理。

所以,第三十二段文,与三十三段文,虽然法语并不长,但是这样的道理,一般念佛人比较难以听到,所以解释的详尽,说的圆满,比较不会令其它念佛人产生误解。下面第三十四段文,有五种决定往生很好的道理,我们等待下回再来探讨。祝福大家,一心念佛,往生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