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对“镜”修行

发布时间:2024-11-23 03:03:09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对“镜”修行

学佛以来,遇到违缘逆境时,心里时常有这样的想法:你是凡夫,我是学佛的,不和你计较,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回避烦恼,不制造冲突,我修得应该没错吧!

可是每每这样思维的时候,虽嘴上没说,平静的表面下却暗流涌动。“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只是忍让你罢了”,诸如此类的念头让我自觉委屈。内心的坦然平和怎会消失了?慈悲心又在哪里?我哪里修错了吗?

最近,对境又来了。原本计划和朋友春节期间出国旅行,可就在出游的前几天,我突然把脚摔伤了,于是取消了出游计划,朋友一人独自外出旅行。

我很坦然地接受了这次无常,也许是三宝加持,让我春节期间安住于法义和义工行,减少散乱,清静身心吧。

可朋友却不乐意了,在旅行期间,遇到问题需要我帮助解决时,她的言辞中总是带着些许怒气,直接对我说:“你不能和我一起旅行,其实让我挺恼火,遇到问题你不能在身边帮忙,我只能自己解决。”虽因避免冲突,我未正面回复,心里的嗔恨之火却又一次燃烧起来。“之前的旅行计划基本都是我安排,在旅行中的问题我也耐心帮你解决了,你不但不感恩,对我也没有多少关心,还这样对待我,不能接受无常,凡夫心太可怕了!该怎么对你慈悲啊!”

这几天,嗔恨会时不时在心中涌现,始终没有放下。在回顾之前法义的过程中,我突然清醒起来,虽然学佛快四年了,却仍不具备一个“修行人”的资格,由着自己的习气在“修行”,并没有老老实实地安住在正思维里,去修自己的这颗心。

导师说,看到别人的问题,也是检验自己心行的一次机会。

如果自己真是一个有境界的修行人,就不会对这类小事起这么大烦恼。我有真诚面对自己吗?

看到朋友的问题在于:不能接受无常,贪心和嗔心太强,不懂得感恩,这些都是凡夫心的普遍特征。既然是普遍的,自己有吗?记得曾经,因为一个自己很黏着的人没有及时回复我的信息,我立刻拉黑了他。在人际关系中,我的凡夫心需要别人的关注和爱护,如果不能满足,就会转变为嗔恨心,此类例子不甚枚举。观察下来,我不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凡夫吗?我心中贪和嗔的猛利程度与我眼中的“凡夫”无异。那么为什么我还用“佛弟子”的标签去伪装自己,在每一次对境前蒙混过关?这也是深深的我执和傲慢啊!

想到这,嗔恨心已经转变为惭愧之心,忏悔自己的三毒重病给他人带去的伤害和烦恼。继续思维,强烈的贪和嗔会带来怎样的结果?首先伤害的就是自己,破坏内心平静的同时,无法安住于正念。最近在学习不善业的果报轻重,思维其中的“因现行而业重”和“因串习而业重”,业的本质是心念,心的力量是无限的,如果让贪嗔之心不断积累,结果必定是积累重业,不断感果,在尽未来际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我现在所遭遇的种种对境,不也是以前贪和嗔作用下的果报现前吗?我为何要心生委屈呢?

我的心坦然、安定了下来。一切烦恼的产生都是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换个角度,想到我的朋友一人在国外,我无法体会她具体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有怎样的不安和恐惧。在面对无常时,不要说没有修行过的人,就连修学四年的我,也无法保证能够平静面对和处理问题,说不定遇到相同的处境,我的情绪不比她少。她的一切反应都是正常的,我应该理解并且给予安慰,而不是冷眼相向,我无意间的漠不关心,也许正是造成她嗔怒于我的原因。

体会到贪心和嗔恨心给自他带去的痛苦,我感受到朋友也正经受着身心的折磨。以前很难生起的慈悲心、同理心,在这时体会到了。我忏悔自己的不善心行,同时把所做的功德回向给她,希望她能够早日修学佛法,解除身心的烦恼。

每一个境界都是一面镜子,真实不虚。只要认真观察,一定会从中发现凡夫心的种种陷阱,才会有修正的可能。感恩我的朋友给我这一个小小的对境。以后的修学路上,我要提醒自己用对境检视内心,真诚面对自心的烦恼,而不是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高高在上、事不关己的”修行人”,继续洋洋自得地做着轮回的大梦。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