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容通法师: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发布时间:2024-11-17 03:04:53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容通法师: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

随烦恼二十:不正知者,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

正知,在《广论》讲时存正知,就是说在吃饭的时候就知道在吃饭,托钵的时候就知道在托钵,念经就知道在念经,参禅就是在参禅,即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就是正知。

不正知则相反,吃饭的时候你在打妄想,托钵的时候你在看阳焰,这就是不正知,不正知就会毁犯。于所观境,谬解为性搞错了所观的境界就是不正知,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要认认真真地做一件事情,把所有的心都放在这个上面,认真、正确地观察就是一种正确的人生。

如果你观察不住,或者观察错误了就属于不正知,那么就会障碍正知,就会犯那些轨则。

毁犯业者,不正知者多毁犯故因为认识的错误,比如对因果认识的错误,本来做了这个事情会有不好的后果,但是因为你不正知,你认为做了这个事情,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甚至认为做了坏事可能还有好的后果,还会有更大的利益,人生观也好,世界观也好,伦理观也好,都出现错误。因为有错误的观念,他的行为必然会做错误的事情,障碍了正知,不正知者会毁犯很多事情。

此法或云慧一分摄,是烦恼相应慧故。有人说不正知是慧,但是这个慧不是正念的慧,而是与烦恼相应的染污的慧,因为你染污的慧来了,把正慧挤掉了。就像我们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个聪明也是一种慧,但是这个慧是染污的,邪恶的慧。

就像现在这些贪官谁的脑子笨啊?比我们一般人都聪明多了,转的又快心又黑,知道的东西又多,关键他的心用错了地方,这个慧是不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的,离正路就更远,是与烦恼相应的慧。

或云痴一分摄,瑜伽说此是痴分故,令知不正,名不正知。知道的都是不正确的东西,痴心来了以后,痴心覆盖智慧,那么不正知就自然而然地来了,这就叫做不正知。

有云俱一分摄,由前二文影略说故。也就是说不正知是慧的一部分,又是痴的一部分,前二文只是各有侧重,忽略了其他的一方面,实际上两个都具有。我个人认为从根本上来讲是痴这方面更多一点,当然从慧的方面也存在。别境心所里有欲、胜解、念、定、慧,不要认为念就是好的,有可能是正念,也有可能是邪念,邪欲、邪胜解、邪定,有正也有邪,从这方面去分析慧心所也摄一部分。

我们还要说一说就是有些人看到别人修行,会认为这些人真傻,自己苦着自己,他对善法不能产生正确的认同,反而认为人生活在世间及时行乐,任由自己的性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就是最好的了。这就是什么呢?谬解为性,错误的见解产生错误的行为。

当然错误与不错误都是相对性的,善与恶,正与邪都是相对的概念,我们目前也要这么去理解,我们连相对的正和善都做不起来,怎么能最终超越达到绝待和绝对性的善和正呢?这是不可能的。

绝待是圣人的状态,我们不要去想,我们就从相对的善和正开始做起,不要去说什么应该不应该,什么不究竟,什么不圆满,基本的事情我们都做不好,不要去妄谈什么其他的事情。

所以说顿悟,但也要渐修,哪怕是六祖惠能大师也是一样的,顿悟了也要渐修。惠能大师悟道后也没有立刻去弘法,而是隐居在猎人堆里继续修行。

我们中国人喜欢简单,喜欢速成,有的时候又缺乏信心,所以就要有些鼓励的话:佛离我们并不远,佛是觉悟的人而已,我们是不觉悟的佛而已,我们是迷中的佛,佛是觉悟的人。

换个概念,好像我们跟佛的距离就拉近了。这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缺乏信心的表现。实际上我们跟佛差得很远很远,哪有这么容易的?大家一看这么不容易也懒得去修了,菩萨道那么漫长,没办法去修长远的菩提心,这就是缺乏堪能性。

好在还有净土法门,靠佛的力量让我们不再堕入轮回,在这里我们是度日如年,到了西方极乐净土就是度劫如日,那边的快乐和我们这边是日劫相倍。

现在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已经觉得很漫长了,和那边比起来一滴水的长度都没有。对于我们这些小蚂蚁来说一滴水都会淹死我们,但是对于巨龙、金翅鸟来说一展翅八万四千由旬,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可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