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吒经全文

第十三章 静观(Mindfulness)的阐释

发布时间:2022-07-06 15:42:50作者:僧伽吒经全文

第十三章静观(Mindfulness)的阐释

Sati 是巴利文,它的英译多为Mindfulness,中文的古译为「念、念住、正念或观照」等,但今译则多为「观、静观、留意觉察、留意觉知、留意观察、专注、觉知、觉察、观察、注意」等。【译者注:Sati 与Mindfulness 皆有忆念、惦记、密切注意、觉知、专注等意思,但欲了解其禅修涵义,非参阅《念住经》[1]或《念处经》等经文不可。作者在本章中的阐释,可谓深入浅出,帮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忙。译者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决定根据不同的上下文义,给Mindfulness 以适切的不同翻译。】Sati 是一种活动,它真实的意思是什么?确实的答案恐怕找不到,至少很难用文字来表达。文字是心设计出来的符号,它们描述的真实是符号思维要处理的东西,而静观所处理的,是在符号之前的真实,故不受符号逻辑所束缚。尽管如此,静观颇为容易被体验,亦可被描述,只须紧记,文字只不过像指着月亮的手指,文字不是其所指的东西本身。实际的经验皆超越文字与符号的范围。静观可以用全然不同于本书的术语来描述,而每一描述也可以是正确的。

静观是你在当下正在运用的一种微妙过程,它超越文字,但此事实不会让它变成不真实,正好相反,静观是引发文字的真实,随后而来的文字只是真实的影子而已。因此,重要的是要了解,以下所述的一切皆是比喻而已,并没有太大的意义。静观永远超越语言文字的逻辑,不过你可以体验它。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所介绍的内观禅修技巧,是一套专门用来体验无间断静观状态的心理活动。

当你开始觉知某物,就在你将它概念化或确认之前,总会有一瞬间的纯粹觉知,那是一种觉知状态,通常历时短暂;就在你集中视力于某物,就在你集中心力于某物,就在你把它具体化(Objectify)、在心里锁定它、并从其他事物中抽离出来之前那一瞬间。它发生在你开始想它之前,就在你心里说:「啊!它是一只狗。」之前就发生了。那流动的、柔和聚焦的瞬间纯粹觉知就是静观。在那电光火石间的短暂时间里,你经验到的东西皆非实在的东西。你体验到一柔和流动的、瞬间消逝的纯粹经验,它与其他实际事物环环相扣,而非分离。静观好比以周边视觉去看,而非以正常的中央视觉去看。然而,此瞬间的柔和而非集中的觉知,包含着一种非常深邃的洞悉,那是当你集中心意和把事物具体化时即会消失的能力。在平常的知觉过程中,静观阶段瞬即飞逝,乃至常被忽略;于是,我们养成了只注意知觉过程其他阶段的习惯,把焦点放在知觉、认知到知觉、标签,以及大部分时间花在与之有关的符号思维之中,以致原来的瞬间静观一闪即逝。前面提过的内观禅修,其目的就是要训练我们去延长此瞬间的觉知时间。

利用适当技巧把静观延长后,你将有一深刻体验,它会改变你的整个世界观。然而,这认识层次必须通过学习与持续的定时练习始得。一旦学会此技巧,你将发现静观有很多方面都是非常有趣的。

静观的特质

(1) 静观好像一面心镜。它只会反映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或现象,而且是如其实在的反映,没有任何偏见。

(2) 静观是无判断的观察。它是内心那种不加批判的观察能力。凭藉此能力,人才可以没有责难、没有判断地来观看事物,他不会为任何事物而惊讶,他只是大公无私地、如实地看待任何事物的自然状态,他不判断,也不决定,只是观察。请留意,当我们说:「他不判断,也不决定」时,我们的意思是,这位禅修者在观察经验时,十分像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物件,心中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想法,只是如实地观看那物件。禅修者也是以同样的方式来留意观察无常、苦及无我。

从心理学上来说,如果我们不能在事件发生时,同时接受内心生起的各种状态,要客观地向内观察自己是不可能的。此点对于不适意的心态而言尤其如是,例如,要观察我们的恐惧,我们必须接受自己恐惧的事实。假如不能完全接受自己的情绪低落,我们又怎么能审察它呢?这道理对于恼怒、激动、挫败感,以及其他一切令人不舒服的情绪来说,亦是同样适用的。如果你忙于排斥某些事情,你是无法同一时间去彻底检察它们的。我们现有的任何感受或经验,静观都会一概接受,它只不过是生命里发生的另一件事,另一项要被觉知的事而已。没有骄傲、没有羞愧、亦没有个人风险,那里出现什么,就是什么。

(3) 静观是不偏不倚的密切注意。它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它不会依恋执着所感知到的事物,它只是感知。静观不会迷恋那些美好心态,也不会尝试回避不好的心态。它不依恋乐事,也不逃避苦境。静观对所有经验、想法、感受等皆一视同仁,没有任何压抑或压制,静观不会搞个人偏爱。

(4) 静观是非概念性的觉知。巴利文Sati 的一个翻译是静观,另一个翻译是纯粹注意。它不是思维,它不牵涉思想或概念,亦与意念、意见或记忆等无关,它只注视。静观会自动记下经验,不会比较它们,不会给它们标签或归类,对每一件事,它都会视之为第一次相遇那样来观察。它不是建基于反省与记忆之上的分析,刚好相反,它是对当下发生着的任何事物的直接体验,当中无须以思想概念等为媒介。在知觉过程中,它是先于思想出现的。

(5) 静观是当下的觉知。它发生在眼前当下,它是对现正发生着的事件所作之观察。它永远逗留在现在,永远在时光流逝的波浪顶峰上滑浪。如果你想起二年级的老师,那是记忆;当你觉知到自己正在想着二年级的老师时,那是静观;如果你把这过程概念化,对自己说道:「噢!我正在回忆。」那是思维。

(6) 静观是不自私的警觉。它是在无私的前提下发生的。秉持静观去观看一切现象的人,是不会心怀「我」或「我的」等概念的。例如:假设你的左脚有些疼痛,一般人的意识会说:「我有些疼痛。」而运用静观的人,心中只知道那感觉就是感觉,不会再在上面附加「我」的概念。静观不容许任何人在知觉上增加或减少任何东西。静观的人不会增强任何事,也不会强调任何事,他只是在当下如实地观察,不作任何扭曲。

(7) 静观是变化的觉知。它观察着当下的流逝经验,它观看着正在变化的现象,它看着所有现象的生起、成长与成熟,它注视着现象的衰微与消逝。静观是时刻不停地、持续地观看事物。它观察所有现象,任何正在心中出现的身体、心理、或情绪现象,都包括在内,你只须坐下来观看表演即可。静观是观察眼前每一个流逝现象之本质,看到现象的生起与消逝,看到现象影响我们的方式,以及我们对它的反应,看到它如何影响其他人。在静观中,你是一个无私、公平的观察者,你唯一的工作是要清楚了知内在世界不断流逝的表演。

请留意最后那一点,在静观中,你要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正在发展静观力的禅修者是不会关心外在世界的,它仍在那里,但在禅修时,你的研究领域是自己的经验、思想、感受、以及个人的知觉。在禅修中,你自己的实验室就是你自己本人。内在世界贮存着庞大的资料,里面不但包括外在世界的反映,还有很多其他的事物。仔细检查一下这个资料库,可令你达致完全解脱。

(8) 静观是参与性的观察。禅修者在同一时间内,既是参与者、又是观察者。当你观察自己的情绪或感觉时,在同一时间内,你也在感受着它们。静观不是一种知识性的觉知(Intellectual Awareness),它只是觉知而已。心镜的比喻在此失效了,静观是客观的,但不是冷酷无情,它是对生命之醒觉体验,对进行着的生活过程的一种警觉性的参与。

(9) 静观是很难用文字来定义的。不是因为它很复杂,而是因为它太简单和开放。同样的问题,在人类经验的每一个领域也会出现,最基本的概念总是最难定义的。看一看字典吧,你会发现很明显的例子,长的英文字都有简明的定义,短的英文字如「the( 这)」和「be(是)」等,往往需要一页纸长的定义;在物理学中,越基本的现象,它的功能就越难描述,如量子力学所研究的现象就是。静观是先于符号与文字的功能,你就算整天玩弄符号与文字,也是无法完全掌握静观的。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地描述它是什么,不过,我们可以说它做的是什么。

静观的三种基本活动

静观有三种基本活动,我们可以用之作为这个专门名词的功能性定义:(一)静观提醒我们现在该做什么,(二)静观如实地观察事物,(三)静观洞悉到诸种现象的真实本质。让我们在下面较仔细地探讨一下这些定义:

(一)静观提醒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在禅修中,你把注意力放在某一对象上,当自心离开这个焦点时,是静观提醒你现正分心,以及提醒你该做什么,是静观把你的心拉回到禅修对象上,这一切都在瞬间发生,没有心内的自我交谈。静观不是思维活动。在禅修中不断练习,可令静观这一功能成为习惯,并可引进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一个认真的禅修者,不论在正式禅坐时或在日常生活时,都会日复一日地经常保持纯粹的注意。这是一个非常崇高的理想,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日子才能成功。我们多年来忙于思想的习惯已是根深柢固,要摆脱它的唯一做法,就是要同样地坚持不断培育与发展无间断的静观力。当静观出现时,你会留意到哪个时候会陷于思维模式之中,正是这种觉察令你从思维过程中可抽身而出。然后,静观把你的注意力带回到正当的焦点上。如果那个时候你正在禅修,那个焦点就是你禅修的正式对象;如果你不是在禅修,那只是纯粹注意本身的一次简朴应用,即觉察到当下生起的任何现象,而没有参与其中──「呀!这个出现了…… 现在是这个…… 现在是这个…… 而现在是这个。」

静观是纯粹的注意,同时也是在分心时要我们专心致志的提醒功能。纯粹注意是一种觉察活动,它觉察到自己消失时能重新恢复过来。当你觉察到自己没有留意觉察时,根据定义,你是正在觉察,且同时已重新静观起来了。

静观在意识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它的特色是:一种轻盈、清晰、且有活力的风味。相比之下,意识思维是沉闷的、好挑剔的。然而,这里要多说一次,这些都是文字,你自己的实践才能告诉你分别在哪里,到时,你可能会提出自己的用语和文字,而这里所用的文字亦会变成是多余的了。记住!实践才是重要。

(二)静观如实地观察事物

静观不会对知觉有所增加或减少,亦不会有所扭曲。它是纯粹的注意,只观察发生的任何事物。意识思维把一些东西贴在我们的经验上,以概念和观念来加重我们的负担,还要把我们淹没于转动不停的计划、忧虑、恐惧与幻想的漩涡之中。在静观时,你是不会玩这些把戏的,你只会精密地觉察着心内正生起的任何现象,然后再留意觉察下一个。「呀!这个……现在是这个…… 现在又是这个。」它实在很简单。

(三)静观洞悉到诸种现象的真实本质

静观,亦只有静观才能觉知到现象的三个重要根本特性,那就是佛教里有关现象的最深奥的道理(诸法实相)。在巴利文中,这三个特性被称为Anicca(Impermanence)、Dukkha(Unsatisfactoriness)与Anatta(Absence of a permanent, unchanging, entity that wecall Soul or Self)。(即中文所称之无常、苦、无我等三法印)。这三个真理在佛教教义中并不是一些教条,要人盲目地去信仰,佛教徒认为只要人们肯适当地依法研究,自会发现这三个真理是不証自明的、万事万物皆有的实相。静观就是那个研究方法。单靠静观本身,就有能力揭露人类观察力所能达到的最深层次的实相。在这个视察层面,你可以了解到:(1) 一切因缘而生的事物其本性皆悉短暂无常,(2) 所有世间事物最终皆无法令人满意,以及(3)实在没有永恒、不变的(单独)实体,有的只是过程。

静观的运作有如电子显微镜,那是说,它在极微细的层面运作,令人们能够直接、真正观察到那些实相。换取意识思维,充其量只能达致理论上建构的实相模型而已。静观真正观察到每一知觉的无常本性,它了解到知觉里一切事物皆瞬间流逝的本质,它也明白到一切因缘所生事物的内在不能令人满意的(苦的)本质。它领悟到抓取任何过眼云烟事物之不智,安宁与快乐是无法用此法获得的。到最后,静观了解到一切现象的内在无我本性,它知道我们的认知方式,是随意抓取一束感觉,把它们从汹涌的经验之流中切割出来,然后将之概念化成独立、持久不变的实体。静观真正了解这些事情,它不用思维,而是直接用心去觉察它们。

当静观得到完满发展时,它能在剎那间直接体会到实际现象所共有的三个基本属性,完全无须依靠意识思维作中间媒介。事实上,这三者在本质上是一体而非分开独立的。它们的存在,纯粹是我们的努力成果── 努力地单纯静观,以及运用那累赘的、本质上并不适当的意识层面上的思维符号来表达出来。静观是一个连续过程,它并非逐步发生,而是作为一个单位发生的整体过程:你察觉到自己没有静观,这个察觉本身就是静观的结果;而静观是纯粹的注意,纯粹的注意是没有扭曲地、如实地观察事物,看到它们的实相是无常、苦和无我。这一切皆是在几个心念(剎那)之内发生的。不过,这并不表示,你在第一次生起完满静观(正念)的当下,就可立即得到解脱(摆脱一切人类的弱点)的成果,因为,学习把静观整合到你的平常意识生活,完全是另一个过程,而学习延长此静观状态又是另一个过程。不过,它们是令人高兴的过程,是十分值得你奋力做下去的。

静观与内观禅

静观是内观禅修的中心,也是整个过程的关键。它是禅修的目标,也是达致禅修目标的手段。你依赖不断增强静观力来达致静观。另一个巴利文被翻译为静观的是Appamada,Appamada 的意思是不放逸或不错乱。你若随时随地注意自己内心的当下实况,便可达致最高状态的健全心智。

巴利文Sati 还有「记忆」的含义。它不是储存及回忆过去的想法或图像,而是清楚、直接、无言地知道什么是事实、什么不是事实,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以及自己在做着什么和应该怎么进行等。静观提醒禅修者要在合适的时间运用合适的注意力于合适的对象上,以及精确地运用所需的精进力去完成任务。当这精进力被恰当地运用时,禅修者就会持续地处于一种平静与警觉状态,只要这种状态能够被保持,那些称为「五盖障」或「烦恼」等心态就无法生起,当下便没有贪、瞋、爱欲或懈怠。

但是我们都是人,总会有时犯错的。其实大多数人都会重复犯错。尽管老实地精进,禅修者还是会久不久失念(分心),然后发觉自己陷入一些令人遗憾、却又是正常的人性上的失误。是静观觉察到那个改变,同样也是静观提醒我们实施足够的精进力,把自己拉出困境。这些失念情况会一再发生的,不过,它们的频率是会随着修习而递减的。

一旦静观把这些烦恼(内心的污染)暂时移走,更为健康的心态就会取而代之,慈悲会替代瞋恚,离欲(Detachment)会替代爱欲(Lust)。同样也是静观觉察到这个改变,并提醒内观禅修者临时增多一点心灵敏锐度, 好让理想的心态能维持。静观能促进智慧与慈悲的生长,没有静观,它们是无法达致完全成熟的。

我们的内心深处,埋藏着一个机制,它只接受内心认为美好和适意的经验(感受),拒绝被知觉过程认为是丑陋和痛苦的经验。这个机制引起的心态,如贪心、爱欲、瞋恚、厌恶与妒忌等,皆是我们在禅修中要训练自己去防止的。我们选择去防止这些障碍,不是因为它们是恶劣的,就如字面上所包含的意义;而是因为它们的强制性,因为它们把心整个接管过去,完全夺取了注意力;因为它们令思绪在小圈子内旋转不息;亦因为它们把我们封锁起来,与生动活泼的现实隔开。

这些障碍在静观存在时是无法生起的,由于静观是对当下现实的注意,故此,它与障碍的迷乱心态特质是直接相反的。作为禅修者,只有当我们让静观走失,深埋的机制才会出来接管我们的心意,做着执取、依恋、拒绝等活动。跟着各种抵抗出现,令我们的觉知模糊不清,我们觉察不到当下发生着的改变,因为内心可能正忙于想着报仇、贪取、或是什么的东西。一个未经教导与训练的人会一直处于这种状态之中,一个已受训练的禅修者则会很快察觉到正在发生什么事情。是静观觉察到改变,是静观记得受训时的知识以及集中注意令纷乱消失,也是静观随之奋力地不断维持自身,令各种抗拒不能再生起。所以说,静观是各种障碍的特效解毒剂,它既能医治也能防止。

\

(静观能化解心中的烦恼)

完善发展的静观是一种不会执取或依恋世间任何事物的心态。如果我们能维持这种心态,就无须用任何方法或措施来让我们远离障碍、解脱人类的弱点。静观不是表面、肤浅的觉知,它深入地了解事物,到达比概念与意见更为底下的层面去了解。这种深入的观察可生起完全确知、没有丝毫疑惑。它表现出来的,主要是一种持续、稳定、毫不动摇的注意力,它不会退缩、也不会转移。

这纯粹、无染、爱好研究的觉知,不但能防止各种障碍,也能揭穿它们的机制与摧毁它们。静观能化解心中烦恼(污染),令内心保持不受污染、不受损害、完全不受人生的盛衰浮沉所影响。

【注释】

[1]《念住经》:又称《念处经》,巴利文为Satipatthana Sutta,可参考南传《中部经》MN-10(Satipatthana Sutta)、南传《长部经》DN-22(Maha-satipatthana Sutta)、北传《中阿含经》第九十八经《念处经》、北传《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之605至639经等。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